唔该,埋单

出版社:牛津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年
ISBN:9780195495683
作者:吕大樂
页数:138页

作者简介

该书是旧书新果,初版发行于1997年7月香港回归的节点上,10年后,吕大乐增订该书,添加了一则后记《有落,后数》,作为对“后九七”的补充和回顾,而10年前的主体内容不作变动,以示对照。


 唔该,埋单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首先要谢谢静欣赠予我此书,让我有机会认识这位有意思有态度的作者。看完此书,我做的第一个动作是,到百度搜索了下“犬儒”的概念。搜索“犬儒”或是“犬儒主义”出来的是,指像狗一样生存的人,拒绝接受一切的习俗——无论是宗教的、风尚的、服装的、居室的、饮食的、或者礼貌的,完全对不上书中所提及的犬儒。直至看到“现代犬儒”终于对上了,现代犬儒主义是一种“以不相信来获得合理性”的社会文化形态。现代犬儒主义的彻底不相信表现在它甚至不相信还能有什么办法改变它所不相信的那个世界。比如他是多了世故的圆滑,少了正义的冲动,口头禅是“什么都是假的,只有钱是真的。”“真理值多少钱?”“自由能当饭吃吗?”。作者在书中几次提及香港人有一种犬儒思想,若是觉得这个词贬义太深的话,还可以换一个褒义词“醒目”。通篇看下来,这种犬儒主义的源头在于特殊的政治背景。被殖民的那段时光,香港有的只是“现在”,不能回看过去,也难以展望未来,因为谁也不知道97之后会怎么样(此书主要写四十至八十年代的事情),正如冻结了一般。更无可奈何的在于市民对港英依赖滋生的必然性,因为别无选择,书中举例的原话是:如坐上汽车,一定要支持司机,港英就是司机,港人只好支持他。书中举例的生活片断,是我此前未曾想到过的。比如,教育上,数学科目上用的度量衡,明明用的是元角分,但所有的计算题上却都用着英镑便士。延伸起来看到很多香港的一些长度重量等等计算单位与大陆有所不同就很好理解了。还有语言课上的重英轻中,大概因此港人的英文之流畅,日常言谈常夹杂英文单词,也是有此缘由,有这般无可奈何的时代背景。而在生活的淘汰赛中需要赢,他们问再多为什么也无用,就如升学考试需要的是适应这个规则,大概说到底不过是事关考试技巧,无关知识追求。其实这件事也不是一开始就那么好接受的。作者分享了当时发生过的很多事情,其中一点让我记忆尤深的是,后来香港的经济崛起加速了香港人的身份认同,很多以为自己是香港过客的人,慢慢就在香港扎根了。市民是善变的,作者觉得在屋村事情上就正如集体选择性失忆一般。当时大概有五成港人有过屋村生活的经验,举出一个最有画面感的例子便是屋村孩子会隔着铁闸看较为宽裕人家的电视,现在的港人大多谈起来是以美好时光缅怀,同时以屋村出身自豪(表现出自己是凭自身力量熬出头的),基本选择性遗忘当时屋村存在的问题,比如极不好的治安环境。只因,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身份认同就来了,当时政府实际如何也就不以为然了。市民大多关注的是身边的微观经济,外面大风大雨又有何干呢。或许这都是作者用犬儒这二字的原因。但上述提及的情况港人貌似将太多事置身事外了,为求生存。但其实绝不可以说他们不关心政治。光从近几年的一些事件,就足以看出来他们在关心在争取,反观内陆,何曾见过那样的局面。突然在想,在当时的时代背景,自上往下的分配绝非以民为本,殖民者是要在有限时间里面赚取所需的。因此他们只能自己为自己请命,一些结构性问题,终究只能推动政府解决。如果一定要分类,我想我大概是乐观派的。总天真以为机会都在,奋力争取便能改善,故意去不去关注一些社会新闻。但其实正如作者所言,结构性的问题若存在,并非个别人恰好凭一己之力实现阶级流动,就可以忽视不管的。有一个时期的香港,有资本的人大多离港,留下来资源匮乏的人苦苦挣扎仅能以温饱度日,难谈改善。而这种资源的差别,恰好回到之前看的《正义论》,起源大多是偶然的幸运。而最终导致境遇之差别,绝非正义之道,当需政府斯以援手。说至此,其实理应谈谈反观对比大陆情况。但水太深,我也暂未找准立场,只能略之。总的来说,此书让我更了解了香港,也靠近了一点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心但一直被忽略的政治。
  •     讀完呂大樂教授的《唔該,埋單》(增訂本),於我心有戚戚焉。很同意他對香港歷史的論述,相信不少在香港生活、對香港有感情的讀者,也是一樣。例如他談到香港人的歷史觀,往往沿於生活細節和體驗,並非以意識形態或政治取向為基礎,這一點我就很有共鳴。記得小時候聽長輩談起六十年代,大都會說樓下閂水喉、六七暴動、颱風溫黛等天災和社會事件,甚至是林翠下嫁比她年輕的王羽、陳寶珠蕭芳芳影迷互不相讓等八卦娛樂新聞。然後再說限制供水時自己是怎樣辛苦排隊取水、暴動時怎樣避過暴徒繞路上班下班等。如今想來,他們口中的歷史事件,不過是人生的布景板。歷史只是一些虛無縹緲的故事,就像看電視劇一般,聽起來很有趣,但卻毫不實際。歸根究柢,還是得腳踏實地工作,改善生活。畢竟,生存才是最重要的。這種「實際至上」的想法,在香港的確很普遍,大夥兒習慣了,也覺得理所當然,沒有甚麼不妥。而這也是他認為「香港意識」淺薄、難以凝聚共識的根本原因。因為「實際至上」,所以無論遇上甚麼不公平、不合理的事情,我們隨便發洩幾句、或者上街遊行之後,還是乖乖的回到工作崗位上,默默忍受那些不公平和不合理,直至我們找到另一份工作或者存夠移民的資產為止。但我在想,如果香港真的要轉型為政府倡議的知識型經濟,鼓勵創新、發展創意產業,我們的頭腦和心態能否應付得來?如果改變不了這種心態,我們是否真的能夠培養到一流的創意人才?在知識型經濟之中,最重要的不是配套和投資優惠,而是人才。如果我們仍然沿用吸引傳統工業和服務業的思維來扶植創業產業,是否緣木求魚、不切實際?呂教授另一個觀點:「講故,更要駁故」,我也是非常認同的。這些年來,看過不同時代、不同社會文化背景人士撰述的歷史,愈來愈感到歷史就像一幅永遠砌不完的砌圖。為甚麼呢?即使歷史事件是客觀存在的,學者論述時也必須經過取捨和剪裁,而論述的角度、編寫的手法、沒有著錄的人物和資料等,其實都是歷史的一部分。某些真相可能因為天災人禍而永遠湮沒在時間的長河中,但也有一些真相可能要等待某個時機,才可以重新出土。論述中的取捨,往往是以論述者的角度、動機、經驗和其他因素來判斷其優劣和重要程度,並無放諸四海皆準的客觀標準可循。因此,如果只是接受或容許某種論述的角度,視野和思維就會受到嚴重局限;而歷史砌圖的某些對其他論述者和參與者來說十分重要的部分,也可能因為這種人為的偏頗而永遠消失。這本書原是一九九七年的舊作,二零零七年由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再版增訂本。原作我沒讀過,但據呂教授的〈再版序〉,修改的篇幅不多,主要是加插了一篇後記〈有落,後數〉。這篇後記主要是補充回歸十年以來的一些觀察。呂教授認為香港戰後嬰兒潮的一代,面對回歸後的種種問題,開始叩問自己可以做些甚麼來扭轉劣勢,頗有重返戰後香港人自食其力、不倚仗(其實是不相信?)政府的想法。可能我比呂教授更悲觀、也太犬儒,目前我還看不到這種趨勢,反而看到不少所謂民間團體,不過是有人在建制以外鑽空子撈油水的幌子而已。

精彩短评 (总计17条)

  •     Just so so
  •     恩補充了很多中產或者四代裏面沒有詳述的細節. "愈來愈少從一個區域的角度來看香港""已經多年未有豐富這個身份的內容,沒有什麽思想的突破".
  •     作者有几句话挺有意思的,"香港是一个繁荣的都市,有他自有的文化,但人们是大难临头各自飞""只有香港能把犬儒主义发挥得淋漓尽致"
  •     对这种个人时间与社会时间同步的叙事方式很有好感 oba soc style
  •     稍显重复啰嗦
  •     background info
  •     影影绰绰 是香港变迁的痕迹
  •     正如副标题《一个社会学家的香港笔记》所言,是零散的笔记感想。可以了解战后婴儿潮及香港本土意识的兴起。
  •     一本了解香港的绝好入门
  •     一路读,一路联想起《跟住去边度》《末世财神》《秋前算账》《拾下拾下》《无炭用》的那些香港社会背景。。。
  •     了解香港97年以前社会状况的一本小书
  •     视角是一个带有历史感的香港人所看到的,一家之言
  •     距離呂大樂感慨“保持現狀不足以應萬變”的2007年又過去了十年,薯片令人瞠目的聲勢再次說明了香港人對“現狀/過去”的迷戀和對“未來”想象的蒼白。
  •     香港中文大学的社会学教授,是香港为数不多的坚守本土文化研究的学者。
  •     这本书其实蛮有意思的 给了我很多inspiration 印象最深的几个概念是: 屋村, 集体回忆, 还有社会流动机会
  •     这本书很犀利,四两拨千斤地对香港故事进行了梳理。07年加的后记让思考又有提升。作者指出,香港过去还有区域概念,国际化之后反而愈来愈少从一个区域的角度来看香港(别说香港和内地,和珠三角都难合作)。现在香港人要担心的,可能不是身份消失或者认同感不够强烈,而是多年来未有丰富这个身份的内容,也没有什么思想方面的突破,偶然会有一些民主政治的诉求,但至今还没发展出一张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蓝图来。
  •     推荐一下。不错。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