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力批判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00-06-01
ISBN:9787100016698
作者:[德]康德

内容概要

伊曼努尔·康德 Immanuel Kant 
1724 - 1804

启蒙运动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 康德哲学理论的基本是——认为,将经验转化为知识的理性(即“范畴”)是人与生俱来的,没有先天的范畴我们就无法理解世界。他的这个理论结合了英国经验主义与大陆的理性主义。康德的 伦理学 理论也十分有影响,此外他还曾针对 太阳系 的形成提出第一个现代的理论解释,即康德-拉普拉斯假设(Kant-Laplace hypothesis)。

生平

1724年 4月22曰 康德出生于东普鲁士首府 哥尼斯堡 (Königsberg,今天的 俄罗斯 加里宁格勒 )的一个马鞍匠家庭,家人都是虔诚的新教徒; 1740年 进入哥尼斯堡大学攻读哲学, 1745年 毕业;从 1746年 起康德去一个乡间贵族家庭担任家庭教师四年; 1755年 康德重返哥尼斯堡大学,完成大学学业,取得编外讲师资格,任讲师15年; 1770年 康德被任命为逻辑和形而上学教授;

1786年 升任哥尼斯堡大学校长; 1797年 辞去大学教职; 1804年 2月12曰 病逝。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任教期间先后当选为柏林科学院、彼得堡科学院、科恩科学院和意大利托斯卡那科学院院士。康德终生没有离开过哥尼斯堡。

康德的生活十分有规律,以至于当地的居民在他每天下午3点半散步经过时来对表。或许正是因为这种有规律的生活方式,康德很少受到疾病的折磨。不过康德是一个非常好交际的人,十分健谈,经常邀请客人与他共进晚餐。

康德的一生可以以 1770年 为标志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主要研究 自然科学 ,后期则主要研究 哲学 。前期的主要成果有 1755年 发表的《自然通史和天体论》,其中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在后期从1781年开始的9年里,康德出版了一系列涉及领域广阔、有独创性的伟大著作,给当时的哲学思想带来了一场革命,它们包括《纯粹理性批判》( 1781年 )、《实践理性批判》( 1788年 )和《判断力批判》( 1790年 )。“三大批判”的出版标志着康德哲学体系的完成。

政治上,康德是一名自由主义者,他支持 法国大革命 以及共和政体,在 1795年 他还出版过《论永久和平》一书,提出议制=与世界联邦的构想。康德晚年已经以一名出色的哲学家闻名于世,他去世后,人们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哲学思想综述

虽然康德使用的是批判哲学,他本人却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哲学理论。他本人自称发动了一场哲学领域内的 哥白尼 革命。在康德所处的时代, 欧洲 哲学思想主要有两种重要理论:由 洛克 、休谟等人发展出来的经验主义,以及 笛卡儿 等人的理性主义。经验主义者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与知识来源于人的经验,而理性主义者则认为人类的知识来自于人自身的理性。

而康德则在一定程度上接合了两者的观点。康德认为知识是人类同时透过感官与理性得到的。经验对知识的产生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要素。把经验转换为知识,就需要理性(康德与 亚里士多德 一样,将这种理性称为“范畴”),而理性则是天赋的。人类通过范畴的框架来获得外界的经验,没有范畴就无法感知世界。因此范畴与经验一样,是获得知识的必要条件。但人类的范畴中也有一些可以改变人类对世界的观念的因素,他意识到,事物本身与人所看到的事物是不同的,人永远无法确知事物的真正面貌。

而时间和空间 在康德看来是两个先天特殊的概念。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康德指出,没有人可以相象一个存在于没有时间与空间的世界中的物体,因此他强调没有时间与空间,经验就是不可能的,这两者先于一切经验。

此外康德也认为经验必需来自于心灵以外。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感知、理解他周围的世界,但永远无法感知、理解自己本身,因为知识的产生需要时间、空间与范畴三个要件。

在因果律方面,康德也推翻了休谟的观点。休谟认为因果律并不存在,人类只是由于习惯才认为两个现象之间有关联。也就是说,我们只能感知白球与黑球的运动,但却无法感知白球导致黑球移动的肇因。正是因为我们无法感知因果律本身,所以休谟认为我们无法证明因果律的存在。但是康德认为因果律是人类理性的结果,康德赞同休谟认为因果律不来自于经验,但他相信可以证明自然法则,因为自然法则就是人类认知的法则。因果律其实就是人类理性的表现。

在宗教问题上,康德承认无论是经验还是理性都无法证明 上帝 的存在。但是他认为,为了维护道德的缘故,我们必须假设上帝与灵魂的存在。他把这些信仰称为“实践的设准”,即一个无法证明的假设,但为了实践的缘故该假设必须成立。

伦理学方面,康德否定意志受外因支配的说法,而是认为意志为自己立法,人类辨别是非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从后天获得。这套自然法则是无上命令,适用于所有情况,是普遍性的 道德 准则。康德认为真正的道德行为是纯粹基于义务而做的行为,而为实现某一个个人功利目的而做事情就不能被认为是道德的行为。因此康德认为,一个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并不取决于行为的后果,而是采取该行为的动机。康德还认为,只有当我们遵守道德法则时,我们才是自由的,因为我们遵守的是我们自己制定的道德准则,而如果只是因为自己想做而做,则没有自由可言,因为你就成为各种事物的奴隶。

作者简介

本书为康德的三大批判之一。中译本分上下卷出版,上卷包括导论和审美判断力的批判,表述美学思想;下卷是目的论判断力的批判,把审美和道德联系起来进行论述。


 判断力批判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Aesthetic这个名称是鲍姆嘉通于1750年提出来的,“Aesthetic”一词来自希腊文,当时Aesthetic这个词还没有被定义为“美学”,意思是“感知学”或者“感性学”。当鲍姆嘉通破天荒的把美的研究从理性学的角度转移到感性学上时,“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就被建立起来了。直到后来,“美学”这个词由自日本”美妙学”被翻译过来。但是”美学”这个词本身往往会引起我们汉语使用者的误会,以为这仅是一门探讨”美”(beauty)的学问。虽然美学与美有紧密的联系,但是”美”只是美学所探讨众多型态的一种。那么关于美到底是什么。从古至今不少学者都就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苏格拉底从社会学的方面讨论美学时给了一个“美是难的”的定义,柏拉图第一个从哲学思辨高度讨论美学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美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而康德在分析美时,提出了美的四个契机。分别从质,量,关系(对象和目的),方式四个角度来分析美,通过体系化的方式去剖析了美。首先,从质的方面看审美判断,美的概念在于不涉及利害计较,因而不涉及欲念的概念,这就是康德最经典的“审美无利害”的观念。康德认为“美”不同于一般动物性欲念的愉悦也不同于意志所往的善,而是一种不受欲念和利害计较的更为自由的概念。拿康德最常举例的“花”来说就是,我们能用感官看到的部份只是花朵的“形式”,我们不能用其他任何目的或概念来评判这朵花美不美,这些鉴赏方式都不是纯粹的审美,我们应当关心的是花的形式而不是其存在,应该进行的不是实践行为而是一种要能单纯去感受到花的形式引发出内心的自由想象力的观照行为,这样才是纯粹的审美。然后,从量的方面来说,美是普遍不涉及概念而使人愉快的。在这里康德提出了一个问题,在我们审美的时候,是快感在判断之前?还是判断在快感之前?这里就涉及了一个普通与特殊的问题,审美的对象都是个别事物和个别形象,所以审美判断在量上都是单称判断,一般单称判断都不能显示普遍性,但是审美判断虽然是单称判断却带有普遍性。而这里就涉及了一个先验性的共同的经验判断问题,这种共同的判断是人类具有的共同感觉力,这是人类在认识功能上具有一致性的体现。所以,审美的快感的来源既不是私人欲念和厉害计较,那么就只能是对于审美心境的普遍认可。所以,判断必须在快感之前,否则就是纯粹的感官满足,不能具备普遍性,因而就没法分出美感与一般快感的的区别。所以康德认为,美美是普遍不涉及概念而使人愉快的。再从关系的方面看待审美判断,康德认为:美的事物没有明确的目的而却有符合目的性的矛盾或二律背反。“关系”指的是对象和“目的”之间的关系,康德把“目的”分为两种:客观的合目的性、主观的合目的性。审美判断一方面不涉及概念,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另一方面,从情感上感觉事物的形式适合人类的的认识能力(想象力和知解力),这种合目的性是隐约的。因此,康德提出了著名的“纯粹美”和“依存美”的概念。纯粹美是不涉及利害、道德和概念,符合目的性而无目的的纯粹形式美;依存美是涉及概念、利害和目的等内容意义的美。最后,从判断的方式方面。判断方式指的是判断是否具有可然性、实然性或必然性。审美判断是主观的单称判断,却具有必然性的特点。这种必然性建立在人具有“共通感”的假设之上,审美判断的必然性是一种主观必然性,她在某种共同感的前提下以客观形象的形式反映出来。最终,康德得出第四个美的认识,“凡是没有概念而被认作一个必然愉悦的对象的东西就是美的。”这是从必然和偶然方面做出的论述,鉴赏的判断过程体现着合目的性,具有着普遍的有效性。所以这个判断过程不仅是感性现实的,也是本体必然的。最后:这些人说的都是人话么?
  •     p6 我以此结束我的全部的批判工作。我将不耽搁地走向理论的阐述以便我能在渐入衰年的时候尽可能地尚能获得有利的时间。(珍惜所有的时间)p46 快适、美、善。。。快适,是使人快乐的;美,不过是使他满意;善,就是被他珍贵的,赞许的,这就是说,他在它里面肯定一种客观价值。快适也适用于无理性的动物。美只适用于人类,换句话说,适用于动物性的又具有理性的心灵--因为人不仅是有理性(就是说,有灵魂)的,但同时也是一种动物。善却是一般地适用于一切有理性的动物。。。人可以说:在这三种愉快里只有对于美的欣赏的愉快是唯一无利害关系的和自由的愉快;因为既没有官能方面的利害感,也没理性方面的利害感来强迫我们去赞许。p57 一个表象,它作为单个的及没有和别的比较仍然有着对构成悟性一般的事业的诸条件的一种协合,它把认识诸能力带进比例适合的调协,这种调协是我们要求与一切认识,并且因此对于每个人有效,而每个人是必须结合悟性和感官去判断的。p70 因为一切从下面这个源泉来的判断才是审美的,那就是说,是主体的情感而不是客体的概念成为它的规定根据。寻找一个能以一定概念提出美的普遍标准的鉴赏原则,是毫无结果的辛劳,因为所寻找的东西是不可能的,而且是自相矛盾的。(判断力批判要比之前两大批判理解得自如一些)p89 因此连美都有大小,理由是:凡是我们依照判断力的指示在直观里所能表现的,(亦即审美地表象着的)都是现象,因而都也是量。但是假使我们对某物不仅称为大,而全部地,绝对地,在任何角度(超越一切比较)称为大,这就是崇高。那么人们就可以看到:我们对于它是只允许在它内部,不得在它以外寻找适当的尺度。它是一种只能自身相等的大。由此得出结论:崇高不存在于自然的事物里,而只能在我们的观念里寻找。至于是在那些观念里,就须保留到演绎部分了。。。。判断力在自然的方式里运用某些事物使成为超感性能力的(感觉),这正是绝对的大,并不是那感官的对象,和它相比,每种别的运用是小。所以应该称作崇高的不是那个对象,而是那精神情调,通过某一个的使“反省判断力”活动起来的表象。(此处对于崇高的分析是相当精辟的)于是我们可以在上述崇高的诸解说公式以外增加下列的公式:崇高是:仅仅由于能够思维它,证实了一个超越任何感官尺度的心意能力。p101(一种对于心理的分析)。。。认识到我们物理上的无力,但却同时发现一种能力,判定我们不屈属于它,并且有一种对自然的优越性,在这种优越性上面建立着另一种类的自我维护,这种自我维护是和那受着外面的自然界侵袭因而能陷入危险的自我维护是不同的。在这里人类在我们的人格里面不被降低,纵使人将失败在那强力之下。p107 在和愉快感情的关系中一个对象或是属于快适,或是属于美,或崇高,或善(绝对的)。(jueundum,pulohrum,sublime,honestum)p149 只是那人们尽管是已经全部地知晓了,却还未具备技巧立刻来从事,在这范围内才隶属于艺术。p151 一般愉快的普遍传达性是在它的概念里已经包含着这事实:即它不是单纯的官能感觉的快乐,而必须是反省里的;所以审美的艺术是这样一种艺术,它是拿反思着的判断力而不是拿官能感觉作为准则的。p153 天才(一)是一种天赋的才能,对于它产生出的东西不提供任何特定的法规,它不是一种能够按照任何法规来学习的才能;因而独创性必须是它的第一特性;(二)也可能有独创性的,但却无意义的东西,所以天才的诸作品必须同时是典范,这就是说必须是成为范例的。它自身不是由模仿产生,而它对于别人却须能成为评判或法则的准绳。(三)它是怎样创造出它的作品来的,它自身却不能描述出来或科学地加以说明,而是它(天才)作为自然赋予它以法规。。。(四)大自然通过天才替艺术而不替科学定立法规,并且只是在艺术应成为美的艺术的范围内。p166 所以美的艺术需要想象力,悟性,精神和鉴赏力。Baumgarten和卢梭作为康德在当时的主要对手。下卷p25 一个有机的自然产物乃是一个产物,其中所有一切部分都是交互为目的与手段的。(康德关于目的论的长篇讨论,已经被科学的发展挤到了人们的生活的边缘之处,以至于难以被意识到)p117 现在,设使我们跟着目的论的秩序去,那就是一条基本原理,乃是甚至最寻常的人类理智所不得不马上就同意的。这原理就是:如果理性必须在验前制定有一个最后目的,那末这个最后目的只能是服从道德律的人(或者任何一个世上有理性的存在者)。因为(这是每一个人的判断)如果世界只是无生命的物所构成,或者甚至是部分有生之物然而是无理性的物所构成的,那末这种世界的存在就会毫无价值得了,因为在它里面不会存在着任何的存在者对于价值是什么有丝毫的概念的。另一方面,如果甚至是有有理性的存在者,然而如果他们的理性只能把事物存在的价值寄托于自然对他们的关系,就是寄托于他们的福祉,而不是从原始的根源来为自己得到这种价值,即在自由中得到这种价值,那末诚然在世上是有相对的目的,可是没有绝对的目的,因为这种有理性的存在者的存在仍然总是一直没有目的的。然而道德律的一种特色就是这些道德律替理性所规定的东西其目的的形式是没有任何条件的,因而正是一个最后目的的概念所需要的形式。所以只有象这样的理性的实在存在,也就是能在目的的秩序中作为自己的最高目的的理性的实在存在,换句话说,服从道德律的有理性的存在者的实在存在,才能看为是世界存在的最后目的。但是,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末就要是在处在世界的存在的基础上的原因中没有任何目的,要就是只有没有最后目的的一些目的。p130 (康德对于神学的论证,即只有通过道德律的方法才能领悟神)
  •     鉴赏判断的第一个契机,按照质来看的之所以从“质”开始分析,是因为审美不像科学知识一样是从定量分析开始的,从而暗示了审美不同于逻辑知识。第1节:鉴赏判断是审美的这一节主要说了两层意思。第一,鉴赏判断不同于知识判断,它是通过想象力(或者想象力和悟性的结合)联系于主体的,而不是通过悟性联系于客体的。也就是说,它是只联系于主体的,与客体无关。第二,鉴赏判断不是为了获取脱离于主体的知识,而只是获取在主体内部的快感或不快感。第2节:那规定鉴赏判断的快感是没有任何利害关系的主体对于客体没有任何欲求,甚至连它实存与否都持淡漠态度,才算得上是审美。也就是说主体和客体没有任何利害关系。这与第一节所说的审美只系于主体有关,客体好似只起一个催化作用。人的生命也可以说最终是无功利的,因为终将一无所有于宇宙之中,对待生命本身的态度其实和这种审美态度很像,生命作为客体终将与我们主体没有关系,如果我们以淡漠的态度看人生,或许能到处都发现美,但是也可能堕入佛家的万物皆空而否定了人生的欲求,反而陷入了人生价值全无的境地,那时候恐怕美感会变成危险的超脱,因为生存与否都无区别了。可见人是在不断欲求的,但若欲求过多,却会导致美感丧失,人不断追求一个个具体的客体时,作为主体的“人”不见了,就难免如钟摆似地在无聊和痛苦之间摇摆。第3节:对于快适的愉快是和利益兴趣结合着的快适虽然也是主观的,但却包含了对客体的欲求,客体存在与否对于主体的快适与否来说十分重要。所以它既不是纯粹主观的如审美,又不是纯粹客观的如知识。将快适和审美区别开来是十分重要的,当时的经验主义认为个人有个人的口味,因此没有一个普遍原则可以应用于人们的偏好,他们认为审美也是如此。这里康德区分的用意就是为了建立审美的普遍原理,将审美抽离出客体,从而能建立先验的普遍原理。第4节:对于善的愉快是和利益兴趣结合着的善和快适有着一些相同的属性,即它们都有所欲求,而且都需要通过目的概念放在理性原则之下。也就是说,它们是有目的的,它们是经由概念的,以此与美感相区别。但是善和快适又不完全相同,否则就是功利主义了,它们的不同在于善只通过纯然理性使人感到满足,而快适却充满了感官因素。康德认为善就是服从理性自身为自身立的法,从而排除经验因素,达到自由,但是快适显然不能与外界纷扰的经验世界脱离关系,人时时受制于功名利禄;善可以分成间接和直接的(是有益还是本身好),而快适由于具有瞬时性,所以时时都是直接的。抛开以前对康德的阅读,直接看这句话,确实是很有道理的。我做一件善事可以是为了一件更善的事,但是我快适却不能说是为了别的什么,只是为了当下的快适本身。(但我感到这种区分和康德的体系有矛盾,在我理解,直接和间接就相当于目的和手段。康德的善即理性为自身立法使人达到自由,是超越时间性的,它本身就是目的,并不是使人达到别的目的的手段,所以应该仅是直接的,可能他这里所用的善是不纯粹的善。而快适作为一种时时刻刻变化的流动的感觉,也有一个终极指向,即功利主义所谓的把时时刻刻的快适加加减减的最终结果,所以它本身既是当下当下快适的目的,又是总体快适的手段,所以既是直接的又是间接的。)还是第一个区分比较重要,一个是先验的,一个是经验的,从而一个是自由的,一个是自然的。而他们又都是人所渴求的,所以得以区别于美。第5节:三种不同特性的愉快之比较三种不同的愉快的区别相似前面已经基本论述过了,这里进行了总结。快适和善都有所欲求,美无所求。善和快乐都和概念有关,而美既不以概念为手段,也不以概念为目的。因为无概念,还得以与知识相区别。康德像亚里士多德一样,用快适、美、善把动物、人和有理性的存在(也许是上帝)作了区分。因为快适和善都有目的,有欲求,所以是受限制的,是不自由的,只有美当中有自由。也就是说,欲求和自由是相对立的。(那我就不懂了,为什么还说善是自由意志呢?既然有意志,如何能自由?)我们知道,只有在欲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才会没有欲求,而欲求得不到满足的人却充满了欲求,多么矛盾!所以,那些快适的富人们可以购买奢侈品满足审美,那些不快适的穷人们完全不关心艺术。欲求过大,这个世界必然没有美了,而被剥夺了快适的人们却又大多被剥夺了美,那哪还有向善的意志呢?磨镜子的斯宾诺莎能有多少个呢?

精彩短评 (总计25条)

  •     忘记老师推荐的是邓晓芒版本的了......
  •     到底是为什么要 入美学坑
  •     他的哲学思考的重心,仍然是围绕着“人”的问题,“人” 作为有理智的存在者,或者“有理性的动物”是哲学问题的核心部分,因此他将人的“ 理性”分别为“理论”的和“实践”的两大领域之后,感到有必要将这两大块“统一” 于完整的“人”的“基地”上,因为在活生生的经验中,“人”之所以为“人”,是一 个完整的整体,“生命”并不可以真的分割为“理论”和“实践”两大块,如何在“同 一”的“理性”中,“理解”“人”的完整性,当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任务。康德所提四大问题:我们能够知道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可以希望什么,而最后归于“什么是人”。纯粹理性批判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实践理性批判回答了第二和第三个问题,判断力批判则试图来回答这第四个问题。
  •     对,看的是宗白华这个版本。 德国古典美学最崇拜的是康德。
  •     导论部分好难,于是直接从正文开始读的。虽然康德的美学观点是形式主义的且难以实践,但是他提供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以供人反思和批判的美学体系,除此之外,他根基于人的尊严和理性所作的思考、对纯粹之美的热望也许更能打动人心。
  •     美学入门
  •     晦涩难懂,不通外文的我发现用手头的两个译本对照阅读,艰难地前进.
  •     康德自己就是最大的独断论者。三大批判的总结性著作。译本好
  •     :无
  •     历经四个多月,我只是算勉强浏览了一遍,仅此而已,都觉得没有底气来评分,汗。。。。而且好像顺序看反了,但是要再重读,需要多大的勇气(+﹏+)~狂晕
  •     常读常新 这个翻译。。
  •     宗白华翻译的上册简直太烂了!
  •     历史美学作业参考…………头痛症根源
  •     第二次鼓起勇气读,上卷其实读进去后挺有意思的,然而。。。。。。。下卷绝对是任何意义上的(汉语)天书(挥
  •     为什么重新推荐这本书呢?因为在我们探讨一个问题或者发表某些意见的时候,看到了太多判断力的缺失。其实,静下心来,自己的读一读前人的思考所得,也许,用同样的文字,我们却能组合出一个更具包容性也更能避免偏颇的样子。
  •     读完也不知道在读什么(自己是脑残怪谁啊)
  •     哥,我实在读不下去啊……
  •     终于......多亏航班延误才加快了阅读进度
  •     人能认识什么?我能知道什么?康德说 人只能认识自己先天所能认识你的范畴内的事物,即人认识事物是要依靠自己天生所带来的能力。正如莱布尼茨的大理石纹路说一样,人的天分和悟性犹如一块有纹路的大理石,后天根据这个花纹来体验生命,丰富自己的人生画布。人的生命由生而起,自死而终,关于先验的前能力,我们靠判断力来联系,可能在不经意的瞬间你我就感觉到了它,感受遥望彼岸的喜悦。
  •     宗先生的很有味!
  •       在纯粹理性批判当中,康德提出了其核心问题: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
      这是对休谟等经验主义的回应。为此,康德区分了现象和物自体的概念。他同意我们所认识的对象其实也是一种观念。我们的先天综合的认识结构演绎出的结果就是一种对象观念。
  •     真的太晦涩,再读一遍邓晓芒的译本与诠释本为好!
  •     这三分的原因是宗白华的翻译…
  •     判断力是介于悟性与理性之间的中间体,并将知性运用于感性之上。先天的综合判断弥补了唯理主义与经验论的不足,但这种“就量来说是普遍有效的,就质来说是无利害感的,就关系来说是主观和目的性的,就情况来说须表象为必然的”美却只存在于构想的乌托邦之中,正如相对于“附庸美”的“自由美”和“超越了任何感官尺度”的“崇高”。康德定义的“天才”是“一个主体在他的认识诸机能的自由运用里表现着他的天赋才能的典范式的独创性”,“天才的作品是后继者的范例而不是模仿的对象,它是对于另一天才唤醒他对于自己独创性的感觉,在艺术里从规则的束缚解放出来”。然而,以文学为例,在类型化创作兴盛的今天,且不说天才的产品难以唤醒另一天才的独创性,单是天才本身的独创性都难以维系,“自由”与“游戏”的艺术开始普遍地被“结果”(如工资等)吸引
  •     79后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