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孙犁

出版社:铁凝、贾平凹、 等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13-05出版)
出版日期:2013-5
ISBN:9787530662823
页数:393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摇曳秋风遗念长 孙晓玲 一落黄泉两渺茫,魂魄当念旧家乡。 三沽烟水笼残梦,廿年嚣尘压素妆。 秀质曾同兰菊茂,慧心常映星月光。 老屋榆柳今尚在,摇曳秋风遗念长。 父亲这首旧体诗《题亡人遗照》(即《悼内子》),写于1970年10月26日下午,距我母亲去世仅半年时间,充满赞美的怀念,寄托了父亲飞鸿失伴后的不尽哀思。 母亲叫王小丽,这个名字还是进城后为上街道“识字班”父亲给她起的。她是与父亲同县的一个普通而又有着传统美德的农村妇女,二十一岁时嫁给了正在保定读书的父亲,六十一岁时悲惨地逝于血雨腥风的“文革”之中。印象中的母亲,稍圆的脸盘儿、双眼皮大眼睛,宽脑门儿白净皮肤中等个头儿,待人亲切乡音极浓。她总是穿得素素净净的,是家做的那种偏襟布衣,鞋也总是自己纳底儿做。虽然没有上过学,可她记忆力不错,语言特别丰富,民谣乡谚经她说出来,一串儿一串儿地既押韵上口又风趣生动,我到现在还能背出十来段儿,像什么“有爹有娘仙桃果,没爹没娘风落梨”、“有享不了的福,没受不了的罪”、“腰里揣着一文钱你想花十文棍,给你个老母猪也不够你胡打混”等等。可以说我的启蒙教育,很大一部分都是从这些带有“警世性”的“土语村言”中获得的。 我们几个孩子还在上学的时候,父亲就极其严肃地教育过我们:“从小我对你们没尽过什么责任,你娘把你们拉扯大可不容易,你们都要记着!” 父亲语重心长的话字字千钧。我们都知道,自从大哥普不幸夭亡后,四个孩子无论哪个头疼脑热,母亲都紧紧地抱在怀里,在农屋土炕上伴着用棉花捻儿自制的小油灯,走来走去地彻夜不眠,直到捂出汗、退了烧,才会放下紧绷的心。母亲就是靠着这种执著、这种坚忍、这种无私的爱,在战乱离别中,在缺医少药的穷乡僻壤,抚育大了我们,令我们终生感恩,春晖难忘。在父亲的《荷花淀》、《嘱咐》、《丈夫》中,我都看到了极其熟悉的举止身影。其中有些对话,仿佛“原封不动”就是母亲讲的。我甚至这样想:如果没有我母亲这么善良质朴、柔婉多情和心灵美的妻子,也许就不会有《荷花淀》;如果没有我母亲对父亲无私的爱和倾力支持,父亲就不可能在延安的土窑洞里,使着劣质的笔,蘸着自制的墨水,在粗糙的草纸上,饱含激情、行云流水般地写出那些优美文字,就不可能连草稿也不打,自然而然“就那么写出来”诗样文章。父亲的文字中,固然有对人民战争的颂扬,固然有自身情操的内涵,固然有对冀中英雄妇女五体投地的敬佩,可一定也有对遥遥相盼千里之外妻子的思念,有对妻子绵绵的爱。 1942年中秋夜晚,父亲在山地阜平一挥而就写下了短篇小说《丈夫》,载于12月份的《晋察冀日报》。新中国成立后,父亲曾亲口对韩映山说过,此文是以妻为“模特”的。1942年,这个短篇获晋察冀边区文联鲁迅文艺第一季的季奖,那正是抗战最残酷最困难的阶段,冀中地区血与火的“五一大扫荡”就发生在这一时期。这也是父亲的作品第一次获奖。作为一名“抗战文艺老战士”,这次获奖对父亲而言,印象很深刻。

媒体关注与评论

孙犁先生对前人的借鉴沉着而又长久,他却在同时“孤傲”地发掘出独属于自己的文学表达。他于平淡之中进发的人生激情,他于精微之中昭示的文章骨气。尽在其中了。    ——铁凝

后记

时间过得真快。去年,孙犁先生逝世十周年。今年,又是先生的百年诞辰。这十年间,我走过大半个中国,几乎每到一地,都能遇到热爱孙犁作品的读者,哪怕彼此素昧平生,只要一谈起先生。就有了说不完的共同语言,好像久别重逢的老朋友。在新疆,伊犁的一位年轻人告诉我,他们那里一些文友,常自发地聚在一起,交流阅读孙犁著作的心得,参与者越来越多。在北京一次全然陌生的聚会上,一位来自深圳的作者走过来试探地问我,你是在《天津日报》工作吧?见我面露疑惑,他转而肯定地说,“我知道你和孙犁熟。我是很敬佩孙犁先生的。”我们的手当即紧握在一起。毫无拘束地聊了起来。通过这些青年朋友,我第一次知道,在网络上活跃着为数不少的孙犁发烧友,他们有自己的网站和聊天室,定期更新、交流,俨然聚成一个“犁友”族群。许多关于先生的文章和图片,经过他们的搜集、整理、传播,无远弗届。由此,我结识了更多同道。正是在他们的启发下,才萌生了先生百年诞辰之际,编辑一本纪念文集的想法。这个想法,得到我曾经供职三十多年的百花文艺出版社的支持。百花社自建社初始,即致力于孙犁著作的编辑出版,延续至今,已历经三代人。我也得益于此,有机会亲炙于耕堂。至今,每当拿起先生的书,每当和相熟的友人忆起先生,心里颇不平静。    毫无疑问,先生是当代文学中一个独特的存在。先生生前身后,固然有各种名号加诸其身,先生依然只是自己。先生的独特,不在于狷介,不在于浪漫,而在于平实,在于真气逼人。先生反复谈到“真”,从做人到作文,在最后的《曲终集》中,先生坦承:“大家都希望作家说真话,其实也很难。”“我以为真话,也应该是根据真理说话。真理就是公理,也可说是天理。有了公理,说真话就容易了。”先生的文字,都是从自己的切身体验中生发,就像老农躬耕于田间,汗水落地,庄稼长出。大真大美,归于自然。越是普通的读者,越是感到亲切,越是能体味出先生文字的真味,成为先生的知音。这就是大道低回。    缅怀先生,最好的方式,莫过于细读先生的作品。“对于像这样一个真诚的作家,我们只要认真地阅读他的作品,便可以全面地了解他了。”先生的作品值得反复细读,也经得起反复细读。这些平实的文字,好像藏有无量的层次。时间的磨洗,只能透露出内存的丰赡和隐秘,益增其魅力。热爱文学的人,热爱生活的人,热爱真知的人,都能从中得其所好。先生在阐述现实主义文学时,曾论及文学的预见性,他说:“现实主义的最大功能,是能在深刻广阔地反映社会现实之外,常常透露一种明智的政治预见。”时代变幻,世事更新,先生作品,当随新一代读者流布。成为这论断的又一实证。先生不死!    本书所选,大体分为两类,一是亲属、战友、同事、后学关于先生的回忆,一是专家、读者阅读先生作品的感受。选文不论作者,只求莫悖了先生的精神。遗憾的是,网络上的一些好文章,因作者无法联系,只能割爱。先生的女儿孙晓玲女士多方搜集资料,《天津日报》社宋曙光先生协助联系作者、斟酌选目,冉淮舟先生为此书撰写专稿,这是格外应该感谢的。    谢大光2013年3月28日

书籍目录

摇曳秋风遗念长 忆姥爷 深切怀念我的老师孙犁同志 半世纪战友情 我所认识的孙犁 孙犁和故乡 纯粹的人纯粹的作家 孙犁:一九六二 贵相知心——孙犁与鲁藜的友情 悠悠岁月依依情——我相识孙犁62年 孙犁同志,您走好 秋天的回忆——记孙犁 最后七天——《孙犁十四章》节选 大贤门下立雪迟 大师的手 忆前辈孙犁 孙犁教我做编辑 风范永存——悼念孙犁先生 记孙犁先生二三事 我的友邻孙犁爷爷 荷香深处祭文魂 恭送孙犁师长 孙犁论(外一章) 怀念孙犁先生 怀念孙犁老人——关于他的随想录 听孙犁长谈前后 爱情滋味 岁月之恋——我的怀念 看望孙犁先生 忧郁的孙犁先生 犁歌远逝荷香乾坤——敬悼孙犁同志 怀念孙犁老师 一棵参天大树——忆孙犁同志 记孙犁先生二三事 近之如春——追忆孙犁同志 寂寞身后事——忆孙犁 孙犁与《光明日报》的笔墨缘 风范永存 无尽的思念 文坛巨擘双星会 孙犁诗文中的草木虫鸟——写在先生逝世十周年之际 怀念孙犁同志 孙犁先生二三事 老人的歌 孙犁晚年生活逸事 永远的仰望 乡贤和偶像——忆孙犁先生 关于孙犁作品的片断感想 “多年的经验”与“50年”大限——作于孙犁逝世10周年 近半个世纪,两个孙犁 孙犁与柳宗元——兼谈孙犁对创作心理学的研究 日记里的孙犁 论孙犁“边缘生存”的人生哲学 神交不朽 布衣孙犁 致孙犁先生 孙犁与邢海潮 孙犁不是“毛边党” 孙犁与书法 百年孙犁编选后记

编辑推荐

《百年孙犁》所选,大体分为两类,一是亲属、战友、同事、后学关于先生的回忆,一是专家、读者阅读先生作品的感受。选文不论作者,只求莫悖了先生的精神。这些平实的文字,好像藏有无量的层次。时间的磨洗,只能透露出内存的丰赡和隐秘,益增其魅力。

作者简介

《百年孙犁》讲述孙犁生前身后,固然有各种名号加诸其身,孙犁依然只是自己。孙犁的独特,不在于狷介,不在于浪漫,而在于平实,在于真气逼人。孙犁反复谈到“真”,从做人到作文,在最后的《曲终集》中,孙犁坦承:“大家都希望作家说真话,其实也很难。”“我以为真话,也应该是根据真理说话。真理就是公理,也可说是天理。有了公理,说真话就容易了。”孙犁的文字,都是从自己的切身体验中生发,就像老农躬耕于田间,汗水落地,庄稼长出。大真大美,归于自然。越是普通的读者,越是感到亲切,越是能体味出孙犁文字的真味,成为孙犁的知音。这就是大道低回。


 百年孙犁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铁某些的并不多,官话还是民话?
  •     怀念集子总归是这样,有的好,有的坏。但是大多数人还是把孙犁读得太薄了,文学里只看见了他的清透,生平里只看见了他的怪癖。有万千的人可以学他,但少有人能懂他。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