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父母都一样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2
ISBN:9787511219688
作者:曲韵
页数:185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作为权威角色,家长要配合学校的规则,虽然不至于严格到早晨还要起来做早操,但是该让孩子自己做的事还是要让他自己去做,不要学校和家里两重天。如果家长在这段时间的要求与学校不同,也要声明这是在家里,这段时间的要求与学校的要求不同,不意味着学校的要求就不对。有些作业是学校要求家长监督和配合的,家长不要敷衍了事,要认真对待,最好家长能与孩子共同制定一个日程表或计划,把这两天半的时间安排好。家长切忌对孩子有补偿感作为伙伴角色,家长切忌对孩子有补偿感,不要纵容、溺爱孩子。而此时的伙伴角色是要更多地与孩子交流情感,不仅仅是与孩子之间的思念与爱的表达,还要关注孩子在学校与小朋友的交流、互动。孩子开始要进寄宿学校时肯定是不愿意去的,就如同他当初不想上幼儿园一样。这很正常,即使是上走读学校,一年级的孩子也是不情愿的。此时家长不能只对孩子的“不愿意”做表面的理解和处理,一定要去找背后的原因。他为什么不原意去上学?惧怕什么?舍不得什么?即使是大人,当我们面对陌生的情况不知如何是好时,又没有可以依靠的外援,我们也会抓狂、逃离或躲避。孩子也是一样的。这就是孩子对上寄宿学校的反应。家长要与孩子一起面对这些情绪反应:没错,孩子,你可以很害怕,的确是很孤独、很难受、很想逃离!但是最好的办法是面对现实,解决问题。此时,父母如果能去发现孩f的需要、帮助孩子分析其他小朋友的情况、给孩子支招、给一些可能的方法应对如何度过想念爸爸妈妈的时间、训练孩子穿衣服和叠被子的速度,等等。这些实际的解决方法要比给孩子买东西奖励他不哭不闹,给孩子讲道理让他知道闹也没用,必须上学等简单粗暴的方法更受孩子的欢迎,也更能让孩子理解你、尊重你,并听从你。培养孩子的眼界与胸襟,而不是一味地焦虑和限制作为向导,父母可以扩大孩子的视野,但不要去说学校做得如何不对。举例而言,学校里的“品德与生活”教育告诉孩子要爱祖国,可是回到家里家长却笑话学校如此教育的迂腐,甚至告诉孩子要先爱自己,爱祖国的事很遥远。学校里让孩子竞选班干部,教育孩子要有奉献精神和服务精神,而有些家长却让孩子贿选,因为当干部是权力,是将来升学时的指标和条件之一。更有趣的是,当这些家长看到不良社会现象时,往往振振有词地嘲讽现在的年轻人不懂爱国、不知奉献,此时他们早已经忘了自己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家长可以有自己的理念和价值观,这无可厚非。但是,是不是也可以给孩子多一种选择呢?有学校教育的理念,也可以有“孩子爸爸妈妈”的观点,还可以有其他的理念和观点,我们可否让孩子自己去做判断和选择?孩子的未来是不可限量的,不是家长所能决定的。所以,做家长的不妨培养孩子的眼界与胸襟,而不是一味地焦虑和限制。如果做好了以上这三点,你就自然是一个好榜样了。家有留学生,如何做优秀的父母留学还是不留学,对很多家庭来说,这是一个大问题和大决定。

内容概要

  曲韵,积极心理治疗中国中心(北京)主任(Director of Positive Psychotherapy Center
in Beijing,
China),首席专家。北京灿和正向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创始人。国内首位经德国总部认证的积极心理治疗师。自2006年起接受积极心理治疗创建人诺斯拉特?佩塞施基安教授的委托,在中国推广和传播积极心理治疗(Positive
Psychotherapy)。

书籍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平衡权威、伙伴、向导、榜样四个角色,造就优秀父母
 家是什么  
  人人都乐见家的完整统一  
  家的构成是一种平衡  
  家是一个遮风避雨的空间  
  每一个成功的个人背后都有一个成功的家庭  
  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产生了恋家、爱家的情感  
  爱——家存在的最简单、最美好的意义  
 孩子的成长“长”什么  
  生活的四个层面  
  生活的四个层面在不同年龄段的表现  
  平衡好四个角色,稳稳地托起孩子  
第二章 做顾问型权威
 父母是孩子必然的权威  
  权威一词开始有了贬义  
  权威,父母推不掉的角色  
 好权威的标准:孩子“信”、“服”的顾问  
  磋商:从权威到顾问的唯一途径  
  不磋商:孩子身心冲突的种子  
  伪磋商:孩子内心纠结的源头  
 做好权威的关键:制定规则、监督实施、奖惩有度  
  规则是通过磋商来制定的  
  规则的设定要有建设性  
  规则内容要明确  
  规则是不断完善的  
  规则是全家都要遵守的,不可随意改变  
  奖惩措施要明确并严格执行  
  奖励的技巧  
  惩罚的技巧  
第三章 成为与孩子情感互动的伙伴
 生命需要乳汁,更需要温暖  
  两只玩具母猴的启示  
  依恋的发展  
  建立安全依恋的表现  
  未建立安全依恋的表现  
  建立安全依恋的方法  
 爱,需要正确的表达  
  爱的残疾者  
  爱有量的差别  
  爱有类的区分  
  父母与孩子不是,也不应该是朋友  
  爱不可以比较  
  爱的基础是尊重、信任和耐心  
 孩子的情绪是信号,不是根源  
  了解自己的情绪  
  辨清孩子的情绪  
  情绪的表达  
  引导孩子正确地表达情绪  
 做好伙伴的关键:尊重与信任  
  不要压抑孩子的情感  
  不要忽略孩子的情感  
  不要误解孩子的情感  
第四章 当好孩子的人生向导
 每个孩子都会自己寻找生命的答案  
  每个人都想问很多为什么  
  答案的生长取决于父母种下的种子  
  做孩子的人生向导是父母的责任所在  
 理想:助力孩子的激情之源  
  有理想与没有理想的区别  
  短期目标与理想的区别  
  物质与快乐的距离  
  无限扩大的竞争的实质  
 做好向导的关键:帮助孩子树立信念  
  信念不能太多  
  不要把孩子套进别人的信念里  
  信念需要坚持,也需要知机变  
第五章 当好榜样给孩子看
 孩子眼中的榜样  
  孩子对世界的认识是从家长开始的  
  家长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  
  家长不能决定和掌控孩子学什么  
 父母的状态决定孩子的生活质量  
  应对问题和冲突  
  处理人际关系  
  处理婚姻关系  
  如何要求自己,期待他人  
 做好榜样的关键:享受真实,远离完美  
  不要人为分离孩子的生活与自己的生活  
  营造坦然、正向、平衡的生活氛围  
第六章 平衡权威、伙伴、向导、榜样四角色实用技巧
 父母角色的平衡技巧及运用  
  叫上学的孩子起床  
  钢琴陪练  
  独裁的父亲  
  淘气的小神童  
  要卖冰棍儿的孩子  
  “7岁了还摔碗,白活了”
  唠叨的父亲  
  没有当上的班长  
  缠人的孩子  
  小绅士的隐患  
  不肯跳操的孩子  
  “早恋”这层窗户纸  
  杯子还是水  
 父母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离婚后单独抚养孩子,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离婚后不抚养孩子,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继父母与孩子的相处之道  
  两地分居,如何做优秀的父母  
  三世同堂,如何做优秀的父母  
  孩子交给老人抚养,如何做优秀的父母  
  家有寄宿生,如何做优秀的父母  
  家有留学生,如何做优秀的父母  
后记  教育孩子之前先后退一步,检视自己
附录一  积极心理治疗WIPPF表——威斯巴登心理与家庭问卷
附录二  父母类型表

编辑推荐

《优秀父母都一样:平衡好家长的四个角色》作者是国际积极与跨文化心理治疗研究院中国首席代表,国内首位德国注册积极心理治疗师。CCTV《心理访谈》特约专家,《健康之友》杂志特约专家。《优秀父母都一样》从家长与孩子两个角度入手,分析了家长与孩子间的互动模式。从家长的角度,分析了家长应当承担的四种角色和任务。另一方面从孩子的角度告诉家长,当孩子看到家长的言行时,他会如何理解,他又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优秀父母都一样》观念新颖,案例丰富, 建议实用,帮助家长重新认识自己,修炼四维式新父母。成功的父母都是相似的•失败的父母各有各的原因,“世界积极心理治疗大会”隆重推荐给父母的读物。

作者简介

《优秀父母都一样:平衡好家长的四个角色》内容简介:努力做完美的父母可能让孩子变得:谨小慎微、焦虑、应该做事大于喜欢和享受做事;不能放松、不能原谅自己:不能欣赏、接纳自己的本来面目。七八成好的父母让孩子看到:人人都是有缺点的,没关系,能改就好:表现出的是自我接纳和自我鼓励。父母要处理的不是消灭情绪,而是帮助孩子应对情绪后的难题。积极心理治疗认为:健康的人不是没有问题的人.而是能够恰当地应对问题的人。不刻意地隐瞒、掩饰一些你认为孩子还不懂或不应该知道的事,那么,孩子很早就会对生活和世界有比较完整的画面和概念。因而既不会盲目地认为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也不会沮丧地抱怨外面的世界很无奈。相较于权威和伙伴的角色,向导是父母最迷惑、最不知所措的角色。因此父母们或者犹豫不决,没有把这个责任承担好;或者一意孤行,限制了孩子的眼界和发展。如果家长也需要培训和考试,这个角色应该是培训的重点和考试的难点。

图书封面


 优秀父母都一样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我已经购买了一本,而且推荐给了其他做妈妈的同事,她们也是如获至宝。 强烈推荐每个父母看这本书,试着去了解一下孩子的想法,做一个好爸爸好妈妈。
  •     “对孩子生命和人格的尊重,意味着我们为孩子的未来打下基础,但不去干预孩子的未来;我们给孩子的生活提供必备的条件、但不去代替孩子生活。”
  •     不许人来疯!- 改为:在客人面前要礼貌问好,然后自己玩儿。
    不要这么胆小!- 改为:什么都试试才有趣!试错了或结果不好,我们就明白了,下次再遇到这样的情况就知道怎么办,不害怕了。
    吃饭不要吧唧嘴!改为:不要吃那么多,咬一小口,闭上嘴唇慢慢嚼。
    不许顶嘴!改为:你要是有别的想法,可以好好跟我说,咱俩商量。
    不许贪玩!改为:计划好自己的时间,该玩的时候玩,作业和学习要首先完成。
    不许粗心大意!改为:认真阅读,事后检查,谦虚谨慎。
    不许讲究吃穿!改为:精力不可过多放在吃穿上,要多放在有意义的事情上。
    不要拖沓!改为:有效利用时间,你的时限(写作业或者做什么事)快到了哦。
    不许没礼貌!改为:告诉孩子具体的礼貌的行为。
    不许打架骂人!改为:解决纠纷可以有别的好办法。来,咱们先看看你为什么这么大气?有没有别的办法来应对?
  •     这本书成功的推翻了很多挂在教育家和家长口中的定向思维方式。比如父母和孩子做朋友的说法不正确。我认为很值得阅读,能让我们以更多的视觉看到孩子教育的问题。
  •     1958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动物心理学家哈洛(H. Harlow)做了一系列的幼猴实验,旨在调查成长的需要是否只是由生存等所谓的基本驱力来满足的。把刚出生的小猴子与母猴分离,在室内有两只玩具母猴,一只是由铁丝网编成的,虽然触感冰冷坚硬,但是能提供奶水;另一只是由毛绒布和泡沫橡胶等柔软温暖的材质做的,但是没有奶水。实验证明,幼猴会更愿意与绒布猴子呆在一起。与绒布猴子呆在一起的幼猴表现得更安静、更好奇、更安心。
    这个实验打破了“有奶便是娘”的结论。从很小很小的时候起,我们活着就不是为了吃饭,我们吃饭是为了活着,为了有安全感,为了快乐,为了得到爱。
    根据心理学著名的“依恋”理论,儿童在0-3岁时与父母,尤其是与母亲的关系,影响到其成人后一生的人际关系模式。在0-3岁时,孩子的依恋对象(主要是母亲,也可以是固定的孩子的养育者,如保姆、祖母或外祖母等)是否足够靠近?是否给予了足够的关注?给予的反馈是否及时?

    “足够的靠近”是指真实的身体的靠近。对于小婴儿来说,就是是否有足够的抱持和抚摸等身体的接触;对于会走的幼儿来说,就是母亲是否在视线范围内。在母腹中时,胎儿泡在羊水中,被胎盘紧紧地包裹着,听着母亲的心跳。突然降生到这个世界,一切全都极大地改变了,尤其是环境的巨变。让婴儿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我们最好能尽量模拟其原来的环境。最好的办法就是裹好,保证一定的温度,紧紧地抱着他(或她)。1996年英国Miriam ****pard博士的《新编孕产指南》里介绍,最新的研究成果证明,暖箱未必是最好的对早产儿的保护,医生建议,对早产儿,最好准备一间光线不那么明亮耀眼的房间,母亲脱去衣服,只穿宽松的浴衣或睡袍坐在躺椅上,将早产儿也脱去衣服,面对面放在母胸前,裹紧浴衣或睡袍,搂抱着他(或她)。这样护理下的早产儿,之后的存活率、神经发育与健康程度,都比在暖箱中长大的早产儿要好很多!

    这让我想起中国传统的民间的育儿方法。我的三姨是黑龙江农村的妇女,她来帮我带女儿时告诉我,在农村,有经验的接生婆和一些上了年纪的妇女对早产儿或生下来明显虚弱的婴儿有个办法——装裤兜子里。农村的挽裆裤裤腰肥大,提得也靠上。她们会把早产儿脱光,肉贴肉抱在自己的怀里,再挽上裤腰扎紧,披上外衣或棉袄,坐在热炕头上抱上一天一夜,基本上小婴儿都能存活下来并健康成长。她们的方法与英国的最新理论竞如出一辙!可见,贴身的拥抱与抚摸对我们的心理、对我们的整个身体所起到的作用太大了!即便长大成人,我们也仍然会怀念、渴望并重复拥抱与抚摸。

    “给予足够的关注”是指情感上的关心、关照、关怀。妈妈的注意力是否在孩子身上?妈妈的眼睛是否总在看着孩子?妈妈是否不等婴儿发出信号就去检查他(或她)是否饿了?是否渴了?是否困了?是否该换尿布了?是否想从别的角度看看周围的世界了?有的妈妈虽然大部分时间与婴儿在一起,但是她忙着自己的事,也许是家务,也许是工作,也许是上网或者与他人聊天等自己找乐子,虽然与孩子在一起,但是没有给予孩子关注。在北京的公园里,天气好的时候,常有几个角落是“小推车”聚集的地方。只要你留心观察,就能看出带着孩子的是母亲、姥姥、奶奶,还是保姆,你只要看那个大人的“心”和“眼”是否在孩子身上,在孩子身上的时候有多少,就行了。这就是关注。

    “及时的反馈”是母亲与孩子在想法和行动上的互动。孩子一来到这个世界,就已经开始寻求与母亲、与这个世界交流了,虽然他(或她)只会哭、蹬腿、摇头和十几天后会的微笑。可惜,他(或她)的这些信号太简单,要让母亲明白他的意思,有一定的难度。不过此时的交流也未必一定是那么准确的沟通。此时的交流要求满足两个条件即可:一是及时,二是反应。孩子发出了信号,无论多么简单,多么模糊,母亲是否接收到了这些信号并做出了反应?还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仍然按照母亲自己的想法继续进行?在孩子还不能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时,母亲最忌的是“自以为是”地代替孩子决定了他们的想法和意愿。好的母亲会猜:宝宝哭了,是不喜欢这个奶的味道?是不饿不想吃?是奶的温度不合适?还是宝宝的肚子不舒服?逐渐地,孩子学会区分这些不同的感觉,也学会了对这些不同的感觉有不同的表达。在这种反馈和互动中,孩子感受到了被理解与被尊重,感受到了“我”的存在和“我”的不同,学会了与他人的交流和交往。
    如果孩子能够持续得到足够的靠近,足够关注的及时反馈,孩子与母亲之间会建立起“安全的依恋”,孩子会感到安全、爱和自信,也会尊重和信任他人。打下了这样的基础后,孩子终其一生会不断建立新的不同的依恋,也即,不断为自己建立因人而异的新的人际关系。
    建立起安全的依恋,并不意味着孩子永远“拴”在了妈妈身边,反而是使孩子在母子关系中变得更主动或自主,他将来会真正的“反哺”而不是形式上的“孝顺”。而且,在母子依恋关系之外他能学会建立新的依恋关系,例如:知心朋友,以及最重要的:配偶关系和亲子关系。
  •     对离异又离家的单亲家长,作者在书中的建议极其中肯。
  •     这本书的作者曲韵在圈内是个人物。她原本是央视心理访谈节目嘉宾。因为不肯为迎合节目需要做噱头吸引眼球,主动拒绝后续邀约。理由是:这样的环节设置冲突过大,跳跃过大,会误导没有心理学基础的观众,不符合心理咨询师的职业操守。我是蛮佩服这样的人的。
  •     单亲的家长作为“向导”,由于家长过多地卷入与孩子的日常互动和日常的“管理”,有时家长会变得“近视”,不能拉开距离去观察和思考孩子的未来。在这种状态下,大多数家长要能认识到自己的状态,虽然改变起来困难,但至少可以做一个澄清和分清,不要把自己的未来和孩子的未来混在一起,不要把自己的情绪和孩子的规划混在一起。也可以考虑提供书籍的资源,借古今中外的他人的智慧给孩子以引导,例如名人回忆录和传记,历史读本、哲学读本、名家的散文小说等等。如果家长能够在这个唯度上关注,但不关闭,持乐观、主动的态度和灵活、坦然的心态,不用担心孩子是否会走偏。让他有自己探索的空间和动力。
  •     当了母亲后越来越觉得孩子的问题真的都是源自父母的问题。想成为一名好父母,想要让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我们自己首先要成长,要做好父母应该做的四个角色。曲老师这本书介绍的非常系统,从心理学的角度对父母的角色和孩子的教育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指导。这本书读起来很舒服。
  •     这本书值得每位家长学习的书啊~
  •     “温柔的命令”有时比“粗暴的命令”危害性更大,后者会引起孩子的“反抗之心”,会继续(即使只是在心里)去分辨和思考自己的需求并努力想办法实现它。而前者会令孩子无从反抗,承认父母的要求比他们自己的需求要正确,要有道理,是真正为了他们好,因此他们自己是错的,自私的,不应该的。然而,真的吗?孩子真的能够认可这个结论吗?他们的内心会不会纠结呢?
    有的时候,家长又会错误判断孩子的状态和需求,把本来不该由孩子来思考和决定的事与孩子商量。例如,去不去幼儿园是没商量的,但是我们可以商量是妈妈送还是奶奶送;吃青菜是没商量的,但是怎么个做法和吃哪种青菜可以商量;去听音乐会是没商量的,可以商量的是如何满足你的其他愿望。
  •     有了孩子,被孩子气得七窍生烟时,才觉得做家长真不易!找了些家庭教育的书来读,这本书给我的印象很深,从做好家长的四个角色来要求自己,重塑一个有爱有希望的家庭。父母类型表的角色状况分析很深入,提出的改善建议对我有很大启发。值得一读!
  •     不要“滥”夸奖。孩子学会了一个新词,就夸“聪明”;孩子学会了系鞋带,就说“能干”、“好孩子”、“乖孩子”、“真听话”、“真孝顺”……这些概括、总结、定义式的话一定要小心。往小了说,孩子真正的好行为并没有得到正向强化,他会以为自己一好百好;往大了说,孩子的自我认知会极为混乱,对“好”、“乖”、“聪明”等定义会摸不着边际。正确的夸奖是夸孩子的具体行为和带来的结果,就是夸孩子又会了一个新词,就是夸她会系鞋带了,夸她又学会了一样新本事,夸她穿鞋不用大人帮忙,自立了,都可以。
  •     决定要买这本书是因为在网上看了一章就欲罢不能,立刻就下了单。这本书有很多实用的方法,教我们做父母的怎样让孩子愉快地学习,同时又能真正地学到知识。虽然现在还没看完,可是已经受益匪浅,并且已经开始实施了。哈哈
  •     深入浅出的说出如何平衡家长的角色,买是很多送给了身边的家长朋友,都觉得受益匪浅
  •     这是一部让你看完之后掩卷长思的作品,这是一部让你忍不住向亲朋好友郑重推荐的好书!关于孩子的学习、兴趣,关于父母要掌握的沟通技巧等等都很值得家长思考。
  •     又买了是本书送朋友,但愿朋友喜欢,虽然不是贵重的礼物,但是对孩子的教育一定会让朋友受益匪浅的。
  •     这样的家长多数情况下是父亲。一般说来,男性在沟通和情感交流上本就不擅长,在与孩子隔离,或每周只见一次面的情况下,恐怕就更不能很好地与孩子交流了,尤其是,孩子会存有很强的情绪。例如,孩子是不会愿意父母离婚的,这是他们面对的人生巨大的变化,而又无能为力。孩子会更加期待父母能够做些什么,保证家庭的完整。离去的父亲无形中成了“主动犯罪者”,抛弃者、遗弃者,至少是放弃的人。因此孩子会对父亲产生巨大的失望,由失望而生怨恨、由怨恨而生愤怒、由愤怒而产生种种攻击的、报复的言行。有的孩子即便对父亲仍有爱或好感,但他不愿也不敢表达出来,一方面是他不知道表达是否合适,是否会违背了母亲的意愿,他与母亲天天相处,必须顺从和依赖母亲;另一方面他不敢表达,因为他摸不清父亲的情况,如果表达出来遇到的是拒绝甚至嘲笑,那么他的爱有多强烈,他将受到的伤害就有多强烈。面对这样的孩子,父亲最简单的办法是,我不管了。你们要什么我给什么,你们提要求,我都接受,我都答应,但要我主动去做些什么,对不起,因为你们态度不好或因为你们并不欢迎,我做不了。

    这个办法能很好地减少自己的负罪感,为自己的躲避责任找到最好的解释和借口,但给孩子带来的却是最不好的影响,不仅感情的疏离和误解很难再有机会去弥补和澄清,就连父子或父女关系也无法维系了。因为这种态度是彻底的放弃。争吵、怨恨、愤怒……无论多么恶劣,家长与孩子是联系在一起的。但是“不管了”是放弃,是切断联系。联系虽然切断,但家长仍然是家长,家长的四个角色仍在进行中——这样的家长是不负责的“权威”,如果条件不好或者别人不配合,那就不做事了,放弃。因此,他的“伙伴”角色是冷漠、被动、抱怨的,对孩子的关心即便有也传达不到孩子。“向导”反而成了“误导”,“榜样”成了反面典型。可悲的是,孩子长大后反而有可能越来越像父亲——冷漠、放弃、被动、抱怨,虽然父亲自己的本意未必是这样,他也并不想表现成这样。
  •     看了这本书后对我帮助很大。个人觉得这书对有孩子读书的人比较有用,对孩子还在襁褓中的,没多大用。家里有读书孩子的父母可以看看,对教育孩子有好处。
  •     对于离婚家长的建议之一:不要过度同情可怜孩子。没错,他是很不幸遇到了离婚的父母,但是每个人都会有每个人的不幸,重要的是我们如何面对这个不幸。过度的同情和可怜会造成孩子的自怜自艾,会让孩子总是觉得我是倒霉的,我应该被同情,因此我应该有特殊的待遇。而当他变得弱小、可怜,又确实得到了别人的同情和照顾,长此以往,他的情感关系处理会变得被动、被迫。长大后,他会变成人群中的“软柿子”,招别人的欺负和进攻。因为在成人的世界,固然弱小能得到同情,弱小同时也遭到打击和淘汰。
  •     孩子正处于叛逆期,这本书正适用
  •     我们可以问问自己:当我们小的时候,我们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和问题,会瞒着大人与同学、朋友或其他人商量?又是什么样的困难和问题,我们会告诉父母,征求他们的建议和支持?我们向父母求助或诉说时,怀着的是什么样的心情和态度?然而,又有多少父母,是让孩子望而生畏,是让孩子不愿、不想也不敢向其倾诉和讨教的?
    当我们发现孩子在我们认为的“大事”上都不告诉我们时,我们必须要反躬其问了: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状态?哪些是孩子的原因?哪些是自己的言行使孩子对自己不“信”不“服”了呢?
    做好权威的唯一途径,就是磋商。
    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最终学会自己判断、自己做决定并自己承担责任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孩子逐渐成长的过程,是我们逐渐放手的过程,是我们之间一个“磋商”的过程。好的权威,正是能够审时度势,调查掌握各方的需求与期望,综合考虑现有的资源和条件,并能预测不同选项的利与憋,最终作出最大获得最小损失的决定,这才是磋商的精髓与本质。作为父母,那就是要考虑孩子的特点和真正的需要,作出最恰当的决定或者多项的建议供孩子选择。
    常有家长说:孩子的需要和想法太不成熟了呀!他们只想玩儿、看动画片,不懂事,哪能依着他们?没错,好的权威不会只纵容孩子表面的需求,而是会透过表面的“玩儿”“看动画片”等现象,了解孩子真正的需要和内在的动机。他要的,可能只是“玩”时的放松、自主、无忧无虑、与同龄人一起,或者,就是摆脱一下家长和老师的控制。而“看动画片”,可能满足了他的成功的幻想、冒险的幻想,或者是逃避现实世界的幻想。好的权威能够“看”到这些,能够设计出最佳的方案,既满足孩子的真正渴望,又实现自己对孩子行为的要求和规范。若不能一举两得,也会给孩子提供更好的建议和时间去满足孩子的愿望。这,才是磋商。
    随着这个磋商的过程,我们也就从绝对的权威过渡到“退居二线”的顾问,放心地看孩子用自己的脚,走自己的路。
  •     很认同作者的观点: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与孩子的互动方式决定了孩子未来的心理模式,由此又会带来不同的人生模式。这本书的深刻就在于它指出了各种模式后的心理追踪路径,让家长一面看明白孩子的心理反应,同时看清楚自己的心理模式,为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提供指导。
  •     “惩罚”中有一点是家长一定要注意的,一定要避免发生这样的情况,就是:不要羞辱孩子,不要威胁抛弃孩子!
    羞辱的话会造成孩子永久的心灵创伤,会造成孩子的自身人格上的缺陷。这种羞耻感会伴随孩子一辈子,会使他在与他人接触和交往时有莫明的恐惧和焦虑,有时会极其自卑,又常常容易恼羞成努。他会终其一生(除非后来有修复的机会)生活在自尊与自卑的摇摆中,有时“乞求”他人的赞赏和怜爱,有时又会攻击他人,他对自己有时充满同情,勉励着自己,支持着自己,与“命运”对抗着;有时又会自暴自弃,承认了父母的论断,萎靡下去、沉沦下去,甚至做出惊人的“大事”来。这样的话包括羞辱人格、评定品行以及判断孩子的人生和未来内容。
  •     读了《优秀父母都一样》,我非常欣喜,这本书是我迄今读过的最具实际意义和操作意义的教育书籍。这本书没有空洞的说教,也没有华而不实的教育理念,非常实在。
  •     孩子的潜力无限,我们能做的就是给予孩子足够的爱,让孩子自由发展
  •     其次,在“伙伴”方面,单亲的家长容易产生“相依为命”的情结,尤其是母亲。这种状态,会最终形成不是孩子依赖母亲,而是母亲依赖孩子的局面。而孩子的成长规律是必然要扩大的社会交往范围,他必须逐渐地摆脱家长和家庭,同学、朋友、异性交往,成家立业等等。因此,单亲家长从一开始就要明确,孩子将来是要飞走的,不能用你们的爱、关系与互动缠绕他、窒息他。
    这种情况下,作为“伙伴”这个角色所要求的与孩子情感的互动,对于家长是一个极难应付的挑战!这种状态下,无论孩子还是家长,都是情绪多少失衡的状态。而两个情绪失衡的人在一起,更容易造成情绪的激荡和冲突。雪上加霜的是,家长往往认为这种负面情绪状态是不好的,是示弱的,于是选择掩饰和压抑。但是因为不能完全明确为什么要掩饰和压抑,孩子会对自己的负面情绪产生责备和拒绝,因而产生自卑和羞耻感。因此,家长如果不能够去应对和处理自己的情绪、情感和孩子的情绪与情感,至少可以选择坦白地承认和表达,哭一场、骂一顿,然后告诉孩子自己心情不好,不是因为孩子的行为或成绩或什么的引起的,总之与孩子无关,是自己的发泄。这样,孩子也能够学会坦白自己的情绪,不去怀疑,不去自责,尤其关键的是,不会借题发挥。
  •     很好,里边的案例和分析都很有针对性和操作性
  •     “家作为整体,与每一个成员间的关系都形态各异。例如,爸爸与家的关系是“带领”和“承担”,妈妈与“家”的关系是“支持”和“维系”,儿子与家的关系是“索取”和“传继”,女儿与“家”的关系是“享受”和“爱护”,等等。其次,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依存、互相作用和互相联系,“严父慈母”或者“父慈子孝”说的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手足耽耽”、“亲兄热弟”、“姐妹情深”等,说的是手足间的亲情。强势的父亲与宽容的母亲(有时正好相反)或者唠叨的母亲、沉默的父亲,是父母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第三是家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我们家”与“姥姥家”、“姑姑家”的关系,与邻居的关系,与全村的关系,等等。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只有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才能生成各种各样的情感,只有情感才能超越时空和物质条件而维系着每个人与家的联系。
  •     不一样的角度不一样的视觉。学习不一样的教育方式。
  •     读完后更了解孩子,知道了怎样才能把父母当的更好
  •     这本书适合中国国情,谈到了孩子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虽然我也看了很多国外专家的育儿书,我也承认很有用,但是都是着重于孩子的性格培养。中国的教育状况有其特点,不适合国外的教育理念。作者很好地协调了这两方面,所以这样一本书,我觉得很实用,操作性比较强。
  •     离婚的家长对于孩子,需要更多的耐心与宽容。
  •     父母的“权威”角色,一开始是绝对的,我们并未与孩子商量,未征得他的同意,就把他带到了这个世界上。之后,我们如何让孩子对我们“信”且“服”,如何建立起孩子心中的威望?如何成为孩子的心目中最有影响的人?单靠“我是你老子”或“我是你妈”这种既定地位的事实来压孩子,即便孩子服了也很有可能是口服心不服,更谈不上对我们的信任和信赖了。
  •     很多具体生动的例子,通过故事讲道理,深入浅出。很实用,不枯燥,值得一读。
  •     做孩子的权威、伙伴、人生向导和好榜样。很简洁的凝练了家长的做法。
    长久以来我们真的不会做家长。从父母身上学来的是“棒头出孝子”、是努力学习考上好大学超过别人,是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无尽的压力与焦虑,使家这个本该产生还和温暖的地方,提供的却是恐惧与压抑。
    要好好想书中学学做家长
  •     看过很多育儿方面的书,从怀孕就开始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不一样,很震撼,我要重新审视自己的父母角色定位。书中的很多负面例子都在我的生活中出现过。 沉思中。
  •     这本书还好吧,在我们教育孩子的时候还是有帮助的
  •     孩子现在刚上小学,这个时期买了这本书正适宜
  •     纯属个人意见:《优秀父母都一样》书名我很不喜欢。但是……这本书,是我自己所见的亲子读物中,认同感最高,自觉收益最大的一本。尤其适合给所有下定决心要当“好父母”的家长们作参照。
    当下儿童教育中,由成人世界的“成功学”转换过去的种种“优秀生”的教养方式充斥四野,这些拔苗助长的工具对孩子身心危害极大——我个人以为——昨晚还为这个,和另一个朋友争执起来。
    以百分百的诚恳,建议家长看看这两本书,或解惑,或解毒,各凭因缘。
    这本书最打动我的观点:
    A、生活是孩子自己的生活,我们无论理由多么充分,动机多么高尚,心有多么可怜,我们都没有任何权力去谋划、操纵甚至替代孩子的生活。
    孩子不是家长的私有财产,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不是父母的奴隶或臣下。当我们感叹“这孩子怎么这样!”的时候,不如接受,孩子就是这样。在“这样”的状态下,咱们来看看怎么办;而不是把努力放在令孩子由“这样”变成父母心里中的“那样”,然后皆大欢喜。对孩子生命和人格的尊重,意味着我们为孩子的未来打下基础,但不去干预孩子的未来;我们给孩子的生活提供必备的条件、但不去代替孩子生活。
    B、要做到从生命与人格的角度去尊重孩子,家长自己首先要建立起来足够的自尊,这样家长就不需要通过孩子的听话和顺从来证明自己的正确与威信,也不需要通过孩子的感恩和恭敬来证明自己的付出与伟大。有足够自尊的人才能给予孩子以尊重,从而让孩子建立起自尊。
    C、健康的人不是没有问题的人,而是能够恰当地应对问题的人。
    D、不要把孩子的未来都预设清楚。一个所有的未来都清楚明白,丝丝入扣的人生,该是多么乏味,多么无聊的历程!给生命留一些未知与惊喜吧。
    E、千万不要追求做完美的父母,七八成好就行了。努力做完美的父母可能让孩子学会谨小慎微、焦虑,应该做事大于喜欢、享受做事,不能放松、不能原谅自己、不能欣赏接纳本来面目的自己。七八成好的父母让孩子看到,人人都是有缺点的,没关系,能改就改,这是一个过程。他们表现了自我接纳和自我鼓励。他们不必焦虑地事事拔尖,因而他们也能欣赏和接纳别人。他们有很多缺点,因而展示了真实的人和人生。他们爱孩子、教育孩子,但显然他们还有其他的事要做,会把精力用在平衡和丰富自己的生活上,而不是只用在孩子身上……
    等等。
  •     精品,名篇,适合做父母和教育工作者研读。
  •     买了许多类似的教育书籍,国外的国内的都有,但很多书都是收到时读了一阵,感觉很有道理,合上书又觉得什么也没记住,放下也就此搁置一旁了……这本书买回来妻子简直是一口气读完的,写的很亲切,方法又很实用。
  •     孩子最近处在青春叛逆期,我们母女两动不动就吵嘴发脾气,看了这本书,也让我反思很多,在好多方面我确实太少考虑孩子的感受了,现在女儿已经说我脾气好很多了,母子关系也得到了很大改善。
  •     这本书特别适合我们这些年轻妈妈,不懂教育孩子,不懂孩子心里,只恨自己发现这本书太晚。我已经研读好几遍了,受益匪浅。
  •     很实用的一本书,家长应该怎么做,讲得很深入浅出。书后的家长类型表,能从中找到我自己,如何改善的建议也切中其弊。困扰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就亮堂多了。
  •     要开车,考了“交规”,上了驾校,拿到驾驶证,才能开车上路;医学院毕业,通过注册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才能行医。可是为人父母,我们一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二没有资格认证;凭的是自己小时候“被父母教育”的经验和影视文学作品中的描述,外加自己的观察、想象与直觉,就担负起了教养别人的重任。虽然有时我们孜孜购买和学习各类家教图书,可是,要么他人的经验不适用于自己家的实际情况,要么理论都懂了,就是实践起来时灵时不灵。各种家教理论和图书都有其可取之处,如十八种兵器和各种妙招,使用好了都能获胜。但是就是没见着好效果。
  •     以前就已经听过曲老师的课,这次终于看到出书了,很欣喜的买了一本来读,相信一定非常有指导性的。
  •     书写的很好,都是孩子经历的,都是身边会遇到的事情
  •     还是非常适合家长阅读的。相信许多妈妈读完后都有和我一样的感受。
  •     对于离婚家长的建议之四:要让孩子明白并分清你对孩子的情感和对另一个家长的情感是不一样的,并分清你现在对孩子和另一家长的情感与之前是不一样的了,内容上不一样,表达方式也不一样。很多家长不敢面对这个不同,徒劳地向孩子重复说:“爸爸对你的爱是一样的,爸爸还会像从前那样地爱你。”说这话的动机肯定是善意的,即便家长自己意识到这不是真相,也宁愿以“善意的谎言”的方式自欺欺人。但在孩子看来,这就是欺骗。至于欺骗的动机和目的,孩子很有可能想得过于偏颇甚至故意往坏处想。与其让孩子误解,不如自己主动去澄清解释。时过境迁,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在不断变动的,爱虽然没变,但爱的表达方式在变。虽然爱的表达方式变了,但爱没有变。
  •     人类的母亲要做的其实也就是两件事:一方面要鼓励、支持孩子的独立自主;另一方面,又要为孩子设定规则和界限。前者带给孩子信任和独立,后者给孩子带来安全和保护;前者让孩子逐渐了解自己、相信自己,建立“我”的意识,后者让孩子逐渐学会尊重他人,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在与别人相处时找到自己的位置;前者如果多于后者,孩子的行为会冲动和混乱,自私自利,不顾及他人感受,不会审时度势,攻击性强;后者如果多于前者,孩子的情绪会压抑和恐惧,抱怨多多,犹疑不定,即使有时看起来过度自信,但心底里是深深的自卑。要平衡好这两个方面的爱,非常不容易,而且是要通过一系列的矛盾、冲突、碰撞和争论才能达到的。如果家长对此做好准备,恰当应对,就会化解冲突,做出准确的选择,引导孩子的成长,增进与孩子的感情。
  •     这本书其实可以当做自己和孩子的镜子,彼此认识;而且家长与孩子也互为镜子,彼此认识。
  •     做妈妈是女人天生的权利,做个好妈妈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胜任的。如何做一个尽职尽责的好妈妈,如何教养孩子是需要通过学习掌握的。在教育孩子这方面,妈妈需要和孩子一起成长。
  •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他没经过,没见过的,带着一个小生命对世界的好奇,他情绪高涨地勇敢地探索着、尝试着。此时,陪伴在他身边的,又经过又见过的父母,是应该扶持他、教导他,还是冷眼旁观,用一个个“不许”、“不要”来打击他、压制他?
  •     写的很好,但要真正实行,还真是考验家长的耐心啊。
  •     作者反复强调课外阅读,这也是我的心得,但是不知道有多少父母真的能理解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最好是在孩子尚小,还没有进入学龄阶段就读这本书,让父母们有机会从头开始。
  •     中国有句古话:身教胜于言传。咱们国家的“古话”很多,厚实的文化积累与沉淀中富含人生智慧。这句话的证明材料已经足够多了,讲的都是父母如何以身作则,影响到子女的学习和跟进。这些故事大多是从父母的角度出发;评估“以身作则”的结果时,也是站在父母的立场。我们这里要说的“榜样”,与身教是有些不同的。
    这里所说的榜样是model,是指的“范式”、“模板”。儿童生活的早期,对广大世界和生活的认识,首先就是通过眼前父母的演示才建立起来的。孩子在还不知道什么是朋友,什么是工作,什么是结婚,并且更谈不上亲身体验的时候,就只能通过父母的言谈、父母的行为、父母的演示等等,开始有了概念。

    因此,第二点不同是,作为榜样的父母,无论教还是没教,我们的一言一行全都摆在了孩子的面前。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去问问做幼儿园或者小学低年级老师的朋友。他们一定会告诉你,孩子们把自己家里的很多事都看到了并告诉了他们,有很多是你平时都没在意,孩子却看进了眼里的,其中有很多是很囧的事。你的表情和肢体语言有时也直接地表明,你不想与孩子讨论这事,孩子都是聪明的,他不与你说,但是他的好奇心会让他去找老师说。记得八十年代初有一个翻译过来的日本电影《我的老师》里面有个顽皮的男孩子。后来,他对新来的老师产生了信任,变得进步了。其中有一段,就是他告诉老师,他的爸爸和他一起泡浴盆的时候放屁了,还不承认,可是他都看到水里的气泡一串串的!

    第三点要注意的是,无论学还是不学,以及学什么,取决于孩子,不是作为榜样的家长能决定并掌控得了的。夫妻二人发生争吵时,为了避免孩子学会吵架,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关上门吵。孩子呢?不仅学会了吵架,还学会了吵架的时候应该关上门!更糟糕的是,父母的行为暗示了争吵是不好的,孩子在潜意识甚至意识层面就会形成这个概念,因而会害怕与他人争吵,躲避争吵。真的吵起来时,又会充满自责和羞耻感,更不要提他的“争吵”能力一定非常低下!与他人意见不一致,因而发生辩论、争辩、争吵甚至吵架,是生活中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即使我们不能做到刻意地去教孩子怎样争吵,至少也应让孩子看到真实的情况,而不是经过父母的修饰、过滤、掩蔽的事实。否则,当有一天,他突然陷入一个不得不与他人争辩的处境时,他会不知所措,有可能变得极为压抑,也有可能变得极为冲动,有可能气炸了肺,也有可能羞愤交加。他的认知、行为和情绪都有可能走向极端,不可控制。

    对于十三、四岁以上的孩子和成人,有的时候,给建议就像掴人耳光。因为给建议意味着对方不懂、不会、不能,暗示着对方的弱小和愚笨无知。然而,若是家长能在孩子小的时候不去人为地分离孩子的生活与自己的生活,意识到自己的榜样作用,不必刻意地隐瞒、掩饰一些你认为孩子还不懂或不应该知道的事,那么从很早起,孩子的脑中和心中已经对生活和世界有了比较完整的画面和概念。既不会嫉妒赞美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也不会沮丧地抱怨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关于榜样,还有一点要提醒家长:家长的真实状态,决定孩子的生活质量。
    从长远的角度,我建议家长千万不要追求做完美的父母,七八成好就行了。努力做完美的父母可能让孩子学会谨小慎微、焦虑,应该做事大于喜欢、享受做事,不能放松、不能原谅自己、不能欣赏接纳本来面目的自己。七八成好的父母让孩子看到,人人都是有缺点的,没关系,能改就改,这是一个过程。我们表现了自我接纳和自我鼓励。我们不必焦虑地事事拔尖,因而我们也能欣赏和接纳别人。我们有很多缺点,因而展示了真实的人和人生。我们爱孩子、教育孩子,但显然我们还有其他的事要做,会把精力用在平衡和丰富自己的生活上,而不是只用在孩子身上,等等。当我们意识到了自己的这个“榜样”角色,并不是说我们就我行我素让孩子看着学吧。在以下几个方面如果我们自己能多加注意和调整,会给孩子带来更好的影响,更好的“范本”。
  •     想象你来到一个居住在森林里的部落旅游,那里地形复杂、语言不同,部落里的吃穿用度都是你从未见过的。带你去那里的是一个导游,他不仅懂他们的语言和生活习俗,对你的态度也很好。他会周到地告诉你一言一行、一饮一食都应该怎么做,遵守哪些规矩,对你也是够耐心并时刻陪伴在你左右。光有这些够不够呢?可能你并不满足,甚至烦躁或担忧。你一定想问很多“为什么”,你一定想了解这里的历史和风俗,想要和他们的文化和社会的结构,想知道这里的地理环境,想知道这次旅游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意义。你会非常希望导游告诉你这些信息并在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加工形成自己的探索和答案。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一样带着很多“为什么”,并终其一生都在寻找生命的意义。我们为什么活着?天空、自然与宇宙与我们有关系吗?人生之前和死之后是什么样的?我们不知道飞鸟游鱼是否也会有这些想法。哲学家、神学家、佛学家……迄今都未找到全世界公认的标准答案,所以康德在仰望星空的时候仍百思不得其解。事实上,每个人心中都有独一无二的答案,这是自己寻找到的结果,至于这答案是使他坦然地面对挫折和困难还是惶然地等待着每一个明天;是欣然地接受每一个事情还是凄然地感受种种不如意?是茫然地寻找着和尝试着还是愤然地否认着、挑战着……无论答案是什么,只要他自己喜欢就是好答案。而这答案的生长是源自他有什么样的种子,而这种子就是由父母种下的。

    无论是大道理还是小道理,作为“向导”我们关注的是孩子的未来,影响的是他的人生态度,给予的是有关生活与世界的信念、信条甚至信仰,奠基的是孩子的理想。这一部分如果缺失或做得不好,影响的不只是孩子的成绩、孩子的情绪,这些影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等我们发现不良的后果时往往太晚了。这些后果又往往体现在成绩、情绪等征兆上。家长当初既无心看得更远,则有了问题也只能看到成绩和情绪,干预和补救起来也会措施不当。所以,作为向导,家长自己抱持什么样的信念和追求,拥有什么样的胸襟和眼界,是非常重要的,你也不必担心误导或限制了孩子,他是一个有独立灵魂的人。他终其一生在寻找自己的答案。因此给不给是家长的责任的所在,是采信、补充、完善还是误解、反对,则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了。
  •     对于离婚家长的建议之三:要不断地向孩子显示和保证你对他的爱。年龄越小的孩子,越容易担心父母的离婚是因为自己不够好,越容易担心离开的家长从此抛弃自己,对自己只是敷衍,只是完成法院规定的任务。这是孩子最大的两个担心。所以,家长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首先确定孩子不是离婚的原因。不是因为孩子的成绩,而是因为父母对如何教育孩子有不同的意见。即便你的成绩好了,但若父母有很多不同的理念,那么也会因其他的事情而分歧、而争吵,而导致同样的结果。所以一方面父亲作为“权威”仍然对你的行为有指导,但另一方面,无论你学习成绩好坏,无论你表现如何,我们的亲子关系是不变的。其次,父亲离开家庭是不得已的,不是对孩子的抛弃。这一点要不断地向孩子确认!至于爱的基础——尊重、信任和耐心,以及爱的内容——欣赏、鼓励、接纳、原谅、宽容等等。可以参看第三章家长的“伙伴”角色。
  •     我希望孩子能简单快乐健康,别对孩子奢求太多,只要有足够的爱就可以
  •     孩子现在已经上高中了,真后悔没有早点看到这本书.
  •     不抚养孩子的家长,想要图省事,用简单的办法来与孩子联系,想要孩子健康成长,是做不到的。只能硬起头皮,打点起精神来,主动去做些什么。首先,作为“权威”,不能以自己不常见面不了解情况而放弃这个责任,更不能因可怜同情孩子或对孩子负疚而不再说话。例如学习成绩,该过问的还是要过问,不要担心孩子的妈妈说你“站着说话不腰疼”,也不要被孩子的“你管不着”这样的话击退。你对孩子各方面行为的监督和要求至少传递出这样的信息:我关注着你,我非常在乎你,而且我非常看重你。
  •     深深赞同书中的观点,只不过自己还远没有作者那样的理论深度,在修为上也还需要进一步修炼,遇到问题时,需要本书作者这样的专家指点。
  •     收到书就迫不及待地读了,受益匪浅。培养一个善良的孩子比培养一个学习好的孩子更不容易,我们在日常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读了这本书后,得到不少的帮助。
  •     对于今后教育孩子很有帮助
  •     与奖励相对应,惩罚也是有方法、有分寸、有窍门的。与奖励一样,对孩子的责备也不能是“贴标签”式的。要指出孩子的具体行为哪里不对,而不是指责孩子“不听话”、“笨”、“懒”、“坏”等等。这样,孩子的“自我”是没有问题的,是完整、未受伤害的,是这个“自我”的一些行为不当或不对。
  •     通俗易懂,还有可爱的漫画,对现在父母很有指导性
  •     作者真是不简单,好奇作者的孩子是否也很优秀
  •     这本书为各种类型的家庭给出实用具体的建议,从认知和行为两个层面启发和指导家长,让家长能够冷静客观理智地看待自己、看待孩子,并能够给予孩子积极正向的情感互动,从而成功的扮演好家长的角色。
  •     学习怎样做一个优秀的好父母
  •     非常精彩的一本书,孩子现在已经有些大了,要是早点看到就更好了。感谢曲老师的精彩分享。
  •     读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次“进修”。把这本书放在床头,以便常读常思。像所有家长推荐这本书。
  •     这样状态下的家长,母亲的比例高一些,这样的家庭,常被贴上“单亲家庭”、“残缺家庭”的标签,孩子将来长大了,在谈恋爱结婚的时候,往往会引来额外的评判和怀疑。这里,我们先抛开其他的影响因素,着重强调一下,这样处境下的家长应该怎样当,才能最大程度地克服困难,避免可能的后果。

    首先,在“权威”方面,单亲家长常常面临两种困境:一个是与另一方家长的意见公开、彻底地不一致了。很多夫妻甚至就是因教育孩子的理念和方式不一致而发生争执,导致最终离异。二是对方就此不管了。

    对于第一种困难,两人的教育理念和方式不一致,单亲家长可以这样应对。
    首先,无论是否与对方当面沟通达成一致,你可以告诉孩子,无论我们父母给你的要求多么不一致,我们的目标和动机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快乐而有成就。虽然我们的目标一样,但选择的方法却不一样,就好像从家走到学校,可以骑自行车或步行走胡同去,也可以开车走大马路去。你可以对不同的方法和路径产生怀疑、产生偏爱,但不能对父母各自的动机和用心产生怀疑、产生误解、抱怨和愤怒。
    接下来,你可以说出自己的要求,以及为什么自己会提出这样的要求。之后呢,无论孩子年龄大小,要听听孩子的意见:你喜欢这样吗?愿意这样吗?能做到这样吗?或者你有什么想法和建议?这里要注意的是,真的倾听孩子的意见,并认真考虑如何将孩子的要求嵌入你的方案,而不是以降尊纡贵的姿态例行公事般询问孩子,逼着孩子拉长声音、不情不愿地说:“好……吧,听你哒!”更不能表面是询问孩子的意见,但其实只是逼孩子说同意而与孩子的爸爸对抗。
    对于另一方的理念、要求和做法,请不要假装不知道。因为你若不加以评论,孩子只好自己去思考和评论,那就不知道他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和应对了。他也许会仿照你的样子,对另一家长的意见置之不理,冷漠以对,但这样做又会引起孩子的内疚,因为这个态度意味着拒绝,不仅拒绝了家长的建议,也拒绝了他的关心和爱护。他也许会很喜欢另一家长的某些理念,尤其是对他有利的,但因为与你住在一起,他只好压抑住这种喜欢,压抑住这种渴望;或者他有时会将这些理念作为与你争执甚至战斗的武器;或者他会表面听你的,而实际听另一方面的。
    无论哪一种情况发生,都会对孩子的发展,对他的行为以及与你们的关系造成不好的影响。所以,你不如面对这些不同,接纳这些不同,与孩子一起,公正、客观地讨论那些意见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若孩子的年龄足够大,若你的心胸足够大,你甚至可鼓励孩子与另一家长直接对话,让孩子去分辨和比较。你只要做到解释清楚自己的要求,并尊重另一家长的意见和要求,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严格执行确定下来的规定,就可以了。

    对于第二种情况,另一个家庭(假设是父亲)完全不管了,甚至幸灾乐祸地等着看笑话。带孩子的家长此时一定要面对自己的愤怒和不公平感,把这些情绪单独去处理,不要让它们影响到你“权威”角色的扮演。这种情况下最受干扰的其实是孩子,他会有强烈的被遗弃感,而理由呢是自己不够好,是母亲不够好,或者是我们两个都不够好。一方面,下意识地孩子会接受这些看法,自责并责备着母亲;另一方面,孩子会反抗这些看法,而最常用最直接的反抗工具就是:你,父亲,才不好,才是一切悲剧的罪魁祸首。这样的结论下,三个人全是输家,全是坏蛋。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母亲冷静客观的分析、解释和引导。接受父亲的放弃一定有他的原因,而且不要忘了,父亲和母亲在希望孩子“健康快乐、拥有幸福的明天”这一点上是一致的。
  •     生活是孩子自己的生活,我们无论理由多么充分,动机多么高尚,心有多么可怜,我们都没有任何权力去谋划、操纵甚至替代孩子的生活。
  •     早就知道了曲云老师,现在终于看到新书出版了,欣喜
  •     Liberty,现在译为“自由”,是从日语转借过来的。严复最初在翻译它时,意译为“群己权界”,自己与他人权利的边界或界限。有了这个界限,人才有自由;在没有这个界限的情况下,若人人皆“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只怕最终人人都会失去真正的自由。
  •     孩子现在有婆婆带,先拿给婆婆看看
  •     现在市场上好多书都是编纂出来的,真正原创切让家长收益的教育作品是在很少,曲老师这本书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
  •     家长天生有四个角色,必须承担,无可逃避。这四个角色是:权威、伙伴、向导、榜样。为了让孩子有能力建设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世界,为了帮孩子打下足够好的基础,家长的责任重大。我们只有综合演好这四个角色,才能给孩子一生的信心与安全感,才能让孩子不会心存忧惧或歉疚,才能有幸福快乐的未来。
  •     
    这也是最近教育者常说的一句话,“问题孩子是问题父母的产物”,的确想要孩子改变,父母先要向好的方向努力!
  •     要不断地向孩子显示和保证你对他的爱。
  •     书的内容很好,确实学了不少教育孩子的方法
  •     早看到这本书,我和孩子的关系或许就不会那么糟糕……
  •     父母给孩子的规则一定要明确。明确的要求和规定,是外界给孩子的,孩子可以考虑、可以听从、也可以反对。但是隐性和暗示的规定,最后明确的规则却是孩子自己根据大人的脸色、语气等揣测出来的,是孩子自己加给自己的,则连反抗都无从反抗起,因为那意味着对自我的否定。可怕的是,这类隐性的规则,往往事关异性交往、孩子的自我认同和自我认知等内容,伤害到的已不仅仅是行为的层面。这类的话常见的有:女孩子家,像点样儿!不许学XX家孩子那疯样!你给我小心点儿 !跟你爸(或你妈)一个德性!要有自知之明!要知道自己是老几!等等。
    在“隐性规则”的约束下长大的孩子,会对别人的评价极其敏感,自卑、自责和羞耻心会过度强烈,可想而知,在人际关系处理上,要么会过度自尊因而容易防御过度,要么会过度自卑而压抑隐忍,最后来个总爆发。这样子长大的孩子,很难靠自己的力量去摆脱这看不见的束缚,寻求专业心理咨询与治疗人士的帮助将能够在外力的帮助下解脱自我强加的枷锁。关键是,孩子能否克服自卑和耻辱感,承认自己需要调整,敢于去寻求外力的帮助。
  •     这本书真的很棒,作者真是不简单,好奇作者的孩子是否也很优秀
  •     作为家长,我只要我的孩子快乐就可以了。可是我以前真没有深究过,一个人拥有怎样的生活与世界、怎样的性格和特点才是幸福快乐,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孩子拥有未来的幸福与快乐。
  •     对于离婚家长的建议之二:不要对孩子有太多的负罪感。有一本英文书,叫《Mistake were made, but not by me》(错误犯下了,但不是我犯的)在离婚这个特殊的错误中(我们姑且说这是一个错误,有的时候,有些处境下,离婚也许是最不错的选择和解决方案),犯错的绝对不是只有一个人。对孩子坦承自己的错误或过失在哪里,自己的责任所在,就够了。孩子因为父母离婚而烦恼悲观,不错,很可怜,也确实是父母的行为引起的,但是,孩子也可以选择不必那么烦恼和悲观。
  •     还没读完,但觉得里面很多观点让家长醒悟啊~~
  •     如果能二十五年前看到这本书,我会做得更好。现在我会推荐给我的儿子,辅助他教育好第三代啦!感谢作者!
  •     家,是孩子永远的心灵归宿;家长永远是孩子不可替代的联系。但是,随着孩子的年龄的增长,这些将只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只是一小部分。当他建立了自己的“核心家庭”,当父母的家成为他的“源生家庭”,他要“顶纲立纪”,创建自己的新世界。这时,家长若一直以来不能摆好自己的位置,承担自己的角色,他们的孩子不仅建立不好自己的新世界,倒很有可能将旧世界一起毁掉!
  •     这本书跟一般的不同,作者的观点很新颖,也很实际,很喜欢
  •     每个人都会希望生活幸福、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可惜的是,现实中总有各种原因,导致一些家庭不能始终圆满如一。离婚、工作、寄宿、死亡,种种我们无能为力的原因分开了家长和孩子。
    可是在孩子那里,无论父母是在眼前,还是在天边,在心里还是在天上,父母永远是存在的。而父母给孩子的影响,经过家长角色的实施,将伴随孩子的一生。所以,无论生活处境多么艰难,无论心理变化多么巨大,父母都要主动积极地做好自己的角色,为孩子的一生负责,而不要无所作为,被动地期待孩子将来的理解和包容。
  •     不要害怕物质奖励。常有人担心孩子将来会变成物质主义者或只为了“东西”而学习或表现。其实,当一个孩子的理解力只到“糖豆豆”和“小饼干”的程度的时候,那些大道理是没有用的。我们也要相信孩子会成长,他会在某一天要求“精神上”的奖赏和“自我实现”的喜悦的!至于是否为了“东西”而“学习”,责任不在孩子而在父母。若是当父母的将“东西”作为“引诱”孩子学习和表现的唯一或者最终法宝,那就不要责备孩子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做的努力。
  •     做父母的应该好好看看,对于管理所谓的不听话的孩子很有教育意义。
  •     作为每天与孩子一起的家长,其“榜样”效果最直接、最现实,所以更加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未尝不是家长面临的一个机会,是时候先停留一下脚步,好好回望、整理一下过去,清点一下现在,该扔下的扔下,该补课的补课,未来掌握在你手中。只有超常的压力,才能把炭变为钻石;只有千锤百炼,生铁才能成为精钢。这是需要家长自己来承担的责任,抱怨另一方,抱怨命运,抱怨家庭,期待孩子以及他人的理解、同情和包容,等待孩子长大了会懂事,会有回报,恐怕都不会让你满意、快乐。你的态度决定了孩子的态度,你的行动影响到孩子的行动。是愁眉苦脸做一个怨妇,还是挺胸抬头做一个主人,是你的选择,也是你作为家长的责任所在。
  •     帮助我们懂得好多教育孩子的误区
  •     还没读,但很想学学怎么做一名优秀父母!
  •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一样带着很多“为什么”,并终其一生都在寻找生命的意义。我们为什么活着?天空、自然与宇宙与我们有关系吗?人生之前和死之后是什么样的?我们不知道飞鸟游鱼是否也会有这些想法。哲学家、神学家、佛学家……迄今都未找到全世界公认的标准答案,所以康德在仰望星空的时候仍百思不得其解。事实上,每个人心中都有独一无二的答案,这是自己寻找到的结果,至于这答案是使他坦然地面对挫折和困难还是惶然地等待着每一个明天;是欣然地接受每一个事情还是凄然地感受种种不如意?是茫然地寻找着和尝试着还是愤然地否认着、挑战着……无论答案是什么,只要他自己喜欢就是好答案。而这答案的生长是源自他有什么样的种子,而这种子就是由父母种下的。
  •     磋商其实是从孩子一生下来就开始了。我们发现尿不湿勒到小肚子了,就会换大一号的尿不湿,这就是照顾到了孩子的需要。换了一个牌子的奶粉,发现孩子不爱吃,或者看到他爱流口水,就给他买一根磨牙棒,都是看到了孩子的反应和特点,而做出的决定。这就是磋商,就是互动,而不是家长的一意孤行。可惜的是,随着孩子的长大,当他有了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主意,我们反而变得独断,忽略甚至不允许孩子有他们的想法或愿望。
  •     不抚养孩子的家长作为“伙伴”,不是陪伴,不是把每周一次或每月、每年与孩子在一起的这段时间一起渡过就完事了。作为“伙伴”,家长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与孩子的互相接纳。要知道此时的孩子敏感而脆弱,经不起再次的情感伤害。他对父亲表现出来的冷酷、恼怒或纠缠,是试探,更是自我保护;是求证,更是寻找着让自己心安的借口与解释。因此需要更多的耐心与宽容。同时,坦诚地将心里的纠结告诉孩子,父亲也会脆弱,也需要保护。
  •     我有一个忘年交,已经近六十岁了,她的老父亲也已年过八十。当她遇到生活中的困难或者选择时,她仍会愿意回家跟父亲说说,不为讨得他的意见或指点,他已经不能就事论事地给予实际的建议了。但是老人的倾听,老的分析和看法,仍然会让她得到启发和鼓励,坚定她的选择,增强她的自信。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