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的思想史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9
ISBN:9787305122095
作者:(日)滨本隆志

内容概要

浜本隆志,1944年出生于日本香川县,关西大学文学部毕业,文学博士。历任关西医科大学讲师、关西大学副教授等职,现为关西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德意志文化论、比较文化论。主要著作有《德意志雅各宾派一消亡的革命史》(平凡社)、《键孔所见的欧洲一个入主义的技术支撑》(中公新书)、《纹章所表达的欧洲史》(白水社)、《戒指的文化史》(白水社)、《拷问与处刑的西洋史》(新潮选书)等。


 “窗”的思想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朱科微信公众号:书评之乱1946年,二战的硝烟刚刚散去,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关于日本国民的性格分析的著作《菊与刀》(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出版。书中那句形容日本人性格复杂矛盾的话已经成为经典,“日本人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又文雅,既刻板又富有适应性,既顺从又不甘任人摆布,既忠诚不二又会背信弃义,既勇敢又胆怯,既保守又善于接受新事物……”在说这句话时,本尼迪克特不忘加上一个限定修饰“这一切相互矛盾的气质都是在最高的程度上表现出来的”(to the highest degree)。每次读到这里,都不免让人牵强附会地联想,这也许就是日本文化中另类的“双重思想”(DoubleThink)吧。最近,笔者在读浜本隆志的小书《“窗”的思想史——日本和欧洲的建筑表象论》(『窓』の思想史——日本とヨーロッパの建築表象)时,对日本的“双重思想”有了新的认识。本尼迪克特用各种实例来解析日本人分裂而且矛盾的性格特征,或许只是想表达一个词——“狡猾”。“窗”的思想史,顾名思义,这本书是从大家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窗户”入手,对比分析日本和欧洲的文化属性。日本的很多学者总喜欢找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作为切入点,探讨非常宏观的话题,观点毫无疑问十分惹眼,正确与否倒是另当别论。从建筑学来讲,窗户是墙或屋顶上建造的洞口,以便使光线或空气进入室内。这本书从头到尾,通过分析欧洲与日本在建筑“洞口”的样式、方位、建筑手法、历史沿革等方面的不同,极力宣扬一个观点:欧洲文化是华美的、扩张型的、刚猛的、上升志向的、一神的、以人工为主的,而日本文化则是简约的、接受型的、柔和的、水平志向的、多神的、以自然为主的。作者认为,日式的房屋的线条是水平方向延伸的,直到江户末期,日本建筑还是以平房为主,从明治时代开始才逐渐出现二层的楼房。而这种水平方向延伸的志向,在纸拉窗、隔扇、隔间、墙壁等建筑部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日本人选择横向型的建筑风格有几个方面的原因:日式建筑的材料基本是木材,无法在技术上实现纵向志向;日本是地震多发国,横向型的平房建筑抗震能力更高,不容易倒塌;台风经常光顾日本,低矮的平房紧贴地面,可有效降低风害;古代日本是农业社会,以农耕为生的农民很难适应多层建筑;日本农耕社会的丰作信仰认为大地上有神存在,平面比垂直更加受到重视。在本书的第三章,作者提到,横向志向的纸拉门窗(障子)拥有的透明性、一次性、可变性,则从生活方面形成了传统日本人审美意识和文化特性。日式的格子窗有缝隙,屋内的人可以隐隐约约看到室外,还可以移动。半透明的纸拉门窗、隔扇也有此类功效。在这种隐私空间无法有效保障的建筑里,日本人自然而然就变得感性、暧昧,变得小心翼翼,不得不尽量考虑他人的感受。纸拉门窗的纤维十分强韧、耐用而且弹性好,但纸毕竟不是玻璃,容易受到损坏,必须经常更换。作者于是联想到,这就显示了日本人重视循环和重生的思想,“善于在虚无中,在一瞬间发现美的真髓”。这与本居宣长在分析《源氏物语》时提炼的“物哀”(物の哀れ)概念异曲同工。而且,因为纸的隔音效果差,建筑十分通透,室外的山风、昆虫、小鸟、树木摇曳的声音,四季不停变换的景色,几乎直接进入室内。这也使日本人无意之中拥有了细腻、敏锐的听觉,这一点从日语中极为丰富的拟声词中可以找到证据。本书的论点和论据十分零散,而且往往是结论比论据还提前登场。按道理讲,根据以上的众多观点,完全可以推导出一套关于日本文化的独特表述,而且关于日本文化特征的整体性的论述也应该重点放在末尾部分。但是作者偏偏与普通的阅读习惯背道而驰,非要把极为宏观且核心的观点蜻蜓点水地隐藏在第二章。作者说,日本在地理上离大陆距离适中,既能与大陆进行交流,引进文化,又不容易受到外敌的入侵。因此,自古以来日本就一直引进外来文化,在将之充分消化的基础上,酿造出自己独自的文化。日本的史前时代、古坟时代属于大陆渡来文化,奈良时代、平安时代是遣隋使、遣唐使引进的隋唐文化,安土桃山时代属于南蛮文化,明治时代则积极追求脱亚入欧,二战后则被美国文化席卷。由此,作者将日本文化定义为“接受型文化”。而且,传统日本农耕社会是以定居的方式在自然的循环中从事农业,人们不太移动。在农业生产中彼此熟悉的村民邻居等共同体成员,互帮互助,这样的农耕文化完全不同于传播型的游牧文化,具有保守倾向。日本的多神教特征也决定了日本人不会像一神教信徒那样崇尚对立排他。“日本人以和为贵,不是以自我为中心,不喜欢与人冲突,形成了一种宽容地看待宗教的共生精神”。作者说到这里还嫌夸日本人夸得不够,还借用韩国文化学者李御宁《“缩小”志向的日本人》一书的观点,说“丰臣秀吉出兵朝鲜、明治以后的军国主义和殖民地主义以及太平洋战争,这些日本的对外侵略本来不是日本式的做法,而是欧美式或者大陆式的做法,因此那些都以失败而告终”。谈到关键问题时,暧昧的作者终于不再羞羞答答,清晰地表明,传统的日本都是好的,甚至是无辜的,近代以来日本给各国带来的不幸,始作俑者是西方的及大陆的纵向志向、一神教,与日本和日本人本身没有关系。如果没有学过历史,不懂得逻辑,你几乎要被他说服了。【约稿转载请豆邮】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学文科可真有意思啊,随便什么都能写本书。
  •     虽然也旁征博引,但终究牵强附会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