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马佐夫兄弟

出版社:外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1
ISBN:9787119084312
作者: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
页数:1018页

内容概要

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19世纪俄国文坛上最耀眼的明星之一,与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人齐名,是俄国文学的卓越代表。陀思妥耶夫斯基走过的是一条极为艰辛、复杂的生活与创作道路,是俄国文学史上最复杂、最矛盾的作家之一,这使得他的作品在深度上达到了极致。即如有人所说“托尔斯泰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广度,陀思妥耶夫斯基则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深度”。代表作品主要有《罪与罚》(该作为他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死屋手记》、《少年》、《白痴》、《卡拉马佐夫兄弟》等。

书籍目录

第一部 / 001
第一卷 一个家庭的历史 / 002
第一章 费多尔•巴夫洛维奇•卡拉马佐夫 / 002
第二章 被抛弃的长子 / 005
第三章 续弦和续弦生的子女 / 008
第四章 幼子阿辽沙 / 015
第五章 长老们 / 024
第二卷 不适当的聚会 / 034
第一章 来到修道院 / 034
第二章 老丑角 / 040
第三章 有信仰的村妇们 / 049
第四章 不在有信仰的太太 / 059
第五章 会来的!会来的! / 067
第六章 这样的人活着做什么 / 076
第七章 热衷于职业的神学生 / 088
第八章 乱子 / 098
第三卷 好色之徒 / 109
第一章 下房内 / 109
第二章 丽萨维塔•斯麦尔佳莎娅 / 115
第三章 热心的忏悔(诗体) / 119
第四章 热心的忏悔(故事) / 131
第五章 热心的忏悔(脚跟朝上) / 140
第六章 斯麦尔佳科夫 / 151
第七章 辩论 / 157
第八章 喝了白兰地之后 / 164
第九章 好色之徒 / 174
第十章 两人在一起 / 182
第十一章 又是一个失去了的名誉 / 196
第二部 / 205
第一卷 折磨 / 206
第一章 费拉庞特神父 / 206
第二章 在父亲家里 / 217
第三章 和小学生们相遇 / 224
第四章 在霍赫拉柯娃家 / 229
第五章 客厅里的折磨 / 237
第六章 农舍里的折磨 / 251
第七章 在清新的空气中 / 261
第二卷 赞成与反对 / 273
第一章 订婚 / 273
第二章 弹吉他的斯麦尔佳科夫 / 287
第三章 互相了解的兄弟 / 296
第四章 叛逆 / 307
第五章 宗教大法官 / 321
第六章 暂时还不清楚的一章 / 346
第七章 “跟聪明人谈话是很有趣的” / 359
第三卷 俄罗斯教士 / 369
第一章 佐西马长老和他的客人 / 369
第二章 佐西马长老的生平——阿历克赛•费多罗维奇•卡拉
马佐夫根据他的自述笔录 / 374
第三章 佐西马长老的谈话和训言 / 406
第三部 / 421
第一卷 阿辽沙 / 422
第一章 腐臭的气味 / 422
第二章 那样的时刻 / 436
第三章 一棵葱 / 443
第四章 加利利的迦拿 / 464
第二卷 米卡 / 471
第一章 库兹马•萨姆索诺夫 / 471
第二章 猎狗 / 483
第三章 金矿 / 492
第四章 在黑暗里 / 508
第五章 突然的决定 / 514
第六章 我也来了 / 536
第七章 无可争议的旧情人 / 546
第八章 呓语 / 567
第三卷 预审 / 584
第一章 彼尔霍金官运的开始 / 584
第二章 报警 / 591
第三章 灵魂的苦痛——第一次的磨难 / 599
第四章 第二次的磨难 / 610
第五章 第三次的磨难 / 618
第六章 检察官捉住了米卡 / 633
第七章 米卡的重大秘密——受了别人的嗤声 / 642
第八章 证人的供词——婴孩 / 656
第九章 米卡被带走了 / 666
第四部 / 671
第一卷 男孩子们 / 672
第一章 柯里亚•克拉索特金 / 672
第二章 小孩子 / 677
第三章 小学生 / 684
第四章 茹奇卡 / 694
第五章 在伊留莎的床边 / 703
第六章 早熟 / 724
第七章 伊留莎 / 732
第二卷 伊凡•费多罗维奇 / 737
第一章 在格鲁申卡家里 / 737
第二章 病足 / 748
第三章 小鬼 / 760
第四章 赞美诗与秘密 / 769
第五章 不是你!不是你! / 785
第六章 和斯麦尔佳科夫的第一次会晤 / 792
第七章 再访斯麦尔佳科夫 / 804
第八章 和斯麦尔佳科夫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晤面 / 815
第九章 魔鬼——伊凡的梦魇 / 834
第十章 “这是他说的!” / 857
第三卷 错误的判决 / 865
第一章 致命的一天 / 865
第二章 危险的证人 / 872
第三章 医生鉴定和胡桃一磅 / 883
第四章 幸福对米卡微笑 / 890
第五章 突如其来的灾难 / 901
第六章 检察官的演说——性格分析 / 913
第七章 历史的鉴定 / 925
第八章 对于斯麦尔佳科夫的研究 / 930
第九章 种种心理分析——飞驰的三套马车——检察官演词的终结 / 941
第十章 律师的演词——两头伤人的棍棒 / 953
第十一章 既没有钱,也没有抢劫之事 / 958
第十二章 也没有杀人 / 966
第十三章 诲淫诲盗的论客 / 974
第十四章 乡下人不为所动 / 982
尾声 / 990
第一章 营救米卡的计划 / 990
第二章 谎话在刹那间成为真实 / 996
第三章 伊留莎的殡葬——石头旁边的演词 / 1006

作者简介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著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同时也是他的巅峰之作。小说在《俄国导报》上进行了两年的连载后,于1880年完成。而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也在创作完这部巨著后仅四个月就辞世了。
小说通过一桩真实的弑父案,描写老卡拉马佐夫同三个儿子即两代人之间的尖锐冲突。老卡拉马佐夫贪财好色,他独自霸占妻子留给儿子们的遗产,并与长子德米特里为一个风流女子争风吃醋。一天黑夜,德米特里疑心自己的情人去跟老头儿幽会,于是便闯入家园,一怒之下,差点把老头儿砸死。德米特里仓皇逃离后,躲在暗中装病的老卡拉马佐夫的私生子斯麦尔佳科夫却悄然将老爷杀死,造成了一桩震惊全俄的扑朔迷离的血案,从而引发了一连串惊心动魄的事件……


 卡拉马佐夫兄弟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卡拉马佐夫兄弟》需要一点耐心才能读下去,尤其在现代小说光怪陆离的熏陶下,陀思妥耶夫斯基沉重、缓慢的叙述方式,有时简直不知所云的对话,对耐心是一种挑战。回想那个没有互联网、电视和电影的年代,小说阅读也许是一个人重要的消遣。漫漫长夜,一个人和一本书的厮守,真有地老天荒的感觉。细碎和舒缓中一点点渗透出来的感情与哲理,是和那个时代紧密相连的,也许我们需要调整一下心态,调节一下我们的时间节奏才能感同身受。大段人物独白,带一点舞台剧腔调的对话,推进缓慢的故事情节,我们不妨看作时代造就的特点。俄罗斯人的沉重,是融化在民族血液中的。你很难在俄国人的小说中看到英国人那种优雅又狡狯的幽默,法国人有点愣头愣脑的浪漫,美国人乐天的不羁。冰封的土地,漫长的极夜,呼啸不休的暴风雪,俄罗斯的小说似乎因这块土地的恶劣和雄浑而沉重苍凉,容不下幽远的戏谑,没有浪漫的立锥之地。俄国人即便有浪漫,也常常带有破坏性,比如《卡拉马佐夫兄弟》里大儿子德米特里对格鲁申卡的爱,就挟带某种毁灭性的力量。尽管他的父亲巴夫洛维奇的死并不是他下的手,但他和父亲一起争夺格鲁申卡的爱,却是推动这个惨烈结局的重要因素。《卡拉马佐夫兄弟兄弟》中对宗教、人性的沉重思考,甚至显得有些强迫症一样的理论探讨和说教,让人分明感到俄罗斯最伟大作者所努力表现的深刻。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是俄罗斯伟大的声音,因为他们的存在,广大而荒寒的俄罗斯才不是一个野蛮的冰原。但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都包含大量的说教,这些说教往往和宗教、哲学相关。在某些作者手中,这种努力灌注入故事情节中的思想,往往成为小说的致命损伤,让小说中的人物带上脸谱,情节变成新闻宣传稿,努力灌输的深刻,成了滑稽的表演。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某些说教一样有冗长的毛病,但无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内心对宗教如何虔诚,他并没有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用宗教的虔诚替代社会现象的复杂,人类的多变。即便是看上去完美无瑕的佐西马长老,带有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理想色彩,为了救赎但依然是矛盾的集合体。佐西马死后,人们都在期待这位德高望重的长老身后会有某种神迹出现,就像传说中圣者一样,陀思妥耶夫斯基却让长老的尸体迅速散发出臭味,让疯僧费拉庞特在他的灵前指责佐西马行为的有失仪轨之处。另一个看上去如天使一样的人物似乎阿辽沙,他的故事还没有来得及展开,因此具有浓烈的理想色彩,在今天读者看来,也许略显幼稚。但根据陀思妥耶夫斯基留下来的笔记,他本来准备在接下来的故事里让阿辽沙堕落,历经磨折,才最终回到修道院。可惜《卡拉马佐夫兄弟》没有完成,陀思妥耶夫斯基就离世了。由此可见,他并没有试图把这个人物树立成某种理想道德的标杆,用于阐释自己的思想。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尽管对善恶贤愚有着倾向性的描述,但陀思妥耶夫斯基是真实的,将人性的丰富,人类灵魂深处的纠缠和挣扎,纤毫毕现地勾勒出来,使《卡拉马佐夫》的深刻通过人物自然而然地传达。书中没有一个完全的恶人,二儿子伊凡冷静中变现出的是残酷的现实考量,但仍在最后关头因良心的谴责而疯狂,试图拯救自己的哥哥,承认自己内心的罪恶。即便是最引人厌恶的斯麦尔佳科夫,当你在已经了解到他母亲的悲惨遭遇,他私生子的命运,是否也对这个人物的冷酷有了自己的解读。在临死前,斯麦尔佳科夫对伊凡和盘托出了自己杀死巴夫洛维奇的事实,但并不是忏悔,他用自杀宣布和这个世界的不妥协,内心深处一定含着深深憎恶。陀思妥耶夫斯基解读了这种厌恶中饱含的绝望,个人的罪行也成了命运和时代的罪行。在伊沙编造的《宗教大法官》故事里,他虚构了耶稣重返人间的遭遇,而结局却是耶稣不得不离去,因为在这个人间,并不需要他给予的自由,人们宁愿选择教廷给予的秩序中。但如今,陀思妥耶夫斯基已看到俄罗斯宗教信仰正在走向崩溃的迹象,对宗教无条件的臣服,不再能够支撑俄罗斯人精神的穹庐。在一个信仰渐渐崩塌的世界,某些人觉得没有信仰将是万劫不复的沉沦,另一些人则认为没有信仰,人将为所欲为,究竟哪一部分该求助于理智,哪一部分要依托于情感,《卡拉马佐夫兄弟》提出的问题是没有答案的。他在俯瞰人类灵魂深渊,在冷静的笔触间我似乎读到了疯狂。中国古人形容乱世常用“礼崩乐坏”,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看来,俄罗斯面临的也许是同样的困境。《卡拉马佐夫兄弟》创作完后的三十多年后,俄罗斯迎来了惊天巨变,上帝死了,新的独裁者用新的秩序统驭俄罗斯的人民,那是一个怎样的景象,我们已经不幸看到了。扫描关注我的读书分享微信公众号“闲书过眼”

精彩短评 (总计18条)

  •     外文这个版本烂成屎,错别字连篇,校对是干什么吃的?名著就这么给糟蹋了。
  •     版本不好,错别字不少,封面易掉色,去掉两星
  •     对一些虚无的小事叙述颇多,并夹杂着些许宗教,哲学方面的思考,有着对人性的深层心理剖析。尤其最后一段对辩护律师费丘科维奇的人物塑造,借他之口所讲尤为精彩,单独摘取可以是一篇优秀的中短篇悬疑小说了。
  •     我是多么喜爱Dostoevsky
  •     没人觉得这个版本校对的工作做得很差么……
  •     如果我先看的是老陀而不是纪德
  •     上次出差开始看的,断断续续看到尾声了。舍不得看完。掩卷有点透不过气。战斗民族久居寒地,男性现在的平均寿命都只有50几岁。生命浮游,转瞬即逝,他们生下来就要竭力释放生命能量,恨得那么热烈,爱得也那么彻底。
  •     整整一个月的煎熬让我认识到自己的无知。面对这样一本是评论都称其伟大的作品,我何年何月才能理直气壮地修改为五星?
  •     米卡,伊凡,阿辽沙,你是那一个?
  •     是否人们总是难于真正理解陌生的人群,战斗民族的每一个人物看起来怎么都那么像神经病呢
  •     这本巨著,是无可赞颂的,他是不朽的。我不需要怎么评价,我只需要记住我与他相遇。永远不要与他遗忘,我们要善良,我们将来也许会是坏人,我们需要背负着自身的罪在这个上帝看似死了的黑夜里而行!
  •     看完总觉得俄罗斯人都是疯子…动不动就歇斯底里、羊癫疯、哭天丧地…
  •     伊凡自白,宗教大法官那段震撼人心。还要多读几次。
  •     深深为大师的语言,思想,脑洞所折服。很多地方都值得反思深思细思再思,看得很爽,看完是一片茫然,不过没关系,反正这种书无论如何都是要看好多遍的。
  •     上卷似乎还有一点typo但是下卷好像就完全没有了(难道是因为看得太入神于是自动脑内autocorrect了么orz)但是我估计我会真的再去刷一遍英翻……还有就是尼玛这显然是没有结束的故事啊阿辽沙在审判开始之后都快酱油了作者大人说好的男主设定呢T_T 别的一切姑且不谈(该说的大概也都说完了)但是陀氏借佐西马长老之口说的那句“科学里所包含的,仅仅只是感官所及的东西”实在给我一语成谶的感觉,虽然号称positivism已经过去了,但是真的么?啊还有忘记这一点,我从来没有想过这样理解,但是阿辽沙在守夜的时候忽然意识到,基督在世上所行的第一个神迹,变水为酒,“这个有趣的奇迹……他所颁给人们的不是悲伤,而是人们的快乐”……忽然觉得故事后面看不到阿辽沙具体会怎么做真是太遗憾了。。。
  •     装帧质量一般,后悔不该买便宜货......
  •     理智上知道是丑的,感情里却觉得为美。
  •     社会,人性,宗教,信仰。洋洋洒洒近百万字,所说的无非是这几样。作者的思考无疑是有深度的。但……对于现在的我来讲,这本书还是太过晦涩和啰嗦,看了快五个月才看完……-_-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