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中国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549533657
作者:马秋莎
页数:456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在这个经济大扩张的时代,所有的人都认为发家致富是自己与生俱来的权利,都希望闯荡一番。然而,在1880年代的经济危机中大量小生意破产,人们的发财梦很快就被无情地打碎了。整个经济的运转就像是一架巨大的筛选机,涌入城市的人很快地被分为三个阶级。“在顶端的是那些握有巨大资产与权力的人,中小生意人、医生、律师和其他职业白领形成中层,而下端则是挣工资的大众。”在那个时代,靠工资吃饭的人,日子并不好过。在工厂,无论是工人的工作条件还是劳资关系都充满问题。由于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劳动力随时可以得到补充,厂方只关心如何尽快地生产出更多的产品。管理工人的权力几乎全部落在工头的手里,而后者简直就是独裁者,“生杀予夺”全凭其喜怒了。劳工们的普遍不满是很自然的,他们感到不论是经济机会还是社会体系都正在向他们关闭。人们希望重新得到以往在社区文化中的那种价值和权利,而在陌生的城市中寻找以本阶级作为社会支持网的倾向也在不断增长。这种阶级冲突和潜在的政治危机引起了社会统治阶层的警觉。约西亚·斯特朗(Josiah Stron9,1847—1916),这位后来因主张美国在新世界秩序中追求无限扩张和攫取在华利益而出名的牧师,在1884年出版了一本极有煽动性和影响力的小书,题为《我们的国家:其可能的前途和当下的危机》(Our Country:ItsPossibleFutureandPresentCrisis)。在此,他号召新教徒们要准备迎接“威胁我们基督徒和美国文明的危险”。他警告说,从缅因的船厂到得克萨斯的铁路,一场巨大的劳工骚动正席卷美国,而劳工骑士团的人数已经从1884年的5万迅速膨胀到1886年的40万。这本书一下子销售了五十万册。对于美国经济和文化精英来说,这些言辞可不是耸人听闻,他们真的感到了山雨欲来。 斯特朗说的这个对基督教和美国文明的威胁是特有所指的。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自殖民时代起,其移民主要来自欧洲的西部和北部,这些移民带来的盎格鲁一萨克逊文明成了美国宗教、文化和价值观的核心和主流。

前言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很幸运的人,能够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然后把所得写出来与有同样兴趣和好奇心的人分享。更为幸运的是,这一路上,我得到了无数的支持、鼓励和帮助。从事研究和写作是件很享受的事,但也很辛苦、很困难。没有家人、朋友、同事和各种机构的支持,我就不可能在这里和读者交流了。因此,要借这个机会向使这本书得以问世的人们表示真诚的感谢。    对一个在“文革”中失学的人来说,1977年重新回到学校,感觉真好。感谢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的老师们,师大的教育为我后来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1988年来到美国凯斯西储大学读历史学博士,这里的老师给我展示了新的学习方法并培养了我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看问题的批判角度和挑战前人的研究路径,让我受益匪浅。我的硕士导师林琪教授(Catharine Lynch)和博士导师哈麦克教授(David C Hammack)引导我走进美国传教史和社会政策史等领域;对这两位导师的学识和品德我至今不能忘怀。从那时起,我开始对传教士和洛克菲勒基金会在中国的工作产生兴趣。虽然博士毕业后我转向了其他的研究领域,但对洛克菲勒基金会在华事业的兴趣却始终未减。这也是我决心完成本书的原因。    从读博到2010年此书动笔,为了解西医东渐的经历,我先后在纽约、北京和成都访问了袁贻瑾、邓家栋、严家英、王光超、张昌颖、王志钧、马旭、彭瑞聪、杨宝年、郑芸田、吴宪夫人和陈志潜之女陈芙君等人。言辞无法表达我对这些老协和人和医学前辈的敬佩。他们娓娓道来的亲身经历和对现代医学教育的中肯看法使我摸到了西医在中国由起步而发展的脉搏。他们对我真诚、坦率,希望我了解这段历史。与他们交流是我宝贵的人生体验。    我曾到多所图书馆和档案馆从事本书涉及领域的研究,这些机构为我利用它们的历史档案提供了种种方便,并慷慨允许我在本书中发表这些珍贵的历史图片。在此特对下述档案馆/图书馆表示真心的感谢:洛克菲勒档案馆(the Rockefeller Actlieves Center),哈佛大学胡顿图书馆(Houghton Library,Harvard University),哈佛大学康特维医学院图书馆及珍藏医学资料馆(Countway Library of Medicine,and Countway Medicine Rare Books Serial,Harvard University),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档案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艾伦·梅森·切斯尼医学档案馆(Alan Mason Chesrley Medical Archives,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耶鲁大学图书馆(Yale University Library),比罗伊特学院图书馆(Beloit College Achieves)。在此还要特别对洛克菲勒档案馆表示感谢。该馆曾两次为我提供研究经费,而且本书中的大量图片都来自它们的收藏。该馆知识丰富的馆员洛森鲍姆先生(Tom Rosenbaum)的帮助更使我的研究得心应手。    博士毕业后我来到与中国关系源远流长的欧柏林大学(Oberlin College,而且本书中主要的图片都来自它们的收藏)任教。感谢学院多年来为我提供到中美多个图书馆收集资料的研究经费,特别是这次又为本书写作提供了一年的学术休假。若非学院的大力支持,本书恐难以顺利完成。    在此还要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真诚致谢,感谢他们的信任与眼光。同时,要特别感谢本书的编辑,他们一丝不苟、专业敬业的工作使本书的出版质量得到了保证。    在本书研究、写作过程中,前辈们为现代医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筚路蓝缕、鞠躬尽瘁的精神使我由衷景仰并引以为师。在此谨以本书献给他们中的一位,我敬爱的父亲。他为发展中国现代医学教育呕心沥血,六十年如一日。他的精神和对我的鼓励是我完成这本书的动力。    马秋莎  美国俄亥俄北坡

内容概要

马秋莎,美国欧柏林大学东亚系教授。北京人。北京师范大学学士、硕士,美国凯斯西方储备大学历史博士。研究兴趣包括中国社会团体与公民社会、西方传教士史、洛克菲勒基金会史、西医在中国等,就此发表多篇中英文论文。专著The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in Contemporary China: Paving the Way to Civil Society? (《当代中国NGOs:走向公民社会?》,2006年出版,2009年再版),是该领域被引用最多的研究之一。

书籍目录

致谢
前言
第一章:美国现代基金会的发轫
一、现代基金会问世的社会文化背景
二、洛克菲勒与他的科学慈善事业
三、慈善动机与基金会批判
第二章: “科学医学”权威在西方的确立
一、科学医学”的形成
二、盖茨的医学神学观
三、西医在非西方文化的扩张及医史对此的研究
第三章: “用手术刀为福音书打开中国的大门”
一、传教士与西医东渐
二、三位来华的西医先行者
三、传教士在中国作用之我见
第四章:中国:洛克菲勒慈善事业的新边疆
一、放眼东方:改变中国的时机到了
二、探索洛克菲勒基金会的中国之梦
三、传教士与洛克菲勒基金会:分歧何在?
第五章:协和医学院:“洛氏基金会王冠上闪光的宝石”
一、美国医教改革与霍普金斯模式
二、取之于蓝而胜于蓝的协和
三、洛克菲勒的驻华“教育大使”
四、盖茨的中国医学发展蓝图
第六章:二十世纪初中西医在中国政治文化中的位置转换
一、当西医与中医最初相遇
二、科学主义与中国知识分子对洛克菲勒项目的支持
三、中西医冲突政治化与西医改变中国的作用
第七章:理想与现实的冲撞
一、从纽约到北京:协和的管理机制
二、戏剧性的一幕:顾临挑战洛克菲勒?
三、协和“中国化”的努力
第八章:转折时刻:从精英医学到乡村建设
一、洛克菲勒基金会的改组与新方向
二、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从兰安生到陈志潜
三、中国乡村建设和甘恩的“中国项目”
结语:让我们“在新的基础上继续”
参考书目
索引

编辑推荐

《改变中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在华百年》编辑推荐: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口号是“在全世界促进人类福祉”,这种改变世界的热情令人敬佩,但在“改变中国”的过程中,洛克菲勒基金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洛克菲勒基金会在现代中国的成败得失,为我们认识近代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也能映衬出中国当代基金会和NGOs在运作、管理方面的不足,以及可能的发展方向。

作者简介

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口号是“在全世界促进人类福祉”,这种改变世界的热情令人敬佩,但在“改变中国”的过程中,洛克菲勒基金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洛克菲勒基金会在现代中国的成败得失,为我们认识近代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也能映衬出中国当代基金会和NGOs 在运作、管理方面的不足,以及可能的发展方向。
1915年,经过十年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洛克菲勒基金会创建了世界一流的北京协和医学院。这颗“洛克菲勒基金会王冠上闪光的宝石”,代表了基金会在华事业最昂贵、最辉煌的一页,以及它以科学精神来改变中国的决心。随着双方在合作中不断产生的冲突与妥协,洛克菲勒基金会逐渐从精英教育转变为支持乡村综合发展的定县模式,正当这一模式初见成效时,中国政局发生巨大变动,洛克菲勒不得不退出中国大陆,中断了半个世纪以来“改变中国”的努力。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双方重新开始了小心翼翼的接触和交流,洛克菲勒基金会又成为首批进入中国的外国非政府组织。
洛克菲勒基金会在中国的经历充满了起伏、矛盾、失败与成就,这与洛氏基金会的文化优越感和中国的时代背景有关,也跟双方强烈的理想主义和人文精神密不可分。作者在研究这段历史时,将西方医学、洛克菲勒基金会、美国教育家、传教士、中国知识分子、改革家和中国政府,都一一置于聚光灯下,探讨不同文明在交往过程中,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而身处其中的人们,又如何利用自身和对方的资源,艰难地寻求共识。


 改变中国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评《改变中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在华百年》杨 莉2013年07月07日09:29 来源:光明日报  20世纪初,大量西方思想被介绍到中国,中西文化产生了不可避免的正面碰撞。这段中西文化交流史的著作如恒河沙数,但鲜有以西方医学东渐为切入点的。马秋莎的《改变中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在华百年》则是“以社会医学史的角度来研究西医东渐的发生”,“并从国际民间组织来华的角度,分析西方非政府非营利机构介入改变中国的努力”。  早在17世纪后期,欧洲医学的概念、书籍和部分药品便随着法国耶稣会士的大举入华而传入中国。洪若瀚等人呈上的奎宁(金鸡纳霜)就曾治好过康熙的疟疾。然而清末鸦片战争的爆发以及随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让随之入华的新教传教士处在了中西文化冲突的漩涡中心。西方学术界也曾使用“文化帝国主义”概念,批判在西方文化中主流文化压制非主流文化,以建立自己文化霸权的政策和行为,但采用这样的理论框架研判洛氏基金会在华活动,其不足也很明显。本书作者采用了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混合杂交性”理论作为该书的理论框架,从传教士医生的入华谈起,叙述了洛氏基金会如何建立起北京协和医学院,又如何从精英医学转向了乡村建设;通过大量数据,探讨了西方科学医学与绵延千年的中医这两个特异又独立的文化实体在接触和交流中,是否通过“移居”而生成了一种新的混合体,有否生成非此非彼的新文化形态或因素,即所谓的“之间性”。  19世纪末,临床医学与实验医学的结合诞生了“科学医学”。科学医学权威的确立让洛氏基金会看到了新的社会机制的可能,他们相信科学医学能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控制社会问题的滋生和蔓延。与此同时,受到本国宗教觉醒运动的推动,大批美国传教士奔赴世界各地传播福音,首位来华传教士医生伯驾更是在写给美国海外传教部总会的信中,写道:“用手术刀为福音书打开中国的大门”。自1834年伯驾入华到19世纪末,西医始终处于中国文化主流的边缘。在中国国家命运何去何从的背景下,从梁启超、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中国新式知识分子将批判中医作为推翻旧文化的重要内容开始,西医与强国联系在了一起。与此同时,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边缘化后,西医不得不根据中国的环境和需要主动推进其中国化。中国知识分子的“拿来主义”以及中国现代化运动的需要终于让西医上升到了中国主导医学的地位,中西医的关系被对立和政治化。  20世纪20年代末,基金会在华的工作重心从精英教育转向了农村综合发展,这一转变折射出基金会对中国问题理解的深化及自身适应新形势的能力。
  •     读完此书,在朋友圈发了一条感悟,引起了几位好友的支持,感悟在此分享:到最后一页,整个厚厚的一本书读出了几句话:人生,起码在某些方面,要避免或大或小的遗憾,需要三方面的体系建设:与当前本职工作相适应的能力体系建设;与未来行业发展相适应的知识体系建设;与自身道德提升相适应的价值体系建设。小小感悟,好友们协同发展,可持续进步。很早就开始怀疑或者说疑惑西方宗教、基金会的本质目的,这本《洛克菲克基金会在华百年》将很多一直以来困惑我、吸引我的点聚于一身——西方宗教、传教士、基金会、洛克菲勒家族、中医与西医间的竞争、当时中国政学各界的考量等等,并且素材详尽、较为客观。虽然读了一遍,也未能捋清楚各种关系,正准备读第二遍,但作者柔和、善意的观点,以及良好的文笔,确实引人入胜。其中,更吸引人的还有书中人物的敬业、进取精神,还在体会,还在总结,谨向大家推荐。

精彩短评 (总计12条)

  •     百年在华基本情况的了解,还好
  •     素材太多,想看的却没有重点写
  •     赤裸裸的一部侵华史 名为援华 实为资本主义的贪婪
  •     阅读了本书的序言,应该是一本非常不错的书,从实践出发,成文成理,除了有若干页的字体叠影,书本身的内容应该是非常棒且引发人们思考的。谢谢!
  •     值得另一个视角去读的
  •     几乎是通读了一遍,好累人……大部分篇幅是以协和为例探讨基金会的运作和中西碰撞,没有期待的很全面地介绍洛氏基金会如何“改变中国”的……
  •     一本值得再读的书。有很广阔的背景,跨文化交流,医学史,民间组织,中国近代史,融合在一个整体中去认识,受益匪浅,且进而引申出更多的好奇。
  •     令人深思,一个基金会的能量达到如此地步,而且企图如此深远。还提到一个特殊地点河北定县。
  •     帝国主义不都是反动的。
  •     看得有点费劲
  •     认真细致的历史记录,作为历史巨轮的一个细节补充,可一读。稍遗憾的是,主要是根据官方记录所做的研究,没能触及到当年更多的实情与矛盾。
  •     还是蛮不错的,就是缺特别有意思抓人的插曲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