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繁荣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9
ISBN:9787508641669
作者:【美】埃德蒙•费尔普斯
页数:392页

内容概要

埃德蒙德•费尔普斯
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就业与增长理论奠基人,“现代宏观经济学缔造者”和“影响经济学进程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费尔普斯教授最重要的贡献在于经济增长理论,他继罗伯特•索洛之后,对经济增长的动态最优化路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著名的“经济增长黄金律”,从而正式确立了经济增长理论。
费尔普斯对中国经济也并不陌生,他曾多次访华,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广泛的了解。在“2005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上,他通过模型分析得出结论称:“中国目前的发展模式,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是合理的,但也是复杂的。”费尔普斯的理论在上世纪首先被运用在美国和西方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政策制定中。在今天全新的全球经济背景下,费尔普斯的经济理论也会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尤其对于今天的中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为中国经济也必须应对失业率、通货膨胀和提高投资效率等问题。
费尔普斯认为,中国的机制促进了公众创造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这种机制让绝大多数人参与进来,并促进了社会全面发展。观察表明,中国公众正从事越来越有趣味和具有挑战性及高回报率的工作。参与解决或挖掘新问题的人越多,或其参与程度越高时,经济发展的水平就越高。中国的情况符合于此,由此得出关于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肯定推断。他认为,中国要继续保持生产率和工资水平的快速增长,就必须加速自主创新,因为不再能指望西方国家代替自己完成创新任务。此外,如果中国经济要完成从中等收入向领先水平的转轨,也必须找到开发必要的经济活力的手段。
费尔普斯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1959年获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学位,现任闽江学院新华都商学院院长。

书籍目录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推荐序三
中文版序
前言
概论 现代经济的诞生?
第一部分 活力与体验
第一章 现代经济体的活力之源
创新、活力与增长
历史上出现的现代经济体的内部运动
社会制度
第二章 没有止境的经济增长
物质收益的丰饶之角
并非完美的玫瑰园
第三章 精神之火:现代经济如何影响世界
另一个世界:工作和职业的改造
从艺术和文学中反映出来的现代体验
小结081
第四章 经济社会是如何形成的
经济制度:自由、财产和金融
政治制度:代议制民主
经济文化:差异和改变
缺失的拼图:人口和城市
第一部分小结
第二部分 鲜花与荆棘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诱惑
现代社会中的不满
社会主义的理想
理想的社会主义有可能建成吗?
社会主义奇怪的一面
对社会主义的恐惧
第六章 第三条道路
对现代经济的社团主义控诉
20世纪早期的社团主义
社团主义在“二战”后的演化
新社团主义
社团主义的阴暗面
第七章 新社会主义与新社团主义经济
社会主义——主张和实际表现
社团主义——主张和实际表现
创新的贫乏
第八章 各国的满意度
工作满意度的国别差异
国别差异的制度原因
国别差异的文化原因
第三部分 衰败与重生
第九章 衰败的里程碑
经济衰退的早期数据
政策措施和其他反馈
辐射作用:包容性、不平等问题和工作满意度
第十章 经济为什么会衰落
衰落之源
第二次转型
第十一章 美好生活:亚里士多德和现代的定义
美好生活的人文主义概念
亚里士多德心目中的美好生活
实用主义者的美好生活
活力主义者眼中的美好生活
对“美好经济”的启示
第十二章 美好与正义
现代经济中的正义
多重人性中的正义
看似正义的解放体制
小结
结语 现代经济社会的重建之路
大事记 现代主义与现代性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就业与增长理论全球权威学者
数十年磨一剑,中英文同步出版
经济如何增长?经济繁荣又来自何处?繁荣的源泉在今天为什么受到威胁?
在本书中,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费尔普斯根据毕生的思考对此提出了革命性的观点。为什么经济繁荣能于19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在某些国家爆发?它不但生产了规模空前的物质财富,还带来了人们的兴盛生活——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了有意义的职业、自我实现和个人成长。
费尔普斯指出,这种兴盛的源泉是现代价值观,例如,参与创造、探索和迎接挑战的愿望。这样的价值观点燃了实现广泛的自主创新所必需的草根经济活力。大多数创新并是是亨利•福特类型的孤独的梦想家所带来的,而是由千百万普通人共同推动,他们有自由的权利去构思、开发和推广新产品与新工艺,或对现状进行改进。正是这种大众参与的创新带来了庶民的繁荣兴盛——物质条件的改善加上广义的“美好生活”。
作为中国经济问题研究专家,费尔普斯认为,中国将开启从贸易商向创新者、从商业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轨,最早的行动可能会很快展开。这一转轨可能要经历一两代人的时间,但他认为没有什么必然理由能阻止中国完成这个旅程。
作为一本兼具现实意义和思想深度的作品,《大繁荣》对任何关心经济增长源泉和社会发展未来的读者都是必读之选。


 大繁荣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5条)

  •     作为经济学诺奖得主,埃德蒙的这本《大繁荣》对近现代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进行了非常广泛的探讨,指出了多种传统思维在逻辑和实践上无可辩驳的失败与荒诞,并且指出了持久繁荣的核心在于保持创新能力。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讨论的范围非常广泛,内容极度丰富,能给读者多方面的启发。但如果说缺点的话,就是它作为一本通俗读物(显然,由于具体数据和引用文献来源的缺乏,这肯定不是一本学术书籍)略微缺乏有力的文章脉络,而将核心观点分散在了无数的细枝末节当中,尽管这毫无疑问是因为经济学本身的高度复杂性,但仍不得不说这是个遗憾。毕竟,比较研究不是为了落入相对主义的陷阱,而是为了更加清晰地定位我们的实际状态。因此我试着为这本书的总结一些核心观点和基本逻辑原理出来。首先,经济活动对人类的服务,在于它最终能够提供的产品——无论是农业的消耗品,工业的日用品,或者第三产业的服务——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金钱的数字不管如何膨胀,如果无法最终兑换成任何产品,就是毫无意义的垃圾——这意味着金融市场一旦脱离了实际生产,就是彻头彻尾的诈骗。但是,市场有其自身规律,两万块面包的使用价值似乎无疑是一万块面包的两倍,但是能够生产两倍面包的社会,这些面包的市场总价格并不会变成原来的两倍——因为成本下降、效率提高、以及需求并没有完全同比增长——消耗品尚且如此,工业产品等不会迅速消耗的物资更是如此——因此当基本需求已经满足,你就无法靠重复生产低级和旧式产品继续推动增长。这里就必须依靠创新,依靠新的产品,提供新的体验,更好的效率,更优质的服务,从而创造出人们新的需求,刺激新一轮的生产,投资,就业——从经济上来看,这将带来持续繁荣与增长,而从我们人类的整体文明发展上来看,这意味着更好的技术,更优秀的人才,更优化的管理,从而让我们可以应对过去无法应对的挑战,并且将文明推动到更高的层次。这是我们人类文明演进的本质动力——当然,另一个动力源头是战争导致的生存威胁,这一点与经济的关系将在后面说明。然而,保持持续的创新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只有开放竞争的体系才能最有效地推动创新,然而即使在最初是开放竞争的体系,其早期的成功者在变得足够庞大之后,也很难避免由于变成既得利益者,从而变得保守,并且主观或客观上妨碍新一轮创新者的诞生——因为新势力将会带来不稳定,并且威胁到自己的既得利益——而妨碍甚至消灭新的竞争者,比起维持庞大组织自身的活力,要容易得多。而即使排除了一切人类的自私和恶意,垄断或者说单极力量的过度强大,依然不可避免导致阻碍创新的危害——无论这种权力是来自经济、政治、文化还是军事。因为从本质上来说,个体已知的知识相对整个外部世界的未知,永远是微不足道的,这意味着我们永远不可避免犯错误,然而,在开放自由竞争的环境中,一个个体或组织的错误仅仅意味着他自己的失败以及被别人超越,而一个人的成功却可以借由信息系统迅速地被其他人模仿,因此竞争的环境可以将人类愚蠢造成的损失减小到最低,而开放的信息系统则可以将人类智慧的效益最大化——而人类的愚蠢和固步自封恰恰是我们有史以来文明发展的主要阻力。然而在单极权力过度强大的环境中,单极组织的错误会让其他所有人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当它生存时,它会以缺乏进取心的低效率挤占创新组织的生存空间和资源,而当它死亡时,会像从山坡上滚下的巨石一样,碾碎道路上的一切东西,或者在船底砸出一个无法补救的大洞。——再次强调,任何单极组织的膨胀都具备这种性质,无论它是经济、政治、文化或军事的,无论它以何种面目出现,以何种理论自居,都不可能违反这一基本原理。这就是为什么一个良性发展的环境,必须维持其中各方面势力的动态平衡,动态与平衡两个词同样重要,平衡意味着没有一个单极组织的力量强大到足以压制其他所有人,这可以避免单极组织的低效和错误毁灭所有人——但这必须依靠动态,在此起彼伏、积极竞争和不断创新的状态下维持,而不是依靠停滞不前,甚至回到过去——那只会让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些老式单极组织再度复兴。而这样的动态平衡,其核心动力来自何处?正如经济产出的本质在于更多更好的产品,人类社会活动的本质在于更多更加优秀的人类——因此良性社会——经济的、以及其他领域的本质动力源泉,在于其中每个人类个体的自我超越和自我实现。哪个社会能够最好地调动其中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哪个社会就能拥有最伟大的繁荣。这就是为什么,只有技术教育福利,才是最好的,甚至说唯一应该有的福利,对低收入人群进行技术培训,实际上相当于一笔投资,当这些人拥有了更好的技能之后,就能创造更好的自我和社会价值,从而让这笔投资获得丰厚的回报,事实上,教育投资是人类迄今为止总体而言回报率最好最稳定的投资。而直接运用金钱补贴低收入和边缘人群,非常直接地取消了他们自我奋斗的必要性,而这笔钱无疑不会从天而降,如果不向其他更加努力的人征税,就必须依靠政府借债来弥补,其结果就是透支整个社会去供养懒惰、非效率、无产出、无回报行为。这正是欧洲的社团主义和美国的大福利导致经济陷入衰退的原因——给人们应对挑战的能力带来繁荣,而消除人们进行挑战的必要只会制造堕落。事实上,这样的社会对于中国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几乎每一个我国历史上的大帝国,都是此类体制,通过大政府压抑新兴力量造成的不稳定,并且为底层民众提供基础生存福利——而正如我们所知,历代帝国政府最后都在停滞中走向灭亡了,长期缺乏创新的最终结果,不是无力抵抗外部威胁,就是内部劣化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从而只能以内战来毁灭原有统治结构——试图避免一切矛盾的结果就是矛盾积累到其终极形式——然而只要新政府依然走大一统专制老路,这一循环就是不可打破的——帝国整体将在停滞的稳定中慢慢衰落,面对最后的总体破灭永远只是时间问题。打破历史的诅咒,只有首先从改变错误的意识开始,一切超出有效运行规模的组织都不可避免的低效,然而从道德上限制人们欲望的膨胀也绝不会成功,因为自我实现与自我膨胀本来就是一体两面难于分割之事。限制与隔离解决不了问题,因此只能运用智慧,去努力推动方方面面的积极动态平衡。而只有开放高效的信息系统能够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它有助于先进技术的研发和扩散,让我们对自身的真实状态有更加清晰的认知,让我们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好的训练;最重要的是,无数的信息碰撞中,将会为人们的创新提供前所未有的资源宝库。
  •     世界历史发展到今天,文明的程度已经是前人所不敢想象的,这是由丰富而宝贵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成果所组成的。其实不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在我看来终极目标都是一样的,那就是科学本身最终是要通过形而上的思考方式展开探索,而成果也是以形而上的形式出现的。因此,经济科学依旧是这样的,它所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但是随着经济本身的不断深化和复杂化,必然要深化到思想层面和精神境界,直白的讲就是经济哲学。《大繁荣》一书正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费尔普斯先生发现这一事实的集中总结,费尔普斯在世界经济发展的最前沿重不断发现和总结问题的症结,在《大繁荣》中试图超脱既有的经济理论,以一种新的经济思想和理念解决现实经济生活中的问题。其实现代经济学中可以依据很多标准进行划分,而划分的基础本身也是经济的客观表现。经济学思想与政治学思想也有着不可分的关系,政治中分为左派、右派,经济中也有左和右。左和右本身就是意识形态的的具体反映,也是形而上的一种特殊表现。凯恩斯主义、奥地利学派主张的新自由主义甚至新供给主义等经济理念都已经被打上了左和右的烙印,但是这也不能让经济学远离这些思想,甚至可以说永远离不开它们。费尔普斯先生认为经济运行中最为重要的是人以及人的重要理念,而现代经济的价值观则是推动经济快速良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现代经济的价值观,费尔普斯通过《大繁荣》做了比较多的论述。现代经济的价值观实际上就是创新的理念,但是创新常常被狭隘的理解为科技创新,却很少在战略创新、思想创新、创意上进行深入的思考。当然,费尔普斯的思考是深邃和明智的,只有把思想理念的创新做到最优,才可能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得到正确的指引,但是同时也要意识到他通过强调思想创新的紧迫性来批评现存的经济学主流思想,并试图通过批评来强调完全可以跳脱这些思想来展开经济学的思考。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是脱离实际的,事实上在《大繁荣》中也已经流露出这种观点的不可行,实际上费尔普斯本人也已经是既有经济思想的门徒。一个国家的经济繁荣与否关键在于国家的就业、产出等经济指标,那么进行繁荣的建设就必须从这些方面着手进行思考。凯恩斯主义认为经济的的发展在于提升社会的有效需求,在此基础上必须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力度,只有通过强化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影响力,才能有效的加强对经济的整体面的控制力,有效及时的解决通货膨胀、金融危机等经济问题。费尔普斯先生则认为凯恩斯主义对经济资源的调配是有严重的浪费的,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必然建立在节俭的基础上的,但是就经济的发展动力上来讲则必须进行不断的消费,而这种消费的基础就是强化社会的有效需求。因此要关注的问题并不是加强节俭的问题,而是如何能在消费力度增加的基础上进行节俭。《大繁荣》对世界经济史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和论述,实际上也是对意识形态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分析,即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甚至社团主义进行了一定的分析。然而,这些分析仍旧不能中立的分析,而是带有比较多的意识形态倾向性,当然这与其作为美国的经济学家不无关系。费尔普斯先生颠覆性的认为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并非剑拔弩张,工人的劳动环境也并非恶劣到极点,这些与我们接触到的材料似乎有很大的出入,但是在我看来是非常勉强的。倘若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出现过分的压榨,没有出现劳动环境的恶劣,那么如何解释共产主义理论和国际工运的出现,这其实本身就是有着非常直接的逻辑关系的。同时,费尔普斯先生也提出了所谓的渐进社会主义,它实际上是一种资产阶级为了缓和矛盾所作出的努力,从政策等各方面采取倾向工人的措施,可以有效的避免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最重要的是可以避免社会主义和社团主义经济模式。其实,费尔普斯先生对社团主义和社会主义进行了非常多且复杂的论述,可以说其中有合理的和学界共识的一部分,但也有一些归纳判断失误的地方。通过这些,我也有了一些对社团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认识,社团主义的典型范例就是二战时的意大利、德国,它们以法西斯和国家社会主义为指导开展经济建设,其实要点就是要以国家和社会组织为基本主体整顿社会和市场的秩序。在社团主义的作用下,德意衰颓的经济形势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稳定,可能在费尔普斯先生看来这种经济意识形态只能让创新和现代经济价值被局限,但在我看来社团主义恰恰是新自由主义指引下的完全市场经济的“解毒良方”。众所周知,二战前的德国、意大利均是世界经济危机的重灾区,国内经济整体陷于混乱之中,原因除了世界经济形势整体衰退以外,就是国内政府和社会团体对经济缺乏控制能力,通货膨胀以及投机倒把非常严重致使经济上不仅仅没有了任何创新的能力,连最基本的秩序也成为了奢求。因此,我认为社团主义并非与现代经济价值相对立,只是社团主义不适合长期的实施和坚持,作为右翼政党的一种经济治理模式其灵活性确实不足,且在各社会团体的运作下常常会有很多政治力的影响,这些影响很显然缺乏经济理性。至于社会主义在我看来显然已经不能将计划经济与其划等号,在列宁时期尚且都意识到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契合,更何况在当今的世界。社会主义制度在马克思看来是以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作为基础的,并非是费尔普斯认为的苏联的经济模式或是计划经济本身,事实上社会主义的经济模式一定是更接近现代经济价值的。我想应该在这里再把马克思经济理论的逻辑谈一谈,其实马克思并没有非常具体的谈论过社会主义,因此社会主义制度到底怎么建设才一直未有完全的定论,实际上社会主义并不能简单与计划经济相配套。计划经济本身就是以计划作为经济运行的根本,而这一切的基础实际上就是以按需分配为主的产品经济,计划就是需要这才是问题的核心,所以在我看来所谓计划经济、产品经济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应有产物,社会主义本就不可能产生这些。因此,可以说费尔普斯先生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仍旧停留在上个世纪,并且只对一个形态的社会主义制度有坚持,这其实也是他对社会主义经济模式误读的原因。任何国家的经济繁荣都要以灵活的经济手段作为基础,而非任何僵化的模式。然而现代经济价值以及创新的意识则是灵活经济手段的前提,在经济实践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思想和理念的成熟则逐渐成为不可替代和必不可少的条件。经济学思想和理念博大精深,想要在此基础上加强创新和理念的更新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妄图抛开这些既有的理念和思想,甚至是抛弃世界主流经济理论和思想则是过于理想化和不现实的。
  •     人物简介 埃德蒙·费尔普斯费尔普斯1955年获美国阿姆赫斯特学院文学士学位,1959年获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师从诺奖得主詹姆斯·托宾教授。现为闽江学院新华都商学院院长。曾执教于耶鲁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1971年起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同时担任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纽约科学院院士、美国经济学协会副会长、布鲁金斯经济事务委员会资深顾问、美联储学术会议专家、美国财政部和参议院金融委员会顾问、《美国经济评论》编委等。费尔普斯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宏观经济学的各个领域,包括就业、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储蓄、公债、税收、价格、工资、微观主体行为、资本形成、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及他最有成就的领域———经济增长问题,被誉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缔造者”和“影响经济学进程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费尔普斯教授最重要的贡献在于经济增长理论。费尔普斯上个世纪60年代后期对当时盛行的“菲利普斯曲线”理论提出了挑战。根据当时的这一理论,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存在稳定的负相关关系,即此消彼长的关系。费尔普斯指出,通货膨胀不仅与失业有关,也与企业和雇员对价格和工资增长的预期有关。埃德蒙·费尔普斯教授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宏观经济学的各个领域,被誉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缔造者和影响经济学进程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最重要的贡献在于经济增长理论,他指出通货膨胀不仅和失业率有关,也跟企业及雇员对价格的预期有关,并将基于理性预期的微观经济学分析引入到就业决定理论与工资-价格动态均衡和提出经济增长的资本累积黄金定律等。2006年,埃德蒙·费尔普斯因其“在宏观经济跨期决策权衡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就”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1955年毕业于美国阿姆赫斯特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1959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获博士学位;先后执教于耶鲁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1971年起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同时担任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纽约科学院院士、美国经济学协会副会长、布鲁金斯经济事务委员会资深顾问、美联储学术会议专家、美国财政部和参议院金融委员会顾问、《美国经济评论》编委等。2010年4月被闽江学院和福建新华都慈善基金会聘请为新华都商学院院长,目前已正式上任。[1]编辑本段成长经历菲尔普斯1933年夏天出生于伊利伊州伊凡斯顿,当时美国正处于大萧条谷底,他父母都失去了工作。当时也正是凯恩斯主义形成的时期,凯恩斯主义的政策含义:通过政府干预来拯救经济萧条也成为最流行的做法。1951年菲尔普斯进入安默斯特学院读大学。在大学第一年里,他迷恋上了柏拉图、休谟等人,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在学经济出身的父亲和学家政管理出身的母亲的影响下,他第二年开始接触经济学课程。在大学的经济学学习中,菲尔普斯逐渐显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才智。作为刚刚开始入门的初学者,他敏锐地感受到了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二者之间的鸿沟,并对二者如何相互沟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正是这种兴趣引导他把微观经济学引入了凯恩斯创立的宏观经济学,并成为新凯恩斯主义的领军人物。由于当时的耶鲁大学在经济学研究领域日益崛起,而且可以提供有吸引力的奖学金,于是菲尔普斯选择了那里。在那儿,菲尔普斯师从自己仰慕已久的詹姆斯·托宾。埃德蒙·费尔普斯 埃德蒙·费尔普斯在这段时期,托宾、托马斯·斯凯林、阿瑟·奥肯等著名学者的杰出智慧和不倦教诲,使菲尔普斯受益颇多。一些中欧经济学家也对菲尔普斯产生了影响,他对这些经济学家所重视的预期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在先后获得耶鲁大学的文学和哲学博士学位之后,菲尔普斯1959年6月来到洛杉矶,在兰德公司开始了他的第一份工作。但菲尔普斯不久就感觉到,那里的环境并不符合他做学问的愿望。恰在此时,耶鲁大学的考勒斯基金会提供了一个非常难得的学术职位,于是1960年菲尔普斯重返耶鲁。在这段时间,他提出了经济增长的“黄金分割律”,被视为对罗伯特·索洛开创的增长路径研究的一个重要进展。在这一时期中,作为对其研究工作的一个回报,菲尔普斯还受到了麻省理工学院(MIT)1962~1963年对其进行访问的邀请。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菲尔普斯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声望的经济学家。菲尔普斯1966年离开耶鲁大学,来到宾夕瓦尼亚大学,翻开他学术生涯新的一页。60年代后期是他学术成果非常丰硕的时期。根据菲尔普斯的回忆,在那段属于职业生涯开始起步的几年中,他就像一个不断溢出思想的容器。就是在这一时期,菲尔普斯建立和发展了一系列模型,对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了批评和发展。菲尔普斯最早从理论上对菲利普斯曲线发生兴趣,是在1966年夏天和他同年秋季进入宾夕瓦尼亚大学后的最初几个月。他的著名论文:“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预期和随时间变动的最优就业”,就是在该年冬天完成的,该文于次年发表并引起广泛瞩目。伴随他第一次婚姻的破裂和个人生活的不断干扰,他的学术生涯也随之步入了一个低谷。1971年秋天,菲尔普斯进入了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这是他一生中第三次通过变更工作,也重新开启一个新的阶段。他在那里一呆就是8年。在那里他遇到了自己的第二任妻子维维安娜·蒙特多,两人1974年举行了婚礼。在个人生活重新安定下来之后,菲尔普斯又开始进入了一个学术多产的时期。这一时期他在经济公平问题、劳动市场结构刚性、理性预期下货币政策、非一致工资或价格制定、非对称信息下的隐性合同以及理性预期本身等问题都进行了非常广泛的研究。80年代,菲尔普斯开始想用一本导论性教科书把自己认为重大的经济学问题记录下来。1985年春天,他的《政治经济学:入门教材》面世。1990年,菲尔普斯把多年积累的、自己对于宏观经济学研究现状和进展的理解整理成册,出版了《宏观经济思想七流派》一书,这也被视为他学术研究阶段性成果的一个总结。在刚刚步入60岁的时候,菲尔普斯撰写了自传,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了一次清算和检讨。回顾过往成就令他欣慰,而看到这些成就能对他人产生影响更是一种满足。他感到自己的事业已进入了一个平和的阶段。在他看来,学术影响并不是他个人成就的一个主要部分,其他方面的回报、特别是从工作本身中得到的回报,才是最重要的评判标准。由于了解这一点,他才能根据自己的爱好、而非外界眼光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课题。编辑本段学术研究通货膨胀与失业率费尔普斯关于通货膨胀与失业率的研究低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历来是经济稳定政策的核心目标。这方面的理论探讨早在凯恩斯的《通论》中就有所涉及。根据战后初期形成的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充分就业和价格稳定(即低通货膨胀)之间并不存在冲突。从凯恩斯的角度来看,保持经济稳定的政策十分简单:把总需求保持在足够高的水平上以避免不充分就业,当然也要防止总需求过高造成对劳动力的超额需求(过度就业)和通货膨胀。埃德蒙·费尔普斯 埃德蒙·费尔普斯利用英国1861~1957年的统计资料,菲利普斯分析了英国货币工资变化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发现货币工资变化率上升,则失业率下降;货币工资变化率下降,则失业率上升。这意味着,二者之间存在反向变动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所谓的菲利普斯曲线。后来,萨缪尔森和索洛证明了美国也存在类似的菲利普斯曲线,而且,基于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他们还对原始的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了修改。考虑到货币工资在总成本中占有相对稳定的比重,并且企业往往采用成本加成的方法进行定价,因此就可以用通货膨胀率代替货币工资增长率来形成新的菲利普斯曲线,以表明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无疑,菲利普斯曲线的出现推翻了标准的凯恩斯模型,尽管仍然可以通过提高总需求的手段来增加就业,但这会造成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从经济政策上来说,政府在低通货膨胀率和低失业率之间只能选择一个目标,因此政策制定者只能在二者之间寻求一种社会可以接受的均衡。事实上,菲利普斯曲线只是对一种统计关系的概括性表述,其中仍然存在一些值得置疑之处。疑问之一是,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呈反向变动的微观理论基础何在?根据利普西的论述,是产品市场上的过度需求导致了劳动力市场上的过度需求,在工资率上升之后通过成本推动使物价水平提高。菲利普斯曲线的理论解释可以简单表述为:当失业率较低时,一方面,企业出于对劳动力缺乏的考虑会提高工资来吸引劳动力,另一方面工会组织也会要求提高工资,这两种压力将导致货币工资率的上升,平均劳动成本的提高反映在价格水平上即形成较高的通货膨胀率。相反,当失业率较高时,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有较充分的选择权,工会组织也不敢贸然要求提高工资,工人要求增加工资的愿望并不强烈,因此货币工资率就比较低,从而通货膨胀率水平也比较低。疑问之二则来自于其替代规律本身,菲利普斯曲线表明通过允许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可以永远实现高就业率,但这与传统经济理论显然是有冲突的。因为经济学经典理论认为,从长期来看,实体经济变量是由实际力量而非名义力量决定的,或者说,货币从长期来看是中性的,货币供给的变化只能够影响价格水平,对产出或就业则不起作用。疑问之三还在于菲利普斯曲线无法解释即使在充分就业的状态下,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失业(即摩擦性失业)问题。尽管一般都认为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零失业率,但很少有理论具体说明了摩擦性失业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在实践方面,菲利普斯曲线所反映的替代关系与西方国家1950~1960年代的情况还基本符合,但从1970年代初期以来出现的高通货膨胀率和高失业率并存的“滞胀”现象却是菲利普斯曲线所无法解释的。这样,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要求对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修正。费尔普斯从1960年代末期开始的研究在这方面做出了重大突破,在把企业的工资和价格调整行为纳入研究模型之后,他对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进行了修改。费尔普斯充分考虑了经济主体的预期行为,对预期和非预期通货膨胀作了严格区分,并对这种区分的宏观经济含义进行了深入的考察,从而形成了众所周知的“预期修正菲利普斯曲线”。与利普西等人的研究不同,他强调了并不是通货膨胀本身,而是实际通货膨胀与预期通货膨胀之间的差异决定了失业水平。费尔普斯关于通货膨胀与失业问题的研究集中体现在三篇最重要的论文上:在1967年发表的论文《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预期和最优失业率》中,他分析了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不存在长期权衡情况下的最优需求政策;1968年发表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的论文《动态货币工资与劳动力市场均衡》,以及收集在1970年出版的论文集《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的微观基础》中的同名文章重点研究了摩擦市场中工资调整与均衡失业率的问题。费尔普斯认为,菲利普斯曲线应该是描述价格、实际工资水平与预期水平的差别是如何影响实际就业水平的。在引入预期理论之后,他提出了预期增强准菲利普斯曲线。费尔普斯认为,从长期来看,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并不存在权衡替代关系,因为在长期中实际通货膨胀与预期通货膨胀之间不会出现永久性的偏差。在此基础上他指出,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在均衡失业率水平上与纵坐标轴平行的直线(菲利普斯曲线的纵坐标轴表示通货膨胀率,横坐标轴表示失业率),这是过去50年来宏观经济学中最有影响力的思想之一。预期修正菲利普斯曲线的重要含义在于表明了尽管货币扰动的真实效应在短期非常重要,但它们纯粹只是暂时性的。经济主体对于市场条件的预期不可能长期偏离其实际水平,因而真实就业水平会在较短时间内回到仅由真实因素所决定的自然水平上。基于此,费尔普斯提供给政策制定者的理论内涵是:今天的低通胀导致对未来低通胀的预期。这显然对未来经济政策的制定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有必要补充的是,对菲利普斯曲线做出修正的还有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因此在引入通货膨胀预期之后对菲利普斯曲线的修正经常也被称作弗里德曼-费尔普斯修正,他们也几乎同时提出了自然失业率的概念,即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发挥作用时应有的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也就是充分就业情况下的失业率。但与费尔普斯不同的是,弗里德曼并没有把对通货膨胀和失业问题的讨论融入到一个正式的模型中。对于上述预期增强准菲利普斯曲线,费尔普斯后来曾指出其中的一个缺陷是价格水平与失业率之间的函数关系没有任何微观经济学说明。对此,在后面的两篇论文中,费尔普斯从劳动经济学入手尝试性地搭建了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间的沟通桥梁。费尔普斯构建了一个明确的适用于有摩擦、不完善劳动力市场的模型,其中员工寻找工作和企业调整工资的行为可以解释均衡失业率的决定因素。在失业率达到一个足够低的水平之后,每个厂商都将通过提高其工资水平的手段来提高相对工资,从而降低本企业的离职率;但所有厂商都采取这一行动的结果是各个厂商对其他厂商货币工资的预期持续过低,从而导致非均衡的出现。因此,劳动力市场均衡需要一个合适的失业率水平来防止上述情况的出现。根据其劳动力转换模型,任何试图把失业率维持在一个充分低的水平上的政策,都会引发工人的频繁跳槽活动,进而导致各个厂商竞相提高工资来保护在员工培训等方面已经支出的巨大投资,其结果是形成一种未预期的工资膨胀状态。这项研究的政策含义在于,通过货币政策进行的总需求管理手段,并不能在合理的范围内任意选择失业率水平,总需求管理的方法只能造成对自然失业率的暂时偏离。长期来看,失业率将维持在自然率的水平上,并且在任何均衡路径的任何点上,都会存在因为不能通过以低于现行工资提供劳动取得工作机会而造成的非自愿失业。在后面两篇论文中,费尔普斯已经对自然失业率的决定因素做出了一些解释,希望能够揭示传统菲利普斯曲线在理论上存在的问题。他建立了“失业的跨期一般均衡模型”,这也是宏观经济理论框架中第一个正式的所谓“效率工资”模型,其中隐含了自然失业率的动态特征。在随后的研究中,费尔普斯进一步扩展了对自然失业率随时间变动这一动态特征的理论分析,并提出了失业滞后的观点。在宏观经济学的发展道路上,受费尔普斯的影响,不完备信息一度成为新古典学派的中心研究主题,比如卢卡斯利用费尔普斯的岛屿模型分析了货币冲击如何导致经济周期波动,但卢卡斯采用了理性预期,而不是费尔普斯采用的适应性预期。不过,其结果却是在理性预期条件下,费尔普斯的结论得到进一步强化。他们研究发现的一个基本结论是系统性的货币政策实际上“无用武之地”,因为它将被考虑到通货膨胀预期中,由此造成的价格变化将消除货币政策的效应。另外,在费尔普斯与他的学生约翰·泰勒共同完成的《理性预期条件下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力量》(1977)一文中,他们考察了把适度的工资和价格粘性引入到标准理性预期模型中的情况,这同样是一篇非常有影响力的论文,对于货币当局政策制定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费尔普斯关于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的研究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初期,关于美国总储蓄率是否太低的问题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的关键问题是一个社会应该如何在当代消费和下一代消费中做出权衡。对此,费尔普斯强调了代际公平的目标,对最优资本积累问题进行了透彻分析,扩展了动态无效率的概念并据此讨论了应该维持一个怎样的储蓄率。稍后,他又把目光转向代际福利的比较,提出了考虑储蓄率决定的问题的新思路。采用由索洛(198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和斯旺发展起来的新古典增长理论,费尔普斯把对上述问题的分析放到了增长模型的框架中。索洛-斯旺模型描述了一个运用资本和劳动生产单一产品的经济,假定生产的规模收益不变(总量生产函数是一阶齐次的),生产出来的产品既可用于消费也可用于生产性投入,劳动力以一个给定的外生比率增加,不存在技术进步和折旧,技术进步是哈罗德中性(增加劳动型的)。那么在长期稳定状态下,产出的增长是由有效的劳动力增长率,即由劳动力增长率加上技术进步率所决定的,而与储蓄率和投资率无关。因为更高的储蓄或投资比率被更高的资本产出比或更低的资本生产率抵消了,而后者是由于新古典模型假定资本报酬递减。在这种情况下,储蓄只会影响均衡时的人均消费水平,即只具有水平效应而不具备增长效应。费尔普斯对此提出的一个问题是,既然一个社会的储蓄不是越多越好,那么在索洛-斯旺模型中合意的储蓄率应该是多少?后来他又进一步提出储蓄应该采取何种方式?换言之,为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应该有多少投资用于研发,又应该有多少用于人力资本投资?费尔普斯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以人均消费量最大化作为长期经济效率的最优目标,在他1961年的论文《资本积累黄金定律:经济增长的童话》中推导出了著名的资本积累的黄金定律:当一个经济的资本存量达到这样一个水平,使得资本的边际生产率恰好等于劳动力增长率加上技术进步率时,经济就处于最优的增长路径上。黄金法则简而言之就是每一代人的消费水平应该是一样的。根据这一法则,最合意的储蓄率满足一个简单的条件:储蓄率等于资本收入和国民收入之比。在1962年的论文《风险资本积累的序数效用分析》中,他又考察了不确定性条件下的资本积累问题,讨论了为什么不同收入类型的消费者拥有不同的储蓄率。后来在1968年与波拉克共同完成的论文中,费尔普斯还分析了时间不一致偏好问题。对于增长过程中人力资本投资与研发投资结构的问题,费尔普斯的研究将黄金法则推向一般化。为了实现长期消费的最大化,用以提高技术水平的研发投资也应当调整到其回报等于经济增长率的水平。在1966年与尼尔森合作完成的论文《人力投资、技术扩散与经济增长》中,他们论述了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如何有助于传播新技术,进而使落后国家更容易“赶上”发达国家,从而解释了为什么一些实证研究发现GDP增长取决于既有的人力资本存量而不是其增长率。另外,他们的研究结论还较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教育回报在技术高速变迁时代往往较高,因为这种情况下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对于生产率增长特别重要。近十余年来信息技术革命引发了新技术的迅速扩散,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发达国家受过良好教育的员工收入显著增加,就是对此的一个佐证。除了上述对宏观经济学的贡献之外,费尔普斯的成就还表现在劳动经济学和公共财政方面。由他发起的关于统计歧视的讨论导致了最优所得税结构的新结果,以及对最优通货膨胀税的重新审视。费尔普斯对统计歧视的研究集中在其1972年的专著《通货膨胀政策与失业理论》以及同年发表于《美国经济评论》上的论文《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的统计理论》中(几乎是在同时,阿罗也发表了关于统计歧视的重要论文),该理论强调了当企业主对各个工人的特征具有不完备信息时,会对具有同等生产率的工人产生不平等待遇。在单个生产率被错误衡量时,就应该采用分组数据),即个人所属组群中的平均生产率数据,以改善对各个工人生产率的预测。在公共财政方面,费尔普斯继米尔利斯之后探讨了最优工资所得税的问题,他假设工人具有不同的工资率,但政策制定者只能观察到工资收入,而看不到工资率(或者工作时间),那么由此而产生的结果是在收入分布的顶点处边际税率将接近于零(即使此时的平均税率可能很高),这就是所谓的费尔普斯-萨德卡结果。另外,经济理论长期以来都把通货膨胀看作是对名义资产持有者的一种征税,但费尔普斯从公共财政的角度注意到,通货膨胀对政府而言实际上是一种税源,因此政府必须在不同类型的税收之间做出最佳选择。由此,费尔普斯认为应该维持一个合意的通货膨胀率(必须是适度的),以在各种税收之间达到均衡。编辑本段贡献与价值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最终将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一经济学最高荣誉颁给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就业与增长理论的著名代表人物、今年73岁的埃德蒙·费尔普斯(EdmundS·Phelps),以表彰他在加深人们对于通货膨胀和失业预期关系的理解方面所做的贡献。埃德蒙·费尔普斯 埃德蒙·费尔普斯但凡了解西方经济学的人,都能从书本上认识这位学者——首先是他的研究触角广泛。他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宏观经济学的各个领域,包括就业、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储蓄、公债、税收、代际公平、价格、工资、微观主体行为、资本形成、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及他最有成就的领域——经济增长问题。此外,他的思维能够超出“宏观”本身,能将微观主体行为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结合起来,突破了先前宏观经济研究的思维模式,被誉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缔造者”和“影响经济学进程最重要的人物”之一。破解凯恩斯难题凯恩斯在上世纪30年代发展的凯恩斯理论留下了两个问题未解:一是为何经济状况良好的时候仍存在非自愿性失业;二是“有效需求”的减少为何引发失业率的上升,也即为何货币工资和价格不能马上下降以阻止就业减少?挑战就在于如何在传统经济学框架下解释这些问题。费尔普斯在1968年的论文中建立了劳动力转换模型。在他的模型中,实现市场均衡(也就是市场参与者的预期与其行动相一致)并不能消除失业,甚至不能消除非自愿性失业。他强调劳动力的工作转换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因此工资必须是能够减少员工转换工作的频率而努力工作的“效率工资”,这个数字要比均衡时的工资高,由此解释非自愿性失业的存在;如果“有效需求”未被察觉地增加推高了货币工资水平和价格水平,而企业并没有预期到这种增加,那么就业就会减少。也就是说,如果真实价格和工资水平的上升超过了预期水平,那么“有效需求”的增加就会提高失业率。这实际上涉及到了一个处于不完全和不完美信息下的世界。1969年1月,在宾夕法尼亚的一次会议经济学家对上述理论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会后出版的名为“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的微观基础”的论文集,掀起了对这个新的宏观经济学分支的第一轮研究热潮。在1969年的论文中,费尔普斯又建立了“岛屿模型”,阐释了即使工人不满足于自己所在“岛屿”的工资水平,在他们离开自己的岛屿到工资更高的“岛屿”去的过程中也处于失业状态。这些模型的重要发现就是非均衡的存在,以及非均衡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对工资和价格水平的错误预期会影响失业率。比如在“岛屿模型”中,如果工人预期的平均工资低于真实的平均工资,那么部分工人就可能接受低于真实平均工资的工作从而停止寻找,这样的话失业率会下降。在整个上世纪60年代后期,费尔普斯都试图在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间架起沟通桥梁。而70年代中的大部分时间,费尔普斯致力于如何从理论上证明,如果每个经济人都能够进行理性预期,那么对均衡的偏离就只能是货币性的。他认为如果工资和价格的确定是非同步的,那么即使在理性预期的情况下,对均衡的背离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消失。这方面的研究推动了所谓“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兴起,并成为新凯恩斯主义的代表人物。菲利普斯曲线“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费尔普斯在解释凯恩斯难题的同时,还对当时盛行的“菲利普斯曲线”理论提出了挑战。英国经济学家A·W·菲利普斯在1958年提出了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旨在证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存在反比关系,即容忍适当的通货膨胀有助降低失业率。然而,费尔普斯对完全根据菲利普斯曲线来制定政策提出质疑,指出“通货膨胀不仅与失业有关,也与企业和雇员对价格和工资增长的预期有关”。他的理由是,无论失业率处于什么水平,如果人们和企业预期通货膨胀会上扬,他们就会要求获得更高的工资,或把商品价格定得更高。这样一来,对于通货膨胀的预期就会变成现实,结果是失业率不会继续下降,然而通货膨胀却会走高。费尔普斯提出的这个经济学模式,被称为“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费尔普斯的理论表明,将来的政策稳定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今天的政策决定:今天的低通胀率也会导致未来的低通胀预期,进而有利于未来的政策决策。这一研究成果增进了人们对经济政策长期和短期影响关系的理解。他的研究对经济学理论和宏观经济政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已成为当今许多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而最关键的事实是,在“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后的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经济状况证明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今天,劳动力市场的状况和对通货膨胀的预期,都是政策制定者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这也是瑞典皇家科学院最为看重的贡献。把人的因素放入经济模式费尔普斯在经济理论上的贡献多样而且卓越,很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研究成果迄今仍经常被引用。而他最重要的贡献在于经济增长理论。先前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索洛曾提出平衡增长理论,费尔普斯则对经济增长的动态最优化路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著名的“经济增长黄金律”,进一步探讨了劳动和资本之间的关系,从而正式确立了他的经济增长理论。“黄金律”通常是指平衡增长路径中劳动与资本配置最优化的条件,即将劳动与资本比率视为一种最重要的经济关系,并通过调整劳动与资本比率,可以确定一种可预期的经济增长。他在关于“黄金律”的论文中,还试图分析产业发展与技术进步速度之间的关系,通过资本投入和增加研发支出等手段来达到技术进步,以及经济中存在的创新和新发明等问题。费尔普斯的理论显示,未来的经济政策如何取决于人们今天的行为以及他们认为明天会发生什么。“我试图把人的因素重新放进我们的经济模式,具体来说就是他们估计其他经济参与者同一时间在做些什么以及对未来的预测。政府和个人必须在没有掌握全部信息的情况下作决定,更重要的是,他们并不完全了解经济到底是怎样在运作。”费尔普斯还研究过活力、也就是新观念的产生与发展是长期经济增长的关键这一课题,试图找出技术革新在美国不断涌现、而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和欧洲却很薄弱的原因。2004年他在接受纽约《太阳报》的采访时表示,缺乏活力、也就是对工作和生意的态度不积极,是包括就业率低、生产力比较低等欧洲存在的许多问题的根源。编辑本段关注中国经济这位经济学大师对中国经济也并不陌生,他曾多次访华,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广泛的了解。在“2005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上,他通过模型分析得出结论称:“中国目前的发展模式,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是合理的,但也是复杂的。”埃德蒙·费尔普斯 埃德蒙·费尔普斯费尔普斯的理论在上世纪首先被运用在美国和西方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政策制定中。在今天全新的全球经济背景下,费尔普斯的经济理论也会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尤其对于今天的中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为中国经济也必须应对失业率、通货膨胀和提高投资效率等问题。费尔普斯认为,中国的机制促进了公众创造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这种机制让绝大多数人参与进来,并促进了社会全面发展。观察表明,中国公众正从事越来越有趣味和具有挑战性及高回报率的工作。参与解决或挖掘新问题的人越多,或其参与程度越高时,经济发展的水平就越高。中国的情况符合于此,由此得出关于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肯定推断。诺贝尔评奖委员会主席维布尔指出,费尔普斯的理论有助于中国和印度这些国家制定经济政策。中国和印度都面临着在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如何制定经济政策的问题。“尤其是对那些正在兴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而费尔普斯恰恰提出了一种框架,一些基本原则,人们可以根据这些基本原则来进行分析。”然而,这种研究方式在当下的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是欠缺的。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研究更多地还是停留在数据分析和经济预测方面,并没有更深入地研究,因此会导致宏观决策没有基础,缺乏从基本经济事实到宏观层面政策选择的系统解释。在社会经济变革的形式下,中国更需要开创性的宏观经济研究,可以借鉴费尔普斯的理论和思维方式,建立研究中国宏观经济的模型,包括工资曲线,消费曲线,甚至中国经济增长周期曲线,不仅仅是预测经济增长过快或者过慢,而且是研究经济处在何种增长的阶段,并找出“微观”和“宏观”连动的原因和规律。编辑本段献身经济学瑞典皇家科学院昨日宣布,因对“宏观经济政策中的跨期权衡”进行的深入研究,将本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埃德蒙·费尔普斯,以表彰他在加深人们对于通货膨胀和失业预期关系的理解方面所作的贡献。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诺贝尔奖官方网站中表示,费尔普斯的工作“加深了我们对经济政策长期、短期影响之间关系的理解”,他的贡献对“经济学研究和经济政策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费尔普斯现年73岁,他曾经执教于耶鲁大学和宾西法尼亚大学,1971年起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他还于1981年加入美国科学院,2000年起担任美国经济学协会副会长,美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纽约科学院院士、布鲁金斯经济事务委员会资深顾问、美联储学术会议专家、美国财政部和参议院金融委员会顾问、《美国经济评论》编委等。费尔普斯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宏观经济学的各个领域,包括就业、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储蓄、公债、税收、代际公平、价格、工资、微观主体行为、资本形成、财政和货币政策。他对经济学最重要的贡献在于经济增长理论。费尔普斯对经济增长的动态最优化路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著名的“经济增长黄金法则”,从而正式确立了经济增长理论。埃德蒙·费尔普斯 埃德蒙·费尔普斯他也是继蒙代尔(1999年)、斯蒂格里茨(2001年)之后,又一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殊荣的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此前,诺贝尔经济学奖一共授予了37位美国经济学家。费尔普斯1933年夏天出生于伊利诺斯州伊凡斯顿,当时美国正处于大萧条期间,他父母都失去了工作。直到1939年他的父亲才在纽约找到了新工作,其全家搬到了哈德森河上游的一个宁静郊区,费尔普斯也进入了那里的公立中学。1951年毕业后,费尔普斯进入安默斯特学院读大学,1955年毕业并获文学学士学位。在大学第一年里,他迷恋上了柏拉图、休谟等人,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在学经济出身的父亲和学家政管理出身的母亲的影响下,他第二年开始接触经济学课程。在大学的经济学学习中,费尔普斯逐渐显露出了与众不同的才智。作为刚刚开始入门的初学者,他敏锐地感受到了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二者之间的鸿沟,并对二者如何相互沟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一兴趣是促使他继续深造攻读经济学的一个直接动力。由于当时的耶鲁大学在经济学研究领域日益崛起,而且可以提供有吸引力的奖学金,于是费尔普斯选择了耶鲁大学攻读研究生。成名耶鲁在耶鲁大学,费尔普斯与耶鲁名气最大的两个经济学家———詹姆斯·托宾和托马斯·斯凯林保持了密切接触和交往。二人的杰出智慧和不倦教诲,使费尔普斯受益颇多。在研究生学习期间,一些中欧经济学家也对费尔普斯产生了影响,费尔普斯从他们身上接受了重视预期的“欧洲传统”(在他看来,这一传统始于马歇尔),特别是他们强调了主体预期对于通货膨胀、以及更一般的价格和工资的作用。费尔普斯认为,在他们的思想中已体现了自然失业率的直觉观念。他意识到,这里潜伏着转变宏观经济学方向的因素。可以说,这是费尔普斯日后研究工作的一个萌芽。在先后获得耶鲁大学的文学和哲学博士学位之后,费尔普斯1959年6月来到洛杉矶,在兰德公司开始了他的第一份工作。但费尔普斯不久就感觉到,对于象他这样准备献身于学术研究的人来说,那里的环境并不适合他。恰在此时,耶鲁大学的考勒斯基金会提供了一个非常难得的学术职位,在那里他可以全身心的投入思考和研究,同时承担耶鲁大学少量的教学任务。于是他在1960年重返耶鲁。在考勒斯基金的5年半时间,是费尔普斯学术生涯发展一个独特而重要的阶段,使他一举成名的关于国民储蓄的“黄金准则”的论文,就是在这段时间早期完成的。这篇著名论文被视为对罗伯特·索洛开创的增长路径研究的一个重要进展。索洛l956年曾提出平衡增长理论,费尔普斯则利用这一理论,进一步探讨了劳动和资本的关系,提出了著名的经济增长黄金分割律,对后世影响极大。在随后几年中,他又对经济增长的黄金准则作了进一步阐述。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费尔普斯已经成为了一个具有国际声望的经济学家。但出于对其职位安排的不满以及其他一些个人原因,费尔普斯1966年离开耶鲁大学,来到宾夕法尼亚大学,翻开他学术生涯新的一页。第二个春天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之后,在整个1960年代后期,费尔普斯是试图在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间架起沟通桥梁的一批年轻经济学家的先锋之一。他最广为人知的学术贡献,是对菲利普斯曲线的批评和发展。在此期间的研究工作中,费尔普斯还与他的同事们进行了许多相关领域的探索。根据费尔普斯的回忆,在那段属于职业生涯开始起步的几年中,他就象一个不断溢出思想的容器。他当时自己也不知道这种状态能否保持下去以及保持多久。后来的事实表明,伴随他第一次婚姻的破裂和个人生活的不断干扰,他的学术生涯也随之步入了一个低谷。他感到一边在纽约定居,一边任教于宾夕瓦尼亚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于是开始试图在纽约寻觅一份合适的职位。在这个过程中,他迎来了事业上的第二个春天。1971年秋天,费尔普斯进入了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在那里一呆就是8年,这也是他一生中第三次变更工作。在那里,他遇到了自己的第二任妻子维维安娜·蒙特多,两人1974年举行了婚礼。在个人生活重新安定下来之后,费尔普斯又开始进入了一个学术多产的时期。这一时期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对经济公平问题和劳动市场结构刚性等领域的研究上面。费尔普斯在哥伦比亚大学还与吉勒莫·卡尔沃和约翰·泰勒一道,开始试图在理性预期和非一致性工资制定基础上,对凯恩斯范式进行重建。费尔普斯后来回忆到,当时他与泰勒和卡尔沃的互相影响,对他们每个人都受益非浅,这种状态持续了10年,直到后来二人相继离开。在这段时期里,费尔普斯关于反通货膨胀的一些研究也需要一提,这成为他日后研究方向的一条线索。献身经济学的一生19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早期,费尔普斯大部分的时间是在欧洲作访问和研究中度过的。随着人际接触面的扩大和对欧洲经济的亲身体验,他的研究兴趣和重点也发生了阶段性转移。1985-1986年,费尔普斯受邀来到了意大利,先是在罗马,最后去了佛罗伦萨,中间还在巴黎呆过一段时间。在罗马,费尔普斯主要关注了自己以前所不熟悉的国际宏观经济学领域。1990年,费尔普斯把多年积累的对于宏观经济学研究现状和进展的理解整理成册,出版了《宏观经济思想七流派》一书,这也被视为他学术研究阶段性成果的一个总结。1993年9月,费尔普斯回到了纽约。回国后,费尔普斯继续保持着对东欧问题的研究兴趣。同时,他对自己思考很久的一个问题开始着手研究。这一主题涉及对低收入工人的补贴计划,其目的是提高贫困人口的工资率和就业率。他对失业微观基础问题的长期研究,对其在失业的背景下提出这个计划起到了很大帮助。1995年,费尔普斯以“献身经济学的一生”为标题撰写了自传。在这本自传中,他为自己列出了未来20年的研究计划:首先,对东欧转型问题的研究将深入下去;其次,他将更关注本国的贫困人口;最后,失业决定问题仍将是他的一大研究主题。同时他还提到了几个可能选择的研究方向,如股票市场或政治领域。正如费尔普斯自己所说,他对这些以及其他不可预见的研究课题充满期望。编辑本段人物评价埃德蒙·费尔普斯的研究成果促进了宏观经济学的丰富和发展,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也具有基础性的指导意义。他关于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问题的研究,以及对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都可以放到统一的跨期权衡分析框架中。从1960年代末期开始,通过考察不完备信息和摩擦市场中单个企业与居民的行为,费尔普斯重新塑造了传统的凯恩斯理论。他建立的预期修正菲利普斯曲线从根本上改变了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对立的关系,对于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手段的需求管理政策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其研究结论表明,未来经济稳定政策的可能性取决于今天的政策决策:今天的低通胀导致对未来低通胀的预期,因此有助于未来的决策制定。费尔普斯对最优资本积累的研究说明了在什么情况下,每代人都能从总储蓄率的变动中获益;他关于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研究同样为后来的经济增长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由于这些丰富的成果和突出的贡献,费尔普斯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称得上是实至名归。费尔普斯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对中国经济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何合理、有效地将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引入到宏观经济分析之中,是当前中国经济理论研究值得重视的一个方向;如何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中充分考虑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也是决策当局应该引起高度关注的。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主要体现了创新的重要性,对于了解世界经济发展历史有点小用处,不过里面的分析有些地方太牵强了。
  •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就是这种水平吗?数据缺乏说服力,还引用大量文学和艺术作品作为论据,论点不清晰,也没有给出最终的解决方案,倒是很有些大政府的政治倾向。读这书完全是浪费时间,虚有其表!另外,翻译够烂!
  •     关于经济活力,关于探索激情与冒险,深得我心
  •     大师作品的特点,果然平易近人。
  •     写得有点像推理小说,跟潮流读了一下。
  •     浅显易读
  •     说实话不怎么样
  •     大众创新,人类进步源泉。社会应该提供一种创新的氛围,造就一个创新的温床,人人都可以对自己所做的事,进行微创新,聚沙成塔。
  •     现代经济体的优势在于,它们的体制结构能够很好地推动和实现大众参与的创新。 大众参与的创新自下而上渗透至整个国家。 人口集中是创新的温床。鼓励创新,必须降低试错的成本和范围,有限责任公司的制度功不可没,与当代创新管理的独立创新部门的方法,精益创业等理论,一脉相承。
  •     观点很有意思,写法比较学术,读起来有吃力。
  •     经济学就是经济学,读着读着就感觉是用数据来说明,历史。少了科学的一种对未来的预测。
  •     美国的当代经济主义会复苏的。减少政府监管和干预。增加自由和创新文化。
  •     书是好书,但是翻译太烂。最近读了几本中信的书,普遍都是这样。
  •     作者论述广博,知识丰厚,从政治、经济、制度等各个方面论述了宏观经济和现代主义,从而得出自己对于创新来由的看法。
  •     繁荣的现代经济要具备的几个条件。首先是经济制度:自由,财产和金融;然后是经济文化:差异和改变;还有重要一点是:人口和城市;也许还需要代议制民主制度。自由啊自由,不知何时能拥有...
  •     难道这就是《大众创新的源头》?
  •     2015.2
  •     从社会制度开始分析,在经济学深入,由哲学结尾总结观点。书中众多观点对于非经济学专业的我来说还是不很好理解,但是深入显出的讲解以及对美国和欧洲发展兴衰的分析还是能使整个作者观点较清晰的展现在眼前。经济和哲学,辩证的社会责任和趋势也是值得深深思考的。
  •     论述偏理论,核心是说,民众自我追求的实现和广泛意义上的创新创业,对于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度,超过少数科技学的实验室突破。
  •     活力,文化,野蛮生长
  •     自由的思想独立的精神是创新活力之源
  •     缺乏相关基础,看起来有点难懂。没有阅历,也不知道对美国21世纪创新降低是怎么得出的结论?全书看完唯一的结论是,社会主义大体是不好的,社团主义也是不利于发展的,创新才能推动前进,创新才能繁荣,创新才能强大。。。
  •     相当不错的书~不愧是诺贝尔经济学得主写的书。简直就是打开经济学的新大门啊~叙述是非常不错的。语言是朴实的。从历史的角度一一全球经济的大事件。前篇和中篇是个人比较喜欢的一部分,后面展望的不是我的菜。于是草草收场。从多角度,多层面,图表来各种分析。很直观。而且非常准确。可以入手买。推荐!
  •     最后两章可读
  •     140413
  •     看完觉得好悲观。现在世界经济的问题表面上是中国不行了,实际上是美国不行了,而美国不行了又是制度跟文化层面的原因,虽然最后一章这位诺贝尔经济奖得主提了好多批判,但感觉都是然并卵。这样的话,再过5年世界会是什么样子的啊…… 推荐将本书和那本《创客》连进来读,中和一下
  •     前两部分可以看。草根活力,万众创新,知识的扩展,才是增长的源泉,也就是人力资本。此国必昌,为吾在此,吾在,此国必昌。
  •     大众创新。
  •     我就觉得还可以,作者见识广
  •     书包装相当“高大上”,了解到一些以前不了解的东西,清晰一些问题的认识,串联一些知识,非常好的书
  •     有些学者的书,就是会给你这种感觉:用不同的描述方式,但除此之外,你没得到任何新的东西,没有什么是你真的不知道的。
  •     视野很广阔呐
  •     比较可贵的是,费尔普斯虽贵为诺奖得主,却是一个极具人文主义情怀的经济学家,他对现代经济的阐释没有停留在宏观层面,而是延伸到了个人生活领域。
  •     其实还蛮好看的,虽然中间有点铺陈过度
  •     我为探索,激情,创新而工作
  •     一股浓浓的兜售观点的感觉。
  •     创新是第一生产力!
  •     制度和文化限制大众创新的活力;大众创新并非导致了经济的波动周期;欧洲的社团主义即工会限制了大众创新;社会保障也限制了大众创新。
  •     外国人写书挺有意思的,越是博览群书有学术成就的人可能写得书就越生活化,越越有文采,洋洋洒洒。他们经常提出一个问题,然后给出一些人的解释,然后再说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什么这个国家出现了而另一些国家没出现来进行辩驳。这种思考非常好,也从钟老师的课中学到了这一点,如果系统地进行学习,我们也会有越来越多的问题,更加理性深刻。这本书的主旨是草根阶层的创新导致了19世纪的大繁荣,后来又失去了这种繁荣。是某种价值观和信仰催生了现代经济和民主制度,而不是民主制度带来现代经济或者现代经济导致民主制度。美国式最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国家,而现在,美国的经济增长缺乏活力,其他国家也不能答便车了。
  •     其实是经济分析,过于理论化,数据化,感觉并没有想象中价值高,没有太多思考统计归纳啥的,感觉没啥收获
  •     作者试图在书中展现一个看待国家繁荣的新视角:繁荣的核心是个人生活的兴盛,每个人能够对事业投入,迎接挑战,完成自我实现和个人成长。个人的兴盛又来自于新环境、新问题、新观察、新创意给人带来的新体验。也就是说,国家繁荣源自民众对自主创新过程的普遍参与。
  •     #2014#
  •     将创新从浩瀚的历史进程中提炼出来,佐以不同社会制度的调料,搭配文学艺术绘画艺术的创作灵感,勾勒出了一幅完美主义的理想世界。值得一读。
  •     感觉写的比较杂乱,而且论据不够充分,总有种顾左右而言他的感觉!缺乏一定的深度,而且个人感觉逻辑也不够严密。
  •     翻译严重影响阅读,当然就算翻译的好这书也不好看。
  •     书中关于19至20世纪西方宏观经济演进的阐述令人信服,同样我们可以清醒地看到当下中国实体经济一败涂地的深层次原因。
  •     超出想像,一本扎实的政治经济学著作。
  •     里面反复提到的社团主义,其实是啥?社会主义么?
  •     一般,虽然是诺贝尔奖得主写的,但是没有什么条理性,语言太枯燥了,关键是,全书的内容在第一章第一节就说明白,偏偏还要再说几百页,看得好辛苦,对于这种书,一定要懂得跳着看啊
  •     读了2/3实在看不下去了 翻译得太晦涩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