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者的挑战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6-20
ISBN:9787508639260
作者:【美】范思杰,Vijay V. Vaitheeswaran
页数:232页

章节摘录

资本主义的反思与重塑随着社会企业家和活跃的企业不断尝试新的商业模式,重视社会最迫切的需求,富有创造力的资本主义似乎很有可能在今后几年中发挥重要作用。而成败之差常常取决于推动企业界做出改变的动机有多强烈。未来资本主义和地球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企业资产负债表和国民经济核算一般不把对创意经济至关重要的自然资产——如地球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或许多无形的人类资产计算在内。只有资本主义不再盲目前进,人类才有希望踏上正确的方向。政府和企业在时断时续地采用“从摇篮到摇篮”式的分析方法,以期分析出产品与服务的真实成本。主张用以市场为基础的方案解决重大全球问题的人提出,若资本家对于企业的社会影响能够看得更加长远一些,态度更加诚实一些,企业就可以从问题的一部分转变为解决之道的核心环节。根据这一观点,随着政府采用合理的尺度和标准来衡量社会的健康程度与可持续性,并立法强制企业将碳排放等外部效应考虑在内,动机便会发生转移。贪婪在合理的驾驭之下也可以成为一股向善的力量。但这一变革的关键还是个人作为创新企业家所能发挥的强大作用。在走向未来混合型商业模式之路上起带头作用的是一种新型资本家。促使社会资本家做出行动的是改革社会和解决世界难题的愿望,但他们并非软心肠的人。他们认为赢利动机和市场规律是创办长期可持续、富有社会责任之企业的重要工具。与过去某些非政府组织不同,他们通常愿意同传统企业合作,以推进社会事业的发展。这一观点认为,最终,获得更多利润的不是那些昧着良心发横财的人,而是那些依靠可持续方式和合理方式挣大钱的人。金融专家认为,一个新的亿万富翁阶级——类似于早期新兴市场和对冲基金的崛起,在日益扩大的“影响力投资者”群体中已经初见端倪。有的甚至声称,这些人是富有社会责任意识的新型资本主义的基石,这种资本主义可能会成为21世纪全球经济的标志。这并不是说无论何时何种企业解决何种社会问题,都能赢利。可惜的是,经济学规则和万有引力定律一样,仍然有效。即便如此,社会资本家的崛起仍是一种强大的趋势。大型企业和政府双方都需要加以关注,因为从大众那里涌现出来的颠覆性创意和商业模式拥有改变世界的潜力。1981年,杰克?韦尔奇在纽约皮埃尔酒店举办了一场演讲。这场演讲精确地把握了时代的精神,不亚于戈登?盖高在电影《华尔街》里的口头禅——“贪婪是好事”。在接管了问题缠身的通用电气公司并裁掉了数千名员工后,韦尔奇一举成为了商界名人。他的裁员手段心狠手辣,因此赢得了“中子弹杰克”的外号——这个外号来自中子弹,理论上,这种武器能够杀死人类,却不伤及建筑物。这次重要演讲名为“在发展缓慢的经济中快速发展”,发表于他接管通用电气公司后不久。在这次演讲中,他清晰地解释了其经营哲学,包括裁汰冗员、出售效益不佳的部门并大力提高短期利润,其短期利润的增速超过了国家或全球经济的发展速度。他发誓,通用电气公司“将成为拉动国民生产总值的火车头,而非尾随其后的车尾”。在发出这次宣言之后,他掌管了通用电气公司长达20年。在此期间,他锲而不舍地追求季度利润,并获得了成功。这次宣言使他成为以注重提升股东价值为特点的股东资本主义的标志性人物。诚然,这种方式有其过人之处。企业经理有着明确的责任,轻易无法盗窃公司财产中饱私囊。股东得以直接通过季度收益从投资中获利。与混乱的大型联合企业或黑暗的家族企业不同,上市企业的管理层必须按季度定期向股东作报告,这样的企业通常承担着责任。由此而来的结果就是,宝贵的资产得到了适当管理。韦尔奇自然启发了不少人,在2001年退休时被誉为美国资本主义的英雄之一。但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他似乎认为支持股东资本主义是他的过失。在2009年的一篇《金融时报》采访中,他宣布企业将重心放在季度利润和股价目标上的做法已经过时。他宣称:“表面上看来,股东价值是世界上最愚蠢的想法。股东价值应该是结果,而非策略……你的主要支持者是员工、顾客和产品。”这些话从“中子弹杰克”的嘴里说出来显得非同寻常,但这种转变或许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安然公司和雷曼兄弟公司时代的过热已经动摇了资本主义的根基。多伦多大学罗特曼商学院的罗杰•马丁认为,韦尔奇的第一篇演讲标志着短期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同样,其第二篇演讲如今也宣告了一个新的时代。马丁相信,即将到来的资本主义形式将更加注重社会,因而需要保护社会的规则和管理。他认为,新时代的口号将是信任——尤其是制度化的信任。在这个时代中,许多企业老板似乎都显得贪得无厌、自私自利且对社会问题或解决紧迫全球挑战的需要漠不关心。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究竟应该如何建立信任呢?政府和非营利部门又应该发挥什么作用?这些困境引起了不少深刻反思,许多重大问题如今也都提了出来。前进道路之一是重新构建管理透明、诚实记账和耐心资本主义(patient capitalism)的商业模式。聪明人基金是纽约一家富有社会责任意识的营利性投资机构。其事例看似微不足道,却指出了可行的措施。耐心资本主义如今,在多数情况下,市场力量的拥护者都郁闷不已,但重视市场的发展专家杰奎琳?诺沃格拉茨却并非如此。她认为,世界对贫困、经济发展和全球挑战的看法需要进行彻底的改变,而当前的资本主义危机增强了这一号召的力量。她观察到,“金融系统确实已经崩溃,援助系统也已经崩溃”。在她看来,重大创新的时刻即将到来。在自传《蓝毛衣》(The Blue Sweater)中,她讲述了过去在美国大通曼哈顿银行、非洲发展银行和洛克菲勒基金会等金融发展业的支柱企业工作时遭遇的挫折。她发现这些企业高度官僚化、脱离实际,对他们帮助的人采取一副屈尊的姿态。因此,在2001年,她成立了“聪明人基金”——一家社会风险投资机构——以推动她口中的耐心资本主义的发展。聪明人基金是慈善组织与传统投资基金的奇异混合体。该基金会按常规方式接收慈善家的捐款,然后以商业方式投资出去。投资方式分为贷款给企业和收购企业股份两种。接受投资的一方——以赢利为目的的私人企业,必须服务穷人阶级,以此带来更广泛的社会效益。聪明人基金不遗余力地对这些效益加以衡量,进而测算出其工作效率。聪明人基金的业务非常宽泛。在印度,Drishtee是面向农村地区经营的连锁网络报刊亭,而LifeSpring则是成本低廉的妇产医院。在坦桑尼亚,防疟疾蚊帐生产商“A到Z纺织厂”已经成为该国员工人数最多的企业之一。有的企业——包括一家巴基斯坦按揭贷款服务商和一家印度连锁药房企业则以失败告终。但许多企业却偿清了贷款(享受了低于市场水平的利率)或者提供了分红。聪明人基金将其利润再投资到其他企业,从而在最初捐款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捐款数额。将商业手段用于慈善的观点固然很有吸引力,但在实践中真的有效吗?聪明人基金承认,使用绩效指标会造成精确的假象。毕竟,滤水器究竟是否能预防儿童疾病,这如何才能确凿无疑地证明呢?但将慈善机构在同一领域取得的成果用作对比标准却是可能的。因而聪明人基金坚称,美国传统大型慈善组织“消灭疟疾”称其每发放一顶蚊帐需要10美元运输费,而A到Z牌蚊帐的成本肯定是要低于这个价格的。诺沃格拉茨认为,这种措施有助于防止效率低下和贪污腐败现象的出现,这两者是传统援助机构的通病。在其最初的一次海外任务中,她花了不少日子苦心研究一家效益不佳的肯尼亚小额信贷公司的账目。当调查引向了管理不善和任人唯亲的现象时,她精心编写的报告却不翼而飞,而她也接到了逐客令。她解释道,聪明人基金会采取的措施虽不尽完美,却能对症下药。这样,他们才能帮助企业及时进行必要的战略转型,而非在企业破产之后再事后诸葛。这种实用主义是诺沃格拉茨的典型作风。她说:“在任何方面,我们都不会固守传统理论。”但这也指出了针对聪明人基金的另一种批评:理论家们轻蔑地称,其即兴发挥的方式难以大规模实行,因而难以承担解决全球贫困问题的重任。初看起来,这个观点有几分道理。毕竟,该基金会仅有4000万的投资额,与政府或盖茨基金这样的大型慈善组织投入的几十亿美元相比仅仅是九牛一毛。但更为仔细地观察过之后,我们仍然有理由认为聪明人基金取得的成果超过了其规模。首先,其新颖的方式促使发展专家针对市场力量与责任展开了真正意义上的讨论。聪明人基金在大型开发机构中有支持者。诺沃格拉茨最近甚至受邀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表了演讲,这可是规模最大的此类机构之一。其公司提供备受艳羡的奖学金和指导计划,学员将其理念传播到了发展领域的每一个环节。这家企业在贫穷国家的影响力也不可貌相。接受其贷款的公司通过向聪明人基金筹资增加了融资渠道,从而得以扩大影响力。或许,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公司在发展中国家对促进创业起到的催化作用。聪明人基金投入了大量时间与资金,用以培养当地的管理人员、将发达国家的专家调至接受贷款的企业以及传播成功的理念。诺沃格拉茨希望这些措施能帮助某些社会克服阻碍商业发展的文化障碍。她回忆了几年前在卢旺达劝说几位贫困妇女经营一家正在亏损的小面包店的故事。她必须克服当地的社会风气,如经商妇女不愿和陌生人交谈的习惯,但最终仍然成功让这门生意运转了起来。诺沃格拉茨几年后回到了卢旺达,发现那间面包店已经在该国的国内冲突中毁于一旦。有些曾在这里工作过、看上去很腼腆的妇女随后拿起了砍刀参与到这个国家的大屠杀中。正是这种对贫困的真切认识令我们可以相信诺沃格拉茨会取得成功,与发展领域的许多人不同的是,她并未美化贫穷,也没有施舍穷人。她非常重视倾听那些她想要帮助的人。她之所以倡导市场方式,并不是由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而是因为她坚信市场是调查贫困消费者真实需求的最佳倾听途径。在服务社会底层的其他社会企业家中间,这一经验已经得到证实。希望征服全球市场的传统营利性企业最好加以重视。这是因为聪明人基金的故事指出了有潜力颠覆全球经济传统行业的两股强大力量。第一种趋势是非营利领域的重大变革,该领域从死气沉沉、资源不足和效率低下,逐渐转变为具备市场意识、资金充足和亟待改变世界的行业。第二种趋势在某种程度上是由第一种趋势推动的,即融合了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目标的混合型商业模式和联盟的出现。这两种趋势若能变为现实,将对世界解决许多社会和全球难题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而这些却是政府和企业所无力解决的问题。但有人更进了一步,在这些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更加引人注目的观点。如今,有些空想家认为人类已经进化到了一个转折点上,追求目标的重要性已经胜过了追求利润的重要性。根据这一观点,人类正在进入一个真正具有同情心的时代。有的学者在观察过这两种趋势后,认为资本主义本身已经进化到了更高级的阶段。这一观点认为,想在未来繁荣发展的企业必须将目光放长远,不要限于创造利润等常见问题,而必须通过寻找社会难题的解决方案,来创造造福全社会的共享价值。

前言

引言我们面临颠覆性创新时代的挑战“我这辈子干过60多份工作,”澳大利亚修理匠特雷弗•罗斯在描述他一生在工作上屡遭挫折时说道,“‘我就是干这行的人’这种话我说不出口,因为我做过数以万计的零活儿,没有一件是别人做过的那种真正意义上的事业——也就是说可以让你视金钱如粪土的工作。”但特雷弗却是天生的创新人才。他总是能想出好点子,也喜欢破解难题。几年前,他甚至完成了大学工程与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大部分课程,只是最后因为钱花光了才被迫辍学。但老板总是不拿他当回事,所以他一直没有闪光的机会。毕竟,如果你是公司老板,收到了一份应聘者的简历,上面写着该求职者中途辍学、做过几十份工作,你难道不会对他心存疑虑吗?换作1年前,特雷弗的故事会就此惨淡收场。由于世界上各大公司、政府和顶尖学府在创新方面所持的精英理论,他会成为又一个被埋没的杰出人才。但多亏了如今的全球创新革命,这个故事有才了一个美满结局。正如本书所要阐述的,创新方式正在发生重大变革。这种新方式将改变智力资本与金融资本的关系,同时摧毁学术的象牙塔。由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谷歌化”,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创意如今都有了为人重视的机会——即便它们出自没有漂亮文凭的人。各国政府、慈善机构和企业都逐渐开始利用开放、网络化的创新模式来破解难题,如利用悬赏的方式。首创这种模式的是从制药巨头礼来公司独立出来的美国创新中心公司。该公司推出了一个网络平台,可供遭遇棘手技术难题的机构将这些问题作为挑战发布在其网站上。由于创新中心公司不设置文凭和职称门槛,对所有人均来者不拒,网站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几百万创新人才。为特定挑战提出最佳解决方案的人可以赢得奖金,数额从几千美元到几百万美元不等。在迫于金钱压力辍学后,郁郁不得志的特雷弗•罗斯某日上网时发现了创新中心公司的网站。他偶然发现了一家私人慈善基金发布的一项挑战,内容是寻找在发展中国家开展银行服务的更好途径。他对这一行业一无所知,却兴致勃勃地准备在这一项目上一试身手。但与他一起接受挑战的还有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其中不乏发展问题和金融领域的专家。出乎意料的是,这位来自澳大利亚的外行却在所有人中脱颖而出。据负责此事的官方人士称,他的获奖作品“是一种可以批量处理预算并将这些预算同交易的实际开支进行同步的手机应用程序”。简而言之,他研究出了如何在手机银行上利用简单的软件将人们的预期开支同最终的实际开支进行匹配。他是如何做到的呢?“读过具体细节后,我便受到启发并开始思考。不知不觉中,我已经将脑海中形成的解决方案写了下来。不错,这确实需要在纸上写写画画、画点图表、解决一些难点……但这正是整个过程令我如痴如醉的一方面,也是我为何喜欢破解难题的原因之一。”他在这次挑战中获胜,捧回了2000美元奖金。但据创新中心公司的联合创始人阿尔菲厄斯?宾厄姆解释,微薄的奖金并不是他们所能提供的唯一奖励。他指出,将自己的创意与机构联合起来、帮助这些组织扩大规模、在真实世界中大显身手的能力才是为人赏识的。因此,伴随奖金而来的还有认可。说到大显身手,特雷弗只是热了个身:“我确实希望有机会利用我的某些创意来帮助经济困难的国家的人们,兴许在某些方面还能改善他们的生活……我希望如此。”但他继续解释道,这并不是他参加挑战的主要原因。对他来说,主要的动机是借此机会扭转他在创新方面一生受挫的命运。就在最近,他为一位商业客户研究出了去除毛根的更好方法,又一次赢得了创新中心公司的奖金。特雷弗恰到好处地总结了创意经济的概念:“能够成为创新中心的一位难题破解者,我很欣喜,因为对我来说,这就像一块小小的广告牌,告诉那些在生活中质疑我的人,他们也许是错的,我比外表上看起来聪明得多。”太阳底下的新鲜事创新确实重要,前所未有的重要。由于在许多发达国家,制造业在经济活动中所占的比例已不足三分之一,知识——创意经济的代名词——如今已经成为至高无上的因素。如果我们每一个人不更好更快地学会创新,美国和发达世界的其他国家将难以同提供低成本产品和服务的对手竞争。但如果我们真的这样做,我们便有充足的理由相信世界已经步入后工业化革命时代。这场革命将为世界经济的未来构建可持续程度更高的基础。创新是全球竞争的关键所在,但并不一定是一场零和博弈。如今那些对中国崛起以及美国丧失创新优势忧心忡忡的人只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诚然,我们自身在基础设施、教育和创新经济其他支柱方面的投资失误对我们的经济造成了伤害——但东方的崛起并未伤及我们。相反,由于人类创造之源泉无穷无尽,迄今为止的创新策略虽然忽视了智力资本,而与金融资本的联系更加紧密,但创新仍然可以帮助富裕国家和贫穷国家繁荣昌盛。在这场浪潮中,所有的船只都会水涨船高,但前提是我们必须首先努力修补船体的漏洞。虽然创新一词通常用以形容新技术,但许多创新本身既不新鲜也不涉及精密配件。由麦当劳发扬光大的快餐自助概念就是指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来经营餐馆,而并不涉及技术突破。因此,创新与发明并非同一事物。如今,许多创新都发生在加工和服务环节。某种意义上的新式理念确实重要,但它却可能包含了其他行业或其他国家的现有理念。例如,埃德温•德雷克并非使用钻井技术开采天然资源的历史第一人,中国人利用这种技术开采盐矿已有几个世纪之久。但在1859年某个灵感迸发的早晨,德雷克上校决定尝试使用钻井技术(而非当时通行的挖井技术)在宾夕法尼亚州泰特斯维尔开采石油。他最终发现了“黑金”,而由于他的创新,现代石油工业也应运而生。对待创新的一个有益态度是,无论对个人、企业还是广义上的社会,创造价值的都是新式思维。在大众眼中,创新是实验室里穿白大褂的人所做的事。这种模式已然成为过去。企业设立了纵向整合的研发机构,如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贝尔实验室,政府官员也在心急如焚地研究创新政策,以帮助这些实验室铺平道路。这种模式确实有所成就,因而许多公司仍然会在企业研究上大把烧钱,而政府官员也在执迷不悟地研究产业政策。但这种过时的方式见效缓慢、脱离实际,与如今日新月异的世界经济早已不相适应。而好消息是,正如本书所言,这种中央计划的方式正在让位于更加民主化的创新模式。诚然,优秀创意总是随处可见,但企业与社会却总是习以为常、视而不见。向开放的创新方式迈出第一步可以带来更加广阔的前景。如今,不管是班加罗尔研究实验室里的耀眼天才,还是科罗拉多州的山地自行车发烧友,他们的独到见解都很有机会转化为产品、推向市场。创意的产生和利用可以创造或摧毁就业机会、企业和整个国家经济。来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达国家政府的官方智囊团成员约翰?德赖登坚称:“我们坚信,是创新,而非爱,在维持世界的运转。”这话也许不中听,但确有研究表明在近几十年,经济增长——以及与经济同涨同跌的生活水平——的最重要动力是创新。创新企业和国家也总是优于对手一筹。毕竟,已经没有新大陆可供人类发现了,也没有巨型矿藏可供人类挖掘了。过去几十年里的创新,多数都是由全球经济整合和推陈出新的新技术引发的——换言之,整个世界势如破竹的全球化和“谷歌化”。在今后几十年里,对环境可持续性的追求和全球人口的老龄化,以及随之而来的、惠及几代人的巨大经济机遇,可能会成为创新的最大动力。如今,创新的工具与规则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变革。创新曾经是精英阶层的专利,但随着开放、网络化的方式日渐成熟,创新的民主化程度与日俱增。随着世界日益富裕,人们开始从目的中找寻动力,而非利益,于是世界各国和各个企业开始重新思考奖励机制的作用。为了紧跟全球加速变革的步伐,企业家和公司老板都开始意识到勇于冒险和快速更新技术的迫切需要。而技术进步、市场扩张、日益繁荣和创意更加自由流动的趋势似乎也出现了可喜的融合,这些都有望在一个全新的创新黄金时代中实现。但无论你是一位企业决策者还是一名前途无量的月度优秀员工,为了释放这种潜力,你都需要鼓起勇气面对一个风险与日俱增的世界。你所处的社会或国家是否作好了随机应变、在这个加速运转的世界里与时俱进的准备?你的公司是否真正做到了开放和网络化?你是否了解如何成为一个吸引优秀创意以供公司提取价值的灯塔?最重要的是,你是否愿意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快速汲取相关经验并继续下一个实验,直至成功?真伪论证本书将对一些广为人知的创新观点、政府与商业的作用、假定的全球危机和世界经济的未来提出质疑。在众多广为流传的观念中,我们将对以下几条进行真伪论证:发明、知识产权和尖端技术是创新的关键。中国和印度作为新一代创新强国的崛起势必会以西方的损失为代价。美国如今面对的最严峻的全球挑战是治理华尔街和应对恐怖主义。掀起清洁能源改革的最佳方式是发起一场类似阿波罗项目、资金充足、政府主导的“登月行动”。资源战争,无论是因石油而起还是因清洁水源而起,都不可避免。全球发展趋势表明未来将会出现“人口爆炸”,可持续发展将因此成为天方夜谭。只要瞎指挥的政客放任自流,自由市场甚至连气候变化一类的严峻的全球问题都能得到解决。西方的医疗企业和医疗系统资金充足、技术优越,因而可以无所畏惧,也无须向刚刚开始崛起的贫困世界借鉴经验。创新对社会总是有益无害。当今世界经济所含的风险并不比过去高。说到创新,太阳底下无新事。为了驳斥这些观念,本书随后的章节将逐一论证,以重新反思世界的创新方式。书中的结论部分将为即将到来的民主化创新时代提出一份宣言——“12条颠覆性法则:全球创新的新规则”。我的中心论点是,由于创新的急速演变,世界正处于后工业革命时代的风口浪尖上。如果你能掌握创新的新规则,这便会成为一次绝佳的机遇。本书将揭示重塑世界经济的原则和做法——并介绍这方面的杰出领袖和新秀。在这些凤毛麟角的创新专家中,最具影响力且真正举足轻重的一位便是语气温和却一语中的的哈佛教授克莱顿•克里斯滕森。在其畅销书《创新者的窘境》中,他指出推动商业发展的技术发明分为两种。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是“延续性技术”,该类技术能够对支撑现有商业模式和维持现状的商品和服务做出增值改进。由于这种技术能够迎合现有客户群、创造短期商业利益,多数公司最终都选择将重心放在这种增值创新上。较为不常见的是“颠覆性技术”。该类技术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全新方式,但与旧有的商业模式并不完全吻合,并且总是来自出其不意的环节。传统企业总是对这种突破避之而唯恐不及,认为它们会威胁有利可图的现有营业链条——或者并不足以满足现有的客户。根据克里斯滕森的观察,几十年前凭借昂贵的数据存储技术独霸市场的几家大型公司就存在此类行为。廉价、轻便的磁盘驱动器问世后,这些当时的市场霸主笑称这种技术永远无法臻于完善。而实际上,这些干劲十足的市场新贵却成功生产出了能满足多数人需求的廉价设备——包括许多永远也买不起高附加值的昂贵存储设备的人。克里斯滕森警告称,多数传统企业都会执着于为最佳客户生产质优价高的产品,从而将自己暴露在来自底层的懂得随机应变的颠覆性创新企业的冲击之下。这恰恰是微机问世后传统计算机企业的遭遇:除了IBM公司侥幸存活之外,美国数字设备公司和王安电脑等大公司由于对苹果公司这样的小公司视而不见,最终均以破产告终。柯达和宝丽来遭受了数码摄影问世带来的侧面冲击,而他们同样也不屑地将后者视为边缘产业。网络销售仍然在向钢筋水泥建成的、缺乏激进策略来应对数字冲击的零售企业敲着警钟。其中的一些巨头——如IBM、柯达和沃尔玛,学会了如何顺潮而动,但多数却只能以破产告终。这就引出了克里斯滕森的另一大贡献:在进一步思考过自己的观察之后,他意识到真正的颠覆性力量并非技术,而是后起者采用的商业模式。在其后一本著作《创新者的解答》中,他将“颠覆性技术”这一术语更改为“颠覆性创新”。克里斯滕森身材高大魁梧,如今已步入花甲之年,正与癌症作着搏斗,语速也因为一次中风而有所减缓。但他的思维仍然一如既往、利如刀锋,而且如今这位伟大人物的眼中有了更加宏大的目标。过去几十年中,他一直在观察许多亚洲经济体的崛起,并认为他关于颠覆性的论点也适用于中国的崛起。那么以中国台湾和日本为代表、较早崛起的“亚洲四小龙”呢?亚洲四小龙的崛起固然引人注目,但它们都规模有限,难以对西方产生威胁。至于日本,他称日本确实有摧枯拉朽的机会,但最终却困在了创新者的窘境中。在各个产业中,日本企业接连不断地摧毁安于现状的欧美巨头,跨入全球领先的行列。但他称,这些企业一旦达到技术前沿,便作茧自缚,被自己的最佳客户困在了高附加值发明的陷阱中——他所发现的典型陷阱。美国之所以能够走出这个陷阱,是因为其生机勃勃的创业型经济导致缺乏竞争力的钢铁企业和纺织企业土崩瓦解、汽车工厂被迫迁移,从而腾出了财力与人力以供重新调配给互联网一类的颠覆性新兴行业。哀哉,日本僵化的企业界、负债累累的银行业和头重脚轻的政府政策共同扼杀了这种重生。在克里斯滕森看来,这将日本暴露在了一个更具潜力的新秀的冲击之下。这个新秀不仅具有新加坡永远难以企及的经济实力,也具有日本所缺乏的创业敏锐度,它便是中国。可以想见,在未来几年中,印度和巴西也会继之崛起。这表明,全球经济及其安于现状的传统强国都将面临一场艰险之旅。正是基于这一重要原因,我们可以认为世界经济将步入风险更高的时期。然而,这并不是说传统强国的所有优势都荡然无存。如今,摧毁现有技术和商业模式并不见得比过去容易。然而,由于本书提到过的创新民主化,世界各地众多的新一代颠覆性企业家如今得以进入市场、获得资金和打通关系。实际上,相比过去,这使得他们有机会尝试更多疯狂和不羁的创意,进行更多有的放矢的尝试,使得移动通信等真正具有颠覆性力量的行业更有机会在未来东山再起。在过去几十年中,全球化和“谷歌化”已经推动了创新革命第一阶段的开始。自欧洲人500年前踏上美洲土地以来,这次革命比以往任何一次经济力量都要来得深刻和迅猛。它已经带来了万维网、社交网络、全天候联网和全球市场等方面的技术进步。本书将深入探究市场赢家的思维,在他们避过的陷阱前插上标志,以助你更进一步。一如几十年前在加工管理领域发生的全面质量管理运动,创新将从一个模糊的概念进化为一门有章有法的学科。本书将借鉴这个新兴领域的精华学术研究和实践工作,以教会诸位一些必备的新规则,并指出从多变的全球经济秩序中获得所需的技巧。本书将探讨为21世纪危机寻找全新解决方案的迫切需要,扼要描述出摧毁现有商业模式并以迅猛之势在整个行业中翻云覆雨的前沿创新,并证明只要修补完善支离破碎的资本主义规则,使得解决了社会重要问题的创业企业和市场得到回报,贪婪也可以造福社会。需求:创新为何重要?本书的第一部分通过观察宏观局势提出创新的问题,指出如今的挑战意味着创新有了空前的重要性。在经历了几十年看似轻而易得的繁荣和前所未有的物质进步后,我们正在步入一个纷繁复杂、风险重重、充满毁灭全球威胁的经济时代。这要求我们用全新的创新方式加以应对。本书的这一部分将谈及技术乐观派和经济悲观派正在进行的论战。前者认为颠覆性技术的融合使得当今成了最好的时代,而后者则指出人口因素和经济因素混杂而成的狂风暴雨预示着大难当前。构成如今全球挑战基础的真正趋势是前所未有的城市化、快速老龄化以及新兴经济体和全球中产阶级的惊人崛起。正如第一章所阐释的,这些力量多数情况下值得欣喜,因为它们是全球日益繁荣和几十亿人口健康状况日益改善的结果。问题之所以随之而来,是因为同样的趋势也增加了卫生、环境和其他系统的压力。其中一些影响是全球性的,如从气候变化到传染性疾病等正在凸显的危机。有些影响则导致了一些地区性问题,如资源稀缺和空气污染。本章指出了应对这些全球重大挑战的前进道路。需要进行创新革命的不仅仅是全球性问题,企业问题也是如此。发达国家的传统企业如今正面临着被新兴市场彻底挤出行业的颠覆性威胁——而在未来,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目前属于佼佼者的新兴市场也将面临来自新近崛起的狸猫六国(哥伦比亚、印度尼西亚、越南、埃及、土耳其和南非)或者其他热点国家的挑战。第二章阐述了节约型工程的趋势,解释了为何这会对西方的著名跨国公司构成实实在在的挑战。这一章也提出了一个争议性论点,即这一趋势实际上最终也会为发达国家的普通民众造福。世界需要全新创新思维的最重要原因是,许多人跟不上知识经济的进步。有迹象表明,连富裕国家的许多中产阶级都自感缺乏参与当前世界经济变革所需的工具,断层正在扩大。如今,孟买精英阶层与曼哈顿精英阶层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这千真万确,但堪萨斯州的精英阶层呢?发达国家勤勤恳恳的工薪阶层并没有变得更加富有,却变得更加愤怒了。他们很可能会被掌握了全球创新新规则的经济精英们玩弄于股掌之上。甚至连非洲的农村妇女都发现生活因为手机和网络有所改善,而各个富裕国家的中产阶级和蓝领工人却一直处于全球新形势的压榨之下。随着创新革命的第一阶段在下一个10年向更深层次的变革过渡,美国和其他富裕国家必须寻找出一条全面发展的道路,否则便会面临被历史抛弃的风险。由此引出了这个时代的政治及经济中心问题:创新革命的非凡益处如何以更加公平的方式实现共享?正如第三章所揭示的,好消息是,当前创新具有更加开放、自下而上的特点,这使得没有漂亮的博士头衔或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人得以更加广泛地参与到创新之中。然而,许多人仍然缺乏技巧和悟性,无法像勇敢无畏的特雷弗?罗斯一样利用创新中心抓住这些机遇。速度:创新向何处发展?人类可以解决本世纪的重大全球挑战,但前提是接受创新民主化的趋势。这需要学习新技术并改革陈规陋习。本书的第二部分阐述了元创新(即以创新方式实现的创新)急速变革的三种重要方式。若想在这个美好新世界里取得成功,你必须随机应变、开放心态、勇于冒险。鲜为人知却影响深远的技术融合趋势颠覆了商业,能够加快有益创新的步伐。正如第四章所阐释的,某些重要思想家甚至认为这种融合将会导致“奇点”(singularity)的产生,之后人类将进入后生物文明,区分人类与机器的界限将逐渐消失。这似乎有些牵强附会。即便如此,多种技术的融合也确实在加快前进的步伐,这势必会促进全球创新,并将全球经济加速推向后工业时代。而且,人们正在以惊人甚至可怕的方式掌握创造过程。一种是网络化、以用户为动力的商业模式。第五章仔细审视了开放式创新,并发现其中有不少值得赞赏之处。然而,这一章也警示这种方式遭到了过度宣传,并指出开放有利也有弊。根据第六章的探讨,导致创新方式发生变化的另一个因素是风险的本性和世界顶尖创新人才对待失败的多变态度。简而言之,全球化和“谷歌化”的一个弊端是,个人、企业、行业乃至整个世界经济系统之间的联系都更加紧密。最近的金融崩盘表明,危机可能在某些众人尚未完全理解的领域发生,这使得生活变得更加风险重重。领导阶层可以通过重新反思如何在评估新政策、创新技术和创新方式方面权衡收益与风险,来增强机构和国家的适应能力。而在个人层面,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在自己的生活、教育之路和职业选择上接受试验、预期风险和技术快速失效检测的概念。贪婪:资本主义与新兴市场的未来创新路径在这个后安然时代和后雷曼兄弟时代中,数落利欲熏心的资本主义的各种缺点是很得人心的做法。资本主义确实在一些重要方面存在缺陷,因而难以应对即将面临的人口、经济和环境挑战。但本书的最后一部分指出,只顾谴责资本主义却对市场的力量、利益动机或熊彼特学派的“创造性破坏”一无所知,会错失解决世界问题的最佳机遇。例如,对股份资本主义的短期执迷使得过去的企业忽视了长期投资天然资产所带来的可持续收益。由于市场价格或政府政策通常并不反映市场的真实成本或寿命周期成本,如环境或社会成本,企业经理和企业家缺乏充足的动机来采纳清洁能源技术或以预防为主的医疗方式,反而更愿使用成本较高、效率较低的不可持续方式。虽然反市场言论甚嚣尘上,但贪婪确实可以造福社会,其前提并且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是,政府更加强大,以发挥适当作用,使得资本主义的舞台不再偏袒肮脏行业、低效率市场和短视行为。毕竟,市场力量和利润是变革的两大动力。与其诅咒其消失或将其恶魔化,我们不如加以治理,重新引导企业家和企业利用其创造力解决世界难题——并从中获益。创新领域的最大谬论是创新是一场零和博弈。但中国的崛起并非一定要以西方的牺牲为代价,正如几十年前日本的和平崛起并没有以牺牲美国为代价——但当时恐惧的情绪和悲观的观点却广为流传。第七章阐述了政府为推动可持续资本主义发展在治理市场缺陷、清除不当补贴和重新整合奖励政策方面所应采取的正确措施和所应避免的禁忌。传统企业的老板和有抱负的员工应该如何应对新的全球威胁?历史表明,许多这类公司都无法适应新形势,并因此一败涂地。但只要掌握了创新的新规则,富于远见的领袖和随机应变的员工便可以改革企业——即便是已有数十年历史和数万名员工的大企业也不例外。第八章着重论述了传统行业需要将企业内部的无形资产同外部的知识经济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以便更好地加以利用。公司会议室内正在发生的彻底转变,推动这些公司从短期主义和会计欺诈向公平竞争转变。充满活力的企业家和“慈善资本家”正在以新的方式治理市场,以实现社会目标。第九章指出在创新的新时代中,激励创新人才的并不仅仅是利润,而对目标的热切追求又创造了利润。这便是创意经济的基石和全面发展之路,是21世纪可持续经济发展的新范例。而答案就在三种力量的动态相互作用之中,这三种力量在你所熟悉的整个世界里翻云覆雨,即需求、速度与贪婪。

名人推荐

后工业化时代已悄然来临,全球经济发展急剧变化,企业生存竞争日益激烈,《创新者的挑战》为此面临的挑战提供了深刻的见解和有效的解决方案。——Kirkus《创新者的挑战》总结了全球创新的新规则,帮助个人、企业以及国家在世界新形势下竞争。我向那些渴望了解目前世界发展趋势以及想改变这个世界的人推荐本书。——克里斯•戈帕拉克里什南(Senapathy Kris Gopalakrishnan),印度软件巨头印孚瑟斯(Infosys)首席执行官创新与全球危机并存。作者汇集了丰富的研究资源以及案例阐释他为什么坚信创新是王道。我希望他是对的。——马洛克-布朗(Mark Malloch-Brown),前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从《创新者的挑战》这本书里你能读到你所知的和你所不知的。——胡安•恩里克斯(Juan Enriquez),美国优越风险管理公司主管《创新者的挑战》为全球创新的发展提供了深刻的、全景式的呈现。——保罗•萨夫(Paul Saffo),Discern Analytics 管理部门主管

后记

结论人人都是创新者如今,创新的重要性远超以往。21世纪新出现的难题迫切需要解决。许多创新者来自出人意料的领域,背景也鲜为人知,但他们却在以惊人的速度摧毁着现有的商业模式,颠覆着整个行业。但企业家是创新的重要载体,他们若能因为解决有重要社会意义的问题而获得回报,贪婪就可以造福社会。这样一来,创新便可将这些严重的全球性危机转化成为前所未有的经济机遇。然而,虽然世界需要创新,而且创新也越来越民主化,但我们并不能仅仅因此就断定所有人的未来都必然是光明的。更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世界即将进入更加动荡不安的时期,孰胜孰败将无法预料。顶尖企业会面对来自新兴企业的挑战。许多行业的传统企业会因为出其不意的威胁而遭到意外打击。世界正在经历急速变革,越来越面目全非,工人阶级——甚至连教育程度较高的中产阶级专业人才也发现自己越来越无力参与竞争。政府、企业和个人都会发现连维持现有地位都需要奋力追赶。那如何在即将到来的颠覆性创新时代中成为赢家呢•埃隆•马斯克打造的颠覆性新兴企业不止一家,而是三家——贝宝、特斯拉汽车公司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在讲述其成功之路时,他指出了至关重要的一点。他说,对于创新企业家来说,正确的成功方程式是干劲乘以机遇乘以天分。这恰如其分地点出了在世界经济新时代中繁荣发展的宣言。首先是干劲。杰西卡•杰克利坚持认为,除非伴之以艰苦的执行,否则创意的产生将毫无益处。改善产品、社会甚至广大世界的绝妙创意早已产生,但只因过去的创新过程太过精英化和封闭化,许多创意都没能为人所熟知。然而,随着创新过程的开放,世界各地的各路豪杰,无论地位或企业关系如何,都有机会扬名立万,甚至还有可能发财致富。另外,由于政治和经济障碍逐渐消失,信息和人才的流动速度加快,富有胆识的新秀自诞生之初就在创造覆盖全球的微型跨国企业——如杰夫•登比创办的负有社会责任的PACT内衣公司。约瑟夫•熊彼特将企业家尊称为“通过实践新的组合方式而在市场内部进行变革的创新者”。我们需要加大力度鼓励这类创业活动,因为这可能是人类提高生产力、加快传播与应用有价值的创新并应对世界重大挑战的最大希望。这是因为世界上的主要大国——尤其是美国可能正在步入所谓的前沿经济学时代。随着传统、单一的增长源头已经开始枯竭,知识时代的经济越来越依赖创新来转危为安。这要求新兴企业突破技术、商业模式和社会规范的限制。杰克•海达里就是这样一位颠覆者。他一直在突破极限,将不可能化为可能。他凭借两家新兴科技企业——地球网络和Dice网站发财致富,但却将多数资金和时间用以开启清洁能源革命。他加入了X奖基金会的董事会,联合创办了进步汽车X奖,以期研发出时速突破100英里大关的汽车。他与几位合伙人共同开展了“旧车换现金”项目,两个月内在全美各地收购了70多万辆汽车,将燃油效率平均提高了62%。除了悬赏与政策鼓励之外,他还认为新型创业应以解决这类重大复杂难题为举措,开发清洁能源。传统模式——他称其为牛顿模式——只看到直线发展道路,企业家只能单枪匹马、白手起家,误打误撞发现了优秀创意后,便将其作为知识产权雪藏起来,随后再寻找种子基金,进行内部测试和外部测试等意料之中的步骤。他说:“一切都按部就班,规模化进程十分缓慢,多数创意都困在了技术的死胡同里。”根据其提倡的新的量子论方式,创新型创业是以多种可能性的同时叠加而实现的,并非直线式,并推动了多种方式的发展,最终在市场的大浪淘沙之后,只有一批适合的方式存活下来。量子力学中的波函数与之同理,在各式各样的不同可能性中找出一条道路来推动向前。在清洁科技方面,他的一个主要目标是生产面向大众的电动汽车,让消费者无须担心充电和构造问题。海达里明白拥有全天候网络支持的服务网出现之后,新一代的充电站和汽车应运而生。因此,他开始着手创办能让这一梦想成真的财团。他并未像过去一样成立新公司,而是决定推动建设新一批的财团与商业模式,以促进科技的发展。他认为,将这种汽车付之应用的关键障碍是消费者和企业对购买汽车的需求。通过对构成汽车、充电和电源供应系统的各类企业进行巧妙的软硬兼施与对抗合作,他成功取得了突破,使得这些企业得以在推进本身特有业务发展的同时促进了该项科技的进步。在2011年中期,赫兹租车公司宣布将在多个国家的重要地区提供大量电动汽车的租车服务,而通用电气公司也登上舞台,开始同其他合伙人合作提供充电设备。停车场、工厂、公共设施领域等也加入进来,以分散的方式普及充电设备。他认为,为了应对世界上最严峻的难题,我们需要掌握一系列应对手段——政府政策、悬赏、行业联盟等等。而新一代企业家所面临的挑战将是如何协调这些手段。这个例子表明,若为海达里这类开拓性的创新企业家扫除前进障碍,企业和国家会更具竞争力。只要拥有绝佳的创意,即便没有商业计划也不能构成你一事无成的借口。如今,由于网络众筹等进步,连生活在世界贫困地区的群困潦倒之人都在改变着世界。你为何还无动于衷呢?你要是说不知道去何处寻找机会,那就考虑一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建议:创新的最大潜在动力和未来生产力发展的源泉很可能是无形资产。在经济体中,识别有形资产易如反掌,无论是资本设备和机器还是厂房和基础设施,均不例外。但在创意经济中,企业的多数价值并不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中:这些价值存在于公司最优秀员工的头脑中,会在工作日结束之际步出公司大门。在如今的开放式创新系统中,一种无形资产是将开放式创新各个分散环节联结起来的知识网络。在各种各样看起来有希望推动未来发展的无形资产中,该机构认为最有前景的是先进的软件、数据、分析学和设计。这些初听起来似乎有些乏味。因此,为了发现改变世界的隐藏机会,请仔细思考一下设计思维。IDEO公司——协助苹果公司生产了第一款鼠标的咨询公司总裁蒂姆•布朗虽然无法解决气候变化、流行疾病和长期贫困等令人却步的全球问题,但却自认为知道如何寻找这些问题的对策:利用设计思维,即设计师们在工作时所应用的思维开放、毫无保留的创新方式,而非许多商业和工程学校惯于教授的狭隘的技术创新。采纳设计师思维的企业即通过快速原型和快速失效检测进行试验,定能赢得新的市场与利润。这一概念听起来或许有些轻浮和模糊,从更加成熟的营销到根本性的技术进步无所不包,但设计思维在商业界和慈善界确实赢得了众多拥趸。全面应对问题的方式会带来许多突破,在这方面要优于工商管理学侧重于对现有产品或生产流程进行增值改进的传统方式。传统方式坚持把侧重点放在可预测性和质量控制上,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六标准差——在生产商中十分流行的一种数据分析方式。但这会起到阻碍彻底变革的作用,从而导致分析瘫痪的现象。彻底变革虽然有可能会引起短期的破坏,却能带来巨大的长期利益。通用电气公司可能要算是与六标准差关系最为密切的公司了,但杰夫•伊梅尔特却认为走出信息孤岛的观点有一定道理。他相信应对医疗保健和能源等行业的复杂挑战——他现在将公司的未来压在了这些行业中,需要系统性思考,以将政策、经济学、策略和科技以全新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关键在于既要关注人们的需求,又不能忽视全局利益。斯坦福大学设计学院院长乔治?肯布尔指出了Embrace公司的例子。该公司由他教过的几位学生创办。他们想要解决的问题是贫穷国家正规早产儿医疗设施的缺乏。这一现象的起因之一是高级的保育器耗价高达两万美元以上,而且即便这些国家收到了捐赠的机器,正规培训和维修资金的缺乏也会影响到效果。为了降低这类保育器的成本,人们也采取了不少措施,但斯坦福团队却另辟蹊径,在农村地区同当地人交流。在此期间,他们发现发展中国家的多数婴儿都不是在医院里出生的,因而即便保育器能正常使用,他们也用不到这些设备。该团队设计了一款质优价廉的替代产品:一款小型睡袋,由特殊材料制成,浸入热水后,可保温数小时。这些社会企业家努力拥有市场机会,他们希望能够尽快开始出售这款25美元的保育器。设计推动创新和创造机会的另一个例子是如今正在进行的生产民主化进程。过去,由于贸易的重要工具——如车床、注塑机和电脑设计系统价格高昂、体形笨重,只有资产雄厚的企业才有资格为全球市场设计和生产新产品。这种情况一去不复返了。云计算和强大设计软件的兴起、重要软件的微型化和3D印刷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引发一场生产革命。居于这场运动前沿的是加州欧特克软件公司。几十年来,该公司一直在生产用于高端设计(包括波音飞机的设计和《阿凡达》等好莱坞电影的制作)的昂贵3D软件设计工具。几位年轻的员工瞒着欧特克总裁卡尔•巴斯为iPhone和iPad开发了几款质优价廉的设计软件,这些软件随后大卖。巴斯坦言,如果他们当初征求他同意,他会因为害怕此举会削弱公司的高端品牌而否决该项目。实际上,数百万的新用户如今熟悉了他的品牌,现有的客户也要求公司开发更多此类软件。巴斯称:“这让我们醒悟,世界日新月异。我们用了27年时间才将销量提高到1200万,但如今,我们只用了18个月就再次取得了这样的业绩。”他认为便宜设计软件的传播、廉价数码微观装配实验室和加州“科技商店”(该公司的目标是在设备制造和设计领域取得可与金考复印机相匹敌的成就)等机构的普及意味着,所有人都可以加入到生产革命中来。巴斯甚至称,美国制造业将迎来复兴——“前提是我们重新解读制造业的含义”。那人才呢?精英阶层一直以来轻蔑地认为,说起天分,要么与生俱来,要么永远没有——但在民主化创新时代中,这种观点已经不再适用。毕竟,我们所有人都有过顿悟时刻,而适当的教育和培训能够开发无形的才能,释放隐藏在内心的创新才华。对于许多国家的经济体来说,由于人口发展趋势,大规模的人才紧缩即将到来,将造成中世纪以来的最大冲击。据世界经济论坛和波士顿咨询公司的专家计算,许多发达经济体的工龄人口不久将开始缩减。据他们预计,“大量机构将很难在本国市场找到充足人手,从而难以维持利润和增长”。据预计,至2050年,全球60岁以上人口将有史以来首次超过15岁以下人口。这些问题没有简单的解决方案,因而各国需要通过尝试找出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政策。解决方案之一是鼓励技术移民,因为提高人才流动性也是一个解决之道。我要再次强调要思考如何促进人才流动,而非坐等人才枯竭。由于仇外主义等因素逆势而行的国家将面临被淘汰的危险。预估未来的人才短缺和鼓励公私合作对员工进行再培训都会起到作用,用税收政策鼓励企业增加员工培训的投资也有所作用。企业必须加倍努力,促进员工结构的多样化,在先前被忽视的群体(如世界各地的残疾人、发达国家的老年人或新兴市场的女性)中寻找和培养人才。然而,培养人才的关键还掌握在个人手中。这方面的情况是喜忧参半。值得忧虑之处在于许多国家的公立教育系统和大学不会为学生提供适应21世创新经济方面的教育。在美国,许多公立学校的教学质量已经远远落后于国际标准,这早已尽人皆知。但亚洲国家崇尚“虎妈”式教育、热衷于培养高分学生的趋势也值得担忧,因为此类教育系统多数将重心放在了死记硬背上,而批判性思维、挑战传统理论的精神和创造力常常遭到忽视。值得欣喜之处在于,因信息时代新工具的出现,自学成才变得前所未有的容易。如果本地学校系统所提供的理科教育不足,那就上网联系印度喀拉拉邦的平价家教。如果你孩子的数学成绩落后于同龄人,你可以利用可汗学院提供的精彩免费网络课程来帮他提高成绩——可汗学院已经帮助过100多万学生了。如果你想提高的是更加高级的才能,你可以搜索麻省理工学院等大学公布在网上的大量免费课程。如果理论与观点更对你的胃口,请跟踪激动人心的免费网络TED演讲集。在现实生活中,你也可以参加如今正在世界各地举行的TED活动。在颠覆性创新时代中,竞争优势可能并不掌握在最聪明或最富裕的人手中,而是掌握在最懂得活到老学到老的人手中。这并非易事,因为虽然适用于工业革命时代、自上而下的大批量培养式教育已经过时,但尚无结构合理、清晰的系统可以取而代之。克里斯滕森认为,哈佛商学院一纸漂亮文凭的意义可能已经不比以往。他发现由于网络产品的出现,连他这样的商学教授也在逐渐落伍。他终生拥护的颠覆性创新却逐渐将他淘汰。对此,在稍作思考之后,他付之一笑。他与已过世的彼得•德鲁克一起推动了创新理论的发展,成就无人能敌。对于这样一位人物来说,这要算是再恰当不过的致敬了。几十年前,不少人还认为创新基本上是种边缘活动,只有一头长发、充满想象力的人才会创新。当时,德鲁克便将“创新和创业视作可以加以规范——而且也需要规范并有所目的的活动”。创新虽然可能永远也无法成为一种可以量化的科学,但确实迅速从歪门邪道转变成了接近主流学科的活动。随着神秘面纱的揭开,创新过程越来越普及,一系列有益的工具和规则逐渐出现。本着这种精神,本书以下部分将介绍在颠覆性创新时代中最为重要的12条新法则。12条颠覆性法则:全球创新的新规则创新的方式正在经历全面变革,随之而来的是结果虽然喜人,却常常出人意料。若想在即将到来的颠覆性变革时代中获得成功而非走向灭亡,你就需要掌握全球创新的新规则:1.创新并非零和博弈。中国的崛起不会导致美国的衰落——但只有预先修补了船上的漏洞,你才会取得水涨船高的效果。2.本地化的思维,全球化的行动。本世纪许多国家的最大难题——食物和水源匮乏、医疗恐慌——似乎属于地区性问题。实际上,这些问题常常源于国家和全球管理的失效。创造性的联盟、地区性的手段和系统性的思考都是前进之道。3.通过提高适应性,化风险为回报。各国领袖必须改革私有行业的奖励机制,以增加未来基础设施和供应链的适应性。关键在于由脆弱不堪、自上而下的系统向模块化、随机应变、更能抵御未来风险的手段转变。4.开放心态,才能顿悟。象牙塔早已是明日黄花。采纳开放、网络化创新的企业明白,行业内最顶尖的人才不再是公司内部的员工。5.做会进化的恐龙。在行业内,面对正在摧枯拉朽的敏锐新秀,传统企业的前景也许并不诱人,但你仍然没有理由坐以待毙。调节传统资产,目前尚有利可图但没有未来的过时商业模式要及时淘汰。6.崇尚质优价廉的消费方式取代了挥霍无度的消费方式。大衰退的余波尚未平息。不仅是新兴市场的穷人,连发达国家的消费者也想要性价比较高的产品和服务。7.如果最初没有成功,要屡败屡试。改变对待风险的态度,快速更新技术。坦然接受失败并非易事。8.忘记长幼尊卑——用户才是最了解产品的人。自下而上的创新比自上而下的创新更加有效。让顾客助你创造产品与服务,随之形成的系统会为企业带来优势。9.全力以赴。系统性思维将寿命周期成本和经济活动涉及的外部效应都计算在了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之内,因而比信息孤岛式的思维更胜一筹。10.由停滞到复兴之路需要经由创新来实现。要缓和许多发达国家出现的中产阶级危机,需要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经济增长。为此,最好的方式是投资推动创新的长期动力,如教育、研发和智能基础设施。11.将目的置于与利润同等的地位。在创意经济中,金钱已不足以刺激人才的发挥。逐渐兴起的社会企业家和混合价值链商业模式可以提供启发。12.不断改变学习方式。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潜藏着创新才能,而如今的创新革命势必比以往更加民主化——但你不能再依靠传统的学校、漂亮的文凭和老板了。你必须不断地努力研究创新如何发展,以便参与其中、获得成功。创新曾是象牙塔里的科技精英们的专利,但创新的民主化趋势带来了希望,新世纪面临的重大挑战因而有望获得解决。假以时日,前所未有的创新浪潮甚至能将资源匮乏、纷争四起的世界转变为资源丰富、繁荣昌盛的世界。这是因为随着70亿人口的创新潜能得到释放,人类终将充分利用手中一项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人类智慧。

内容概要

范思杰(Vijay V. Vaitheeswaran),《经济学人》杂志上海区总编辑 、《金融时报》与高盛年度最佳商业书入选著作作者、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成员、世界经济论坛(WEF)顾问 。
《经济学人》杂志屡获殊荣的资深记者、中国财经主任、上海区总编辑。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成员,世界经济论坛顾问,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兼职讲师,主讲有关能源和技术创新的课题。
他与另外一位作者合著的新书《Zoom》入围英国《金融时报》与高盛选出的“2007年度最佳商业书奖”,书中主要讲述能源公司和汽车制造商,如何面对替代能源和新技术的挑战。 他在《纽约时报》以及《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并定期做客NPR、PBS、ABC等多家电视台的节目。
他出生在印度,从小在美国长大,并从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工程学学位。他在《经济学人》杂志工作一年后,在墨西哥开办拉丁美洲分部。自1998年至2006年他负责环境与能源领域的报道,自2007年至2011年负责创新与健康方面的主题报道。

书籍目录

引言 我们面临颠覆性创新时代的挑战   / VII
第一部分 需求:创新为何重要?
第一章 当下创新的机遇与困境 / 3
如今,发展的力量和落后的力量正在进行博弈。人类和整个地球的命运走向在这二者之间摇摆不定,其结果也难以预知。即便如此,人类还是可以让天平向有利的一方倾斜——只要全球创新的步伐能够加快。这究竟要如何做到呢?答案之一是更加协调、规模更大和更富耐心的全球创新活动。
第二章 新兴国家创新的变革模式 / 29
对于亚洲的崛起,西方巨头已经有所应对,在这些急速发展的新兴市场中进行了巨额投资,而且显然也从这些崇尚节约的本地人身上学到了有用的技术。但这些巨头却不愿将这些质优价廉的技术带回发达国家市场,而这正是美国等国臃肿的医疗体系真正需要的竞争。
第三章 创新打破停滞,引领复兴 / 45
如果当前这代人中的某些精英总是耗费时间琢磨如何瓜分利益,而不是创造价值,那人类进步会深受其害。在华尔街赚取不义之财的诱惑吸引了一批最出类拔萃、最富于进取的人才,令他们抛弃了传统行业的事业,而贡献创新并创业的正是这些行业。
第二部分 速度:创新向何处发展?
第四章 后工业化时代的技术创新 / 65
世界正在步入全球创新加快发展的时期。如果这些创新活动能解决气候变化和慢性疾病等问题,人类的生存状况就有可能在本世纪得到极大改善。毕竟,由于电力和疫苗等技术突破,人类在20世纪已经完成过这样的壮举。
第五章 开放式创新模式崭露头角 / 79
宝洁公司已经彻底改革了新创意与新产品的研究模式。该公司如今欢迎各大学府、供应商和外部创新者的参与,并与其携手合作。参与者则能从公司收益中分得一杯羹。
第六章 创新者勇于面对更具挑战的世界形势 / 103
全球经济正在加快发展,不仅越来越开放,也越来越危险——这意味着,创新者必须随机应变、与时俱进,才能繁荣发展。而且,斯图尔特•布兰德辩证地认为,创新者必须有胆量承受更多风险——同时又要对风险进行深思熟虑,这样人类才能克服这一代人面临的重大全球挑战。
第三部分 贪婪:资本主义与新兴市场的未来创新路径
第七章 世界大国间的创新拉锯战 / 127
日本的和平崛起并未造成美国的没落,而当今中国的进步也不一定会以西方国家的衰退为代价。水涨船高,如今新兴大国的经济活力会开启广阔的新市场、扩大全球贸易规模、便利专业化的发展、改善世界各地人口的生活并为具有竞争力的美国企业增加机遇。
第八章 传统巨头公司的进化 / 155
迅速的颠覆性变革正在席卷新兴行业与传统行业。创新的门槛降低了,在全球的普及性也增加了。这是一个利好消息,因为创新的民主化释放了世界各地人才未经发掘的才能,这有助于某些世界最严峻难题的解决。这将迫使“恐龙”为了生存而进化——而且有可能会为那些提出改变世界的新创意的企业带来新的生机。
第九章 资本主义的反思与重塑 / 175
随着社会企业家和活跃的企业不断尝试新的商业模式,重视社会最迫切的需求,富有创造力的资本主义似乎很有可能在今后几年中发挥重要作用。而成败之差常常取决于推动企业界做出改变的动机有多强烈。
结 论 人人都是创新者 / 201
致 谢 / 211

编辑推荐

《创新者的挑战》是一本专门写给新兴市场国家读者的创新思维著作,是一本由《经济学人》中国区资深总编辑、《金融时报》与高盛年度最佳商业书作者创作的、针对中国读者创新诉求的全新力作。《创新者的挑战》颠覆了全球创新思维和理念,倡导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并行不悖,找到了新世纪创新挑战的全新路径。《创新者的挑战》即将解决中国企业举步维艰的发展模式创新问题,中国政府决策层调结构、转方式、保增长的核心任务,以及中国人在个体创新层面上几无建树的困局。

作者简介

在过去的几十年,全球化已经启动了一次创新的革命,没有任何时代比现在更需要创新。传统的创新模式和思维已不再适应瞬息万变的全球信息化时代,荆棘遍布的世界经济、固步自封的政府执政、穷途末路的商业模式以及亟须知识武装的个人进步都需要变革全新的创新方式,创新者的挑战将会越来越大。那么,新兴国家的企业步发展模式如何实现突破?政府决策层如何既能进行结构调整又能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每一个个体如何积极创新并将想法真正得以实施?新兴国家的创新商业模式是否可在全球复制?它们的应用将带来哪些新的启示与思考?
《创新者的挑战》深入探究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创新思维,借鉴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市场的颠覆性创新领域新观点和新理念,对颠覆性创新的种种共识提出了批判和解释,对全球经济、能源、科技发展与创新结合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新的见解和具体解决方案,揭示了重塑世界经济的创新规则。


 创新者的挑战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创新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它实际上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数字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改变了图书写作、图书出版、图书收藏——图书馆的管理。正如iPhone改变了手机的功能那样,我们不知道未来将会如何。如果我们努力创新,则会争取主动,反之则会被社会淘汰。被淘汰的不仅是个人、集体,甚至会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一个行业。

精彩短评 (总计7条)

  •     从宏观的视角为创新提供了一个批判性思考的框架
  •     传统的创新模式和思维已不再适应瞬息万变的全球信息化时代,荆棘遍布的世界经济、固步自封的政府执政、穷途末路的商业模式以及亟须知识武装的个人进步都需要变革全新的创新方式,创新者的挑战将会越来越大。那么,新兴国家的企业步发展模式如何实现突破?政府决策层如何既能进行结构调整又能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每一个个体如何积极创新并将想法真正得以实施?新兴国家的创新商业模式是否可在全球复制?它们的应用将带来哪些新的启示与思考?
  •     书中谈到的内容相对比较宏观,从国家、企业的层面谈及较多;因为积累不够,有感且能够留下来的东西太少,但总体感觉对扩大宏观上对创新的理解比较有帮助,应该是本适合不断进行学习的著作
  •     创新并非零和博弈;本地化思维,全球化行动;提高适应性,化风险为回报;开放心态,对外沟通;调节传统模式;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成功非易事,屡败屡试;重视用户,忘记长幼尊卑;全力以赴,坚持系统性思维;从创新开始复兴;目的和利润同等重要,找到合适激励机制;不断改变学习方式
  •     高大泛
  •     唯有创新才能生存。
  •     地球面临太多问题,只有创新才能解决。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