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十五讲》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 > 心理学十五讲

出版社:北京大学
出版日期:2005-5
ISBN:9787301088654
作者:黄希庭 郑涌
页数:467页

小窥心理学

作SAO的Mental Health Ambassdar,学了三天的各种mental disorders。又借来此书看看,希望能了解得更多。书的叙述很枯燥,但是每章后面的著名实验都令人瞠目结舌,慨叹不已。1弗洛伊德意识仅仅是人精神活动的很小一部分。潜意识才是精神活动的主体。潜意识是因社会道德标准被抑制的先天的冲动与欲望。因为被禁止所以压抑进入潜意识。在潜意识中仍影响着行动。性欲是对人精神活动影响最大的本能。人的性欲始于婴儿期。婴儿期有大量口部满足,就会有抽烟,大吃大喝等口恋型性格。我们的全部行为都有原因。而原因是理性(意识)的是少数。主要是潜意识。2相反,人本心理学主义创始人马斯洛反常道(行为是由外部刺激,知觉认识,潜意识等控制)而行,认为人是可以支配自己的命运行动者。人的基本动机是成长与自我实现。人制定目标,自由选择,并可以解释自己的选择。人的天性是趋于实现自我潜能的。~~多励志啊。3刚要振奋,却又被这个实验深深震撼了。Bouchard,1990 The Minnesota Study of twins reared apart 分养双生子实验人性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Bouchard寻找的56对分养的同卵双生子,测验了一周。惊讶的发现他们在人格,兴趣,智力甚至宗教信仰方面的相似度与合养的同卵双胞胎基本一样。对于同卵双胞胎,环境的影响如此之小。既然都是天定,人这一生,又何苦奋斗一个更好的环境?Bouchard还是解释了,基因尽管主要,但环境还是重要的。更神奇的解释--更主要的人的特性在改变环境而非环境改变人的特性。比如--人常认为情感丰富的孩子来自情感丰富的家庭。然而,Bouchard认为情感的丰富基因已定。这种天性使情感丰富的婴儿对父母的爱做出更主动地反应。强化了父母的行为,强化了父母的爱心。4道德推理-科尔伯格 1963高中后他去做水手,帮忙偷渡难民。开始思考:在什么时候,人不服从法律权威在道德上是合理的。在芝大读本读研读博,制定了定级系统(一项测试),形成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测试中的两难问题最引人深思。弟弟应不应该向违背诺言的爸爸撒谎?贫穷的丈夫应不应该去偷高价售药的药师的药去救自己的妻子?(Heinz's Dilemma)不同年龄人对这问题的回答,让他对道德分了三个阶段。前习俗,习俗,后习俗。最高阶段即为开始遵守个体的道德原则。~~法律有时并不正义,我们是否更应到在人声鼎沸中开始自己的道德原则。5 同样份人生阶段的是埃里克森。1950人生八个阶段,每个都是要克服一个主要危机。eg 0~1.5岁:信任<-->不信任青春期:自我同一<---> 角色混淆成年早期:与人亲密<--->孤立最精彩的要数对成年晚期的解释:自我完满<-->绝望若前几阶段顺利,就会像儿童一样,热情的生活,自我完满。若前几阶段没做好,晚年会愤恨,认为受到欺骗,重新回到第一阶段开始找回信赖,自主,自我认同。但为时已晚,绝望。6 拥挤--卡尔霍恩 1962拥挤主要指心理上的感受,不仅是密度。研究小鼠“行为变异”---在高密度条件下产生的行为拥挤下的老鼠开始好斗,有的又完全服从,成天处于睡眠状态,不筑巢,不在乎育子。~~拥挤下的人们呢?7 记忆曲线 艾宾浩斯 1885这条长长被商家用来宣传的曲线,今日也让人觉得神奇。~下降的曲线,在很远处会与横轴相交吗?有彻底的忘记吗?~曲线的非直线递进表明,时间并非遗忘的唯一或真正原因,那又是什么呢?8 期望效应 罗森塔尔 1966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会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想别人怎么对你,他们就会那么对你;你想别人会怎么发展,最终他就会这样发展。。。eg老师expect哪个学生会大的进步,那个学生果然就有进步了。实验者的expectation 实际在潜移默化中发出信号,改变着实验,使结果应验。~倘若他日为人师,真不该有偏见,应该对每个学生都怀有极大的期望。9时间管理人的一切目标与计划均与时间为基本要素。时间的管理决定命运。实验证明拖沓的人更容易得病,成绩更低。----健康和成绩是拖沓的代价-----好的时间管理又priority (As Michael said in the LCSP)Pareto principle--重要的少数与次要的多数。20%的目标有80%的意义,而剩余80%的目标只有20%的价值。应将时间投入到有更大意义的事上。赶紧还书了~~以后看书还是别拖沓,被图书馆罚了快一百块了>_<

书中那些让我印象深刻的实验

1、科学家们曾经做过实验,“如果阉割幼年个体的睾丸,就可以使附性器官的发育不能成熟,副性特征不能出现,性动机和性行为也丧失。但如果个体成熟后被阉割,则视个体种属的不同,对其性行为的影响程度也不同。阉割后的雄鼠,其性行为完全丧失;阉割后的雄狗,其性行为仍能持续一段时期;大部分灵长目动物阉割后,其性行为很少受到影响。由于情绪和社会因素,人类成年男性施行睾丸切除手术后,其性需要并无多大影响。雌性个体的性行为受性激素的影响较大,除人类外,雌性动物卵巢割除后,便完全丧失了性动机。但人类女性卵巢切除之后,其性动机不受影响。 2、【原创研究】爱哈洛(Harry F.Harlow)于1905年出生于美国的爱荷华州,他的父亲是一个不成功的画家,而他的母亲也并不和蔼可亲。哈洛在斯坦福大学追随者著名的智商研究者推孟念完了本科生和研究生,后来又跟特曼的女儿,智商高达155的克拉拉·米尔斯结婚。推孟为此特别写了一封祝贺信,他在信中写道:“我很高兴看见克拉拉的卓越的遗传物质和哈利作为一个心理学家的生产率的结合。”这听起来可不像祝贺一次婚姻,倒像是在描述两个物种间的交配。哈洛很喜欢谈论“爱”,而对当时的很多心理学家们来说,“爱”似乎是一个遥不可及,难以捉摸的东西。有一次,在一个研讨会上,每当哈洛说起“爱”的时候,另一个心理学家总是打断了他:“你的意思是说亲近吗?”哈洛最后终于忍无可忍了,他回击道:”可能你理解的爱就是亲近?感谢上帝,我还不至于那么弱智。“哈洛研究爱始于30年代,当时他在威斯康星州找到了一份工作,他本来打算研究老鼠,后来又将兴趣转向了恒河猴(这种猴子的基因有百分之九十四与人类相似)。他注意到如果把刚出生的婴候和母猴分开后,婴候就会对笼子地板上的绒布产生极大的依赖。它们躺在上面,用自己的爪子紧紧地抓着绒布,如果人们强行将绒布拿走,这些猴子就会大发脾气,就像被抢走了玩具的婴儿一样。当时人们普遍认为依恋来自于对获得营养物质的回报:我们爱我们的母亲是因为我们爱他们的奶水。但哈洛对此产生了怀疑,他开始了他那堪称残忍的研究计划,就因为这个计划,哈洛获得了一个叫”猴子先生“的绰号。哈洛用铁丝做了一个代母,它胸前有一个提供奶水的装置;同时,哈洛还用绒布做了一个代母,他在铁笼子里同时放入这两个代母,然后把一群刚出生的婴候放入笼子中,仅仅几天之后,令人惊讶的结果出现了:婴候们纷纷把自己的兴趣从铁丝代母身上转移到了绒布代母身上。它们只在饥饿的时候跑到铁丝代母那里吃一点奶水,平时它们始终都抱着绒布代母紧紧不放。哈洛证明了一点:接触带来的安慰感是爱最重要的元素。哈洛还打算测试一下脸部面貌对爱的影响,他做了一个逼真的猴面具。但是在实验的最初并没有使用它,绒布代母是没有脸的。结果他发现婴候们义无反顾的爱上了无脸的代母,它们会亲吻它或者轻轻的咬他。而当哈洛把猴面具戴在绒布代母的脸上之后,婴候们反而被吓得惊声尖叫,并躲到笼子的另一端浑身哆嗦。哈洛的研究证明了另一点:我们所见到的第一张脸是我们心中最可爱的脸。在克拉拉带着两个孩子离开了哈洛后,哈洛的实验又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他设计了一个特殊的代母:铁娘子,它们会向婴候们发出锋利的铁钉,并吹出冷气,甚至会发出吓人的笑声。哈洛惊讶地发现,无论怎样邪恶的母亲,都无法使得小猴子们远离它们,婴候们依然会紧紧地抱住代母。但是哈洛的实验后来出现了一些问题,他原以为绒布代母可以替代真正的母亲,却发现那些被绒布代母抚养长大的猴子变得非常离群、孤僻,它们不与其他猴子玩耍或者交配,它们的性格及其孤僻,有些甚至出现了孤独症的症状。哈洛于是又做了一个可以摇摆的代母,这样培育出来的猴子基本正常,它们每天都会花费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与其他猴子玩耍。哈洛的学生罗新布林说;”这就证明了爱存在三个变量:触摸、运动和玩耍,如果你能提供这三个变量,你就能满足一个灵长类动物的全部需求。“他又补充说:”这真是令人惊讶,我们的神经系统仅仅需要这三样就能保持正常。“哈洛的研究引发了人们的思考,更多的实验证明了哈洛的观点:肌肤的接触对爱的发展尤为重要。一项跨文化的研究表明,西班牙的母亲与婴儿的接触频率更高,对孩子更充满感情。而另一项研究表明,母婴之间的肌肤接触对早产婴儿的存活和发展以及母婴间建立亲密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哈洛的实验还引发了另一个意想不到的后果;他的实验激起了人们对动物权益的保护的重视。曾经有动物保护组织在威斯康星大学门口示威,以纪念在哈洛实验中死去的数千只猴子。更多的实验细节请参考哈洛在1958年发表的文章:The nature of love ,American Psychologist,13,673-685.文章链接:Classics in the History of Psychology -- Harlow (1958) http://psychclassics.yorku.ca/Harlow/love.htm3、【原创研究】人类性反应在六十年代初的美国,发生了一场被称为“性解放”的运动,激烈的社会变革让人们敢于公开探索以前讳莫如深的性行为。也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马斯特斯和约翰森(Masters&Johnson)对人类的性反应进行了研究,并完成了《人类性反应》(Human Sexual Response)一书。在他们看来,要想真正理解人类的性活动,就必须对人类对各种性刺激的真实反应进行直接测量。我想任何人都能想象,这个实验最大的问题是很难找到志愿者来做被试。任何一个正常人都很难接受在进行性活动的同时周围还有一群人注视着自己并进行详细的观察和测量。所以实验小组一开始只好找来卖淫者充当被试。实验进行了两年,获得了很多结论。问题是,卖淫者作为一个特殊人群,从他们身上得出的结论很难推广到整个社会上去。研究人员无奈,只好公开召集志愿者。出乎他们的意料,这比想象中的容易,通过与各个城市的学术、医疗机构进行联系,他们很快就找到了1000多名具有不同社会地位、教育水平的志愿者来参加活动。在测试之前,每一个志愿者都经过了严格的考察以确定他们参加该研究的动机以及在性反应上与研究者进行沟通的状态。实验的内容是非常复杂的,研究者们不仅要观察和测量被试以各种姿势进行性交,还要观察和测量被试在人工或机器装置的帮助下进行的手淫活动。人工装置主要是指人造阴茎,这种用塑料制成的透明阴茎将会帮助实验人员进行内部观察。这些阴茎可以根据女性的感觉来调整大小,而且在整个反应周期内完全由女性被试来控制它在阴道内插入的深度和活动频率,而研究者们则负责对脉搏、血压、呼吸频率等生理反应进行精密的记录。不难想象,这会对被试造成很大的心理上的困扰。很多人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试验后便主动退出了,而另一些人则积极参与了长达数年的研究。据马斯特斯和约翰森估计,他们共记录了长达一万个完整的性反应周期,其中女性和男性的数量比约为3:1.实验非常成功,他们得到了大量让人感到惊奇的结论。首先,就是“人类性反应周期”的提出。他们发现无论是男性和女性,其性反应都可以分成兴奋期、持续期、高潮期和消退期四个阶段。其次,两性在性反应上有着巨大的差异。在经历过性反应高潮期后,男性和女性都会进入消退阶段,此时性紧张迅速降低,性器官也会还原为未唤醒的状态。此时男性存在着可能持续几分钟、几小时甚至是一天的不应期,即在这一段时间里不管他受到多大的性刺激,他在身体上都不能经历另一次性高潮。而女性则不存在明显的不应期,即女性可以连续经历多次性高潮而且不失去任何性唤醒的能力。此外,一些误解也被纠正,比方说男性经常担心自己的阴茎太小而无法满足女性的需求。马斯特斯和约翰森称此为“性器误解”。他们对研究中测量到的阴茎大小进行了讨论,还通过对阴茎在勃起和松弛状态的大小进行了比较而得出了新的发现,他们指出阴道是一种足以容纳不同大小阴茎的极具弹性的器官。实验结果公布后,很多人对此抱有怀疑。比方说,有的实验人员就发现一小部分的女性也存在不应期,而也有一小部分的男性可以连续经历性高潮,几乎不存在不应期。另外,虽然射精一直被认为是男性的专利,可是还有一些比较模糊的证据显示,有一些女性在高潮时偶尔会射液(Strong&DeVault,1997)。实验最重要的结果是,尽管研究人员们研究的是性的生理反应,但他们发现引起性反应的根本原因是心理上的而不是生理上的。现在,马斯特斯和约翰森这两个名字几乎成为了人类性反应研究的同义词,所有的关于人类性行为的研究几乎都是建立在他们的研究成果之上的。他们之后还相继出版了诸如《人类的性机能障碍》、《快乐的结合》、《同性恋观》、《危机:艾滋病时代的异性性行为》和《异性恋等著作》。4、:超负荷心理学上的超负荷指的是由于外来的感官刺激、信息和社会接触过多造成的一种精神状态。超负荷的状态会给人造成相当大的心理压力,大城市中的人尤其如此。所以,城市居民会下意识的采取自我保护的措施来避免它。比方说:板着面孔拒人于千里之外、避免与人深交、能不管就不管等等。总而言之,城市居民的冷漠正是因为来自于它们的生存需要。曾经有人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让同一个小孩子站在不同城市的街头向过往的行人寻求帮助,他逢人便说:“我迷路了!您能帮我给家里打个电话吗?”在小城镇中约有72%的路人帮助了这个孩子,而大城市中的比例只有46%,而波士顿和费城等城市中愿意帮助孩子的人更是不到三分之一。实验得出的结果是:乡下人比城里人更乐于助人。原因则是:城市中的拥挤和紧张生活造成的恶劣影响之一,就是使人对他人的需要不敏感或感觉迟钝化。另外,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大城市中人们的性生活是最少的,和农村人相差无几,反倒是县城里的人性生活最多。性社会学专家潘绥铭认为(2004)原因有二:1、大城市的生活更加繁忙,造成人的压力过大,所以人们投入性生活的兴趣、动力和精力就不自觉的减少了,而县城相对较为安逸,所以性生活较多;2、城市越大,已婚或同居的人们之间的爱情就越少。这无疑会打击大城市的居民心中的优越感。

挺有趣的,里面记录了很多经典的心理学实验。我喜欢看

第82页讲了一个关于服从的实验米尔格拉姆 1963 年 耶鲁大学邀请耶鲁大学附近社区居民参加实验,并支付酬劳。让这些志愿者担任老师,对“学生”施加痛苦的电击,让受试人相信这是研究惩罚对学习效果的影响的科学实验。由穿白色制服的主试官提出规则,并通过抓阄,安排谁当老师,谁当倒霉的学生,但是事先作了手脚,当学生的总是专门请来的演员,受试人总是当“老师”。主试官要求每当学生犯错,老师就要给予电击惩罚。为了让老师了解电击所造成的痛苦,事先每个当老师的,还被施加了45伏的电击(冬天毛衣静电我猜大概是1伏不到,大家可以想象45伏的滋味如何)学生(演员)是个50多岁风度翩翩的中年人,而且他提及自己有心脏病,但是他表示愿意继续参加该实验。然后实验开始,学生很笨,总是记不住单词,于是白大褂的主试官就要求“老师”给予电击,由于学生不断犯错误,于是主试官要求不断升高电压。从45到150到180伏(当然都是假的电击),学生开始非常逼真的尖叫、反抗,要求停止试验。到了300伏,学生开始哀求,说明自己有心脏病,如果“老师”犹豫或者拒绝,主试官会说:实验要求你继续”,直到志愿者把电压升至极危险的450伏。大家猜猜有多少志愿者会把电压调到疯狂的450伏呢?这个问题也问过40个精神病医生,他们凭借专业眼光分析说,大部分人不会超过150伏,只有0.1%的人会把电压升到450伏,医生们而且认为,只有精神有异常的人,才会盲从到使用如此致命的电压。但是实验结果让人震惊。没有志愿者在300伏前退出实验(虽然,实验前他们就被告知,可以随时离开试验,不受任何限制),而且高达65%的志愿者施加了极危险的450伏!虽然其间大部分志愿者质疑、抱怨,口头拒绝,女性们还会流泪,但是他们还是继续试验,眼睁睁看着学生被自己电得死去活来。心理学家对受试人的心理活动分析如下:1、该研究由耶鲁大学发起,那么它一定是好事2、试验目的很有意义,我是志愿者,我该好好配合3、学生也是自愿来参加研究的4、我是老师,他是学生,这纯属巧合,万一我抽到学生签,那现在就是我坐在电椅上了。5、我拿了报酬,我要做好。6、听说电击很痛苦,但是不会致命之后,该类实验继续进行,涵盖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学历、以及男女性别,而且该实验跨度40年,从60年代做到21世纪。我们猜猜结果是否有不同呢?常理来说,男性、教育程度高的、现代的、年长的人,都会更有主见,(或者说女性更有同情心,哪里下得了那毒手?)但是实验结果还是令人沮丧,40年来,无论志愿者性别、年龄、学历,试验结果没有显著不同!人类的服从性之根深蒂固,实在让人震惊!在不断实验中,研究者还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1、“学生”和受试人的身体和情感距离改变,会大大影响服从率:如果“学生”和受试人不在一个屋子里,受试人看不到也听不见学生,则有高达93%的受试人使用了最高电压450伏。但是如果学生和受试人身处一室,且要求受试人强迫学生把手放在电击板上,这时候的服从率最低,仅有30%的受试人服从。2、主试官和受试人的身体距离改变也会影响服从率,受试人离主试官越近,服从率越高。当主试官离开房间,仅用电话指挥受试人时,仅有21%的受试人服从。3、当主试官允许受试人来选择惩罚的电压时,没有一个人使用超过45伏(最低限度)的电压。(这一点令人感到欣慰,人类未来如果没有被自己灭绝,庶几这是一条活命的小门)这个实验的确非常经典!我觉得它可以用来解释为何出了贝多芬和歌德的德国会出现种族灭绝这样的事,大家不过是服从了伟大领袖的指挥,大家不过看到犹太邻居们都搬了家,虽然他们神情悲哀,但是这是我们国家保持纯洁必须做出的牺牲。这个实验还能很好的解释集中营里的焚尸炉现象。那个每天屠杀成百上千犹太妇女儿童的刽子手,并不是杀人不咋眼的恶魔,他不过是听从了长官和元首的命令,拿着工资,解决了一些人类的渣滓而已;在他眼里,那些妇女儿童老人进入巨大的焚尸炉时神态都很安详,他们只当是进去淋浴;处理犹太人时候,他不过是按动了一个红色电钮;他看不到千百人在毒气中辗转反侧绝望呼号的惨绝人寰的一幕;处理完后,他也不必面对那众多龇牙咧嘴恐怖无比的死相,他看到的不过是一堆堆的可以用来做肥料的草木灰一样的东西。下班了后,他回去脱了制服,还可以欣赏莫扎特和红酒。他和我们大家一样,是个普通人而已。

《心理学十五讲》摘录

【人格】1人格的稳定性人格的稳定性:人格的稳定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人格的跨时间的持续性。[昨天的我是今天的我,也是明天的我。]而是人格的跨情景的一致性。所谓人格特征是指一个人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那些暂时的、偶尔表现出来的行为则不属于人格特征。人格的稳定性并不排除其发展的变化。人格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人格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指较为持久的一再出现的定型的东西。人格变化有两种情况:第一,人格特征随着年龄增长,其表现方式也有所有所不同。[如同是焦虑特质,害怕考试、缺乏胜任的自信、恐惧死亡是人生不同阶段的表现]第二,对个人有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和机体因素,例如移民异地、严重疾病等,都有可能造成人格的某些特征,如自我观念、价值观、信仰等的改变。不过要注意,人格改变与行为改变是有区别的。行为改变往往是表面的变化,是由不同情境引起的,不一定都是人格改变的表现。人格的改变则是比行为更深层的内在特质。2气质气质是个人生来就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人格的先天基础,与“脾气”“禀性”相似。气质不是动机,它本身并不是推动活动进行的心理原因,但它使人的心理活动具有某种稳定的动力特征,包括心理过程的强度(例如,情绪体验的强度、意志努力的程度)、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例如,知觉的速度、思维的灵活程度、注意力集中时间的长短)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有的人倾向于外部事物,从外界获得新的印象;有的人倾向于内心世界,经常体验自己的情绪,分析自己的思想和印象)等特征。3人格的环境基础:家庭体贴、温暖的家庭环境能促使儿童成熟、独立、友好、自控和自主等特性的发展。过度焦虑的孩子常有过度保护、对子女反应十分幼稚化的母亲。只要不惹麻烦,父母便漠不关心的孩子,其成就动机和自我价值感都较低。受父母溺爱的孩子,常缺乏爱心、耐性和挫折容忍力。经常受到体罚,孩子会变得难以管教,而且会发生更多的攻击行为。4人格的环境基础:学校教育学生往往以各种情感和猜测盯着教师。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人格形成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威信的教师,学生言听计从,他的高尚品格、渊博的知识、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富于同情心、谦虚朴素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没有威信、缺乏责任心的教师,学生不愿接受其教育,但他的消极性格,如粗暴、偏心、神经质等,可能对学生产生自暴自弃、不求上进等不良影响。5人格的环境基础:阶级有人曾研究过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家庭培养孩子的方法,结果发现,中产阶级的父母对待孩子比较随和灵活,喜欢和孩子根据事实讲清道理,并在一些规矩上往往向孩子妥协;而工人阶级的父母则倾向于不准孩子提问,只要求服从和遵命,还常常施行体罚。在培养孩子的方法上的阶级差别,很大程度上可能是由于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地位、所受的教育和在工作中所担当的角色的不同造成的。这肯定会给他们的下一代的人打上深刻的烙印。6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个体对环境的影响并非被动地加以接受,而是能主动地作用于环境。反应的交互作用——指面对同样的环境,不用的人会以不同的感受、体验和解释来反应这一环境。[敏感/普通、聪明/普通、内向/外向,反应就不同]唤起的交互作用——指个体的人格特征和行为会引起周围的人对他的特异反应。[例如,教养方式塑造着儿童的人格特征,儿童的人格特征也在形成父母的教养方式。]前动的交互作用——指个体主动选择和建构自己所喜欢的环境,而这些环境反过来又进一步塑造其人格。[好打架的孩子如果被限制出外闹事,那么他很有可能把小伙伴邀请到家中。]7人格测试:客观测试的优点是实施简便,平分一定,容易数量化。其缺点是,被试者在回答问题时容易受社会期望的影响或道德防御的限制[比如当机立断与优柔寡断相比,社会更多肯定前者。当试题问被试者是否会优柔寡断时,被试者会参照选择社会认同的一项即当机立断,哪怕不符合事实。],同时被试对自己人格的认识也不一定正确,因而会影响测量的效度。8主题统觉测试:根据情景无特定含义的人物图片进行自由联想。被试所编的故事有四个来源:(1)书籍和电影(2))发生在朋友和亲属中真实生活事件(3)被试自己的亲身经历(4)被试意识或潜意识中的幻想。被试2很清晰地把自己的人格、情感以及心理投射到他们的故事之中。【毕生发展心理学】1婴儿期相对于其他妇女的声音,新生儿更喜欢母亲的语音,这表明他们在子宫里就学会了辨识母亲的声音。但即使到4个月大,婴儿在父亲和陌生人的声音之间还是没有什么偏好。人类婴儿较少以来本能的依恋行为,而是依赖复杂的信号来加强与成人之间的联系。婴儿的引发亲近的信号(比如,笑、哭和叫)是告诉他人来关注他们的行为。2儿童期一般而言,儿童说出的词是他们直接摸到的、玩过的,或做出的一些动作(如移动或发出响声)的东西的名称。而对于那些立在那里不动的东西如家具、树木或商店,儿童是叫不出它们的名称的。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171350.htm3青少年期青春期体验:成熟早晚(比普通人早一年或晚一年),会影响青少年对自己的外表及身体形象的满意程度。在与同性的对比中,较快发育的女孩比较慢发育的女孩更不满意自己的外貌及体重[难为情],男孩情况则相反。青春期也影响女孩与父母的关系。发育较快的女孩不如发育较慢的女孩与父母交谈得多,也不像发育较慢的女孩那样对家庭关系有较好的感情。尽管青春期为两性都赢得了一些权利,但也给女孩带来更多的、与成为女人有关的限制和约束。女孩发现从月经初潮之后家庭对她的约束比从前更多。一般说来,青春期的变化看来对男孩是件积极的事;对女孩来说,却是消极的事。同伴关系:同伴关系是平等的关系,而不像子女与父母的关系那样依赖和服从的关系。同伴关系对青少年人格形成与社会化具有重要作用(1)青少年所关心的问题,往往通过同伴间的交谈、议论而得到解答。(2)青少年所面临的问题大致相似,年龄相当的同伴的意见有助于他们确立自我形象。由于同伴压力的可能性,父母常常担心他们要与孩子的朋友竞争。但青少年通常与父母和朋友谈生活经历的不同方面。父母和处于青少年期孩子的关系必须经历一个转折,从父母有绝对权威到给予孩子适当的做出重要决定的独立性或自主性。因此,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在本质上就比同伴关系更容易引起冲突。对性行为的态度:传统社会对青少年有严格的期望、明确的限制以及强烈的社会压力,这既降低了青少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同时也减少了鲁莽行为;与此相对,在现代社会中,对青少年很少有限制,鼓励自我表达与自主性,但这是以更多鲁莽行为为代价的,其中包括犯罪与堕落。4面对死亡个体在与死亡“达成协议”的过程中大致要经历否认(拒接接受现实)、愤怒、对剩余时间的讨价还价、沮丧以及最终接受这五个阶段。当个体得知自己患有某种致命疾病并将不久于人世之后,他们最开始表现为震惊,会问“这是不是搞错了?”尝试否认现实;然后,他们可能会感觉愤怒,“为什么偏偏是我?”接下来,当他们确认这一事实无法改变时,很多人会开始期望自己至少可以活到某一时间以完成某一件事,即所谓“讨价还价”;同时,人们此时会为即将失却的生命而感到悲伤和沮丧;经历了这些痛苦的阶段之后,最后能够理解“好了,这就是我大限已到的时候了”,虽然这种感觉并不令人愉快,但是对处于这种情景中的人来说,他们反而在这时获得了面对死亡的平静与安宁。以上五个阶段反映了大多数人的情况。【心理的环境基础】1拥挤:当自己身处拥挤的人群中时,你的情绪和行为会有所变化。你变得孤单离群,或是想法儿抽身离开,抑或是变得易激惹和好攻击。你对拥挤情境将作出何种反应取决于很多因素。“拥挤”不简单等于同于“人口密度”。这两个词看起来很相似,但心理学家对两者有明确的区分。人口密度被定义为一定空间内个体的数量。如果意见3.7m×3.7m的房间内有20个人,这房间就被认为是人口密度很高。而拥挤则是由密度产生的个体主观心理体验。也就是说,如果你试图专心励志完成作业,却与20个人待在这样一间屋子里,这时你可能感到太拥挤了;相反,如果你在这样的房间里与20位朋友聚会,你可能一点也不感到拥挤。2超负荷超负荷是指一种由于外来的感官刺激、信息和社会接触过多而引起的紧张状态。人的感官和认知系统的超负荷工作会给人造成很大的压力。在大城市居住的人们对此感受尤深。事实上,城市居民在无意中使用各种方式避免这种超负荷,比如,板着面孔拒人于千里之外、避免与人深交,凡事能不管就不管,等等。简言之,许多城市居民一定程度的冷漠正是出于他们的生存需要。城市中的拥挤和紧张生活造成的恶劣影响之一,就是使人对他人的需要不敏感或感觉迟钝化。3大众传媒对于众多的人具有众多的意义,其功能是多方面的,全看个人有什么样的兴趣、需要和价值观而定。据研究,大众传媒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影响受众的心理和行为大众传媒可以为受众提供支持其固有立场、观点和行为的有关情况,从而增强受众的固有观念//在争议不大而没有其他势力干预的问题上,大众传媒只要重复传播内容,就能直接改变受众的行为。//大众传媒只要善于把一种新观点或行为同受众原有的价值观和需要联系起来,就可以使受众很快地接受这一新观点,而不必改变他自己的原有立场。//大众传媒可以为受众提供情况,证明他基于某种需要和固有观念而采取行动的正确性,从而进一步支持受众已采取的行动//大众传媒可以提供有关情况,把受众的固有立场同新发生的事件联系起来,对行为起引导作用。//大众传媒为受众指出行为规范,其结果是形成某种文化规范。【意志与时间管理】1意志就是人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2抱负水平目标的确定和选择与一个人的抱负水平密切相关。所谓抱负水平是指个人在做某件实际工作之前估计自己所能达到的成就目标。成败感实际上是个人的抱负水平与实际成就之间所产生的“负差”(成就>抱负)与“正差”(成就<抱负)时的主观体验。抱负水平制约着对行动目标的追求。个人的抱负水平是后天形成的。影响抱负水平的因素有:个体成败经验。成功的经验一般能导致抱负水平的提高。自信心。自信心是过去获得很多成功经验的结晶。团体成败经验。自己缺乏直接的成败经验时倾向于以他人或团体的经验为定位点。3认知失调“认知”一词指的是一种心理过程,如思想、观念、知识单元、态度或信念等。失调的意思就是不协调。认知失调论主张:如果一个人被别人劝说做了某种和他原来的观点相反的事或说了某些与他的真实观点相反的话,他将会产生一种改变原有观点的倾向,以使其与刚刚做过的事或说过的话一致。引起撒谎行为的压力越大,则改变原有观点的倾向将越弱;当撒谎理由(借口)越充分,体验到的认知失调越少。4意志控制与失控意志的控制作用是通过对行动的激励和克制来实现的。当人遇到有威胁性的情况而自己又无力应付时就会觉得自己对事件失去了控制能力,这就叫失控。失控后的行为反应寻求信息:一个人失控后最先产生的反应时渴望得到更多的信息,以形成对所处困境的合适的认识。对更多信息的需求往往会带来两个后果:一是对环境影响更加敏感;二是对获得信息的加工更加粗糙。对困境的反应加剧。人在失控时都有恢复控制的倾向。失控后,如果人对困境事先没有预料到,其消极影响会更大。失控在困境消失之后,仍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不良的影响。当人已有的控制能力或将具有的控制能力被强行取消或受到威胁时就有可能产生抗争反应,引起下列情绪和行为:(1)产生愤怒、敌意和攻击情绪(2)竭力挽回失去的控制能力(3)对结果的认识会发生改变。被外力强制取消的选择结果变得更有吸引力而留下来的结果则变得更不合自己的心意。(4)产生选择自由的象征性恢复。消沉常产生于试图努力改变某种不利情形屡遭失败的时候,如果屡次挽回控制力都没有成功,人就有可能停止努力产生消沉。生活中某一方面的失控哦所产生的消沉可能会影响到生活的其他方面,在其他的事情上也放弃自己应有的努力,甚至将可控制的事件误认为是不能控制的。消沉还可能造成长期的焦虑和抑郁。5错误的时间管理迷惑:当有人抱怨说他们浪费的时间太多但又不知时间都去哪里了,就可以肯定他们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做什么,时间管理就没有什么意义。犹豫不决:犹豫不决意味着一个人对某一任务不是一次完成,而是要花很多次的时间,它使惶惑和紧张更加严重。精力分散:精力分散是企图做超出需要的甚至超出可能的过多的事情。精力分散会引起无效的问题解决,无法集中精力,对最简单的工作也缺乏动机。企图在各方面都做工作就会使身体产生疲劳,这又给人的精神带来更大的压力。拖他:拖沓不只是较差的学习习惯和较弱的时间管理,而且包括对工作的烟雾,以及非理性的想法、低自尊、抑郁、焦虑、害怕失败和缺乏坚定的立场等。逃避:逃避常见行为:延长休息时间、溜达、寻找可以聊天的人、阅读并不需要的书籍、做一些工作上的琐碎事情、不断清理办公桌或文件、做白日梦中断:中断对复杂工作的伤害最大,这样的工作需要一段启动时间来找到节奏,而不断的中断则要求附加的时间来重新定位和再启动。【意识状态】注意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久暂特性。注意的稳定性与注意对象特点以及个人自身积极性有关。复杂、变化、活动的对象比单调、静止的对象更能引起人们长久的、稳定的注意;如果人对所从事的活动有浓厚的兴趣、持积极的态度,那么他对该活动的注意就比对没有兴趣、态度消极的活动的注意要稳定、持久。注意的转移: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易主要依赖于两个因素。一是原来注意的强度。如果原来注意的强度越大,注意的转移就越困难、越慢;反之,注意的转移就比较容易、快速。二是新注意的对象的特点。如果新注意对象愈符合人的需要和兴趣,注意的转移就越容易;反之,就越困难。【语言与交往】1目光接触在人际交流中的主要作用:直接表示对他人的注意,使交流得以实现。实现各种情感的交流直接调整和控制沟通者之间的互相作用水平。一个人在不能充分地表现自己或不适应于某种环境时常常避开众人的目光。反映人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和支配关系传达肯定或否定、提醒、监督等信息2社会归因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人们常常要推断对方行为发生的原因,探究对方行为产生的动机;或者思考自己为什么会做出这样一种反应,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应对方式。个体诸如此类的表现就是归因。归因应该是一个理性的过程,但实际上在归因过程中,常常因为某些原因而出现归因错误和归因偏差的问题。产生归因偏差现象,或是由认识上的不足造成的,或是动机上的原因,也可能是两者兼而有之。归因,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社会判断过程,它指的是根据所获取的各种信息对他人的外在行为表现进行分析,从而推论其原因的过程。换言之,归因就是对自己或他人的外在行为表现的因果关系做出解释和推论的过程。这里所说的外在行为表现意指通过感官可以直接观察到行为表现,包括一个人的某种行为活动及其存在状态。人们的外在行为表现,究其原因不外乎内因和外因两种。内因指内在原因,即个体自身具有的、导致其外在行为表现的品性或特征,包括个人的人格、情绪、心境、动机、欲求、能力、付出的努力等。这些都是存在和表现于个体自身之中的,是难以通过过眼而直接观察到的。外因则指外在原因,即个体自身以外的,导致其外在行为表现的条件和影响,包括环境条件、情境特征、他人的影响等。这些都是存在和表现于个体自身之外的,是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到的。行为归因是人的社会认知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对他人进行的深层认知的开始,也意味着根据感知获取的表面的、外在的特征和属性来进一步对他人的社会行为进行判断和推论。只是这里的社会判断和推论是关于行为原因的(如对他人面部表情的判断或对他人连续一致的某种行为活动的推论),而不是泛指对他人认知中所包含的各种判断和推论。归因虽然是人的认知活动,是一判断或推论过程,但不同的归因会对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它又具有动机的作用。这种动机的作用产生于归因中所包含的评价成分,换句话说,归因不仅意味着对外在行为表现的解释和说明,也还意味着对行为者的评价,由此才对行为者产生了动机作用,或者是使其积极努力,或者是使其消极泄气。基本归因错误描绘人们在考察某些行为或后果的原因时高估倾向性因素(谴责或赞誉人)、低估情境性因素(谴责或赞誉环境)的双重倾向。你当然应该警惕出现基本归因错误。可是,这可能不大容易——往往需要做些“研究”才能发现行为的情境根源。情境力量常常是无形的。例如,你看不到社会规范,你只能看到它们引发的行为。你能做些什么来避免出现基本归因错误呢?尤其是当你所做的是负面的倾向性归因(“这个笨蛋”)时,你应该退后一步并问自己;会不会是情境中的某些事情导致这个行为?你可以把这类练习当作“归因宽容”。自立性偏差:自利性偏差引导人们将他们的成功归结于自己,否认或者推托自己失误的责任。在很多情境中,人们倾向于对成功做倾向性归因,对失败做情境性归因:“我之所以获奖时因为我的能力”;“我败下阵来是因为有人做了手脚。”请注意这种归因模式可能对你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如果你不认为你的成功是情境性原因(例如,“这件事本来就很容易”),你下一次可能就不会努力;如果你不认为失败是倾向性原因(例如,“我不应该在这件事上浪费那么长时间”),你可能照样不会去努力。我们前面强调过,当你考虑其他人的行为的时候,你应该努力避免基本归因错误。同样道理,对你自己的行为你也应该小心谨慎,消除自利性偏差。行动者——观察者偏差:对于一个人的行为,行动者本人与观察者的归因之间常常有很大的差别,甚至完全相反;人们习惯将他人的行为归因于较稳定的人格因素,但却倾向于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部因素。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第一种解释是行动者与观察者的着眼点不一样。行动者着眼于他周围的环境,观察者着眼于行动者本身。因此,行动者认为他的行为是对这些情境线索的一种反应,也就是说,是由它们引起的。然而,对于观察者来说,不是情境的线索那么招人耳目,而是行动者的行为;第二种解释是行动者与观察者所拥有的信息不同,自然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一般情况下,观察者对他人的过去了解是有限的,只是关注他人的现在情形,并且往往假定他人行为的一致性是个人的特质决定的,所以常作内部归因。而行动者对于自己的过去是了解的,知道自己在不同情境下将会如何反应,因此,在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归因时,更多地关注情境原因,容易做出外部归因。影响沟通效能的因素:决定性因素:信息的真实性和个人动机。缺乏实事求是态度会造成意见沟通的障碍。对个人利害相关的事比无关痛痒的事要容易沟通。传递的信息和个人隶属团体和参照团体的价值观一致,沟通效果高,相反,会造成意见沟通中的障碍意见的内容影响沟通效果。有前因后果的事比孤立事件要容易沟通。一般人的特点是对人的问题有兴趣,其次是事,再其次是理论,因而也影响沟通的效果。意见沟通欲速不达,重复有助于沟通效果言简意赅,生动诚恳的语态有助于增强沟通的生动性和说服力。希望改变他人的态度时,口头言语沟通比书面言语沟通更为有效。沟通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一个人内心根深蒂固的态度和信念,长期沟通可能有效。构成人际吸引的因素主要有:时空距离是形成密切的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条件、必要条件。在接近的条件下要想进一步与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彼此互相接纳是另一个重要因素。所谓接纳,是指接纳对方的态度与意见,观念与思想;对他的为人处事不但感到兴趣,而且表示适度的赞许。相似性和互补性也是人际彼此吸引的原因。对某种事物或事件具有相似或相同的态度,具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感情上就容易产生共鸣,形成密切的人际关系。态度相似性之所以能密切人际关系,可能是由于彼此观点一致,争辩机会较少,人与人之间互相支持,从而使友谊得到发展。除两性之间的自然互补之外,在个人兴趣、专业、特殊才能等方面,多数人都会有期望他人来弥补自身缺陷的心理倾向。因为人在追寻成长的过程中,不可能发展得面面俱到,总难免有顾此失彼的遗憾。因此,遇到自身所缺而对方所擅长的某种特征时,就会不期而然地对其表示好感。相似与互补看似矛盾,其实是针对不同的方面;前者多含价值取向的意味,后者则多表现为现实的需要。友谊的形成朋友之间的感觉,也有程度深浅之分。就朋友间自我表露的程度而言,有的朋友间重在信息与意见的交换,而在感情上则表露得较少。这是以事业或学业为基础的友谊关系。【动机与情绪】1成就动机从追求成功的角度来看,一般人所设定的追求目标不外乎“学习目标”和“表现目标”两种。惯于设定学习目标的人,事实上他的追求目标有两个层面:一是追求工作的成功,二是追求自我成长,从工作经验中学习到知识与能力。在面临成败未卜的工作情境时,这种人倾向于选择较难的工作。困难的工作成功了,自然就会有成就感;即使结果失败,仍然学有所获。惯于设定表现目标的人,真正追求的并不是工作的成功,而是要借工作表现来博取别人的好评。在面临成败未卜的工作情境时,这种人倾向于选择要么最容易要么最困难的工作。原因是最容易的工作可以保证成功,进而获得别人的赞许;最困难的工作成功率低,一旦成功了将成为英雄,即使失败了也会得到别人的谅解。2亲和动机至少经过三方面的学习,一直与人维持着相当接近的亲和动机:(1)个人目标无法达到时,求人帮助(2)遇到危险情境时,求人保护(3)对事物不了解时,求人教导。3动机与唤醒唤醒是指身体和神经系统被激活。好奇动机可以理解为在唤醒水平太低时,一种提高唤醒水平的尝试。人们为了保持适度的唤醒水平,会经常变换自己的活动,如像听音乐、聚会、运动、谈话和睡眠等活动,以避免过度单调或过度刺激。基本情绪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在发生上有独立的神经生理机制、内部体验和外部表现,并有不同的适应功能。复合情绪则是由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出来的。心理学上一般把快乐、悲哀、愤怒和恐惧看作4种基本情绪。快乐时盼望的目的达到紧张解除后继之而来情绪体验。程度取决于愿望的满足的意外程度悲哀是失去所盼望的、所追求的东西或有价值的东西而引起的情绪体验。愤怒是由于目的和愿望不能达到或顽固地、一再地受到妨碍,逐渐积累而成的。程度依存于失去的事物的价值恐惧是企图摆脱,逃避某种可怕的情景,往往是由于缺乏处理或缺乏摆脱可怕的情景(事物)的力量和能力所造成,比其他任何情绪更具有感染性。价值观:价值观的作用常见于兴趣、信念和理想这三种表现形式。兴趣是人的认识需要的心理表现,它使人对某些事物优先予以注意,并带有积极的情绪色彩。兴趣是价值观的触及形式,其稳定性较差,甚至人们都意识不到其中所包含的价值判断。信念是人对于生活准则的某些观念抱有坚定的确信感和深刻的信任感的意识倾向。信念是价值观的核心层次,其稳定性较强,指引着人的思想和行为,是一种被意识到的具有理论性的价值取向。【学习与记忆】1记忆歪曲记忆歪曲即学后所测得的内容与学习材料的事实不符。为什么会发生记忆歪曲现象?这有两种解释:一种观点认为,记忆歪曲不一定是进入长时间记忆储存之后才发生的,个体从接受刺激开始,信息处理的方式就是有所选择,而非全盘照搬的。另一种观点是从干扰理论的角度加以解释的,认为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既与原有的旧经验交叉,又与新进入的信息互动,新旧信息交流互动的结果产生了认知结构的改变,记忆歪曲现象也就成了一种适应过程中发生的心理现象2动机性遗忘理论动机性遗忘理论是基于精神分析的遗忘理论,并因此独具特色。该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我们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推出意识之外,因为它们太可怕、太痛苦、太有损于自我。如果消除了压抑的原因,消除了记忆材料与消极情绪的联系,那么遗忘也能得到克服。【感觉与知觉】社会知觉是相对于物体知觉的,是对人的知觉。在社会知觉过程中,认知者和被认知者总是处在互相影响和互相作用的状态。因此,在认知他人、形成有关他人的印象的过程中,由于认知主体与认知客体及环境因素的作用,社会知觉往往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偏差。首因效应:在社会心理学中,首因效应指的是在社会知觉过程中,最先的印象对人的认识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首因效应对认知的影响,其一为,印象形成是所有人格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二为,在这些人格要素中有一种是左右印象形成的主要因素,最早出现的中心词决定第一印象。在社会知觉过程中,可能“中心词”和接受“顺序”都在不同程度上左右着人们对他人人格特征的认知。近因效应:近因效应指最后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究竟在何种情况下首因效应起作用,何种情况下近因效应起作用呢?一种看法认为,在关于某人的两种信息连续被人感知时,人们总倾向于相信前一种信息,并对其印象深刻,即此时起作用的是首因效应;而在关于某人的两种信息断续被人感知时,起作用的则是近因效应。另一种看法认为,认知者在与陌生人交往时,首因效应起较大作用,而认知者与熟人交往时,近因效应则起较大作用。还有一种看法认为,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究竟何者起作用,取决于认知主体的价值选择和价值评价。晕轮效应:它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人的某种人格特征形成好的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晕轮效应实际上就是个人主观推断的泛化、扩张和定型的结果。在人的认知中,由于晕轮效应,一个人的优点一旦变为光圈被夸大,其缺点就隐退到光的背后被遮挡住了;反之亦然。社会刻板印象:指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人们的社会刻板印象一般是经过两条途径形成的:其一是直接与某些人或某个群体接触,然后将某些人格特点加以概括化和固定化;其二是依据间接的资料形成,即通过他人的介绍、大众传播媒介的描述而获得。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社会刻板印象是通过后一条途径形成的。社会刻板印象对人们的社会认知会产生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从积极方面来看,刻板印象本身包含了一定的合理的、真实的成分,或多或少反映了认知对象的若干实际状况,因此,刻板印象有助于简化人们的认知过程,为人们迅速适应社会生活环境提供一定的便利。从消极方面来看,由于刻板印象一经形成便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很难随现实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它往往会阻碍人们接受新事物。在对人的认知中,刻板印象易导致成见。事实上,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就是分别从国民刻板印象和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发展而来的。【思维与创造】决策的经验法则不管是否合理,我们在做决策时总是会依照一定的准则和经验的。经验法则可归为三类。代表性法则:在我们的经验中,总有一些特征是你认为与某些事物有比较紧密的联系的。(例如,提到护士,通常被认为是女性)可利用性法则:在很多时候,我们判断一件事情或一类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往往是以我们能够回想到的这类事件的多寡来决定的。(例如,飞机比其他交通工具安全得多,但常常被认为不安全,是因为空难给人的印象较深,使人很容易想起。)定锚与调整法则:很多时候,我们在对情况不是很明确的时候,我们往往先做一个估计,然后再根据我们对情况的逐渐了解不断做出调整。功能固着功能固着是思维活动刻板化现象。它是指一个人看到某个物品有一种惯常的用途后,就很难看出它的其他新用途;如果初次看到的物品的用途越重要,也就越难看出它的其他用途。这类现象使我们趋向于以习惯的方式运用物品,从而妨碍以新的方式去运用它来解决问题。


 心理学十五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