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第二卷)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9-08
ISBN:9787040063875
作者:袁行霈
页数:528页

书籍目录

目录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绪论
第一节 文学的自觉与文学批评的兴盛
文学自觉的标志 从人物品评到文学品评 从文
体辨析到总集的编纂 文学理论体系的建立 新的
文学思潮
第二节 动乱中文人的命运与文人的风尚
乱世与乱世文学 文人多遭杀戮的命运 药与
酒:生死主题、求仙主题、隐迪主题
第三节 门阀制度与门阀观念下的文学创作
士族与庶族的对立 寒士的不平 文学家族
宗族与伦理
第四节 玄学对文学的渗透
摆脱两汉经学的束缚 自然与真 言意与形神
魏晋风流:颖悟旷达真率之美 从玄言到理趣
第五节 佛教与佛经翻译对文学的影响
佛教的传入与佛经的大量翻译 文人与佛教 佛
教对文学的影响:想象世界的丰富 故事性的加强
四声的发现 词汇的扩大 文学观念的多样化
第六节 魏晋南北朝丈学的发展历程
建安、正始文学 两晋文学 南北朝文学 魏
晋南北朝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一章 从建安风骨到正站之音
第一节 曹操与曹丕
学习汉乐府结出的硕果 曹操的文坛领袖地位
曹丕与七言诗
第二节 曹植
政治悲剧与诗歌才华的展现 骨气奇高、辞采华茂
五言诗的发展 后世诗人的认同
第三节 王粲、刘桢及蔡谈
“七子之冠冕”王桑 仗气爱奇的刘侦 察琰与
《悲愤诗》
第四节 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
政治理想的高扬 人生短暂的哀叹 强烈的个性
表现 浓郁的悲剧色彩
第五节 阮籍、俄康与正始诗歌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阮籍《咏怀》:政治抒情组
诗的出现苦闷与旷达 渊永的滋味与隐约曲折
的风格 嵇康与应璩的诗
第二章 两晋诗坛
第一节 陆机、潘岳与太康诗风
政治旋涡中诗人们的浮沉 逞才成为创作的目标
繁褥:太康诗风的特征
第二节 左思与刘混
咏史诗的渊源与特征 寒士的不平与抗争 典以
怨的诗风与建安风骨的再现 刘琨的诗
第三节 郭璞的游仙诗
游仙诗溯源 乖远玄宗与坎谋咏怀 文采富艳寄
托高远
第四节 王羲之与兰亭唱和
《兰亭集序》与兰亭诗 兰亭诗的主题及审美价值
文人雅集诗酒唱和及其对后代的影响
第五节 孙绰、许询与玄言诗
东晋文人的心态 玄释合流 心隐与运意:因循
自然与玄理的阐发
第三章 陶渊明
第一节 陶渊明的人生道路与思想性格
以辞彭泽今为界的前期与后期 仕与隐的选择
贫与富的交战 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 魏晋风流
的代表
第二节 陶渊明的田园诗及其他
陶诗题材的分类 中国文学的新题材:田园诗
咏怀诗与咏史诗对前人的继承与发展 行役诗中表
现的苦闷 赠答诗中表现的深情
第三节 陶诗艺术及其渊源
自然:陶诗的总体艺术特征 日常生活的诗化
情景事理的浑融 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暗而
陶诗的艺术渊源
第四节 陶渊明的散文与辞赋
任柳先生住种的自我形象 《归去来兮辞》与文学
中的回归主题《桃花源记》的理想模式
第五节 陶渊明的典型意义
诗人陶渊明的被发现 士大夫的精神家园 不为
五斗米折腰 酒与菊
第四章 南北朝民歌
第一节 市朝民歌与吴、楚风情
吴歌与西曲 水乡景物与市井气息 女性的吟唱
清丽缠绵的情调 修辞特点《西洲曲》
第二节 北朝民歌与北朝各民族的风习
北方的景色与以鲜卑为主的各民族风习 社会题材
的多方面表现直率朴素刚健豪放 《木兰助
第五章 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
第一节 谢灵运所开启的新风与山水诗的兴盛
从山水中寻找人生的哲理与趣味 山水成为独立的
审美对象从写意到摹象 从启示性到写实性
谢灵运的山水诗及其地位 山水诗在南朝的兴盛
第二节 鲍照及其创新
寒士的呼声 奇矫凌厉险俗的风格 对七言诗的
贡献
第六章 永明体与齐梁诗坛
第一节 沈约、谢眺与永明体
永明体的兴起 声律:诗歌创作中新的追求 沈
约的诗歌谢眺的诗歌 阴锤、何逊等
第二节 齐梁诗人集团
门阀制度下的家族文学 士族优势的衰落与皇权中
心的形成 以宫廷为中心的诗人集团的形成 诗
人集团的三个中心:南齐竞陵王萧子良,梁代萧衍、萧
统,萧纲 诗人集团的活动方式及其对创作的影响
第三节 从市井到宫廷
南朝民歌从市井进入宫廷 流行音乐的变化对诗风
的影响 宫体诗:对女性的审美观照 女性生活、
容貌、体态、服饰与器物的描写 爱情心理的刻划
辞藻与声色 感官的刺激
第七章 庚信与南朝文风的北渐
第一节 北朝文化与文学
北魏孝文帝与北朝文坛的复苏 仿古与趋新:西魏、
北周文坛概况
第二节 南北文风的交融
政治对峙与文化多元 南北文风交融的途径
第三节 庚信文章老更成
前期诗艺的养成 乡关之思的内容与表现 承前
启后的地位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
第一节 别开生面的魏晋文坛
“以气质为体”与“以情纬文” 曹操的教令 曹丕
兄弟的书札 《登楼赋》与抒情小赋的繁盛 论辩
文的勃兴
第二节 南朝美文的衍化
世重文翰 元嘉三大家 范晔史论《文心雕
龙》的骈文艺术 齐梁新变之风 诗体赋与写
景文
第三节 《水经注》与《洛阳伽蓝记》
《水经注》:不以南北为鸿沟“集六朝地志之大成”
尽自然之趣《洛阳伽蓝记》:学术与文学上的个性
故都伽蓝的双重象征性 整饬与散行兼美的文风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
第一节 小说的起源与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兴盛
关于“小说” 小说的起源 魏晋南北朝小说的
兴盛
第二节 志怪与志人
志怪与志人志怪小说兴盛的背景 志怪小说的
内容 志人小说兴盛的背景 志人小说的内容
魏晋南北朝小说的特色
第三节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的编撰 《世说新语》与名士风流
《世说新语》的文学成就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
绪论

第一节 开放的文化环境与唐代文学的繁荣
国力的强大与中外文化的交融 士人的人生信仰、
文化的繁荣对文学的影响
第二节 漫游、人幕、读书山林之风、贬满与唐丈学
唐代士人的漫游之风 幕府生活与文学 唐人读
书山林的风气 贬摘生活对于文学的影响
第三节 佛、道二家对唐文学的影响
唐代儒、释、道的融合 佛教对文学的影响 道
家、道教对文学的影响
第四节 唐代文学的风貌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唐代文学的繁荣 唐诗的发展轨迹 唐代散文的
文体文风革新 新文体的出现与繁荣 唐文学在
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一章 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
第一书 隋代文学
统一国家的建立 南北文学的合流
第二节 初唐诗坛
贞观诗风及上官体 王绩与“四杰” 杜审言与
沈、宋及五律的定型
第三节 陈子昂与唐诗风骨
陈子昂诗歌复古倾向的得与失 陈子昂诗歌的昂扬
情调 陈子昂的诗歌主张与唐诗风骨的关系
第四节 张若虚与唐诗兴象
张若虚、刘希夷所创造的诗歌意境美 他们对盛唐
诗兴象玲珑之美的影响
第二章 盛唐的诗人群体
第一节 王维与创造静逸明秀之美的诗人
王维和孟浩然 以王、孟为中心的其他诗人 隐
逸情结与山水情怀对诗境创造的意义 禅宗思想对
诗歌感情格调的影响
第二节 王昌龄、崔颢和创造清刚劲健之美的诗人
王翰、王昌龄、李颀、崔领、祖咏等诗人的创作
第三节 高适、岑参和创造慷慨奇伟之美的诗人
高适、岑参、王之涣等人的创作
第一章 李白
第一节 李白的生平、思想与人格
李白的生平 李白的思想与人格
第二节 李白的乐府与歌行
古题乐府的创新与个性特色 行云流水的抒情方式
李白歌行的价值
第三节 李白的绝句
明快的语言所表达的无尽情思 清新俊逸的爽朗风
神 乐府民歌对李白绝句的影响
第四节 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
主观色彩 想象特色 意象类型与词语色调
第五节 李白的地位与影响
李白的地位 李白的影响
第四章 杜甫
第一节 社会动乱与诗人杜甫
自天宝中期开始的社会衰败与安史之乱 元结和
《箧中集》作家 杜甫坎坷的一生 诗歌题材的大
转变 杜诗的诗史性质 叙事技巧在杜甫手中达
到高度成熟
第二节 杜甫的律诗
拓宽了律诗的表现范围和表现手法 以律诗写组诗
浑融的境界与出神入化的技巧
第三节 社诗的艺术风格
杜诗的主要风格沉郁顿挫 杜诗风格的另一面:萧
散自然 杜诗风格与杜甫处境心境的关系
第四节 杜诗的地位与影响
集六朝、盛唐诗歌之大成 对后代诗人的影响
第五章 大历诗风
第一书 士人心态的转变与大历诗歌的冷落寂寞情调
韦应物部分诗歌的盛余韵和他的清雅闲淡诗风
刘长卿与大历十才子诗中的冷落寂寞情调
第二节 大历诗歌的意象类型
大历诗歌的词语色彩 大历诗歌的意象类型分析
第三节 顾况与李益
顾况诗歌的俗与奇 李益的边塞诗
第六章 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
第一节 韩孟诗派及其诗歌主张
韩益诗派的形成 “不平则鸣”与“笔补造化” 崇
尚雄奇怪异之美
第二节 韩愈、孟郊、李贸等人诗歌的意象类型与技巧的
创新
韩愈、孟郊、李贺、卢全、刘叉等人诗中的怪奇之美
诗歌的散文化倾向
第三节 刘禹锡、柳宗元等人的诗歌风貌
刘、柳的政治遭遇与心理激愤刘诗的雄直劲健和
民歌情调冷峭简淡的柳诗及其他
第七章 白居易与元白诗派
第一节 唐代中期重写实、尚通俗的诗歌思潮与诗歌创作
杜甫写实倾向的承传与时代风尚及民歌的影响 张
籍、王建的通俗化诗风与写实表现 元午稹的诗歌
创作
第二节 白居易的诗歌主张及其讽谕诗
白居易的生平及其诗歌主张 讽谕诗与《新乐府》创
作的得与失
第三节《长恨歌》、《琵琶行》与元、白唱和诗
《长恨歌》、《琵琶行》的艺术成就中唐诗人的交往
之风和唱和诗高潮
第四节 白居易的闲适诗
闲适诗的内容和情调 闲适许对后代的影响
第八章 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
第一节 政治改革与文体文风改革
中唐士人的中兴愿望 儒学思潮和政治改革 由
此所触发的文体文风改革
第二节 倡导古文的理论主张与杂文学观念的复归
唐代的耕文 从萧颖士、梁肃、柳冕到韩愈、柳宗元
的古文理论 古文理论的政教目的 杂文学观念
对散文发展的深远影响
第三节 韩、柳散文的艺术成就
自初唐起散体文的缓慢发展过程 韩、柳的开拓
韩愈的论说文、杂文与碑志 柳宗元的杂文与山水
游记
第四节 晚唐古文的衰落与骄丈的复兴
古文的衰落 晚唐小品 李商隐等人的骈文
第九章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第一节 唐传奇
由发动到高潮再到低潮的发展过程 作意与虚构性
情节结构、人物描写、修辞
第二节 俗讲与变文
俗讲与讲经文 转变与变文
第十章 晚唐诗歌
第一节 杜牧与晚唐怀古咏史诗
社会衰败中士人怀古伤今情绪的反映 杜牧的诗歌
创作 许浑等人的创作
第二节 苦吟诗人
贾岛、姚合等苦吟诗人 徘徊吟哦的心境与殚精竭
虑的态度与方法
第三节 爱情题材与艳丽诗风
士人的闽阁情怀与诗歌的爱情题材、艳丽诗风 温
庭筠、韩[亻屋]等诗人
第四节 隐士情怀与淡泊诗风
陆龟蒙、皮日休、司空图等诗人的避世心态与淡泊情
思、淡泊境界
第五节 乱离之感与时世讽谕
郑谷 韦庄 罗隐
第十一章 李商隐
第一节 李商隐的生平与诗歌内容
李商隐的人生遭遇及其灵心善感的气质 李商隐的
思想 诗歌内容――晚唐时代生活与时代心理的
写照
第二节 朦胧多义与对心灵世界的开拓
中唐后期以来的诗歌走向 诗歌情调的幽美 膜
胀与亲切可感 诗歌内涵的多义性及其成因
第三节 凄抱浑融的风格
凄艳泽融风格的分析 李商隐诗与齐、梁诗歌的比
较 李商隐与阮籍的比较 李商隐与李贺的比较
李商隐与杜甫的比较
第十二章 词的初创及晚唐五代词
第一节 燕乐的兴起及词的起源
燕乐的兴起 沉的起源 早期民间词 早期文
人调
第二节 温庭筠及其他花间词人
《花间集》 缛采轻艳的花间词风
第三节 李恩及其他南唐词人
冯延已 李煜 情致缠绵的南唐词风
文学史年青
研修书目


 中国文学史(第二卷)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小时候并不知道中小学课本里也是有神作的。如同小时候吃大闸蟹也不知其味一样,当时是不懂得的。即使听着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国》,看着米勒的《拾穗者》,读着中国文学史上五言绝句的巅峰之作“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也只是以为——哦,教育制度中的一个过程。渐渐地,开始有自己的喜好和口味。经常对一些东西叹为观止并大呼:“神作!”,以及对同教的信徒惺惺相惜。故曾有“喜欢所有喜欢CREEP的人”之类的字样出现在签名中。也曾兴致勃勃发表“我最喜欢的XXXX”之类帖子于BBS中以俟分享和共鸣。读袁行霈编的《中国文学史》,喜欢作者引用的原诗原文,读至酣处,亦会抬头凝思,边玩味边露出诡异笑容。也喜欢看作者的评论文字,恍若见到一个高了的朋友,时而哭时而笑,时而拍案时而叫绝,恨不挖心掏肺地告诉你那些神作是如何如何迷人。我事后有过回想中学的语文课,老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于我们“一同学习那些课文”的。是否也有若干篇什,为她所心爱,是否也曾一边克制心中激情,一边貌似冰冷地读着教参上的“参考答案”。曾经总是以为最美在别处。当时不爱看语文书却爱去书店看席慕容。而当袁行霈热情洋溢地赞美《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我竟也感到它的不同凡响时,那竟是与当初的成了两篇不同的文字。在为了装13和获得HIGH的感觉而不停寻求新的神作的路上,竟然绕了一圈回到了最初之处——那人家曾把神作们摊在面前的地方。一种奇妙的感觉。记得童稚时并不太喜欢这篇游记,厌其通篇描写,而无抒情。如今想来,“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这样的句子,又岂是当时的自己可以理解的。
  •     不知為何,總是帶著一種偏見:文學評論大多寡淡無味,文學史更是將鮮活的詩歌散文之類抽筋剔骨之後曬在高臺上供人觀看,所以開始對這套書是很排斥的。可是看到盛唐一段,已是想抽那個帶著這種想法的自己嘴巴子的心都有了。而且對唐詩一直有種不敢承認不願承認的隱形排斥感,回望求學生涯背誦過最多的大概就是唐詩了,名為《唐詩三百首》的小冊子也到處都是。我便是這樣的彆扭:再好的東西,看得人多了,說的人多了,也要不喜歡,完全是無端的。不過現在忍不住大呼啊:誰能不愛盛唐詩?!!唐朝文學上承魏晉風骨、加上永明體的工巧,達到了一個詩歌的高峰,也因而能下啟宋詞的新局面。書中對唐詩的評價可謂精到:“骨氣端翔,意象玲瓏”,“無工可見,無跡可求,而含蘊深厚,韻味無窮”。唐初的詩人算是爬高坡,鬥志昂揚、精神颯爽,已然是旭日東升的樣子,卻還是有些展不開腰身的壓抑,像鳳凰起飛時收斂的雙翅,像飛箭離弦時的后拉,像“初唐四傑”的年輕氣盛,王勃的《滕王閣序》自是天下奇文,相比較起來後附的那首詩就有些撐不起門面,到了盛唐崔顥的《黃鶴樓》才真算是彌補了王勃這首詩的缺憾。張若虛一篇《春江花月夜》算是“孤篇壓全唐”,倒沒有言過其實,陳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也算是風骨之詩中的“春江花月夜”了。兩位算是開啟了盛唐詩的大門,自此風骨和興象漸為一體,盛唐詩終於是日上中天、鳳凰展翅。杜甫是盛唐和中唐诗歌的转折点,都起源于安史之乱这场社会剧变。而杜甫也不愧是大家,承前启后,他重写实的一面直接影响元白一派,而“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的炼字作风则下启韩孟诗派,故而后人写诗多以杜甫为范,鲜有学李白者,此中缘故,编者一语中的:李白是无法模仿和学习的。他的逸兴湍飞,他的浪漫才情,他的自由无拘,他的清新自然,只是上天的一个偶然杰作,即便是天赋奇才,而上天再也造不出第二个李白来。读到中唐诗文,心思也仿佛随着盛唐气象的衰落而沉了下来。是沉淀还是压抑?韩愈和柳宗元,或许要到了一定年纪、经了一些事情,我才能真正理解他们的诗文吧。
  •     这一卷书有了一个很大错误,就是本册书的文学史年表。从唐德宗到建中四年783年到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中间缺少了42年的内容。我在复习当中,时不时翻看文学史年表。偶然间发现这个问题,但是我当时只是认为这是编撰者的一种故意为之。现在偶然间阅读网络新闻发现有人确实认为这是一个错误,我才心安理得的“腹诽”起这部文学史来。希望老师同学们能够真真正正的发现这个问题,并在教学活动中予以纠正。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应该再多看几遍
  •     终于读完唐代,日本方面也开始奈良和平安了!
  •     ╭(°A°`)╮为什么没有一套!!还要分开评价。好吧感觉文学史还得配着书一起读才有意思
  •     大学时代的教科书。
  •     16.5.2。考研第二本。为什么感觉六朝文学史写得比隋唐文学史要好。。
  •     中国文学史共四卷,,已经看了两卷了。还有两卷没看,,任重而道远。。
  •     一邊聽歐麗娟的《中國文學史》一邊看這書,老實講,歐老師的憤慨是從哪兒來的?她所謂的五四文學觀在此書幾乎沒體現,袁老頭兒這版十分可愛,單獨把曹植列出一課,同時對別的幾位也很欣賞,把歐麗娟的一臉苦大仇深甩出幾條街了。文學史就要公允,別以為你喜歡曹丕就可以貶我曹植了哼哼。ps,2卷的魏晉南北朝實在太精彩。之後我大唐文學更是欲罷不能,讀得酣暢淋漓!!(勝過1卷不得不說不是編者的問題而是朝代的問題^_^)(08.21-08.30)
  •     本科教材+考研教材 充满感情的一套书
  •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     不论是作为教材还是课外参考书,都是很好的一本书。那一年,我的梦想离我很近。
  •     其实是第三遍了吧
  •     形容词看得我头大…… 跟着这本书走,可见脉络渐成。
  •     我向来是不喜欢古代文学的,但是魏晋到五代十国这一段的文学用璀璨来形容都觉得有点委屈他,当然了,与其说这本书编得好,倒不如说是这段时期的文学实在是太优秀,这可能是我听古代文学听得最认真的一本,框架结构和所有作家作品艺术特色,我现在全都记得。
  •     太喜欢魏晋和唐这本了
  •     最喜欢第二卷,因为有盛唐
  •     考研。
  •     讲解详细到位,大抵主流观点(๑•ั็ω•็ั๑)
  •     大四重新看回大一时的书,就像看新书……大一是有多不认真学习啊……
  •     暂且不论写得好不好……中古第一段的文学史本来就是最吸引人的。
  •     2015.10.31-2015.11.7。终于看完了……第三编有深厚功力,第四编平平,只能说唐代文学本身已足够繁盛。
  •     唐宋基本完结了,心累,吐血。
  •     感觉这本太杂,体例笔法各章行文风格也不尽相同,简直是拼盘式的大杂烩。幸而大学讲这门课的老师讲的异常精彩,才让我对这本书有兴趣多浏览几遍。
  •     对这一套中国文学史没什么好感
  •     我又想到徐女士给我留下的阴影。读书还是要靠自己啊
  •     看豆瓣评分就知道,这本书一如既往的好
  •     今天终于结束第二卷了,继续加油>O<
  •     这个好像还是通行教材?袁版文学史真的写得不怎么样。看似条理通顺实则缺乏内在逻辑,太多细碎材料的罗列,很难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复旦版本的比这个好,但是又不及这本细密。钱理群的杂,洪子诚的当代文学史倒是不错。
  •     看不进去!
  •     姐姐的教材,高中读着玩。配套的选集不错。
  •     这一卷其实写得最好。
  •     读毕,从东汉末年到晚唐,有唐传奇,唐诗,小品文等诸多有趣之处。
  •     读之如沐春风。不枯燥,无乏味的说教,文笔之美令人难忘,儒雅气息扑面而来。
  •     袁版的内容的确是非常翔实,不过我读这套书实在是要读吐了。文学史的建构应该揭示社会政治经济等外部因素与文学内部嬗变的双重作用下,文学自身演进的历程。整套书缺乏明显的脉络,倒是一大堆类似导读的内容介绍和直觉体悟,内在轮廓反而不甚清晰。
  •     这卷不错,不过魏晋南北朝和唐代本身就灵光四射
  •     耶
  •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     吟诵的那学期
  •     李商隐那段不错
  •     繼續卷三,快要撐不下去了。
  •     还行吧,觉得有几章比较糟,李白和韩愈什么的。王羲之能够单拉一节实在是没想到……
  •     然而我学的教材并不是这个
  •     恢复状态,努力备考。
  •     卷帙浩繁 看了十天才结束一遍。不过介绍的作品大多都熟悉,更喜欢王维和陶渊明了~
  •     唐诗的精彩是其自身的原因,不是由编者写出来的,唐五代的部分写得极其紊乱,一会儿变成了诗歌赏析,一会儿又是历史简介,絮絮叨叨。
  •     我是讀了這套才知道復旦章培恒先生那套有多可愛的
  •     巅峰。
  •     这本也忘记讲什么了
  •     考研未遂。。
  •     第二本
  •     20160204 我的专业书如果是这个多好啊…好羡慕学中文的人…啊!魏晋大唐文学盛世,书编得也好。十分长见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