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逝去的自我》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 > 找寻逝去的自我章节试读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
ISBN:9787206072062
作者:[美]丹尼尔·夏克特,Daniel L. Schacter
页数:338页

《找寻逝去的自我》的笔记-第194页 - 记忆痕迹的消失&內隐记忆的隐秘世界

这两章主要讲失忆相关的内容。
长时记忆有三个相互不同的系统:
情结记忆:记住过往的特殊事件。
语义记忆:构成了作为我们世界一般知识之基础的各种概念和联系的巨大网络。
序列记忆:使我们学会各种技能并知道如何去做各种事情。
在心理学意义上,若一个人失去了对全部往事的情节记忆,那么他的人生就会变得贫瘠乏味,就像凄凉萧瑟的西伯利亚荒野一样。这样就会像过去和未来都消失一样,不会对未来做出任何计划,对未来没有目标,这样来说,就是失去了人生的意义。
在情节记忆完全被遗忘的情况下,语义记忆也可以被部分地保留,例如失去记忆修理工记得在工作中使用的专业术语。
只有当作为情节记忆和语义记忆之基础的大脑系统功能正常时,我们才能辨认出世界中的不同物体,才能在时间过程中旅行,才能构建出我们的人生故事。当这些遭到破坏时,我们拥有的只是各种记忆的碎片,却不能将碎片连接成我们往事经历的完整故事,这样就会使我们日常生活失去意义。
在有些失忆症的患者中,会有一种诗意般的正义感的心理机制,让患者免受记忆丧失的痛苦。他们会进行各种稀奇古怪的以及虚构,却意识不到自己的失忆。
在外显记忆遭到破坏时,还有內隐记忆(当我们受到过去某一经验的影响时,却完全意识不到在进行回忆)可以对现在加以影响。对于失忆者来说,可以通过训练一些序列记忆,来掌握一些技能,但是这些技能会非常死板,不能变通。
內隐记忆会无意识地影响我们的知觉,影响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判断,这会引起我们各种的思维误区。这有助于我们理解我们记忆力的脆弱。但同时也需要注意,内隐记忆只是影响我们思维的一个因素,而我们的思维是由多种因素来决定的。

《找寻逝去的自我》的笔记-第8页 - 记忆过去和知晓过去

记忆过去:remembering thd past
知晓过去:knowing the past.也就是我们的似曾相识的感觉。回忆的精确度和信息量少于记忆过去。
记忆过去的信息量包括:情感、视觉、观点、联想
所以,如果我们在记忆时,投入情感、构建视像、予以观点,同时辅以联想,那么事情就栩栩如生地印在脑海里。反之,催眠的过程也是如此。催眠暗示用上这一招,回忆者会将想象的事情当做事实发生的事情来相信。
在事情发生时,我们投以多少“注意量”,也会影响回忆时我们可以想到的信息。注意力分散,会影响我们在事情发生时的联想发生。
所以,要记住单词,有几个可以促进的因素:注意力、视觉想象、联想、观点

《找寻逝去的自我》的笔记-第227页 - 情绪记忆:往事的力量

具有情绪创伤意义的事件能够被生动、清晰地反复地忆起。例如,某个人经历的某次创伤,比如火灾。
某件新奇而令人震惊的事件会激活大脑的一个特殊的记忆机制,类似于现场照相一样,称之为闪光灯记忆。这个记忆可以持续很长的时间(十年计),这类记忆也会出现偏差,当时间流逝的时候,人们会倾向于遗忘或混淆该记忆的来源。闪光灯记忆之所以长久,可能的原因是在这件事情发生后的数天,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里,人们更有可能经常地对之加以讨论和思考,这种讨论和思考,作为相应记忆的复述,会加强人们对他的记忆。
在人们经历强烈的情绪体验后,会产生深刻的回忆,例如某些人经历了灾难性的事件(例如犹太人的大屠杀),这些事件困扰着他们。虽然人们会记忆这些事件大量的细节,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记忆也会产生记忆的偏差。
人们对某一经历记忆的准确性,往往由该经历所诱导的情绪唤起水平直接相关,而与该经历所引起的情绪的性质无关。在我们悲伤的时候,会更容易产生各种消极的想法并记起痛苦的经历。心理上这个术语叫“情绪一致性提取”。悲伤的心情易于使人想起消极的经历如失败和遭受拒绝,而欢乐的心情易于使人想起高兴的经历,如成功被人接纳。
作者:牛开放
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2141749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找寻逝去的自我》的笔记-第333页 - 老年人的记忆

年龄的增长并不引起记忆功能的全面减退,记忆系统也并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丧失其大量的脑细胞。老年人的记忆在某些条件下表现得完全正常,在另一些条件下表现得极差,很大的原因之一是大脑的老化。
由于额叶功能的衰退,导致了老年人在会议构成日常生活情节的各记忆要素并将之联为整体时的诸多困难,即他们难于回忆发生了什么事,于何时发生,以及谁说了什么等。这就导致了老年人对近期事件的回忆,远不如年轻人那么生动。而且,还特别易于收到记忆幻觉的影响。
启动效应的内隐记忆,一般不受年龄老化的影响。
老年人的回忆是有价值的,对生人的回顾,可以被看为是一个与人生达成某种协议的、以记忆为基础的一个过程,他能帮助老年人理解并整合他的自我,甚至能为死亡做好心理准备。善于回顾人生的老年人,会比很少进行回忆的老年人更少表现出抑郁症,并且表现出更多的标志心理健康的标志。
我们记忆力既是脆弱的,又是强大的,他是我们回顾往事,理解现在,并憧憬未来的综合产物。

《找寻逝去的自我》的笔记-第33页 - 记忆的建构

深层的编码使得记忆深刻,深层不止在于联想一个词的意义,可以是任何一个角度的联想

《找寻逝去的自我》的笔记-第七章 情绪记忆 - 第七章 情绪记忆

所谓情绪创伤记忆,关键是记忆伴随的情绪。

《找寻逝去的自我》的笔记-第20页 - 论记忆活动


在书的开头,指出了我们的记忆不是苍白地将存储的记忆分子提取出来,而是在记忆的过程加入我们每个人独有的主观体验,让记忆承载着我们的情感,带领我们在当下的时光,重新体验过去。我们每段的记忆都是充满我们的情感,高兴、悲伤等等,这些记忆,构成了我们每个独特的个人。
同时,在我们回忆的时候,有两种模式:场域记忆(field memory)和观察者记忆(observer memory),一种简单的区分方法是在场域记忆中,你可以看到自己,而观察者记忆则是以双眼观看的形式来回忆。在我们集中于情感的时候,我们做的回忆主要是场域回忆,而集中于客观环境时,则主要是观察者回忆。回想一下你最近经历的一件幸福感爆棚的事情,体验下你是否可以看到自己。之后再以客观环境的形式重新体验下这个场景(回想当时场景中某个具体的事物),看看是否还能在记忆中看到自己。
还有,在我们回忆的时候,也会有两种体验,记忆过去(remembering the past)和知晓过去(knowing the past),即“因为要回忆有关某个人或某一地点的信息而回首往事”和“因为知道某人某事似曾相识而回首往事”,比如在某个婚礼上,你看到了你的姑姑,虽然是有段时间没有看到,但是第一眼看到她,你就认出来她,并想起她的种种信息。而第二个人觉得似曾相似,但是你想不起他到底是谁,无法回忆起来他的姓名,职业或怎么认识的他,幸好这个时候,他自曝家门,原来是新郎的朋友,你们先前一起吃过饭认识的。以上分别就是记忆过去和知晓过去。发生这种现象的一个原因是当我们要记某件事情的时候,你是如何加以注意的,以及在回忆的时候能够想起哪些信息。即我们对某事的记忆印象,虽然一方面取决于该事在过去的发生,另一方面也取决于目前回忆时所发生的情况。
这一章的最后,作者谈论了“计算机是记忆主体吗”,目前的计算机是无法模仿大脑的主观意识的,只能是使用固定的算法来应对固定的情形。只有当人类完全了解主观体验后,计算机才可能作为记忆的主体。
最后,记忆的主观性决定了我们是谁!!!

《找寻逝去的自我》的笔记-老年人的记忆 - 老年人的记忆

沉默,使创伤体验不能与其生命的其它部分整合为一体。
他们觉得别人无法理解他们的创伤体验,于是,他们对创伤的记忆一直与他们的其它生活知识和回忆相分离。

《找寻逝去的自我》的笔记-第31页

音回(phonological loop)的作用正在于为我们把一定的少量语言信息保持在心灵之中数秒钟

《找寻逝去的自我》的笔记-第27页 - 记忆的构建

记忆并不是简单的回放过去的电影,而是由过去经验的碎片中构建出来的。
记忆是经由我们大脑“编码”后存储起来的,我们可以将编码过程看做是对正在发生事情的一种特殊的注意方式,正是这种注意方式对我们随后记忆起这件事产生着绝对的作用。记忆可简单分为“工作记忆(只能持续很短暂的时间)”和“长时记忆(可以持续长时间)”,在我们完全记住一个电话号码的过程中,工作记忆首先记住这些数字,之后进行更精细深入的编码(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将这一信息与已经存在与记忆中的知识相连接,例如某人的生日),这样就可以长时间记住这个电话号码,这个精细编码的过程在心理学的文献中一般被称为“深度加工”。
反之,如果我们在精细编码的过程中被打断,很可能忘记这个号码,而需要重新记忆。
在日常生活中,记忆往往是我们对正在发生着的事情进行思考的一个自然,甚至是自动化的副产品,如果我们想对某件事情提高记忆,就需要对其进行深度加工。一般,我们所掌握的知识决定了我们对日常生活的某件事情的选择性注意和编码,若一件事情对我们有意义,我们会自发地对其进行精细编码。深层的精细编码不仅影响我们记录事情的数量,也决定我们回忆的质量。例如,遇到某个人,如果我们对其有精细编码,则很容易回想起他的种种,如果没有精细编码,可能就只是似曾相似了。
记忆的回想是大脑对经验碎片构建而来的,在构建的过程中,由于当前的回忆方式,例如当前的情绪不同,可能会有不同的构建。
目前记忆的研究还很不完整,上述的描述很可能会有颠覆性的错误,当前一个记忆研究领域的一个观点是“联结主义”,认为大脑对记忆影像的贮存,是通过加强参与对某一经验进行编码的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而实现的。但我们对某一经验进行编码时,这些活跃的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结越来越强,脑活动的这种特殊模式,就构成了对经验的记忆影像。后来,当我们要回忆这一经验时,某一提取线索所诱导出来的是脑活动的另一模式,如果这一模式与先前编码的模式有足够的相似,那么便会引起一次回忆活动。在我们进行回忆的时候,我们所产生的是与记忆中所贮存影像完全匹配的模式,而不是将一束光投射到被贮存的图像之上。
我们每个人独特的个人经验,决定了我们会对生活中的哪些事情产生兴趣,对其进行精细编码,从而构成了我们每个人独特的回忆。

《找寻逝去的自我》的笔记-记忆的歪曲 - 记忆的歪曲

质疑精神分析挖掘潜意识记忆的真实性。
移情,对来访者产生、保持歪曲的记忆,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理,催眠让那些易感者产生幻觉性回忆。

《找寻逝去的自我》的笔记-第29页

记忆是从经验的碎片中构建出来的

《找寻逝去的自我》的笔记-情绪记忆:往事的力量 - 情绪记忆:往事的力量

个体对某次闪光灯记忆的确信感,与他的记忆的客观准确性之间,不存在一致的对应关系。
复述,情绪反应,是有些记忆伴随我们终身的部分原因。
对创伤事件的记忆会发生歪曲,主要是因为由事件发生时的心理压力而导致的对事件本身的知觉偏差。⋯可能是因为曾经畏惧,想象或听说过类似的创伤亊件。

《找寻逝去的自我》的笔记-第20页 - 计算机是记忆主体吗?

人类与机器最大的区别,也是唯一的区别是,人类的回忆有主观感受。机器没有。

《找寻逝去的自我》的笔记-

目录:活动 编码 时间 歪曲 消逝 秘密 力量 失忆 真理 老人
1、活动,

《找寻逝去的自我》的笔记-第125页 - 曲镜面中的影像:记忆的歪曲

这一章主要是讲记忆回忆的歪曲。
记忆在有些时候时会产生歪曲的。即记错了事情。
已有的知识在某些时候会导致记忆的歪曲,因为我们已经掌握的有关不同场合或时间顺序的知识能够经常地不费力地被激活,而我们往往意识不到,我们以这些知识为基础的推理成分会不知不觉地进入我们对外部事件的编码或记忆之中,从而歪曲我们的记忆。这种歪曲是记忆的许多神经神经网络模型的一个自然的特征。在这些神经网络中,记忆影像是作为他们相互交替所产生的活动模式而被贮存的。其中某些单个的网络单元可能会涉及到数个不同记忆影像的贮存,这就意味着新记忆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旧记忆的影响。从而使记忆的歪曲成为一个相对常见的现象。
同时混淆的线索在提取记忆时也会使记忆产生歪曲。比如关于某一往事的提问方式,回忆的提取环境等等。还有催眠,有诱导的作用,虽然可以产生真实的回忆,但是也可以让人产生虚假的回忆。有一个现象:若一个人反复地思考某一事件,会增加他相信这件事的几率。这可能是当谎言重复一万遍,就成了真话的原因。
准确的回忆通常强烈依赖与我们能否正确地回忆某一事件于何时何地发生的能力,这一过程我们成为源记忆。而源记忆是很容易出错的。例如在某个时候读到一个小报上的一个名人的丑闻,你不会把它当回事,假设时间过几个月后,你忘记了这个丑闻的来源,当和大家一起讨论社会名人诚实性问题是想起那则丑闻,你可能会超出合理限度地相信那则丑闻。
记忆的脆弱易变,在一定程度上可归因于如下事实:即我们对某一往事是什么及发生于何时何地的回忆活动,虽看似轻而易举且肯定、明确,但是它却依赖于不同过程之间的微妙的互相作用,而这些过程我们却很难以加以自觉和控制。
所以,记忆在有时候还是不靠谱的,好记忆还是不如烂笔头。

《找寻逝去的自我》的笔记-第6页 - 记忆的视角

Freud对记忆活动的两种模式提出了区别:场域记忆和观察者记忆。
不同的模式,会有不同的情感反应。场域模式较观察者记忆,情感反应比较强烈。回忆者如果用场域模式来回忆时,会激起更多的情感。

《找寻逝去的自我》的笔记-第31页 - 编码的性质

短时记忆的工作过程主要是:音回和视觉。
短时记忆要转变成长时记忆,必须要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更彻底或更深入的编码。将信息分割成若干有意义的组块或单位(chunks).
记忆单词,语义编码优胜与非语义编码。
语义编码,要进行精细编码:就是将目标词与我们所已掌握的事实发生联系。前提必须是,我们要对记忆这个目标,赋予“重要性”。就是内心对这个词语产生感受。

《找寻逝去的自我》的笔记-第30页

对经验进行构建的过程被称之为编码过程,即一个人将他所见、所闻、所想或所感的某事转换成一个记忆的过程。我们可以将编码过程看成是对正在发生的事件的一种特殊的注意方式,正是这种注意方式对我们随后记忆这些事件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

《找寻逝去的自我》的笔记-武器聚焦现象 - 武器聚焦现象

情绪唤起水平,可以通过将我们的注意力集中于某一经历的某些特殊的方面,从而影响到我们会从某一情绪体验中记住些什么。

《找寻逝去的自我》的笔记-第2页

生命在于记忆

《找寻逝去的自我》的笔记-第6页 - 导言 记忆力之脆弱

记忆是我们所体验到的事件的记录,而不是对事件本身的复制。
内隐记忆--以潜意识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感知、思维与行动的往昔经验。(这是对潜意识的一种诠释,用记忆来定义潜意识)

《找寻逝去的自我》的笔记-第1页

2012-12-16开始

《找寻逝去的自我》的笔记-第62页 - 论时间和自传

这一章主要是讲记忆的遗忘和加强。
我们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消退,原因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需对新的经验进行编码和贮存,从而干扰了对先前经验的会议能力。例如,我们可以很容易回想起来今天早上吃什么,但是去年的今日呢?因为从那时到现在,中间经历了数百次早餐,从而干扰了对其中任何一次的回忆能力。
通过无脊椎的神经生物学实验表明,在生物学水平上,某些记忆影像是可能真得消退得无影无踪。
我们回忆往事的时候,提取线索本身也会对记忆主题产生重大影像,例如,在某次感恩节是,和一个老朋友一起度假,假如在最近几年,你和这位老朋友的关系不像先前那么亲密,在回忆中,这些主观看法会影响你对感恩节的回忆,因而你会想到在那次度假里这位老朋友一些不得体的举动(虽然这其实没有发生)。
遗忘过时的记忆,是对生活环境强加于我们的记忆之上的要求的一种资源节省的反应,我们最好是忘掉那些琐碎的经验,以使我们由各种细微的细节中解放出来。
记忆并不是都随着时间而衰退,也会有记忆增强,这有两种模式:
1. 在时间上持续几秒至数分钟,他将瞬时的短时记忆转变为持久的长时记忆,在细胞水平上,由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的转变,实质上就是由一个以过程为基础的记忆向一个以结构为基础的记忆转变的过程。
2. 在时间长持续数月,数年,甚至是数十年,即有些记忆在经年累月后,变得更加不易受到脑损伤的破坏。这样部分的原因是我们要经常回顾,进行事后演练,导致了一些新的神经联接,从而使经受过多次反复演练的记忆对遗忘过程有了更前的抵抗力。同时,睡眠也有助于记忆的巩固。
我们对人生的回忆可以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划分为三种不同的自传知识,最高层是各个人生阶段的回忆,是以年、十年未计量单位的各个生活期。中间层次是以天,周、月为计量单位的一般时间的回忆。最低层次是对特殊事件的回忆、如第一眼看到某个风景的反应。在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这三种记忆是相互交错。一般事件是我们回忆的切入点,这缘由其多次重复的强化作用而易于被回忆起。回忆所产生的记忆经验是通过将自传知识三个不同水平上的各个信息片段加以组合而构建出来的。这导致进行回忆时会发生歪曲,但是歪曲只会是细节上的,大体回忆还会是正确的。我们的自传回忆有一个内在的统一性。
这些自传回忆是我们的过去,构成了我们与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和认识过的人相联系的纽带。对于某些人来说:死亡根本不存在,一个人只有在被我们忘记时,才是真正的死亡。

《找寻逝去的自我》的笔记-记忆之战 - 记忆之战

追寻童年的创伤记忆,是一个分离再整合的过程。
当我们走向人生的暮年并企图理解这些故事的意义时,我们回归的正是家庭。
在认识一个痛苦现实的同时,不致诋毁或否弃其父母。

《找寻逝去的自我》的笔记-第50页 - 记忆的建构

以说出和写出的形式回忆事件是通过大脑的不同区域完成的,口头的表达和文字书写下来时两个不同的活动。说出不一定可以写出,写出不一定能说出

《找寻逝去的自我》的笔记-第11页 - “过去”的引力

1、记忆某事的感觉,产生于过去和现在之间的某种复杂的相互作用。
(认知治疗)?
2、强迫性记忆,依然是为了现在服务
3、丧失了记忆,犹如失去了过去的自己,对属于他自己的不同记忆加以组合之后,才会重新感觉到又获得了自我。
经历创伤者,因为强烈的情感冲击,丧失了意识层面的部分记忆。犹如丧失了部分自我。
抑郁的反应,部分来自于这样的丧失。来自于自我身份的认同。

《找寻逝去的自我》的笔记-第48页

理解自我,与追忆往事之间的辩证关系。

《找寻逝去的自我》的笔记-第262页 - 雾中孤岛:心因性失忆

虽然记忆的最为深刻的往事经历,通常是那些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事件,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创伤却会导致严重的失忆症。例如卢伯杰克在经历最亲密的祖父逝世后,突然失去了先前全部的回忆,忘记了自己是谁,在哪里。在某个时刻,当它看到电视里葬礼的情节,突然回忆起自己的种种。但是却无法记起在失忆最初24小时中发生的事情。
对于心因性失忆症,往往产生于大脑的损伤和情绪创伤的联合效应。
应激和创伤有时也会引起对单个事件或少量经验的以及丧失,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局部失忆症。比如,在北美和欧洲社会,暴力犯罪也经常声称对自己的罪行没有记忆。还有,经历过战争的人,在经历创伤后,如果再有类似的场景,也可能表现出障碍,从而失去作战能力。
创伤事件虽然会造成局部失忆,但是内隐记忆却可能无法忘记,例如,在瑞典的一份个案研究中报道,一位妇女在羊肠石径小道上遭遇了兽性般的强奸,虽然他对此表现出失忆症,但bricd(石)和path(径)这两个词却总是浮现在她的脑海里,尽管她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当这位妇女被带到她遭受犯罪的现场时,她变得极度不安起来,但仍无法回忆起所遭受的犯罪。

《找寻逝去的自我》的笔记-第一章 论记忆活动 - 第一章 论记忆活动

大脑有两个主要的记忆系统:语义记忆和程序记忆
对记忆主体而言,记忆是一种心理的时间旅程。是以某种方式重新复活过去所发生的某些亊件。


 找寻逝去的自我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