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娜的手提箱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1
ISBN:9787540431730
作者:[加] 凯伦·莱温
页数:122页

内容概要

凯伦·莱温(KarenLevine)是加拿大广播公司的制作人。《汉娜的手提箱》是在她制作的同名文献节目的基础上写成的。
译者林达,为两名作者合用的笔名,他们都于1952年出生在上海,1978年进入大学,现居美国,作品有“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历史深处的忧虑》、《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一个梦想》以及《带一本书去巴黎》、《一路走来一路读》。译著有《克拉拉的战争》、《盖比橱柜的秘密》等。

书籍目录

引言
1 日本东京,2000年冬
2 诺佛・麦斯托,捷克斯洛伐克,20世纪30年代
3 日本东京,2000年冬天
4 诺弗・麦斯托,1938年
5 东京,2000年3月
6 诺弗・麦斯托,1939年
7 东京,2000年3月
8 诺弗・麦斯托,1940年秋天到1941年春天
9 东京,2000年4月
10 诺弗・麦斯托,1941年秋天
……
后记
作者的话
译后记
史子给中国编辑的来信

作者简介

书里采用了两名当事人的口述录音——日本浩劫教育中心的史子和汉娜的哥哥乔治,让他们各自从自己的角度,讲述了半个多世纪前一个死于纳粹集中营的女孩的故事。


 汉娜的手提箱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读这本书,是《像自由一样美丽》的延伸。同时也是林达的译著,关于二战时集中营中发生诸多故事中最为刻骨的部分。故事情节的描述其实很简单明了,薄薄的一本书,仅仅花了一天时间就全部读完,直到最后部分看到译者注才反应过来,原来这本书在日本,确确实实就是作为儿童教育读本使用的。关于儿童教育时使用这样一本关于战争和屠杀的沉重话题,林达有着不一样的想法,不过也已经十分包容的去看待和讨论。一个小小的细节,关于特来津这个地名,林达在写《像自由一样美丽》时,固执的沿用了这个小镇的本名,而没有改为纳粹所取的德文名字;在这本书里,站在译者的角度,还是很客观的尊重原著,使用了一个较长的德文名字。从这一个小细节上,似乎能感觉到林达对于纳粹的下意识的反感和回避。至于情节本身,嗯嗯,以后拿来做小孩教育吧。
  •     这个故事,不是励志的,也没有血淋淋,只是这个故事,让你心碎。1930年的捷克斯洛伐克还是蓝天白云的。一个叫做John的三岁小男孩儿迎来了一个叫做Hana的妹妹。一家人的生活安静、充实美好。在家的日子,汉娜很是健壮,很爱运动玩耍,有爽朗爱运动的爸爸、温柔的妈妈,还有保护自己的哥哥,虽然不见得她真的需要哥哥的保护。纳粹年代的犹太人的故事总是从幸福开始,然后夜深了。。纳粹一步步的限制着犹太人的行动,他们的生活也难以平静。先是妈妈出门旅行了,然后,他们得到了黄色布条星星“勋章”,汉娜再也不想出门了,她觉得太委屈!犹太人,怎么就不对了?她想当老师,可是,连上学的机会都没有了呀!妈妈的出门太远了,这天来了一封信,里面有一个干面包做的项链,信里,妈妈说,亲爱的可爱的最爱的女儿,妈妈很抱歉不能为我的大姑娘过生日了,妈妈希望你过得好好的,健健康康。很想拥抱她。。。汉娜其实知道妈妈去的地方很不好,也很无奈。她希望妈妈早日回来。她不知道的是,那项链,是妈妈的口粮。不久,爸爸也出门了。不是犹太人的姑父顶着风暴领养了这两个侄子侄女。第二天早上,汉娜在叫声中被吓醒,之后却笑了:自家的狼犬穿越了整个小镇一路找到了兄妹两。白色年代的紧张神经就这么得到了安慰。5月16日是汉娜的生日,没有得到最想要的祝福,纳粹两日后送来了迟到的无人想要的礼物:兄妹两也要开始旅行了。于是,收拾了带有家的最后气息的手提箱,兄妹两走进了深夜。在集中营的门口,因为不是跟父母一块儿来的,所以,箱子上写上了孤儿的标签。然而,这个孤儿他们还嫌不彻底,相依为命的兄妹两被分开了。如果不让活动,一个院子里的两栋楼就是两个世界,汉娜在饥寒中度日。同一栋楼里还有一个女人,不止一个,只是这一个比较特别,她教孩子们画画,没有什么积极的口号,只是如同《美好人生》里的父亲告诉儿子,这是个游戏。女人用自己的方式告诉孩子们,心是自由的,所以,后来被藏起来的几千幅孩子的画里,不是像很多大人的那样阴暗痛苦,而是一个个纯真孩童的绚丽。慢慢的,汉娜和哥哥可以在活动的时候得以见面了。他们每每见到火车送来新的人时,就去询问爸爸妈妈的下落,因为他们心底的愿望一直都在:“一家团聚”。在无数次的失望后,总会有点彩头,一个曾今熟识的女人来了,特别的疼爱汉娜,说你可以叫我妈妈。不,我有自己的妈妈。再后来,有一日,哥哥带着她见到了一个亲人,外婆,那个慷慨和蔼的银发老人,优雅善良。可惜,这样的环境3个月足以让一个本已虚弱的病体安静离开。除了孙儿,无人发觉。院子里的天空下,汉娜和约翰都觉得好冷。不久,哥哥的名字出现在被遣送的名单里,汉娜这一次崩溃了,因为希望好遥远。但你要相信,总还是有的,当看到自己的名字也出现在名单里,汉娜请求最好的朋友帮自己清洗干净,这样看到哥哥时,才会显示自己身体很健康。这一次,下了火车,箱子被要求留在了站台上,严密的大门在身后关紧。。后来的后来,寻找这个故事的人才知道,汉娜的母亲离去的当年,父亲也离开了。哥哥侥幸生存后满心欢喜的去姑父家团聚,然后永远的离开了伤心地。在林达的《扫起落叶好过冬》中,我第一次得知了这个故事,和那个教汉娜画画的女人。汉娜就这样成为了教师,一个不说话的小老师。
  •     人类多有劫难。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仅战争本身让人体验惨痛,更为重要的是它告诉我们,普通民众是怎样走向狂热的,生命是如何在如此狂热中变成草芥的。林达所翻译的《汉娜的手提箱》正是从一个小小的故事里向人们展示纳粹对于生命的摧残以及后世人们的反思。这本只有122页的小书很薄,语言极端朴素,但其中的感情却无比沉重。作者凯伦莱温是加拿大广播公司的一个制作人。她把寻找手提箱主人的故事和手提箱主人一步步走向奥斯威辛的毒气室的故事交织在一起讲述。汉娜是一个捷克斯洛伐克的女孩,她曾经拥有温馨的家庭和快乐的生活,但是,纳粹的集中营吞噬了她的父母以及她自己的生命。她是600万被屠杀的犹太人中非常不起眼的一个小孩子,死于毒气室时只有13岁。如果没有日本东京浩劫中心的馆长石岗史子女士顺着手提箱所提示的细微线索满世界搜寻汉娜的资料,那么这个手提箱就和集中营里无数的鞋子一样不过是概念化的一个冤魂而已。而如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我们不仅能够看到她的短暂的生命故事,还可以看到照片上美丽可爱的笑脸,可以看到她亲手所创作的稚嫩的图画。我们更知道,汉娜竟然还有一个劫后余生的哥哥。光看照片就足够让人心酸的了,更不必说阅读整个故事了,因为其真实而让人心痛与震撼。它再一次地提醒我们人类亲手造就的劫难就在眼前,劫难的血迹应当被历史涂抹地更深而不是被轻轻刮去。令人感慨地不仅是这个小女孩的故事,还有这个故事的发掘者:日本浩劫中心馆长石岗史子。她在给本书编辑的信中说:“在读了这个故事之后,他们(日本的孩子们)懂得了他们必须反对任何形式的偏见和不宽容,在日本和世界的其他地方创立和平。许多孩子还给我们写信,他们相信,记住我们自己国家在战争中杀害了许多中国人、朝鲜人和任何其他人的历史,也一样重要。”德国纳粹在西方制造惨剧,日本军队则以把东方变成人间地狱来遥相呼应。几十年过去了,人们原谅了德国,但却依然警惕日本。人们的警惕有一定的理由,小泉纯一郎对靖国神社的反复参拜反映了日本民众的一种心态。不过,在日本也有像石岗史子那样的和平主义者,他们进行的浩劫教育是一切狂热思想的清醒剂。20世纪在人类文明史上是如此独特,这个世纪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奇迹,但同时也制造了史无前例的各色大屠杀。我们的的确确应当记住这个世纪,记住这个世纪的辉煌,更要记住它的浩劫,唯其如此,我们在21世纪才会走得更加健康。2006-9-17

精彩短评 (总计39条)

  •     和安妮日记差不多的一个故事。上次在虹口犹太人纪念馆,对着下面Kinderuni的孩子们也是类似的历史教育,还有一个当年逃难来上海的犹太人的现身说法,巧的是母语也是德语。和这本书最后乔治去日本给孩子讲历史的场景很像。另外,书中说汉娜蓝眼睛金头发,这难道不是日耳曼人的特征么?把Holocaust翻成"浩劫"也挺不错,意音皆顾,就是稍微有些别扭。
  •     很短 儿童读物
  •     果然是写给孩子看的书。应该让孩子了解历史与人类曾经犯下的罪恶。
  •     读完后不禁想起了林昭。
  •     已藏
  •     小日本为什么总习惯盯着别人身上的污点寻求安慰?
  •     很小的一本小书,只是打印出来的,没有图片,比较郁闷。是从林达的书里看到的,依然是纳粹和二战,只是这个大屠杀纪念馆在日本,不知他们是否会有南京大屠杀的纪念品呢?
  •     总觉得写得不到位 是个很棒的故事.后面煽情的部分又太多. 我喜欢老师叫孩子们想象自己是蝴蝶那段.
  •     一个来自奥斯维辛的真实的故事,不仅仅是写给孩子们的,更适于成年人阅读。当我们面对那一双13岁少女装满美好的眼睛的时候,新便开始破碎。
  •     很感人。
  •     林达的译本 从《像自由一样美丽》追溯到此 愿历史不会重演
  •     以为简单的浏览式阅读不会带给我太多的感受,结果我错了,这本书让我一直流涕着读完。
  •     對於我們過去屈辱的歷史,我們需要反思一下。
  •     书中的叙述是在交织在汉娜悲惨命运的叙述和当下史子对汉娜努力的寻找中进行的。现今史子的寻找,象是在表明当今还有很多的一部分人对过往的历史不曾忘怀,更是在通过史子把汉娜的遭遇的生活教育意义传达给我们:宽容、尊重和同情
  •     猫猫快递给我的
  •     像自由一样美丽的延伸,二战&纳粹。首图,2012年7月1日;Done,2012年7月5日
  •     对纳粹的控诉!
  •     整本书表达的主题——尊重,理解,同情。
  •     一开始以为是小说,结果……是真人真事!在战争中,又有多少如花的生命消逝啊!
  •     简单而震撼。
  •     以为薄薄一册,看到后来却眼睛湿了……
  •     让我想到安妮了。
  •     每天这世界都在发生着一些让我们永远都难以忘记的记忆!记住历史吧!记住曾经经历苦难的孩子们!
  •     看完了之后好像知道为什么要屠杀那么多的犹太人。好多好多疑惑和不解。
  •     可以让小学生看,让他们了解战争给孩子带来的苦难。。。
  •     一个犹太女孩的遗物飘洋过海,到达日本,最后又帮助自己实现梦想的可怜故事。
  •     2009.03.08真实的故事胜过所有的文学渲染
  •     在学校附近的旧书店花三块钱买的,在一个下着雨的冬季下午花一个小时读完,可内心得到的触动却是无法被衡量的。小女孩,如果有下一世,愿你可以做一个平平凡凡的人,不再有这些苦难与流离。
  •     和安妮日记差不多的。读这种类型的书籍内心总是太容易被触动了。
  •     2011-101
  •     4月25日至5月13日
  •     在旧书店找到的书。
  •     不忘历史。
  •     文字很简单,画面很震撼,但是历史很沉重····
  •     作者在写作过程中顾虑太多,如此叙述方式很容易就忽略了人。翻译得很不成熟,不喜欢。后记和议后记倒是点睛了一下。
  •     看了两遍,好看
  •     语言平实朴素,故事感人至深
  •     汉娜是幸运的,她的故事流传了下来,而其他百万计的人什么也没有留下…
  •     书写的太凑合,但照片们太感人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