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照常升起》书评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4-10
ISBN:SH10188-498
作者:[美] 欧内斯特·海明威
页数:270页

看完了,觉得没劲

我并不是读了这本,而是2012年刚出版的一本。我觉得翻译的很好。前文也没有多余的介绍。切入正题。我刚刚读完海明威的两本书,一本是《永别了,武器》,另一本就是《太阳照常升起》。虽然说,海明威是以硬汉著称,但是这两本书里的男主角没有一个称得上是"硬汉”,相反,他们是非常怯懦的人。也许只有《老人与海》里的圣地亚哥才是一头老雄狮吧。《太阳照常升起》的故事其实很乏味,你会从开篇一直看到最后发现他们只干固定的几件事——喝酒,聊天,旅行。当然旅行之中有两件事让人觉得略微有趣,一件是钓鳟鱼,另一件是看斗牛。全书花了小半边的篇幅写斗牛士的斗牛表演,其实这是一件非常危险的行为。人很容易被疯狂的公牛刺伤。斗牛士罗佩罗是个帅气的小伙子。他的技术很娴熟。但是,他说如果不把牛杀死,就会被牛杀死。也许作者在这里有些寓意在里边。就像高三的学生写下的座右铭——今天你不玩命,明天命就玩你。故事的几个主人公看起来真得整天无所事事,花大把的时间去喝酒,喝咖啡,游玩。他们都写小说,靠卖书为生,其实就是编故事,包括这一篇故事。可是这篇故事真得没有意思。也许偶尔掺杂的几句名言警句有用。比如:当回味到生命过得太快,而我还没有真正生活过,我便无法忍受。即使你的身体从一个地方游移到另一个地方,却无法逃避自己的灵魂。白天的时候你冷酷地对待一切非常容易做到,但到了晚上又是另一回事。毋庸置疑:我们不会活太久,我们该为自己的存在感到庆幸,相信并且感恩吧。如果你想看一篇稍微精彩点的故事,我推荐你看另一本《永别了,武器》,这一本稍微有趣一点。起码还有个较为明确又正常的爱情。提到爱情,我忽然想到,其实《太阳照常升起》也有一个爱情故事,其实,不止一个,是两个,甚至三个,甚至四个。里边有个整天围着勃莱特(女主角)而迷失了自我的肖恩,有一个和勃莱特保持友谊关系的“我”(杰克),有一个和勃莱特生活的迈克,还有一个是勃莱特突然爱上的斗牛士罗佩罗。其实,勃莱特可能谁也无法爱上,她已经结过两次婚,可能被爱或爱过很多次,但是,可以肯定,她无法真正爱上任何人,她的生活已经被毁了。除了像杰克一样四处流浪以外,不能做任何事。人人试图在有生之年过得更有意义,但是四处走走,就是对生命的负责吗?在旅途中就会找回自己失落的灵魂吗?如果你想看《太阳照常升起》,我劝你别看了,因为你多半会看不下去。

正在读

初读,从海明威的人生经历读起,到第一部,期待着在其中发现他的精神。一个人只有拥有了丰富的人生经历才会写得出如此不乏真实又能揭示社会现象的东西。所以总结道人生需要丰富多彩 我们不应仅仅局限于亲爱的祖国 可以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嘛

海明威将从迷惘中走出来

海明威生于1899年。1917年,他十八岁,中学毕业,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关键的时刻。不知道海明威是否也像“西线无战事”中的一帮德国中学生那样受到军国主义和沙文主义的鼓动。他在1918年志愿加入红十字会到了意大利前线,后来他负了伤,而一次大战的肮脏和残酷给他的心灵造成的创伤就更为深重。战后,他回到美国家乡,他消沉,他彷徨,“什么事也不想做“。后来,海明威写出了他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他在书中描写一帮英,美青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流落在巴黎。他们寻求刺激,酗酒调情,寻欢作乐,成了”迷惘的一代“。书中以”我“出现的巴恩斯就是作者海明威本人。巴恩斯与他那帮朋友有所不同。他一直在探索,在寻求,探索人生的目标,寻求人生的真谛。从书的结尾的情节来看,这个巴恩斯最终觉醒了。海明威就是,他又写出了描写他在一次大战中亲身经历的“永别了,武器”。海明威从迷惘中走出来了,海明威就是海明威。

创伤是藉以逃避现实的理由

1926年,还藉藉无名的海明威推出了首部长篇《太阳照常升起》,个人以为是他最好的长篇之一,虽然在当时算不上石破天惊。之前,他也有过一系列短篇投石问路,纵然水波不兴,也成为长篇准备中的练笔,使长篇处女作丝毫没有生涩的痕迹。当然这也有巴黎的良好催化作用在其中——饥饿与贫穷的磨练,良师斯坦因小姐的指点,与第一任妻子哈德莉恩恩爱爱、相濡以沫……可惜的是,这样的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在其成名后就一一分解。窃以为,吃得太饱,钞票与老婆太多,往往与才华的枯竭程度成正比。这是后话。……起初并不明白科恩在《太阳照常升起》中所起的作用。他显然不是一个应该被忽略的人物,开首就是一篇科恩小传,将其人交代清楚:就读于老牌名校——普林斯顿大学,曾是大学拳击冠军——身强体壮,出身富有的犹太家庭——身家清白,为人厚道,对女人尤其心软——要么被女人抛弃,要么被女人捏在手心。看起来并无不妥,中产阶级的普通一员,却无值得大书特书之处。看到后来发现苗头不对,他与书中正派的主人公及其寓公朋友总是格格不入,就象牛栏里那头想与公牛处好却被孤立的犍牛。后来我恍然大悟,科恩是作为一个未曾受过创伤的参照物而存在。所谓受过创伤,就是吃过战争的苦头,象巴恩斯被战争阉了就是一个直接的象征。科恩压根不明白这里面的游戏规则,他跟那帮人处不来,极少喝醉,又特别较真,将逢场作戏的阿施利夫人当作女神,随时准备为心上人作出奋力一击,而他确实这么做了,又傻乎乎地直言斗牛可能会令人感到乏味。总之,他所做的一切都不入那帮身怀战争创伤、经常烂醉如泥、到处寻欢作乐的寓公们(哪怕是破产者)的法眼。而他只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个大好青年,战争象一条河,泾渭分明地将他拦在另一边。受伤的区别于未受伤的,最本质的一点是,什么都没所谓了,日常生活乏味难耐,沉醉于酒精、斗牛等一切刺激之物方是正途。就享乐主义的角度而言,本书可以成为上世纪二十年代巴黎咖啡吧指南和潘普洛纳斗牛的专业解说。有文化的中产阶级仿佛是特别脆弱易溃的群体,在战争创伤这个合理的理由下,他们以往遵循的一切土崩瓦解,又自行形成了一套易于接受且互相认同的准则。就象家庭有重大变故,孩子就不能够做一个正常的好孩子。实际情况是,破碎家庭亦有健全的孩子,神经大条的未必是文盲,而解甲归田、如常生活者比比皆是。而巴恩斯最终发现,即便他没有受伤,如美少年斗牛士罗梅罗那样生猛,与阿施利夫人也撑不了多久,这才是致命打击。因为垮掉的是主流,所以科恩便成了不合时宜的怪物。反之,如果科恩是主角,那斗牛是乏味的有望成为名言。其实如果没有经历过战争,他们也就是他,想必能够和谐相处。

战争之后的孤独战争

海明威的第一个长篇。年轻的海明威在这个故事里还没有像《老人与海》那样表现出强烈的孤独感和硬汉气质。更多的我们看到的是扉页上斯坦因所说的“迷惘的一代”的迷惘气息。1918年海明威带着极大的热情参加一战,战争结束后,他像很多人一样发现战争的欺骗和残酷。他忘不了战火里的峥嵘和荣耀,但他同样忘不了炮弹的轰鸣和那些撕裂心扉的痛苦。这些后来出现在他的小说里。《太阳照常升起》没有写战争。它只是写了战争之后,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沦落为破产者的酒精依赖者,普林斯顿的毕业生,钓鱼和斗牛,狂欢和各自的散场。活着却找不到活着的意义。海明威在这里几乎没有写出一个完整的故事。他写杰克在巴黎认识了科恩,后来勃莱特和迈克尔出现,再后来比尔来巴黎,他们邀好一起去钓鱼,一起去西班牙的狂欢节,狂欢节后都各自离开。勃莱特最后依偎在杰克的身边,只能幻想他们要是可以在一起该有多好。杰克是个孤独而隐忍的人,从他的身上可以看到亨利、罗伯特和桑迪亚哥的影子。他爱勃莱特,他知道他无法给她想要的爱。所以就情愿放弃,情愿接受她的一切。只有一次,杰克和比尔一起钓鱼的那个晌午,比尔问起来,杰克只是一带而过,后来他们都喝醉了,希冀酒醒之后一切就会不同。勃莱特不停地结识男人,和公爵一起去旅行,和科恩同居,又有未婚夫迈克尔。在西班牙的时候爱上十九岁的斗牛士。可是只有杰克知道她内心里的孤独。在她找不到任何依靠的时候她会找到酒精和杰克。三十四岁的勃莱特只深深地爱着杰克,但是他不能给她旺盛的身体的安慰,她不停地寻找可以释放自己的男人,可是没有杰克,她不知道怎么活下去,有了杰克,她同样不知道怎么活下去。战争必定会让一些人失去一些什么。杰克失去了性能力,勃莱特失去了永远幸福下去的机会。而更多人失去了支撑信念的桅杆。迈克尔,酗酒的一败涂地的破产者。科恩,从来不知如何掌握自己命运的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生。比尔,作家,却让杰克介绍他说,他是作家,没脸见人。杰克也许还在战斗,他的朋友比尔也许还在战斗。但是他们不知道这场一个人的战斗会持续多久,或者会有什么胜利或失败。他们想弄清这一切的意义,但终究也找不到意义。结尾的时候,杰克说,这样想想不也很好吗?(Isn't it pretty to think so?)也许从这里开始,海明威就开始酝酿他的那句关于摧毁和打败的名言。

我很想写一句话书评

三毛似乎说过,她写得不好,作品只值三毛钱。依我看,海明威这一本,起码可以算三十块。当一战结束后的那段日子,欧洲人过得很微妙。小说中几乎看不见战争,但是战争又无处不在。爱、怜悯、嫉妒、向往,太阳为此而再次升起。


 太阳照常升起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