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

出版社:欧阳康、 等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03出版)
出版日期:2013-4
ISBN:9787516122495
作者:欧阳康
页数:370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发展经济是“硬道理”。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指出了共产主义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建立共产主义实质上具有经济的性质,这就是为这种联合创造各种物质条件。”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和3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也雄辩地证明了“社会要进步,国家要强大,唯一的出路就是发展”这个硬道理。要使中国在新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最根本的还是要抓好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发展经济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在参与新的国际分工中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在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过程中,利用跨国公司在中国的部分生产环节,发展技术含量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高技术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将部分高技术生产环节嵌入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发展壮大知识密集型产业。这就需要在开放式的国际合作中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中国的电信通讯产品、计算机、半导体产品、生物制品、精密仪器等许多高新技术领域的民族工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只有在与掌握高新技术的跨国公司开展国际合作的过程中才能找到学习吸收先进技术的捷径,实现高起点赶超发达国家的后发优势。 坚持“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既不是单纯指经济发展或社会发展,也不是单纯指生态持续,而是指以人为中心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可持续性,是指人类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发展、资源的永续供给和生活之路的提高。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实现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换和共享,因此,中国的经济发展应该充分利用好全球化所提供的资源和市场,同时要谨防环境污染的跨国扩散问题。“科学发展”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关键在于发展要有新思路,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要力争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只有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使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相协调。

内容概要

欧阳康,哲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哲学研究所所长,文科学报主编,“华中学者领军岗”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社会认识论导论》、《哲学研究方法论》、《欧阳康自选集》、《对话与反思:当代英美哲学、文化及其他》、《大学·文化·人生》、《社会信息论导论》等;主编有《人文社会科学哲学》、《社会认识方法论》、《当代英美哲学地图》、《当代英美著名哲学家学术自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等,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280余篇,先后10余次获教育部和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主持十余项国家、省部级和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多次出国出境从事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兼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校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学风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哲学家协会常务理事、亚太地区学生事务协会主席、湖北省政协委员等。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06年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9年入选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

书籍目录

序言融汇人类文明,立足中国创新 一超越对社会主义的误解,把握社会主义真谛 二超越对现代化的误解,自觉加入现代化进程 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推进小康社会建设 四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上编 第一章走自己的路:中国道路的探索历程 一筚路蓝缕:中国道路的艰难开创 (一)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创 (二)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初步探索 二拨乱反正:中国道路在批判与创新中生成 (一)一场哲学问题的探讨引发的社会变革 (二)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 (三)承前启后的总设计 三科学发展:中国道路在改革与开放中发展 (一)树立旗帜,明确纲领 (二)继往开来,与时俱进 (三)科学发展,促进和谐 四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和群众路线:中国道路成功推进的基本方法 (一)从“有的放矢”到“求真务实” (二)从“独立自主”到“创新型国家” (三)从“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到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第二章挑战与机遇:中国道路探索的外部境遇 一融人世界,参与竞争: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二)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三)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 二增强国力,维护和平:政治多极化与中国的国际定位 (一)政治多极化与中国政治 (二)政治多极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三)积极应对政治多极化 三坚守信仰,深刻反思: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对中国的冲击 (一)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与多样化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 (二)社会主义阵营解体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三)对社会主义阵营解体的反思 四审慎借鉴,批判创新:资本主义世界的新变化对中国的启示 (一)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现状分析 (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三)正确对待资本主义新变化 五迎头赶上,跻身前沿:泛舟于新科技革命的大潮 (一)新科技革命的意义 (二)新科技革命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三)积极汇入新科技革命的潮流 六求同存异,和谐发展:文明的冲突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一)“文明冲突论”的产生极其影响 (二)文明的冲突给中华文明带来的挑战 (三)在文明冲突与价值碰撞中的正确定位 第三章矛盾与困难:中国道路所面临的内在困境 一极限困境:人口、资源与环境 (一)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二)当前中国人口、资源、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 (三)极限困境的原因解析 (四)全面协调人口资源环境 二进退维谷:封闭与开放 (一)封闭和开放的含义及辩证关系 (二)中国从封闭到开放的必然性 (三)开放面临的困难 (四)保持封闭和开放的适度张力 三二难抉择:效率和公平 (一)效率和公平的含义与关系 (二)效率和公平关系的历史变奏 (三)当前中国面临的效率和公平问题 (四)实现效率和公平的动态平衡 四零和博弈:集权与分权 (一)集权与分权意义解析 (二)中央和地方权力关系现状及问题 (三)合理分权的原则 (四)合理分权的有效途径 五厚此薄彼:数量和质量 (一)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及其关系 (二)数量扩张与质量提高的非同步 (三)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六轻重失衡:利益和道义 (一)利益和道义的含义 (二)转型期义利失衡现状 (三)义利失衡现象探源 (四)义利平衡重构 第四章小康、和谐、现代化:中国道路的发展目标 一立足现实,放眼未来:中国道路发展目标的形成 (一)中国道路发展目标提出的思想前提 (二)中国道路发展目标的追寻历程 二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中国道路发展目标体系的价值取向和结构特征 (一)中国道路发展目标的价值取向 (二)中国道路发展目标体系的结构特征 三照亮前程的灯塔:中国道路发展目标的现实意义 (一)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思想 (二)明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奋斗目标 (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提高的执政水平 第五章一元主导与多样共存:中国道路的结构特征 一新旧交替,此消彼长:一元主导与多样共存结构的理论逻辑 (一)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社会的主导因素 (二)过渡期社会新旧社会因素的交替与消长 二过犹不及:一元主导与多样共存结构的历史依据 (一)苏联模式及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教训 (二)极“左”路线及自由化思潮的教训 三一与多、主与次的辩证统一:一元主导与多样共存结构的现实表现 (一)以单一制为主体又具有某些复合制因素的国家结构制度 (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三)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四)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五)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多元文化并存 四张弛有度:“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的辩证关系 下编

编辑推荐

《中国道路:思想前提、价值意蕴与方法论反思》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中国道路:思想前提、价值意蕴与方法论反思》主要讲述了,根据中国国情的发展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在走中国道路的基础上要遵循的思想、方针、政策,制定走什么路,怎么走,将会遇到怎样的机遇和挑战。探讨了在中国的道路上始终坚持的思想原则。


 中国道路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