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瑜伽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8-1
ISBN:9787533937898
作者:(英)杰夫·戴尔
页数:212页

内容概要

杰夫•戴尔,1958年出生于英国切尔滕纳姆, 被《每日电讯报》称为“很可能是当今最好的英国作家。”他的写作风格极其独特,涉及音乐、摄影、电影等多个领域,并将小说、游记、传记、评论、回忆录等体裁融为一体,形成了奇异而迷人的“杰夫•戴尔文体”。其主要作品包括小说《寻找马洛里》、《杰夫在威尼斯,死亡在瓦拉纳西》,跨文体作品《然而,很美:爵士乐之书》(获得1992年毛姆文学奖)、《一怒之下:与D.H.劳伦斯搏斗》(入围美国国家图书评论奖)、《懒人瑜伽》(获得2004年W.H.史密斯最佳旅行书籍奖)、《此刻》(获得国际摄影中心摄影写作奖)等。2005年入选英国皇家文学学会,2006年获得由美国艺术文学院颁发的E.M.福斯特奖。他与妻子现居伦敦。

书籍目录

中译本序:极乐生活指南
前言
水平漂移
柬埔寨小姐
无边的边界
臭麻
懒人瑜伽
衰败与沉沦
装饰艺术的绝望
遗忘酒店
大莱普提斯
屋内的雨
奇异地区

作者简介

虽然这本书获得过“W.H.史密斯最佳旅行书籍奖”,但我们还是无法把它当成一部真正的游记。它更像是一部“自传、游记、短篇小说”的混合体。书中的十一个故事发生在除了英国之外的世界各地(新奥尔良、柬埔寨、泰国、巴黎、罗马、迈阿密、阿姆斯特丹、利比亚……),都用第一人称叙述。用故事来形容它们是合适的,因为你很难分辩它们到底是真是假。一方面,这很像一部活页夹式的自传:杰夫•戴尔是个自由作家——不过大部分时候都陷于写作瓶颈中;他喜爱电影、音乐和羊角面包,但他最爱的还是闲散和大麻;他热衷,并多少也有点擅长泡妞……而另一方面,这些故事又散发出唯独短篇小说才会有的那种画面感、悬念感,那种微妙的共鸣与回味。与此同时,它又丝毫无愧于“最佳旅行书籍”的美名:通过与那个地方融为一体,他准确而极富直觉性地捕捉到了那里的本质——那里最本质的情绪:在新奥尔良,那是密西西比河的疲倦与失落;在泰国,那是热带海洋的情欲修行;巴黎是海市蜃楼般的虚幻;迈阿密弥漫着超现实的荒诞;而在罗马,他自己也“渐渐成了废墟”。

“杰夫•戴尔很可能是当今最好的英国作家。” ——《每日电讯报》

“一个孜孜不倦的博学家,一个无法抗拒的幽默高手,小说、随笔、报道,他样样精通,但他最爱做的,是把这三者缠绕起来,变成某种完全由他独创的文体。”——《纽约客》
◆ “就像吸了迷幻剂,这本书会让你飞起来。”——《出版人周刊》


 懒人瑜伽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四个月来,她已经数不清第几次站在这个地方,这是这座偌大城市最新的商业中心,为什么老是来着闲逛,她也答不上来。大多数时候,她什么都不买,只是衣着光鲜或者诡秘地闲逛到这里,搭手扶梯,从平街升到露天花园,有时在中间那间咖啡店买一杯拿铁,然后神情莫测地搭扶梯回到起点,除了手上的咖啡纸杯,没有收获;实际上是一种无目的,无影响的习惯动作。今天她又默默走到这,跟往常一样,她一个人,她想起昨晚听过的现场演出,那名歌手羞怯又神经质的肢体,一举一动,她试着把那一个形象从黑漆漆的舞台上,从充斥着陌生人影子的空间里,抠出来,跟她面对面,应该会相对无言。实际上,她的这一类想法随时随地都会冒出来,只因为一段旋律,或其他一闪而过的画面,她习惯于去咀嚼,放在脑海里,像飘在湖泊里的落叶,枯枝,她看着微微颤动的水面,真实的事件与无章的幻想,在当下的环境,空气,来来往往的大街上悬挂着,晃动着,这种咀嚼不会无味,他们每次出现会有些不同,带着她身上的淡淡气味,她和片段们无可奈何地对视,每一次都独特,迷人,又难以被纪录。她有些懊恼没有好好拍照,是说前一晚的演出,相机在肩上挎着的袋子里,她的包很乱,各种随身的东西,只是常常找不到笔;她唇色苍白,因此想找个地方补一补唇膏,未经思考,她就推开了商场的玻璃大门,运动鞋踩在大理石地面上让她觉得自己像闯入舞台的观众,这种轻微的不安,也常常在片段隐没后进入她的情绪,她的脸有些发烫。她匆匆在洗手间补完唇膏,商场还是冷清,二楼的书店正在做一个影展,她之前读了策展人的文字介绍,那段文字有她欣赏的沉着,统揽的气魄,和有趣的文化人的小迂腐,她慢慢走去那间书店,对自己说,“可能拍些照片,算是自己旁观这座城市文化进程的方式”。她在店门口举起相机,同时问保安,能拍照吗?她按下快门;画面里,米白的指示牌挂在空中,伪装成装置艺术的几何雕塑伫立在不远的暗处,这间灯光昏黄的书店跟往常一样,让她心生亲近,但又给她更多的不安,对自己拿起书本的不耐,对阅读时时现的疲惫感,对自己。写作,对我来说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这种痛苦来源于对文字的热爱,来源于渴望。读书识字起,我深深沉迷于文字的美丽;而写作,意味着我不再是旁观者,而是选择与文字建立联系;因为担心自己无力处理这一个近乎神圣的关系,我极少极少主动动笔,提笔时,同样顾虑重重。对我来说,每一个值得描绘的意象都是神秘,不可琢磨,不可复制的;蘸上墨水,即使寥寥几句,也不再是光与影那么纯粹,我怎么能辜负脑海里美丽的片段……今天,我从《懒人瑜珈》译版书序,作家孔亚雷所书的《极乐生活指南》里得到确诊,原来我患上写作焦虑。序里写:“杰夫戴尔将它——这种后现代焦虑,提炼成了一道定理,那就是:我是那么地渴望……以至于不可能……我是多么地渴望睡着,以至于不可能睡着,我是那么地渴望真爱,以至于不可能得到真爱,我是多么地渴望写好这篇文章,以至于不可能写好这篇文章。”获得确诊后我欣喜若狂,但这时,我有了一个杰夫戴尔式的发现——因为对杰夫戴尔定理的共鸣太强,我想写点东西,而我太渴望把此刻的感受写下来,以至于我不可能好好地写下来……伤感了一会,我决定学习杰夫戴尔,在无法表达时,就放弃表达。我用第三人称写下了今天其中一个小时的混乱记忆,作为本文开头;这些废话,将作为对我病情不负责任的陈述。然后,希望在读完《懒人瑜珈》时,我能真正由痛苦地承受焦虑,演变成变态地享受焦虑。
  •     就像是评论界一直无法定义杰夫•戴尔的流派一样,《懒人瑜伽》这本书同样也无法定义其属性。尽管封底的上架建议写的是游记,但这并不是一本标准意义上的游记,你几乎不能从中得到任何关于旅行的建设性意见;尽管书中提到了他在东南亚、巴黎、罗马、阿姆斯特丹、奥尔良这些地方的旅行,也几乎不会对你去这些地方旅行提供任何实质性的帮助。在我看来,这更像是一本艺术类大杂烩,艺术是我们对于世界、自然、生命的表达方式,包括文学、绘画、音乐、电影、摄影、建筑等等,杰夫•戴尔将他在旅行中的见闻和感想,进行了艺术上的一次大串联。他在见到一处风景的时候,会直接联想到经典的电影镜头;他在谈论一处景观时,会轻松地引用古典音乐作品;他在描述一个建筑时,文字中出现了油画一般的质感。比如描述几个人下雨天到梵高美术馆里参观时的场景,他写道:“偶尔,在背景处,旭日照在阿尔翻滚的小麦上,罗马蜡烛亮如白昼的夜晚——繁星满天,繁星满天——漩涡像是有了生命。繁花欲坠的树木闯进视野,颜料上色的脸笑容灿烂……”绘画与文字在此处融合到了一起,读者如同通过杰夫•戴尔的眼睛看到了那些不朽的画作。除此之外,杰夫•戴尔几乎在每一篇文章中都或深或浅地进行着哲学命题的探讨。在《无边的边界》一文中,作者不厌其烦地描述着他在考安西瀑布时经历的场景,虽然那只是一个并没有多少亮点的景点,但是作者在那里有所顿悟,所以他用了大量琐碎的文字讲述着他的行程,并且漫无边际地扯进了跟打乒乓球相关的许多回忆。读者可能会觉得跳跃而莫名其妙,但是到最后,我们会发现原来这都是杰夫•戴尔精心的安排,他用瀑布引发了边界的联想,借此抛出了存在的命题,以诸神打网球来解读他这个命题的思考,结尾处他写道:“网球像黄色的星球一样在蓝色的天空上来回旋转。我们在扔球与接球中陷入迷狂。这个游戏不可能永远玩下去,但我们不知道它什么时候结束,那么在每一个瞬间,它都是永恒的。”他把结论扔出来,他把思考的触点扔出来,但是他不会解释其中的原理和逻辑,他需要的是读者的会心一笑。或许很多人都羡慕着杰夫•戴尔的生活,拿着杂志和出版社赞助的钱全世界旅行,写出来的文字能够让全世界读到,但很少有人能够体会到他这种生活中的压抑和痛苦。没有任何一种生活状态是能够让人完全满意的,杰夫•戴尔也提到若有若无的中年危机对他的影响。如果将同样都写过很多出色游记的杰夫•戴尔和村上春树进行对比的话,后者是一种中产阶级的旅行方式,而前者是嬉皮士的旅行方式,尽管杰夫•戴尔的经济条件完全属于中产阶级,但是选择只关乎自己的喜好。徒步、烈酒、泡妞、抽大麻,嬉皮士的几大标签在《懒人瑜伽》的11篇文章里随处可见,通过嬉皮士的旅行方式,杰夫•戴尔能够完整而真实地展现他孜孜不倦所想要表达的那些主题:人生的自相矛盾,欲望的悖论,极乐与极痛的不可分割。他甚至在《臭麻》一文中无比详细地描写了两个人抽了强效大麻之后的迷幻表现。这里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如果他已经迷幻,又是如何将当时的情景记录下来的呢?这也是杰夫•戴尔的一种独特写法,他在文章中将现实和虚构结合起来,所有的细节都无比清晰,以至于读者都无法分清到底哪些是他的真实经历而哪些又是他的虚构,有些文章完全可以看作是结构完整的短篇小说。但是追寻这个答案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这种风格是如此地杰夫•戴尔。因此,《懒人瑜伽》并不是一本老少咸宜的通俗读物。书中提到的电影和音乐大多数读者(尤其是中国读者)都并不知晓,但是杰夫•戴尔也无意像村上春树一样对这些作品进行科普,他只是随意地列举出来,就像他随口念出奥登的若干诗句一样,是他笔触下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东西。你能懂,自然会非常喜欢,你若不能懂,也不妨先放下这本书,或许过些年,当你去过那样一些地方,经历过更多的故事之后,再次阅读,你会喜欢其中的篇章。
  •     《懒人瑜伽》杰夫·戴尔游记、散文从各路的了解中知道杰夫·戴尔这个家伙整天竟干些不靠谱的事,旅游,到处闲逛,毒品,属于英国知识分子阶层的边缘人物,这就是吸引我看他的书的主要原因。我喜欢这样有点不羁性格的人。不羁不是个贬义词,相反,知识和阅历的丰富性以及灵魂的深邃才能有这种范儿。实践证明,我的观点是对的。他对很多著作的涉猎十分宽泛和深刻,佛洛依德、宗教、尼采都是他经常提及的。所以得出结论——不靠谱的人未必就真不靠谱。(当然不排除大部分人其实都还真的不怎么靠谱。)序言中译者提及一本书——《极乐生活指南》费希特 (打算买来看看)金边——这里的街道如同北非小镇上的那样荒芜,人们除了慢慢变老,就无事可做了。街道上挤满了年轻人,他们一无所长,只知道逆来顺受地活着,更给人留下那样的印象。一种充满能量的倦怠主宰了一切。“否则,”她接着说,“他们怎么会随处乱丢垃圾呢?乱丢垃圾和欣赏风景是互相排斥的呀。”“你太熟悉一样东西时,往往会对它视而不见。”我说。先不管天文学怎么说——我喜欢这种方式——全世界的月亮都是一样的,她从这种想法中找到了慰藉。你可以说这是一句陈词滥调,不过博尔赫斯说过,了不起的比喻屈指可数,所以我们才会时常引用那些陈词滥调。我感到幸福、满足、别无他求。我觉得,怎么挥霍人生,一点都不重要。只要你有过这样的夜晚,一个人,哪怕是一无所成——也不会有什么分别。年至四十,比二十岁——满腔热血、野心与希望——的时候要好,甚至比三十岁——那些激励过你的希望成为了折磨你的元凶——的时候还好。“一到四十岁,”我对迈特说,“整个世界就成了鸭子背上的水珠。一到四十岁,你就会意识到,生命就是用来浪费的。”这是看待它的一种方式。另外一种——看待它的不同方式——就是,遥远的过往得以与当下紧密联系。废墟沐浴在永恒的现在......书中谈到几个名词:混沌理论混沌理论是一种兼具质性思考与量化分析的方法,用以探讨动态系统中无法用单一的数据关系,而必须用整体,连续的数据关系才能加以解释及预测之行为。“一切事物的原始状态,都是一堆看似毫不关联的碎片,但是这种混沌状态结束后,这些无机的碎片会有机地汇集成一个整体。”混沌一词原指发现宇宙混乱状态的描述,古希腊哲学家对于宇宙之源起即持混沌论,主张宇宙是由混沌之初逐渐形成现今有条不紊的世界。在井然有序的宇宙中,西方自然科学家经过长期的探讨,逐一发现众多自然界中的规律,如大家熟知的地心引力、杠杆原理、相对论等。这些自然规律都能用单一的数学公式加以描述,并可以依据此公式准确预测物体的行径。近半世纪以来,科学家发现许多自然现象即使可以化为单纯的数学公式,但是其行径却无法加以预测。如气象学家爱德华·诺顿·劳仑次(Edward Lorenz)发现简单的热对流现象居然能引起令人无法想象的气象变化,产生所谓的“蝴蝶效应”。60年代,美国数学家史蒂芬·斯梅尔(Stephen Smale)发现某些物体的行径经过某种规则性变化之后,随后的发展并无一定的轨迹可循,呈现失序的混沌状态。宇宙大爆炸理论现代宇宙学中最有影响的一种学说。它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宇宙曾有一段从热到冷的演化史。在这个时期里,宇宙体系在不断地膨胀,使物质密度从密到稀地演化,如同一次规模巨大的爆炸。该理论的创始人之一是伽莫夫。他认为:我们所观测到的宇宙始于150亿年以前的一次大爆炸。1932年勒梅特首次提出现代宇宙大爆炸理论,1946年美国物理学家伽莫夫正式提出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由大约200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爆炸之初,物质只能以中子、质子、电子、光子和中微子等基本粒子形态存在。宇宙爆炸之后的不断膨胀,导致温度和密度很快下降。随着温度降低、冷却,逐步形成原子、原子核、分子,并复合成为通常的气体。气体逐渐凝聚成星云,星云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和星系,最终形成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宇宙。越来越觉得物理学有意思了,要买几本书看看,感觉艺术、哲学,一切的一切,似乎都能用物理学的科学的观点加以解释,实在是无法阻止我的好奇心啊!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浪荡子
  •     一个游手好闲的圣徒,同时又是一个喝酒嗑药的情圣,在陷入深深的抑郁之后开心的自我解嘲
  •     “生活本身就是极乐。生活的全部形式和力量都在与爱,产生于爱。”还有美。G·D 已列入私人作家收藏榜。
  •     如果一棵树在森林里倒下,周围的树却没有看到它,也没有听到它,那它真的倒下了吗?
  •     好看
  •     是的,旅行筆記竟然是可以這樣寫的.....
  •     游记原来可以这样写 如果这本书可以被称作游记的话。慢慢地有点儿能够欣赏黑色幽默。读完觉得不太过瘾,应该会接着找杰夫•戴尔来读。当然,我对本书的喜爱也可能只是因为,书中无处不在的百无聊赖与焦虑极大地抚慰了我。
  •     wow
  •     如果是游记,那就是比较特别的风格,像是作者的自画像,在不同的地方,遇见不同的人,也遇见不同的自己。因为离自己比较远,所以感受力比较低。
  •     loved it。
  •     燃烧型旅行者。在巴黎,他变成了大麻;在罗马,他变成了一堆废墟本身。
  •     闲散,嬉皮,松弛,待重阅。
  •     虽然已经是游记了,散文依然看不进去…
  •     一整天的昏昏欲睡下勉强读完的,加上意识流似的写法,读下来基本没走心。大麻、teva凉鞋、女人、无所事事、嬉皮士,就这些吧
  •     “我只是在过我的日子。我不是在‘接受’它。”终于在地铁上读完了《懒人瑜伽》,我似乎已经接受并喜欢上了杰夫·戴尔这种更加放松的、略显嬉皮的旅行方式,无限的放纵自己到世界的任何地方,并不一定要追求什么,因为旅行本身就是极乐生活,而非别的什么。
  •     以闲逛的心情阅读一本讲述闲逛的书。
  •     花哨
  •     啊,我也变成了废墟。
  •     你成就了毁灭,毁灭便也成就了你。
  •     柬埔寨小姐笑翻了 好看 但文體有花哨賣弄之嫌
  •     一个地方一个故事,荒唐的人生, 自由自在。
  •     奇怪的故讲故事方式,反正我很喜欢。
  •     杰夫戴尔,成日徘徊于大麻和酒精之间,写出了大麻和酒一般让人沉迷的文字。
  •     没有写爵士的那本惊艳,
  •     没有想象中写得好。路上奇遇远比这个精彩。
  •     有“决定性”的收获
  •     感觉像是药嗑嗨了写的。
  •     蒋方舟推荐的村上推荐的杰夫戴尔,看起来实在是很艰深难懂,尤其是在办公室嘈杂的环境中,简直难以下咽。但看过之后,出乎意料的好看,果然非同一般。有点意思的杰夫戴尔。
  •     阿姆斯特丹迷路的那段觉得身临其境的感觉,一次救赎似的迷路
  •     杰夫•戴尔原本是想要写一本关于古迹废墟的书,他在柬埔寨、泰国、老挝、利比亚、罗马、黑岩城(一座无政府主义且定时消失定时集结的城市)和底特律被废墟深深迷住,这几个地方的游记都很迷人。但他最终却在欧洲城市,巴黎、阿姆斯特丹,收获了满满的无聊和慵懒,这几个地方的游记都很无趣。
  •     『一到四十岁,整个世界就成了鸭子背上的水珠。一到四十岁,你就会意识到,生命就是用来浪费的。我觉得自己说得太好了——成熟、洞悉、明智。』
  •     旅行与哲学,太好看了。
  •     非虚构 伟大的精神鸦片 弱逼的灵魂慰藉
  •     非常喜欢这本书。叨叨叨叨得告诉我旅行的时候在想什么。
  •     没太看透。写越南人迷糊,环境脏。写他去罗马,膜拜遗迹? 有点堕落的感觉,他的旅途有艳遇,毒品,身心俱疲,迷失,抑郁。 有点灰色的小说,但存在美感,细腻又震撼的美。
  •     和瑜伽没关系。短篇集,作者是个文化人,里面经常提到吸毒,现在出版也不管这些了
  •     2014-44
  •     嗨起来后陡然一丧
  •     2014.9
  •     #2016年读的书#薄薄的一本游记又不似游记的书,看了好多天,从孤独的废墟中参悟,多次提到塔可夫斯基的潜行者,以后找来看看。去或是不去,奇异地区--“地球上最静谧的地方”--就在那里。
  •     我是如此渴望这本书带给我五星的感受,以至于不够完满。
  •     读不懂的是游记还是人生
  •     杰夫戴尔的作品就是放松身心的读物,无伤大雅,博君一笑。
  •     与村上春树并列成为我最喜欢的游记作者:一个是中产阶级式的;一个是嬉皮式的。
  •     「也许,我就像它们一样 由爱和尘土构成 被同样的虚无与绝望围攻 放射出一束坚定的光芒」
  •     奇妙的语言
  •     2016.6.20购于孔夫子 最近迷上他
  •     2014 Panda's Reading #04. 来源于纯粹热爱和兴趣的无法归类的书,像幻觉一样迷人,这本书给我带来的灵感,要消化很久.
  •     自由不羁,一直错觉是美国人写的。各种调情勾搭部分不错的
  •     真好看,又喪又作。(真想開小摩托車去羅馬的碎卵石小道上繞一圈。)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