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个世界

出版日期:2014-6
ISBN:9787544270769
作者:[英] V. S. 奈保尔
页数:208页

内容概要

V.S.奈保尔(V.S.Naipaul):
英国当代作家,文化巨匠。1932年生于特立尼达岛上一个印度移民家庭,1950年进入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毕业后迁居伦敦。50年代开始写作,作品以小说、游记、文论为主,主要有《毕斯沃斯先生的房子》、《米格尔街》、《自由国度》、《河湾》与“印度三部曲”等。作品在全球享有盛誉,半个世纪里,将里斯奖、毛姆奖、史密斯奖、布克奖、第一届大卫·柯恩文学奖等收入囊中。1990年,被英国女王封为爵士。2001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书籍目录

一 芽中有虫
二 一种英国式看问题方式
三 视而不见:印度方式
四 迥然有异
五 再说印度:圣雄及以后

作者简介

《看,这个世界》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V.S.奈保尔观察和感受这个世界的方式。
“我已经说过,我很早就意识到存在着不同的观察方式,因为我是从很远的地方来到大都市。严格说来,可能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我找不到一个过去,一个我可以进入和考虑的过去,这种缺失让我感到痛心。”
“ 我知道自己父母的情况,但是再往前就不清楚了。我家祖上的事含混模糊。父亲还是个婴儿时,我爷爷就去世了。传给我的家史仅此而已。现在我们追忆的只是一个家族传说,有些内容夸张浪漫,或者完全是编造的,因此不能信以为真。”


 看,这个世界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奈保尔在《看,这个世界》的扉页写着:献给女儿。当然这也有可能是句戏言。这位深具移民印记的作家,写的几乎所有文字都有着某种漂泊感和无根感,他似乎一直在寻找什么,不停地观察、记述,但其间并不携带任何寻找答案的急迫感。奈保尔通过描写自己经历的事件、去过的地方、见过的人、看过的书籍,来阐释他眼中的世界。按照他的说法,他的感情根基源于半封闭式的印度移民家庭,而独立精神则源于父亲的文学气质和文字工作者所造成的家庭氛围。“印度式”和写作者,是奈保尔的鲜明特点。奈保尔写了很多印度相关的主题,除了专门的“印度三部曲”外,大河湾中的主角也是印度裔非洲人。奈保尔少年时代在印度式家庭中度过,印度的祭典、历法、生活习惯日日相随,却无人解释这一切,搞的他迷惑不堪。从他的书中得到的印象是,印度人作为一个集体,具有令人惊诧的健忘性。比如,他们视外来者的统治为当然,并且在改朝换代后自然过渡到新的统治者,因为他们很快忘记了在之前统治者下面是如何生活的。又比如,印度各地有很多古迹,但本地人很少在意,因为这些房子失去了实用性。《看,这个世界》又类似评论集,论书、论人(鲍威尔、福楼拜、甘地、《包法利夫人》、《伴随时光之曲而舞》等),无法归类,就像一本写给家里人看的小册子。写作者大都刻薄、狭隘、记仇,绝对不存在宽以待人、云淡风轻类型的作家。偏偏他们又善用文字,显得嘴特别贱,容易树敌,现在的年代也不流行决斗,只好斗字。书里写到的人,如果看到这样的文字,我估计他们是会怀恨在心的,一个人看到别人在出版的书中公然声称他们“缺乏才华”、“拾人牙慧”、“愚蠢”之类的,恐怕心情会变得很复杂啊。他说甘地虽然最后被封神,但印度人只是接受他们能接受的,比如纺车,而种姓、虐牛之类不能接受的,就被弃在一边了。连甘地都没有得到多少称赞,可见奈保尔是多么苛刻一个人。这样一个人,早年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这类人会不自觉的走出安全地带,给自己惹来麻烦。书中只言片语提到他早年的编辑和专栏作家生涯,主旋律是缺钱,很多人在此期间帮助过他,不过最后仍没有逃过他的毒舌。奈保尔写到,他能和别人长期做朋友的一大重要原因,是“没有看过他的作品”、“不知道这个人门路很广”。归纳起来,就是不太了解这个人,所以才可以长时间的保持朋友关系。有独立精神的人,经常以此形容自己的交友方式。我想这部分人与他人来往,寻求的大概不是简单的帮助、三言两语的安慰,或通过埋怨共同的利益相异者、分享不为人知的秘密而情感发泄。奈保尔对作家的评论更为公开,会得罪很多人。去评论一些功成名就的人,要冒很大的险,比如毛姆当年就被媒体以小说暗讽托马斯哈代。总得来讲,奈保尔的几部类似杂文散文评论的书,行文非常散漫,读完之后有种毫无印象、不知所云的感觉。作家基于自己的环境来写作,写作是非常内心的事情。即便是非虚构写作,也必须将日常细节艺术化到某种程度,否则没有相同经历的人很难理解,写作就变成了写日记。但是公开谈论别人的性格这种写作方式,老实说我并不太喜欢。他写了太多旅行、印度、寻根的作品,小说反倒不太多。我欣赏的作家,是叙述而非论断。要谈论断,我觉得曾经作为律师的我,大概比大部分小说家还要厉害。由于人们联系方式的单一和耗时,对遥远他乡的幻想或者对日常生活的厌恶,阅读者容易接受此类见闻式行文。但随着时空的缩小,如今的世界已经没有那么多可以开拓的“新世界”。这也是让今日之写作者感到为难的地方,太多的东西已经被写过,细枝末节都被揭露出来,再写的话,除非能在语言上达到一定的高度,不然很容易变成屋下盖屋。但话说回来,现代社会发展的速度,也源源不断带来新的可以写的内容,如果悉心专研,能够不随大环境带至焦躁不安的境地,也是能够写出非常多创新之处的。
  •     转自too elephant的日记http://www.douban.com/note/317985036从前我抱有一种观点,以为作家必须要有杰出的想象力,我甚至把想象力当作作家最基本的才能,似乎只有如此才能保证他不断地创作出小说。比如金庸;我认为他构筑的武侠世界确实需要足够丰富的想象力。这也许完全是一种无知,如果只读过某种类型小说。实际上,大部分作家的代表作通常是只有一两部,而且很可能是他的处女作。此时,作家的成就并非是因为其想象力,而是因为他写了自己最熟悉的那一部分经历或者生活,或者他自己最熟悉的那个世界。很可能他一次性的就用完了自己所熟悉的所有素材,这会导致他后来的创作的停顿甚至萎缩。奈保尔观察到,很多作家都属于这种类型;而且,显然他对自己也有这种认识。二十出头的奈保尔在伦敦开始他的写作生涯时,正是从回忆自己童年时居住过的世界开始的。奈保尔《看,这个世界》(a writer’s people: ways of looking and feeling)并非一般性地回忆故人和往事,而是检讨不同地域和文化中不同的观看世界的方式,以及这些方式是如何决定了或者改变了各自的格局。所以书的重点是副标题,而中文译本却没有翻译出来,这是因为无知还是故意,无从知晓。出生在拉美的特立尼达,奈保尔生为印度移民后裔,但是他在英国受到的教育,居住在伦敦,并一直以英语写作。这种跨文化的背景,让奈保尔体会到了多种观看和感受生活与世界的方式。诺奖诗人德里克•维尔考特是出生在圣卢西亚,离奈保尔的小岛并不遥远,但是文化差异还是明显的。奈保尔显然认为圣卢西亚更有一种适合发展文学的环境,这当然是因为那里的人们具有一种独特的观看方式,从而使得维尔考特的诗歌能够被接受。特别是当地的中产阶级,他们逐渐意识到自己从殖民者那里继承了一片空虚,希望有自己本地的文化,完全属于他们自己的一些文化价值,可以让他们在世界上拥有一席之地。维尔考特的诗作满足了这种需求,“他赞美空虚,予其一种知性内涵…”。诗人成功地脱离了殖民地背景对其才能的扼杀。而奈保尔觉得他自己的父亲,身在特立尼达的一位印度裔作家则没有那么幸运。奈保尔对自己的印度的背景并没有那么怀念,他指责印度人永远都不想了解自己的历史\文学…。奈保尔的父亲有很多素材,比如他自己早年的苦难生活经历,但是那会让他觉得很痛苦,而他不愿意在写作时面对痛苦。或者即使写出来,在特立尼达也不会有读者感兴趣,因为那里没有这种写作传统,特立尼达历史上的暴行太多了,书写个人痛苦会受到嘲笑。自白式写作在特立尼达根本是不被接纳的,所以父亲的题材只能徒然浪费。奈保尔幸运得多,他很早就意识到存在着不同的观察方式,而有着深厚文学传统的英国显然是更适合他走上写作之路的一个地方。英国适合外来人(outsider)写作,奈保尔判定英国的写作已经丧失了活力,对于作家,过于深厚的传统也会束缚他的写作。例如英国的乡村已经被写得太多了,很难有什么新的发现,假如不另辟蹊径,沉溺在传统写作方式中,习染而不自觉,很快就会发现自己过时了。作家当然可以写作自己熟悉的世界,但是他应该明白,自己的世界并不是唯一重要的世界,作家并非居于世界的中心。如果他要写,他就应该把自己的世界写得清晰、丰满,像莫泊桑、马克吐温、还有那些俄罗斯作家,详细地交代时间地点,即使次要的角色,也能将其身世交代清楚(例如红楼梦)。这使作家笔下遥远的世界变得完整,易于接受,甚至具有了普遍性。奈保尔作为外来人,显然觉得英国作家把自己的生活看得太重要了,而且几乎视野无法从那一亩三分地挪开。 奈保尔本书的目的是想讨论他所接触到的各种写作,尤其是指洞察力,即一种观看和感受的方式(ways of looking and feeling)。奈保尔否认存在某种文学乌托邦(共和国),在那里,所有的文学作品都能得到文学圣彼得的公平的评判。每一种写作,其实都是某种特定历史和文化的洞察力的产品。奈保尔认为写作学校的那些标准式写法,仅仅代表了英美的散文体叙事方式,用在别的题材上,并不一定合适,反而显得做作。奈保尔年轻时曾想模仿毛姆的写作,但是他意识到自己的素材和他的相差太远,奈保尔意识到只有用自己的方式去处理自己的素材,必须走自己的路。只有忘了自己会写作,以及所有对写作的成见,回到零点,从最基本的开始,使用最简单直接的语言来叙事。奈保尔正是凭借这种信念度过了自己的写作危机,挽救了他的作家梦。《视而不见:印度方式》是奈保尔对自己祖先的历史与文化的一种反思。奈保尔在海外生活29年后首次踏上印度的土地,此前他只有通过特立尼达的印度移民来了解印度,作为一种遥远的记忆,糅合了想象和虚构,印度被描述成浪漫而美丽的国度。奈保尔亲身经历了海外侨民口头流传的印度神话的破碎。对于印度,甘地和尼赫鲁也都经历过他们的视而不见。他们都曾在伦敦接受过英式教育,当他们重新回到印度时,他们好像就看到了另外一个印度,也许就是真实的印度,他们看着却没看见的世界。奈保尔认为,印度太贫困了,所以会有一种物质至上的印象,人们关心写作的成就,而不关心写作的主旨和意义。他尤其是对海外的印度人有一种不满,就是他们只知道自己的家庭和生活的地方,对其余的地方都视而不见,或者只是肤浅的了解。正如甘地和尼赫鲁的年轻时代,他们优裕的家庭背景曾经向他们屏蔽了一个真实的印度。但最终这两位印度英雄打开了自己的视野,他们被印度的贫穷和落后所震惊,从而投入到印度的独立运动,也因此改变了印度的历史进程。插曲:尼赫鲁一直想弄明白圣雄甘地到底是什么人,何以如此吸引自己?最终他觉得甘地其实是一个农民,有其局限性,缺乏审美观,当甘地看到泰姬陵时,他只是抱怨修建这座建筑要耗费太多的人力物力,以及无数的强迫劳役。当然,无疑甘地是一位伟大的农民。
  •     奈保尔的这本书名叫《看,这个世界》,实际上写的更多是那种“视而不见”或“视其一半”的问题。他在书中记录他童年时候遇见的一个做床垫的人。奈保尔是印度裔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人,大约是移民的第三代,从小生活在印度化的社区里,想要了解真正的印度是什么样子。那个做床垫的人是奈保尔外婆家的依附农民,他年轻时曾生活在印度,奈保尔便请他说说对于印度他记得些什么。然而那人只是说道:“那里有座火车站。”印度当然不仅仅是只有一座火车站那么简单,那个做床垫的人缺乏整体的眼光和分析能力,他并不清楚外界的情况和他的生活是如何关联在一起的,因此看待事物总是一只眼睛进一只眼睛出。奈保尔感到可惜,虽然二战以后那些出身更好,受教育程度更高的人带回了更多关于印度的消息,然而那个做床垫的人所来自的印度却永远无法为人所知了。这是《看,这个世界》全书主题的一个缩影。“视而不见”的情况并非只存在于文化程度不高的人之间。人们往往会因为他们所处的文化环境而将一些事情视为理所当然并加以忽略。他几次提到自己的父亲作为一个小说作者却从没有写过自己的家庭。奈保尔的奶奶住在一个很小、很黑的屋子里,她的弟弟兰吉特因为事故或疾病躺在床上失去了行动能力。他们的表情好像这个破败的屋子给了他们保护,使得他们可以安静地等待死亡到来。这一景象没有出现在奈保尔父亲的任何一部小说当中。痛苦迫使他移开了目光。奈保尔评论说,由于在特立尼达历史上有太多的暴行,以至于书写个人痛苦会招致嘲笑。“关于这种嘲笑,我可以讲一个匪夷所思的故事:1945年,西班牙港的电影院里放映关于纳粹集中营受难者的新闻片时,廉价座位上的黑人又笑又叫。”奈保尔在本书中谈及自己对写作的看法:“我说写作,但更准确地说,指的是洞察力,一种观察和感觉的方式。”相对现在片面强调叙事性的观点而言,这是远为深刻的看法。一个微妙的例子来自书中第四章《迥然有异》,奈保尔将福楼拜的《萨朗波》与其数年前的作品《包法利夫人》作比较,认为后者要明显好于前者。因为写《萨朗波》时,福楼拜是利用古希腊历史学家波利比奥斯对迦太基的雇佣军战争的描述为本,利用想象和书本材料虚构出一个关于迦太基将军米尔卡-巴卡的女儿的故事。然而福楼拜越是努力铺陈、填补波利比奥斯叙述中的空白,就越是反而破坏和曲解了原来文本中所蕴含的道德观念。比如凯撒在征服高卢的逐年记录中说“以古老的罗马方式处死”指的是“鞭打致死,头被砍掉”;而“搜索粮草”意味着是由军团的仆役外出搜集粮草,——他们如果被抓住折磨致死也并不算什么损失。将战争用简单的语汇来概括本身包含了某种立场,福楼拜对残酷细节的详加描述抹消了真实感,只是使其显得像遥远舞台上的一出戏剧而已。奈保尔评论说,“要想用现代手法来描述那场雇佣军战争,就需要另一种叙事,在那种叙事中,波利比奥斯也许是个重要的目击者,但我们也需要另外一种道德规范,在那种规范下,认可我们当代的感觉方式。”奈保尔是以一隅而见全局的大师,这本书可说他对自己观察方式的某种总结,他的敏感性使他总能从事物中比其他人看见更多。当然并不意味着其中完全不包含任何误认。他最有名的”印度三部曲“之一《幽暗国度》开头描写他刚到孟买时就有人偷偷问他:“你有没有其几(Cheej)?”——印度人想吃奶酪,却不知道制作方法。正是当时印度社会的缩影,奈保尔便是从这里出发写作了整本游记。而他的传记作者则在《世事如斯》提出了另一种解释——看起来更为合理——那人当时说的是奈保尔并不在行的印地语,“其几”或“其籽”意为“东西”。那人实际上是问即将下船的奈保尔:”你有没有东西?“(《名仕》)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阅读深度不够读不太懂,但是我可以读得出来,这本书翻译的实在不好
  •     真的真的不好。
  •     奈保尔的非虚构作品,还是写印度的最好。
  •     我脸颊上太阳的铜币,独木舟在此加强太阳的威力。
  •     世界在你眼中 还是你在世界里
  •     机场候机物料看到译者才买的,除了第三篇后半段以外其他的读的我昏昏欲睡啊。。。这种风格的不和我口味啊,拖沓啰嗦白开水外加散。。。
  •     你说你身体要是再棒点是有多好
  •     也许奈保尔的这个世界对你来说并不大,并有可能让你怀疑他的人生格局,但是仔细想来书中呈现的这五章其实就是他的全部世界,出生和成长之地、接受教育和成名之地、传说中的故乡以及他的读本和朋友们......正是这些构成了他最终的世界观。这是读奈保尔的第一本书,当初完全冲着翻译家和69折的优惠买下的,读后觉得庆幸,下一步会找来《米格尔街》来看~~
  •     第一次读奈保尔,慢慢习惯他的叙述手法:追述式、考据式、还原式。被他所还原的事实冲击,但这种冲击没有获得惯常的戏剧化释放,所以意犹未尽却只能接受,因为它更接近真相。此书翻译有精英化倾向,稍显艰涩但不忍释卷。
  •     A Writer's People: Ways of Looking and Feeling,同样的书,同样的译者,为什么09年南大社出了一版,书名译为《作家看人》,14年南海社换了书名又出了呢?
  •     床头读物
  •     "每种写作都是特定历史和文化的洞察力产品" 沉重的过往以及复杂的现实处境,我们该怎样去处理,是主动的视而不见,还是被动的视而不见。前者需要领悟,而后者需要克服。
  •     一个人的经历有时是幸运有时是不幸,但是在视角拓宽和深入方面,我觉得,额,奈保尔好像有点不幸……
  •     没怎么看懂。奈保尔的随笔(杂文?)很散。翻译生硬难读。
  •     看世界的角度
  •     第一篇慢慢适应 第二三篇看得认真 后面两篇开始游离了 第一本奈保尔 很好奇他的米格尔街长什么样子 现在 有点头疼
  •     看奈保尔还是要看风土人情
  •     这本书买来整一年了,这两天拿起看才发现是《作家看人》的再版。
  •     殖民地视野反思固然是好的。。。但。。。我真的不喜欢奈保尔的语感
  •     孙仲旭翻译的不错,文字精确,没有无需添加的废话,不会让个人的文字习惯盖过作者的文字。奈保尔的思维、观察角度较广泛、深入,客观分析他人写的书。
  •     翻完才发现是孙先生翻译的
  •     他的成长,文学和世界观。他不算友好,对文学界的老友并不推崇。“我要是早点细读过他的作品我们的友谊可能就不会这样长久了。”讲到甘地和佛陀的对比,甘地的各种矛盾。对比《包法利夫人》和《萨朗波》,写作花费的查阅资料的功夫和结果不一定成正比。过度植入自己的感受不顾读者注意力,百科全书式的灌输也不得法。孙仲旭的译笔不错。
  •     评论著作。
  •     一星送给孙先生
  •     看的时候十分跳跃,因为还没看过奈保尔的小说,以前游记式的文字现在还算熟悉。对于印度,奈保尔依旧和很多身居在外的作家一样,矛盾又时刻关注,其实隐约觉得他未曾站在本土彻底的想过一些问题,当然只言片语也还是能抓住些实质的。
  •     嘴炮型作者,犀利但略嫌囉嗦,看得不是很順暢。
  •     眼瞎前 能看一本是一本
  •     就是奈保尔损人的书评吧
  •     孙仲旭译。讲福楼拜的那一节比较有意思
  •     书中评《包法利夫人》的文字大赞。
  •     不简洁,但还是阔以
  •     第一次读奈保尔并不是他的印度三部曲,而是这本可以说是书评的书吧。不是很喜欢他的语言写作方式,极为坚硬,但不否认他的观点犀利知识背景渊博,改日深读。
  •     “那里有座火车站。”
  •     米格尔街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呀
  •     言辞犀利的点评和讽刺。
  •     对世界范围文学的审视,极具洞察力,到被人称为尖酸刻薄的程度。
  •     自负得无以名状。弃书。 这个版本的译名文不对题,应用回《作家看人》。
  •     前半损人部分看得比较难受,后半的路数稍微舒畅些。
  •     觉得还是09年南大版的译名《作家看人》更好些,奈保尔的嘴真厉害啊,对毛姆、格雷厄姆等同代作家的评价简直刻薄
  •     与其说是奈保尔对文学基因的认祖归宗,毋宁说这是一本后殖民时代印度文化研究的民族学之作。亮点之一是对圣雄甘地的“祛魅”,母亲禁食,梭罗,曼彻斯特不吃早餐协会等经历为他的圣雄法则提供灵感,亮点之二是学者之间的互撕,让文学创作成为生活所迫的生存之道,认同“文如其人”,而非“作者已死”,似乎作家在文学之外总嫌啰嗦,奈保尔是例外。
  •     孙仲旭翻译得还行,可惜奈保尔这书写得挺没劲的,格局也小。
  •     无条件的奈保尔支持者。
  •     在年轻的我看来就是一个老头子唧唧歪歪的在唠叨他遇到的作家们和作品们。不过非常非常实在,却不是平铺直叙,比一般的评论容易看进去得多,注意,是进去。有穿越感。
  •     文字举重若轻。
  •     以后再读吧!我觉得外国作家的作品翻译是个问题
  •     仅是个人看法,孙仲旭对这本书的翻译不太走心
  •     喜欢看奈保尔讲甘地的部分。另外我感觉这个翻译不是很好读啊……还是孙仲旭译的呢。
  •     奈保尔的书充满浑厚的底蕴。
  •     “我要是早点细读过他的作品我们的友谊可能就不会这样长久了。”讲到甘地和佛陀的对比,真不令人觉得舒服。对比《包法利夫人》和《萨朗波》,写作花费的查阅资料的功夫和结果不一定成正比。过度植入自己的感受不顾读者注意力,百科全书式的灌输也不得法。孙仲旭的译笔不错。
  •     译者已逝,作者犹存。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