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论

出版日期:2015-10-1
ISBN:9787508655230
作者:郑也夫
页数:272页

内容概要

祖籍不可考。1950年生于北京。1963年考入北京八中,1968年7月离校赴北大荒。在校时曾任班长,此乃一生中的最高职务,以后近40年中始终是标准“布衣”,未担任过任何一级正式与非正式的官职。在北大荒务农、造砖、伐木、采石、教书,逾八年。1978年考入北京师范学院读书。1979年考入社科院研究生院,1982年获哲学硕士。1985-86年在美国丹福大学社会学系读书,获社会学硕士。因不满时下学术空气,不断跳槽,先后在北京社科院、中国社科院、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供职,唯社会学专业至今不綴。曾任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主持人,“实话实说”总策划,不堪各级“婆婆”的审查管束,终于金盆洗手。曾作自我素描:懒散,不整衣冠,精神上却有洁癖,若游戏规则不公正宁可不参加。青年时代思想步入异端,再难返回正统。微染自虐症,少时习中长跑,年近五十患冬泳症。以争辩为快事,虽对事不对人,却也常常得理不让人。

书籍目录

前 言 // V
第一章 信任:溯源与定义 // 001
第二章 人的本性 // 017
第三章 合作的进化 // 037
第四章 理性与习俗 // 056
第五章 领地、亲族和共同体 // 076
第六章 信任对复杂的简化 // 099
第七章 信任与社会秩序 // 115
第八章 早期城市化与民间社团 // 133
第九章 秘密社会 // 159
第十章 货币与信任 // 176
第十一章 科举与学历(专家系统论一) // 192
第十二章 同行评议与科学(专家系统论二) // 217
第十三章 走向杀熟之路 // 232
参考书目 // 261
主题索引 // 268
姓名索引 // 271

作者简介

(文化评论家)朱正琳:这是一部思想清晰度很高的学术著作。我在这里说起“清晰度”,是因为我想起了【如今的城市中已变得很差的空气能见度。偶尔能看见远处的山,便会心生喜悦,读此书时我就有这样的感觉。 】
.
(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朱学勤:【建议阅读这本书的读者反过来从最后一章“杀熟”开 始 。衡量一种理论的穿透力就看它能否照亮我们所熟悉的生活的底部。 】
.
(香港科技大学社会学教授)丁学良:《信任论》的出版,会为国人在思考这个问题上,提供有益的启发。
.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积三年之努力所著《信任论》是国内对这一领域原创性和开拓性的社会学研究。正如识者所言,该书固然“学院气”甚农,却【不挡其清晰的思想对现实的穿透力。 】
.
(《文汇报》书评撰稿人)周毅:这本书虽说是学术著作,却与生活细节、情感、经济方式密切相关。其手起刀落的文笔带给人一种知性的紧张和清晰。称得上是本土学术研究对当代生活的一个贡献。
.
(北师大经济学教授)贺力平:《信任论》旁征博引,融古贯今,揭示了信任与我们日常生活中许多司空见惯现象之间的联系。
.
卖书商人罗振宇: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确信,而近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怀疑精神。【在飞速变动的时代,父辈的教条指导不了我们今天的生活】,而恰恰是社会学敏锐地捕捉和认识这种变化,穿透和照亮我们所熟悉的生活。郑也夫先生给了我们另一个看待世界的方式。


 信任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也许在几年前看这本书未必能看出个名堂来,现在看了确实想法满多,也印证了生活经验带给你的思考和改变。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还有人与事的关系都像我们神经系统一样,每一个中央传达都依赖于那条神经通道,通道的运营机制就是靠着那份信任,要是我们每一个神经末梢都有反省机制的话,那么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语句都会一再拖延,别说文明发展了,连生存都没法完成。社会也是一样,整个社会关系的复杂并不亚于人体,某些运行机理都是一样的。“信任与社会秩序”一章中提到过王朝代的建朝机制,在条件和能力的限制下,全权制的权力下限只能到达县级,更往下的就全放给了习俗、乡俗和地域文化,这些都是百姓自愿结社达到自治,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底层的柔和发展,经济、文化和技术等都有了空间,这些都源于民间群体,而他们的组合就是依赖于彼此的信任。民间群体就算在大也无法达到国家层面上的力量,对于军队化建设,道路网络的建设等无不集国家力量来完成,就容易出现权力下放至个人的情况,因为资源是有限的,不是群体所有就是国家所有。在国家层面,国家能力中汲取最为根本,不能只看物质上的要倾向于那些非物质的,比如善意,汶川地震四方救助,那时谁会想到我的捐款是为了得到回馈和回报呢!如果单纯在经济层面上谈论汲取,往往只能体现在数字统计上,片面拆分国家能力概念有的只是文字游戏,有能力有权利、有权力没能力和有能力没权力,还是如上所述捐款善意,有谁敢说这片土地上的善意没有权力的气味?能体现能力的需要具备的条件需要包含权力吗?这大概就是历史深处的远虑吧!杀熟-第一次看到的词,却总结出了近代50年的状况,权力无下限的延伸,就像一把利剑,笔直向下到头来拘束了个人,缺失了广度上的信任感,而且还在不断地发酵中,甚至现在都成为文化的一种。近年来房价的突涨,兄弟姐妹为了那么套房可以动刀动枪,似见仇人一般,哪里还有法治的影子,这或许是为前50年还的债吧。新世纪初我国就提出了用市场换技术的发展格局,可是就目前看来呢,低端制造业靠着人口红利占据一片天,但高端制造业呢?市场是有政策也有条件也有,可这么一代人只有金钱和权力,为了这些东西把骨子里那些单位斗争法都运用到了各家企业中来,每天上班的核心就是挤倒同部门的人,想要成为独树一帜。最近很火的奇点丛书,就是摒弃了我们惯有的思维模式,打开了大洋彼岸的那扇门,让我们看到原来合作是多么美好,但在他们那里别忘了那是常态,现在连社会最基础的信任还得从头学起,不可为不叹气啊,难怪有人说,高端市场的自我开发虽然只进行了10几年,但算得上已经失败了。也正是因为失去了信任,让这个社会处于裸奔状态,原本民间应该像织网一样,现在却是各为己战,听风就是雨。那些心灵鸡汤们、那些成功大师们不厌其烦地诉说着美丽故事,而那些信徒们也是乐在其中,但课堂过后他们还是无法释怀自己的文化背景,也是因为信任。人生的第一任老师就是自己的父母,那些为了生存所习得的技巧都无私地传授给了,一张白纸上那最初一笔可以说是记忆深刻,深到骨子里了。人体细胞是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人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人都在相互出卖,相互欺骗,彼此不信任,就像细胞彼此不信任,排挤。这是什么样的状态呢!
  •     P57第2行说: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熊彼特这个短语错了。①“经济学诺贝尔奖”这种说法是错的,正确地应该是“诺贝尔经济学奖”。②诺贝尔经济学奖是1968年设立的,1969年第一次颁奖。而熊彼特于1950年去世。直到去世时,诺贝尔经济学奖都还没设立。美籍奥地利人,移居美国后,一直任教于哈佛大学。他是政治经济学家(但他并非是一位“奥地利学派”的成员)。熊彼特Schumpeter被誉为“创新理论”的鼻祖,1912年,其发表了《经济发展理论》一书,提出了“创新”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轰动了当时的西方经济学界。《经济发展理论》创立了新的经济发展理论,即经济发展是创新的结果。近年来,熊彼特在中国大陆声名日隆 ,特别是一谈到“创新”,熊彼特的“五种创新”理念时常被人引用和提及,几乎到了“言创新必称熊彼特”的程度。不仅仅是中国,作为“创新理论”和“商业史研究”的奠基人,熊彼特在西方世界的影响也正在被“重新发现”。据统计,熊彼特提出的“创造性毁灭”,在西方世界的被引用率仅次于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Schumpeter培养了三个杰出的学生:萨缪尔森、赫舒拉发(张五常的学生)、彼得·德鲁克。★彼得·德鲁克是管理学的创始人,第一次把管理学从经济学中分离出来。1942年,德鲁克受聘为当时世界最大企业——通用汽车公司的顾问,对公司的内部管理结构进行研究。1946年,德鲁克将心得写成《公司概念》,“讲述拥有不同技能和知识的人在一个大型组织里怎样分工合作”。该书的重要贡献还在于,德鲁克首次提出“组织”的概念,并且奠定了组织学的基础。1954年,德鲁克出版《管理的实践》,提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目标管理。从此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从而奠定管理大师的地位。

精彩短评 (总计22条)

  •     应该说这本书开了整个思维的脑洞。了解信任的来源对于管理而言才更能察觉人再不同情况的不同表现,信任度不同可以为其造就不同的后果。我们长时间处在计划经济的框架下,当市场经济来临,完全自由竞争的时候,传统的指令压力往往没有信任来的更好更直接。熟悉信任才能熟悉未来。
  •     信任的本钱
  •     对于社会信任思维的论述
  •     读完老郑这本17年的旧作,再次慨叹其观点的犀利和前瞻。比如第12章中对现代社会确定性丧失的认识和思考。愉悦的智力享受!
  •     单单两个字写了200多页的书,原来以为会很枯燥,看起来竟然颇感顺畅,内在的逻辑也感觉很受用。
  •     对《合作的进化》再解读
  •     说不上来哪里不对,读起来如鲠在喉,甚至不及代价论。
  •     逻辑清晰的一本书,很有启发。推荐。
  •     最后一章,单位制引发人格信任的滑坡颠覆了我的认知
  •     不错的一本书 将信任的机制讲的很清楚 对 秘密社会 和 单位的分析 尤为精彩
  •     郑也夫三部曲中的一部值得去推敲的一部,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怎么形成,杀熟是不是可耻,从人类文明史开始去探索。
  •     学习郑老师的专著的目录逻辑
  •     juicy
  •     学了一个新词“杀熟”
  •     书是好书,很长知识。只是不太符合我的阅读习惯,所以读起来略觉枯燥
  •     重读一遍,思想的闪光点非常之多,富有启发。长处不在于系统与严谨(当然这本书在这方面实际也不赖),而更在于创造力与想象力。郑老爷子的思想还是很深刻的。
  •     喜欢此书的理论论证,因此读到最后通篇举例论证时反而索然无味。只看了一遍,贯穿全书最大的争论点:信任是否为与生俱来。在批判经济学和经纪人概念时有些不够充分,毕竟过去这么多年经济学也在发展...厉害,好书还会再读
  •     现代社会的两大基石货币系统与专家系统。
  •     为什么给五分?因为它值得啊。为什么值得?因为它的内容宽展了我知识的疆域并引发了我很多的思考,虽然不太喜欢论述和措辞的方式,但还是推荐一看哈。
  •     一读再读
  •     如此小的切口,洋洋洒洒写成一本书,其中不乏真知灼见,郑也夫的确是高手!
  •     实话说,这本书如果放在5年之前读到,我绝对会艳羡作者的博识,看看这个参考的书单《自私的基因》《合作的进化》“何炳隶”《叫魂》……两点,一点遗憾,一点所得,遗憾:没有特别惊异到,所得:把所了解的领域链接打通,高屋建瓴,作为一个二手的人类社会学家,郑也夫老爷子干的不错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