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行,直到遇见自己

出版日期:2014-8
ISBN:9787544749096
作者:吴定谦
页数:384页

内容概要

吴定谦,台湾80后戏剧人。1982年生于台北,台大戏剧系毕业后活跃于各个剧团,担任过导演助理、排练助理、服装管理、操偶、剧本翻译等多种工作,出演多部舞台剧、影视剧,主持TVBS频道节目。2013年凭借在《第三十一首签》中的出色演出,入围金钟奖。
因老爸是著名导演、编剧吴念真,此书在台湾出版后,吴定谦也获赞:“看来文笔也会遗传”。虽有个“台湾最佳老爸”,即将步入而立之年,他却也患上了“30岁焦虑症”,于是他带着这代人共有的迷惘和不安,到远方去看风景、听故事、找答案……

书籍目录

序 一趟寻找自己的旅行/ 吴念真
Middle of Nowhere
Day 0 太平洋上空某处/ 未决•遗书
Day 1 台北—洛杉矶/ 时间•寻•始•Stephanie
Day 2 洛杉矶/ Sunny & Jonathan
Day 3 圣塔莫尼卡—/ 信•大道•启程•意义
Day 4 里亚托—/ 夜泊•故乡•沙漠•童话
Day 5 尼德尔斯—/ 食•驾驶•卡通•局促•孤独
Day 6 威廉斯—/ 寒•大•缘分•小
Day 7 凤凰城/ 自然•姑姑、姑丈和Eric •围墙•家
Day 8 —温斯洛/ 命定•离•幻灯片•痕
Day 9 —盖洛普/ 歌曲•Pat&Rosemary •低落•逝
Day 10 —圣塔菲/ 愧•消失•炎•情书
Day 11 —图克姆卡里/ 无惧•不安
Day 12 —沙姆罗克/ Kevin&Nancy Mueller •无际•骏
Day 13 —钱德勒/ 梦•幻•死亡
Day 14 —迈阿密/ 记忆•失去•拾•溃
Day 15 —古巴/ 滞•救世主•连结•救援
Day 16 —春田市/ 安定•门•河流
Day 17 —芝加哥/ 忘•陪伴•终
Day 18 麦迪逊/ 岔路
Day 22 匹兹堡/ 休息站
Day 25 华盛顿/ 战书.
Day 26 华盛顿—纽约/ 远近•告别•传承
Aug 18 纽约皇后区/ 家书
Day ? 纽约—台北/ 归

作者简介

【人生的疑问,唯有前进,才能找到答案!】
66号公路,一条总长3940公里的“梦想博物馆”。
在这一路上,你会和自己聊些什么?
台湾新锐戏剧人吴定谦的66号公路图文手记
图文并茂再现鲜烈粗犷的美国西部风景、记录追梦路上的忐忑与辽阔世界发生的新碰撞
★ 特邀“台湾最佳老爸”吴念真温情作序。看,这对“非典型”父子!
★ 当代版《在路上》、台湾人气“公路情怀”书,获作家小野、导演林奕华、演员温升豪等人热情推荐。
戏剧系毕业后,吴定谦尝试过多种工作,自嘲“不务正业,一事无成”;在奔三的年纪,带着迷惘上路,驾车走上了传说中的66号公路。
66号公路,“全世界最有范儿”的公路。横贯美国大陆,东起芝加哥,西至加州圣塔莫尼卡,代言流行文化精神,见证几代人的美国梦,承载了数不清的故事……
在“尚有无限可能,却又不知该往何处去”的人生阶段,吴定谦在长达3940公里的公路旅途中,慢慢从记忆的碎片中找到了自己。
【作家小野】
年龄多大的人都可以看这本书,看看一个快三十岁的现代台湾年轻人怎么看待自己,怎么去探索这个世界,对你一定会有启发。
【著名导演、编剧吴念真】
他写的其实是一个三十岁的年轻人如何在旅途上慢慢拼凑,寻找自己生命来源的过程。
【吴定谦】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领悟是:不必害怕很多事情,去做就对了。


 远行,直到遇见自己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儿子吴定谦在三十岁的时候,出了人生第一本书。不是很多人清楚美国66号公路。这条从洛杉矶到芝加哥、全程约四千公里的公路,曾有很多美国文学书、电影以它为背景。它见证高速公路建好、沿途小镇衰败的现实。这条公路本身就充满故事。儿子小学时,我们看了一部关于这条公路的电影,我就跟儿子说,有一天你长大了,我会开车带你走这条公路,一路慢慢开,只有我们两人,可以有 men’s talk,讲生涯选择、恋爱经验,这时候妈妈就不能在场。后来没有实现这个诺言,因为台湾的教育没有给孩子那样的空间和机会。初、高中阶段课业那么可怕。当他跟出版社提出,要自己开车去走一趟这条公路的计划时,我心里就很清楚,说不定小时候跟他讲过的他都记得。我本来以为跟儿子很熟,但看完后,感觉却不太熟。他写出小时候的记忆,我和他妈妈跟他说过的话、一起做过的事,我们都忘了,但他都记得。我其实很惊讶,这一代五、六年级的父母还会和孩子关系疏离。因为我这一代人的父亲,大多不会跟孩子沟通。我一辈子跟爸爸讲的话不超过两百句。因为他不知道要跟我们讲什么,我们怕他怕得要死,什么也不敢跟他讲。我爸过世之后,为拼凑他的人生要问好多人,他是平面的,那么亲近的人距离却那么远。所以,我那时就跟太太说,我们要当儿子的朋友,像兄弟一样没大没小,这样他就不会怕你。也许这样会比较好沟通,不会出问题。那时我说,若是有一天儿子失恋了会跑回来抱着我们哭,那我们就成功了。果真,他中学第一次失恋,晚上两、三点跑来我房间抱着我痛哭,一方面觉得很心疼,一方面也很高兴真的做到了。我一直以为这一辈的父子关系应该都是这样的。我的好朋友们,小野、柯一正、简志忠都跟他们的孩子很好。直到有一天,我去一所很大的中学演讲,有一千五百位初中生、五百位高中生。我讲父亲、讲很多自己的历程、儿子的笑话……大家都听得很开心。后来有一个学生举手说要问一个问题,他说:“我不晓得要跟爸妈讲什么话,我不敢。例如:我今天不舒服,说不想去上课,我爸就拿棍子打我。”他一讲大家都笑了。我说,另外写 E-mail 回答你,结果忘记自己拿着麦克风,就把E-mail邮箱说了出来,结果两个星期收到四百多封E-mail,害我的计算机中毒。这些孩子信中都在讲父母亲。“我数学不好,被爸爸骂得很惨,但我语文很好啊,他为何不称赞我的语文?”或者,“爸妈很势利,不准我跟我的朋友在一起。”天啊!他们的父母亲应该小我二十岁,但为什么都还不能跟孩子沟通?没办法当孩子的朋友?我吓一跳,这些孩子们对我没戒心,相信我这样一位陌生阿公。但是为什么他们不能、不敢跟父母讲同样的事情呢?这让我非常疑惑。讲出来你也许不相信,我和儿子真的从来没有冲突过。他是个很听话的小孩,我没有骂过他。平常我们都叫他“葛格”,我最凶的时候是直接喊他名字“吴定谦”。他叛逆期跟妈妈讲话比较凶。我最多在旁边跟他说:“吴定谦,对我老婆客气一点!你有听过我跟阿嬷这样大声讲话吗?”唯一一次很严肃跟他谈是他小学一、二年级时。他那时成绩很好,老师特别安排一个成绩比较不好的坐在他旁边。那位老师很好,有一天他打电话来说,儿子做了一件让他非常惊讶的事,看我要不要跟他谈一谈。考试时我儿子举手告状,“老师,他偷看”。老师告诉那个孩子,考试不可以偷看。第二次吴定谦又举手说同学偷看,老师告诫后那个同学还是偷看。儿子竟然把答案全部擦掉写错的,让同学抄,抄完再快速改为正确答案。我吓一跳,这很奸诈,这是大人之间都无法原谅的事!我问儿子为什么?他说:“这样不公平!”我们的教育让孩子这样重视分数!我跟他讲很长的故事,讲当兵时,有错误发生,会有一个人出来承认犯错,一个人承担。这个人最后会被大家尊敬,这叫义气。这是唯一一次我认为他做错事跟他长谈。我很清楚小孩的世界和我们的不一样,他们经历的不是我们能懂的。父母自己做不到,你就不能要求孩子做到。我儿子从小成绩很好,有一次数学却考七、八十分,老师在联络簿上说,数学要多加强。我太太就骂他:“你数学要多加油啊!”我把太太叫到厨房,问她:“你数学有没有很好?”她说:“很烂!”我说:“我也很烂啊!大学联考才考十点一八分!”我们这么烂,怎能要求孩子好呢?所以我很认真跟太太谈,我们自己做不到的事,千万不要叫孩子替我们去完成。父母要孩子长成什么样的人,自己要先做成那样的人才行。你不能决定他的前途,你不能只因为你认为从那系毕业会找到什么工作就叫他去念什么系。让孩子自己去决定,以后他比较不会怪你。我儿子大学时只填两个系,社会系和戏剧系,我要他说服我(那时,我心里已经在想,我和太太老后要吃自己、没人养了!)他说念社会系可以跟很多人在一起,协助他人、了解这社会。念戏剧系可以跟很多人一起工作,而且可以安慰很多人。我觉得他是真的认真思考过自己要做什么的。儿子后来念了台大戏剧系,他大学毕业那天,跑到我书房:“爸!你从今天起不用给我零用钱了。”我站起来跟他道谢:“从今天开始,你是独立的个人了,谢谢你,成长过程没有给我找麻烦。”我们的小孩很寂寞,慢慢无法跟人沟通,很多辛酸不知跟谁讲。小孩一旦不会讲,就动武,不是语言暴力、想法暴力就是行为暴力,只要让孩子有机会倾吐、抱怨就好。有人可以讲、敢去讲心里的事,比把英文念好还重要。英文念好,只会出现一些自私的浑蛋而已。 (原发表于台湾《亲子天下》杂志)
  •     没去过66号公路,没去过远方的苍茫大地思考人生,出身平凡,做着普通的上班族;我却奇妙地可以和这书里很多心情共鸣。转眼间,我人生的20年代即将在一系列忙不迭的变化中落幕。21岁本科毕业,银行工作,却因为不喜欢父母选择的财经专业和工作,一边上班一边自学外语,终于拗过全家人,硬是辞职考研读外国文学专业,25岁和原来的专业职业一刀两断,28岁二度应届生求职,干上了理想中的文字工作,从菜鸟做起。十年辗转四座城市,搬家无数次,至今孑然一身,一无所有。眼看三十岁,说没感觉到脚下发空,那是假话。十年来我可以说都处于书中所说的那种“middle of nowhere”的状态中,享受着“还有好多种可能性”的自在感的同时,也忍受着没着没落的不安焦虑。在逼仄阴郁的城市,钻过窄巷中人家的晾衣杆下赶着去上班的时候,沙丁鱼般挤在公交车上喘不上气的时候,思绪被堆积如山的工作问题拉扯得四分五裂的时候,我几乎忘记了自己这些年来努力到底是为什么,难道就是为了得过且过的活着而已?这个时候遇到这本书,也是一种缘分了。眼睛追随着书页上疏朗的文字,似乎也跟着作者的思绪到了那条空旷无人的大路上,放空头脑,思绪自然缓缓集中;置身宁静,内在的声音才慢慢被自己听见。30岁了,还没有定下来,还在飘。不安,惶恐,自我怀疑,自我否定。30岁危机感在很多人身上都是一样的吧。感谢作者并不是用自己的成功案例来向读者推销“30岁定位危机解决方案”,他不是告诉你应该怎样怎样,就能走出焦虑,迎来光明。也不是要忽悠人到远方去流浪,去过狂放不羁的生活,生活在路上,死也要在路上。他只是作为一个同样焦虑,同样有不安的年轻人,慢慢的讲了沿途的故事、风景、他的感受,告诉自己勿忘初志,告诉自己不用怕,去努力做就对了。还有别忘了亲人的牵挂,别忘了老家阳台午后的日光。让看书的人觉得“middle of nowhere”的阶段也不是那么可怕,因为自己不是一个人。所以没那么不安,那么寂寞了。正如作者告诉自己的那样——你只是有些累了,别忘了还有好多风景没看,好多人没见呢。于是,云开雾散,继续前行。
  •     春节长假在家看电视,2015文联新春联欢会,那么多熟悉的面孔,大多是名家。镜头一点点扫过,感觉一半是在欣赏节目,一半是在挑熟脸。突然间一首歌曲唱起,是藏族风味的《卓玛》。我猛然间被震动,认真安静地听完。并非这次唱得多么出色, 只是在歌词中我想到自己曾经走过的西藏。那是5月初大地刚刚返青的青藏高原、高天流云五色风马猎猎飘扬的纯净之所;那是大昭寺外烟雾缭绕的煨桑炉、小昭寺内悠远绵长的转经筒;还有矗立在蓝天之下的布达拉……我在西藏爬山,在海拔4800米的神山顶上膜拜风马旗,出神地看着蓝天上有云走过,它们走得很快,大地上留下墨绿色的影子。那一刻,天很高,又很近,高得让你情愿用一辈子敬畏,亲近得似乎可以全心依偎其中。大自然用他的神圣,让我看到渺小的自我与自我的超越。这便是生命的升华。在吴定谦的《远行》中,我同样感受到这样的力量。自驾行走完以自由和梦想而著称的美国66号公路,这样的行程本身就带着某种象征和希望的意味。更何况作者和同伴以29岁的年纪上路,并以此作为通向而立之年的“最后一公里”。带着找寻的心上路,沿途注定会有各种标志,从此镌刻在他的生命中。或许光怪陆离难以想象,但一定映射出他内心中的自己,真实的自己和超越真实的自己。就像《小》中,亚利桑那州中部的仙人掌群带来的震撼:“巨人柱仙人掌以极缓慢的速度生长,从直挺挺的主干开始往上延伸,若是在这过程中它幸运地逃过被风吹倒、被冬季沙漠的低温冻伤、被动物吃掉等种种危机,那么五十七年后,它才会慢慢长出像手一样的分支。也就是说,眼前所见的这一片巨大的仙人掌群,可能在近百年前就在此落地生根。‘曾经,一位朋友开夜车来到科罗拉多,他抬头一望,发现天空好大,星星好亮好多,便一个人毫无来由地哭了起来。那是一种……有点寂寞,有点渺小的感觉。就像我以前出海夜钓的时候,船上的灯还亮着,而所有人都睡了,船边就剩你一个人,望着一片漆黑的大海,会觉得自己就像是沧海一粟。’脑海中闪过父亲的这段话。直到此刻被这些比我年长的仙人掌包围时,我才彻底体会话中的意义。相对于一棵植物、一座峡谷,乃至整个地球、宇宙,人类的生命与存在只是稍纵即逝的一瞬之光。如此渺小却还自称万物之灵的我们,怎么可以不学会谦卑?”读到这一段时,仿佛能够透过文字看到那个童真男孩靠在父亲身边,认真而带着些许茫然地倾听父亲讲述无尽苍穹与孤独敬畏的故事。那些话当年他并不懂,也好像没有刻意把它们记在心里,然而当这一刻,长大的孩子在亚利桑那的烈日下独自与“年长的仙人掌”们对话时,他一定穿越时光看到自己成长的轨迹,曾经的稚嫩模样与而今的成熟心智相互叠加呼应,他还是他,他已不是他。你还是你,你已不是你。谁还敢说这样的一丛巨人柱、那样的一片艳阳天不会永远留在生命中?初心既正,人生总会在闪光的时刻得到升华。我在暖冬的字里行间书店里偶然间翻到《远行》,断断续续终在春节期间得以读完。我还没有到过美国,更不曾有机会到66号公路找寻自由与梦想。但是我想我会去。

精彩短评 (总计26条)

  •     超乎意料的,适合30岁的自己。 #假装30岁 并不是普通的旅行书,太多对家庭的爱,很是感染我。
  •     一种让我动容的精神,一条让我向往的路。
  •     遇到自己
  •     吴念真儿子写的书,为66公路而看。让人失望,太多小伤小感的堆积,十六岁写这些文字尚能理解.....但是29岁...
  •     三十岁焦虑患者的阶梯,抱着吴先生之子的好奇读完了这本书,没有失望。人生就是要借助很多个“坚持”去慢慢拼凑、寻找自己。
  •     这本书应该不值那么高的分 由于作者是吴念真的儿子 所以他才有选择的权利吧 选择自己愿意过的生活 美国66号公路 我一定要走一回
  •     三十岁开始爱上旅行^_^
  •     为66号公路打满分,为此书只能就……
  •     为什么评分那么高?根本看不下去。没有游记的实用参考价值,又没有文艺的内涵。
  •     知子莫如父,正如该书作者的父亲吴念真说的,这本书其实是一个三十岁的年轻人如何在旅途上慢慢拼凑,寻找自己生命来源的过程.(66号公路是代表美国精神的传奇公路).我有想知道在66号公路博物馆里的地图上插了多少代表国人来过的大头针。
  •     #66号公路#
  •     第一次涉及旅行主题的书,跟着作者上路,在美国西部穿行
  •     作者是吴念真的儿子,写的是美国66号公路旅行的故事。看看可以,真没条件自己去做。
  •     还没看过的书却想记些什么,先给个三分,免得拉偏平均分(是有想太多了噢)。吴念真老先生是喜欢的老男人里面最老的,他的事迹曾被当作练字的材料,反反复复烂熟于心。没有别的,之因为笔下故事让我真切地又哭又笑过。
  •     66号公路是一种载体,一种情怀。1000个人就有1000种66号公路的解读方法。路很长,走下去,到最后发现的,也许不是美国梦,不是新美国人的生活方式,而是一个更真的自己。
  •     还是差点什么
  •     好多年前,城画出过一期66号公路的特辑,特别喜欢,这本书也因此毫不犹豫地从图书馆借来。没有想到作者是吴念真的儿子。三十岁人的文字和想法还是“青涩”得很,奔三的自己也始终找不到长大的感觉。
  •     30岁的反思
  •     写的是一些私人的感受,并没想象中好看
  •     没这么读 但也印象深刻
  •     太私人化,看不下去
  •     路很长,走下去吧。该怎么走,只有每个人自己去领悟。
  •     为你喜欢的城市写份情书。
  •     十五六岁的我估计特喜欢这本书 看了一半 看不下去了
  •     写的很好,再过几年我也处在三十的关口,希望那时候的我,是安定的。
  •     吴定谦人帅,文采也不错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