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心理学

出版日期:2015-11
ISBN:9787115407258
作者:【美】理查德•史密斯(Richard H. Smith)
页数:240页

内容概要

理查德•史密斯(Richard H. Smith),美国肯塔基大学心理学教授,研究嫉妒、羞耻等负面社会情绪的国际专家,其针对幸灾乐祸进行的实验研究具有开创性意义,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人性的阴暗面和行为的奥秘。除本书外,他的另一力作《妒忌:理论和研究》(Envy: Theory and Research)也于2008年被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优越感的高度
如果我们遭遇“失败”是因为别人都做得比我们好,那么我们会了解到自身能力的不足;反之,如果我们取得“成功”是因为大多数人都做得比我们差,那么就意味着我们能力超群。这种对比实际上有着双重影响:一方面,我们能据此判断自身的表现是成功还是失败;另一方面,又能帮助我们挖掘背后的原因是能力超群还是力有不逮。这就难怪发生在他人身上的不幸会让我们感到快乐了:它可以彰显我们自身的幸运,让我们提升自我价值感。
第二章 看轻别人,抬高自己
心理学家汤姆•威尔斯提出了一种理论,解释了为何与那些不幸的人进行比较能增强我们的主观幸福感。通常情况下,目睹他人受苦会让我们心有余悸,但威尔斯却对此持有异议,他认为当我们自己曾受过苦难,导致自尊深受打击,或自尊长期处于不足水平时,我们的看法就会改变。在这种情况下,与不幸的人(或者那些没那么好运的人)比较,犹如给我们打了一剂强心针。
第三章 团体认知性
团体认知性对幸灾乐祸有深远的影响,而这正与我们与生俱来的社会属性相匹配。人类是在群体中生存的,而隶属一个强大的群体无疑能为个体的生存带来优势。因此,团体认知性的产生是自然而然的,并促使我们偏袒己方团体和反感其他团体,所以当某个敌对团体遭遇不幸时,我们会幸灾乐祸也就不足为奇了。不论是在体育比赛还是政治活动中,当个体对团体拥有强烈的忠诚度时,幸灾乐祸就会变成个体在得知竞争团体遭遇不幸时的标准情绪。
第四章 自我与他人
当我们追逐胜利的时候,谁不是在迫切寻求个人的胜利?谁会在竞争时希望赢的是对方?当我们对对手说“祝你好运”的时候,难道不是在自欺欺人吗?竞争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将个人利益放在首位。拿破仑曾说过:“当你的敌人正在犯错时,千万不要去打扰他。”我们或许不会承认自己正因对手的不幸而享受着快乐,即便此时的快乐混合着同情与内疚。不过,我们确实有这种感受。
第五章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我们坚信坏人有恶报,一如好人有好报。我们还坚信坏人的行为有多坏,他就要品尝多少恶果;好人的行为有多好,他就会得到多少好报。与卡萨维兹扮演的坏蛋类似的人因为其邪恶的本性和缺德的行为而死不足惜。他们最终“获得了报应”,这符合我们关于报应的观点,因此大快人心。坏的行为导致坏的报应,这一连锁反应带来了诗一样的正义,也使得天理得以伸张。
第六章 充满个人色彩的正义
从心理学的角度说,要将正义与复仇分开是很难的。当有人对我们不义时,我们自然会产生报复的冲动,想要这些人遭受我们所受过的苦。这就是复仇的核心所在。我们认为这些伤害是如此不公,尽管这种愤懑之情极有可能是由带有自利性偏差的主观想法导致的,但它的产生也与对不公的真实感受息息相关。撇开自利性偏差不谈,由于与正义的紧密联系,复仇的欲望将会使复仇者对复仇对象产生多种情绪,包括愤怒、憎恨、愤慨、义愤填膺等。
第七章 羞辱式娱乐
《美国偶像》只是以羞辱作为不可或缺的元素的众多真人秀节目中的一个。根据媒体学家安博尔•沃茨的分析,当下越来越多的节目正基于现实中的例子来展现人们受辱的各种形式,以此取悦观众。而其他几位媒体学家——莎拉•布克尔、布拉德•威特针对节目内容所做的分析表明,当下最受欢迎的真人秀节目远比那些事先准备好脚本的节目包含更多的羞辱内容,他们将这种趋势称为“羞辱式娱乐”。
第八章 妒忌心理学
朝鲜有一句老话:“当堂弟买了一块稻田时,我的胃就像扭曲一样痛。”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妒忌之痛,也解释了当我们妒忌的人遭遇不幸时,我们为何会感到幸灾乐祸并觉得“有利可图”。当留意到他人正在尽情享用我们求之不得的东西时,由此产生的忿恨、痛苦的不满以及病态的意愿就混合成了妒忌。一旦这个受妒忌的对象遭遇不幸,这种消极的比较将不复存在,我们也随之释然并快乐起来,这时“扭曲的胃”也恢复了原样。
第九章 妒忌的变形
当心存妒忌的人意识到那个低人一等的自我,又深知妒忌不受欢迎之时,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自我欺骗,摆出伪装的公众姿态。人类学家乔治•弗斯特提供了不少例子,证明了当人们试图掩饰真实的感觉时,会将妒忌感受为其他情绪。社会学家乔恩•埃尔斯特指出,由于人们面临着“摆脱妒忌这种情绪的巨大压力”,因此它常常“被压抑、转化或为其他情绪所取代。”这意味着,很多人都心怀妒忌,甚至还在妒忌的驱使下采取了行动,但自己却浑然不觉。
第十章 放纵阴暗的快感
或许,大部分幸灾乐祸都不具有伤害性,几乎相当于无伤大雅的流言蜚语带来的快乐。这种感觉即使与妒忌扯上了关系,我们也大可不必立即否定。妒忌与幸灾乐祸都是再自然不过的情绪,我们不可能在它们每次出现时都提高警惕。但我们必须小心,谨防妒忌在自己尚未意识到的情况下诱使我们去制造不幸,为自己带来期待的快乐。这会将我们置于危险的道德边缘。
第十一章 林肯会怎么想
林肯比一般人拥有更多的恻隐之心,能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充分考虑环境的影响,而环境极有可能是引发他人行为的主要原因。他当然也会认为某些人是腐化堕落的,但我们起码可以向他学习如何避免“基本归因错误”。如果人人都能像林肯这样,那么同情就会取代幸灾乐祸成为人类的普遍情绪。这也就难怪林肯会在他的第二次总统就职演说中强调:“对任何人都不怀恶意,对所有人都心存宽厚。”
第十二章 告别幸灾乐祸
我们都是本性善良的人,很少会真心希望他人碰到大灾大难,但如果有人“咎由自取”,我们会非常乐意看到他们被小小地惩戒一下。几乎没有人会将自己的幻想付诸现实,我们习惯于依赖命运或上帝的安排。因此,当他人应得的惩罚没有发生时,我们也只是暗暗失望。不过这样依然无法避免幸灾乐祸,唯有当我们设身处地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并认识到自己也会遭遇同样的不幸时,才有可能告别幸灾乐祸。

作者简介

当看到参加电视真人秀的气焰嚣张的选手被羞辱,听说自以为是的政客的丑闻被曝光,甚至目睹自己妒忌的朋友遭遇挫折时,我们为什么会偷着乐呢?虽然大多数人都有幸灾乐祸——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种负面的社会情绪,但为什么没有人愿意承认呢?
在《暗黑心理学:幸灾乐祸与人性的阴暗面》这本开创性的心理学著作中,研究妒忌、羞耻等负面情绪的理查德•史密斯教授基于实验心理学的新成果,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从历史、政治、文学、体育、娱乐、日常生活等诸多领域撷取了大量震撼人心的案例,深入剖析了幸灾乐祸现象产生的原因、发生机制和造成的后果,并通过挖掘社会比较、妒忌、自卑感和优越感与幸灾乐祸的关系,揭示了潜伏于人性深处的黑暗面,为我们全面、彻底地洞察人性奥秘打开了大门。
幸灾乐祸尽管普遍存在,但并非无药可救。作者认为,与其借助宗教信仰、道德规范或社会习俗压抑这种情绪,不如在深度认同、接纳不完美的人性的基础上学会宽容。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有效地减少乃至避免幸灾乐祸,并在他人遭遇不幸时给予真正的理解和同情。


 暗黑心理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标题很暗黑,仅此而已,哗众取宠骗钱来的。
  •     第一章 优越感的高度我大女儿四岁时,我将她送到我任职的公司附近的一家日托中心。一天,我去接她时看到她正用粉笔在一块挂得很低的黑板上画着什么。看到我后,她马上缠着我帮她画几个人像。我帮她画了画,不巧的是,另一个小女孩也紧挨着她在旁边画着。不一会儿,我女儿又接着我的画开始画起来,就在这时,那个女孩的妈妈走了进来,一眼看到了她女儿孩子气的涂鸦以及旁边我的画。我从来没有在一个人的脸上看到过如此强烈的震惊和不解。“这……这是她画的吗?”“不,不,是我画的。”她脸上的表情迅速转变为掺杂着尴尬的如释重负。在此之后,每当我思考与他人的对比会对我们的日常情绪产生什么影响时,我总会想起这件事。目睹两幅画的巨大差距对她来说不啻于一次重击:猛然发现别人家的孩子拥有的天赋远远大过自家孩子,这无疑让她备受煎熬。再仔细想想,告诉她那幅画是我画的固然让我有些尴尬,但对她来说却是一个喜讯。我女儿天资聪颖的光环消失了,这让她放下了心里的大石。我想,这多少有些“幸灾乐祸”的意味。我们总喜欢与他人比较,并在此基础上评价自我,随之而来的种种情绪渗透了我们的生活。正如优越感会带来快乐一样,自卑感令我们垂头丧气。一个简单的事实是,发生在他人身上的不幸能帮助我们提高优越感,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人们总免不了幸灾乐祸。如果这类让人羞于启齿的事不是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而是出现在带有娱乐意味的场景中,就会更容易被消化。在《欢乐一家亲》这个超长的情景剧中就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凯尔希•格兰莫在里面饰演了精神科医生费瑟•克雷这一神经质而又势利眼的讨喜角色。在《完美的男人》这一集中,费瑟主持的听众热线节目所在的电台新请了一位健康专家——克林特•韦博尔医生。他才华横溢、英俊潇洒,无法抵挡的魅力吸引了所有女人的目光,毫不费力地将费瑟衬得黯然失色,这激起了费瑟强烈的妒意。为了向别人证明他并无妒忌之心,费瑟为克林特举办了一个欢迎派对,谁知这反而演变成了克林特展示才华的机会。当时,费瑟试图用他拙劣的普通话引起一位中国女士的注意。他本想夸她“美丽无比”,但正如那位女士指出来的,他蹩脚的发音听起来却“像鸡喙一样‘可爱’”。听到半截对话的克林特插进来问道:“谁像鸡喙一样可爱?”接下来他以流利的普通话和这位女士攀谈了起来。被彻底打败的费瑟转而向兄弟尼尔斯诉苦,说克林特一定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随即,他与克林特在厨房巧遇,克林特为这次欢迎派对向他表示了谢意。这时,后院里的钢琴演奏家在费瑟的大钢琴上奏起了《浪漫》这首曲子,克林特听到后兴奋地表示自己非常喜欢这首歌,并跟着唱了起来。费瑟默默退出了房间,满心以为克林特的歌喉会像他今晚的表现那样毫无瑕疵。谁知,随着克林特越唱越大声,他的调也越跑越远。费瑟立马像捡了宝一样满心欢喜地跑回厨房。克林特为自己唱得太大声而道歉,费瑟却表现得极其宽宏大量,只是笑嘻嘻地说:“没事没事,我很喜欢听。”一杯酒下肚后,克林特变得自信满满,还问他能不能为大家“高歌一曲”。费瑟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立即把克林特领到钢琴前。在克林特准备一鸣惊人时,费瑟迫不及待地跑到尼尔斯跟前,向他透露这个好消息:“噢,尼尔斯啊尼尔斯,我做到了!我找到了他致命的弱点……我刚刚听到他唱歌了,这人根本五音不全。他马上要唱《浪漫》了,那歌声一定会让你大跌眼镜的。”尼尔斯却对这个复仇计划投了反对票:“你确定要让他这么做吗?你很擅长唱歌,在这点上你已经完胜他了,这还不够吗?你真的要看着他羞辱自己吗?”费瑟犹豫了一下,然后答道:“要。”看到克林特受到羞辱正是费瑟想要的。他自觉比克林特矮了一截,因此当发现对方“致命的弱点”时,自然会兴奋不已。费瑟迫不及待地等着看克林特在所有来宾面前出丑。当克林特开口唱起来时,费瑟得意洋洋地观察着大家的反应。客人们都在竭力克制,但这糟糕的歌声实在让他们无法忍受。这时费瑟跳出来,用冷嘲热讽的语气说道:“大家请安静!没有谁是完美无缺的。”这一幕确实非常有趣,然而它毕竟只是情景剧。而当我们以旁观者的身份分析费瑟时,多少也会认识到自己跟费瑟一样具有同样的感受,但绝不会开口承认。费瑟不就代表了那个让我们羞于启齿的自我吗?我有多好?又跟谁比社会比较不仅能帮助我们认识到自己是成功还是失败,也有助于我们发现背后的原因。如果我们遭遇“失败”是因为别人都做得比我们好,那么我们会了解到自身能力的不足;反之,如果我们取得“成功”是因为大多数人都做得比我们差,那么就意味着我们能力超群。这种对比实际上有着双重影响:一方面,我们能据此判断自身的表现是成功还是失败;另一方面,又能帮助我们挖掘背后的原因是能力超群还是力有不逮。这就难怪发生在他人身上的不幸会让我们感到快乐了:它可以彰显我们自身的幸运,让我们提升自尊。要发掘我们自身的天分和能力,社会比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你怎么知道自己是否跑得快?仅仅靠计时器就能下判断吗?答案是否定的。你必须把你的成绩与跟自己处于同一年龄段、同一性别、同一练习程度的其他选手获得的成绩做对比。如果你花的时间比较短,那么你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自己跑得更快。许多人都因社会比较对人生的重要影响而深有感触。有时,这种经历甚至会激发出至理名言,比如,美国歌星、演员索菲•塔克这样说过:“我富有过,也贫穷过。相信我亲爱的,有钱更好。”有时,“长江后浪推前浪”也会激发人们的感慨,比如,1943 年时,纽约一家夜总会的表演人员沃特尔•奥凯夫被年轻的弗兰克•辛纳屈取代了。奥凯夫感慨道:“当我刚来这儿的时候,我就是这里的明星……然后一个烫着一头卷发的人来了,一下把我打得一败涂地。”单口相声演员布莱恩•瑞根某次幻想,假如世界上有一小部分人能在太空漫步,那么以后每当在社交场合碰到有人说“我最棒”并大吹特吹自己的光辉事迹时,这些人可以说:“我在太空漫步过。”无人可以与之匹敌。不少乌托邦小说,例如,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所著的《沃尔登第二》,还有L.P. 哈特利的《表面审判》,都揭示了人们常常利用社会比较来增强快乐的感觉的做法。但并非人人都能像18 世纪的哲学家卢梭那样,能将社会比较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解释得淋漓尽致。在他的经典著作《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书中,卢梭想象了在人类早期人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并推测那时的人生活得相对独立。如果确实是这样,就意味着每个人的自我感知和情绪将会占更大成分。而每个人智力与长处的差别,也即社会比较的基础,对人性的影响就会无足轻重。只要每个人的智力和体力能令他取得足够的食物,获得容身之处,他就无需再发掘更多的天分,也不会感觉有什么不足。卢梭指出,在近代,随着人们彼此之间的接触逐渐频繁,社会比较随之增多,其效用也逐步显现。他写道:人们逐渐习惯于考虑不同的对象并加以比较,于是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才能和美丽的观念,由此便产生了偏爱的感情……每个人都开始注意别人,也希望别人注意自己。于是,公众的重视具有了一种价值。最善于歌舞的人、最美的人、最有力的人、最灵巧的人或最有口才的人,变成了最受尊重的人。这就是走向不平等的第一步。对自身的感受也会随之改变。在一个人人独处的环境下,只要吃得饱,有片瓦遮头,身体无病无痛,我们就会满足。一旦群居,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一种名为“自尊”的情绪就会滋生,促使我们产生新的欲望:比人优越,被人肯定。卢梭指出,它会在不同的情况下滋生出种种情绪:低人一等时的羞愧与妒忌;高高在上时的自负与藐视。社会比较与自尊:实验证据是什么20 世纪50 年代,自利昂•费斯廷格开始,心理学家们便开始将社会比较作为我们评价自我的基本驱动因素之一,并根据经验为社会比较对自我评价的影响赋予权重。苏珊•费斯格在她近期的著作《妒忌优越者,嘲讽低层者:阶层如何将我们分开》一书中,为我们提炼了她与其他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最令我感兴趣的是斯坦•摩斯和肯•乔根在20世纪60 年代末做的研究。研究本身并不复杂,但研究的发现却耐人寻味。研究对象是密歇根大学的学生,他们因一则招聘广告而来。广告上许诺的报酬不菲,远高于其他实验的酬劳。学生们被召集在一个房间里,并被要求完成一张调查问卷。这张问卷实际上暗含了对自尊的评估,就在学生们答完一半题目时,实验者大张旗鼓地安排了另外一位应征者进来答题。这名新应征者的出现及表现将创造出两种情境:一种是“好好先生”情境——新应征者打扮得体,看上去干净整洁而充满自信。他携带着一本大学哲学教科书而来,答题时气定神闲。相反,在“坏坏先生”情境下,新应征者衣着邋遢,浑身散发着怪味,看上去失魂落魄。在答题过程中,他还不时停下笔挠挠头,表现出一副需要帮助的样子。应征者们继续完成答题,后半部分问题其实也暗含了自尊评估。摩斯和乔根将学生们在新应征者出现前后的问卷得分分开来看,发现了几种可能性。第一种可能性是,与“好好先生”比较会削弱自尊,但与“坏坏先生”比较却不能增强自尊。这说明向上比较(比上不足)会影响自尊程度,向下比较(比下有余)则不会。我们会因他人的优秀而气馁,但却不会因自己高人一等而信心倍增。第二种可能性是,与“坏坏先生”比较能增强自尊,而与“好好先生”比较则对自尊毫无影响。这说明“比下有余”会影响自尊,而“比上不足”则不会。我们对他人的优秀无动于衷,却因自己高人一等而沾沾自喜。最后一种可能也是实际发生的结果,证明两种条件都会影响自尊程度。学生们因优秀的新应征者的出现而自愧弗如,又因不如自己的新应征者的出现而信心大增。在莫斯和乔根之后,又有许多研究支持了同样的结论:尤其是在竞争状态下,“比上不足”会降低自尊,“比下有余”则有益于增强自尊。实验结果还揭示了一些其他的有趣现象。根据某位实验员的统计,应征者们在举止、仪容、整体观感和自信程度上也可分为两类,类似于“好好先生”与“坏坏先生”。正如图1.1 所表明的,与“坏坏先生”类似,拥有更多劣势的应征者们的自尊更易出现波动。在将自己与优秀的新应征者做对比时,他们的自尊程度骤然降低,因为他们敏锐地感觉到了自身与他人的差距。但另一方面,他们也在与“坏坏先生”的比较中获益匪浅:目睹他人和自己一样处于劣势无疑让他们自尊大增。有趣的是,不管跟哪种竞争对手对比,拥有“好好先生”特质的参与者都极少受到影响。唯一的影响在于,与优秀的新应征者比较时,“好好先生”们对自己的感觉更好了。或许这是由于此类对比加强了他们对自身优秀品质的认知。他人的低等与幸灾乐祸比别人优越能带来什么好处?低人一等又会有什么损害?这些都不必说。这两点对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幸灾乐祸的实例具有关键作用。大多数人都希望自我感觉良好,为此我们找出了种种办法来维持良好的自我感觉。方法之一就是努力证明自己在某些举足轻重的方面优于他人。当我们的自尊有所动摇时,与不如自己的人比较能使我们感觉良好。荷兰社会心理学家维克•凡•迪克、杰普•奥威尔克、尤卡•维瑟林卡以及奎都•凡•科林斯布鲁根通过一系列研究对这种思维方式做出了有力证明。在一项研究中,参与者们阅读了对一位学生的采访记录。该学生学术成就不凡,但采访中却发现她的论文写得大失水准。在阅读采访记录之前,参与者们完成了一个关于自尊程度的测试。实验结果证明,参与者们的自尊水平与他们得知该名学生失败后感到的愉悦程度紧密相关(他们的反馈包括“我忍不住笑了一会儿”“我很享受发生的事”等):他们对自己的感觉越糟,就越会因该学生的失败而开心。采用另一考量因素的分析也强化了这一研究发现。在看完对这名成就不凡的学生的采访后,参与者们马上被调查与该学生的对比是否让他们感觉低落。调查发现,越是感觉自愧不如、自尊越低的参与者,越会因这名学生的失败而开心不已。换句话说,自尊心低的参与者们在幸灾乐祸之前,曾深刻体会过与别人对比处于劣势所带来的痛苦。第二项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这一发现。程序几乎与第一项研究一致,不同之处在于参与者被分成两组:一组在看到该学生成就不凡但尚未得知她的失败之前就被要求对个人价值做评估,实验者同时还给予了这一组人思考自身重要价值的提示。其余一组则不在此列。结果,只有第二组参与者出现了与第一项研究相同的反应。第一组参与者很可能通过做自我评估产生了自我强化的心理,从而在最后一次比较时避免了社会比较带来的不愉快效应,因此不易因该名学生的学术失败而幸灾乐祸。想要降低自卑的影响,没有什么能比一次小小的成功更有效。我留意到,早期的弗兰克? 辛纳屈才华横溢,锋头一时无两。但在20 世纪40 年代,他一度陷入了事业的低谷,自尊心也因此一蹶不振。1953 年,他在电影《乱世忠魂》(From Here to Eternity)中饰演麦芝奥(Maggio),并凭借该角色荣膺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当他的心理咨询师拉夫? 格林森(Ralph Greenson)在电视上目睹他领奖的一幕时,对妻子说道:“嗯,他再也不用来找我了!”事实证明他所言非虚。赢得奥斯卡无疑使辛纳屈的自我得到了强烈肯定,从而得以重塑自尊。荷兰研究者们(迪克等)进行的第三次研究也为此提供了佐证。他们所做的前两次实验都是以参与者本身自尊程度的不同作为实验变量,然而这一次,他们却人为地创造了这种变量。他们首先将不实的表现结果告诉各位参与者,然后观察他们在听到别人的不幸后有什么反应。每位参与者都被要求完成一项据称与智力紧密相关的任务,然后被告知其分数属于最糟糕的10%的那一列(除了控制组)。随后,大家阅读了杂志上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内容是:一名学生租下了一辆昂贵的汽车,想要在派对上出风头。谁知在到达派对地点停车时,该学生竟不小心将车开到了旁边的一条沟里,这辆车因此受到了严重的损坏。结果显而易见,与没收到虚假反馈的那组参与者相比,其他参与者更享受这名学生遭遇的不幸。正如17 世纪的作家弗朗索瓦•德•拉罗什富科的格言所说:“如果我们自己没有罪过,就不会乐于注意别人的罪过。”感谢这些匠心独运的研究者们,使我们有了大量的证据来证明:当人们将自己与正遭遇挫折的人比较时,对方的不幸确实会成为人们提升自尊的动力,自尊程度比较低以及曾受过打击的人更容易从中受益。这种心理现象就是幸灾乐祸的一种表现。

精彩短评 (总计7条)

  •     普遍的人性
  •     看完了前面7章,书就被书店不知道整理到哪里去了
  •     看这本书主要是被宝宝离婚事件中网友的集体高潮驱动的。看完这本书后也得到了答案。我觉得好的书会促使人思考,很高兴这本书就是这样的。
  •     有点云里雾里的
  •     内容比较单薄,整本书就写了嫉妒和幸灾乐祸,此书结合我们在微博朋友圈等社交网络上的行为可以有所领悟:出于印象管理的目的,我们往往喜欢在朋友圈上晒出理想中的美满生活,所谓的“活在朋友圈里的人生”,真的能带给我们虚荣感满满的美好体验么?未必,大家的生活都差不多糟心,每个人都亟待一次向下比较未作心灵救赎,你在朋友圈上的“完美人生”只会招来嫉妒和厌恶,导致点赞和评论越来越少,大家心里完全不care你苦心经营的完美形象,反而期待一次出糗好让他们可以“幸灾乐祸”
  •     人类阴暗的一面竟然如此的险恶、幽暗、残忍和可悲。幸灾乐祸,嫉妒,羞耻……读过后,生活中有一些方面我不得不承认也有过这种微妙的幸灾乐祸的心理。但是,许多人还是不愿意去承认这一面吧,生怕自己会是险恶之人,但读完后才知道,这可能是人类最平常的心理特征。
  •     对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比较common sense,有趣的实验太少,可以随手一翻。个人觉得情绪方面的研究的未来,只能在脑神经认知领域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