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

出版日期:2015-4
ISBN:9787508650530
作者:【美】丹尼尔•戈尔曼
页数:292页

内容概要

丹尼尔•戈尔曼,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现为美国科学促进会研究员,曾四度获颁美国心理协会最高荣誉奖项,并荣获美国心理学会成终身成就奖。其经典著作《情商》,畅销逾1 000万册,高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18个月。他还曾在《纽约时报》任职12年,负责大脑与行为科学方面的报道;他还是《今日心理学》资深编辑,文章散见全球各重要报刊。畅销著作有《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情商2:影响你一生的社交商》《情商3:影响你一生的工作情商》《情商4:决定你人生高度的领导情商》《情商》(实践版)等。

书籍目录

推荐序一//XV
推荐序二//XVII
推荐序三//XXI
第一章 隐形的翅膀//001
第一部分 什么是专注力
第二章 专注力:最基本的元素//013
第三章 专注力:自上而下vs 自下而上//025
第四章 “神游”:激发灵感和创意//043
第五章 寻找内心的平衡//053
第二部分 自我意识
第六章 倾听内心的声音//069
第七章 用他人的眼睛看自己//077
第八章 自控力与意志力//087
第三部分 读懂他人
第九章 情绪信号//105
第十章 同理心:对他人的专注//111
第十一章 社交敏感性//131
第四部分 专注我们的大世界
第十二章 不一样的系统和模式//145
第十三章 难以看见的世界//153
第十四章 未来就在眼前//165
第五部分 专注力:巧妙的训练
第十五章 1 万小时之谜//181
第十六章 游戏如何影响了大脑//197
第十七章 不再分心的训练术//209
第六部分 领导者的专注力
第十八章 如何用专注力引导员工、吸引客户//233
第十九章 领导者的三重专注力//247
第二十章 领导者如何练就专注力//261
第七部分 大图景:拥有未来的专注力
第二十一章 专注:决胜未来//279
致谢//291

作者简介

这是一个分心的时代。高速的互联网、各种手机应用程序、电子邮件、让人沉迷其中的游戏,无时无刻都在冲击着我们的大脑。不论你是领导者、商业人士或者是普通白领阶层,抑或是求学阶段的学生,突然之间,你会发现,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你已经很难专注于做一件重要的事了。
专注力是一种重要的心灵资产,对我们的人生起到指航引路的重大作用。但长期以来,鲜有人正式讨论这个课题,更是低估了它的作用。全球顶级的心理学大师丹尼尔•戈尔曼,追踪人类科学前沿研究20余年,致力为读者带来最新奇、最重要的发现。在《专注》一书中,他以其深耕多年的心理学研究功底,精确提炼出专注力的三种形式,即内在专注、对他人专注和外在专注。
内在专注:能帮助聆听到直觉和价值观的声音——就像史蒂夫•乔布斯所说的“内心的声音”,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对他人专注:能帮助你捕捉到微妙的情绪信号,培育与他人更加和谐的关系,成为更富同理心的聆听者,同时也能迅速提高你的情商。
外在专注:可以让他们在广阔天地任意翱翔,帮助你了解大环境,对决策、组织的管理和创新极其重要。
领导者若不关注内在就会随波逐流,不关注他人就会进退失据,不关注所处的大系统就会墨守成规。戈尔曼认为,我们只有同时掌握这三种专注力,生活才会更美好。他引用了大量案例论证了高效人士所需要全部三种专注力。
专注力的原理和肌肉一样:使用不当就会退化,使用得当就会增强。戈尔曼令人信服地论证了,在纷纷扰扰层出不穷的今天,我们要应对纷繁复杂的世界,甚至做到游刃有余,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学会专注。


 专注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第一部分 情绪大脑第一章 情绪的功能第二章 情绪失控第二部分 情商的本质第三章 愚蠢的聪明人萨洛维和约翰•梅耶1990年提出情商的概念,对情绪智力的定义:了解自身情绪,管理自身情绪,自我激励,认识他人情绪,处理人际关系。第四章 认识自己自我意识是对内在心理的持续关注,是自我观察,是跳出自己看自己。作为旁观者,站在自己的旁边观察自己(临在),而且保持中立。临在是自己拯救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自我意识指:知道自身的情绪,也知道自己对该情绪的看法。例如“我生气了”,“生气对我不好”。对情绪有了自我意识后,有两种处理方法:被情绪吞没,被动处理;接受该情绪,主动处理,使自己情绪受控。没有感受的人具有述情障碍:内心有感受但是不会描述。述情障碍的困境是,没有语言来形容感受就等于没有产生过这种感受。第五章 激情的奴隶管理情绪的目的是实现平衡,节制,不做激情的奴隶。没有激情的人如同荒漠,而情绪失控又是病态。关键是减少负面情绪,增加幸福情绪,而不是只维持一种情绪。对抗轻度抑郁有两种特别有效的方法。一是质疑沉思的核心想法,质问这些想法的合理性,并得出更加积极的替代想法;二是积极参加愉快的、转移注意力的活动。提振情绪摆脱悲伤的途径:阅读、看电视和电影、玩电脑游戏和智力游戏、睡觉和做白日梦等转移注意力的活动。第六章 主导性向第七章 同理心的根源如果孩子的情感受到不协调的回应,他们就会回避表达情绪,也不再会感受到别人的情绪,更不会恰当地把情绪用于人际关系。然而,不恰当的回应是可以修复的,这需要时间和方法,包括关系治疗和心理治疗。第八章 社交艺术调节他人情绪的能力是处理人际关系艺术的核心,这要求情绪自控力达到一定的水平,自控是减轻自身愤怒和困扰、控制冲动和兴奋能力的开端。没有人事技巧,高智商的人也会四处碰壁,自认为怀才不遇却又给人傲慢无礼的印象。社交竞争力的一个关键是人们表达自身感受的能力高低。第一种是情绪表达最小化,掩饰自身的感受。第二种是放大情绪表达,夸大自身的感受。第三种是情绪替换,用一种情绪替换另一种情绪。如果会伤害你爱的人,最好把真实的感情隐藏起来,代之以伤害较小的虚情假意。情绪智力包括管理情绪表达的能力。我们在社会交往中发送的情绪信号会对周围的人产生影响。能够帮助他人舒缓情绪的人特别受欢迎,他们是有情绪需要的人求助的对象。情绪的同步性决定了你对人际互动感到舒服或者不适。人际互动中情绪一致的程度体现为交谈时双方身体动作的协调性。人际互动同步性处于高水平,意味着人们互相喜欢。有效人际交流的一个决定因素是人们运用情绪同步性的熟练程度。如果人们善于与别人的情绪协调一致,或者很容易让别人的情绪跟着自己的走,他们的人际互动在情绪层面就会顺利得多。成功的领导者和演说家都是善于调动公众情绪的人。人际智能由四种能力组成:组织团队——领导者的基本技能,发动并协调团队努力开展工作。协商解决办法——调停的才能,防止冲突或解决突发危机。人际联系——同理心,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社会分析——能够体察和领悟他人的感受、动机和关切。跟具有这四种技能的人相处会非常愉快,而且这种人具有持续改善的能力。害怕没有人对自己的话感兴趣,因此在社交场合不敢讲话。读不懂别人的形体语言,就不知道何时该结束自己的话题。不会运用自己的语言和形体语言,就无法影响听众。第三部分 情商的运用第九章 亲密敌人“自动想法”是对自身以及他人转瞬即逝的基本假设,反映了我们最深处的情绪态度。成为无辜受害者或感到义愤的自动想法常见于婚姻出现问题的伴侣,这种想法会引起情绪失控。乐观的想法有助于消除情绪失控,悲观的伴侣容易发生情绪失控。婚姻忠告对男人:不要回避冲突,妻子发泄不满或者提出分歧,是为了维护婚姻的健康。避免太早提出实际的解决方法,对她的感受产生同理心更重要。婚姻忠告对女人:可以抱怨他们的行为,但是不要进行人身攻击或者表达轻蔑。冷静、同理心、善于倾听,能使夫妇有效地解决争端,促成“有益的争吵”。如果任由负面因素发展下去,就会摧毁婚姻。倾听是维系夫妇感情的技巧。理解并回应对方补救性的姿态,有利于婚姻的健康。尊重和爱可以瓦解婚姻中的敌意。在夫妇关系中,一方要对另一方真正产生同理心,其自身的情绪反应必须保持冷静,这样其生理才能达到反映配偶感受的水平。第十章 用心管理情绪智力的三种作用:把发牢骚转化为有效的批评;营造和谐合作的氛围,减少摩擦;建立良好的关系网络。批评别人的艺术:具体,提供解决办法,当面表达,保持敏感。接受批评的艺术:把批评当做建议,不要自我保护,把批评当做机会。第十一章 心与药第四部分 机会之窗第十二章 家庭熔炉第十三章 精神创伤和情绪再学习第十四章 性格非命运气质类型至少可以分为四种:胆怯、大胆、乐观和忧郁。每种气质类型取决于大脑活动的不同模式。气质是与生俱有的,属于基因博彩的一部分,对人生产生强烈的影响。气质不是命中注定的,儿童时期父母的教育方式会把孩子的气质导向积极的方向。第五部分 情绪素养第十五章 情绪盲的代价控制脾气的方法:走开,或数10下。抑郁症的原因:个人主义抬头、宗教信仰力量没落、社区和大家庭的支持日趋减少。支持个体对抗挫折和失败的精神力量消失,就会提高失败的破坏程度,把暂时的挫败变成持续绝望的来源。第十六章 情绪教育避免冲突的办法:要沟通,不要随意猜测,不要急于下结论。以自信的态度做事,主动倾听,直率地表达感受,但是不能上升为攻击。情商的内涵自我意识:识别和用语言描述感受,发现想法、感受和反应的联系;了解想法或感受是否主导决策;了解替代选择的后果;识别自身的优点和弱点,用积极而现实的态度看待自身。情绪管理:认识到感受的起因,学习如何处理焦虑、愤怒和悲伤。对决策和行动负责任,遵守诺言。同理心:一种关键的社会技能,理解他人的感受,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尊重人们对事物的不同感受。建立人际关系:学会倾听,恰当地提出问题,在别人的言行及自身反应和判断之间进行区分;自信果断,但不愤怒或者哑忍;学会合作、解决冲突和协商妥协的技巧。上高中之前是情绪教育最重要的时期,而且每个阶段孩子关心的情绪问题不同。老师情绪教育的责任就是针对学生面临的现实情绪困惑,组织讨论和引导学生获得积极的情绪经验。《专注》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副标题: Focus: The Hidden Driver of Excellence本书中提到了三种指向的专注力:对自我的专注,对他人的专注,以及对整个系统的专注。第一种专注力能帮你聆听到史蒂夫•乔布斯所说的“内心的声音”,这种对内在感受的专注能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中删繁就简,找到通往本质的道路,做出正确的决策,这也是很多卓越管理者的共同特征。第二种是对他人的专注,可以让我们更有效地从他人的一颦一笑中,捕捉微妙的情绪信号,成为更富同理心的聆听者,要知道这可是迅速提高情商的途径之一。在一个人人寻求关注的时代,对他人的专注可以让你成为更受欢迎的父母、爱人、同事和领导。记得哈佛大学研究专注力的心理学家埃伦•兰格曾说过:“倘若心不在焉地生活,你便看不到、听不到、品尝不到、体验不到许许多多可能让枯燥乏味的生活变得丰富刺激的事物。我们所在之处,就是我们从未到过之处。”乌申斯基曾指出,“专注”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这是因为,专注力是智力的五个基本因素之一,是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的准备状态。只有投入了专注,我们才能集中精力认知事物、思考问题,否则各种智力因素都将因为得不到支持而失去控制。第一章 隐形的翅膀由于意识存在视错觉,大脑通常只会记录下专注力的最终产品。2006年,美国人创造了“惑怒”(pizzled)这个单词,它是“困惑”(puzzled)与“愤怒”(pissed)的组合,用来形容“我和你在一起,你却掏出手机给别人打电话”的感受。以前,人们遇到这种情况时会感到受伤和愤怒,但现在已经见怪不怪了。第一部分 什么是专注力第二章 专注力:最基本的元素现代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对专注力的定义:“在几个并行的潜在目标或思想碎片之中,意识突然提取了其中一种,使其呈现出清晰鲜明的形象。”分散专注力的事物包括两大类:感觉干扰和情绪干扰。感觉干扰比较容易克服,比如在阅读这段话的时候,你通常不会留意字句之外的空白。再比如,你在此刻只注意到舌头顶住上腭的感觉,这是因为大脑屏蔽了其他源源不断的刺激物——连续的背景声音、形状、颜色、味道、气味、触感等。第二种干扰带有情绪性信号,所以较难消除。比如你坐在家附近的咖啡馆里,周围的喧嚣对你不会有很大的影响,你可以专心回复邮件。但假设你无意中听到有人说起你(这是一种强烈的情绪诱惑),你很难做到置若罔闻,你的专注力会条件反射般地提醒你留心别人怎么议论你。邮件?早被抛诸脑后了。第三章 专注力: 自上而下vs自下而上第四章“神游”:激发灵感和创意第五章 寻找内心的平衡平衡的专注力代表了这样一种心智模式:我们注意到所有进入意识的东西,但没有被特定的东西吸引或裹挟。对所有东西的专注力都可以自由流动。定期做些“不插电”的活动,就会保证我们有出色的表现。第二部分 自我意识第六章 倾听内心的声音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在被诊断出患有胰腺癌之后,面对斯坦福大学毕业生做了一场真情演讲。他提出忠告:“不要让他人的声音淹没你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勇敢地追随自己的内心和直觉,它们知道你真正想要的东西。”第七章 用他人的眼睛看自己第八章 自控力与意志力第三部分 读懂他人第九章 情绪信号第十章 同理心:对他人的专注第十一章 社交敏感性第四部分 专注我们的大世界第十二章 不一样的系统和模式第十三章 难以看见的世界第十四章 未来就在眼前第五部分 专注力: 巧妙的训练巧妙练习一定要包含反馈回路,练习者根据反馈意见发现并纠正错误——这就是舞蹈家对着镜子练习的原因。反馈意见最好出自专业人士,因此,每位世界级水平的运动冠军总有教练的指导。如果练习缺乏专家的反馈,你就无法到达顶级水平。专业选手与此相反,他们一直保持自上而下意识,有意识地抵制大脑转为自动运行的冲动。他们主动专注于还没达到完美境界的技术动作,纠正比赛的无效行为,完善比赛的心智模式,关注有经验教练反馈的细节。高手从来不会停止学习,假如到达某一水平后他们开始“空档滑行”,停止有技巧的练习,很容易就会转变为自下而上的模式,从而使技术进入高原期。埃里克森说:“专业选手会树立高于现有水平的目标,以此为基础精心组织和挑选训练方式,从而主动抑制自动运行的心理倾向。”他又说:“专业选手全心全意投入练习的时间越多,他们的表现就越出色。”这正是单点聚焦(One-pointed Focus)冥想的本质。从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看,单点聚焦通常与专注力训练有关。在导师的指导下,把专注力集中于一点,比如一句话或自己的呼吸。这种状态保持一段时间之后,你肯定会走神。因此,冥想教练通常会教导你:一旦你觉察到自己走神了,就要把专注力带回原来的聚焦点,保持专注力。如果再次走神,重复相同步骤。一直如此,循环往复。积极的态度使我们在训练和学习时发现乐趣——这也是最有经验的运动员和表演者一直喜欢排练的原因。“生存离不开消极关注,发展离不开积极关注,”博亚特兹斯说,“我们两者都需要,但比例要合适。”积极情绪远远多于消极情绪才是合适的比例,这就是心理学的“洛萨达效应”。第十六章 游戏如何影响了大脑第十七章 不再分心的训练术请你根据下列问题,检验自己的正念水平:• 你跟别人谈话,记住别人刚刚告诉你的事情是否有困难?• 是否不记得早上怎么上班的?• 是否吃饭尝不出食物的味道?• 是否只顾听音乐,不理会身边人?• 是否跳着阅读本书?肯定回答越多,说明你走神的可能性越高。正念可以提高选择性注意的水平。第六部分 领导者的专注力(略读)第十八章 如何用专注力引导员工、吸引客户第十九章 领导者的三重专注力第二十章 领导者如何炼就专注力第七部分 大图景: 拥有未来的专注力第二十一章 专注:决胜未来
  •     当时在中信书店的销售排行榜的第一位,就饶有兴趣的买了一本回来。目前看到了200页左右,表示失望。定位算是心理学的专业书籍吧,有些内容并不适合大众读者。内容组织的不好,结构上没有主线,主题的表达也就不明显;越往后读发现内容组织越零散,甚至忘记了这书在讲什么。而且针对每一小节的内容,主题也不明显,不知道在讲什么。不推荐这本书。补充,很奇怪为什么会排到销售榜的第一,中信出版社的读者人群都这么专业么。
  •     作为一个工作后读的在职研究生的心理学课程,发现还有给我们上课的老师写的推荐序。这本书用一句话、一篇文章就能搞定的事情,为什么要出一本书呢?就讲了一个话题专注力,一万小时的努力。对于大部分刚毕业或者普通学校毕业的人,专注力就是单点突破,先把本职工作做好,在一个单位先干满5年,这是最基本的事情。职场前十年,尽量不要换行业,只要你坚持精进了十年,即使你的行业像柯达胶卷淘汰破产了,你依然能找到好的工作的。1,不要轻易换行业、不要轻易跳槽,特别是刚开始十年2,不要轻易换城市,坚持在一个城市扎根,尽量大一些的城市3,坚持做主业,一万小时的努力,长期坚持产生价值。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依旧啥也没说
  •     工作了之后,好不容易看完一本书,很难像学生时代一样,长时间保持对看书的专注了。这本关于专注的书籍,内容含金量没那么高,只是作者比较有名,写过很多本关于情商的书籍,书中多是对人物的采访和对人物行为的感悟,读完之后也根本不知道怎么去提高自己的专注力,如何去训练,去应对复杂的信息。
  •     神经系统的运行方式,专注力的训练机制
  •     根本没法专注的读这本书!!! 不明觉厉。
  •     这本书是”情商之父”丹尼尔·戈尔曼对情商多年来研究的总结以及进一步的发展。他把情商的五个主要方面:了解自我,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识别他人情绪及处理人际关系归纳总结成内在专注和对他人专注,并加上外在专注,一起构成了专注的三种表现形式,既内在专注,对他人专注,外在专注。 在本书中,戈尔曼写到“我写本书的目的在于,把捉摸不定,不受重视的专注力从幕后推到舞台中央,让大家认识到专注力对心理健康和幸福生活的关键作用”。就这个目的,至少对我来说是达到效果了,我本来以为自己对专注挺重视的。不过看完此书,我发现自己对于专注的认识水平及重视程度都得到提高。 这本书并没有包含多少方法论,而是从脑神经科学入手,并列举大量科学实例讲解专注力对个人,组织乃至整个社会的影响。
  •     提高专注力:正念,冥想
  •     几个字能写完的,硬是弄了厚厚一本书,诳钱也不能这样吧
  •     与自控力、人际交往、情商等诸多主题交织在一起,完全模糊了专注的边界,使得本书的结构与逻辑大打折扣。
  •     减少你给自己的任务量,没有人是完美的,不要试图完美,不要贪多求全,一次只做一件事,减少任务量,减少囤积的物品,过简单的生活。最好的时间段安排给最重要的事,垃圾时间段安排统一给琐碎的事情。远离手机和电脑,手机只用来接电话打电话,其他时间都把它放在包里,放在不容易拿到的地方。散步和工作交叉进行,用散步这个健康的方式替代看手机。散步交替大法好!
  •     刚读完我已经忘记讲啥了,关记住了:专注自己、专注他人、专注系统。
  •     有新鲜材料、混乱。以后少看中信出的书。
  •     前半本五星后半本三星
  •     微信读书看的
  •     单位发的,看完后感觉一篇正念介绍的文章就可以解决
  •     水
  •     每天在地铁上看一点,两个月看完的,一点不无聊
  •     杂书
  •     微信一统天下时代我们最需要的东西就是专注。
  •     中间开始有点偏题了,可能题目太狭窄了,但是还是让我对「专注」有更深入的认识。
  •     没有具体的方法
  •     现在只能看懂中国人写的书了,表达方式和结构更符合我的认知系统和规律。这本书比日本人的好,但美国人写的书显然是数据的堆积,虽然也有效果。
  •     本书更多地从研究者的角度来写,有些例子感觉比较熟悉,后半部分不如前半部分写得好。看过之后可以从其他角度来思考问题,不妨一读。
  •     看完并没有记住什么。这种通篇围绕一个主题的书,如果读者在读之前就认同作者观点的,没有读的必要了。
  •     关注力=内在关注+对他人关注+对外在关注,从内而外,最后拓展到世界到宇宙。最喜欢本书的的最后一段话:为自己?还是为他人?为少数人?还是为多数人?为了现在?还是为未来?大致是这个意思,我没有照着写
  •     读过他三本书,都偏向于理论研究。每本书都举例大量的实验示例,而实践方法却少的可怜。对于想做学术研究的来讲可能有助,但是想解决本身情商问题的却少有帮助。对于我来,是增长了一些见识,学到的使用技巧我倒是觉得一篇高考作文的字数就可以讲明白——专注力可以像肌肉一样被锻炼。用冥想的方法不断的将跑调的思维抓回来。总的来说,内容不充实,讲来讲去都是说专注力的重要性,实用性不强。
  •     实用性并不强,主要是一种神经性的解释,几乎不算是一本工具书
  •     14万字,阅读量不大。拖拖沓沓很久才读完,有些观点还是让我耳目一新,但是正如大家所言,实用性不强。尽管如此,还是常被戳中,所以给四星。
  •     浅显。只有讲专注好,没有how to
  •     认识你自己啊!下脑和上脑模式!好吧,我怎么感觉好像是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在日常生活当中应用呢? 我很好奇,在中国古代人民是如何认识自己的?!难道是读历史和大师的作品?!
  •     言简意赅!很实用的一本书!
  •     写了专注的重要性,但是却没讲如何提高专注力
  •     写得挺仔细。一言概之就是专注为我们带来的好处多多。总结了一些流行理论的观点。
  •     读一半(´・_・`)看完第九章搁置一旁现在没兴趣了…标记下以后有想法了再说吧…刚翻了下之前看过做的记录,这书也太“生理”了吧…
  •     很开心选了这本书,本来想提高记忆力的,后来觉得自己专注力更差,读这本书的时候就觉得自己变专注了,之后打算读情商
  •     说实在感觉这本书不知所云,从人类专注力的神经生理基础到自我意识、同理心等等心理学知识,再到领导力,不知道作者所说的专注到底想说什么,对事实和数据的运用想传达什么给读者,完全一锅粥,这是我为数不多读了觉得纯粹浪费时间的书之一,除了理解人类集中注意力涉及到的生理知识以外没什么收获
  •     不推荐,属于拿来赚钱的书
  •     果然,太畅销的书一般不会太好。
  •     如果已经买了这本书估计你也没读,或是没读完。如果没买其实也不必买了,作为一个讲专注的书,写得那么不专注。还不如去知乎里找找专注相关的文章来参考一下更有用。
  •     我觉得,与(一脉相承啦其实)《思考,快与慢》比较:实用性进了一步,因为把人的性格、情绪、思维方式等细化的问题通过“L与R脑的博弈”全都解释了,强调了教育和成长路径,也提示了成人的自我改进方法;说理的味道退了一步,《思考,快与慢》太涩了。最后的篇幅,对主题做了“领导者”“成功学”方向的延伸,比较牵强,但可以理解。
  •     前面半部还能看看 后面胡扯淡
  •     时刻注意自己是否在专注
  •     读的第一本严肃书籍,很多专业术语有些需要时间理解。理论性的文字,却不会有很难懂的感觉,只是有时候需要耐心,也有很多即将睡着的时刻。喜欢被书中某些字句戳中感受的时刻,觉得自己被人看穿了却莫名安心。
  •     这本书看的真是艰难,整本书还是有几个点不错的,不过其他的都写的太专业而且没什么实质内容,让人看不下去~建议专业人士看看就算了~大众还是不要看了,看了也没有什么实际操作方法。
  •     前面部分讲的内容合乎经历,有所收获
  •     只是提了些神经学知识,并没教什么方法提供专注力
  •     从“专注”这个心理层面切入,并延展到生理层面、管理层面。就本人而言,感觉前半部分收获较大(可能是书名原因,我看得异常专注),能提醒自己今后做事更专注内心;后半部分引申到管理层面,因为我学的管理学,故后半部分,让我感觉老生常谈,收获不大……
  •     提出的中心观点还是不错的,但是论证的有点货款吧,看的我值犯困,难道是考验我的专注力?
  •     《Emotional Intelligence》的作者的新作,综合了很多研究结果,将专注力区分为三种形式,书是好书,然而指导性、可练习性略差。
  •     逻辑不强,废话多,也没太强的指导意义,和《自控力》比差远了
  •     有些理念让人蜕变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