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H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3-11
ISBN:9787108045546
作者:[日] 妹尾河童
页数:552页

内容概要

妹尾河童,日本当代具有代表性的舞台设计家,1930年生于神户,1954年因舞台设计而崭露头角,此后活跃于戏剧、歌剧、芭蕾舞、音乐剧、电视等表演艺术领域,曾获“纪伊国屋演剧奖”、“三得利音乐奖”、“艺术祭优秀奖”、“兵库县文化奖”等众多奖项。

张致斌,译作有村上春树《面包店再袭击》《电视人》,《象工厂的HAPPYEND》《雨天炎天》《怀念的一九八零》《睡》;吉本·芭娜娜《尽头的回忆》;村上龙《共生虫》《希望之国》《五分后的世界》《到处存在的场所,到处不存在的我》等。

书籍目录

少年H(上)
红标唱片小哥
铃鼓
娘小哥
刀叉
二钱浆糊
地图和鸡蛋

大海之子
水灾
《三件宝贝》
现入神
日德意三国同盟
军事机密
纪元二千六百年
“互不侵犯条约”
十二月八日
踏绘
邻组
防毒面具与间谍
火车之旅
暑假
克勤克俭直到胜利
神户二中入学考试
咬踢号
田森教官
少年H(下)
教练射击社
血型
实弹射击
蛸壶
杂烩粥与疏散
地瓜与蟹肉罐头
空袭
灾后废墟
朋友
机枪扫射
学校工厂与“无法松”
俘虏
德国无条件投降
同归于尽
原子弹
接受《波茨坦宣言》
埋枪
占领军通告
M1卡宾枪
战灾户住宅
墙壁上的眼睛
等一等
教室的住民
留级人选
菲尼克斯工房
“人生二十五年”的时代井上厦著/韩冰译

作者简介

海滨的城镇神户住着一个叫“H”的少年,他一家四口人,父亲是个西服裁缝,母亲是虔诚的基督徒,此外还有一个比她小两岁的妹妹。H五岁时爆发了战争。父亲因间谍嫌疑被扑,随之,他非常热爱的电影放映员阿哥因没有逃脱得了征兵而自杀了。可怕的战争的阴影不知不觉地走近他。H看到了什么?感到了什么?H上中学后,因被军事教官视为“刺头”而被盯梢,险些被杀害。战争愈演愈烈,空袭警报连日鸣叫不停,美军飞机狂轰滥炸,镇上烈火炎炎。H和母亲东逃西窜。1945年战争终于结束了。地狱般的生活仍然继续着。在“那个时代”人们是怎样生活过来的?
本书是日本知名舞台设计家、作家妹尾河童的自传性作品,记录了他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度过的少年岁月。
本书中,妹尾河童一改以往作品中早已为读者所熟悉的亦文亦画风格,以饱含感情的文字,回忆了自己生命中与战争息息相伴的十年,那正是日本发动战争以及经历战败的时期,也是日本本土上的每一个国民其精神和躯体都不同程度地卷入战争的时期。本书的作者正是以一个少年亲历者和见证者的身份,为自己,也为大变迁时代的日本保留了一份特别珍贵的记忆;藉此,我们在分享作者那些被欢乐、忧思及无数个追问所充满的成长故事的同时,得以一窥战时日本的社会和人心。


 少年H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1条)

  •     《少年H》,在我的书桌上已停留了将近一个月,眼看着马上就到还书的截止日期了,而这本书却还未曾观赏,想来也是极为沮丧的。之所以从书架上借阅《少年H》,也是因为小河的推荐。无奈这本书太厚,却一直未曾动过。幸好战胜了惰性,借着这个周末,今天下午,终于把这本书看完了,庆幸自己没有与这本书擦家而过。1937-1947,一个日本少年的十年,战乱中动荡的十年。于此同时,中国也同样深受其害。这样动荡的十年,齐邦媛《巨流河》有过记载,聂华苓《三生三世》也曾回忆过。也曾在回忆西南联大的书中得知一二。但是,以一个日本少年的目光探寻在历史深处的这十年还是第一次。 这十年,七岁到十七岁,从童年的无忧时光,到少年深受战争创伤。H想当一个河流中的一根木桩,但是所有人都随泼逐流,他曾懊恼也曾愤怒,却找不到发泄的出口。曾想要卧轨自杀,最后火车轰隆隆从头顶驶过,自己却未能死成。此后自我安慰:“别去管别人会怎样,或是这个社会哪里又错了。只要忠于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好,从今以后,要为自己而活”。后来H搬到学校废弃的美术教室,开始他的绘画之旅。 虽然是战乱中动荡的年月,还是为H感到开心。H生长在一个和谐的家庭,父亲盛夫民主开朗,虽然战后他开始变得沉默,但一直理解并支持着H。母亲敏子,信奉基督教,一直秉持着爱的信仰,并且将这份爱带给周边的人,这在战争年代,物资匮乏的时候,尤为可贵!《少年H》,一本值得慢慢品味的书!
  •     在学校图书馆惊喜的找到这本之前就想读的书,立刻借来。平时也有怠惰,断断续续的在一个月里读完了。读的时候有许多感触,然而最大的感触就是:常识永远存在,不论官方的声音和民间的声音带有怎样的情感与狭隘,只要个人能保持思考的态度,就会知道,在那样的年代,一定有哪里出了问题。这是我第一次正儿八经的看到在同一场战争中敌对方的国土上到底都在发生着什么。首先改变我的固有印象的是征兵时民众的反应:母亲会因为儿子接到征兵令而流泪——与正常的心疼儿子的母亲是一样的。曾经的我真的以为日本民众是集体狂热支持这场战争的。在政府军方和报刊的各种搪塞语言下,即使是H这样十几岁的少年都明白这一定是不对劲的。在亲眼见到过炮弹的轰炸后,要他怎么相信平时呼吁的那种邻里接水作战是有效的?受到重创后看到的轻描淡写的报纸报道又让人们怎样相信报纸上的话是真的?大家都有常识,只要肯稍微动动脑子,大家就会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H叙述下的日本让我想到我们的特殊年代。人人自危,有“思想罪”的存在,有许许多多的口号,随意更爱教学内容,鬼畜美英,万不得已要使用焦土政策——全员肉搏,学校几乎成为小型军事基地,赤色分子被追捕,食物短缺,战火连天......在H的家人中,我最敬佩的就是H的父亲,其次是H。他们在非理智的氛围下,都能够保持独立思考。H的父亲在本身是基督徒的情况下,能够对H母亲讲出“如果把其他宗教叫做邪教的话那么基督教被人家叫做邪教的时候也就不能反驳咯”的话,以及在各种夸大的宣传下能够冷静的判断日本的情况。大概也是得益于这样的父亲,H也能保留这样独立的思考。在空袭时拉着母亲逃走,十七岁就自己去找老师做学徒做工。最后战争结束,许许多多的人早就接受了。人们都懂得责怪政府和军人,却只有H暗暗地想着为什么天皇没有责任。看到H失常那一段其实很感动很心酸,他看到有的人在战时是狂热战争分子,战后迅速开始提倡自由主义,他还是少年,他无法接受这样的事。面对困难的食物供给,他再也无法忍受母亲爱世人的心态,自己一人偷偷搬到学校教室住。在那个年代,还有无数个少年A、少女B、少年C、少女D......他们的世界被破坏,谁负责了呢?
  •     读完妹尾河童先生的《少年H》,合上书,总想写点儿什么。《少年H》上部俨然是卷少年成长史。H的日常何其普通而富有趣味。H喜欢看街头的西洋镜表演,连续听了五遍,把《卖菜女阿七》的戏码背得熟熟的,可惜戏文里有个果蔬铺子,卖阿七喜欢的长茄和“从头到尾长着毛的玉米棒”,父亲要求H不要再唱了,尤其是不要在虔诚的基督教信徒的母亲面前唱,因为带有色情意味。虽然H怎么也弄不明白为什么茄子和玉米棒会色情,但是只能嘟囔了事。H已经是小学生了,但是晚上还会尿床。父母和妹妹都好心地从不称“尿床”,而是叫作“地图”,可是少年敏感的心怎么可能因为称呼的变化而抹去耻辱感,为了能不再画地图,H愿意去做灸疗,母亲为了安慰他,做完治疗还会带着H去吃顿亲子丼。可惜亲子丼吃了不少,地图还是照画不误。就算父亲的西服号受到了战争的影响日渐萎缩,相识的人们不断受到征兵令一去不返,学校里的金属雕塑要被融掉铸枪,因为各种保护法的关系连大海也不能眺望,可这些战争的阴影,藏在H明晃晃的生长中,难以掩盖掉他拔节的声音。直到西服号难以维持,瘦小的父亲成为了消防员,H背着“打倒鬼畜英美”的口号进入了中学,那些无处不在的雾霾,终于让生命沉重起来。中学生本不应该进行的严苛的军事训练和繁重的工农作业,日复一日的空袭警报,与母亲在空袭的燃烧弹大火中的奔逃,被宪兵强迫一同抓捕美国伞兵,得知战败后的轻松与沮丧,越来越烦躁不安的心情,一度想要自杀的举动,层层重重,缠缠绕绕,让我这后半部分看得越发压抑,像是冬天阴云沉郁的天空,呼吸一口都是呛人的雾霾。那个叫作H的少年,他的身后是一段不愿面对的历史和满目疮痍的现在,然而他有博爱甚至到无原则的母亲,单纯真诚又有点吵的妹妹,还有审时度势宽容成熟的父亲,也就是说,他还有个家。他有一双画画的手,什么样的情况下都不愿舍弃这点爱好;他总有一颗自主思考的头脑,什么样的情况下都不想随波逐流。我之所以为这篇起名叫《少年L》,是因为我的爷爷和河童先生同龄,如果我能在这厚厚的一本书中读到些许的家国断代史的痕迹,那我同样也能在我的爷爷——少年L身上,找到一些时代的痕迹。因为文化、民族、环境、性格而无法共通的少年成长生活,在我看来却都一样闪闪发光。少年L出生在农村,母亲出身没落的农村大家庭,父亲是个教书先生,L还有个弟弟。L的童年自然没有街道、电车、大海和基督教教义,农村的生活单纯而清苦,还好L家中还有些田地,能够租给别人,以供生活。L的童年趣事,春天是放风筝,冬天是打爬犁、抽冰尜,夏秋时节,常常和族里的小叔叔一起去钓鱼。L是个钓鱼的高手,曾和叔叔一起守着河边一夜不睡地钓,自然收获颇丰,但是一个不小心,这些收获就“怎么来的就怎么走了”。L不但会放风筝,更会做风筝,白纸竹条风筝,在春天的时候,飞得又高又远。L也上学,国文算数两门,村子的学校原本是座关帝庙,有个看庙的老头。后来上了三四年级的时候,因为合并,L又去了另个村子上学。直到小学毕业,升入高小,去了五里地外的县城老城上学。L一直都记得老城里的鼓楼和街道,赶集的时候也有热闹的人群。因为路远难走,每到冬天天气寒冷不适合早晚赶路的时候,L和同学们就会在老城找一处住宅,自备干粮菜蔬,住到那里,自己烧火做饭。冬夜漫长,空寂无聊,食味寡淡,可是也这样慢慢坚持着学了下来,从没想过就不念书了。这大概也是传统,L的村子,几乎是没有文盲的。L所在村子和另外些村子,只有一个日本兵在驻守,其余都是警察和伪军,也就是所谓的“大鬼子”和“二鬼子”。日本人会定期巡查,而且会检查卫生。日本人总是穿着长靴带着长刀,用白手套去摸门框门槛检查。那个时候也吃不上米饭,如果你吃了白米饭是要被当成“经济犯”来处理的。那个时候,L也是十来岁的年纪,和H是一样的。L没法写出那些少年和身后的历史片段,我也没法写。我无法揣测当年的L究竟心中想了些什么,他对那厚重苦难的少年时光,究竟有怎样细微的不可言说的感受。我的朋友说,她能明白河童先生这本书的珍贵之处。她说艰苦的生活,对我们来说像是电视剧里的情节,而对H和L来说是活生生的经历,是生命。生命在时代和社会的潮流中无知无觉地前进,少年们还不知道生命的意义啊这类形而上的东西,但就是一股天生的生命力让他们拔节成长。他们先生活,再思考,疼痛最后都会转化为无知无觉,尽管并不是真正的无知觉,而河童先生,却把沉默写成了有滋有味。我赞同。每部历史都是个人史,每部历史也都是断代史,从小我到国家,从个人到民族,每个人都是H和L,他们的历史是一颗颗水晶,折射出自己短暂人生画卷。我总觉得,回忆过去,除了记录和反思,更多是为了寄托,让从这一刻以后的未来,看上去比现在更加美好一些。《少年H》结尾处,H和老板在对话中正是说着这种寄托:人,其实是菲尼克斯火凤凰,它能浴火重生,永远不死。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以少年的视觉来写二战十年中的日本,真实而生动,沉重的话题中又不失童真和独立的精神,佩服少年可以看得如此透彻!和教科书不同的关于日本普通民众对于战争的回忆和感想,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视觉。无论结果如何,人类总是伴随着杀戮的战争的受害者吧。
  •     愿世界和平!!!
  •     战争的阴影一直贯穿着整本书,贯穿着H的童年和少年时代。 前半部分内容的有趣和童真,也没办法消除他毕竟是一个成长在二战中的日本人的事实。也许不该由一个普通的日本孩子承受太多对战争对人性的反思,可书中过于浅淡地略过,反而感觉到了更多的不真诚。 估计和刚刚看过普里莫·莱维的书有关……
  •     愿世界和平!
  •     自传性文学作品。意外的好看。一个15岁的爱画画,爱思考的少年形象跃然纸上。看到了战争期间日本普通人民的生活与经历。书中传达的反战思想并非说教式,而是生动地融入到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中。真是一部好书!
  •     因为喜欢这个老头子,所以把他写的少年自传也拿来读,他的少年时代也是日本艰难发展的时代,但是隐约也看得出,也是日本为腾飞做准备的时代,很厚一本书,事无巨细地将自己记得的小时候的事都记下来,真有劲!
  •     读到神户被轰炸的时候达到全书的高潮。妹尾的心态也从那时开始转变。直到读到人生二十五年才明白妹尾用少年的角度讲述了一段多么沉重的历史。总之好书。值得一看。
  •     客观,从日本老百姓的角度解读日本2战
  •     2016-11-19
  •     一直以来都很好奇,穿进别人的鞋子看问题是怎样的。很多想不明白问题都是这样,一直都不太相信他人的总结,我想看看对方到底怎么想的。群众的力量无疑是强大的,但是这一股力往哪里使?国家变成宣传机器,煽动战争,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杀人机器上的齿轮。这不是关于时代的大书,这是一个只关于时代下的自我独白。当时代和解,全部人都顺势逆流时,h还是一根木桩,插在水里。原来民主需要的不是挥臂呐喊,是理智。
  •     初雪这天看完了,写得这么好,一定不是正经老头。:P // 晚上吃饭的时候和G讲这本书,念出作者名字的时候笑喷了。
  •     非常糟糕的封皮设计,一开始还以为是战争题材,看书名又像犯罪纪实文学,谁让我不知道妹尾是谁呢……对于日本战争题材的书我是拒绝的,不过这本没有那些头脑发热的扩张合理论,而是多了一份艰难,多了一份无奈,告诉大家,国家政府都疯了的时候,老百姓要怎么自救。
  •     愿世界和平
  •     第一次看日本自己对二战的经历,也是对民众感到很无奈
  •     读完之后,才能明白为什么很多日本人并不知道战争给中国带来的伤害…… (翻译很一般)
  •     一个少年成长为一个男子。着实感动,也难能可贵。
  •     喜欢妹尾河童
  •     战争中受难的始终还是人民,但我惊异于日本社会的动员力,想起了当年看菊花与刀,对天皇的崇拜简直狂热到病态
  •     我既为妹尾的才华所打动,也为这个题材所震撼。从未想过海上邻国的人在战争期间正在经历什么。作为“风光一时”的轴心国,百姓在过什么生活,作为满目疮痍的战败国,他们都是如何从废墟中获得新生,从失败的战争中重寻希望。妹尾的思考特立独行,在众多日本大众,学生和军官中显得如此与众不同。他的确,如他所言,是激流中的一根木桩,从未随波逐流。
  •     画面感太强 一部文字版的反战纪录片 本来想说如果太宰治有着妹尾河童那样的童年也许就不会自杀 然而看到H卧轨时傻了眼 转而一想 是啊 只有在和平年代才会有时间求死 战争中光是为了活下来就够忙了
  •     从妹尾老顽童的窥视欧洲窥视厕所窥视印度看起 发现这个老头越来越让人喜欢 小时候的生活经历,战乱生活……不一样的少年才造就了不一样的老顽童吧哈哈,很多日本的教育在这里也体现出来了,值得看~
  •     好看!熟悉的神户地名
  •     战后日本少年成长史
  •     误打误撞买来的书,太厚,差点弃了。不过幸好坚持读完,二战中日本的另一面,顺便也解答了我对菊与刀的一些疑问。
  •     H有个好父亲,H在战争中能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很大一部分受父亲的影响。少年H经历了这样精神和身体遭受巨大折磨的战时生活,让我不经感叹和平的可贵。书的前半部分的战前幸福生活和后半部分的战争时的痛苦日子形成巨大反差,越看到后面越不忍看下去。
  •     我们所不了解的战时日本平民的生活
  •     以前看河童的“窥视”系列,从没想过作者竟然是一位年过80的老爷爷。穿越时空看到二战时期的小河童的生活,竟然没有感到任何代沟,也更加理解嬉皮笑脸的河童原来是这样长大的!
  •     发起战争的人很可怕,盲目的人群也很可怕。愿世界和平。
  •     爸爸真的太棒了。河童也是厉害,作为一个昨天晚饭吃了什么都要想好久的人,真心觉得这种详尽到令人发指的半自传体小说有点吓人……
  •     河童先生二战成长史
  •     “用你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这个世界”
  •     也许是画家出身,妹尾河童的笔触平易近人,情节犹如化作浮现眼前。上半部是顽童的少年,下半部是怪孩子在战争中一点一滴的生存经历。从今天开始,只忠于自己想做的事吧。
  •     动人
  •     很久没有这般认真地看完一本书,读来完全不枯燥乏味,每天都抓住时间想看完,以后要多读这样的书籍。
  •     我的父辈祖辈至今依然保持着抨击式的排日情节 我不能说我不爱国 我想说的是 我爱和平 战争的残酷不局限于战败国还是战胜国 每个人都生活在沼泽之中 不管是日本宣扬的大和魂 还是中国人口中的小日本 我真的觉得有点悲壮的可笑 我不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看待国与国之间的纷争 我只想说 愿世界和平
  •     H的记性真是好啊
  •     妹尾的青少年时光,从他眼中来看二战时期的日本民间,个人意义与时代意义叠加,创造的历史价值。
  •     独立思考,是最重要的事
  •     断断续续读了2个星期,
  •     活在一个超前于时代的人一定是痛苦的。“也许不是”妹尾河童说。
  •     战争对侵略者所在国家的人民也是一种伤痛,看到战时的粮食管制配给,战后的生灵涂炭,粮食匮乏,那可怜的一家三个吃不饱的小孩子,想起萤火虫之墓。坚持自己看法的少年H,对孩子的成长有所帮助那些坚持自我看法不盲目的人。愿世界再无战争。
  •     太善于反思的人往往死得早(我是说真的
  •     他似乎特立独行,似乎很怪,可偏偏是这份执着的怪让他成长成了这个大家。什么是成长,大概这就是吧。
  •     写得真好
  •     每个国家的不可名状之时代,假借精神之名绑架全体国民,当洗脑像传染病一样传开,人就像海中的裙带菜一样随波逐流
  •     非常有意思
  •     最近看过最喜欢的一本书。
  •     好书。 1、进一步了解了二战和二战时期的日本 2、不可以只凭借国家的不同而去否认整个国家的人 3、人的善恶与虚伪,令人愕然 4、战争之恐怖 5、作者的叙事功力非常的好 6、妹尾的家人也令人暖心 7、不同的国家,人与人的共同点要大于不同点的
  •     关于老顽童的十年,关于你不知道的日本的十年。
  •     两年前先看了电影,当时总觉着因为篇幅原因删掉了很多,电影大多表现出温情,而对残酷的一面展开太少。拿到原著读了之后,才觉得自己判断还是正确的,少年H所展现的清醒独行,以及对家庭宗教国家的种种担忧思考,让人敬佩。说真的,日本这个国度总有让人敬畏的地方。还有,从书里居然能看到我们现在政策的影子,让人不寒而栗…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