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學與理學的學術思想理路研究

出版社: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出版日期:2011-7-1
ISBN:9789860285802
作者:朱漢民
页数:380页

内容概要

朱漢民
湖南邵陽人。湖南大學嶽麓書院院長、教授。湖南省社會科學聯合會副主席、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湖南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等。著有《宋明理學通論》、《湖湘學派與湖湘文化》、《宋代四書學與理學》、《中華文化通志.智育志》、《中國學術史.宋元卷》、《玄學與理學的學術思想理路研究》等學術專著十多種,主編《清史.湘軍史料叢刊》和《中國書院》叢刊。

书籍目录

導論 001
第一章 從名士風度到聖賢氣象 009
一、魏晉名士風度及其人格衝突 009
二、宋明聖賢氣象 018
三、名士風度與聖賢氣象的內在關聯 030
(一)士大夫的主體意識 031
(二)名教可樂的問題 033
(三)情性的問題 036
(四)性與天道的問題 040
第二章 玄學、理學「身心之學」的思想理路 045
一、緒論 045
二、玄學的身心思想 051
(一)精神權威的崩潰與個體自我的崛起 051
(二)名士的身心追求與困境 057
(三)魏晉身心之學的依據:性與理 063
三、理學的身心之學 069
(一)理學的個體自我意識 070
(二)理學的身心一體觀 075
(三)身心之學與性理之學 079
四、玄學、理學「身心之學」的發展理路 086
(一)從「遺其形骸」到「形骸與天地相應」 087
(二)從「無心」到「大心」 092
(三)從自然之我到名教之我 098
第三章 玄學、理學「性理之學」的思想理路 103
一、緒論 103
二、先秦性理觀念溯源 108
三、玄學:建構性理學說的早期形態 119
四、宋儒:性理學的完成 138
五、性理學的建構與中國哲學的精神 152
第四章 玄學、理學的經典詮釋方法及其聯繫 169
一、緒論 169
二、玄學、理學的言意之辨 172
(一)經典詮釋與言意之辨 173
(二)玄學、理學對歷史文本的肯定:言與意的聯繫 176
(三)思想創新的依據:言與意的差異 181
三、玄學、理學的本末體用之辨 189
(一)玄學的經典詮釋方法:本末之辨 190
(二)理學的經典詮釋方法:體用之辨 199
(三)理學體用之辨與玄學本體詮釋方法的傳承關係 203
(四)理學體用之辨對玄學本體詮釋方法的發展 209
第五章 玄學、理學《論語》學的學術理路 217
一、《論語》及其思想特色與詮釋空間 217
二、玄學《論語》學與內聖之道 227
(一)聖人之道的價值取向:自然與名教 229
(二)聖人之道的本體:道與無 234
(三)聖人之道的方法:「體無」、「明道」 239
三、理學《論語》學與內聖之道 245
(一)宋儒聖人之道的經典詮釋 248
(二)宋儒聖人之道的本體建構 253
(三)宋儒聖人之道的下學上達結合 257
四、兩種《論語》學的學術理路 263
(一)一致的本體詮釋方法 264
(二)相通的精神境界 268
(三)同構的哲學體系 273
第六章 玄學、理學的《周易》義理學及其理路 281
一、緒論 281
二、王弼的《周易》義理學 288
(一)義理的學術形式特徵 288
(二)義理的人文內涵 294
(三)實用理性的義理 300
(四)本體論的義理 305
三、程頤的《周易》義理學 309
(一)程頤義理《易》學對王弼之學的傳承 310
(1)從《易》學的獨特學術形態來看 311
(2)從體用結合上看 314
(3)從天道以人事明之來看 317
(二)體用一源的《易》理 320
(1)通過體用一源來建構天理論 321
(2)通過理一分殊而重建天理論 325
(三)卦才與人生境遇 328
四、《周易》義理學與中國傳統思維方式 341
(一)從理性化的神靈到理性化的哲學 342
(二)義理《易》學與中國傳統思維方式 348
(1)義理《易》學與實踐性思維 351
(2)義理《易》學與功利性思維 354
(3)義理《易》學與辯證性直覺思維 357
結論 363
主要參考及徵引文獻 369(三)同構的哲學體系 273

作者简介

魏晉玄學與宋明理學是中國思想學術史上影響巨大的兩大思潮,二者之間有著深刻的內在聯繫。本書主要採用「內在理路」的解釋方法,著重探討玄學與理學的學術脈絡與思想理路,探討在中國的社會歷史「外緣條件」下演變、發展的「內在理路」。
中國思想傳統本來就體現了中國人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立思考,並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思考方式和視角,產生了一套獨有的問題意識和概念體系,譬如人性與天道、陰陽與五行、名教與自然、有為與無為、知與行等等,從而建構了一套既高深又實用的中國式學術傳統和思想體系。學術界對魏晉玄學與宋明理學都有比較深入的研究,但是對於玄學與理學內在理路的研究,學術界還較少涉及。本書希望在玄學與理學的不同學術形態中尋找其內在關聯。
關於玄學與理學的內在理路的研究,其實是要思考與解決這些重要的問題:玄學為什麼會轉型為理學?理學是如何既汲收玄學又取代玄學成為主流學術思想?玄學、理學有一個重要共同點,就是對先秦儒、道兩家學說的會通,從而體現了秦漢以後中國學術思想走向融合發展的大趨勢。但是,玄學是以道家為主體而相容儒家,被當代學者稱為「新道家」;理學則是以儒家為主體而相容道家(也包括佛學),被當代學者稱為「新儒家」。
本書的基本結構是「生活世界→思想觀念→經典學術」。作者首先討論玄學家、理學家在生活世界、人格理想的思想理路;繼而探討他們生活世界之後的思想基礎,即思考玄學、理學的身心之學、性理之學的思想理路;最後則研究了他們思想觀念的經典依據,挖掘了玄學、理學關於《論語》、《周易》詮釋的內在理路。
宋儒在整合傳統資源時,對玄學的繼承又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為魏晉玄學在個體安頓、哲學思辯、身心修養三個方面是先秦、漢唐時期儒學所不及的,玄學作為一種能夠用來對抗外來佛學的重要傳統資源,正好能夠為儒學重建作出有價值的重要貢獻。但是,學術界對玄學與理學的這種內在關聯一直重視不夠,形成的學術成果較少。本書的研究探索,可以明瞭宋儒是如何利用傳統資源回應佛教,實現中國思想文化的時代更新、理論重建的問題。對當代中國如何充分利用傳統資源,以解決回應西方文化、實現傳統儒學、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重建提供啟示。


 玄學與理學的學術思想理路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