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白》书评

出版日期:2016-4
ISBN:9787540473991
作者:[日] 凑佳苗
页数:240页

没啥好印象

只是在以浅白的不能再浅白的文字描写一群变态的可能心理,而且是完全出自作者自己对这些病态的的人的病态心理的意淫,没有一点可以让人停下来去深思一下的点,给一星都嫌多。

告白背后的堕落灵魂

日本似乎异常关注校园犯罪,对于青少年的心理成长变化总有许多作品加以诠释,在推理小说中校园推理也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那些校园中的学生看似无害单纯却往往诡异异常。凑佳苗的一本《告白》将校园里的将青少年的真实心理进行最充分的展现,一个个堕落灵魂的背后其实蕴藏的不过是个极小的契机,不得不说人的教育不能有丝毫懈怠。《告白》是日本当红推理小说家湊佳苗的经典之作,日本销量逾340万部,获奖无数,由该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好于92%的剧情片,好于98%的惊悚片;曾代表日本角逐奥斯卡。这些荣誉足以看出这部小说的经典之处,而当你读完这本书你也将被这个故事深深吸引,回味无穷,这不仅仅是一部充满推理的作品,也是充满了对人性的思考,对青少年教育的反思。故事开始于一场中学女教师在班会上的告白,这个单亲妈妈独自抚养着可爱的女儿,却在学校游泳池内发现四岁的女儿意外溺毙,经过私下调查,她发现女儿是被自己班上的两个学生杀害的。痛失爱女的女教师辞去教师职务,在班会上的一番告白其实是自己复仇计划的开端。随后小说从不同人的角度展开,将层层揭开事件真相,将故事推向高潮。女教师的复仇计划在不同人的推动下一一实现,最终杀人者受到了制裁,而受害者又反成了复仇者,故事在高潮处的反转更是令人震惊。“对于同一件事,因角度不同,看法天差地别的情况在这世上比比皆是。”为了对应作者的这句话小说的每一章都以不同人的角度来写的,从神职者开始,到殉教者、慈爱者、求道者、信奉者和传道者每一个标题都充满了神圣的意味,但其中涉及的故事却充满了人性的丑陋和讽刺。每个人的行为都有自己的解释,即使对别人造成的是不可磨灭的伤害,也只有自己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所以女教师放弃了自身神圣的心灵导师的角色,走下神坛化身成了一个复仇者,为女儿的死亡将所有凶手一一找出并惩戒。也许是身为老师的缘故,她才能对校园里的学生心理拿捏的极其到位,这些在随后同学和老师的反应里都能得到证实。和老师这个最终的大boss相比,将老师女儿害死的凶手就显得弱了许多,无论是从性格弱点上,犯罪动机上都是一个小孩子无知无畏的愤怒和道德的缺失。随着真相被老师揭穿,这个半路出现的凶手变得诚惶诚恐,最终崩溃犯下了更大的错误来逃避对这个世界的忏悔和愧疚,他的悲剧源于家庭的溺爱和性格上的懦弱,家人的漠不关心和一味迁就让他变得怨天尤人,有时候慈爱者也能变成悲剧的缔造者。而幕后的真正的凶手,虽然没有真正下手杀了孩子,但所有的结果都源于他的极端性格。在这个故事里,作为天才学生的修哉君的所作所为都出自于对于爱的渴望,因为缺失所以向往,我们在惊叹他才华的同时也在感慨他被母亲抛弃的凄凉,但最终却震惊于他极端偏执的性格。一个人的学生时期是性格及道德形成的关键时期,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到底哪个更为重要,很多人都会选择道德,但在实际过程里人们却往往忽略了青少年敏感而脆弱的内心变化,一个微小的行为导致的结果往往是巨大的悲剧,因此“极善与极恶只在一念之间”。

罪恶的源泉是扭曲的爱

很早之前看过这部电影,当时很震撼,对于老师的复仇记,最近在图书馆偶然看到很多凑佳苗的小说于是借来回顾了一下,依然有很多触动的点。森口三三:对于爱女之死,她用绝妙的手段报复了直接关系的两个少年,两个人最终多少都因自己酿成了最后的悲剧。从小说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大家喜闻乐见的戏剧冲突,即使在电影中也是让人觉得这样的报复很爽。做了坏事的少年凭什么要去像他老公那样不了了之,就是应该让他们知道错误行为的代价。以及其实森口给了他们选择的权力,这中间如果哪一环有些许转变,所有的计划都会付之东流,可罪恶的少年啊,偏执狂到了极端反而一步步走到了自己意想不到的地步。还是那句古语老话,一切皆因果。直树君(B):其实一切的计划本和他没什么关系,他只是个有点恋母,有点懦弱,最后还有点中二的少年,但却由于自己的行为直接造成了爱美的死亡。关键的关键是最后那一瞬间决定他行为的竟然是要证明自己可以完成别人失败了的计划。可是成功了咩?最后除了不去上学,心理慢慢极度的扭曲,甚至走到最后对母亲的感情也出现了偏差,我想最后那一段,他也不知道怎么就去杀了人吧。以及,这家的父母也是个奇葩,母亲对孩子的学校写不要排名的信也好,最后解救不了封闭的孩子也好,还有一直不管不问的爸爸,实在说,如同定时炸弹,就算中学没有A的计划,那一天出现个X,也极有可能被他人轻易的影响然后做出不计后果之事。修哉君(A):这是全书我认为最悲剧的人物了。无非是想获得母亲的关注,无非是想再次与母亲相见,已经是个优等生,才华横溢,但内心实在阴暗,从实验室或者网页就可以看出,善于观察别人,可惜最终却算计到了自己,如果森口最后的告白是真的,那么也就是亲手结束了他最爱的母亲的生命。本来那么优秀的苗子,好好培养成科学家不好吗?可是非要上演苦情戏码,亲妈离开他,老爸再婚又有了新的家庭,夹在中间情感无法释放,也无人正确引导,于是只能不断滑向深渊,说是阴差阳错,大概每个人都在其中扮演了一定“凶手”的角色。美月酱:记得看电影时还感慨过她和A君的懵懂爱恋,那是作为犯罪者的惺惺相惜,可是也会毫不犹豫戳对方的伤疤,让仇恨和情绪控制的修哉了解了一代大师,实为可惜。所以,看完书和电影不禁要反思了,到底谁错了?为什么只是从最初的想法到最后的实践,结果差距那么大?从这些主要的小朋友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家庭的因素是多么的重要。也许你选择不了先天的条件,父母离婚也好,朋友不信任也好,社会闲散人员老找你麻烦也好,老师的刁难也好,或许一己之力改变不了什么,但是向善的心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作用的,比如樱宫老师。如果作为父母在最初的最初就能不要只考虑自己,在孩子的心中多播种一些阳光,而不是一味的只说对不起,或者干脆不管不问,那么应该还是会有转机的希望吧。另外,学校环境也非常的重要,同学的互相欺凌,老师的横眉冷对,时间久了都会造成无法弥补的创伤,甚至导致最后无法挽救的后果。所以,不管是最为老师也好,作为家长也好,教育真的好重要。联系近几个热点,未到14岁的孩子杀人可以不接受刑法的处置吗?站在地铁站台的熊孩子推了他不喜欢的姐姐差点害死人去可以让家长保护在身后直接消失吗?被改了志愿最后却说不想再追究同学责任的圣母又该怎么办呢?这个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每天每时每刻又不断展现出他的恶意,你说该以牙还牙还是遵循法律来制裁?谁知道呢,这也是为什么当年死亡笔记那么流行的原因吧。人性本善还是本恶呢?大概在某一个时刻想要犯罪的冲动会冲破所有的理智,打破善恶的临界值,做出自己都不敢相信的事情吧。但愿我能成为一个更好的成年人,更好的老师,未来有可能的话成为好的家长,如果改变不了这世界,就改变自己吧,至少让自己不朝着黑暗面。最后再说下,果然这就是日式的残酷青春和扭曲,更喜欢凑佳苗TV版的《为了N》那里面的女主算是一心向上的典范,算是摆脱了原本的环境。还是要相信这世界是充满不那么扭曲的爱哒❤

告白

《告白》读后感“如果你的本质是一个恶魔,那么我又何必告诉自己,你还是一个孩子”。一场关乎少年犯罪的思考。——题记如果光看小说的题目,我们很容易被误导,“告白”两字,会让我们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浪漫的爱情,当只要你翻开这本书的第一页,你会发现这是一个和美好浪漫风牛马不相及的“告白”,并且随着页码的增加,你会被隐藏其中的关乎残酷人性的剖析的深刻性所震撼。这是一场严肃、冷血、残酷的“告白”。小说由神职者,殉教者,慈爱者,求道者,信奉者,传教者六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见证者出发,可观、立体、全面地讲整个事件呈现在我们眼前。小说由一场看似普通的班级告别会开始,女老师从下学期起将不再担任这个班级的班级主任,开场是很普通的学期总结,随着话题的深入,慢慢牵扯出了女教师小孩溺水意外身亡的事件,紧接着,女教师话锋一转,说是她班上的两个孩子将她女儿杀死,并说为了惩罚他们,将艾滋病患者的血液注入了他们所喝的牛奶之中,由此,一场关乎人性好坏的争论开始了,受害者和被害者的角色因主体和客观环境的不同相互穿插,一场离奇、赤裸裸、冰冷的告白开始了。作者通过这部小说对日本未成年少儿保护法的公正性提出了质疑,也引发了一场关乎法律和道德之间如何平衡的讨论。电影版的《告白》里面有一句台词说的很好:如果你的本质是一个恶魔,那么我又何必告诉自己,你还是一个孩子”。一场关乎少年犯罪的思考。我觉得这也是属于我的态度。不说日本,就说现在的中国,青少年犯罪现象也日趋严重,越来越多的校园暴力时间充斥媒体报端,时不时也会蹦出一个弑母杀父的极端案例,这些时间一次次地刺激着我们的大脑,我们是不是也该有所反应呢?当法律的判罚触犯到了我们道德的感情时,我们该何去何从呢?首先,我想引用一段教科书式的关于法律和道德的定义:“道德是人类通过一定的约定,经过历史发展而不断演化而来的东西。道德是为了人们更好的生活而产生的。它规定了什么是正义?什么是爱?什么是友情?什么是善?如何行善?如何保持正义?等等这些问题。道德是为了让人们更好更协调生活而形成的。道德没有强制性。而法律就不同了,法律是由国家制定的强制执行的。法律是根据道德而制定的”。这段定义能说明法律是以道德为基础制定的,同时,他又比道德更高级。因为他们之间存在着差异性,所以就会出现法律和道德相互冲突的事假。小说所讲述的就是这样的一件事情,因为少年保护法的保护,少年杀人犯除了做点象征性的劳动改造以外,压根儿就没有受到实质性的惩罚。中国有句俗语: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而且这句话也没有加上一个前提说是小孩子杀了人除外。因此,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面,只要是做为一个自然人,要是做了杀人放水、伤天害理的事情,那就是得受到惩罚的。可是现代社会的法律却给了他们一张可以让其肆无忌惮的保护网,这样的法律到底是以什么标准来制定的呢?这些犯了罪的小孩子值得保护,那那些被恶魔伤害了的人怎么就没有法律去保护他们呢?他们的遭遇就是命中注定?这样的法律真的不敢恭维。女老师最后的报复可以说是酣畅痛快、淋漓尽致的,读来让人大呼过瘾!同样的,又有很多人抓住这点不放了,说什么你有什么资格去审判别人啊?有什么资格代替法律作出判罚呢?这些质疑是没错,也值得我们思考,但是,就如我们上面讨论的,当法律在感情和邪恶之间选择维护邪恶之后,我们只能通过自己的力量去惩罚恶魔了。虽然这会让我们也变成恶魔。。。。这不小说很值得一看,电影也同样的精彩。从中我们可以思考很多的问题,关于法律的思考,关于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的所作所为对孩子的影响等等。莎士比亚说: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版本的告白。

并非“推理”

读完了凑佳苗《告白》,心情有些压抑,也很复杂。一、整体感觉看到是推理小说决定读,可是读完后感觉并不算是传统意义上的推理,而是暗黑犯罪给我留下的印象更深。果然是经典的“变态”(非贬义)日系推理,更强调罪犯犯罪的原因和心理。不过用六个小短篇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口吻来叙述是个很新颖的方式。二、内容书中有很多关于人生的思考,个人觉得“细思极恐”,让人觉得无法反驳。比如说老师的说教是在把自己的人生观强加到学生身上。作为即将成为教师的人,不禁觉得有些惶恐。难道作为教师作为家长,不就是在孩子的人生中起到这样的教育作用吗?以及关于未成年犯罪到底该不该收到保护?突然想起去年那个湖南小学生弑师的事情,到底该把错误归结于谁呢?其实,说到底,教育还是很重要的,正如译者所说,家庭、学校、法律、社会都有责任。三、感想书中的角色,每一个,都是让人觉得又可怜又可恨,觉得渡边不被父母关怀可怜,但这不能成为他犯罪的理由;下村总是活在母亲的期待下,但他为了成为“优秀”的人去犯罪就对吗?这世上没有绝对的正义。森口老师在正义与亲情面前,选择了后者。无辜的女儿被学生残忍的杀害,她选择了报复,她真的错了吗?她选择了报复,女儿就能活过来吗?引人深思。“对于同一件事,因角度不同,看法天差地别的情况在这世上比比皆是。”希望人都可以在做事前仔细思考吧。……可是这样的“圣人”又能有多少。

面对人性有多难

《告白》可以认为是长篇小说,也可以当做短篇小说来读。这本书的背景很清晰,应该是〈神职者〉获得大奖之后,这个故事打动了许多人,激起的水花让作者把这个故事继续挖掘,于是有了后面的再创作,继续在神职者的思路里塑造故事和人物。这是一份努力,也是一份坚持,作者也的确善长这个故事的写作模式,相当特别,也相当的有意义。作者在触摸人性和学生心理。这本书中最大的意义在于,她是站在现实的角度,去触摸许多人的内心。一些悲剧发生了,会改变许多的现状,而我们每个人在面对现状的时候,表面上的接受,和内心里的反响,以及在后来的时光中,是如何去面对及处理?我们不是神。没有多少人能做到神。老师、学生、教育和犯罪,这中间一定有许多需要人类继续思考的东西。希望孩子都长高提升体能,于是在示范校里要求所有人都喝牛奶。补钙的方式做到这样严密而刻板,好事也会向坏事发展。悠子老师内心的真实写照是:我并不是想当神职人员。直接或间接害死她的爱女的两个学生,她怎么会轻易原谅。她想电死学生A,她想溺死学生B……但她仍然是一个老师,这令她挣扎。更无奈的是,国家的法律对于未成年人,并不能实现真正的惩罚,那种惩罚有什么用呢?基本就是放纵嘛,许多案例表明杀了人的未成年人,只是受到一些教育就通过了,这如何能容忍。于是悠子选择不告诉警察,而是自己来惩罚。这种惩罚是基于心理打击,她要让那些负罪的孩子,永远得不到解脱。还有,她在给A和B的牛奶里加入了“劝世鲜师”的血,可是“劝世鲜师”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就得了绝症,他的血是有病毒的……推理故事的结局瞬间诡异黑暗起来,后背阵阵发凉的感觉。面对人性有多难啊。做人已经很难了,神职者基本是无法实现的。这是一个很恐怖的问题,问题里面的真实状况,以及学生群体中的成长及心理,还有学校教育一系列常态下发生的怪异插曲,引人深思。则作者的传达就达到了目的,一部文学作品的力量也就做到了。“热血老师”和“劝世鲜师”是作者要放大的一个点。这东西在中国已经做恶很久了,中国曾出过很多的大师,真的有多少,假的也有多少。后来许多大师被赶下神坛,而这真的是一种进步吗?这真不是进步的一种实质表现。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是需要在时代变革中推行的。现在,在中国的所有大街小巷中,再次出现了“讲文明树新风”的文化标语,并且很多广告宣传用了“图说”的方式。图说讲文明树新风,图说社会主义价值观……当整个社会去浊存清的时候,才是给教育给孩子最好的土壤和肥料。有些神职者,是跟背后的虚假一起存在的。这样的《告白》才能打动人。而国人许多时候是不敢拍打神坛和神人的。也就是说,现今的社会,很缺这样的告白。媒体经常报道中国在“打老虎”,许多大贪虫被拉下马,只是光打是不够的,该认真总结和思考了。

利己主义者的毁灭

如果单纯地从内容上来讲,《告白》是一个失去了女儿的教师为女儿的死复仇的故事。报道上说,爱美意外溺亡在学校后面的游泳池里,而森口悠子却发现女儿的死其实是班上的两名同学所为。为了让罪犯得到真正的长久的惩罚,悠子老师放弃用法律制裁少年们,而是用复仇的方式让杀死女儿的人付出更为惨痛的代价。园丁对花朵的残酷复仇,通过六个人的心灵剖白让事件得以还原。然而通篇看下来,悲剧的接连发生,不是因为别的,说到底不过是利己主义者们的毁灭罢了。出于母爱为女儿复仇的森口悠子老师,迫切想要再见母亲一面的渡边修哉,找寻自我价值证明自己并非平庸的下村直树,为了成为“劝世鲜师”而去模仿热血教师的维特老师,想成为匿名罪犯而被大家仰慕的北原美月,使用暴力“清缴”犯人的同班同学,选择铲除“异端”维护家庭形象的下村家人……找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作为掩饰,实际上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森口残忍的复仇是死去的女儿的想法吗?毫无原则的渡边和囚禁自己的下村所做的一切真的是为了母亲吗?维特老师一次次不厌其烦的家访是为了打开下村的心结吗?要公开“弑母”真相的下村家人真的是在为他着想吗?同学们用暴力对待犯下罪行的渡边是为了伸张正义吗?都不是,他们所做的一切要么是为了自己内心的满足,要么是为了让自己光辉的形象不沾染污点。北原美月也是这样的人,同类的直觉让她轻易地看穿了他们的想法,一个虚荣的自私的世界,包括她自己,都是为一种爽快感而活。那种报复成功的爽快感,得到认可的爽快感,成为“至圣鲜师”的爽快感,毒杀老师一举成名的爽快感,摆脱罪行的爽快感,惩罚犯人的爽快感。在名为爱与正义的谎言下,是散发着恶臭的腐烂的灵魂。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始终是哲学界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但是无可厚非一点,就是人生而自私。不是贬义层面的利己主义,而是体现在生理方面:从出生的第一次啼哭开始,就是在为自己争夺存活的资源,饿了吃饭,渴了喝水,人从襁褓走向坟墓,始终都有所需求。追求利益并无不可,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所追求的便不仅仅是吃喝二字了。更何况是在当下这大多数人不再为吃喝而愁,这物质过于丰厚的时代,精神上的满足成为了人们更渴望得到的东西。甚至有人会为了这虚幻的满足感,抛弃人类的道德,悲哀的活在毫无疑义的世界里。当所有人的告白都串在一起时,就会发现,为了追求这种“虚无的满足”,生命在他们手中就单纯地成为了获得“荣誉”的祭品。诚然现实生活中不太可能同时出现这么多为了精神上的一点满足感残忍“厮杀”的人,但作为一部社会派推理小说,作者想传达给我们的并不单单是一连串真相深藏的离奇案件,而更多是超出文本之外的对社会问题的思考。这个世界的利己主义者到底是怎样的?就像坏人不会把他的坏写在自己脸上一样,利己主义者也并非一眼看上去就是一毛不拔的吝啬鬼。湊佳苗告诉我们,这些人可以很慈祥,可以很正义,可以很聪敏,甚至可以很大度,但是他们所做的这一切,追根到底不过是利用别人成就自己罢了。我们身边并不少见这样只为自己而活的人,我们总是会拿那些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的事迹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但是很少去审视自己是不是一个“利己主义者”。在选择去做某一件事时有没有下意识的察觉到,首先产生出的想法是我凭什么去做?做了对我自己又有什么好处?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想法在我的身上愈加徘徊不散。诚然,家庭、学校和社会为我们施加了方方面面的压力,让生存成为了人立足于社会之前首先考虑到的事。二十四小时显得那么短暂,属于安眠的夜晚也所剩无几,生存成本的升高逼得我们挑选最便捷的途径率先占领生存的资源——也就是金钱。时间是金钱,金钱更是金钱。为了争夺获取“金钱”捷径,我们就越发地成为了利己主义者。我们不再时常为别人奉献出自己的时间,而作出的那些所谓无偿奉献,也是因为最后能得到属于自己的好处。同样,共享会让属于自己的优势成为普遍的共识,保密成为了另一种竞争优势。当人人都屈服于功利带来的好处,还有谁愿意透过这些带着美好面具的假象,去了解人灵魂最深处的需求呢?最近在一度热起来的抑郁症话题就让我想到了这种病态发展的社会。每个人完全是封闭而又孤独的,总会有人的肉体会被孤独的灵魂摧毁。功利主义者看到的表面带来的好处,所谓的美德,信誉,真挚,都可以转化成为实实在在的荣誉和金钱。很多人看起来光鲜耀眼,完美无缺,然而他人后的所作所为却与人前大相径庭。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利益与他人亲近,而彼此之间心的距离却越来越远。就像频频家访亲近同学的维特老师,他的固执做法是真正关心没有上学的下村直树的心里状态,还是为了他能成为第二个“劝世鲜师”添砖加瓦呢?当然,也不能说多为自己考虑就是不对的。为自己图谋固然没错,人不可能是纯然的利他而活的动物。但是,在自己的人生大道上昂首阔步挺胸前进的同时,是否应该稍微顾忌一下身旁那些被你粗鲁地推开的人的感受。我想渡边把遥控炸弹安装到主席台下面想让全校师生为他陪葬的时候没有想过,把炸弹转移到渡边母亲的研究所里的森口老师更没有想过。因为他们的眼里只有自己的复仇,看不到无辜生命的倏然离去会给多少家庭带来痛苦,给世界带来多少恐慌。他们满足了自己精神需求,却看不到那么多将要陪葬的无辜的灵魂在痛苦地流泪,利己主义者被利己主义者利用,到最后成为了一场只为自己而的斗的厮杀,看不见被误伤的无数无辜的灵魂,眼中只有胜利的那一刻得到的一丝喜悦而已。那胜利了之后呢?

无所遁形的漠然——《告白》

看希区柯克的悬疑电影,像把人双手反绑在椅子上,被迫盯着定时炸弹的倒计时,身边还摆上部求救电话。于是恐慌、不甘、挣扎、期待、绝望等情绪在心头交替着往上冒。读凑佳苗的《告白》,则像是平静无波的水面,忽然多了双无形的手,拖着你往水下沉,偏偏不紧不慢,但又让你无力逃开,只能眼睁睁看着水一寸一寸没过来,空气一点一点离你远去。告白,在这儿取声明或启事的义项,将想法或事实宣告他人的意思。犯了错事之后,回避或隐瞒是犯错之人常有的反应。或是不希望他人对自己有不好的看法,或是害怕承担责任和后果,不一而足。很少会有将自己所做之恶事大喇喇承认了,并公诸于众的,除非不在乎。不在乎性命了,不在乎他人的看法了,更有甚者,对所犯之错给他人带来的恶果原本就不关心,不在意,不当一回事儿。不具有常人所拥有的同理心,只把自己摆在万物高高在上的位置了。他人皆是蝼蚁,所以持忽视、蔑视、漠视之态度。很不幸的是,这种全心全意关注着自己意愿的例子,随着真相的上浮,密密麻麻起来。仿佛大家都披了白色外衣似的,一旦掀开,下头遮的都是黑黢黢的阴影。所以,我很欣赏这一版的封面,纯白之上,一具隐隐绰绰,看不清晰的影子躯体。是你,是我,是他,或她,分辨不清。是书中许多人的缩影。由第一章森口悠子在学期末最后一次班会上,平淡无波的告白开始,校园游泳池内的意外溺毙事件,牵扯进来的人越来越多。书中的故事,一章一章环环相扣,一张在地面下延伸着的藤蔓大网,一段一段被用力拔起。当它露出地面时,那嘣然一声决裂式的钝痛,顺着你的头皮蔓延。你数次以为总该到头了吧,却发现还有一段很长的黑暗等着人去掀开,还有一段牵扯在你未知的拐角。读着读着,你开始盼望赶紧来一个痛快的了断,来阻止内心里恐慌的无尽增长,来弄明白究竟谁该为这次死亡事件负责。而这颗罪恶的洋葱,被你一层一层掀开之后,除了空气中留下的刺鼻气味,和眼部的不适之外,什么也不剩。这份罪恶最后什么把柄都没让你抓住,但它的每个部分都在作恶,每一片洋葱都躺在桌上漠视你的苦痛。凑佳苗说,“如果角色的经历可以决定,那么人物就会栩栩如生”。所以,她会为书中每一个人物制作履历书,以期以他们的性格为基础来构成整篇细节丰富的小说。我觉得,在这一点上,她是成功的。除了年纪尚幼的森口爱美,其他人的漠然无所遁形,我难以喜欢和同情这里头的任何一个人。但我欣赏这本书,哪怕它带给我的是复杂的、难以言喻的无力感。(如有转载经授权后方可,请豆邮联系笔者)

炼狱之殇

文/ 海蓝蒲雨人分两种,一种是大善至上,恶意擅隐;一种是大恶人生,善意无存。每个人在本质上都有善和恶,一个善于隐藏,一个显露出来罢了。某一瞬间,一个邪恶的念头滋生出来,连本我都惊讶不已。邪恶晃着獠牙等待出头之日,早就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极善和极恶,只在一念之间。事情的起因,是森口悠子老师的爱女爱美在学校的游泳池里溺毙,经她发现,孩子的死不是意外,而是被班上的同学蓄意杀害的,而且法律无法对这两个未成年的少年进行惩处,森口老师决定对这两个“杀人凶手”进行复仇……以神职者(森口悠子)、殉道者(班长美月)、慈爱者(下村直树的二姐)、求道者(下村直树)、信奉者(渡边修哉)和传道者(森口悠子)分别告白,将这个令人心碎的事件原原本本还原出来。不同的立场、不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不同的视觉拓展,细腻地传神地将心理描绘得栩栩如生,如电影一帧一帧地放映出来。当修哉君对着直树吼“你就是个培养失败的作品”时,直树为了对他计划的嘲笑,和对他失败的结果进行报复,毅然决然地做出了令他后悔一辈子的举动。在这个邪恶的想法控制住了他本真的心,为了挽救骄傲不可破碎的自尊心和可悲的面子,一失足成千古恨。最诡异的是修哉君,一个勤奋好学的好学生,一个热爱发明的电子爱好者,一个获得科技大赛三等奖的“科学发明家”。就是这样一个众口夸赞的好学生,却有着一颗邪恶无比的心。他为了获取更多的关注(特别是他母亲),设计了一个残忍但是细品有觉得可悲的计划,企图达到轰动全国并引人注目的目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痛失妻女的森口老师根据修哉君的计划设置了一个局,她看着这两个学生一前一后入局,用冷酷无情的心去惩罚他们,让他们尝到被唾弃被责骂被仇视被耻笑的滋味,让他们感受到煎熬和失去的顿挫感。世界上大概最痛快地就是让着恨得人折磨而死。事实上,很多人不理解森口老师为什么会这样做,为人师表为什么会做出如此丧心病狂的复仇,她本可以去报警,然后让法律制裁他们。遗憾的是日本未成年人的法律并不完善,修哉君他们最多只是被家长看管,甚至连监狱都不用呆。我们总是说,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但是当一个未成年人做出了伤害他人致死但是却不需要付出法律代价的时候,你觉得法律公平吗?也许心里会想,世界上本没有什么真正的公平,我们除了在控诉法律在青少年犯罪这一块的条例不完整或者有缺失时,却对那些发错的人无法惩治,这是多么不公平的事情,对于另一条本来可以活在世界上的生命来说,确实有失公正。从这三个孩子来看,这场悲剧源于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和心里疏导都有缺失。森口老师将年幼的爱美带到学校里来,学校那么大,没有监护人的看管,任何意外都有可能发生。森口老师也要对爱美的爱负大半的责,虽然她对爱美的教育尽可能地完善(爱美对于陌生人的交流非常机警),但是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世界太大诱惑也太多。直树的妈妈的思想有些偏执,并且对儿子直树过于溺爱,当直树迫于心里压力跟妈妈坦白并打算去警察局自首,妈妈没有应声还指责森口老师的不是,最后迫于心里压力做出了最糟糕的选择。而修哉君的母亲是最不负责人的,当离婚后再婚抛弃儿子却无法坦白,儿子心心念念这个母亲,期待母亲看望他并关注他,结果在幻梦中一次又一次地失望。如何能够当一个合格并且称职的母亲,不仅给予孩子爱和亲情,还要给他一个健康成长的生长环境,和一个积极向善的人格。个人的力量是深刻的,大环境的影响更是必要的。未成年犯罪的法律趋于完善和细致,让那些丑陋的灵魂得到应有的惩罚,也让那些无辜的魂灵们得到安息。炼狱之殇,回声荡荡。唯恶藏匿,善意永存。

对社会“畸形”心理的剖析

我在看《告白》这本书时,觉得很熟悉,这才想起原来是曾经看了这部小说的电影。这部拍摄于六年前的惊悚、推理、悬疑片,还引发了我和朋友的激烈讨论。对于朋友说这是日本畸形社会造成的唯一现象,我表示反对。那个追求女孩儿不成,用汽油毁了女孩儿的学生;那个撞了环卫工,又杀人灭口的“富二代”,又和影片里的小孩有什么区别呢?为了更深入地读懂这部小说,我很认真地将小说读了两遍,虽然这部小说并不是很长,却是很难读懂。渐渐深入后,感觉以前的电影看得还是很肤浅啊!其实我们争论的压根就没进入核心。虽然此番讨论我依然不敢说如何如何,终归是又多想了几层罢了。总的感觉已经很接近译者后记所描述的评论了,所以建议大家读这本书的时候,先去看一下后记,再从头翻起。这本小说总共出现五位主人公,分别以他们的自述讲述了一起案件的前因后果。在他们的自述中,一点点揭示了一个让人心寒的案件发生过程。直到结局我才意识到,这是一个被杀了三个人,却没有法律意义上“凶手”的案件。让人揪心的是,森口悠子的复仇究竟做的是对还是错?一段刻骨铭心的恋爱,即将走入婚礼殿堂的她,被恋人查出身患艾滋病将美梦打得稀碎。万幸,她和肚子里的爱美没有被传染。万般辛苦将相依为命的孩子带到4岁,却被班上的两个同学合谋杀害,而杀人者因未成年,在法律的保护下,居然毫无苛责。在这种情况下,森口悠子的复仇从人情上无可厚非。她的复仇,更像是对日本社会环境造成的人与人之间冷漠、隔阂、人格扭曲的一种报复,这种报复是警醒还是抑制?我认为都不是,译者也并不赞同如此。因为这种以暴制暴的做法本身也是一种社会缺陷的表现。而且不为人齿的是,她以一种更阴毒的表现手法,造成两死、一疯,一个生无可恋。更可怕的是利用了对工作热心,心地善良的寺田良辉老师和班内学生盲目冲动,使数十人都无意中陷入谋杀而不自知。从大层面来说,她所复仇的理由,恰恰带来了更大的恶化。在电影里森口悠子,在夜里街道上行走时突然崩溃;书中在结局时候,通过讲述樱宫的成长,作者将这个内心独白表达出来,然后再明确表示,作为母亲无法原谅如此冷漠的谋杀,无论原因是否可以怜悯,都不能终止复仇。这部小说,除去班长——同样受到压抑,甚至向往投毒者“露娜希”事件的“北原美月”起到衔接整个过程,较为清醒外。另外两个即是谋杀者又是被害人的“下村直树”和“渡边修哉”,他们的所作所为,让人倍感痛心。两人分别处在一个是溺爱和家暴的家庭环境。直树内向,懦弱,偏激,一直在母亲的保护之下,没有人生自由,这样一个别人眼里的乖孩子,却最终成为直接杀死“爱美”的凶手。俢哉是一个聪明,偏激,孤僻,心理阴暗,内心渴望母爱,有恋母情结的孩子,因为他的预谋,不断地想用杀戮和死亡引起母亲关注。当两个人在森口悠子的设计下,分别杀死了他们内心最重要的母亲时,我们无法判断他们的崩溃是罪有应得还是令人悲哀。当社会环境和家庭无法带给他们安全感的时候,他们越来越将自己封闭起来,因为没有一个正确的心理疏导,这才促使他们将本来正当的需求,却只能用偏激的手段获取。这是一个“焦躁”“虚假”的和谐带来的必然结果。这部《告白》小说,湊佳苗将书中所有人物,安排在这种社会环境中,人们在善与恶中间不断摇摆,如同高空走钢丝一样,让人触目惊心。眼看着他们最终走向了一个悲哀的结局,却无能为力。他们所做,看似出发点是好的,可是,做出的事儿却都是以伤害别人的生命,来彰显自己。这种以善为做恶的理由,让每一个人都在失去。包括被利用的(b)2班所有同学,在失去理性时,都成为帮凶。日本有很多这种题材的小说和电影,比如动漫大师宫崎骏的漫画;比如电影《大逃杀》所表现的同学相杀时的心理崩溃;《讨人嫌的松子的一生》中,不断承受挫折却依旧善良的松子的遭遇;日本在这种人伦情理的片型中,不断挖掘人内心的阴暗面,表达对社会不良发展的担忧,也同时引发人类对社会更深层次的思索。这类小说往往带给人一种深深的思索,比如我们以“爱”为由,对孩子的囚禁和羁绊,限制和欺骗,都在造成孩子心理的扭曲,这样的孩子,将来会回馈给社会一个什么样的生存态度?感觉在我们的文学里,这样深度的探寻,太少了。即使有,也很难引起人们的思考,大家都活在一种只有“利益”和“自私”的世界观里,终究会引发和《告白》同样的悲剧。

是法理学讨论还是人性探讨

不得不联想到罗生门,只是每个人的叙述并非美化的而已。看前两章时有一种法理学案例的既视感,对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界定真的是一个很复杂很矛盾的问题,随着信息的爆炸,未成年人接触的信息越来越多元化,小孩子越来越早熟,我们国家14岁的年龄界限是否需要调整也需要考虑。还有一段印象深刻的话,做惊天动地的好事太难,所以谴责坏人是最简单的方法,但是往往大家又不愿意做第一个谴责这种高风险的事情,所以跟风,但是最终也忘了自己并没有制裁他人的权力。这让我想起美人为馅里面的一幕:商场里面的众人被告知所有门都已经被锁,而商场里正在散发毒死,钥匙在一个身上绑上了炸弹的人的肚子里,只要按下遥控器炸死那个人就可以拿到钥匙,所有人都想别人去炸死他却绝对不愿意自己动手,因为罪恶都不愿意自己背,自己只想做一个无辜的受害者,自己永远都是正义的。全书都让我感受到了人性的可怕,作为一个母亲、教师、公民,在面对自己的女儿被未成年学生杀害,法律无法给自己一个交代的时候,三种身份的选择冲突让森口做出了极具反转的报复;本来只是吃瓜群众的班长却在旁观者、真相发现者、报复者、被害者之间切换着;默默无闻的软弱少年竟然因为需要认同感而走上了不归路,而她的母亲对自己的孩子的不了解也只能让人觉得够了,将孩子看成自己的失败作品而要除掉却被反过来干掉也是充满了轮回的报应的感觉;从小母爱的缺失让一个天资聪颖的孩子变得偏执而无情,不论是他人的生命还是自己的生命都只是获取母亲关注的工具,谁知最终竞搭上了母亲的性命。。。一环又一环的告白让人不断去思考究竟怎样才是正确与错误。

一件事情的发生,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花了不到两个小时看完,畅快!不过书评倒写了有点长,因为看完也蛮感慨的。先说一下书的一些基本概况。【基本概况】纸质不错,摸着舒服,段落间的行间距适中,看着舒服,书还是硬皮的。我一般喜欢在看书时将封面拆下来,里面的硬皮是绿色,绿底白字搭配。总体都不错。《告白》一共由六章组成。说实在,在看第一篇 神职者 的时候,联想到《十九分钟》还有乙一(乙一的《GOTH》和《ZOO》),不过往后看发现其实和乙一的完全不像。但也确实很容易想到 十九分钟,就是同样都反映了非常现实的社会问题(这本书当年看完也挺感慨的,推荐一下) ,尽管并不是相似。至于手法方面,如果看过《解体诸因》的最后一篇,或者是《死神的精确度》讲老妪那篇,大概能了解(暂时也只想到这两本)。没看过也没关系,因为书刚开始就为你揭晓:对于同一件事,因角度不同,看法天差地别的情况在这世上比比皆是。是的,这本书就是从不同人的角度来叙述森口老师女儿溺水事件前后发生的一些事,共六个故事。好啦,书的一些基本概要说完后,就当然要说说看完《告白》后对内容的一些感慨。【媒体】在第一篇 神职者 中说道媒体。里面说的是“T市一家五口灭门案”,媒体将这个案例称为“露娜希事件”,说什么“老实乖巧的女孩变成为疯狂的月亮女神露娜”等。“媒体只是在残忍的作案方式,以及凭推测得出的少女内心阴暗上大做文章,关键的真相却不明不白地被人渐渐淡忘了。”媒体其实也算是个神圣的职业,毕竟它传播范围广。小时候我并没觉得自己听到的一些报道有什么问题,只是忽然某一天觉得这个世界变得很奇怪。诸如,女孩晚归惨遭迫害之类的新闻,最后肯定会附上什么女孩子晚上出门注意安全,不要穿那么暴露的衣服,要保护好自己。然而并没有提到暴力的另一方,这显然是不公平的。这样有误导性的报道也很失实。诚然,我们有刻板印象,特别是对于这样的事情第一反应就是肯定那女孩怎样怎样。然而,怎么着也不能忘了事情是双方的,并不是单方的。再举个例子,上一年的双十一,各大平台大放广告,后来变成A踩B,B讽刺A(还扯上别人家的妻子之类),这样的怪模式,网友看着觉得很欢快:这不就是撕逼嘛,撕吧撕吧,撕起来爽!然而是否所有人都能晓得,其实这都是极其不礼貌的,一点礼仪都没有。是否会有人觉得以后遇到什么事不爽,这样的撕逼也是可行的呢,毕竟连媒体都这样做了。很久前“争论”过明星是否应该要律己,因为是公众人物,同样媒体是否也应该律己?(而这里并没有给媒体下定义,所以你看到,这里指的媒体范围很广)【老师】《告白》中出现了三位老师,森口(主人公)、樱宫(劝世老师)和维特(接替主人公管理班级的“热血”青年),但里面对于樱宫老师并没有一个很正面的描写,这里就抛开不说了。那何为好老师?好老师,这并不是一个能够明确的定义,一百个人有一百种自己对好老师的定义。•森口森口好吗?好。她给自己定下了规矩:不直呼学生的名字;尽量以平等的态度、客气的用语说话。就这个规定而言,对于我来说,难得的是“平等的态度”,虽然这样说有点以偏概全,然而很多老师确实会偏心,尽管这是人之常情。并且在往后的篇章中,能看到其他学生对森口的评价,她确实做到如自己所下的规定,这很难得。森口不好吗?不好。森口对于A同学(修哉)的了解基于别人,别人说的一定是正确的吗?网上看到的就是真实的吗?而森口老师对A君的刻板印象已形成。A是否真的杀戮动物,这个从双方的表态中我并不能得出结论,无论怎样,森口老师因为听到别人这么说,就认定A就是这么做过这是不可取的。至于森口老师的报复手段,还有这报复有没有必要展现在学生面前等,不再这讨论范围里。•维特(看着的时候没想起他原来叫什么名字,所以就用这个了)维特说如果看了上一任班主任对班上孩子的评语,可能对孩子的印象有偏差,所以他决定不看,这看起来听起来的初衷是很好的。然而正如在 殉教者 中美月提到,如果当初维特看了报告的话,往后的事可能就不会发生了。除了这个,维特的教育方式还有点奇特,那就是并没有和学生有些什么双方的沟通交流,和对于“老师”这个职业来说,是十分糟糕的。他喜欢自己说(然而这沟通却是有点糟的),却没看学生表情和反应。并且他认为叫别人的绰号能促进彼此的亲密。想法似乎是挺好的,然而不能忽略的是,这只是他个人想法。万一那个绰号不一定是本人喜欢?『欺负』在第二篇 殉教者 中,有一句话挺触动我的:悠子老师,如果直君和修哉君是杀人犯的话,那么这些孩子又是什么呢?欺负是一个怎样的心态,我并不清楚。很自然的是,如果刚开始只是少数人,甚至只是一个人人欺负别的人,如果那个人发出宣召或号召,就会有更多人一起参与进去。可能是为了证明自己不是特例,不是和那个被欺负的人站在同一条线上的,因而参与其中。而很多时候,欺负这个场景会发生在学校里。那这时,老师应该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才能不让事情进一步恶化,或者能怎样将这些扼杀在摇篮之中?【母亲】直树(B)的母亲对学校有一定的偏见,对自家儿子的班主任森口老师更是带着强烈的偏见。而这些偏见都是建立在她爱自己儿子的份上,她说:“直树得由我来保护才行。”只是那看起来更像是溺爱。在“保护”儿子的过程中,母亲对儿子各种宠溺,无论儿子做了什么,都是往对儿子好的方向想的,也就是假设儿子故意摔了自家花瓶,在没有因素的情况下,她也会认为是那个花瓶的错而不是儿子的错。而母亲对儿子的称赞——善良,却让儿子觉得很难受。直树觉得是因为自己身上并没有什么可以值得称赞的,所以母亲才这样故意说他善良。作为父母,爱孩子应该原则,而不是无论事情对错,孩子都是对的。而关于称赞这件事,如果从沟通角度来说,B母亲也是做得不够。夸孩子也是有技巧的,无论他的年龄,要夸就要夸得具体夸得及时,有事实根据,而非就一味地不分时间场合来夸,不实在地夸更会产生负面效果。修哉(A)的母亲在文章中正面出现得并不多,唯一想说的一点是,孩子很小不懂的时候,如果他人责骂他,在还没形成自己的世界观的时候,确实很容易有负罪感,因为那时的判断能力并不是很足,你表现出什么,他就认为是什么。书里面还有别的,这里没一一讲,比如说弱化了父亲这个角色,然而,孩子发生了这些事难道和父亲这个角色没关系吗?当然不是。对于同一件事,因角度不同,看法天差地别的情况在这世上比比皆是。同样,对于事件的发生,确实也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对此的看法也不该只是归结于某一个方面。而如何更好地将事情扼杀于摇篮之中,或怎样避免这样的事发生,这值得我们深思。

应该列入十八禁的好书——关爱少年

每一个人都不正常⋯⋯森口失去女儿之后的变态报复;下村喝了牛奶之后的被害妄想症以及故意杀死爱美和激情杀死母亲;渡边为了引起母亲的注意而策划的谋杀;同班同学的“制裁”(如果说渡边和下村的行为是一种极度恶意,那么他们只是打着正义的旗号,换了一种方式的恶意);美月的病态崇拜(这大部分是社会大背景以及法律的“不制裁”造成的),最后招致杀身之祸;下村母亲和渡边母亲的两种错误母爱都是导致他们最后步入歧途的始作俑者⋯⋯全篇在病态的社会大背景下,演绎了几位主角的绝望⋯⋯森口只是想让女儿平安幸福地长大渡边只是想得到妈妈的肯定,渴望妈妈回到他身边,下村呢,他平庸,沉默寡言,并且自卑,他也只是想要个朋友罢了⋯⋯可是呢,森口的女儿被杀死了,渡边的妈妈因为他的报复再也见不到了,下村没有得到朋友而且失去了唯一陪在他身边的最爱他的妈妈,虽然妈妈并不理解他⋯⋯他们每一个人都没有正确的伦理道德观,渡边和下村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在他们陷入低迷迷惘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支持和理解;森口其实是一个非常合格的母亲,并且非常慈爱,但是当她最爱的人死去后,尤其被人刻意谋杀后,她崩溃了,她一定要为女儿做些什么,但是法律并不制裁或者说几乎不制裁少年杀人犯,那么怎么办呢?那就只能自己动手了,站在女主角的角度上看,换做是我,可能也会选择自己报仇,但我对于这样做而引起的后果不敢恭维——她不应该另他们陷入绝望,至少要让他们留的一线希望,教育他们,让他们发自真心的忏悔效果不是更好?在渡边得知森口把炸药放入了母亲的办公室并且被炸死后,在下村亲手杀死母亲进入监狱,得知幕后真相以后,他们真的会忏悔么?渡边难道不会转而报复女主?妈再不好,那也是妈啊⋯⋯少年的心智不健全,小说中的很多角色除了他们的价值观,也表现得非常幼稚。青春期的小孩过于敏感,家长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关爱,更深地去理解他们,正确地引导他们,真的不该放任不管呐~总体来说,这部作品有点毁三观,以后教育小孩子真的要谨慎呀(我觉得这本书应该列入十八禁哈哈)

何为善,何为恶

第一次看到这个书名时,还以为是一本跟爱情相关的书籍。直到某个下午朋友在看这本书,问到我,将一个事件讲述出来,告白可以换成什么词。他说这本书名为告白,却与我们一般理解的告白是不一样的,一个杀人案件,每个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述。于是,我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看的过程我丝毫没有乏味,在看第一个独白时,我就产生了很强的兴趣,我好奇这个故事,好奇这本书究竟要传达什么的主旨。直到看到最后,我才明白了。一句话来说,我觉得是家庭关系和家庭教育对一个孩子心理状态的重要性,但书中也没有绝对化,因为有提到森口老师的丈夫劝世鲜师的经历。他是书中温馨和善良的代表。两个孩子,本不会走向极端,却逐步走向了极端,不只是家庭的责任,更有着学校深深的责任。这个故事,发人深思。扯点与书延伸的我其他的感受。现代社会,节奏极快,人与人之间也越来越漠视,各种骇人听闻的新闻事件层出不穷,我们逐步对很多奇行怪事漠然了。我们越来越少的会关心到身边人的心理感受和心理变化了。这样的社会,真的好吗?人心向善,一切才美好,难道不是吗?看完这本书,我最寒心的在于森口老师,一直在我看来,老师是最无私的,我实在难以接受她那么阴暗的心理。我承认痛失爱女,唯一寄托和生的希望的爱女,还是被两个孩子杀死的,内心的愤恨。可是也不该以那种报复的方式进行。你再怎么报复,你的爱女也回不来,相反,你的报复行为反而毁了另外的家庭,也害死了不相干的那个可怜的班长。森口是教师失败的代表。而整本书,让我觉得有些许温馨的便是森口的丈夫――劝世鲜师。他拥有一颗善良的心,他是个好人,却对于森口和小爱美来说不是一个称职的丈夫和父亲。这本推理小说,作者的描述方式很独特,以事件相关的每个人物的独白进行展开,将整个故事让人带着疑问的一步步看完,同时也让人在看的同时反思。人的心是美好的,也是邪恶的。走向那边,身边的环境和人对其影响至关重要。

我们到底怎么了

我们到底怎么了之前看过《告白》同名电影,所以当阅读这本小说时,画面感极强。文中的每一个人都在用最平普的语调自白,然而这些宛如平时聊谈一般的言语下却压抑着波涛汹涌的情绪,有着寒冬中晒着太阳,表面阳光明媚,却周身弥漫着透骨寒意的感觉。如果说这本书最让人觉得可怕之点,那便是所有人都是正常人,都是普通人,然而这些普通人却在那些告白之中剖露出让人恶寒的黑暗。从第一章悠子老师的自白开始,整个故事便铺开在我们面前。“我的爱美已经不在人世了。”“爱美的死并非意外,而是被我们班的学生杀害的。”故事便是因小爱美的死开启,已经知道真相悠子老师将事情的发展叙述给了全班同学,在座的包括那两位凶手,她没有选择将真相告诉警察,因为她想要凶手,认识到自己罪孽深重,并且背负着沉重的包袱活下去。故事线的发展随着不同人的告白,以不同的视角展开。无论是为满足自己虚荣心的无知热血老师,还是就算儿子杀了人也认为自己孩子是善良的受害者的愚蠢妈妈,胆怯懦弱的少年直树,渴望拥有价值得到母亲关注的天才少年修哉。他们在这个故事中有着连带的因果。然而从这些故事中家庭的因都有着重要的推动。首先从小爱美的直接凶手直树开始说起。他首先生活在一个父亲缺席的家庭中,母亲对于她的爱,宛如对一个心爱的宠物而不是孩子。在鲁格·肇嘉的《父性》一书中成说道“父亲功能”有七个方面:1、和孩子的母亲培养积极的关系;2、花时间陪孩子;3、养育孩子;4、适当地规训孩子;5、引导孩子走向(家庭)以外的世界;6、保护和供养;7、成为一个孩子的模范。然而直树的父亲,除了供养,其他的几乎是缺席的,因为孩子那么久没有去上学,他竟然是直树杀人后被警察告知的。然而若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缺席,极易导致孩子性格、情感方面的缺陷。而他的母亲是一个臆想着自己孩子的无辜与单纯,就算被告知你的孩子杀人了,她也会理所当然的觉得一定是什么误会了,我的孩子一定是受害者。所以当直树承认自己心中的黑暗时,她失去了她完美的作品。直树平庸而怯弱,生活的节奏其实却一直被溺爱着他的母亲说掌控,他无主见,容易被牵着思维走。当他把苏醒的孩子丢下游泳池,那正是他心中压抑的渴望强过别人的欲望苏醒了——“我做成了渡边没有做成的事”。母爱缺失下成长的天才少年同时也缺乏象征“hero”的父亲,孩子们希望他们的父亲是强大的,是一个胜利者,他们想要的安慰不独源自于父亲的爱与正直,他们还期待着父亲的强大。文中的修哉她追寻着母亲的步伐,希望得到母亲的关注与目光,不仅仅是希望得到失去的关注,同时也是希望得到安全感——母亲在他心中是强大的。然而他说过很多次父亲是笨蛋,同时,他心中却是希望父亲是强大的,只是现实戳破了他的幻想。父亲与母亲的缺席,让他失去了安全感,当他发现残忍的事情能为他赢得他想要的关注与掌声时,他便随着这个方向追寻而去。故事犹如一张巨大的网,每一个人都牵扯其中,没人无辜。因为家庭的因造成的果,因为环境形成的人,我们应该反思,这个看似平和的世界,藏着匪夷所思的黑暗。我们到底怎么了。

说白了,所谓爱究竟是什么?

知道作者还是因为日剧《为了N》,拿到这本《告白》,到手第一时间拆封当了三个多小时木桩把它看完了。看完只有一个感觉,这一群"以爱为名"的自以为是的疯子。《告白》用复仇者、杀人者、有关系的旁观者,五个人的角度构述了一个青少年犯罪的前因后果,也通过复仇者的视角探讨了作者对于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观点。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莱特,关于译者的后记,我大概是不认同的,比起他坚持的人性美好善良与情感的美好,我更觉得这是一个个以爱为名的自我满足。森口以对死去女儿的爱为名报复两位少年,毁坏了三个家庭,扭曲了整个班级孩子们的心灵。修哉以对母亲的爱为名变成了一个对他人生命视为草芥,一味的满足于自我的偏执狂。直树的母亲和维特老师以对直树的爱为名构建着他们理想中的完美家庭和职业追求,养成了直树人性的缺点,甚至成了压垮直树的最后一根稻草。所谓爱是什么,那些我们自以为感受和给予的爱是真的爱么?!我不知道故事的结局里修哉的妈妈说了什么,但我想如果她真正正常的爱着修哉,她有一颗不扭曲的心的话,森口大概不会在与她相谈后选择用那样一种方式让修哉重新开始人生据说这部小说改了电影,想看看了。。。

在今年再次出版,甚是应景

近来,青少年犯罪的新闻屡见报道,微博、空间、朋友圈也总看到哪里又发生了十三四岁的少年犯罪的转载,在感叹这社会每况愈下的时候,看了这本名作,感慨颇多。书中由少年法对于青少年的保护产生的不公进行了一番讨论,也值得我们深入思考,悠子老师的观点虽然不合法理,但也的确反映了受害者家属难以言喻的痛苦,令人动容。然而悠子把罪犯交给受害者家属处置的观点并不可行,而且短时间内中国是不可能完善未成年人法律体系的。既然无法改变对罪犯的处罚结果,那不妨想想怎么杜绝罪犯的产生。从小说中,我们可以发现两个罪犯虽然成长环境截然不同,但同时走上了不归路,然而此外还有“劝师鲜师”成长环境比A更恶劣,却还是成为了一个善良的人,虽然他也有缺点,但至少证明了成长环境虽然对一个人三观的形成有影响,但绝不是绝对性的因素。虽然罪犯A和B的成长环境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点——没有得到父母、老师正确的关心和引导,A的母亲虐打他,最终欺骗抛弃了他,从而使他变得心理畸形;而B的母亲看似对他关怀备至,但却从没有真正关心他,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教育他,却使得B变得软弱、自卑,最终走上不归路。虽然他们最终的毁灭与悠子不无关系,但是如果不是他们先杀了爱美,悠子也不会因为悲伤和仇恨变得不可理喻。但凡A和B受到哪怕是一点点的关心也许事情不会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但是现实中,我们的社会上也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走上犯罪的不归路,而且手段越来越肆无忌惮。这又是为什么呢?我认为是家庭、学校、社会的集体失职造成的。网络上充斥着暴力、色情等等不健康的信息,也许我们看着觉得没什么大不了,但是对于三观还没形成,缺乏判断力的青少年而言却是不折不扣的错误的引导;学校又只注重学习成绩,“差生班”屡禁不止,缺乏对学生基本的法制教育,使得学生连基本的对与错都不能分辨,家长不是过于宠溺就是忙于生计不施管教,多种因素导致残酷的悲剧屡屡上演。仍记得我上初中时,学校时不时的进行法制教育,甚至还开了法制课,种种手段保证我们能够了解哪些事是一定不能做的,虽然还是会有些人走上歧路i,但也走不远,他们即便学着小混混的样子,也不会欺负同学,最多就是同类人之间打打架、吹吹逼。不得不说这样的教育虽然看似是无用功,但确实是有效果的,不知道现在是否被取消了。《告白》出版也是十多年前了,不知道彼岸的日本现在怎么样了,但是我们确实到了要好好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了,否则也许下一个被害的就是我们身边熟悉的人了。希望小说中的悲剧不要在我们的生活中上演。

盔甲和软肋

如果要我选择一个自己心中理想的推理小说模式,无疑就是像《告白》这样,我不是说它的写作手法和犯罪诡计,而是说它折射出来的社会现实和深刻人性。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们有亲人、朋友、同事,再不济也有接触过的邻居和陌生人,社会性是人的第一属性,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网上的一个结,牵一发而动全身。事件是一条链,任何一个微小的事件都可能引起蝴蝶效应,你不知道你所经历的每件小事是由多少巧合组成的,也不知道自己的一句无心之言会引起多大的反响。基于这些复杂的联动效应和人际关系,再加上刑侦手段的日渐成熟,推理小说的创作也越来越难,设计诡计显得力不从心,于是社会派本格推理逐渐走红。神职者和殉教者能够为理想做出多大的牺牲,人性就会至善或至恶到何种地步。至善如“劝世鲜师”,至恶如少年A。“劝世鲜师”樱宫正义至死也选择做一个好老师而不是做一个好父亲,与修哉和直树的父亲一样,在《告白》里存在感微弱。“劝世鲜师”是一面镜子,多面镜。一边照出父亲们在家庭中的集体失职,一边照出同为父母面对痛失孩子的选择困境,一边照出家庭残缺并非可以理所应当成为少年堕落的借口。一个母亲会为了孩子牺牲到何种地步?一个孩子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母亲的影响?作为一个母亲,森口老师痛失爱女的告白对我如字字锥心,“生一个孩子在世上,就是把自己最疼的地方拱手交出去,从此这个世界有无数种手段来利用他伤害你。”这句话虽然形似鸡汤,却无比真切的表达的母亲的爱和无助。有了孩子,我们同时有了软肋和盔甲,可以忍平常之不能忍,也可以为平常之不敢为。但是,直树的母亲让我们警惕,溺爱孩子的直树妈妈面对同为母亲的森口老师没有同情只有责难,如果说站在事件对立面的双方持反对意见我们能够理解,可是当对立的双方分明有同样的身份呢?能看见的只有人性的自私和愚昧,这样的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可想而知,所谓慈母出败儿,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远有梦鸽女士护犊心切引起舆论攻伐,近有陶喆妈怒斥大陆女获赠坑娃神妈。因为以上种种原因,身为母亲的无力感如千斤压顶。孩子自己作为独立个体的个性选择和叛逆、政策制度的合理性、社会校园环境中的诱惑和危险所有这些我们不可控的因素既可以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也可以视为母亲无力救赎时的出口,毕竟我们也只是人而不是神啊。如果能早点意识到这些,直树家的惨剧乃至直树犯下的恶行或许都可以避免吧。可是即便是这些原因,也救赎不了无辜丧女的森口老师的愧疚和愤恨,所以她最终还是选择复仇。日本的少年法因为书中也提到过的“光市母女被杀案”而倍受关注,关注背后是无数个像森口老师和光市母女遗属那样无力前行的家庭和个人。本应承载惩恶扬善功能的国家救济手段法律如果失职不被认可,那么人们就只能转而选择社会救济和自力救济,社会救济如校园班级里的惩罚,自力救济如森口的复仇,这些行为的非理性和不可控往往会有预期外的效果,反应在书中就是美月的无辜受虐和莫名惨死。美月是被修哉杀死的,也是被少年法杀死的。我们无法忽视美月和修哉妈妈腹中的孩子也有他们的父母,也许最终还是樱宫正义老师是对的吧。孩子是我们的软肋和盔甲,可是我们却是多么无力。愿每个孩子都被世界温柔对待。

人生是从告白开始的

昨天读完了这本名为《告白》的书籍,初始的时候,还以为这会是一本充满了爱和正义的书籍,但是在读完之后的一刹那,我竟然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不得不佩服作者细致入微的刻画以及对每一个人物内心的完美把握,书中每一个人物所经历的心路历程都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本书一共分为六章,分别在复仇者、杀人者以及杀人者家属之间不断展开,一个十分可爱的小女孩的死本就让人感到难过,而由此引发出的每个人的心路历程更是让人唏嘘不已,同学A可能本来也是一个追求上进的少年,可是他内心中对于母爱的渴求却让他产生了十分可怕的想法,同学B本来十分乖巧,可是父母缺乏关心让他的内心缺少对自己的认可,虽然他们两个的成长历程并不相同,但有一点确实十分明确的,那就是他们缺乏与他人的沟通,尤其是跟自己的父母,而仅仅知道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这也是当他们内心出现了心魔的时候却不知道该如何去改变的原因,最终的结局让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这该是一个怎样的结局啊,作为受害者母亲的森口老师,或许在看到她女儿的尸体的时候是一种怎样的绝望与伤心,爱美是她心中唯一的支撑,爱美的死也是森口人生的一次死亡,后来随着慢慢看下去,一步步真想慢慢解开,而森口在最后的一番话也让我感到惊讶,或许不是因为她的复仇计划有多么完美,而是因为文中每一个人的结局都让人唏嘘感叹。或许这是本书作者感觉最为美好的结局,就在这结束也未尝不错,可我还是会想文中的A同学面对自己亲手杀死自己母亲的事实他还是否有活下去的勇气,B同学在面对四周的白色墙壁时时候还能找到自己还活着的证据,森口老师在实施完她的复仇计划后是否真的能重新开始新的人生,再这样一个故事链中的每一个人是否依然能找回自己。人性的善恶之念本就在一念之间,但是却也不是一种偶然的情况,我相信任何一件恶事的发生在此之前绝对会有一中相当漫长的铺垫,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恶魔,会随着我们一起成长,当他成长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就再也无法阻止,我们能做的就是在成长的路上积极去面对,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一定要学会与他人沟通,尤其是自己的父母,学会微笑着面对世界。

读《告白》

我读了《告白》之后,心神动荡,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可以说,这是我读过的所有推理小说中最不可思议之作,情节层层铺垫,简单的文字里流露出恐怖的气息,让我感受到言语之间的攻击和杀气,明明只是一个举动,就能造成深刻的影响。明明是一个饱含无限满足的微笑,却是那么吓人,如果身临其境,怕是会被一个眼神给吓跑。心理战术果然是最磨人的,它远胜于对肉体的攻击,直击灵魂。结局充满悬念,果然,机善与极恶只在一念之间。

啊,多么痛彻心扉的告白!

啊,多么痛彻心扉的告白!-评凑佳苗《告白》文/信实的精灵前段时间刚看完东野圭吾的少年犯罪小说《彷徨之刃》,在为书中爸爸觉得心疼的同时也为这些年轻的孩子们捏了一把汗,凑佳苗的《告白》也一样,给人压抑的氛围感觉。同样的关于日本这个特殊国度不可调和的少年犯罪的矛盾,对于法律对于少年犯罪无法定罪的矛盾,作者的这部小说正是在这样一个矛盾的情况下诞生的。凑佳苗的这本书在国内出版已经有太多次,对于我来说,竟然是初次看这本书,竟然被作者描述的不同的人的人性所折服,所震撼,与东野圭吾笔下的《彷徨之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面对死亡和伤害,森口老师选择自己进行复仇,然而对于学生们来说,又该是怎样的故事?作者凑佳苗是日本当今炙手可热的推理小说女作家。1973年出生于日本广岛,毕业于武库川女子大学家政学部。2005年,获得第2届BS-i新人剧本奖。2007年,获得第35届创作广播剧大奖,同年以短篇推理小说《神职者》获得第29届小说推理新人奖。2008年,收录有《神职者》的推理小说《告白》获得“周刊文春杰作推理BEST10”第1名。2009年,《告白》获得本屋大赏第1名。其后,该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好评如潮。2012年,其作品《望乡、海之星》获得第65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短篇奖。此外,她还著有《少女》《赎罪》《为了N》《夜行观览车》《往复书简》《闺密》《白雪公主杀人事件》《望乡》等作品。竺家荣翻译的这本凑佳苗的畅销小说《告白》,简直写尽了极善与极恶,只在一念之间,所有的人仿佛突然之间就被安插了魔咒一样,在看似善良的外表下面,每个人都做出令人难以想象的决定。译者竺家荣也是国际关系学院研究日本文学的作家,同时也是翻译专业的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的都是日本文学的研究与译介,代表作有渡边淳一的《失乐园》、《天上红莲》,村上龙的《近似无限透明的蓝色》和三岛由纪夫的《晓寺》,谷崎润一郎的饿《疯癫老人日记》和夏目漱石的《心》等,所以他的翻译语言风格吃透了日本文学作品的精髓,让人一下子就能融入到人物的内心深处进去。这是一本在日本销量逾340万部的经典推理小说,或许称之为推理小说,貌似推理的成分没有那么多,除了两个学生杀害爱美的经过若隐若现地穿插在整本书中之外,关于美月的老师的行为,关于北原美月的行为,似乎都是在告白的最后一刹那才解开谜底。当伦理和正义出现分歧,你选择站在哪边?“爱美的死并非意外,而是被我们班的学生杀害的。”故事以爱女死于校内的中学女教师森口在班会上的告白开始。这个单亲妈妈独自抚养着可爱的女儿,却在学校游泳池内发现四岁的女儿意外溺毙,经过私下调查,她发现女儿是被自己班上的两个学生杀害的。痛失爱女的女教师辞去教师职务,开始了自己的复仇计划……小说从复仇者、杀人者、杀人者家属等不同的角度展开,层层揭开事件真相。在这场令人震惊的校园犯罪中,教师、家长、学生,谁才是罪魁祸首?以暴制暴,究竟是对善的维护,还是恶的张扬?爱与痛,善与恶,罪与罚,频频敲击我们内心的道德尺度。真正的光明,必定来自阴暗最深处。《告白》是日本当红推理小说家湊佳苗的经典之作,仅仅是日本销量就逾340万部,获得2007年第29回小说推理新人奖、2008年“周刊文春杰作推理BEST 10”第1名、2009年本屋大赏第1名、2010年文库本销售第1名。此外,经数据统计,由该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好于92%的剧情片,好于98%的惊悚片;斩获第3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亚洲电影、第34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第5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电影;连续四次成为票房冠军,代表日本角逐奥斯卡。《告白》是一部探讨青少年犯罪问题的长篇推理小说,小说主要围绕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不合理之处展开,并通过对两个少年犯罪原因的拷问,质疑了当今日本的教育和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因素,无论是从社会意义还是从描写手法上看,都堪称悬疑推理小说的佳作。尤其是叙事结构及具有特色,抽丝剥茧般揭开案件真相的过程令读者步步惊心,欲罢不能。作者在探究人性恶的同时,也没有忘记描写人性的善良美好,森口悠子和樱宫老师的爱情,修哉和美月之间朦胧的好感,都给冰冷的小说增添了一抹温馨的色彩,这些美好的情感最终被仇恨掩埋了,尤其是修哉为了掩盖罪行而杀死美月所形成的强烈反差,令人们为这样年轻的孩子经历的残酷青春深感遗憾。人性的善恶转变似乎只在一念之间,但绝不是偶然的。小说的结局虽然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可以说小说对人性的刻画是全面而透彻的,不但通过少年犯罪案件引发的复仇深入剖析了社会弊端、人性丑恶,还不惜笔墨地描绘了人性美好的一面。作者通过写作这样一个反面的教训,试图告诉我们,面对青春期的躁动和无知,趋善避恶,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不仅仅要依靠法律,家庭、教师全社会都应承担起各自的责任。青少年犯罪问题犹如随时可能爆炸的定时炸弹,如果教育引导得法,可以避免罪行发生。反之,如果不顾法律,以恶制恶,只能导致恶性循环。《告白》尽管是虚构小说,却反映了非常现实的社会问题。通过深刻的剖析犯罪的动机和原因,反映了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亲情的缺失、精神的空虚造成了一个个不可挽回的悲剧,给人们以深刻的警示和启迪。“杀意,原本是在本应保持一定距离的人越过了界线的时候产生的。”森口悠子老师对于这些学生们,她不能容忍自己类似于相依为命的女儿,仅仅四岁的女儿爱美丧命于自己恶作剧甚至于有点心理畸形的学生手中,选择将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加入到两个学生的牛奶中,老师的丈夫劝世鲜师“樱宫正义”在最后的那一刻选择将生的希望留给了两个学生,虽然他们犯下了不可弥补的错误。全书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六个人的角度来告白,每一个人的告白都是那么让人觉得心痛!第一章的神职者森口悠子老师,第二章的殉教者美月(绰号美白),第三章的慈爱者下村直树(学生嫌犯B)的二姐,第四章的求道者下村直树,第五章的信奉者渡边修哉(学生嫌犯A),第六章的传道者森口悠子老师。通过森口老师等将这五个人联系起来,采用第一人称进行告白。通过从各自立场出发的告白,多角度地揭示了爱美溺亡事件的发生经过、凶手的动机以及整个事件的深层原因。那就是渡边修哉君,喜欢美月,却最终害死了美月。对于同一件事,因角度不同,看法天差地别的情况在这世上比比皆是。这句话作者在开篇森口老师的告白中就已经以点睛之笔提到,“从牛奶的话题扯到了这儿来,你们也许觉得莫名其妙。”然而故事就是从牛奶开始的,两杯牛奶牵扯出来两个人心惶惶的家伙。P157“内心软弱的人会伤害比自己更软弱的人。被伤害的人除了忍耐或者寻死之外,难道就别无选择了吗?没有这种事。你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并没有如此狭隘。在这个地方生活痛苦的话,也可以逃避到别处去啊!我是这么想的。逃到安全场所并不丢脸。你们要相信,这广阔的世界必定会有可以让自己安身的地方。”P210 怀有杀意的杀人没有时间考虑使用凶器。这次杀人是没有任何缘由的。也就是说,这里不过是最后抵达的地点,是终结一切的杀人。她的死也就比泡泡破灭还没有意思。看完小说后,我作为一个读者也会产生这样的下面几个疑问:这样的恶性事件何以会发在青少年身上发生?是阴差阳错的偶然事件,还是有什么必然性?女教师为什么会采取这样的报复手段?这让我想起来了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关于犯罪和惩罚的部分,《彷徨之刃》,有本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日本,对于青少年的保护过于严苛,以至于青年老师森口悠子觉得法律不会对杀死自己女儿的两个小学生采取强制性的制裁手段,所以她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帮助自己的女儿进行报复的同时,也想让两个学生能够意识到生命的可贵,在得了艾滋病之后的生命仅剩下的几个月的时间里面,能够好好利用自己的生命,造福周围的人群。全书分为的六章内容,几乎是一脉相承的,作者虽然以六个人的口吻来告白,内容却是在前后衔接着,用略带悬疑的口吻将每个人的告白表现出来,扎心、揪心的同时带给我们太多的思考。这种结构不得不让人联想起来黑泽明的《罗生门》,《罗生门》同样以多视角的方式揭示人性的丑恶与不可知性,每个人物都出于利己的动机,竭力美化自己,导致证词大相径庭。然而本书与《罗生门》又有所不同,《告白》里面的人物并没有刻意掩饰自己,每个人的告白都是各自真实的想法。也许并不客观,但并没有刻意掩饰什么。读者刻意从每个人的叙述中,可以更为立体地了解事情的真相。爱与罪的一线之间,这是一个无法无准确把握尺度的分界线,有人走出了分界线,做出了令人发指的事情,有人却在在恶的边缘悬崖勒马,及时做出了让人值得称颂的善良的事情。惟愿每个人都抓住善良的那一面,让这个社会缺少几出悲剧。PS:作品虽有限,但均为原创。如需转载或者另作他用,请豆邮或664591856@qq.com联系本人。谢谢您的尊重~

为什么不能放过自己

不同于影版的感受,多条线更有冲击力。
结局不是美丽的,复仇者最后还是没能放下自己。
少年保护法,往往是一些受害者所不能接受的。
放在国内也是一样,校园欺凌比比皆是,人类文明进化中,还是没有更有效的应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本身身心不健全的成年人草率成家,把孩子一股脑的推给学校,然后在这种成长下双重压力。家庭没有好的榜样,校园生活又不知如何如何面对。悲剧也就是这样发生了。
物竞天择,总有被这个社会所抛弃的人,他们自生自灭的选择往往都没有,这样的结果,生活在周围的每个人都有责任。

人性中的残酷世界

尽管看过了电影,但是还是一字一句地读了书。毕竟,电影不能拍到人的心里。作为老师,首先想说说老师与学生这对永恒的关系。老师和学生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老师和学生好像天生就存在一条看不到的沟壑。尽管每个老师都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但是好像一旦站在了讲台上,学生时代就变得陌生而遥远,老师们也会突然忘记了自己的青春。坦然地说,并不是忘了。当我们还是学生坐在下面听讲的时候,思绪好容易飘走啊。肚子饿了,中午吃什么比较好;昨天看的电视剧里面的男主角好帅;教室里好闷,中午要不约朋友到河边走走……啊,好像该听课了……咦?老师怎么发火了呢?他好爱发脾气呀,赶紧假装低头,再想想中午吃什么比较好。成为老师以后,自己在上面讲得津津有味,看着底下的学生眼神飘飘荡荡,好受挫啊!用尽力气一拍桌子,“咣”的一声,果然,所有的学生都清醒了呢!自己又开始滔滔不绝起来。不过看上去,他们也只有清醒了五分钟而已。老师们不是忘记了曾经,而是因为所在的位置不同,所以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割裂。如今,有那么多的老师试图抚平这裂痕,但是,这裂痕是永远无法弥合的吧。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看起来天大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但是回头望去,那些无关风月的烦恼和现实的重压比起来,是多么的微不足道。终于,彼时的自己变成了曾经仰望的大人,大人的世界里却又很难容得下孩子的期许与烦恼了。森口老师是尽责的,也是冷酷的。她是一名班主任,却武断地听信了别人的流言,心底为其盖下邪恶的印章。她忘记了,少年时期的自己是多么渴望得到父母和老师的肯定,是多么想让别人接纳自己。也许,森口老师再多问一句修哉的曾经,尝试着打碎他身上无数谎言织就的盔甲,也许……徘徊在黑暗中的人,并不是每一个都幸运地有一盏别人为他点亮的灯。不过,人生终究是要自己负责的,他要为小爱美的生命负责,要为他试图杀掉全校师生的企图的负责,孩子的身份并不是一切罪行的挡箭牌。森口老师的制裁,是最原始的正义。这正义,让旁观者畅快无比,却也从心底里感到隐隐的恐惧。善?恶?丢掉修哉的妈妈,奔向自己远大前程的聪明的工程师。不断原谅着妈妈、包容着妈妈的修哉,杀死小爱美的终极凶手修哉。坚持叫美月名字的善良孩子直树,将醒来的小爱美丢弃在水中的少年罪犯直树。尽责而温柔的班主任森口,将艾滋病的血液加进学生牛奶复仇者森口。如果真的有一个人,能够看透所有人性,他会选择原谅,还是会疯狂?

我写我输,你看你也会输! ——因作者险恶的用心

有人的书评说书里的人都是变态,有人又说里面都是平常人!在我看来,他们都是案例!是给我们的范本!是作者劳心劳累一个细胞一个细胞解剖切片的实体,是围观人士动员所有脑细胞精心勾画出来的虚体。小说里主要的两个事件,露娜希事件和爱美事件。前者是贯穿整个故事的引子和基石,后者则是作者为我们解剖的案例。先说说露娜希这个引子,这个被书里的围观人士在探究、在猜想,甚至模仿,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为自己和他人勾勒出的虚体。在这里我把书里的围观人是大致分为两大类:无具体利益相关人士和利益相关人士。无具体利益相关人士:怎么回事?肯定有原因!应该是这个!看!我猜对/错了!这人怎么这么坏!这人没错,都是谁谁谁的错!利益相关人士:老师:我们的境况越来越不利!无论学生犯了多大的错,结果都是我们和受害者承担!我们根本管不了学生!学生:凭什么杀人还能够那么好听的称谓!凭什么风头都让她抢了!我不甘心!我也可以!……以上这些心理都被作者运用在了爱美事件里的人物和我们围观人士身上。我们先是被第一篇章的描述所吸引,在以为整个故事逻辑已完整,进入围观人士的心理了,却又被后面的利益相关人士的故事勾着走。在作者精心策划的篇章里,我们被一个个相关人士的心情和经历所震动,并开始为TA的无心、为TA的可怜可悲可叹、为TA的情感残缺、为命运的阴差阳错……为各种各样日常的、貌似不可控的,却有充满逻辑的故事背景所震惊或感慨。然后我们这些书外的围观人士就开始像爱美事件里的人那样根据我们与故事人物的相似性或利益性开始动员我们的智力细胞和情绪细胞来构建属于自己的虚体。故事从小说延伸到现实中,让我们不得不去细想自己是否是其中一员,自己是站在哪一方的,或仍然是旁观者……这也就难怪评为那年最想讨论的小说。其实,每一部小说都是这样,只是这部的用心更险恶一点,她用我们在现实社会中很切身的例子来做实体,而且还是两个!露娜希案例就像是那些刚播报出来的新闻!我们还没来得及细细观察探究,她抛出了另一个新闻,而且还是都解剖好了,调查得一清二楚的案例!露娜希事件里没有细说的部分,她用爱美事件完整地捧到你眼前!你是其中的哪个部分?你将会站在哪个立场?你可能是怎样的心理?她给了一个个相关的范例,让你被勾着去代入,然后你顺着她为你精心准备的范例去构建属于你的虚体。她既抛出问题,又解决了问题,最后还问你——你是不是也是这样?

心理原点,人的不自知以及未成年人犯罪

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终极的心理原点,这个原点是一切思想和行为的最深层缘由。在这本书里,我看到的原点,是不同类型的认同需求,被自己认为重要的人认同,或者是被普罗大众认同,或者是自我认同。这个大概是人的社会性所引发的。在满足这种认同需要的过程中,人的反应和行动,是可以被预期和推断的。这也是森口老师能掌控整个报复行动的原因。但在这个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一些偏离预期的枝叉。大方向没变化,只是牵扯进来的人更多了,例如美月。叙述方式倒是一直让我想到《罗生门》,按章来做角色切换,很自然,代入感很强。但是,人物的心理发展历程,大多是基于自我描述,这一点,显得有些薄弱。要知道,人并不总是自知自觉的,很多时候,自己的内心自己的想法以及接下来会进行的行动,并不一定是能被自己控制并预计的。这是所谓的“吓了自己一跳”的那类时刻,相信很多人都有相应的经历。比较可怕的是文中绝大多数人对生命的漠视和不尊重。以及森口老师提及的少年犯罪的事例。由此联想到层出不穷的校园暴力事件,以及那些法律层面上的未成年人,利用相关漏洞顺利逃脱制裁。这种现象确实需要有更深入的思考和反省。

一场人性的告白

书的标题很对,告白,一位单身母亲对凶手的告白,绝望决绝;少年A以母亲为借口的企图杀人的告白;少年B杀人后惊恐的告白……一场人性的告白。
当很多人说森口老师做的不够好,说少年们是家庭问题引发而来的教育问题,我觉得是人性跟社会问题。当一个初中少年想着伪装现场,造成溺死假象的时候,想到的不是这是一条生命,是为了自己所谓的面子,所谓的自尊,所谓的胜负、输赢,说是家庭因素造成的?教育因素造成的?就好比说最近的徐某某的案子,所有人说诈骗犯的穷凶极恶,但是其归根结底是信息泄露,有个广告怎么说的,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究其根源是人性跟社会,是社会制度规定的,是人性在面对这个社会而选择的恶,有人说人性本恶还有人说人性本善,其实就是一个成长过程中小小的选择而已,善与恶也不是什么大善大恶,小事上可见人性。社会就是个迷宫,每个人都在寻找选择自己的道路,走的好就会走出去一片光明大道,走不好就在其中不停寻求真相,还有的人在这个过程中走入了死胡同,这就是选择,少年A可以选择重新开始做另一个发明让母亲关注,或者直接找母亲;少年B可以选择打求救电话,可以拯救一条小生命,可是大家都选择另一条死胡同。
这本书很适合阅读,当一个人站在不同角度所看到了也会不同,不寻求大事上我追求善,而是时时刻刻我都在做着。当我们这些弱小的生命来着这个世界,就是一场游戏而已,有的人打出了新高度还玩出了隐藏的结局,有的人完成了GOOD END,有些人可能中途退出,或者因选择错误直接BAD END,选择很重要,面对这个社会染缸,我们如同一张白纸,只要坚定我们需要的,我们可以把自己染的更漂亮,更出彩,只要坚持,不断改进,我们即使最后over了,也要有自我风格的结束。
文笔奇差,请不要在意


 告白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