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镜今鉴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5
ISBN:9787511332363
作者:《群书治要》考译编委会 编
页数:254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周之所盛 【原文】孔子观于明堂,睹四方之墉[墉,墙]。有尧舜桀纣之象,而各有善恶之状,兴废之诫焉。又有周公相成王,抱之而负斧康,南面以朝诸侯之图焉。孔子徘徊而望之,谓从者日: “此则周之所以盛也。夫明镜者,所以察形;往古者,所以知今。人主不务袭迹于其所以安存,而忽怠于(怠于下有其字)所以危亡,是犹未有以异于却步,而欲求及前人也,岂非惑哉?”(群书治要·孔子家语) 【译文】孔子在周天子宣讲政教、举行大典的明堂参观时,他观看了四周的墙壁。墙上有尧帝、舜帝、夏桀、商纣的画像,而且各有慈善或凶恶的神态,这其实就是一种国家兴亡的警戒。还有周公辅佐成王时,怀抱着成王而背靠斧纹图形屏风、面南而坐来接受诸侯朝见的画面。孔子望着这些图像来回不停地走动,对身边跟随的人说: “这就是周朝之所以繁荣兴盛的原因了。明亮的镜子是用来视察形体的,从前之事是用以启发当今之人的。如果一个君主不努力追循前朝之所以能安稳存在的足迹,并且又不重视其之所以危亡的原因,这就好像一如往常地倒退行走,却期求能赶上前人,这难道不糊涂吗?” 何必日利 【原文】孟子见于(原注无于字)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日仁义而已矣[王何必以利为名乎?亦惟有仁义之道可以为名耳。以利为名,则有不利之患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日‘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征,取也。从王至庶人,各欲取利,必至于篡弑]。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愿安,意承受孟子之教命。]孟子对曰:“杀人也(原注无也字),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梃,杖也]?”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杀人无异也。]“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为政乃若率禽兽食人,安在其为民父母之道。]。

前言

《群书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初年命魏徵、虞世南、褚亮、萧德言等名臣,从经、史、诸子百家著述中整理辑录历代帝王治国理政史料,撷取其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汇编而成的一部资政巨著。    根据《新唐书·萧德言传》记载:太宗欲知前世得失,诏魏徵、虞世南、褚亮及德言裒次经史百氏帝王所以兴衰者上之,帝爱其书博而要,日:“使我稽古临事不惑者,公等力也!”    唐太宗在读《群书治要》后,在《答魏徵上(群书治要)手诏》中感慨道:“观所撰书,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使朕致治稽古,临事不惑。其为劳也,不亦大哉!”(见《全唐文》)。贞观九年,唐太宗再次总结阅读《群书治要》的感受说:“手不释卷,知风化之本,见政理之源。”(见《贞观政要》)由此可知,《群书治要》一书为唐太宗及其群臣创建“贞观盛世”的重要施政参考和智慧源泉。    然而,此书亡于唐末兵戎,所幸由日本遣唐使带至日本,成为日本天皇和臣子必读书,并开创日本历史上的两朝盛世。直到清朝时期才重新传回国内,然知者甚少。    《群书治要》的特点,用一句话总结,即“博而要”。书中博采经典,又以“务乎政术”、“本乎治要”为原则,浓缩了中华古圣先贤和历代明君贤臣治国理政的思想精华。加上魏徵等人又是经国大器,有着高尚的道德与卓越的史识,这更使得《群书治要》成为一部“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的经典之作。对当今领导干部来说,学习此书,一可节省时间,二能概览精华,能够快速领会传统文化中的治国智慧,有着极高的价值。    编者先后负责和参加了《群书治要考译》和《群书治要译注》的编辑、整理和出版工作,曾阅读《群书治要》若干遍,常常被古代明君贤臣的行持所感动落泪,尤其对《群书治要》中选录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倍爱有加。因此在译注的过程中便萌生了将书中的故事整理成编的想法。现在我们将这些故事节录出来,共二百三十二则,整理成册,名目《古镜今鉴——故事选》。    这部书的译文部分,是从《群书治要考译》一书中节录的。《群书治要考译》一书,最初由陕西魏徵研究会会长吕效祖老先生组织了一批学者、教授义务译注此书,自启动至出版,前后历时近十年。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习仲勋及其夫人齐心同志的支持,习仲勋先生曾专为《群书治要考译》一书题词:“古镜今鉴”。201 1年,这部书出版以后,反响巨大,被中央党校列为学员读物,受到不少领导同志的重视。现在这本《古镜今鉴》以习仲勋老先生的题字为书名,旨在望诸读者将此作为一面镜子,对照古人的嘉言懿行,蓄养己德。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但愿读者诸君,以书中的人物、故事为镜,进而生起慕贤之心,效法圣贤,则国家贤才蔚起,人民自然可安享太平也。

名人推荐

朕少尚威武,不精学业,先王之道,茫若涉海。观所撰书,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使朕致治稽古,临事不惑。其为劳也,不亦大哉! ——唐太宗《答魏徵上群书治要手诏》 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 ——魏徵《群书治要序》 我朝承和、贞观之间,致重雍袭熙之盛者,未必不因讲究此书之力。则凡君民、君臣者非所可忽也。 ——(日)林信敬《群书治要校正序》 古镜今鉴。 ——习仲勋《群书治要》题词 《群书治要》,唐太宗下令编的。这是世法里头最精华的东西,你怎样管理一个国家?你怎样管理你的企业、管理你的公司、管理你的家庭?这个材料太丰富了。 ——一位当代大德对《群书治要》的评价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朕少尚威武,不精学业,先王之道,茫若涉海。观所撰书,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使朕致治稽古,临事不惑。其为劳也,不亦大哉!    ——唐太宗《答魏徵上群书治要手诏》    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    ——魏徵《群书治要序》    我朝承和、贞观之间,致重雍袭熙之盛者,未必不因讲究此书之力。则凡君民、君臣者非所可忽也。    ——(日)林信敬《群书治要校正序》    古镜今鉴。    ——习仲勋《群书治要》题词    《群书治要》,唐太宗下令编的。这是世法里头最精华的东西,你怎样管理一个国家?你怎样管理你的企业、管理你的公司、管理你的家庭?这个材料太丰富了。    ——一位当代大德对《群书治要》的评价

内容概要

(唐)魏征 诸遂良 虞世南 等

书籍目录

卷一 君德
圣王第一
帝尧放勋
尧道在恕
虞舜大孝
大禹治水
禹王泣罪
商汤撤网
文王孝父
文王之囿
文王寝疾
文王结系
泽及朽骨
周公吐哺
贤君第二
穆公薄己
穆公以枇
庄王先醒
君贤臣刻
筒子沈徼
文侯期猎
惠王食蛭
昭公后醒
赵氏其昌
光武烧书
暗主第三
商纣乱国
厉王好利
灵公不君
庄公失国
虢君不醒
吴王伐齐
昭公失国
一祝万诅
始皇之叹
袁绍祸始
孙咕昏暴
尊贤第四
沐捉食起
……
卷二 臣行
卷三 修身
卷四 治国
卷五 用人
卷六 女德

编辑推荐

《古镜今鉴:故事选》分为六卷,内容涵盖君德、臣行、修身、治国、用人、女德等,旨在让读者通过读故事而明事理,从历史人物和故事中收获“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镜鉴之效。

作者简介

《群书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初年命魏徵、虞世南、褚亮、萧德言等名臣,从经、史、诸子百家著述中整理辑录历代帝王治国理政史料,撷取其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汇编而成的一部资政巨著。
根据《新唐书·萧德言传》记载:太宗欲知前世得失,诏魏徵、虞世南、褚亮及德言裒次经史百氏帝王所以兴衰者上之,帝爱其书博而要,日:“使我稽古临事不惑者,公等力也!”
唐太宗在读《群书治要》后,在《答魏徵上(群书治要)手诏》中感慨道:“观所撰书,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使朕致治稽古,临事不惑。其为劳也,不亦大哉!”(见《全唐文》)。贞观九年,唐太宗再次总结阅读《群书治要》的感受说:“手不释卷,知风化之本,见政理之源。”(见《贞观政要》)由此可知,《群书治要》一书为唐太宗及其群臣创建“贞观盛世”的重要施政参考和智慧源泉。
然而,此书亡于唐末兵戎,所幸由日本遣唐使带至日本,成为日本天皇和臣子必读书,并开创日本历史上的两朝盛世。直到清朝时期才重新传回国内,然知者甚少。
《群书治要》的特点,用一句话总结,即“博而要”。书中博采经典,又以“务乎政术”、“本乎治要”为原则,浓缩了中华古圣先贤和历代明君贤臣治国理政的思想精华。加上魏徵等人又是经国大器,有着高尚的道德与卓越的史识,这更使得《群书治要》成为一部“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的经典之作。对当今领导干部来说,学习此书,一可节省时间,二能概览精华,能够快速领会传统文化中的治国智慧,有着极高的价值。
编者先后负责和参加了《群书治要考译》和《群书治要译注》的编辑、整理和出版工作,曾阅读《群书治要》若干遍,常常被古代明君贤臣的行持所感动落泪,尤其对《群书治要》中选录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倍爱有加。因此在译注的过程中便萌生了将书中的故事整理成编的想法。现在我们将这些故事节录出来,共二百三十二则,整理成册,名目《古镜今鉴——<群书治要>故事选》。
这部书的译文部分,是从《群书治要考译》一书中节录的。《群书治要考译》一书,最初由陕西魏徵研究会会长吕效祖老先生组织了一批学者、教授义务译注此书,自启动至出版,前后历时近十年。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习仲勋及其夫人齐心同志的支持,习仲勋先生曾专为《群书治要考译》一书题词:“古镜今鉴”。201 1年,这部书出版以后,反响巨大,被中央党校列为学员读物,受到不少领导同志的重视。现在这本《古镜今鉴》以习仲勋老先生的题字为书名,旨在望诸读者将此作为一面镜子,对照古人的嘉言懿行,蓄养己德。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但愿读者诸君,以书中的人物、故事为镜,进而生起慕贤之心,效法圣贤,则国家贤才蔚起,人民自然可安享太平也。


 古镜今鉴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