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潮

出版社:名田文化(業強)
出版日期:20030601
ISBN:9789572831755
作者:蔣夢麟

作者简介

本書記錄了自1842年到1941年在中國發生的重要事件,尤其後半段時期多為作者的親身見證,細讀全書,我們除了在歷史事件的骨架上,發現文化生命消長的脈動之外,更可以領略情意綿綿邈的文思與筆觸,以及冷靜沈注的哲理與智慧。


 西潮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8条)

  •     准备开读,你写的读后感真好~!我会好好读,好好品。新年快乐!
  •     你写的真美。
  •     50年后的今天,《西潮》依然可以帮助我们。
  •       《西潮》:近代史和中国人精神的个体化诠释
      
      
      
      时代的转变愈快,被人们忽略的史实愈多。若当时的人不予以记载,则后起的人更无从知道,无从了解。这种忽略和遗忘都是人类很大的损失,因为在不断的历史的过程中间,以往的经验,正是后来的教训。
       ——罗家伦《西潮》序
      
      在本书中,中国被作者亲切地呼做“她”,“她”兼具梦想家和哲学家的特征,而作者通过对自身经历的梳理,以及对中国文化的见解,充分表现了自己也就是“最纯正”的中国人。
      
      中国人自古爱从大自然中寻找生活真谛,蒋先生也不例外,他敦厚醇朴的文风正如山泉般清新。在他笔下,世界都被诗化了,北京在他看来是一个大的森林公园,日本是一个身体健壮的“顽童”。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拥有赤子之心的人,却受到了时代和命运的巨大撞击:他的家乡是传统祠堂文化盛行的浙江水乡,自幼熟读四书五经,甚至还参加过科举;他负笈西行到加州大学学习,是清朝末期为数不多的美国留学生;他当上北大校长后遇到棘手的学生运动和日本侵华战争,他在西南联大建立后要处理三所名校的关系……
      
      这些风云际会在他身上都表现得那么释然,轻描淡写中略带几分讽刺,平缓中透出一丝坚韧,比如日本人占领北平后,将他“请”到军营中,他却对日本士兵说:“武士道绝不会伤害一个毫无能力的人。”后来他竟还和一些较为理性的日本高官成为了朋友,而那些高官同样对少壮派企图羁押蒋先生的行为所不齿。
      
      这便是他的人生信条和人格魅力的体现,正是在他的领导下,北大贯彻了“教授治校”的方针,学生也陆续回到了学校,西南联大在艰苦的环境中能流芳后世。
      
      读完本书后,笔者深为蒋先生的坚守所折服,他相信文化的力量,摆脱了国家主义的束缚,从社会生活的变化出发,细微地描述了中国文化渐变的过程,并从历史的角度论证了中国文化吸收外来文化的可能性和必然性;最可贵的是,他在战事还未曾结束的1942年,就已经从文化的角度比较了日本和中国的异同,揭示了日本必败的结果。
      
      出于对国家和中国文化的热爱,蒋先生能从悲观中找出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事实上,他这本自传便是在敌机不停轰炸时的昆明防空洞里写成的,他的这种文化上的坚持在本书出版后在台湾广泛流传,在20世纪50年代不断叫嚣“反攻大陆”的台湾,给处于文化沙漠中的台湾青年人指明了方向。
      
      不过,除了这些赞叹外,笔者也心生一丝遗憾:作者青睐的“迷人的北京”已经不复存在,就连作者般能欣赏中国文化风采的人如今也屈指可数了,50年前《西潮》成为了台湾青年的“人生教科书“,50年后谁来给我们提供?
      
      
  •     不错的。。
  •       读完了蒋梦麟的《西潮》,从这位昔日北大校长关于前半生的自传中,对20世纪初叶前后50年间中国近代社会的面貌有了更深刻的解。蒋梦麟的一生跨越满清民国两个朝代,身处中国时代变迁最动荡的年代,他在民国初期对中国教育文化的发展曾做出很大的贡献。然而因为不同的政治选择,他的成就后来一直被大陆学者所忽视。这本《西潮》是对近代中国所遭受苦难的一次回忆,更抒发了蒋先生对中国现代文化发展的憧憬与期待。
      
      书中提到的“知难行易”的说法,带给我很大的冲击。中国文人学者自古就注重“行”而忽视“知”。在书的最后一部分,蒋先生着重评述了“现代世界中的中国”,也是对“行”“知”的一种深入探讨,并从中西文化对比中,提出了自己对未来中国现代文化的梦想。当然,他所说的“现代世界”距今也已过去了至少50年时间。而在刚刚过去的这又一个50年中,不论是在海峡对岸的台湾,还是在中国大陆,又发生了无数翻天覆地的变化,生产方式的进步,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物质生活的显著提高,发展速度之快让人眼花缭乱。如蒋梦麟先生所言,在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西方的特长在于科学,而中国的贡献重于文化。然而在中国过去几十年的社会发展所有进步的背后,唯独文化层面上看不到什么突出的成就。或许在西方文化侵染之后,我们仍旧处于一个消化阶段,在黑暗与矛盾中摸索,学习西方偶尔迷失了自己。
      
      在这本书中尤其是最后部分,我们可以深深体会到蒋梦麟以及那个时代很多学者的梦想,那就是发展现代科学与民主的同时,振兴中国自己的文化艺术。回头看看,我们在这条路上仍在踌躇不前,物质生活的充足并没有让我们的文化思想也随之充盈,相反,在物欲时代的潮流中,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却越来越不被重视,中国人变得似乎有些不伦不类了。我们引进和发展了西方的科学,也一直在宣传要弘扬中华文化,可是我们的中华文化似乎仍只能在历史的影子里去寻找,新发展的东西微乎其微,传统的宝藏也被遗忘的差不多了。这种舍本逐末的路径,将引导中国何去何从?
      
      50年前,据说《西潮》曾被视作台湾青年人的人生教科书,而今是否我们也应该重新拾起《西潮》留给我们的梦想,续写我们自己的“新潮”呢?西潮吹来了繁华,也吹来了浮华,繁华有待继续,而浮华只有靠中国人自己的内省才能褪去吧。
      
      附:
      一、在网上搜到的《现代世界中的中国》,http://read.shulu.net/other/xdsj/004.htm
      二、一篇《西潮》的读后感,可能是台湾人写的,http://www.theweb.org.tw/~amy/amy/writing/old_2.htm
      
      
  •     蔣夢麟筆下的文字溫婉柔和,如同那時的知識分子一樣,面對動盪下的中國盡自己所能保護著學術和文化。他看到西方文明與武器衝擊下苦苦掙扎,不停探索的中國人,並對未來充滿期望。只可惜很多東西事與願違,西南聯大之風早已不復存在。
  •     50年前《西潮》成为了台湾青年的“人生教科书“,50年后谁来给我们提供?
       深思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