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万象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
ISBN:9787540422967
作者:主编 郑佳明,著文 陈先枢,杨长江,梁小进,罗斯旦
页数:275页

作者简介

“百年长沙老照片丛书”不能没有一部以反映长沙百年经济社会变迁为主的图集。我们将其取名为《长沙万象》,它是长沙百年“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然而,要获取反映长沙百年,特别是前50年社会变迁的历史照片,又谈何容易。在编辑过程中,几乎没有现成的图集可供汲取和参考,甚至经过整理汇编的文字资料也微乎其微。于是我们另辟蹊径,一是深入民间,去寻访珍藏;二是广猎群籍,去沙里淘金。首先,我们在《长沙晚报》等报刊发布征集长沙老照片的启事,并有的放矢地造访一些“老长沙”。对此,众多乡贤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翻箱倒柜,送来了珍藏多年的照片。有些照片画面虽已泛黄,但图像还十分清晰,半个多世纪前的景物仿佛就在眼前。如一张老码头照片,趸船上“国营招商局长沙码头”几个芝麻大小的字居然还清晰可辨。然后,我们飞往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开始艰难的寻觅。在瀚如烟海的历史档案中寻找长沙老照片犹如大海捞针。经过几十个日日夜夜,在该馆利用部的大力支持和努力下,终于在5000多个湖南卷宗中找到近百张珍贵照片。接着我们又到一些博物馆和图书馆,在那多年无人光顾的书架上,翻出一本本20世纪初至中叶的书刊,一页一页地翻开去,50年前的长沙社会景象再现在我们眼前。这其中也包括了一些国外印行的书刊,如日本1916年出版的摄影集《长江大观》、1924—1932年出版的月刊《亚细亚写真大观》,以及美国出版的回忆录《战时中国教学生涯》等。编者还抢拍了不少老遗存和老场景,有的现在已不复存在了,成了名符其实的老照片。于是,才有了本书市政话旧、社会百业、文化之都、慈善与赈灾、史海拾遗、市井风情、湘城访古、老街拾遗、名人与长沙、梨园春秋、共和国往事、城市与人等栏目以及“老码头”、“老邮政”、“老广告”、“老商标”等160多个专题,真可谓包罗万象。
中国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经济结构相对稳定,社会发展极为缓慢。尽管它在早中期也曾有过辉煌,但是到后期却落后了,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牢牢地束缚着人们的手脚,整个社会处于停滞不前和封闭保守状态。历史进入近代,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而急剧的变化,造成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李鸿章语)。但这些变化是如何启动的?具有哪些规律性?以前的史学家迫于政治形势,只能从阶级斗争的角度来得出结论。今天,我们再来审视这些老照片,就会发现,近代中国社会的万事万物,并非“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社会史不同于一般的政治史、军事史和思想史,尤其不同于以往以帝王将相、军阀官僚和英雄人物为中心的历史。本书收录的社会百业和社会生活的许多老照片,就更加贴近下层社会、贴近普通人的生活,为各个阶层的人所喜闻乐见,正如孟子所云:“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近代长沙社会变迁的过程和整个中国的变化一样,从实质上来说,就是由传统社会向近现代社会过渡的过程。是时之长沙,保守力量逐渐衰退,新生力量脱颖而出,“铁门之城”被冲破,形成政治上的新格局,经济上的新产业,科技上的新成果,社会上的新风尚,生活上的新需求。亦有积弊成痈,酿成社会大毒瘤,害己、害民、害国家。但总的趋势是,传统社会固有的封建性、封闭性、停滞性和落后性在逐步被打破,而近现代社会的民主化、科学化、开放性和文明进步等因素在逐步增长。20世纪后50年的变化较前50年更为深刻,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闭关锁国到改革开放,从“一大二公”到多种所有制并存,从个人崇拜与迷信到允许人格个性化的存在,无一不经过无数次交锋,无一不体现文明进步的世界大趋势。
本书打破按时问编排的惯例,826张照片按构成经济社会的不同内容作适当编辑,宛如一部“长沙社会大观”。文字说明不拘一格,或概述史实,或追溯沿革,或反思历史,或颂扬美好,抚今追昔,感慨系之。某些专题为求其完整,选载了极少数本丛书其他几册已用过的图片。同类图片解说词如有出入,均以本书为准。这一幅幅老照片,是档案、是历史、是乡情、是旧梦,有的已渺茫如烟,有的却记忆犹新,有的令人回味无穷,有的却不忍一睹,今日重现人间,愿鉴赏之余,能给人以启迪和教益。


 长沙万象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