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與兩岸統合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03
ISBN:9789570825718
作者:張亞中
页数:340页

内容概要

張亞中
德國漢堡大學哲學暨社會學院哲學博士、政治大學政治學博士,目前任職南華大學亞太研究所教授兼所長,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兼任教授。國防大學榮譽講座。研究領域涵蓋歐洲、亞太與兩岸。近年開啟全球化之研究,並著重全球安全與發展。曾任職外交部派駐歐洲維也納、漢堡與拉脫維亞等地,另於任職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時參與大陸政策研究與制定。目前專書著作已逾十本,包括《兩岸主權論》、《兩岸統合論》、《中國大陸與兩岸關係》、《歐洲統合:政府間主義與超國家主義的互動》、《德國問題:國際法與憲法的爭議》、《美國的中國政策:圍堵、交往、戰略夥伴》等書,均為相關學術領域之重要著作。最近新著《開放政治市場》(聯經出版)一書,闡述其個人的新政治思想。

作者简介

本書與《兩岸主權論》、《兩岸統合論》等書共同構成作者完整之「兩岸關係思想體系」,為前瞻性之研究,也是對兩岸政府的「國是建言」。面對全球化的來臨,本書將「兩岸統合」的觀點提升至國家戰略層次,論述的內容除了尋求解決兩岸爭議最有效的方案,更在提供當兩岸面對全球化之衝擊時最有利的戰略選擇;它不僅有益於兩岸關係的良性互動,更有助於兩岸在全球化時代中成功的追求安全與發展。本書分別從「全球化」與「兩岸統合」兩個面向,對未來的「台灣安全」、「台灣發展」、「中共的強權之路」、「中國大陸內部安全與穩定」與「兩岸治理」提出討論。各章均包括三個架構,一是相關的「理論探討」,並以歷史發展作為理論的補強,其目的在使全篇文章能有理論的依據及論述的框架。二是相關主題的「辯證論述」,著重在理性的演繹,以期對要討論的問題有深入且具有邏輯性的認識。三是針對相關問題提出個人的見解,並提出戰略性的「方向建議」。本書兼俱學術性與政策性,其學術創見在於完整地建構兩岸關係之思想體系,提出「開放的服務型國家」、「兩岸治理」、「兩岸共同體」、「兩岸三席」等觀念與理論基礎;其政策性在於除了補充先前所主張之「整個中國」與「第三主體」的實踐性以外,並提出具體建議以助兩岸於全球化的衝擊時共蒙其利。


 全球化與兩岸統合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继续阅读台湾学者研究两岸关系的著作,因为受限较少,台湾的学者的视野很宽,创新也很多,总能提出一些让人耳目一新的见解,尽管有些看起来不一定能够实现,但话又说回来,事在人为,有些东西现在看起来没有实现的可能,或许随着条件的成熟以及形势的变化,将来可能就成了救世良方也不一定。台湾大学政治系的张亚中教授的《全球化与两岸统合》一书即是要提出一套解决两岸关系的方案,它和张老师之前出版的《两岸主权论》、《两岸统合论》共同构成了作者解决两岸关系的整体思想体系。与之前两本书相比,本书强调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看待两岸关系,作者指出,在后冷战时代,全球已经从军事安全转为“综合性安全”,而以“风险社会”的视角来看,冷战时代尚以意识形态为界,而在全球化时代,富有的中心国家和一些原本处于边陲地位的国家也被纳入近来,并且许多发生在边陲的事件甚至会对中心国家产生巨大的影响,比如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即是典型的例子。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他的第一个命题:台湾愈与全球互赖,全球愈会重视台湾的安全需要。另一方面,后冷战时代,尽管美国建立了单级格局,但随着全球安全议题的多元化并且跨国界化,它已经无法绝对主导世界秩序,在这种情况下,以前在欧洲出现的“梅特涅体制”得以再现,许多事务需要各国协力合作来完成,但这对台湾却未必是好事,因为各大国在其他议题上需要中国大陆的合作,所以作者提出他的第二个命题:全球安全问题愈重要、愈急迫,两岸安全问题即愈有可能被忽视、被推迟。当然,对两岸来说,全球化时代的许多特质并非全然适用,观察两岸关系的发展进程可以发现,其中仍然充斥着冷战时代遗留下来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以及利益纠葛,在这种情况下,政治安全对台湾来说仍然是安全的主轴,因而作者提出其第三个命题:台湾的国家政治生存安全威胁并不因全球化而有改变。与此同时,经济安全对台湾来说也十分重要,这甚至可以关系到台湾的政权能够延续的问题,因此,“全球化时代,如果未能有效经济发展,台湾的国家生存安全仍然会受到威胁”就成为作者的第四个命题。还需注意的是,在台湾内部,国家认同始终困扰着那里的人们,并称为撕裂社会团结的重大问题,因此作者提出第五个命题:台湾如果不能解决认同问题,台湾的国家安全根本无从建立。另外,台湾还面临着参与国际事务时不得不接受“非国家化”的安排,同时还要面对中共军事对峙所导致的困境,而依赖美国等国外势力的支持,因为双方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同盟关系而显得缺乏可靠性,因此作者提出以下命题:台湾在国际间的“出现”并不必然会增加台湾的国际地位,反而有可能是“去国家化”的深化;未能同步或更强地良化两岸关系,外交无法发挥维护台湾安全的功能;台湾的整体国力无法与中共进行长期的武力对峙;台湾的军力应该是政府推动大陆政策进取的后盾,而不是逃避两岸关系的依靠;目前美国对台湾虽有政治性的保护与约束,全球化时代美国对台湾的保护将减弱。因此,作者希望台湾能够认清这种形势,改变过去对相对收益、主权以及安全政策的迷恋,在作者看来,台湾与大陆争高低得不偿失,还不如从“绝对收益”的角度追求发展,同时,他也认为对主权的部分让渡也可以带来权力的扩大,这正是全球化时代各国在让渡权力的过程中影响力不断扩大的事例所证明的,另外,“安全”作为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问题,很容易被政治人物操弄而非真正的追求,所以他提出如下命题:全球化时代,台湾只能以“绝对收益”而无法以“相对收益”作为思考的准则;全球化的台湾应先追求权力而非主权;全球化台湾“制造和平”战略目标应高于“追求安全”。在此基础上,张教授指出,芬兰模式、以色列模式和东德模式对解决两岸问题皆不可取,因为前者虽然时时处处考虑苏联的存在以制定其和平政策,但其实它没有受到苏联在领土与主权上的要求;中者则拥有对美国国内极大的影响力,绝非台湾可比;而后者则得到了苏联和华约的支持,且最终随着二者的解体使自己也丧失了独立性。因而作者提出,台湾更应该学习欧盟,积极融入全球化并与大陆建立两岸区域经济体,当然其前提是处理好“一个中国”问题,作者的建议是以“整个中国”思维作为两岸和平的基础,其具体意涵是承认所谓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作为主体而存在的同时,建构“整个中国”为第三主体,形成“两岸共同体”,在后面的章节中作者进一步将之比作一个“屋顶”。作者之所以作上述主张,是考虑到“一中各表”这一“同意歧异”的临时性做法并不能长久,且很容易导致“两个中国”的理解,因而主张“一中共表”,这就既考虑到了中国大陆对“一中原则”的坚持,同时也兼顾台湾对其自主管辖权的要求,并且也考虑到两岸互不对对方拥有实际治权的现实。或许很多人会说这种主张实际上是承认了台湾的主权,是搞“两个中国”,但是,如果考虑到“整个中国”这一第三主体的存在,则有助于消除这一疑虑,并且后续安排方面,比如参与国际组织,可以在两岸共同参与的同时,引入第三主体同样作为参与者,就如同欧盟那样,其成员国加入了国际组织,欧盟自身也可以加入,在这种情况下,大陆、台湾和整个中国各自分工,前两者各自处理内部事务,而涉及到全中国的事务则有整个中国来处理,比如大陆与其他国家的领土边界问题,比如台湾的前途问题,都需要两岸人民共同来处理。作者的这一想法,是来自于对全球化时代实现全球治理的考虑,并将之引入到两岸关系中希望实现“两岸治理”,进而构建两岸公民社会,最终实现两岸的善治。作者的上述想法自然是好的,但是忽略了一个重要前提,即两岸并不如欧盟那样拥有共同的政治、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因而对这种带有明显政治性的安排很难达成共识,这不是简单的两岸共同文化、血缘就能轻易改变的,也不是两岸紧密经贸联系所能推动的,更不会随着两岸交流的密切而有所松动,这些因素只会减少两岸人民的误解,逐渐形成一种共同的生活体验,但是,只要两岸制度方面差距仍大,两岸当局在处理问题方面的做法就仍会千差万别,自然就使得两岸整合后的“整个中国”无法运转。况且,大陆方面也很难接受这种安排,在国际上已经广泛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代表全中国的情况下,它很难自愿放弃这一地位,尽管它在两岸关系上开始软化,以“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这种姿态表达与台湾的平等意涵,但这只不过是为了更好的与台湾交往甚至最终引其谈判,但其不会轻易放弃对整个中国的主导权;另外,台湾已经在偏向独立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对很多台湾人来说,尽管口头上主张维持现状,但并不认为统一有什么意义,因此,徒然增加一个“整个中国”架构并不对其有多么大的吸引力。因此,作者的想法虽好,却缺少一个连接点,即将想法与现实衔接的点,让两岸当局和人民愿意为这一安排放弃现有的坚持,并为之而努力。作者指出了这一看法的好处,并指出其必要性所在,但仍然缺乏实现这一安排的内驱动力。说到作者提到的必要性,自然得提一提作者对大陆强权之路的思考,大陆在崛起的过程中,要面对既有强权的因应策略,这包括预防性战争(崛起的强权也有可能先采取这一方式)、约束方式、遏制方式和交往方式,作者指出面对中共的崛起,各大国可能会采取上述方式的综合形式,而中共必须要忍耐,不能急躁的采取主动姿态,如果发动预防性战争,特别是对台采取战争措施,将很可能使大陆失去崛起的机会,作者的这一判断不无道理,长期以来大陆一直奉行“不当头”、韬光养晦的外交策略,与作者的想法不谋而合,而历史上许多或成功或失败的大国也给中国大陆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教训。另外,大陆在面对地缘政治上的种种限制,包括周边国家的不友好以及海洋面向上的包围,也需要台湾成为自己的支持者,以使自己能够真正走出这一包围圈,这也是两岸关系必须寻找出路的必要性所在。而对台湾来说,它既面临着大陆沿海纵线上的压力,也面临着发达国家构成的横线上的压力,历史上的经验教训表明,如郑氏父子那样放弃大陆市场意味着台湾失去了发展后劲,如刘铭传那样听命于朝廷就失去了自我发展的主动性,不得不服从于整体安排,这就有可能使自己沦为牺牲品,而成为日本的基地,则会付出更大的成本,因而台湾应该以大陆为腹地,谋求成为全世界的贸易中心,这就要求台湾积极进取,使自己在全世界的大格局中充当头脑而非身体,并通过建立“开放的服务型国家”,以服务业为主导,走在世界创新事业的前列。而对大陆来说,面对全球化对其内部安全与稳定的冲击,特别是国家权威和社会连带的撕裂,需要实现地方分权来重建人民的地区认同,并采取措施缩减贫富差距,这就要求大陆当局不能仅靠经济改革改善民生和爱国主义来维持其合法性,还需要使民主参与政治建构民主政治来增强其合法性。而台湾的存在有助于为大陆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范例,这就包括文化也包括政治,因为台湾的宗教自由、政治民主已经证明可以帮助社会实现团结和稳定。总而言之,两岸统合不仅有助于两岸实现和平,也有助于大陆内部的稳定与发展,尽管大陆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但接踵而来的社会冲突也亟需采取措施改变,而这正是两岸统合亟需实现的意义所在。《全球化与两岸统合》作者:张亚中目录:英文目次英文摘要前言:一个“两岸关系思想体系”建构的完成第一章 论台湾安全第一节 全球化安全的特质一、全球风险社会的形成二、大国主导的“梅特涅体制”再现第二节 全球化台湾安全的特质一、政治生存仍是安全的主轴二、经济发展为安全的本质三、国家认同是安全的基础第三节 全球化台湾安全的困境一、在国际间“去国家化”逐渐成型的困境二、与中共军事对峙的困境三、依赖美国的困境第四节 全球化台湾安全的逻辑思辨一、绝对收益与相对收益何者适用的思辨二、主权与权力何者优先的思辨三、和平政策与安全政策何者为重的思辨第五节 全球化台湾安全的设计一、相关模式的可能选项二、加速全球化并建构两岸区域经济体三、“整个中国”思维是两岸和平的基础四、“两岸统合”是积极进取的安全政策小结第二章 论中共的强权之路第一节 因应强权崛起的可能战略选择:历史与理论一、以预防性战争来因应强权的崛起二、以约束方式来因应强权的崛起三、以遏制方式来因应强权的崛起四、以交往方式来因应强权的崛起第二节 地缘政治对中共强权之路的挑战一、美国的整体战略布局二、中共要成为海洋强权的挑战三、中共要成为大陆强权的挑战第三节 全球化对中共强权之路的挑战一、全球化对中共与西方都是遂行战略的机会二、经济全球化对中共强权之路的限制三、经济全球化对中共强权之路的机会第四节 中共的战略选择一、是否要和平地处理两岸关系二、是否要掉入西方安全困境军备竞赛的战略陷阱三、是否要加速全球化四、是否要用耐心来迈向强权之路小结第三章 论台湾发展第一节 台湾发展战略:历史上的定位与省思一、明末的发展策略:郑氏父子的海商策略二、清末的发展策略:刘铭传的现代化建设三、日本殖民期的发展策略:基地战略第二节 全球化国家发展的策略:理论性的探讨一、全球化对传统国家发展策略之冲击二、全球化的国家定位发展策略一:虚拟国家三、全球化的国家定位发展策略二:共同体国家四、全球化的国家定位发展策略三:开放的服务型国家第三节 全球化与中国大陆对台湾发展的挑战:纵横线的压力一、纵线的压力:中国大陆对台湾发展的挑战二、横线的压力:全球化对台湾发展的挑战第四节 台湾的因应:成为“开放的服务型国家”一、“开放的服务型国家”:台湾的一种选择二、推动“两岸统合”:纵线的助力三、加速“全球化”:横线的助力小结第四章 论中国大陆内部安全与稳定第一节 全球化对国家内部安全与稳定的冲击一、国家权威的冲击二、社会连带的撕裂第二节 全球化对中国大陆内部安全与稳定的冲击一、对国家权威的冲击:地方主义与分离主义二、对社会连带的撕裂:贫富差距与社会割裂第三节 中国大陆内部安全与稳定整合力量的重建一、国家权威正当化的强化:加强政治参与与采行分权精神二、社会连带的再整合:有形与无形社会连带的补强与建立第四节 中国大陆内部安全与稳定整合力量重建的助力一、全球化有助于公民社会与道德的建立二、两岸统合有助于中国大陆的稳定与发展小结第五章 论两岸治理第一节 促进两岸和平的理论:三个理论的论述一、以现实主义解决两岸争议:方法不足取但概念重要二、以新自由主义推动两岸关系:虽有限制但值得采行三、以建构主义重塑两岸认同:永久和平的必要作为第二节 两岸治理的思维:跨越传统的统治模式一、治理的产生:风险社会的形成二、全球治理与两岸治理:两者的异同三、两岸治理的提出:跨越统独的论述第三节 两岸治理的基石:两岸定位的确定一、两岸基本政策的歧异与趋近:歧异与妥协二、两岸治理的基础:建立“整个中国”的思维第四节 两岸治理的实践:两岸统合的推动一、国际关系中的两岸治理:“两岸三席”与国际参与二、两岸关系中的两岸治理:两岸共同体与“认同”建立小结第六章 结论:迎接全球挑战契机、开创两岸和平昌荣参考资料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4月第一版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標個記= =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