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东方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8-1
ISBN:9787222031203
作者:拱玉书
页数:264页

内容概要

  拱玉书,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亚述学专家。德国东方学会会员,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理事。主要著作有《楔形文字说语言解字》(德文),论文《楔形文字与六书》等。

书籍目录

引言 太阳升起的文明
一、失落文明的探索者
二、被埋葬的文明
三、走进复活的苏美尔王国
四、历史始于苏美尔
五、苏美尔文明的三大标志之一――楔形文字
六、苏美尔文明的三大标志之二――滚印
七、苏美尔文明的三大标志之三――塔庙
八、“苏美尔问题”
注释
图片来源

作者简介

  古往今来,面对故垒许的残垣断壁、荒城古冢的破砖碎瓦,人们总不免触景生情,历史失落感油然而生。即使是宏伟的城市、辉煌的宫殿,也因经不住人世的沧桑和岁月的磨砺而面目全非。更何况许多往事都已湮没、失落于岁月的迷雾之中,既不可见亦不可知!它们中有的涉及一时一事,有的扩及一国一族,更有的牵涉到一个失落的世界。但这种历史的失落感,在那科学尚不发达的过去,往往正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和著述的开始。  昨天是源,明日为流。那些曾经失落的文明如果不能被系统地释读出来,它对于现代文明将永远是一个零碎的不解之谜。因此,撷取不断发现的,曾经散落的文明浪花汇流成河,对于普及和研究古代灿烂的文化,汲取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建设现代文明,警示现代化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对中国古文明的研究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图书封面


 日出东方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本书作为一本普及性的历史著作,较为通俗简要地介绍了苏美尔文明的概况。序言“太阳升起的文明”提纲挈领地介绍了苏美尔文明的历史,区别了“苏美尔”“巴比伦”等概念。第一章“失落文明的探索者”,从考古学发展及考古者的角度介绍了苏美尔文明“偶然”的被发现。第二章“被埋葬的文明”,从文明的标志之一“城市”,介绍了苏美尔的高度文明。第三章“走进复活的苏美尔王国”,用富有文学色彩的节标题来介绍了苏美尔文明的盛衰兴亡。第四章“历史始于苏美尔”,从“最早的民主”、“最早的史学”、“最早的学校”和“最早的社会改革” 这四个角度来介绍了灿烂的苏美尔文明。第五至七章分别详细介绍了苏美尔文明的三大标志——“楔形文字”、“滚印”和“塔庙”。第八章“‘苏美尔问题’”提出了近年来苏美尔研究中的问题、新方法和新发现。本书的语言充满了文学色彩与人文情怀。例如,描述最早的苏美尔城市埃利都,“自从公元前4000年中叶苏美尔人来到这里点燃文明种子时开始,这里就燃起了人间烟火,并且一燃就是几千年,最后随着古波斯帝国的灭亡,才春蚕丝尽,蜡炬泪干。当100多年前考古学家来到埃利都时,他们看到的只是荒野上的七座土丘!”;感慨乌鲁克城邦的沧海桑田,“真是:昔日辉煌今何在,残垣断壁荒丘中!”。第三章的七字节标题创造性地将内容与文学性结合了起来,“大兴土木创文明:乌鲁克时期”、“大动干戈争‘九鼎’”、……“伊甸园里独繁荣:拉格仕第二王朝”……“天道轮回再称雄:乌尔第三王朝”。这些具有文学色彩的语言让原本僵硬古板的历史语言变得生动活泼,既提起了读者继续读下去的兴趣,也增进了读者对历史学的好感。本书第一章对考古者的详细介绍充满了人文情怀,“他们是失落文明的探索者,是科学的先锋。没有他们的努力,就没有今天的西亚考古学、亚述学和赫梯学;没有他们的探索,失落的文明将仍被掩埋;没有他们的智慧,重见天日的泥板就不会开口讲述那惊心动魄的历史”。一位位早已作古的考古者的故事让读者了解到考古学的艰苦和价值。无论他们的挖掘是为了财富还是学术,他们勇敢顽强的精神是不朽的,那些“重见天日”的遗迹是不朽的。同时本书的内容也很多样化。引言前的彩图和正文中的大量考古照片、示意图都有助于读者理解、形成直观的印象。其中楔形文字的详细图例更是激发了读者对楔形文字的探究兴趣。文中也大量引用了由作者与两位研究生(欧阳晓莉、毕波)翻译的“苏美尔史诗”:“1、恩美巴拉格西之子阿伽的信使,2、从基什前往乌鲁克,来见吉尔伽美什。3、吉尔伽美什问计于城中众长老,4、共把国是来商讨:5、‘很多井待完成,很多国家的井待完成,6、很多国家的小井待完成,7、很多深井与戽水井待完成。8、我们是向基什王室屈膝?还是举戈迎击?’……”这些翻译都很通畅易懂,读起来也朗朗上口,极大地帮助和丰富了读者的阅读体验。由于本书作者是中国人,所以与大量的同类国外译本相比,没有语言和文化上的障碍以及翻译带来的问题,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作者虽研究亚述学,但对中国历史也颇有研究,本书中有不少古代中国与苏美尔的比较。最突出的就在“‘六书’与古人说书”这一节中,用“六书”,这一汉字学上的古典概念,来解释楔形文字的构成规律“古人六书”,并提出了其中的雷同与差异,指出中国的“六书”着眼于内在机理,而“古人六书”则着眼于外在结构。又例如在介绍“最早的史学”时:“但是如果与中国的历史学开山宗师、以‘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己任的司马迁相比,或以‘为了保存人类的功业,使之不致由年深日久而被人们遗忘,为了使希腊人和异邦人的那些值得赞叹的丰功伟绩不致失去它们的光彩,特别是为了把他们发生纷争的原因给记载下来’为目标的西方‘历史学之父’希罗多德相比,这个苏美尔历史学家简直就是小巫。但我们不要忘记,这个苏美尔‘历史学家’比司马迁和希罗多德早两千年!”这样的中西对比,既可从中看出作者的博学与广阔的思维,也扩展了读者的视野、丰富了读者的知识。本书作为一本历史学著作,也十分严谨,在不少至今没有答案的问题上,作者都选择了存疑,并在书中提出了许多尚未解答的问题,集中在第八章“苏美尔问题”。例如,谁是苏美尔人?他们何时、自何地来到美索不达米亚?在他们之前有没有人已经在那里居住?如果有,那么他们已经达到什么样的文明程度?苏美尔人又在多大程度上吸收了他们的文化?同时又不止于“提出问题”,还详细记述了学者们对这些问题展开的论战以及现有的新方法和新发现。作者严谨的态度和详细的记述让读者对历史学的研究、考证有了一定认识,激发了读者的学习和探究热情。本书的文学性既是其优点也是其不足之处。作为普及的历史学著作,文学性能够吸引读者兴趣,但难免使得学术性不够。本书花了大约15%的篇幅,即第一章,来记述考古学者的寻找过程、挖掘过程,但仅仅花了不到4%的篇幅,即第八章,来讨论“苏美尔问题”,显得有些本末倒置。同时,第二章以时间为线索对城市的介绍,也与第三章的历史介绍有些重复,显得累赘啰嗦。并且,本文的记述人虽然角度多、内容多样,但缺乏深度,对许多问题的讨论浅尝辄止。例如在“‘回到母亲的怀抱’:最早的社会改革”一节中对乌鲁伊宁基那改革的失败原因的探讨较少,结尾的“复辟旧制的改革”一说也显得有些缺少依据,站不住脚。总之,本书是一本对苏美尔文明介绍全面、颇具可读性的普及性历史著作。笔者作为一名对苏美尔文明知之甚少的文学院学生,从本书中获益良多。本书适合作为苏美尔文明的入门读物。

精彩短评 (总计15条)

  •     整部作品思路挺清晰的,适合历史专业的学生读一读,有助于理清古代两河流域的历史线索
  •     拱老师似乎文笔不如学问功夫扎实。
  •     总体而言还是很赞的书,但是关于苏美尔人是否是两河原始居民前后似乎有矛盾,而且有些推理显得比较武断。
  •     顶拱老师
  •     唔…和老师课上苏美尔部分讲的内容大同小异,非常有趣的一本书~
  •     已经不只想穿越回清朝了 还想穿越回苏美尔王朝去见一见吉尔伽美什
  •     资料挺全,我觉得写作顺序还可以更好
  •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关于苏美尔文明的通俗读物介绍已经很详尽了,值得推荐
  •     只看得懂 “老少咸宜”的书的如今……初步认识一下闪闪老家什么的。上课盯着楔形文字狂看,持续佩服考古者。
  •     读了多本苏美尔,巴比伦,两河文明相关的书!
  •     终于分清苏美尔和巴比伦+1。感觉亚述学在天朝没多少受众啊,作者没有用大出版社的书那种一丝不苟的行文,反而是一股信马由缰的自high态度,不过读着也蛮激扬文字的。本书的优点1.严谨 2.为读者科普了一定的近现代考古学的发展历程
  •     作者是国内亚述学专家,举重若轻,写得通俗易懂,饶有趣味,格罗芬特解读楔形文字及用作者用汉字六书看楔形文字构造有意思
  •     史诗的那一段译文一读就让人想到欧阳老师。。。
  •     终于分清了苏美尔和巴比伦的关系
  •     通俗易懂,轻松了解考古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