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崇高与美观念之根源的哲学探讨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3-1
ISBN:9787534758058
作者:[英]埃德蒙·伯克
页数:176页

章节摘录

我们可以从其小说中推出结论说她了解《探讨》一书,然而,我们也可以从她的一段话中正面证实这一点,这段对话专门谈到她死后出版的那本书《布朗德维尔的加斯顿》(Gaston de Blond eville)(1826)。在这次对话中,她不仅提到了“庄严与模糊性的联合,这在伯克那里被描述为带着少许恐惧的安静,它们促发了崇高感”;还专门区分了恐惧与恐怖事物,因为她认识到“伯克从不把客观的恐怖事物作为崇高感的来源”。”这是她所作的一个重要区分;这一区分被用来描述她的旅行,在其所著小说中也得到了运用。在小说中,她使读者们不仅在情绪上,而且还要在想象的图景上,开掘出对于恐惧的欣喜感受。最终,在她笔下,伯克的术语被成功地用以描绘风景以及刻画艾米莉·圣·欧贝(Emily st Aubelt)在抵达奥多夫的城堡(the Castle of 13dolpho)时的心情:“阴影掩盖下的黑暗,荒凉沉寂……山的那些巨大的峭壁有一部分直映人眼帘,每一块都使得艾米莉的严肃感觉转变为害怕:在其周围,她只能看到昏暗肃穆以及令人生畏的、崇高雄伟的形象……”此类描述的频繁使用,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都使得伯克的理论在她的读者群中印象深刻。人们禁不住对莱德克利芙夫人的小说中虚构的风景大加赞赏;同时我们也会迷恋于现实生活中对风景的感官体验。在这两方面,伯克的理论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对于那些支持“别致”的理论家们——他们最终提出了崇高与美之外的第三种类别——来说,伯克就如红衣主教一般。这些理论家中的第一位就是威廉·吉尔平(William Gilpin),在他所著《别致之美三论》(Three Essays on Picturesque Beaut),(1792)中,尽管他不赞同伯克的一些观点,他还是从多方面证明了后者的权威性;在《探讨》一书出版35年后,吉尔平认为已经无需专门向读者提及它的存在和它依然中肯的观点。另外一位理论家尤维达尔·普赖斯(Ijvedale Price)在《论别致》(Essays on the Picturesque)(1794)中则表示很难不赞同伯克。他没有怀疑伯克对于崇高与美的分析,而仅仅认为事物中存在一种“不同寻常的性质”,我们或许可以称之为“别致”。

前言

伯克《关于我们崇高与美观念之根源的哲学探讨》一书的校注本的首次出版,可以视作学界越来越多地看重18世纪美学的一种象征。那些对于这一历史时段的文学、批评、艺术、建筑甚或政治,表现出浓厚且广泛兴趣的读者们,将会继续发现伯克著作的重要性。而这一需求所催生的再版机会,也使得我有必要修订下面这篇导言,并在修改的时候参考新近的一些研究。当然,原来编订的伯克的文本本身将不会有丝毫改变。其间,我得到了伯克传记的作者威廉·B.托德(William B.Todd)的诸多建议,也和T.麦克劳克林(T.McLoughlin)教授有过深入讨论,更有我长达半生的朋友兼学术榜样——小欧文·艾伦普雷斯(Irvin Enrenpreis)——的友谊相伴,由此我受益颇多。简短的献词无以表达我的致谢之意。伯明翰大学  J.T.B

后记

三年前的某日,我和我的导师赵明先生闲聊,说起翻译之事,先生举邓晓芒教授翻译康德“三大批判”以为典范。或许是我畏惧邓教授的德国式谨严,我举了缪哲先生翻译的《美洲三书》为例以说明我心目中的理想译本。也许,这就为本书的翻译埋下了伏笔。当时,我在赵明先生的指导下开始涉猎西方思想史的一些经典书籍,泛泛而已,如今劳形于案牍,与思想巨人们的距离渐行渐远,说来奇怪,让我一再回首的却是埃德蒙·伯克。阅读是一件极为私密的事情:伯克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为什么他会如此吸引我?除了他本人在政治哲学中表现出来的沉稳与智慧之外,在我看来,缪哲先生翻译中的“再现”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我想读了缪哲先生的译本,都能从那明澈、自然、优雅、大气的文风中对伯克的风采略窥一二。对于缪哲先生的学识、文笔与心境,心向往之,却自知并不能至。怀着一腔少年激情应了这次译事之后,一旦着手翻译,却发现困难巨大,非我能力所及。本书是美学史上的经典,承前启后,所涉美学知识与典故甚多,稍不注意就会贻笑大方,更别提俯拾皆是的陌生人名、地名、书名、拉丁文言了。在伯克那里,他是信手拈来、恰到好处,在我这里,就可能是一片茫然、不知所云。如此一来,只有到处求助,求助于书籍、求助于网络、求助于师友,总算艰难完成。我深知,这一译本尚有许多地方值得再三推敲,一些表达还需要更加精准,甚至也许还免不了一些难以饶恕的错误,但能力所限,也只能是给了自己一个暂时的交代。至于读者们满意与否,则非我能左右了。

内容概要

作者:(英国)埃德蒙·伯克 译者:郭飞

书籍目录

编者前言
编者导言
成书与出版
论趣味
崇高与美
《探讨》一书的影响
关于本书的说明
第一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目录
正文
索引
译后记

编辑推荐

《关于我们崇高与美观念之根源的哲学探讨》:大象学术译丛

作者简介

《关于我们崇高与美观念之根源的哲学探讨》内容简介:埃德蒙·伯克,这位政治哲学界的保守主义代表,他在思考美洲问题和法国大革命之前,为后人留下了什么?《关于我们崇高与美观念之根源的哲学探讨》,一部让后世学人不断致敬的哲学著作,一部把经验主义发挥到极致的另类作品,一部还未引起国内学界足够重视的美学经典,以“实事求是”的经验主义精神,大胆挑战了自古希腊以降被普遍接受的美学、心理学传统观念,为“崇高”和“美”找到了贴近大地、贴近人本身的坚实基础,并因此深刻影响了后世的审美趋向与艺术创作方法。
《关于我们崇高与美观念之根源的哲学探讨》是“大象学术译丛”之一,该书从人的本能的角度来探讨美感和崇高感的心理根源,比起一般的经验分析,更具有一种方法论上的科学性与彻底性。具体内容包括论趣味、《探讨》一书的影响、崇高与美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图书封面


 关于我们崇高与美观念之根源的哲学探讨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最近看了《关于崇高与美的两种观念的根源之哲学研究》【Edmund Burke(1757)】,深感受益匪浅!德国作家莱辛曾将这篇伯克年轻时写就的美学论文翻译成德文,其美学观念也受到过伯克的影响。Edmund Burke是在John Locke和孟德斯鸠的思想影响之下,在27岁时就认真探寻美学的两个重要范畴:崇高和美,并将其用理性的文字阐述出来,至今仍闪烁着人文之辉。Edmund Burke在《论鉴赏力》中有言,“所谓鉴赏力,就其最普遍的词义,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它分别由感官的初级快感的知觉,想象力的次级快感,以及关于各种关系与人的情感、方式与行为推理官能的结论之部分组成。”无论从18世纪的英国还是现时的情形看,人世间各种媒体、社交娱乐往往刺激的是“感官的初级快感的知觉”,而这些低层次的快感所引发的愉悦不会产生鉴赏艺术之美的情绪,却使人陷入深层次的慵懒与迷醉之中,不会引发美学意义上的心灵感悟。伯克认为,无知、疏忽、偏见、草率、轻浮、固执……以及不良的动机,都会影响鉴赏力的判断。伯克在《关于崇高与美的两种观察的根源之哲学研究》开篇就直言不讳的说:“我们发现,人最初、最朴素的感情是好奇。”孩提时代的“初心”,还有对新奇事物、周遭的环境,不间断又充满激动的好奇之心,是人类个性萌芽之启端。然而,在专制极权的国度里,摧折戕害个性发展与强调整体性的思维方式的简单划一,加上制造出崇高的美以激发民粹情绪,往往扼杀了人们的个性空间,使之仅存工具理性(马克斯·韦伯)。心甘情愿的忍受奴役的运命,或是在汪洋恣肆的大海中明哲保身、随波逐流的飘摇欲坠的一叶扁舟……任何适于激发产生痛苦与危险的观念,或是类似惊怖方式的起作用的,都是崇高的本源。伯克还认为,崇高的另一个起源是无限,还有宏伟辉煌的建筑及灯光,强烈刺激的颜色引发的感觉。伯克说过,在我们所有的观念中,最感动人的是永恒与无限,而人类知之甚少的也是永恒与无限。这些无远弗届的时空和事物,容易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惊怖,也是崇高产生的根源。蔚蓝无垠的大海,闪耀璀璨的星空,这些自然的奇观也会引发崇高的观念。不过正如休谟所认识的那样,观念是印象的精确摹本,崇高“无一不是力量的某种变形”(Burke)。纳粹、苏俄等极权国家所营建的辉煌高耸的建筑,以及大量使用的激昂亢奋的进行曲、能带来恢宏壮丽与感撼人心效应的Symphony,强烈的色彩反差与红色的大面积运用,都是极权国家故意营造崇高观念以奴役民众的方式。伯克先生还将语词区分为集合词、简单抽象词、复合抽象词。因为伯克认为“把情感移注到另一个人心中的适当途径是语词”,语词逻辑则是最容易人为混淆、扭曲、抽离事实的观念。幸福、正义、自由、公平等复合抽象词,都是可以任意置换的语词。只有这些语词在实际践行的情境下才会有相近的语义,而这取决於统治者的开明程度与文明开放的雅量,同时还有公民意识的根植於人们的心灵深处方有可能。在一个不正常的社会中,这些都是不可想像的,只能流於有良知的知识精英的幻想。洛克所言“人群中没有发现普遍的同意”(《自然法论文集》),对于语词,集体无意识下的民众不比精英阶层更clever,而知识人也有可能在权力寻租的欲求下放弃对真知的追寻。其实,多元语境下的复合抽象词的经验论哲学的探讨、商榷,才是现代人们如何通过语词来理性判断实际的根基。伯克还说比例与植物、动物的美没有必然联系。生物的比例是上帝所赋予的尺度,所谓“美感”与比例无关,是人通过知觉获得的美之观念,作用於对象而产生的美学摹本。“实用与美是同一事物”,伯克把握住了美学的基本观念,就是美是上天的无私赐予,许多植物、动物的形象和生理特征,都是他们实用的需要,而这本身也就是造物主所赋予它们的美之特性。同样,人体之美,曲线、比例、样态等,也同样不是绝对的观念。本书还有诸多精彩的篇章,有待有识之士深入发掘。言尽於此,观察思考也许永无止境,但基于事实的理性,依据经验的判断,以及心灵的契合与相违的观念,是容易达致的境界。青山叠翠逝水澈,浮云缥缈旷路遥……
  •     在艾柯的《美的历史》里,讲哥特式建筑时带到了伯克以及康德的美学观念,比较吸引我的一点在于二人都肯定了“恐怖”和“美”之间的联系,这个有趣的洞见吸引我找来这本书,想看看书中是否还有更加精彩的展开论述。具体到哥特式建筑,它同时蕴含“崇高”和“恐怖”的二元性,也让我毫不怀疑这本书的切题性。根据实际生活中的经验,在面对“恐怖”和“美”的时候,人全神贯注、精力集中的程度,事物给人带来的惊讶、刺激效果,似乎是非常相近的;但在面对“恐怖”和“美”的时候,人的心理状态从起始到结束是否完全相似呢,假使是相似的,又能否根据人的相似反应而推论出“恐怖”和“美”具有共同本质呢?如果并不相同,又是为何不同?即使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回答,能够说明二者之间并非显见但又确实存在的联系、找出那个隐而不见的联结物,也是非常有意思的。我是带着这样的期待开始阅读的。读完全书,不算是完全满意的吧,可能是编者导言里吹得太厉害了,读完了就想怎么能这样。虽然伯克自己在第一部分结尾的地方坦承,“我没有尽力安排材料以使它们适合于某种吹毛求疵的论战标准”(p48),确实有旁逸斜出论述重心在晃动的部分,尤其是小标题拟得也堪称随意,但理解伯克的基本思路并不难。正如他在绪言里论趣味,是意在说明趣味的形成遵循一定的原则,“趣味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观念,而是由来自对感官初级感觉、想象力的次级感觉以及理性能力所得结论的整体把握。”(p26)他对崇高和美的分析以及论述目的也基本如此。首先是从人的基本感觉出发:痛苦、愉悦。接着根据自保原则和社会交往原则区分出两种激情。与自保原则相关的激情是“痛苦和危险”,它们常会导致“崇高”感;社会交往分为性关系以及一般社会关系,性之美激发人的温柔与爱怜情绪,也因此与“美”感相关。在初步描述了“崇高”和“美”之后,接下来则是分别对引发这两种感受的事物的列举,如力量、匮乏、无限……小、平滑、渐进……这构成了全书的第二第三部分。其中自然不乏妙语,但若说是哲学探讨,那可就名不副实了。与其说这本书是对“根源”的探讨,不如说是对“症状”的探讨。虽然它也在探究“美”感的原因,但是还没有深刻到根源的地步,顶多是“美”具有哪些表象,哪些形式,是现象的叠加。他至多只回答了“是什么”,却没有进一步走向“为什么”,“怎么样”……这是让我觉得意犹未尽的。也不是说实际经验的叙述不重要,我觉得非常重要,只有基于独特的事实才有可能得出新奇的理论,但我更感兴趣的确实是抽象概念本身的建构,或者说是关于人的心智的构造——再没有比半吊子状态的结论更叫人沮丧的了。高度投入的思考应该纯粹得像诗,但这里的文字的抽象纯度显然不是诗,是缺乏逻辑约束的散文。从积极的角度想,虽然伯克没能建立起系统的理论,但是从不同角度出发的列举至少起到了渲染和加深印象的效果,读完这本书之后却没能在“小、愉悦——美”、“力量、无限、痛苦、恐惧——崇高”之间建立起联系那恐怕也是不可能的;虽则浅显,但对那些试图对美和崇高做进一步探索的人来说,这本书也将成为必经之路。17.1.19
  •     柏克对自己的经验与感觉进行了细致而深入的体察,并且得出了独到的见解。上承英国经验主义,下启浪漫主义。柏克所讨论的具体的引起美感之物是“美”(beauty),“美学”(Ästhetik)之“美”与此不同,此美非彼美。  ————永恒与无限—————  |     |      |  |     |      |  惊惧   未知的对象   力量  |     |      |  |     |      |  ——————崇高——————崇高的来源:以某种方式激发我们痛苦与危险观念的东西;来源于心灵能感受到的最强烈的感情。但若危险与痛苦太过迫近我们,就只剩恐惧,不会带来愉悦;只有保持一定距离,再加上一些变化,才能成就崇高。崇高促发的激情:惊惧是崇高的最高效果,是灵魂的一种状态,在其中所有活动都已停滞,只剩某种程度的恐怖。人们心中只剩下他所面对的对象,而不能同时注意到其他事物,也不能对占据其心神的那个对象进行理性分析。崇高感是无言的震颤。模糊与清晰:一个清晰的概念是小的概念,因为我们能看清它的边界,而不是趋近于无限。力量:带着颤栗的欣喜。贺拉斯:不带有恐怖感和惊奇感地看待那无限的、荣耀的宇宙构造,是哲学的坚强意志的最后努力。崇高在所有事物那里都憎恨平庸。崇高与美的比较:崇高(建立在痛苦上):巨大、粗糙、直线条、黑暗、晦涩、坚固、厚重。美(建立在愉悦上):娇小、平滑、光亮、曲线、柔和、精细、清晰。许多事物并非仅以其固有的自然力量,而是以某种方式通过联想打动我们。对非理性的承认。反驳亚里士多德《诗学》与艺术的模仿论。艺术通过对事物的再表达而非其原初力量来发挥影响。艺术品、诗歌、音乐不仅传达了某一事物的观念,也传达了他受到所描述事物的触动的方式。(再创造的过程)关于叶芝《1916年复活节》中的“terrible beauty”。1688年,约翰·丹尼斯描述了“令人欣喜的恐怖”,称其为当他面对可怕的巨大景象时所感受到的某种“骇人的喜悦”(terrible joy)。柏克只把“可怕骇人”赋予崇高,而“优美”则与愉悦相联。叶芝的 terrible beauty 这个意象给人的感觉真是非常奇妙。

精彩短评 (总计30条)

  •     经验主义是不可回避的,因为即便是一蹴而就,总还有个「一蹴」嘛,而这就是伯克在如今时代的价值。另,翻译有损原文气势,但愿将来还能有新译本。
  •     获益非浅,意外找到了常久以来对感性体验的偏爱,对“痛苦感”和“沉重感”的审美偏好的理论依据。“崇高是某种从属于自我保存的观念。因此,它也就是我们最强烈的观念。它的最强烈表现就是痛苦忧伤的情感“。“崇高而非美是热情的基础”。
  •     美
  •     …………竟然不是商务出的…………神马大象出版社……
  •     “从目睹他人之苦难情景中产生的‘欣喜’是本能的。”真是厉害的说法啊,感觉主义果然很甜美。这种过期了的流行意外的想让人加满星w (可惜今天真是看太晚了没法和康德做联动
  •     大象出版社不算很有名的出版社...但是很多出版社都没出这书,因此,难能可贵。
  •     从本书看美学是种经验科学,作者似乎有些忽视美与数学的关系
  •     包揽万象,此书中的诸多观点影响力后世不知多少流派的哲学家,康德,福柯,伯林等等等等。但建议读英文原版更好,中文翻译确实有些问题。
  •     5所有感官的感觉都是一样的,或高或低,或已知或未知6毫无折中的感觉主义;不承认决定“意义”的主观因素7、45最主要的激情:自我保存的(痛苦、危险)-欣喜/由崇高激发;社会的(性爱-爱/女性之美、一般社会交往-类似于爱/一般的美)-爱(带来愉悦)/由美激发。|32愉悦从不起源于痛苦或危险的去除,伴随后者的是欣喜100美依赖的7个特质
  •     部分观点我并不赞同,但是很欣赏关于崇高与语词的段落。
  •     虽然伯克读本也有节选,全文读更好,读本没有绪论。||多面手才是真正的牛X!!
  •     理客中的总结:伯克对崇高与美的区别划分主要在于痛苦与愉悦,对美即比例、适用的观点提出质疑,在最后部分提出诗歌并非模仿的艺术(非通过模仿自然而通过某些表达先在观念的语词来激发情感)。伯克这个经验主义者的美学近乎科学,尽管在如今看来略为笨拙浅薄。康德写判断力批判论及崇高明显受其影响,当然比伯克更为纵深。其实更好奇他的政治哲学,本书当一窥他文体家的气势...
  •     麻痹发现翻译错误了,虽然读着还顺畅,译序也不错,但是错误太低级了,印象折扣
  •     伯克作为18世纪的古人,他选取的例证无外乎古希腊文学和英国古典文学,但是他的观点实在是非常切合哥特文学、恐怖片、类型电影、femme fatale之类的研究,看得人十分激动,倒是符合叶廷芳说的浪漫主义影响到现在还旷日持久完不了。PS莱辛的《拉奥孔》比它还要晚些时候才出版,那么在我的感知范围内这本小册子的地位又升了不少= =
  •     虽然太过经验主义,但十分有趣。
  •     崇高的对象如暴风雨,和我们的生命遭遇危险时一样另人产生恐怖,但在情感上显得不同。暴风雨如果危及生命,只能产生痛苦。而暴风雨成为崇高对象的条件是它有危险性,但这危险性又不太紧迫或者得到缓和:"如果危险或者痛苦太紧迫,它们就不能产生任何愉快,而只是可怖。但是如果处在某种距离以外,或者受到某种缓和,危险和痛苦也可以变成愉快的,在这里,伯克使用了"距离"这样的词。暴风雨如果处在某种距离以外,我们可以对它持有审美欣赏的态度,它虽然产生恐怖,却在使人感到某种程度的愉快之内。伯克还提到,美只涉及爱而不涉及欲念,爱指的是"在观照任何一个美的事物时心里感受到的那种喜悦""欲念"却只是迫使我们占有某些对象的心理力量。"
  •     3.5 颇有启发,也颇有些正确的废话。
  •     经典
  •     1 没康德的读的有感觉 2 关于词语那章很赞。 3 想重读。
  •     论崇高的书很多,伯克的是最经典的之一,但不知为何知名的出版社均没有出版,只找到大象出版社的。只是纸张实在不理想,凑乎着看吧!强烈希望商务、三联、上海译文等能出。
  •     见解很独特,但有些许偏颇。部分读完后我并没有完全明白。需要再细细研究一下。
  •     这本书可把我虐死了
  •     伯克明确划分出了崇高和美这两个概念之间的界限,但是片面强调感性,忽视了理性作用,难免陷入狭隘的经验论和感觉论
  •     英国经验主义
  •     读了很多书评才理解的书
  •     : B83-02/2242
  •     伯克认为崇高与美是对立的,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痛苦与愉悦。毕竟作为经验主义哲学,你说什么都对←_←但并非书中所有观点我都认同。
  •     伯克这本书竟然是进入英国风景画的钥匙。风景画,在欧洲大陆一直被异教的妖魔鬼怪占领,只有到了英国才真正被去魅,恢复为上帝的造物,大陆上的风景画是多神教传统,英伦则是一神教的。
  •     1757第一版,1761第三版。上承英国经验主义,下启浪漫主义。
  •     埃德蒙伯克的书非常值得一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