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

出版社:商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7-7-31
ISBN:9789861249049
作者:Dietrich Schwanitz
页数:640页

内容概要

迪特瑞希.史汪尼玆(Dietrich Schwanitz)
1940年4月23日出生於德國魯爾區,父母親均為教師,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與戰後,在瑞士的礦工區度過,十歲才入學,且是跳級就讀。大學與研究所時期,於明斯特(Münster)、倫敦、費城與弗來堡(Freiburg)攻讀英語文學、歷史與哲學,莎士比亞是其研究重心。1973年結婚與妻子育有一子一女。曾任教於德國曼漢姆(Mannheim)大學,1978至1997年為漢堡大學英語文學系教授。
史汪尼茲就像「變色龍」,五十多歲時從嚴肅的研究學者,轉換跑道成為知名暢銷書作家。在電視媒體與談話性節目中,他大方面對鏡頭,談笑風生,私底下他離群索居,在鄉下過著隱士般的生活;在書中,他是一位幽默大師,在學術道路上,他是一位懷疑論者。接受大學生雜誌的採訪時,針對提問:「大學生必須學會什麼?」他回答:「創造力與忍受沮喪,也就是要有承認『無知』與『茫然』的能力。」1997年提前退休,成為自由作家。
1999年出版《教養》一書,探討什麼是現代人必備的教養,立刻成為暢銷書並引發熱烈討論。作者帶領讀者漫遊於西方歷史、文學、哲學、藝術與音樂的殿堂,景色瑰麗教人目不暇給,就在他的精采解說下,知識的來龍去脈令人了然於心,並轉換成一種自我省思的能力。接著,就各章內容分別出版了有聲書,在亞馬遜網路書店創造了長銷不墜的佳績。2004年聖誕節前數日,不幸因為肺血管栓塞,於南德家中的書房過世。

作者简介

「什麼是教養?」這個問題曾在2004年總統候選人的辯論會中提出,結果卻是答非所問!
教養等於教育程度嗎?代表自律、自制、有禮貌、守規矩?它是人的氣質與風骨?是知識、行為態度、審美能力還是生活風格?也許「教養」的概念有些抽象,難以捉摸,不過可以肯定的是,許多人心中仍有一把尺,若聽到別人批評自己沒教養,任誰都會有汗顏羞愧、無地自容的反應!
然而「教養」到底有什麼重要性?德國柏林大學的創辦人威廉.馮.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1767-1835),一位非常重視教養的學者、政治家、教育改革者,他便認為,教養值得每個人傾一生之力追求,它是個人身上的重要資產,屬於精神內涵很高的境界。努力提升教養的結果便是個人品質的提升,個人品質的提升能讓整個社會優質化!
在今天這個網路盛行、資訊爆炸、知識變革的數位時代,個人能做什麼努力成為有「教養」的現代人?本書作者德國漢堡大學教授,便希望藉由此書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提供有心追求教養的讀者在人生之旅中一只必備的「旅行包」。
本書原文書名為「Bildung」,公認為「教養」概念最貼切的表達,意指「個人內在精神的塑造與充實完好,具有廣泛的知識、品味、正確的價值觀、是非善惡的判斷力,外在表現彬彬有禮,言行舉止得體,內心良善」。有別於討論教養的「概念」或進行哲學思辨的書籍,本書旨在針對教養的「內容」提供建議與見解:追求「教養」必須具備哪些知識,如何理解、表達這些生動活潑的知識,並直達事物的核心,變成為個人的涵養與教養,在領悟到其中的美妙之際,禁不住驚歎,啊!原來我們可以重新「塑造」自己!
全書結構如下:第一部分「知識」,包括歷史、偉大的文學作品、藝術史與音樂史、哲學家,以及重大理論與派別、科學的世界觀、性別論述的介紹。在第二部分「能力」,作者引領大家優游語言與文字的世界、廣袤的書海,認識各國的風俗習慣、社交規則、「不必知道的事」,並對何謂「智慧」、「創造力」進行一番討論。此外,作者也探討了,是什麼決定了我們的自我認知,現代社會、國家、科學、民主、管理的如何源起?為什麼熟知唐吉訶德、哈姆雷特、浮士德、魯濱遜、化身博士、海德先生這些人物形象是很重要的事情?海德格說過什麼我們還不知道的東西?在弗洛伊德之前,潛意識是怎麼一回事?
全書文采飛揚,時而幽默風趣,令人拍案叫絕。歷史的部分尤其是重頭戲,讀來就似一部精采的小說,最後還有歷史年表、改變世界的書籍與延伸閱讀的書目。在台灣社會,由於功利主義掛帥,家庭與學校教育長期以來忽略教養的重要性,國家政策沒有應對方針,領導者心中欠缺一張藍圖,許多關懷教育的有志之士為此深感憂心。「他山之石可以攻錯」,閱讀本書可以對西方的教養內涵有一番體認,具高度的參考價值,並在閱讀中沉潛於歐洲文化,尤其在強調與世界接軌的今天,除了語言溝通的能力,還要能解讀背後的文化符碼,本書堪稱一本與眾不同、精采的歐洲文化概論,是體驗歐洲文化精隨的最佳領航,對於歷史、文學、藝術、音樂、哲學、文化理論有興趣的讀者必備的一本書。


 教養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第二部 能力關於能力,探討的是知識的應用規則。有教養的人之間交際規則入門指導如果把文明社會比喻為一個人,那麼教養就是他的名字。教養是對文明歷史的基本特徵、哲學與科學的重要概念了然於胸,並熟悉藝術、音樂與文學的表達形式及典範篇章。教養是一種經過鍛鍊、柔韌的精神,它形成於,一下子知道所有事情,但一下子又全部忘記。正如德國物理學家、作家利希頓貝格(Georg Christoph Lichtenberg)所說:「儘管大部分讀過的東西,我都會忘記,但心志卻逐漸趨於成熟,正如吃飯一樣,身體也是仰賴這種方式不斷地汲取營養。」教養是一種能力,讓我們與有教養的人愉快地交談互動。環顧一下社會現實,就不難發現:教養不僅是理想、過程與狀態的複合體,也是一種社會遊戲。遊戲的目標很簡單,就是表現出有教養的樣子,而不是沒教養。遊戲的規則就蘊藏於文化之中。如果不是從小就參與這種遊戲,不斷練習,長大之後是很難適應這些規則的。為什麼呢?因為要先了解規則,才能按規則進行練習。也就是說,這個教養俱樂部只讓那些掌握遊戲規則的人入會,想要成為遊戲高手就必須在俱樂部中練習,與他人過招,精益求精。教養遊戲的特點就在於,遊戲的參與者對文化教養抱有很高的期望,而且也強烈地期望別人期望自己是有教養的;至於具體內容是什麼,則是不可言喻。如果能夠立即察覺到這種期望,並加以實現,堪稱是技巧嫻熟;然而,即使沒有成功,也要做到不露痕跡,才算功夫到家。所以在社交場合中,你若是提出這樣的問題:「梵谷是不是上次世界盃足球賽中,踢斷德國守門員鼻樑骨的那個足球中鋒?」如果對方發現你的問題是認真的,不是在開玩笑,一定會覺得很離譜,甚至日後盡量避免和你往來。千萬不要認為能提出這樣的問題,會讓人覺得你勇氣可嘉。相反地,這只會讓大家覺得你冒冒失失,破壞了假設遊戲的規則。當場空氣凝結,談話頓時陷入無以為繼的窘境。而且,無論別人怎麼回答,都會讓你尷尬不已。也許有人會說:「不是的,老兄。我們談論的梵谷是一位畫家。」這樣的回答是最直接的,聽起來好像是常識課。然而,實際上它是一發惡臭彈,目的是為了讓大家知道,你是個大老粗。從此之後,你在大家眼中就像個鄉巴佬。另一個可能的回答是:「不會吧。不過,我對足球的了解肯定沒有您多。」這樣巧妙的嘲諷會引起其他在座者的竊笑。它所隱含的暗示是:你是個足球流氓——雖然對足球這種野蠻的競技性運動很在行,但對藝術一竅不通。第三種人會用正經八百的腔調回應你:「基本上,您說得沒錯。但是,恕我在此更正一下,他踢斷的不是鼻樑而是耳朵;還有,也不是守門員的耳朵,而是他自己的。」這種回答肯定會讓在場的人哄堂大笑,而你卻一頭霧水,像個傻瓜。這些回答會使你覺得沒面子,甚至無地自容。然而,並不是因為你暴露了自己知識上的漏洞,所以「信譽」掃地,而是因為你破壞了遊戲規則。「沉默是金」是玩教養遊戲奉行的原則,但是你卻強迫參與者揭開那無法言說的朦朧面紗,非得看清它後面隱藏的風景不可。然而,為什麼這個小問題會招致大麻煩呢?原因非常簡單,因為人們自己也無法確切說明理由何在。由此又可推出教養的另一個定義:教養是一種信仰。信徒的主禱文如下:「我信莎士比亞和歌德,信經典名著,他們是天上和人間所公認的。我信梵谷,他是上帝派到人間的畫家,生於荷蘭布拉邦省(Brabant)的小鎮,成長於法國巴黎和阿爾勒(Arles),與高更結為莫逆之交,但卻爭執不斷,最後精神失常並自殺,升入天堂,坐在上帝的右手邊,在那裡審判藝術家和門外漢。我信文化的力量、天才的永生、藝術的聖殿、教養和人文主義的不朽價值,直到永遠,阿門!」*文學、藝術哲學與教養*小說通過賦予主人公一張面孔和一個位置,便使社會發展過程與個人生活經歷之間的複雜關係成為可供人們援引的資料庫。在這些具體人物的身上,體現出各種典型的命運,包括哈姆雷特、唐璜、浮士德、魯濱遜、唐吉訶德、伊底帕斯、馬克白夫人、安娜.卡列尼娜、羅密歐與茱麗葉、漫遊奇境的愛麗絲、科學怪人等。就像活生生的人一樣,他們本身就是一個「訊息的整合體」:這些人物形象共同組成了一個朋友圈,社會上所有成員都可以和他們交朋友。通過故事能洞察「時間」。故事呈現事物發展的邏輯,借此非線性的過程能順利實現。藉由閱讀故事去觀察他人,人們才能認識自己的處境與發展。舉例,如果你不知道《唐吉訶德》,你自己很可能也會陷入與風車搏鬥的情況中;如果你沒讀過亞瑟.米勒(Arthur Asher Miller,1915~2005)的《熔爐》(The Crucible,又譯《薩勒姆的女巫》),你很可能成為無知暴民中的一員,去迫害無辜的犧牲者;而一個剛剛把老父親扔進養老院的女兒,在看過《李爾王》之後,很可能會有另一番感觸。今天,大眾傳播媒體以電影或電視大幅滿足了人們對於故事的渴求。然而,有些東西只能在小說中表達清楚,例如人物的內心世界。從這種意義上來看,小說是獨一無二、不可取代的。它做到了其他藝術形式或現實生活所做不到的——從另一個人的角度去經歷人生,同時觀察這種經歷。此外,閱讀不可以強迫。也就是說,閱讀必須是自願的。從這方面來看,文學就像愛情一樣,閱讀也需要誘惑。如果是不得不讀的話,就像把愛情變為「婚姻義務」一樣。誠然,人不必持續墜入情網、陷入熱戀,但是如果從來不曾真正愛過的話,心靈豈不如槁木死灰。也就是說,你不必讀遍所有的世界名著,但是,如果你連一本也沒翻過的話,就不能怪別人把你當成尼安德塔人了。*藝術與教養*「討論藝術」對於熱衷提升教養的人來說是最容易學習的事情。方法就是沉默,而沉默的地點是博物館。這種沉默的觀察與思考極其費神。有些人一跨入博物館便感到極度疲倦,因為當我們站在畫作前,以「節慶觀看」取代了「日常觀看」。在日常情況下,我們把進入視野的東西分為相干的與不相干的,並將周遭環境分成「前景」與「背景」。舉個例子,假如我想給女朋友買一個包包當作生日禮物,而且我知道它應該是一個式樣簡潔、大小適中、暗紅色的皮包。於是我就在商店櫥窗中搜尋,把視覺焦點像手電筒的光束一樣掃過所有可能的包包,而其他的東西則沉入背景之中。這種情形一直持續到當我把視線停留在一個包上為止。然後我會仔細地研究一番,它便有較長的時間待在「前景」。接下來,我會進入商店,或者繼續找下去。但在博物館中,這種方法失靈了。因為在藝術中沒有不相干的東西,一切都同樣重要。因此,也就沒有「前景」與「背景」之分,所有景象全都映入眼簾。瞳孔開始放大,畫面變得模糊。儘管如此,人們還是努力聚焦,這讓人感到眩暈,於是想找個地方坐下來,但是根本就不可能,因為到處都是畫作。接著,人們開始出現幻覺,彷彿看到了幾把椅子,而林布蘭的《夜巡》早已沉入晦暗的色調之中。這時,某個人的眼前出現了咖啡廳的海市蜃樓,於是他頭腦昏沉地對同伴說:「要不要一起去喝杯咖啡?」朋友回答說:「現在就去嗎?可是我們才來了五分鐘啊!」對於藝術,必須學會在博物館中戒掉「博物館目光」,維持日常的感官接受力。要做到這一點,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學習關於繪畫語言的知識。我們唯一要具備的能力就是,辨認出畫家是誰。現代大眾藉由辨識知名品牌,早已練就出類似的技能。就像認出一件柏帛麗、或香奈兒的服裝一樣,要辨認一幅畫是出自魯本斯,還是馬諦斯、竇加、雷諾瓦、馬奈,其實也並非難事。如果有心,還能練習將歸入某一風格,如巴洛克、洛洛可、新古典主義、印象派等。*哲學與教養*在歷史上有一段時期,哲學曾涉及所有可能的領域,包括政治、社會、倫理、美好生活、大自然等等。整體而言,哲學唯一關心的是:我們如何認識這個世界?如果我們抱持這種觀點去回顧哲學的歷史,就會發現它只發展到康德。之後,哲學就被今天所謂的理論所取代。理論是一個由科學、意識型態與哲學所組成的混合體,並又分為各種不同的思想流派。這些流派統治著意見市場,而各派系之間又相互競爭,爭取領導地位。它們之所以能站得住腳,是因為手中握有武器,也就是概念。利用這項武器,便能得到針對規範、詞彙、描述、問題、提問方式和涉及範圍的定義權。這些派系有特定的名稱,例如:結構主義,它已經相對過時了;極端的構成主義,它還在擴張中;系統理論,它與極端的構成主義結為聯盟;新馬克思主義,它只剩下一些老兵了;解構主義,它與多元文化主義、女性主義和論述理論結成某種形式的聯邦,而論述理論還接收了法蘭克福學派沒落之後無家可歸的幾個成員。最有效、最快,同時也是最困難的教養之路,就是成為這些派系的成員。不妨先觀察一下各家派系,選一個最有好感的,然後將他的武器與彈藥庫占為己有。在此必須注意,一定要真正理解它的概念架構。只有當一個人將某一概念體系完全內化,到達融會貫通、舉一反三的地步,他才能成為理論舞台上受人尊敬的人物。一個真正優秀的理論能夠重新構築這個世界。因此,建議有心提升教養水準的人可以在這個領域多下點功夫,他所需要的只是韌性和貫徹到底的意志。而且他應該選擇一個相對較新的理論,因為新理論在大多數情況下已經甩掉了歷史的包袱。這樣他就能與這個理論一起成長。不過,選擇的頭條標準應該是,這個理論對他極具誘惑,散發出某種性感魅力。他並不必知道為何會這樣。總之會出現一些徵兆,顯示這個理論對他的影響,也許是經驗中難以克服的問題、令人難以釋懷的事情,或觸動內心的東西。只要看到從理論中跳出一個火花,那就意味著:「快抓住,這就是你要的理論。」接下來的發展就循著愛情的模式:理論受到追求、奉承、欣賞、撫摩與親昵,沒有人願意讓它從眼前溜掉,雙方如膠似漆;然而接下來就是爭吵、危機與譴責,之後出現了大和解,然後攜手步入結婚禮堂。如果是第一次和理論結婚的話,那麼從此便獲得了這個國度的國籍。在此要再次強調:這是最快、最直接,也是最難走的一條路,在戰略上卻是最聰明的,特別適合那些能愛會鬥的人。*語言與教養*有了語言,人才真正成為人。如果一個人不能駕馭語言,無法明確地表達自己,那麼他就不可能清楚地思考。如果一個人老是待在一個偏僻、閉塞的語言圈子中,那麼他就不可能完全融入這個社會,也無法分享博大精深與美妙的文化。如果一個不能用語言清晰地表達自我,他的世界將是昏暗的。蕭伯納的喜劇《賣花女》(Pygmalion)描寫的就是通過征服高難度的語言領域,從而改變命運、獲得新生的故事。它講述了賣花女伊麗莎的故事。她誘發語言學家海金絲產生一個念頭:教她學會上流社會最純正的英語,讓她像貴婦人一樣出現在外交官的宴會上。萊納與羅伊(Lerner & Loewe)以此為題材創造出音樂劇《窈窕淑女》(My Fair Lady),由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和雷克斯.哈里遜(Rex Harrison)領銜主演。其中令人難忘的一幕是,當伊麗莎被辛苦的練習逼得淚眼欲滴的時候,海金絲為了讓她重獲信心而安慰道:「我知道,妳很累;我也知道,妳的頭很疼;我更知道,妳的神經快要崩潰了。但是,想想看,妳要通過語言實現偉大的夢想。它是上帝賜給我們的最寶貴的禮物。沒有它,我們無法了解別人的心,我們無法和別人生活在一個共同的世界中,我們會像井底之蛙一樣可憐地活著,會像孤獨的狼一樣在荒野中徘徊遊蕩。正是這由音節構成的奇妙組合創造了一個活生生的、有意義的世界。而妳的目標就是去征服它。」由此可見,語言是成就教養的必經之路。我們對於語言的信賴熟悉,應該就像待在自己的公寓或屋子裡一樣地舒適自在。你不必不停地使用每個房間,行話隱語的貯藏室、情感豐沛的洗衣間、熱情洋溢的暖氣機房是不常去的地方,而經常出入的是日常用語的廚房、居家閒聊的臥室和一般社交往來的客廳。你也不會常去為了發表正式意見或慷慨激昂的演講而擴建的閣樓,以及刻意安排了高雅談話、洋溢著陌生詞彙的客房。儘管如此,你必須能夠自由出入語言之家的每一層樓、每一個房間,嫺熟而靈巧地穿梭其間,就算是在夢遊中,也不會迷路。不同的社交場合要使用不同風格的語言,在辦公室講話肯定和在家裡不同,在葬禮上肯定和在公共游泳池不同;講話的腔調也有明顯的區別,在學術會議上發言和三五好友喝小酒時的調侃不同,在文藝氣息濃厚的晚會上交談和在迪斯可舞廳裡的吆喝不同。每個領域、每種事件都有其特定的語言、風格與遣詞用字。如果你不懂某個社交領域合適的語言,你就不可能進入這個圈子。居住在語言之家的人能夠自由上下每個樓層,使用所有的房間,基本上他不會被排除在某個領域之外,因為他不會自絕於各種人生經歷。*了解異國文化*在正式的社交場合中,舉止合宜的人是有教養的。今天,社交活動已有明顯國際化的趨勢,於是社會一分為二:一個參與的是國際性的社交活動;而另一個的交往範圍則侷限於國內本地。如果想開闊眼界,那麼不僅要會說外語,還要掌握與他國人士交往的規則。想給國際友人留下一個可怕的印象並不難,只要拿出平常關起門來與人打交道的那一套,肯定能達到驚人的效果。但是,如果你想在義大利和英國朋友面前表現得風度翩翩、魅力四射,讓他們覺得與你往來如沐春風,那麼你必須懂得轉換立場,以對方的角度看事情,也就是說你要能想像,這個世界在義大利人、英國人的眼中是什麼模樣;你必須知道,在英國人的觀念中,何謂文明、有涵養、有教養的人;你已培養出一種直覺,能揣摩義大利人的自我形象是什麼,了解他們小時候讀過什麼樣的神話,並且看得到他們腦海中的偏見與期望;而且你至少也有概念,外國人士是如何看待那些在你的國家中習以為常的事物。*外國人眼中的英國人*如果你認為英國人和美國人因為都說英語,所以很相似,那就大錯特錯了。事實上,在有些方面,他們甚至是完全相反的。首先,英國歷史悠久,所以什麼都注重傳統。比如名稱,我們通常會說England(英格蘭),指的就是大不列顛,然而這種習慣應避免。因為如果你在一個威爾斯人、蘇格蘭人、北愛爾蘭人面前稱他們是英格蘭人,他們會生氣。類似情況適用於大不列顛島上另一群帶有凱爾特族印記的人:威爾斯、曼島(Isle of Man,說曼島語)、北愛爾蘭和康瓦爾(Cornwall,說一種快要絕跡的康瓦爾語)。英國社會分化為不同的階層,畫分的標誌則是語言和口音。上流社會的人說的是牛津英語或「女王英語」(Queen’s English),大約就是標準英語;BBC的新聞播報員說的基本上是標準英語。在英國,只有通過兩種途徑才能學習這種英語:一是從有文化、有教養父母身上,二是就讀公學。與美國的公立學校相反,英國的公學是私立的住宿制學校。孩子們在公學中,除了學習傳統的學科之外,還要學習如何像紳士淑女一樣進行社交。英國人是通過言談舉止來顯示自己身分的。紳士與淑女的舉止對他們的事業與社交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儘管金錢也很重要,但是一個人的社會地位更多時候是由他們的言談舉止,而不是由錢財來決定的。所以教育在英國是非常重要的。經典的成功之路就是通過上知名的私立公學與大學來實現。因此,英國的教育系統有時會給人一種很神祕的印象,彷彿在密謀什麼似的。在英國,貴族文化已與部分的平民文化相融合,形成了所謂的「紳士文化」。所以,英國文化的行為標準是貴族式的,其中包括:絕對的自我克制。因此,英國人給人一種冷靜、內斂的印象,人們用「緊繃的上脣」來描繪他們。感情的爆發和過度情緒化,都會被視為極其失態。因此,在大不列顛,人們不是表現得很酷,就是像在演戲一樣。無論如何,絕對不能控制不住自己。這裡有一個鐵則——保持低調,不誇張,懂得藏拙,尤其是涉及到自身時,如自己的成績、自己的痛苦、自己的天賦、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偉大等,只輕描淡寫一下,讓別人相信,這些根本就不值得一提。例如,他們會說:「由於評審委員的失誤,我不小心獲得了諾貝爾獎」;「感謝跑道長度測量方面的誤差,讓我獲得了馬拉松比賽的勝利」;「也許是因為名字的混淆,我得到貴族的頭銜」等等。另一條規則是:文明人要懂得幽默。幽默是一種能力,也就是會委婉地講話,拿自己開開小玩笑。它是避免自大、保持低調的一種手段。幽默絕對不是英國人的一種怪癖,也不是古怪而可愛的民族性的暱稱。如果說民主是一個人的話,那麼幽默就是他的外表。因為大不列顛發明了民主,所以也發明了幽默,民主正是通過幽默而深植民心的。幽默,成為英國人最為推崇的性格。這種信念也使英國人或多或少有些目空一切,他們對英國以外的東西都不感興趣,只有兩個例外:法國和美國。因為,在英國人眼中,法國人是他們在文明競爭中唯一可敬的對手;而英國人看美國人就像是城市貴族看到了鄉村的富裕農民。對德國人來說,英國人總是抱著陳年舊事不放,精心地維護那塵封於歷史中的記憶。因此,他們解決事情有時候會重傳統輕現實。對於英國人來說,兩次世界大戰是大不列顛的英雄史詩(英國是兩次大戰中唯一沒有被征服的歐洲國家,所以英國人特別願意提起這些戰爭,以顯示其卓爾不群)。當然,他們念念不忘的還有手下敗將,被視為野蠻人的條頓對手(指德國)。柴契爾夫人的作風就因為帶有條頓的威權色彩,所以英國人送給她「母雞阿提拉」(Attila the Hen)的綽號(源於匈奴阿提拉〔Attila the Hun〕,阿提拉是匈奴人的王)。而這種稀里糊塗自嘲式、抱著陳腔濫調不放的態度也是英國式幽默的一部分。對此,人們不要太認真。由此總結出人際交往的定律:將優雅的風度與自我克制融為一體,避免任何情緒化以及內心感受的直接表露。擁有幽默感,表示你已達到文明的最低標準,可以進入社交俱樂部了。*法國*與諸侯割據的德國相比,理性的法國選擇了中央集權的形式。如果你想對此有一個直觀的認識,那麼請看一看凡爾賽宮的花園,以及從四面八方通向凱旋門的林蔭大道。理性主義像太陽一樣散發出萬丈光芒:從一點出發可以鳥瞰全景;而所有的視線又凝聚成束,從四面八方匯聚到中心來。法國的中心就是巴黎,這裡孕育了讓整個法蘭西民族效仿的行為文化,它是都市化的文化,推崇老練文雅、衣著光鮮、善於交際的作風。法國是第一個發明中央集權管理的歐洲國家。法國大革命所完成的不過是黎塞留(Richelieu)所開創的事業而已,那就是:把法國變成讓其他國家亦步亦趨、馬首是瞻的標準模範。法國施行全國統一的中學畢業考試,同樣的試卷,在同一天舉行考試,稱之為Bac(Baccalauréat的簡稱)。這確保了中學教育的知識水平,當然,也規範出文學教育的典籍。法語本身也經過標準化。就像巴黎統治整個國家一樣,法國科學院(Académie Française)對法語制定了一套「核心語法」,頒發公告指出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不正確的。二十世紀末時,他們的主要任務是針對英語外來詞,如computer(電腦)、hardware(硬體)等的入侵,進行防禦戰。通過比較就會發現,法國人非常重視陳規俗套。在德國人看來稀鬆平常的事,在法國人的行為方式中都有一套規範。法國人會不厭其煩地教導孩子學習各種禮節,日常交談中便充滿了下述的客套話,例如:merci, mon cher(謝謝,我親愛的); s’il vous plaît, madame(請,夫人); excusez, mon ami(對不起,我的朋友)。這些客套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你不說,就顯得你是個野蠻人。在每一句客套話中,都必須稱呼對方。只說「你好」根本就不夠,寧願省略「你好」也絕對不能漏掉先生或夫人的稱呼。就這樣,持續散發著客套之光的太陽溫暖了法國人的日常生活,它讓世界變得明亮,人的情緒高昂,整個社會如沐春風。客套是如此地自然而然、順理成章,就像空氣之於呼吸一樣,法國人的生活需要這種暖洋洋的氣氛。當太陽突然被烏雲遮擋,就會讓人感覺不舒服、渾身不對勁。因此,如果你想和法國人打交道,就必須學習這些客套,只在學校裡學一些基礎的法文知識是完全不夠用的。況且,法國人自詡為「語言貴族」。他們認為,法語是語言發展的頂峰,是唯一能既清楚又高雅地表達思想的語言。因此,法語才是唯一值得開口說的語言。所以若想得到法國人的尊敬和欣賞,就必須能說一口語法無誤、發音準確的法語。如果你法語講得很爛,最簡單而有效的辦法就是背,背一段在許多場合都能派上用場的法蘭西美文,並且一有機會就脫口而出。也許你的聽眾會感到詫異,因為好像有些答非所問,但是至少他會覺得:不錯,孺子可教也。政治領域和公共場合,法國人更強調修辭的華麗。與他們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英國人。英國通行的是「低調」原則,而法國則籠罩在「高調」之中。在奉行自我克制原則的英國人和強調貨真價實的德國人眼中,法國人的慷慨激昂,顯得有些可笑;若將它轉譯為英、德的文化符碼,那就彷彿是通貨膨脹中貶值的紙幣。然而,要登上法國社會這個大舞台,首先必須通過修辭的檢驗,而慷慨激昂會使你的表演更加出色。每個人都知道,法國是倡導高雅生活、精緻生活的國家。這表現在他們陳設有致的廚房和優秀的餐館文化上。法國也是一個重視家庭的國家。家庭成員之間的親密聯繫和排他性比德國要強,因此家庭是一個獨特的領域。基於此點,法國人很少邀請別人到家裡吃飯,他們更樂意請人上餐館。如果法國人邀請你到家裡來,那表示他對你非常信任,所以你要格外重視珍惜。因此,我們繼續得出人際交往的定律:盡量去說體面、修辭華麗、發音純正的法語。在問候、道歉、告別以及其他一切社交辭令中,千萬不要忘記稱呼對方為某某先生或某某女士。在日常生活的所有社交往來中,不放棄任何一個展示小小禮貌的機會,哪怕是和陌生人的短暫接觸也應如此。在法國,對禮貌、和藹可親以及相應的修辭標準比德國要高得多。德國人覺得過於誇張的表達方式,法國人聽來很順耳,因為雙方對於「做戲」概念的理解不同:德國人認為它是一種扭曲的形式;而法國人認為它是善於社交的人為維護自身的獨立性而做出的妥協,也是對於公眾的尊重。它值得人們去欣賞,沒有人會認為那是虛假做作。「做戲」是社會「角色扮演」這場大戲的一部分,在法國對於演技與風格意識的要求比較高。演技嫺熟的「演員」讓人覺得與他相處是一大享受,這正是所謂「懂得生活」(savoir-vivre)的基本條件。所以,在法國人眼中任何有益於社交的美德,都會得到極高的評價,例如風趣、能說善道、出口成章,社交辭令應付裕如,對於所有的談話藝術了然於胸、揮灑自如。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可惜没有四星半 这本书当然不能振聋发聩到改变某人的生存轨迹 但是就冲作者的笔锋还是好过一般意义的推荐
  •     全面而且可读
  •     文化历史普及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