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希金诗选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6-1
ISBN:9787806570999
作者:普希金
页数:330页

书籍目录

一八一四年
一八一五年
一八一六年
一八一七年
一八一八年
一八一九年
一八二0年
一八一七――一八二0年
一八二一年
一八二二年
一八二三年
一八二四年
一八二五年
一八二六年
一八二七年
……

作者简介

享誉世界的俄罗斯伟大诗人普希金出生于贵族家庭,从小博览群书。当时俄国沙皇的专制统治使得国家落后,民不聊生,而连年战乱列是雪上加霜,普希金以笔为武器撰写了许多讽刺诗抨击沙皇及其奴才。他鼓舞人们与这种不合理的制度作斗争。他还写了许多描写俄罗斯风士人情和自己情感的动人心灵的优美抒情诗。
本诗选的译者查良铮(笔名穆旦)精通俄语,熟谙俄罗斯文学,尤其难得的是译者本人也是一位卓越的诗人,由他来译普希金的诗更是相得益彰。


 普希金诗选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Пушкин),1799年6月6日出生于沙俄莫斯科,1837年2月10日逝世于圣彼得堡,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及现代俄国文学的创始人。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高尔基)。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Aleksandr Sergeyevich Pushkin)诸体皆擅,创立了俄国民族文学和文学语言,在诗歌、小说、戏剧乃至童话等文学各个领域都给俄罗斯文学创立了典范。普希金还被高尔基誉为“一切开端的开端 ”。普希金的主要作品除了诗歌以外,主要还有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历史纪实语的创始人,中篇小说《杜布罗夫斯基》,《别尔金小说集》等。普希金在浓厚的文学氛围中长大。童年时代,他由法国家庭教师管教,接受了贵族教育,8岁时已可以用法语写诗。家中藏书丰富,结交文学名流,他的农奴出身的保姆常常给他讲述俄罗斯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使得他从小就领略了丰富的俄罗斯语言,还会法语。并且对民间创作发生浓厚兴趣。普希金曾在贵族子弟学校学习,年仅12岁就开始了其文学创作生涯。1815年,在中学考试中他朗诵了自己创作的“皇村怀古”,表现出了卓越的诗歌写作才能,特别是他诗作韵文的优美和精巧得到了广泛的赞赏。年仅37岁的普希金的早逝令俄国进步文人曾经感叹:“俄国诗歌的太阳沉落了”。为了纪念普希金,人们把他出生的皇村改名为普希金。现在这里已经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普希金自言要“用诗歌唤起人们善良的感情”,别林斯基曾说过:“普希金天性是可亲可爱的人,他是诚心诚意愿意向每一个他觉得是‘人’的人伸手的……他内心有着许多赤子似的和善、温良和柔顺的成分。”因而“在普希金的任何感情中永远有一些特别高贵的、温和的、柔情的、馥郁的、优雅的东西。”普希金作品崇高的思想性和完美的艺术性使他具有世界性的重大影响。他的作品被译成全世界所有的主要文字。普希金在他的作品中表现了对自由、对生活的热爱,对光明必能战胜黑暗、理智必能战胜偏见的坚定信仰,他的“用语言把人们的心灵燃亮”的崇高使命感和伟大抱负深深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天才的杰作,激发了多少俄罗斯音乐家的创作激情和灵感。以普希金诗篇作脚本的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 、《鲍里斯·戈都诺夫》、《黑桃皇后》、《鲁斯兰与柳德米拉》、《茨冈》等等,无一不是伟大的音乐作品;普希金的抒情诗被谱上曲,成了脍炙人口的艺术歌曲;还有的作品还被改编成芭蕾舞,成为舞台上不朽的经典。或许很多人不知道,俄国大诗人普希金还是一位美术家。只要翻阅普希金的手稿,就能发现稿纸上面画有 普希金作品集许多草图和速写,令人眼花缭乱。这些图画的线条轻盈、急速、飞舞,完全符合诗人的气质和性格。普希金的绘画有肖像、风景、奔马和花卉等,还有为自己作品所配的插图。普希金尤其擅长的是肖像画。他只需寥寥几笔就能勾画出人物典型的特征,往往比一些专业画家的肖像画还要真实、传神,栩栩如生。从普希金画的另一些素描中,可以看到许多精巧优雅的妇女侧面像。公爵夫人叶·克·佛隆卓娃是当时非常迷人的女性之一,她的侧面像常在普希金的笔下出现。普希金用淡淡的几笔表现出美貌少妇安·彼·凯恩妩媚的形象。他画的年轻的卡坚卡·维里亚舍娃的肖像,仿佛是一首肖像诗,描写出这位美丽少女的“碧蓝的眼睛”和“可爱的面庞”。在普希金的一大批手稿、札记和书籍的空白处,留下了他的许多自画像。尽管许多画家都曾试图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普希金的外部形象和神情,但现在看来,能够引起人们长久品味的还是诗人为自己作的自画像。普希金的重大贡献,在于创建了俄罗斯文学语言,确立了俄罗斯语言规范。屠格涅夫说:毫无疑问,他创立了我们的诗的语言和我们的文学语言。普希金的同时代人和好友果戈理也曾说:“一提到普希金的名字,马上就会突然想起这是一位俄罗斯民族诗人……。他象一部辞书一样,包含着我们语言的全部宝藏、力量和灵活性。……在他身上,俄罗斯的大自然、俄罗斯的灵魂、俄罗斯的语言、俄罗斯的性格反映得那样纯洁,那样美,就象在凸出的光学玻璃上反映出来的风景一样。”在俄罗斯文学史上,普希金享有很高的地位。别林斯基在著名的《亚历山大·普希金作品集》一文中指出:“只有从普希金起,才开始有了俄罗斯文学,因为在他的诗歌里跳动着俄罗斯生活的脉搏。”赫尔岑则说,在尼古拉一世反动统治的“残酷的时代”,“只有普希金的响亮辽阔的歌声在奴役和苦难的山谷里鸣响着:这个歌声继承了过去的时代,用勇敢的声音充实了今天的日子,并且把它的声音送向那遥远的未来”。冈察洛夫称“普希金是俄罗斯艺术之父和始祖,正象罗蒙诺索夫是俄罗斯科学之父一样”。高尔基曾指出:“普希金的创作是一条诗歌与散文的辽阔的光辉夺目的洪流。此外,他又是一个将浪漫主义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奠基人;这种结合……赋予俄罗斯文学以特有的色调和特有的面貌。”普希金的作品被俄国著名的艺术家编成歌剧、舞剧,改编成话剧、儿童剧和摄成电影。他的诗歌被谱成歌曲,流传至今。在苏联,普希金的研究形成为“普希金学”。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建有普希金博物馆,列宁格勒有普希金故居纪念馆。普希金主要作品有:《自 由 颂》(1817年);《致恰达耶夫》,(1818)年;《乡村》,(1819年),1820年,普希金创作童话叙事长诗《鲁斯兰与柳德米拉》。他在创作了《短剑》(1821)、《囚徒》(1822)《致大海》(1824)等名篇,还写了一组“南方诗篇”,包括《高加索的俘虏》(1822) 、《强盗兄弟》 (1822)、《巴赫切萨拉依的泪泉》(1824)、《茨冈》(1824)四篇浪漫主义叙事长诗。还写下了许多优美的抒情诗:《太阳沉没了》(1820)、《囚徒》和《短剑》(1821)等;1825年他完成了俄罗斯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的创作。他完成了自1823年开始动笔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塑造了俄罗斯文学中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这成为他最重要的作品。还写了《别尔金小说集》和四部诗体小说《吝啬的骑士》、《莫扎特与沙莱里》、《瘟疫流行的宴会》、《石客》,以及近30首抒情诗。《别尔金小说集》中的《驿站长》一篇是俄罗斯短篇小说的典范,开启了塑造“小人物”的传统。主要有叙事长诗《青铜骑士》(1833)、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1833)、短篇小说《黑桃皇后》(1834)等。他还写了两部有关农民问题的小说《杜布洛夫斯基》(1832-1833)、《上尉的女儿》(1836)。普希金名言  没有幸福,只有自由和平静。  法律之剑不能到达的地方,讽刺之鞭必定可以到达。  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敏感并不是智慧的证明,傻瓜甚至疯子有时也会格外敏感  不论是多情诗句,漂亮的文章,还是闲暇的欢乐,什么都不能代替无比亲密的友谊。  读书和学习是在别人思想和知识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识。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  倾听着年轻姑娘的歌声,老人的心也变得年轻。  年轻的良知像晴天一样明洁。  等青春轻飘的烟雾把少年的欢乐袅袅曳去,之后,我们就能取得一切值得吸取的东西。  爱惜衣裳要从新的时候起,爱惜名誉要从幼小时候起。  世界的设计创造应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谋取金钱,人并非以金钱为对象而生活,人的对象往往是人。  被你那缠绵悱恻的梦想,随心所欲选中的人多么幸福。  我曾经爱过你:爱情,也许 在我的心灵里还没有完全消亡,但愿它不会再打扰你,我也不想再使你难过悲伤。我曾经默默无语、毫无指望地爱过你,我既忍受着羞怯,又忍受着嫉妒的折磨,我曾经那样真诚、那样温柔地爱过你,但愿上帝保佑你,另一个人也会象我爱你一样。 
  •     序:旅行之始--我的太阳 最早认识他,还是从《渔夫和金鱼》,小学生的眼里,童话就是童话,还不懂“讽刺贵族的贪婪和对人民无止尽的剥削”,只知道永远不能像老太婆那样贪得无厌。当时,“普希金”三个字和“美少女”“叮当猫”相比,是没有任何吸引力的。直到有一天,漂亮的语文老师朗诵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我才真正记住了他的名字。一直到现在,每当我觉得悲伤和落寞的时候,这首诗还会回荡在耳边,不是矫情,一直觉得一首很好的诗歌是可以触碰到人的心灵的。无论时光怎样流逝,诗人会永远照耀着我们。有时会有一种悲哀突然弥漫,因为“在麻木以求的季节,在已被物欲所淹没的人群,诗人是多余的人”。但我却仍然执着地相信着,像太阳一样的诗歌会在你最需要的时候给予你温暖、憧憬。也许有一天我们都会发现诗歌的确不现实,但这样的精神世界也是我们一生追求幸福必不可少的。有人说,人们需要怎样的精神及其象征,才会崇尚怎样的诗人,而我选择喜欢上普希金是否是源于他象征着热爱生活,忠于爱情,以及乐观的精神与对光明始终不渝的追求,也许有一天时间会给我答案【因为李白、苏轼我也很喜欢^-^】。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现在却常是忧郁;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一切都是瞬息,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一切都将会过去,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而那过去了的,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正文:漫步云端--烈火如歌有人说,在爱情中,即使再木讷的人,也会变成诗人。而在普希金的抒情诗中爱情诗的确占很大的比重【也可能是我关注这比较多一点^-^】,《理智和爱情》也许能代表这位多情诗人的爱情观,与简·奥斯汀在《理智与情感》中阐述的不同,在爱情和理智两者中诗人相信爱神多一点,对于”问世间情为何物“这个千古难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各人结局也不同。简·奥斯汀终身未嫁,而普希金在爱上很多人终于找到一生挚爱后却死于决斗,“直教人生死相许”如烈火的爱也确实符合他。 理智与爱情少年达尼斯在追逐多丽达; / “停停,”他叫道,“美人啊,停停; / 只要你说‘我爱’,我就不再追赶你了,让维纳斯作证!” /理智说:“不要理睬,不要理睬!”/ 但爱神说:“向他说,你真可爱。”“ 你真可爱 !”牧女重复了一遍,/ 于是他们心里燃起了爱情 ;/ 达尼斯跪在少女脚下,/ 多丽达 垂下多情的眼睛。/ “跑吧跑吧!”理智直对她叮嘱,/ 但爱神那骗子却说:“留住!”她留下了。于是幸福的牧童/ 把她的手握在颤抖的手里。/ 他说:“你看在那菩提树荫下,/ 有一对鸽子拥抱在一起!”/ 理智又不断说:“跑吧跑吧!”/“学一学鸽子!”爱神告诉她。于是柔情的微笑泛过了/ 美丽少女火热的嘴唇,/ 于是她倒在少年的怀里,眼里充满了缱绻之情....../ 愿你幸福!”爱神对她低声说,而理智呢?理智已经沉默。至于诗人的罗曼史,从他的诗作里都可以看出来。有人曾经把徐志摩批得十恶不赦-从道德上怎样怎样,但没有人批过这样的普希金,其实也迷惑过一阵。在俄国,普希金对爱情真谛的追求是情有可原的,但在中国我们看待徐志摩却戴上了道德的标签。鲁迅先生说,要真正了解一个作家一定要读他的全集。而我一直认为要真正了解一个人则要和他相处很久很久才会明白他是怎样的人,所以逐渐喜欢看一个人的传记,但在速食化的世界里,我们往往更倾向于一锤定音就去评断一个人,说他(她)好或不好,往往很难全面的认识一个人。但当我们全面认识一个人后,其实会发现每个人都是矛盾的共同体,所以没有人有权去评断他们不了解的人。即使了解,时间往往会改变很多东西。对待徐志摩,我曾经对他在梁启超面前不卑不亢有理有据为胡适的力争折服过,不只是梁的一句“后生可畏”可以概括的。爱情是他人生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一旦诗人的心松绑,他会创造出多么伟大的奇迹!”,而爱情是松绑的手之一,却不是搀稳他们的手。【唉,自古诗人谁能不沾风尘边】普希金的爱情诗歌除《我爱过你》(献给安娜·阿列克谢耶夫娜·奥列尼娜)、《致凯恩》(普希金20岁时,第一次在彼得堡艺术学院院长奥列宁的家中见到凯恩,那时她才19岁,却已成了一位52岁的将军的妻子)外,《唉,为什么她要焕发》《多丽达》《心愿》《够了,够了,我亲爱的》等也是我很喜欢的。但曾经最喜欢,能记住的《我爱过你》却是最能触动心弦的一首《我爱过你》 : 爱情,也许 在我的心灵里还没有完全消亡, 但愿它不会再打扰你, 我也不想再使你难过悲伤。 我曾经默默无语、毫无指望地爱过你, 我既忍受着羞怯,又忍受着嫉妒的折磨, 我曾经那样真诚、那样温柔地爱过你, 但愿上帝保佑你, 另一个人也会象我爱你一样。自由翱翔--飞蛾扑火 一直很喜欢那种心思简单,目光澄澈,亦或是喜怒哀乐能够勇敢表达出来的人,而从普希金或者叶赛宁的眼睛里,我能看到那种像秋水一样的纯净、无痕,闪烁如星光。听说,向往自由的人,眼睛始终遥望在远方,而普希金就是这样一个渴望自由的人吧。就像我们总能听到的《自由颂》“来吧,把我的桂冠扯去,把较弱无力的竖琴打破....我要给世人自由,我要打击皇位上的罪恶。”一个真正的诗人是不能脱离他的国家、历史和人民的,浪漫情怀再浓厚,没有了灵魂,写出来的作品也都会很单薄,“灵魂向来在最真实和最朴素的地方”。而普希金正是怀着这种对自由的渴望、对人民的忧患,用笔锋打击着沙皇。 对海有一种迷恋,最早是从《海的女儿》,那是能让人幻想的年纪。后来,尽管终于在CCTV10里看到海底的真面目,但也不妨碍继续幻想着海的女儿如海藻般的头发,认为着像那种粉色梦幻的记忆最好还是在海上。而《致大海》却能让人嗅到翻腾着的自由的气息,“你在期待,呼唤....我却被束缚住,我的心陡然想要挣脱开”,也许很多东西都能相通,在看完这首诗后,我总会不自觉地想到“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于是在想,那些即使在睡梦中也追求自由的灵魂,会不会栖息在一处,彼此慰藉?选段《致大海》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   这是你最后一次在我的眼前, 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   和闪耀着娇美的容光。   好象是朋友忧郁的怨诉,   好象是他在临别时的呼唤,   我最后一次在倾听   你悲哀的喧响,你召唤的喧响。   你是我心灵的愿望之所在呀!   我时常沿着你的岸旁,   一个人静悄悄地,茫然地徘徊,   还因为那个隐秘的愿望而苦恼心伤!但如果自由翱翔是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还有谁愿意飞蛾扑火?也许只有他这样的人才能放下一切去为绝对的自由战斗,所以在看完《倾听俄罗斯后》很同意冯骥才说的为了心灵的自由将决斗变为自杀的说法。纪念碑    我为自己建立了一座非人工的纪念碑,  在人们走向那儿的路径上,青草不再生长  它抬起那颗不肯屈服的头颅  高耸在亚历山大的纪念石柱之上。    不,我不会完全死亡——我的灵魂在圣洁的诗歌中,  将比我的灰烬活得更久长,和逃避了腐朽灭亡,——  我将永远光荣,即使还只有一个诗人  活在月光下的世界上。    我的名声将传遍整个伟大的俄罗斯,  它所有的人民,都会讲着我的名字,  无论是骄傲的斯拉夫人的子孙,是芬兰人,  以及现在还是野蛮的通古斯人,  和草原上的朋友——卡尔美克人。    我所以永远能和人民亲近,  是因为我曾用我的诗歌,唤起人们的善心,  在这残酷的世纪,我歌颂过自由,  并且还为那些倒下去的死者,祈求过怜悯同情。    哦,诗人缪斯,听从上帝的意旨吧,  既不要畏惧侮辱,也不要希求桂冠,  赞美和诽谤,都平心静气地宽容,  也不要和愚妄的人空作争论。这就是我与普希金走过的一段交错时空的旅行,也许不够漫长,却刻骨铭心,他会在我最失意的时候告诉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会在我还在为未来迷惘时告诉我“迟开的花最美”你需要等待,会在这样一个夜晚轻轻地用竖琴声拂过我的耳鬓,解开精神的枷锁,给我自由。
  •     书到手后才发现这个版本的译者是查良铮,不失为一个意外收获。于是在车上便迫不及待开始阅读,谁料本书有一个这样妙的序。读书时总要也仔细读一读序,自序也好,译者序也罢,其他跟这本书相关不相关的人随便,总觉得应当给读者一点铺垫一点启迪一点读正文的期待,这就是序言存在的意义关键了。丁鲁其人我完全不晓得,序中也并没有说到此人的来头背景,那么姑且把他当作是普希金的饭,查良铮的推崇者,这是不为过的吧。可这么喜欢普希金的人却对他的生平草草说来,甚至连生卒相关之事也与常识相悖,这就有些妙了。我想读者更想知道的是普希金的文学成长与创作历程,他的特色,他的信仰,他的影响,甚至他的私人生活,而现在我只能在大篇断章取义般的分析“自由奔放”与“革命精神”中希冀得到点什么了。本书序的另一个亮点是关于查良铮的。序中写普希金与查良铮(标题为《永远的普希金,永远的穆旦》),实在让人有些手足无措。再读下去,发现文字突兀地穿梭于介绍与定位普希金和查良铮之间,忙忙碌碌,可见作者的公平精神实在是妙哉!观点奇巧,布局惊险,只叹此序作于2000年,若再早些时候,文笔只怕是堪与普希金和查良铮齐名了去。幸而一篇小序不会影响到读者的胃口。普希金的想象奇幻而真实,查良铮的翻译严整而富有风味,硬质的书本拿在手里很开心,蛮好蛮好。

精彩短评 (总计49条)

  •     想懂俄语,想去见见波尔金诺秋天里的那个普希金。
  •     生活一直欺骗我啊……
  •     常记得那个美妙的瞬间,你翩然出现在我的眼前。仿佛倏忽即逝的幻影,仿佛圣洁的美丽天仙。
  •     多情的诗人,情感充沛的诗句,很多我从小诵读的诗句,读来感伤、深情又那么灵动。伟大的普希金
  •     诗,能用写的语言去读是最符合原意的,因为翻译会影响太多。翻译改变不了的,大概是白描的事物吧。总之,诗,在不懂其作者语言的情况下,若遇到极喜欢的,可多看看别的版本,比较着读,你会发现,这个翻译这首诗翻译得最好,那个翻译翻译的那首诗最好。而只看一个版本,会错过很多东西。
  •     我在安慰自己,置身于痛苦和忧伤
  •     。
  •     还是无法适应诗的维度,只能去感受。草草地翻掉了300来页,对于我来说印象最深的也不过是他开的那些最精致的玩笑。另外,能感受到的也只是一种语言的纯净和克制。或者如他所言,寻求那种崇高的风格。最后,将文末诗文录入:啊,不,我没有活得厌烦,/我爱生活,我要活下去;/这心灵还没有完全冷却,/尽管我的青春已经虚掷。/它还能对新奇的事物/保留着感受的欢欣,/还能喜于幻想的美梦,/和对一切……的感情。(1827-1836)但愿当我感到对这个世界无望的时刻能够忆起这首诗,获得些许的力量。
  •     高中时和大个子一起读的。那时的回忆真美好啊!
  •     3.25下完。最後的古典主義詩人(個人認為)。他真誠,熱情,樸實,懷仁。詩具有所有詩人該具有的品質。
  •     诗人翻译诗人的诗歌
  •     青铜骑士!
  •     初中那会儿我可装逼了~读书笔记就做的普希金诗选~~高中还去上海图书馆听过一场普希金诗的讲座~大学后头就是个普希金像哎哟喂~但我还是不记得那些诗里都写了什么了。。。是被洗脑过了吗
  •     那个时代夸张的口吻。
  •     那些抱怨翻译的人我不会告诉你这是穆旦翻译的
  •     “我的名字对你有什么意义? 它会死去, 像大海拍击海堤, 发出的忧郁的汩汩涛声, 像密林中幽幽的夜声。 它会在纪念册的黄页上 留下暗淡的印痕, 就像用无人能懂的语言 在墓碑上刻下的花纹。 它有什么意义? 它早已被忘记 在新的激烈的风浪里, 它不会给你的心灵 带来纯洁、温柔的回忆。 但是在你孤独、悲伤的日子, 请你悄悄地念一念我的名字, 并且说:有人在思念我, 在世间我活在一个人的心里。 ”
  •     读不懂
  •     刚开始正着读,能读懂的少,扔了一段时间倒着读,几乎每个都能读懂了。普希金是个伟大的俄罗斯诗人。
  •     六月宜读普希金,光彩熠熠的灵魂通过字、句,爬上心头,给人带着暖意的荫凉。
  •     他的诗很抒情,我很喜欢,
  •     我曾经爱过你
  •     只活了38岁,爱情天长地久了
  •     决斗诗人
  •     读吧快读吧~不能错过的诗呀~画面感十足~高远辽阔的感觉~
  •     虽然对于无知觉的尸体 在哪里腐烂都是一样 但是,我仍旧愿意安息于 靠近我所喜爱的地方
  •     普希金永远是个年轻人!
  •     就是穆旦/查良铮脑残粉 喜欢这首《我的名字》
  •     不喜欢
  •     翻译融为一体
  •     俄罗斯的太阳。
  •     忽然觉得这些小诗也不错,之前一直喜欢的小说倒是读不下去了。在什么时间做什么样子的事情,强迫不来的。真要花时间才能知道自己到底适合怎样的生活,自己愿意付出多少去实现那样的生活。
  •     此处安葬着普希金,他与年轻的缪斯,与爱情和慵懒一起度过了欢乐的一生,他没有做过什么善事,但是,谢天谢地,他可是一个好心人。
  •     “住在僻靜的庭陰之人有福了,他遠離了吹毛求疵的無知之輩,他把日子分配給悠閒和辛勞”。當時俄國沙皇的專制統治使得國家落後,民不聊生,而連年戰亂列是雪上加霜,普希金以筆為武器撰寫了許多諷刺詩抨擊沙皇及其奴才。他鼓舞人們與這種不合理的制度作鬥爭。他還寫了許多描寫俄羅斯風士人情和自己情感的動人心靈的優美抒情詩。
  •     普大大好想见你一面聊聊爱情
  •     在火车上读普希金这么装逼的事儿我会到处乱说?
  •     感觉1825年之后的作品更好,大概是历经沧桑了吧。PS,我看过的那个版本翻译很差,难受。。。
  •     不同年龄段,读诗的感触也不一样
  •     诗歌原是不可译的,那么好的作品,应该努力学习俄语读原文才好。
  •     爱,没那么泛滥吧!普希金,为毛那么多情
  •     读了30页吧,读不下去了。我实在很难理解普希金的表达方式,那么激烈又啰嗦,生怕别人不知道我TM好喜欢你啊女士!你的美貌刺瞎了我的双眼我装了一对义眼可惜又被你刺瞎了!难道这就是被认可为经典的诗所具备的吗。。。我宁愿瞎
  •     翻译的非常好
  •     语言不错
  •     发现普希金很多诗写给各种不同名字的女人
  •     在一切要素中,人仅仅是暴君,囚犯,或叛徒。 我只求对谁都不必理会,任我自在逍遥, 随心所欲,而不必为权势或为了仆从的制服,压抑自己的良心,或者改变初衷,或者弯下脖颈。我愿意任随喜好,到处去游览,赞叹和欣赏庄严美丽的自然;或者深感于艺术和灵感的制作而喜悦得颤栗:啊,这才是快乐!这才是权利!
  •     这本诗选我其实不太喜欢,觉得普希金的诗没有海涅的诗好
  •     惊艳。
  •     当时是在万人地下淘到的旧书,居然是正版!一如既往的喜欢普希金的伤感美,尤其是对女性美的向往~
  •     从《我曾经爱过你》开始,走进普希金。少女的曼妙年华中,枕边必备书籍。初中默写很多首练字,现在虽然都记不清了,字却是练得不错。喜欢它,不仅仅因为情怀。
  •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