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香港--娛樂篇》书评

出版社:牛津大學
出版日期:2005-7
ISBN:9780195955224
作者:林奕華
页数:227页

入肉

刚刚看了前两篇。写周星驰和梅艳芳,分析的很好,惊的我眼镜掉了两次,恨不得立刻把另外三本也买回来。PS:我也是在乐文看到四本,觉得太重只买了一本。原以为写娱乐应该是最轻松的,其实未必。

天天向上

在等人的夜晚读完。读来有些啼笑皆非。怎么是“屈原”再世,一付“众人皆醉我独醉”的模样?通本唠叼着香港民众不求上进。林奕华非浪得虚名,剖析电影等媒体还是娱乐现状现状是入木三分.比如直白道出周星驰电影里“有钱”=“尊重”的公式;王家卫电影看似"迷"或"幻"都是音乐、颜色、影像等剪接堆砌出来的影影绰绰;抑或蜻蜒点水似调侃“我对他们一年起码二次--四月一日和九月十二日--来到酒店楼下,仰高头来瞻仰那颗不应急堕下来的星星,是由衷敬佩。”只是,慢慢看来,对这些念白渐渐乏了。想起学生时代老师苦口婆心。突然得一妙句,他称中央台《艺术人生》是香港“沙漠中清泉”。激得我差点呛出一口水。原来林是隔壁阿叔。“永远是别人家小孩比自家小儿有出息。”许是爱之深恨之切。此书一半是在指责TVB无线台愚弄香港人智商。为了证明言之有理不惜长篇累牍介绍电视剧情节加人物细节佐证.真是有趣:这些又是谁告诉作者?想必也是与民同乐.也许,我们可以说,既然看不惯,那也可"二不"政策:不看不听当然,林奕华是吃编剧这行饭,当知已知彼.只是,阳春白雪与下篱巴人,原本是泾渭分明二个群体.二者之间可以和平共处,却永远山隔着山般不相通.或许应该敬佩林奕华,虽然他未曾道明.只是字里行间流露出"娱乐唤醒民众","文化唤醒民众."的姿态.让我想起五四青年.可是,最受文化运动改造与影响的还是当时菁英,不是裹小脚的老太太.津津有味追看无线电视剧的大多是退休老太太们还要劳累工作一天后需要放松神经的妇人.不要担心祖国花朵会受影响,他们正忙着无穷无尽的考试.娱乐,娱乐,当然是要娱悦欢乐。天天苦大仇深样板戏?不知他可受得了否?林奕华让我想起一个人来:林怀民

從看明星到香港娛樂文化

四本擺在眼前的林奕華新作。決定只買一本--「文化」「女人」「青春」「娛樂」,最不似我心水的大概是「娛樂篇」吧。但是我選對了。    因為我猜,無論如何,坦白的說,我總會對林氏看文化看女人看年輕人的意見「有意見」。    可是,我怎能抵擋他寫梅豔芳寫哥哥寫白雪仙寫王菲寫林青霞寫梁朝偉寫劉若英?    他看得見明星。    睡不著的夜裡迅速翻開《等待香港-娛樂篇》,不得不跟著他呼叫「明星呀明星!」    哥哥是他的中學師兄。唸中二的林跟他說:「如果世界上真有羅密歐,我認為他便是你這樣的」嘩!!!傳遞這番回憶的,還是多年前在電台主持節目的黃韻詩。(摘自《張看、看張》頁20)    跳著讀了一半,最引人入勝的情節之外,也有不少觀點和筆觸值得細想。從梅豔芳如何成為香港人的遺憾反思某種香港價值觀,從張柏芝看「少女」成為「女人」的掙扎,從譚詠麟李克勤看香港麻甩佬文化...等等。當然不可稱為真知灼見,可是,我們從來就缺乏這種討論--普及文化被討論起來,只得走文研路線(或偽文研),例如將題目訂為「王菲與香港女性形象」(我亂起的)。或者毫不認真的「吹水」討論(現在的報章雜誌連這個都甚少見吧?)    看來,從沒有人站在林奕華這本書採取的位置看香港的娛樂文化。一個會觀察會反思會探究箇中意義的文化參與者。他在「裡面」而不單是分析員。他是影迷,他的朋友是誰的影迷,他看電視,他引用雜誌標題。也就是說,誰也可以,在娛樂文化消費者的位置以內以外,作更多更深更廣的思考。而不一定需要硬借文研理論,如在《星期日檔案》Lolita一輯的受訪者,非得抽身談「文化」,「指出」文化的「現象」,介定誰是「xx者」(忘了她的用辭)。    這樣說,也許會引人扣我帽子,說我反智反理論。(不不不,絕不容許這種曲解)(可是想到這裡,就不願再說下去)    漠不關心的人很多,滿有意見的人也很多,無論去到哪裡都有文化評論員,各就各位好了。我只想看見更多人take up不同的位置以不同的深度介入討論。    說回這本書。在討論香港人的娛樂文化(普及文化媒體現象you name it!)這方面,要讓更多人「捧在手上讀」並有所反思,我以為林奕華做得到做得很不錯。


 等待香港--娛樂篇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