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1
ISBN:SH10188-191
作者:阿·罗布-格里耶
页数:274页

内容概要

法国新小说派作家

作者简介

新小说的代表作


 橡皮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读了两遍,也没太读明白.好像<尤利西斯>之类的意识流小说,虽被众人吹捧,却不是大众所乐读的.只能佩服作者,这样一个无聊的主题能够写出这么多的文字.
  •     罗布—格里耶的《橡皮》讲述了一个线索并不复杂的故事。一个恐怖组织计划对某政治集团进行暗杀,已经接连杀了八个人,都是选在晚上七点钟。杀手在第九次行动刺杀杜邦教授时意外失手。杜邦为了逃生,让茹亚尔医生对外宣称他以中弹身亡。内政部长和杜邦关系密切,便派侦探瓦拉斯前去调查。瓦拉斯不止杜邦未死,在经过种种调查之后决定在杜邦书房埋伏,却误杀了代替马尔萨来取文件的杜邦。作为故事,小说从咖啡店老板的视角开始,引出作为咖啡店房客的侦探瓦拉斯,并像读者通报了杜邦死亡的消息。紧接着,以杀手的视角再现了暗杀当时的场景,继而以杜邦教授的角度讲述他受伤和装死的事实。可以说,在序幕中,故事已经被交代的相当清楚了,并没有什么悬念可言。但,故事仍在继续。从第一章,侦探瓦拉斯开始行动。他在警察局、茹亚尔医院、杜邦女仆家、杜邦前妻那里收集了一系列线索,这些线索并没有使案情明朗,反而使他更加迷惑。瓦拉斯最终决定在杜邦书房埋伏,最后误杀杜邦。这样杜邦由传说中的死亡到事实上的死亡,仿佛仪式的完成。作为读者,我们从序幕中已经了解了案件的全部事实,在接下来的几章中,读者便略带怜悯的看侦探搜集线索,痛苦的进行思考和推理。两名暗杀者也成为读者观察的对象,读者看他们不断自我怀疑又不断自我肯定,如同看笨拙的小偷作案,不禁哑然失笑。《橡皮》讲述了一个关于谋杀的故事,但它与通常的侦探推理小说的模式不同。传统的侦探小说往往在谋杀事件上设置悬念,读者关心的是,谁杀害了死者?为什么杀死他?随着侦探的深入调查,这些疑问都会越来越明晰,直至水落石出。《橡皮》却在一开始就明确了读者的疑问,我们很清楚谁是凶手,也清楚杜邦未死,于是转而关注侦探能否通过调查发现这些真相,期待他最终能消灭恐怖组织或者保护杜邦。读者在这里如同全知的上帝,俯视场景中的人物活动,从而跳出了小说,以局外人的身份思考。吸引我们读小说的因素不再是情节,随着侦探的调查,我们突然发现本来简单的案件,在各种线索的交织中变得扑朔迷离,仿佛离真相越来越近,但事实上毫无进展,直到瓦拉斯误杀杜邦,小说也在咖啡店老板的无谓申辩中结束。这些都使我们对小说的预想落空,陷入迷茫状态,原本并不复杂、缺乏悬念的小说突然在结局时让读者开始困惑了。在案件的各种线索中,“橡皮”不断出现,但在小说结束时我们突然发现,“橡皮”与案件毫无关涉,是节外生枝的多余之物。“橡皮”第一次出现在小说第一章第三节,侦探瓦拉斯走在政府广场上,在去警察局的路上信步走进一家文具店,要买一块橡皮,并细致的描述了橡皮的样子。紧接着瓦拉斯开始了与警察局长的交涉。第二次买橡皮是瓦拉斯从酒吧赶往咿呀的路上,第三次发生在从警察局调查结束,向科伦坡街走去的时候,第四次是侦探从马尔萨家出来,最后一次是在全书第五章,在寻找不到合适的橡皮之后,瓦拉斯意识到应该去杜邦的小楼看看。故事走向结尾。橡皮在书中一共出现了五次,每一次作者都借侦探之口细致描绘橡皮的形状、功用。我渐渐明白他想要的是哪种橡皮,说实话,我手头就有一块,绘图用的,软软的。我开始好奇,橡皮的出现到底有什么意义呢?在好莱坞的模式中,如果开始给墙上的枪一个特写,在接下来的几幕中,这把枪一定能派上用场。我们早已习惯了这样的模式。但是《橡皮》恰恰打破了读者的阅读期待,橡皮除了分散我们的注意力,没有任何意义。“橡皮”总是出现在小说情节即将转折或重新展开的地方,也擦去了过去的痕迹。侦探反复调查毫无结果,加深了读者心里的强烈怀疑:每个人都是说谎者。茹亚儿医生谎称杜邦中弹,杜邦谎称自己死亡,暗杀者谎称自己完成任务,报纸也谎称“窃贼杀死杜邦教授”。整个世界都是由不同的谎言构成的,瓦拉斯无法找到真相,只有以杜邦的真正死亡作为所有谎言的真实结尾。橡皮的出现没有意义,侦探的调查没有意义,如同这座小城的奇怪布局,每条街道都一模一样,环行大道从起点永远走不到终点,整个小说都充斥着卡夫卡式的荒诞,这些都让它不像侦探小说,成为了罗布—格里耶所谓的“新小说”。希区柯克曾经将自己的悬念艺术比作“在苏格兰平原上诱捕大象”,苏格兰平原本没有大象,虚张声势去诱捕,荒诞中又充满着想象。《橡皮》也是这种意义上的小说,从标题就已经开始和读者玩起了智力游戏,我们跟着侦探徒劳的兜圈子,作者也终于将一个简单的故事演绎成让人茫然的迷题。这就是“新小说”的艺术,是“在苏格兰平原上诱捕大象”的艺术。
  •     1 关于客观地描写事物“罗伯•格利耶提出,小说家的主要任务是运用‘非人格化的’、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语言,客观地、冷静地、准确地描绘事物世界。”在《橡皮》中,到处充满了这种写法的例子。小说首段是这样写的:“半明半暗的咖啡馆的店堂里,老板在摆好桌子、椅子、烟灰缸和喝汽水用的吸管。现在是早上六点钟。”第一个句子,老板虽然是动作的主体,但咖啡馆、桌子、椅子、烟灰缸和吸管却是主要的描绘对象,老板由于没有现实主义中那种明显的特征(比如秃头之类)而不再那么受到我们的重点关注了。下一句话暗示我们,店堂里面应该还有一只钟,如果没有的话,谁的手上一定有一只,作者或者店老板。罗伯•格利耶肩上扛着摄象机,对咖啡馆作了个全景扫描。对咖啡馆的客观描写体现出的“非人格化”,接近于摄影师镜头下的客观,是经过摄影师主观选择后的客观,不是绝对纯粹的客观。比如格利纳蒂在杜邦家楼梯上看到的那副油画,是他看到的,还是作者看到的,就很难说。让我们想象一下,本来摄象机一直跟在格利纳蒂后面,他就要走上楼去,突然,导演兼摄影师罗伯•格利耶发现了那副画(或者是他早先布置好的),他让镜头停留在画上几秒钟。本来按照波那的意思,格利纳蒂应该直接上楼隐藏好关掉灯,结果由于作者的干预,使得这件事有了戏剧化的变化。这不是说这样写不好,反而,我们都知道,绝对客观是难以做到的,我们必须接受,况且这样写更有趣。不是吗?2 关于人物的典型性人物典型性的取消,这似乎也是罗伯•格利耶反抗现实主义的一种手段。 “至于人物,在新小说派看来,只是表现某种心理因素或心理状态的‘临时道具’”, 罗伯•格利耶似乎进行了这样的实践。《橡皮》中的人物,格利纳蒂和瓦拉斯都“既没有典型的性格也没有清晰的特征”。在阅读过程中,直觉告诉我格利纳蒂和瓦拉斯就是同一个人,越到后来我越加深了这种印象。格利纳蒂,或者说瓦拉斯,他没有名字,他的角色是杀人者,我乐意这么称呼他。我们可以把整个故事就是杀人者由于一点微细的疏忽失手之后假扮成侦探重新介入此事并完成杀人行动的一个过程,而瓦拉斯这个身份是作者强加给读者的,转移我们的视线并制造混乱的效果。然后,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唯一识破这个骗局的人是个稀里糊涂的醉鬼,另一个半信半疑的人酒吧老板对此事则漠不关心,这使得读者不敢确信自己的判断。瓦拉斯在公众视野里频繁地出现——甚至可以说一直在我们视线之内,加上警察局长罗伦和一些受调查人员对他的密探身份的认同可能会打消我们的疑虑,但直觉没变,反而加强了。理智告诉我应当分开两个杀人者,失手的是格利纳蒂,得手的是瓦拉斯,这样才有戏剧性。3 迷宫效果 《橡皮》还通过细节变化的重复来制造迷宫效果,小说中似曾相识的地方相当的多,罗伯•格利耶似乎和米兰•昆德拉一样很喜欢重复。只是我们现在讨论的这些重复的地方都有小细节的变动。比如格利纳蒂和瓦拉斯都仔细地欣赏过杜邦家楼梯第十六级墙上挂的小型油画。另外《序幕》和《尾声》部分的首段几乎一模一样。我想,这种刻意的重复,不仅仅是为了制造迷惑和混乱,也表达了作者的时间观,一种类似于博尔赫斯似的循环和一成不变的时间观。作者提议提到瓦拉斯的手表坏了,那表示时间的停止,或者是在暗示整件事情根本就没有发生过,只是主人公的一场幻觉。这座小城的布局也是重复的,每条街道都一模一样,环行大道从起点永远走不到终点——这可以说成是空间上的重复。罗伯•格利耶通过这些重复获得了丰富性。另外,众所周知的用橡皮擦去线索,这一点也可以算做制造迷宫效果的明证。罗伯•格利耶造就了一座迷宫,他没有用希区柯克那样的制造悬念的方式,同样的也把读者带到了一座迷宫。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追踪变得徒劳,橡皮不停擦拭
  •     电影式的表达方式,看着舒服、形象、自然。
  •     这本书倒是承载了一段美好的回忆吧。可惜,现在这回忆变成了毒药。格里耶小说,只能归入不入流,三分,是留给逝去的时间。
  •     侦探故事的外壳。。。慵懒的叙事风格。。不错。
  •     很好的一本书,是国内许多作家的恩师。
  •     久违的记忆。
  •     个人觉得没阿加莎写的好。
  •     在二手书店买过的年纪最大的书...........
  •     我当一篇心理悬疑剧看完了 细究的话 作者往这本小说里面罩上了几层面纱吧 而我已经没心去揭开面纱了
  •     好像看了希区柯克电影一样嫌疑
  •     呃咋就爱不起来这样的新小说涅,俺奏是个情节控。。。
  •     书后的借书卡显示有个叫郭小撸或者郭山撸的在95年借了它
  •     我也可以用一块橡皮擦掉你留在我生活中的痕迹
  •     一本诡谲玄妙的小说,阅读的过程也是全新的体验。
  •     人聪明,任性。
  •     侦探小说的外表,但新小说提供了比侦探小说更多更值得注意的细节,拥有更复杂、处于变动重构中的时空,给予了作者创作空间,同时也让读者有更大的想象空间,随之而来的是晦涩的叙述和较高的阅读要求。
  •     《城堡》的痕迹很明显,迷宫的感觉,环形结构,压抑沉闷。
  •     努力工作却把自己搞成杀人凶手的侦探,千方百计伪装却最终仍难逃一死的被害人,完全脱离于事件之外的凶手,以及从开始就在固执己见却最终猜出真相的警察局长。。。
  •     官批的新华旧书店
  •     上大学的时候很迷恋现代派小说,但是现在已经忘得差不多了。
  •     晦涩
  •     法国新小说,通过多种视角对某一事情进行描述,很独具一格地写作手法。
  •     421
  •     五星丛书! 五星丛书! 五星丛书!
  •     觉得太注重形式了
  •     很像电影
  •     难看
  •     他的细节很好,细节太好了,细节让人受不了
  •     叙事游戏
  •     耐人寻味的不留痕迹。
  •     随着后现代的大量迸发,格里耶这本为打破现实主义光环而作的新小说,虽然打破了时间、情节以及人物等关键要素,但并不抽象,在多意义的情节模块中,依然有一个完整的类似于侦探的故事。如果没有阐释,并没有十分集中的体现出格里耶本身的创作主张。
  •     这本书我是在一个旧书摊上花了大概两毛钱买下的。之前不知道新小说,也不知道格里耶,买下它,仅仅是当时只有两毛钱。那会读高中,可能是八六年吧。很震撼的阅读体验,原来小说可以是这样!
  •     没觉着"新小说"有多新……从外壳上看似乎是侦探悬疑小说,最终却导向了荒诞的层面。"橡皮"中的俄狄浦斯阴影隐约投射出了全书的主调。这起莫名其妙的谋杀和乖谬的弄假成真的死亡,就笼罩在莫名其妙的氛围中了……
  •     老书了,看过的为数不多的几本小说
  •     第一次看完一本新小说~格里耶写了一个十分精致的故事。PS:感谢学校图书馆
  •     不是我喜欢
  •     纯粹的技术性小说,寻找除此之外的意义恐怕是多余。
  •     文本侦探是反侦探的!PS. 这文本不是谜,是谜底。PPS. 与之(和类似于它的)相比,任何文本都是谜语,是所谓虚设。PPPS. 和格里耶的策略相对照,博尔赫斯便屈居于弱势地位,起码就现实世界而言是如此。
  •     格里耶表现了他的野心 对小说的可能性是一大创造 但缺陷也在于 技巧性过于明显 不得不脱离境界型作家行列
  •     越看越有感觉
  •     我读得最早的新小说~~
  •     豆瓣之前,高中。补齐。
  •     蹲厕所里抽根烟我就脑子迷糊了.
  •     实在实在看不完
  •     #我底男神# 难得有好译本,教人愛不释手!虽有八十年代老问题:译者序剧透个底朝天,指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人的软弱@putengfei,但总体来说棒极了。早期细节书写比後期作品多点秩序,文风清爽而不青涩;戏仿悬疑小说等手法此後也曾多次使用,逆时序读去,互文是如此温馨。
  •     过去、现在和未来,现实、想象和推测,时间的同时性,空间的重复性,对物体的描写取代了对人物的塑造,客观准确的语言具有电影剧本的特征,叙述中任意的断裂和连接影响阅读,让文本变得枯燥。结尾峰回路转,令人意外。法国的新小说派。
  •     好看。伪心理悬疑很有趣,可以和《卡拉马佐夫兄弟》对读。
  •     “我就是老板!”
  •     我一直都不喜欢太现实的小说,尤其是这种琐碎的描述的。现实已经太令人烦,我们为什么还要在看小说的时候再烦一次。。。。
  •     高中图书馆借来的。没印象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