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草子的婚恋世界

出版社:宁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10
ISBN:9787227030225
作者:王若茜
页数:171页

章节摘录

书摘町人,作为日本民族中的一个特殊阶层,主要存在于明治维新前的“近世”历史上,即江户时代(1603—1868)。早在13世纪的镰仓时代,出现了“城下町”,町人作为“城下町”内生存活动的一个阶层开始初步形成。到了16世纪末的“织丰时代”,特别是丰臣秀吉统治的后期,町人身份、职份通过幕府法令得以确立。在法律上,町人与武士、农民区分开,形成了独立的阶层。德川幕府建立后,为巩固幕藩体制,进一步强化丰臣秀吉时代的“身份统制”政策,对町人阶层给予了更加严格和明确的限定。由于在经济活动中获得“独享”的权利和相对自由,町人活力进发,町人阶层开始快速成长、成熟,并在17世纪中叶后呈现全面兴盛的势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下町”的扩展,町人的成分也越来越复杂,逐渐成为城市居民的主体。“町人是职人(手工业者)和商人的总称,实际上二者也无法划分清楚。当然,提到町人时,多数情况下还是指商人,而且商人从事的行当也多种多样,他们也不全都居住在城市,也包括居住在农村和渔村开作坊和经商的。后来,町人的成分变得复杂多样,差别也越来越大,既有三井、鸿池这样拥有强大财力和特权的豪族,也有(因无财产继承权)被排挤出家族的次子、三子,以及从农村流浪到城里的‘困顿者’所谓‘町人’,在广义上通常指中世初期至明治维新以前居住于城市的手工业者和商人,狭义上则专指近世的‘城下町’内居住的町人……此外,在近世社会从事医生、文化艺术、教育、演艺等的城市居民,即除幕藩体制下的行政官员和领取幕府俸禄的武士以外的‘城镇居民’……视其为町人阶级的延伸部分”,广义上的町人,就延伸并包括了城市中除上层权贵和统治阶层之外的全部居民——即我们今天所说的普通的城市“市民”群体。    德川幕府一方面通过法律和政治伦理严格规定了町人的身份、职份和社会等级地位,似乎是构成了对町人发展的束缚和框制;而另一方面,作为幕府总体控制政策之一部分的“锁国”政策,却同时为町人作为一个阶段的成长、壮大并最终冲破封建政治规范创造了绝佳的历史条件。    德川幕府初创时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首先,由于在“织丰时代”基督教在日本国内迅速传播,不仅普通民众中信教者日益增加,就是某些谋求通过基督教扩大与葡萄牙人贸易的大名中,也有人信了教,成为“基督教大名”,个别传教士的活动甚至同下层民众的反抗运动结合在一起,这使德川幕府将军决定“强化对基督教的统制”。同时,由于欧洲人(葡萄牙和西班牙)总是喜欢将海外贸易与基督教传教活动结合在一起进行,这些又与部分大名试图摆脱幕府控制的活动内外配合,确实构成了对江户时代初期封建政权、国家体制的威胁。为了抵制基督教,掌控对外贸易,进而控制地方领主势力,钳制人民的思想,保证幕府统治长治久安,德川幕府发布“锁国令”,从而使日本进入了锁国时期。锁国令始于1633年,又后于1634年、1635年、1636年、1639年相继颁布,主要内容有三点:禁止日本人出航海外;禁止基督教;限制外国商船的贸易,在外国商船中,禁止西班牙、葡萄牙人前来(即最热衷于将贸易与传教结合的两个国家),对中国商船和荷兰东印度公司,则只限于在长崎进行贸易。    锁国令表面上是“攘外”的,实际上主要是为了“安内”,是为了维持幕府政体,“是维护强本弱末的幕藩体制的政策”。所谓“强本弱末”,就是强化作为“本”的幕府的实力和统治,削弱作为封建体制之末的诸藩,特别是西部“外样大名”的势力,“这是保证幕府平安无事地控制大名的政策”。具体的办法主要是没收大名们的大型商船,禁止其再造大船从事对外贸易,幕府同时对生丝等主要商品实行专卖制度。这样,幕府就通过锁国、禁教、“强本弱末”等政策,从精神信仰和经济贸易活动两个方面强化了对地方大名以及全国民众的控制,在江户最初的几十年里,稳固了其政治上的统治权。    从町入的角度看,锁国政策限制了对外贸易,却使日本“倾注合力建立自给自足的体制”,生丝、纺织品等原来主要靠进口来维持的日用品,逐渐由国内生产来替代了。这样不仅促进了日本国内的农业、养殖业和手工业发展,更重要的是,与“自给自足”相配套,形成了“内循环”的国内贸易体系,而撑起这个内贸体系的正是新兴的町人阶层。    另一方面,在外贸上,幕府加以严控,只保留少数几个通道,与外界进行商贸往来,保持政治、外交、文化方面的联系。虽实行了主要商品的专卖制度,但幕府不可能直接地长期从事专卖贸易,而将专卖贸易的权能“特许”给一些特定的大商人,给他们颁发特定商人的专卖凭证,这样就促成了江户初期一批特权豪商的产生,他们成为上层町人的一部分。    同时,幕府的政治统治方式,如“参觐交替”制,也使江户、京都、大阪等城市人口迅速膨胀,在财政支持、生活服务等多方面,地方诸侯和幕府本身对町人的依赖都大大加剧了,而町人正好也要倚重统治者的权势来发展产业、积累财富,这样,两者就结成了互为倚重、不可分割的关系,町人实际上已成了除武士阶层之外与权贵阶层关系最紧密的一群人,而他们在经济、思想、文化、生活上的相对自由度显然是超过武士阶罢的。这样,德川幕府初期实施的一系列稳定统治政策的最大受益者,除了幕府自身外。便是日本的町人阶层了。正是凭借这样的天赐良机,町人阶层迅速壮大。逐渐掌控了日本的内外贸易,进而左右了日本国家的经济命脉。……P11-13

内容概要

王若茜,1954年5月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市,现任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教授。从事日本文学与中日比较文学研究。代表性学术论文有:《从“每月抄”的“有心”理论看日本传统文化的审美特征》(吉林大学社会科学报)、《井报西鹤的“浮世草子”与中国“三言二拍”的文化毕较研究》(日本国学院大学杂志)另发表过十多篇学术论文。

书籍目录

引言第一章 性爱的狂欢:对井原西鹤“好色物”的总体解读井原西鹤的生平与创作简述 町人婚恋行为的历史背景及变迁西鹤笔下町人婚恋行为的诸类型第二章 婚恋意识的协奏曲:井原西鹤“好色物”中的美学理念町人婚恋意识中的性、爱、情、死 粹:、“好色”文学的审美精神 “好色物”中町人婚恋意识的理想化西鹤的女性观及其笔下的女性美 第三章 想象与阐释:井原西鹤“好色物”的哲学文化世之介论:对现世的僭越 爱痴癫狂的释义 逃向苍天:对世之介出海逸游的想象性阐释町人生命:日本近代化的动因 第四章 异质与落差:“三言二拍”与“好色物”比较研究 “三言二拍”的婚恋观与“好色物”的可比性 作家命运与文学观念 圆熟与生鲜:文学表现上的差异 结束语 婚恋观、生命观与中日近代文化的不同命运出版者的话

编辑推荐

井原西鹤是日本古代文学史上著名作家。江户文学的成熟,是与他的“ 浮世草子”文学分不开的。西鹤一生的小说创作大多取材于町人现实生活,表现了当时日本社会的某种准近代意识。他主张町人自强不息,积累财富,创业发展,刻画了一系列日本町人理想化的生动形象。“浮世草子”文学是日本封建社会体制日益衰微和町人以资本强势走上历史舞台的一面镜子。 本书通过对“浮世草子”的深入解读和阐释,并与“三言二拍”中的婚恋题材作品进行比较研究,揭示遮蔽于町人生活之下的精神特质,展现出历来为研究者所忽视的町人生命中的僭越性、“癫狂性”反抗性,力图证明正是这些精神素质构成了日本近代化动因的内核。 本书是《人文日本新书》系列中的一本,该系列是一套具有丰富文化内涵与深刻人文精神的新型文化学术类图书,每册突出一个人文主题,小题精作。其体现了学术前沿、专家功力;体现了中国学者透视日本文化的独到见解。语言规范而不板滞,平易流畅,理、趣相得益彰,体例设置灵活生动,图文并茂,亲近阅读。对增进国人对异质文化的认识与了解,扩大视野,提升跨文化平等对话的能力,促进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具有深远而悠长的意义。

作者简介

井原西鹤是日本古代文学史上著名作家。江户文学的成熟,是与他的“ 浮世草子”文学分不开的。西鹤一生的小说创作大多取材于町人现实生活,表现了当时日本社会的某种准近代意识。他主张町人自强不息,积累财富,创业发展,刻画了一系列日本町人理想化的生动形象。“浮世草子”文学是日本封建社会体制日益衰微和町人以资本强势走上历史舞台的一面镜子。 本书通过对“浮世草子”的深入解读和阐释,并与“三言二拍”中的婚恋题材作品进行比较研究,揭示遮蔽于町人生活之下的精神特质,展现出历来为研究者所忽视的町人生命中的僭越性、“癫狂性”反抗性,力图证明正是这些精神素质构成了日本近代化动因的内核。 
本书是《人文日本新书》系列中的一本,该系列是一套具有丰富文化内涵与深刻人文精神的新型文化学术类图书,每册突出一个人文主题,小题精作。其体现了学术前沿、专家功力;体现了中国学者透视日本文化的独到见解。语言规范而不板滞,平易流畅,理、趣相得益彰,体例设置灵活生动,图文并茂,亲近阅读。对增进国人对异质文化的认识与了解,扩大视野,提升跨文化平等对话的能力,促进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具有深远而悠长的意义。


 浮世草子的婚恋世界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一般
  •     还成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