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妹妹

出版社:印刻文学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
ISBN:9789866631269
作者:张大春
页数:224页

作者简介

九○年代台灣青春小說的時代領軍作品
本書是90年代風靡台灣書市的少年大頭春生活週記的概念作,整體風格迥異於張大春向來作品裡以男性為主的基調,透過暢銷的少年大頭春回頭寫其妹妹的故事,這本銷售突破十多萬本的暢銷書並非以逗趣搞笑贏得讀者,它深入處理少年的青春困擾,觸及少有的兩性問題。主角藉著觀看妹妹0歲到19歲的生命旅程,穿插對自己家庭父母關係的感受,思索自己(男性)對兩性問題的迷惘與坦承的悔悟。張大春透過本書給台灣的少年啟蒙書做了一次強大影響力的示範,通俗卻不落俗地寫出台灣高中到大學生世代青春的騷動與不安。更有人以台灣版的《麥田捕手》形容之,十多年來多次被中學老師選為新生必讀書單,因為性別議題,北一女等女校老師們更推崇有加。
近年寫作邁入成熟期的作者張大春當年捕捉青少年的內心,幽默怪誕,自成風格,一時引領風潮,十多年過去這本書不但仍趣味橫生,更讓人注意其主題的深刻,就像小說裡主角大頭春曾自道:男性的誠懇是如此艱難的啟蒙經驗;它可能來得很晚,可能永遠不會發生。
本書目錄新版自序 重逢的告別
我的禮物
嘔吐
新人類女士
初戀
她的禁忌
關於治療
我們剩下軀殼
聆聽與訴說
笑的甦醒
死亡紀事
終結瘋狂
附錄
旁觀我妹妹靈魂活著的謎/陳美桂(北一女教師)
青春的哀愁事怎麼回事──讀大頭春的《我妹妹》/楊照


 我妹妹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08年新版自序里的结语:「继续创作这件事唯一显示的重大意义,即是跨越了一个打了结的人生阶段。我脱离了熟识的生活圈,卸除了熟练的写作习惯,更漠然与冷静地看着90年代成为上一个世纪的遗骸,承认自己不但不了解我妹妹,也不了解单纯的爱与信赖,就像我不了解梦一样出现的作品──作品总在跟我告别,而我一向是直到与记忆的岁月重逢之际,回过神来,才明白自己告别了甚么。」大头春不曾创作了他妹妹,这本书也不是世纪遗骸。妹妹刚好在一个需要他诃护照顾但又独立得可以挑战自己的年纪,这妹妹,是他自己,是我们自己终生所找寻但又永不可即的另一半。妹妹需要我,我需要妹妹的需要,妹妹需要我需要妹妹的需要…大头春虽然顽皮,到底比 Arundhati Roy 世故,他知道什么不好玩,所以那个另一半是妹妹,那永远不会和她上床的女孩。Roy在The God of small things「微物之神」里面写一对双生姊弟,写大英帝国殖民时代的印度,绅士淑女,牛津板球;然后印度独立,家逢巨变,一夜间一切烟消云散,双生儿一个去了英国,一个留在印度。许多年后,两人在垂暮之年重逢,弟弟和姊姊在拥抱中交合,弟弟终于回家了。双生儿的灵肉合一深有象征意义,隐喻印巴分隔。大头春决不敢在华语文字里写这些东西,毕竟我妹妹祇是游戏文章,犯不上离经叛道,更无意惹事生非。她妹妹祇得和某男人造爱,然后堕胎,然后,然后‥‥「遗憾的是,我永远无法对现实那些满口为了好玩而生活、而工作、而掩饰其浅薄无行的人产生一丁点类似的同情。我渐渐意识到:90年代就是葬送在这样的笑声里,配合着满口解构、颠覆、拼贴、后设的谵妄术语,而后虚脱得一蹶不振的。」在新版自序里大头春批评那个年代,以好玩代替深刻,以嬉戏掩盖疏懒,以谵妄术语代替深思熟虑的年代。可大家都经验过这样的窘境,当大家的目光都看着你,对你充满期望的时候,我们却垮掉了,只能笑着为自己解脱,哦,祇是玩玩吧。这个年代的问题是没有父亲。我们所面对的,爸爸也一脸惘然。深思熟虑、精心琢磨并不能解决我们的困境,爸爸不但不能在困难的时刻和我们一起,反倒成为我们的绊脚石,在需要勇气的时候老是叫我们回到过去。然后大头春和妹妹一起搞垮爸爸的画展,以报复他对妈妈的精神虐待──但爸爸也何尝不是和大头春、妹妹一样,以好奇的眼光,以勇气去学习面对这个新世界?不同的祇是他是爸爸,他为学习、为探险所付出的学费本来是应该留给孩子的,他用在自己身上就是不对了,对吗?大家都渴慕那个过去的世界,「爱的教育」那个相信单纯的爱和信赖的世界。一切不因好玩,是因为甚么呢?造爱若不是为了好玩,难不成真的为了生儿育女?那么一年一次不就够了?所谓「生命的另一半」,和你做爱,生孩子,分家产的那个,像佛洛依德黑房里的黑猫;算了吧,大头春相信和妹妹之间的爱和信赖,像是对着镜子的水仙花。纵然我儿女成人,但许久年后,我还是那个大头春。(29.5.09改写)
  •     張大春《我妹妹》再版,瑪莉學姐取笑我是因為封面那雙白晢的腿才買的。我頗為心虛︰「哪有!你看到雙腳,我看到的是『張大春』。」那雙腿一定過了23歲的模特兒的,蒼白和不自然的色調明顯是長年不接觸陽光和化妝加上攝影師採光而成。其實我判斷模特兒年齡的依據不是腳,而是手。那雙手不屬於21歲以下的少女的,缺少稚氣卻有著剛進社會的老練,又欠缺成熟的圓潤和無奈。進入內容和正題。書後附二評,儘是渲染此書為何是憂傷的青春文學,北一女教師那篇文章,暴露了她中文系背景的事實,用虛無的詞語點染不具象的小說本體。楊照則將此書置於張大春的創作脈絡來分析和評斷,然而兩者的主題均是兩個字「憂傷」,等同張愛玲即是「蒼涼」的概斷。說實話,從《我妹妹》中,我讀不出憂傷。如今傷痕氾濫,張大春的「憂傷」相較郭敬明、安妮寶貝等,明顯太老了!既年老又老成,仿佛是中年漢離開青春的迷宮後回憶往昔的文字。《我妹妹》當中的主題是憂鬱的叛逆。沒錯,青春期的叛逆、抑鬱和憂傷多於憤離。青年人面對社會和成人施加自身的象徵意義不太了解,他們害怕被他人定型,卻無法給自己定位。為自己定位的焦慮,對外力干擾的反作用力,使得青少年閉鎖而排斥地尋找出路,怎麼也找不到反使自己抑鬱,這種抑鬱久而久之成為壓力,最終爆發就是所謂反叛的青春。其實不打破蛋殼哪來缺口?沒有缺口哪來的路?鐅開蛋殼畢竟要靠自己。《我妹妹》講的正是這樣的故事。大頭春和妹妹均於閉鎖青春之中,不同處在於妹妹借各式各樣的問題剖析大春,像鑿子,鑿穿大頭春的蛋殼。妹妹亦希望從哥哥答案中尋得蛛絲馬跡打破殼,尋得路子,但哥哥從不正面回應,只好透過各種手段,甚至不惜懷孕來解構自己,藉此了解父母為何誕下自己的理由(她不知道父母生下她是沒理由的,證明她尚未成人)。因此,妹妹的確是哥哥的禮物,反觀哥哥未能為妹妹解困,導致她人生的階級損毀一段,責任在所難免。此書想版時想必是哄動的,不論青少年觀點,單從打破時間的敘事技巧,可知張大春的文筆和組織能力。然而近年青春文學太多,張大春文字質樸簡潔,質樸是成人專利而非青少年。青春的憂愁必定建期於繁瑣。不然,為了生活拼搏,除生存外沒其他選擇路可走,誰有空怨天尤人?若非吃飽飯等拉屎的年青,誰有空為那些解也解不通,猜也猜不透的疑團迷惑?因此青春的文字繁複瑣碎幾乎已成定律,成人眼中一堆無病呻吟,只關注自身以致內容空洞匱乏同一件小事重覆好幾十次,這才是青春的本質。因此,黃貽興的長句、性描寫、充滿張力的結構和象徵意義,全部砌起來也好單一也好,都勝過《我妹妹》不痛不癢的佈置。不能說張大春及不上年輕一輩,只能說,時代變了!http://housescheung.blogspot.com/2008/11/blog-post_27.html
  •     一,成人礼:堕胎,是妹妹的成人礼。人的行为模式一直在重复。如何打破怪圈?当伤害像抽水马桶,一旦启动,便循环流转,随着生命周而复始? 妹妹选择堕胎,中止生命诞生——孩子气的决绝反抗。二,说话 妹妹二岁前不说话,说话“有什么意义”呢?她呕吐,吃屎,屎在文中的另一含义是父亲。直到最后,妹妹拿起话筒:“疯了,这是遗传!”妹妹张开口,吐出希望,也许是唾沫。三,用理性FUCK理性我不反对存在主义,不反对心理分析,不反对一脸大胡子的马克思拉登,但当一种学说成为权威,成为钦定的价值观后,它蜕变为一次性避孕套,人们利用安全套安检,防止某些人通过,套住不小心溜出嘴的敏感词。四,这儿讲的不仅是残酷青春物语。“我所不了解的岂止是我妹妹,还有骚动的九零年代,甚至我自己。”——是的,我们即不了解别人,也不了解自己,不用说看清大世界,就是自以为掌握在手的细节、情绪,也是那么不清不楚。

精彩短评 (总计8条)

  •     这个版本居然不全。。看个再序言都晕乎了。
  •     增加了新的序
  •     张大春新序倒对时代作了注脚。
  •     忘了,再看一遍好了
  •     有想法的青少年
  •     喜欢这个封面,果断又买了一本……嘻嘻……
  •     青春期骚动,题材在华语文学中少有人触及。
  •     張大春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