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巴托罗缪大屠杀

出版日期:2015-1
ISBN:978730125086X
作者:(法) 阿莱特·茹阿纳 Arlette Jouanna
页数:384页

内容概要

阿莱特•茹阿纳,蒙彼利埃三大荣誉教授,长期从事法国十六世纪史研究,在法国贵族、宗教战争、十六世纪法国政治史研究方面成绩斐然。主要著作包括:《反抗的责任》(1989)、《宗教战争历史与词典》(合著,1998)、《文艺复兴时期的法国》(合著,2001)、《圣巴托罗缪大屠杀》(2007)、《十六世纪的法国(1483-1598)》(2012年第五版)、《绝对权力》(2013)。

书籍目录

目录
导言圣巴托罗缪大屠杀的谜团
大屠杀前的庆典 思考不可思之事 政治与宗教 找寻史料
上篇脆弱的和解
第一章疑云笼罩的1570年和平协议
遗忘之难 重建公共秩序 查理九世履薄临深 严重的互不信任 吉斯家族的复仇 天主教徒的愤恨
第二章联姻大计与国际关系
联姻网络 尼德兰“乞丐”的自由 悬而未决的战争 科里尼铤而走险的计划 “凯旋式”婚礼
第三章打破和平的谋杀
伏击 幕后元凶无迹可寻 巴黎市民的狂热与恐慌 被谋杀的和平
中篇天主之剑,国王之剑
第四章外科切除手术
国王颜面尽失 特别司法程序 “处决” 清剿蒙斯的法国人
第五章天主教徒的愠怒
胡格诺派是动乱分子? 对内敌之战 从战争到暴动 外省大屠杀的迷雾
第六章王之真理,国之理性
欧洲的困惑和疑虑 国王控制信息的努力 大一统的乡愁
下篇解读与反击
第七章圣经对新教徒之不幸的解释
上帝的审判 殉教者的见证 大屠杀殉教者名册 一段充满奇迹的历史
第八章对法国人之不幸的政治解读
受控诉的绝对权力 爱的秩序之终结? 维护“公益” 反暴君同盟
第九章国王之死,或大屠杀真正意义的揭示
血腥之死,殉教者之死 对国王的过度神圣化 不满派的短暂胜利 走向接受宽容
结论 附录1572年大屠杀遇害者社会职业统计表
史料与参考书目
索引
人名地名译名对照表

作者简介

1572年8月18日,巴黎举办了一场隆重的婚礼,玛格丽特•德•瓦卢瓦和亨利•德•纳瓦尔结为连理。这场婚礼本应是天主教徒和新教徒和解的象征。然而,就在婚礼后的第六天,法国国王的御前会议一声令下,胡格诺派的首领被当即处决。随后,天主教徒又对新教徒展开大屠杀,亡者成千上万,男女老少皆成为刀下亡魂……
从一场象征着和解的婚礼到一场极端暴力的屠戮,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对胡格诺派数位领袖的“预防性处决”如何演变升级为一场波及全法的大屠杀?法国国王、太后、吉斯家族、西班牙国王究竟扮演了何种角色?对于这些由来已久的谜团,阿莱特•茹阿纳提出了一种新的解读。
圣巴托罗缪大屠杀既不是卡特琳娜•美第奇的诡计,也不是西班牙策划的阴谋,更非出于法国国王清剿新教徒的意愿。查理九世当时认为王权受到极大威胁,在这种特殊的局势下,他决定采用特别的司法程序。而在他被迫使用这种极端解决方案的同时,他实际上确立了国家理性的逻辑——尽管这种逻辑彼时尚未形成理论。
大屠杀的悲剧在法国造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断裂,引发了人们对王权的根基与界限、以及不服从的合法性的思考,同时也令人深思宗教分裂对王国传统造成的弊害。但是,从政治上恢复王国传统的愿望却遭遇到反击,对国王的过度神圣化打开了波旁王朝通向绝对主义的大门。
本书荣获法国第八届基佐奖、美国历史学会颁发的2014年度J.拉塞尔•梅杰奖(J. Russell Major Prize)。”


 圣巴托罗缪大屠杀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圣巴托罗缪大屠杀》专门用一章阐述了事件所处时代的国际关系格局,然而正统意义上的(欧洲)国际关系历史还没有开始。学界一般以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会作为国际关系的肇始,一纸和约虽然意在为天主教与新教历时三十年的惨烈战争画上一个句号,却无意中开启了一套新的政治游戏规则:主权国家是国际关系的主体;国与国的争端通过国际会议加以解决;会议条约必须遵守,否则可进行集体制裁;外交代表制度正式确立,外交使团由此成为之后三百年决定世界格局的重要力量。当然,任何理念与规范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主权国家和利益至上是国际关系的两大要素,而这些理念的发展,我们都能在七十多年前的这场浩劫中看到些许端倪。对于国际关系历史研究来讲,圣巴托洛缪大屠杀不啻于“史前史”的存在。首先是对内绝对主义国家观念的形成。查理九世在整个事件中尝试了一种实用主义策略,将自身从宗教纷争中独立出来,以国家理性为由,把自己当做在天主注视之下唯一的守护者和仲裁者,希望以“臣民”概念包容势同水火的宗教分裂。这种国王神圣化的努力随着大屠杀而为世人逐渐接受,最终成为路易十四“朕即国家”的滥觞,法兰西化身专制王权的政治试验场。但是反对的余音不绝,大屠杀后的第五次内战中,能够让天主教和新教温和派联手的动因,便是“暴君”的存在。有趣的事实是“国王的两个身体”论述与博丹的共和六书分别在大屠杀前后出现,这个时代的“国家”与“王权”从理论到实践都面临着巨大的张力。然后就是国际关系中利益至上国家观念的演进。在屠杀发生后,查理九世不断尝试以“国家(国王)安全”作为向两大阵营解释的主要说辞。虽然任何时代共同体都存有某种程度的逐利准则,但是将国家利益作为国家运行的核心在那个时代依旧标新立异,这从两派教徒的愤怒、各国王室的疑惑中可见一斑,这种将精神和世俗领域区分而来的行为尚不足以被人们持久的接受。勒班陀之后法国受到了神圣同盟的鄙视,而三十年战争后法国得到了阿尔萨斯和洛林,法国在这期间不断强化了对于国家利益正当性的解释,大屠杀则成为了在全欧推广这一理念的契机。除此之外,英法关系与西法关系、国家间条约的约束、外交官在事件中的作用都在整起事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相比于宗教和封建姻亲关系,这些外交行为并非常态,但这个时代展现出的国家间交往的规则正在逐渐向1648年靠拢。当一个国家开始以其本身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思考自身利益时,神学最终难免走向工具主义。无法理解这种转变的上帝的子民,决定用自己沾满鲜血的双手捍卫信仰。特别的,这里是巴黎,1572年的漫天血色让人不禁联想起1789甚至1968。在国际舞台上,国家是独立存在的行为个体;在其统治区域内,国家则面对着共同体内枕戈待旦的宗教派别,不断冲突的意识形态和利益集团。这场大屠杀仅仅是这种张力的一次暂时性释放,这时的法国还不能及时有效地管理和利用这种民众的力量。当她可以更熟练地运用这股力量时,也正是旧时代落幕,新时代开启的时刻。
  •     我所工作的地方在宁夏,众所周知宁夏回族自治区是中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地。在很久以前,回汉严禁通婚。据说伊斯兰教有一条教义,大意是穆斯林(信伊斯兰教的人,伊斯兰信徒)只能与穆斯林相爱结婚,绝对不能和非穆斯林相爱结婚,在伊斯兰教信仰中,穆斯林是信教的,是高贵的,圣洁的,而非穆斯林,是不信教的,是有待教化的。而且,穆斯林禁食猪肉,他们坚信凡是食用了猪肉就会变得不洁净,所以非穆斯林都是不洁净的。其实回汉通婚也不是不可以,要么一方必须放弃信仰,要么一方必须入教信教。但要穆斯林放弃伊斯兰教信仰,那是万万不可的;而皈依伊斯兰教又需要经过严苛的仪式。对于非穆斯林而言,入教就意味着必须放弃家人去世后,进行上坟、烧纸等汉人拜祭活动的权利……由此可见,不同信仰的人通婚需要克服很多的困难。正如16世纪法国国王查理九世之妹玛格丽特•德•瓦卢瓦,这位天主教公主与新教领袖纳瓦尔国王亨利•德•纳瓦尔的联姻。之所以称之为联姻,是因为这一婚姻是由查理九世极力促成的。为了与当时的霸主西班牙相抗衡,1570年查理九世迎娶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次女——奥地利的伊丽莎白,通过这一联姻在天主教的阵营站稳了脚跟。但欧洲的和平需要双方势力均衡来维持。因此,法国还需要在新教阵营找到一股能够制衡天主教阵营的力量。经过再三筛选,法王决定将其妹玛格丽特嫁给亨利。虽然法王明知天主教教徒和新教教徒的信仰教义有很大的差异、两位年轻人素来不和且根本不配——“玛格丽特是‘瓦卢瓦家族的珍珠’,风度优雅又饱读诗书,而亨利近乎粗鄙”。查理九世认为这场联姻可以结束法国多年的宗教战争,实现其美好愿望——“看到我的臣民能够共同生活在真正的团结、和平与安详之中,忘却曾经的不快……所有的法国人,无论是天主教徒还是新教徒,遵守和平敕令,在和平、团结和友爱中,彼此像亲兄弟和同胞一样继续生活”,这样他的王国就能恢复曾经的辉煌。这场联姻的用意不仅仅在宗教,而且它还能扩充法国当时的版图。然而,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因玛格丽特和亨利的表亲关系以及不同的宗教信仰,双方结合需要得到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的特许,但在这位天主教皇的眼中,玛格丽特公主与一位异教徒的婚礼是“对天主的亵渎”、“对灵魂的祸害”,所以他拒绝颁布特许,除非,亨利改信天主教。——这就同本文一开始所述的回汉通婚,需要伊斯兰教徒放弃他们的信仰一样,亨利断然拒绝了。尽管如此,查理九世依然决定,在未获教皇特许的情况下照常举办婚礼。几天后,惨绝人寰的圣巴托罗缪大屠杀发生了……也许,这一场盛世的婚礼并不是导致大屠杀的直接原因,但它将大批 胡格诺(新教)贵族及教徒引致巴黎,为“将异教徒一网打尽”提供了条件——新教教徒,老弱妇孺,无一幸免……浪漫的塞纳河,见证巴黎史上最血腥的一夜——圣巴托罗缪大屠杀。
  •     1572年8月24日,周日,圣巴托罗缪之日。这天,巴黎的街巷潮湿异常,“就像是下过一场大雨”——一位路过巴黎的斯特拉斯堡市民如是说。实际上,街巷中闪烁的不是雨水,而是鲜血。这天夜晚,新教军事领袖海军上将加斯帕尔•德•科里尼在他位于贝蒂西街的府邸中被天主教徒的英雄吉斯公爵手下的一队士兵杀害了。科里尼的几位主要军官被法国与瑞士近卫队从床上拉下来,解除了武装后拖到卢浮宫的庭院中,长矛穿喉。这一切都是在法国国王查理九世的许可下进行的。究竟是何种压力迫使法王同意如此做法?史学家对这一事件的解释仍然各执一词。第二天,太阳升起,巴黎城内一片屠戮之景。天主教徒头戴装饰着十字架的帽子,臂缠白色袖章——这两个标志象征着他们认为已不复存在的纯洁,穿梭于巴黎的大街小巷,以天主之名追捕着“异端”。全副武装的士兵挨家挨户搜查,一旦发现新教徒就拖出屋外,不经审判便立行处死。新教徒常常死无全尸,衣不蔽体,被抛至塞纳河中。新教徒的尸体堆在巴黎城中的广场与十字路口,随后被人用小推车弃至河边。鲜血染红了塞纳河河水。一位来自米约的加尔文宗教徒记载道:“巴黎人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吃河里的鱼,因为河水已被完全污染,尸臭扑鼻。”在圣日耳曼城郊,新教徒的尸体被抛入教士井中——此井一直以来都是当地人用来扔牲畜骨头的。老弱妇孺,无一幸免。嗷嗷待哺的婴儿被从母亲的怀中夺走,抛至河中;老少全家灭门,主仆同遭毒手。死者的住所遭到洗劫。破晓前,欧塞尔圣日耳曼教堂那令人惶恐的钟声响起,旋即被附近教堂的钟声传播开来。空气中回荡着被割喉者的呻吟声、杀人者的呼喝声与火枪开火的声音。法国国王为一场如此大规模的屠杀感到惶惶不安,躲在卢浮宫中。人们对国王颁布的止屠杀令不屑一顾。巴黎城已落入誓死铲除异端的最为狂热的天主教徒手中。其他人惊魂未定,躲在自己家中不敢外出。巴黎大部分街道都安设了岗哨,盘查过往行人,逃亡者一旦被揭穿伪装便会被送交刽子手。任何想出城的人都需出示有效的通行证。巴黎各城门连续三天紧闭,新教徒从城里逃脱的机会渺茫。一位来自曼托瓦的天主教医生菲利波•卡夫里亚纳虽然十分敌视新教徒,但作为这次大屠杀见证人,他深感骇然:街上举目皆是被剥下的衣服、千疮百孔的尸体。塞纳河中同样如此。死者的性别、年龄与社会地位已无从辨别……一些人在街巷中四散奔逃,另一些人则紧追不舍,口中大喊:“杀死他们!杀死他们!”这是一场真正的杀戮。但我们也能见到,一些男女顽固异常,刀已架在脖子上仍不肯为了免遭屠戮而放弃自己的信仰,反而希望成为魔鬼的殉道者,他们因为自己执拗的无知同时失去了肉体与灵魂……然而,这场屠戮也没有给我们天主教徒带来往日的兴奋与狂喜,因为这一场景委实过于恐怖,过于悲惨……所有人的帽子上佩戴着白色十字架,左臂缠着庆典时佩戴的袖章。当时的接头口令是“天主万岁,国王万岁!”,以便能够辨清敌我。这段记述中提到了新教徒有可能选择放弃信仰以保全性命。而其他记述却没有同样的记载,仅仅描述了凶手的残酷无情。一些胡格诺派信徒被投入监狱,晚上即被处死。所有家族成员都难以幸免。这场屠杀持续了一周,死亡人数在前三天达到顶峰,后虽有下降,但直到8月30日周六仍有人被杀。8月28日周四,上文提及的那位来自斯特拉斯堡的市民就亲眼目睹了一位临产妇女被处死:这是一位衣着华贵、“漂亮迷人”的伯爵夫人。尽管她不断哀求,但却仍被剥光衣服,除下首饰,身中数矛后被抛至塞纳河。他写道:“在她倒下的时候,我还看到腹中胎儿在轻轻蠕动。”过了一会儿,他又看到一位金银匠的伙计试图从屋顶逃走,却被火枪射中。周六,他又目睹了三位刚刚被屠杀的遇害者尸体被抛入河中。巴黎大批新教徒因这场血腥的屠杀而丧命。他们虽然在巴黎这个拥有大批天主教徒的城市中只占少数,但在屠杀前也有几千人。在这血腥的一周中,有多少人失去了性命?我们无法相信当时人的估算——因宗教信仰与立场的不同,对死亡人数的估算也相差甚远,一些人认为是一千,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达十万。我们能够确定的是支付给圣婴公墓掘墓人的工资总额,他们负责埋葬被塞纳河顺流冲到夏佑、帕西、欧特伊与圣克鲁的尸骨。据此估算,埋葬尸体总数约为1825。5这个数字仅仅反映了巴黎部分遇害者的数量。我们认为,比较可信的数字是至少约三千人遇害。在接下来的几天中,外省约15个城市也发生了屠杀事件,全法罹难者总数增至万人左右。妇女被开膛破肚,老人被刺穿喉咙,儿童被抛至河中,男人被残忍去势,凶手嗜血狂热:这便是当时的人对1572年8月24日的记载所留下的回忆。巴黎画家弗朗索瓦•杜布瓦逃离巴黎,到瑞士避难,避免了一场杀身之祸。他的一幅油画反映出的正是一片充满暴力、仇恨、野蛮的凶残杀戮场景。

精彩短评 (总计46条)

  •     确实很好。
  •     推论和叙事都精彩!
  •     素材
  •     写的挺精彩!
  •     没认真看
  •     写的非常漂亮,最后三章尤为出色,非常合格的旅途读物。
  •     写的非常发人深省。
  •     在这件事上,到底宗教是政治的幌子还是真正的信仰我已经分不清楚了……还有,最近看的历史书全都是屠杀,我有点不太好了……赶紧去看点脑残小说解解闷。
  •     只有在与宗教之黑暗愚昧进行权衡比较时,才会感知到政治其实是个好东西。
  •     拍案惊奇
  •     我读到的都是“事与愿违”。“发动圣巴托罗缪大屠杀这一危机的本意是重树君主权威,却在实际上令其受到动摇”(天主教与新教矛盾加剧,难再受屠杀间接导火者查理九世的控制)。讽刺的是,为了永葆和平,到17世纪君主再次被神化依然可溯源于这一“悲剧性的宗教战争”。似乎一切都关乎王权(即便他不作为而任其发生),真.潘多拉之盒!
  •     第一次知道圣巴托罗缪之夜是在大仲马的小说里,当时只以为纯是宗教冲突事件。但是这本书站在不同人物的视角从政治、宗教多个方面对事件做了分析与论证,非常详尽,很有启发性
  •     作者以翔实的史料剖析了圣巴托罗谬大屠杀的前因后果。最后的结论是值得反复琢磨的 黑暗时刻的意义在于它们能够教育人们承担起记忆的义务。如何能避免由于他者的恐惧造成的悲剧这一命题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     既有事件又不乏分析
  •     考据严谨,还原了教会历史上黑暗的一天。需要补充的是,很多现代人,尤其是中国读者可能难以理解事件中极端天主教徒的恐怖行为,为何对“异端”充满如此大的仇恨?这要从当时人的观念去看。他们认为,异端与杀人犯是等同的,后者只是杀人肉体,而前者则是谋杀人的灵魂,将人带到地狱里,永世无法超生。因而传播异端者,是可憎的,是魔鬼的仆役,是全民皆曰可杀的。明白了这点,就不难理解他们疯狂的行为了。
  •     果然是好啊~
  •     一起宗教屠杀事件,写得如此的富有故事性,其情其景,让人历历在目。而且前因后果,也叙述得很是清晰。法国的历史学家果然是能够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入手,还原历史的现场。最有趣的,则是关于罪行之后国家机器的掩盖与搪塞。
  •     可以结合《罗芒狂欢节》一起看
  •     分析得很好。新教徒的预言式史观:「他们试图找到在以色列时代、当前时代和最终审判时出现的周期性焦虑之间的相似性……三个时代被这神秘的相似性联结在一起,历史的长度以隐喻的方式缩短为真理胜利的一刻。」
  •     一场血色的婚礼——“圣巴托罗缪之夜”是一个被高度文学化的历史事件,本书的国际化视角却令人耳目一新,更出彩的是对事件前后法国君主的统治力分析,并论及其波及法国大革命的深远影响。
  •     不要再给美第奇太后发锅了好吧!最后的对之夜的影响总结很精辟!
  •     卡特琳娜·德·美第奇和胡格诺派,经典矛盾;婚礼与屠杀;“因爱而生的谋杀”,因和平而生的屠杀;阿佳妮《玛戈皇后》的背景。
  •     国内这方面的书太少了 找到一本就很惊喜
  •     未完待续……152
  •     翻译得很棒
  •     书很好看,只是对当时的法国和宗教了解不多,好多人名记不住
  •     有点像是尤菲公主宣布恢复11区为日本的屠杀大会
  •     宗教作为智人一系列想象出来的故事,在对人类思想改造上一直颇有建树,煽动起来的仇恨和屠戮绝非“文明”可以约束,“通过思想改造使得人们看到一个亟待被消灭的假想他者,这种视角的扭曲,难道不是随时会死灰复燃的么?”然。
  •     遗忘,说明没有直面问题的勇气。遗忘,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     “国家罪行”
  •     和后来的九月屠杀,红卫兵暴行,伊斯兰国一样,都是愚昧不自知的人群,在高层的默许下,以国家,宗教的名义,进行的血淋淋的反人类罪行
  •     “大屠杀在成为一种对肉体的暴行前,首先在思想上对人进行改造,使他们看到了一个需要被消灭的假想的他者。这种恐惧与焦虑、这种视角的扭曲,难道不是随时会死灰复燃么?”
  •     翻译质量理想,作者是个讲故事好手
  •     当初在某校“访玩”时候读完的。以信仰之名。。。
  •     紅衛兵也是這樣的由來咯。
  •     比推理小说精彩。
  •     原来玛戈王后在真实的历史中就是一枚不起眼的棋子
  •     莫非冰火的血色婚礼是受了这个事件的启发?
  •     好书。在接近和解的一瞬间被暗杀的一方反而激起了暗杀一方的罪恶感。
  •     将灰尘抽丝剥茧的乐趣
  •     非常好
  •     国家的近代理性建立之曲折及其必然曲折。佩服法语的翻译工作,人名儿看着简直战争与和平。
  •     大屠杀使新教徒认识到法国转变成纯粹的新教国家的可能性的彻底丧失,也让双方信徒走出了传统的自然式的慈父式君主制,而开始意识到需要对君权进行限制和监督的必要性,从而开启了宪政制君主制,并且进一步将政治与宗教,信徒和公民区分开来。
  •      分析得很好。新教徒的预言式史观:「他们试图找到在以色列时代、当前时代和最终审判时出现的周期性焦虑之间的相似性……三个时代被这神秘的相似性联结在一起,历史的长度以隐喻的方式缩短为真理胜利的一刻。」
  •     非常全面的分析,宗教与政治的关系值得思考
  •     越读越觉得法国才是欧洲的天朝,所幸我们尚未遇到这样可怕的宗教势力(希望永远也不要有)。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