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童话I》书评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1
ISBN:9787543893986
作者:[英]菲利普·普尔曼
页数:328页

停留在童话中的美好

   菲利普·普尔曼重述的英文版《格林童话》被译成中文,这使我很有兴趣看看。小时候看过的《格林童话》是什么版,因为当时只关注童话本身,所以已无可考。《格林童话》的版本很多,为着阅读的便捷,很有不少是中国作者重述或者改写的,有改写很棒的,也有不尽人意的,这不是我要谈的话题,不赘述了。我要说的是,《格林童话》曾经承载了多少我们的往昔。      《格林童话》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白雪公主》、《青蛙王子》(普尔曼版名为《青蛙国王》)、《小红帽》等篇目,尤其是王子与公主的故事,结尾总无非是“从此王子与公主过着幸福的生活”,这样的结尾就像是一个讲故事的人爱说“从前”怎么样,无非是一个套话。为什么要说这样的套话呢?似乎,没有人思考过这个问题。在其他文学形式里,人物吃饭、睡觉、打仗、上洗手间,出轨劈腿婚外恋,是为故事本身服务的,但在童话里,不论是掉进井里的金球,还是坏王后的有毒苹果,都是为王子和公主相遇服务的,王子和公主只能永远的过幸福的生活,在王子和公主之间,没有第二种选择,这是停留在童话中的美好。      童话并不只讲最美好的故事,恰恰相反,童话故事是黑与白,善与恶分明的,没有灰色地带,这样惩恶就非常的残酷与绝对,带着火焰的色彩,比如《白雪公主》的终极解决,就是把虐待白雪的王后放在火上烤死了。这么残酷的结局,小时候读到的时候丝毫没觉得不妥,然而早期的童话,其实不止是给孩子看,他只是文学的一种形式。我推测,王后的作风和“超能力”带着某种“女巫”色彩,欧洲早期对付女巫的做法就是用火烧死,这里面很可能有着史料的影子。小时候看过一篇童话,情节全忘光了,但有个情节十分深刻,王子被砍下脑袋种在花盆里,居然也没觉得惊悚……还有小时候读的《杜松树》的情节,也是充满了诡异和暗示,却也没觉得有害儿童心灵。实际上,早期的童话里有很多不可思议的情节,一代代作家进行改写和重述,有的使作品焕发光彩,有的则在道德的名义下删的七零八落。现代人对童话存在巨大的误解,认为童话都是《喜洋洋与灰太狼》的翻版,不论挨了多少平底锅,都依旧含情脉脉忠贞不二,下一次依旧没心没肺的寻找小羊们,百折不挠,颠扑不破。不论是狼,还是羊,都停留在一种虚拟的不温不火中,就好像一个程序,坏了无非卸掉重装,反正还可再来。《格林童话》里则没有,它不是道德说教,它是想象力的集合。某些卫道士们以《格林童话》里有很多少儿不宜的东西为名,指责格林兄弟的东西妨碍儿童健康,不由叫人觉得好笑。儿童,他需要的不仅仅是道德说教,他还需要一些其他的东西,这本书的出版,是对我们往昔另一种美好的保留。      格林童话里有最基本的善恶观,真美观,清一色的王子公主的结合,有悲伤也有纯情,有善对恶的终结,这就是美好。它没有那么多的枝枝蔓蔓,扭扭捏捏。         

献给孩子和永葆童心的大人

By Nicholas Lezard 发表在《卫报》从前有个生活潦倒的作家,叫菲利普•普尔曼。他曾在著名的牛津大学学习写作,但跟大多数来这种地方学习的学生一样,他的成绩并不好。毕业后,他开始教书,继续写作。他写了很多好作品,也出版了一些。尽管这些书都非常好,但并未让他成名。然后有一天,他写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叫“黑质三部曲”(《黄金罗盘》《魔法神刀》《琥珀望远镜》),讲的是一个生活在平行宇宙的年轻女孩。这部作品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除了那些虔诚的宗教人士——他们反对故事里对上帝及其信徒的描述。他的故事,也让不少人受到惊吓,比如正在写这篇文章的我。后来我才意识到,故事中的一个主要情节讲的是菲利普的女主人公失去了童贞。因此,当我的女儿提及这本书时,我会把书收好,转换话题。不管怎样,菲利普很明显学到了很多关于故事的知识,甚至比教他的那些牛津大学的老师还要多。有一天,他决定以编撰一本世界上最为著名的童话选——200年前,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搜集的故事。这些故事非常有名,深受人们喜爱。有时,有些人真的很喜欢,比如华特•迪斯尼,就会用自己的方式重新讲述这些故事,让它们比原版变得更为甜美。但菲利普很聪明,他早就意识到,这些故事并不是以其独特的散文风格取胜的。吸引人们的是发生在人物身上那些奇妙的经历。因为创作这些这故事的人从未在名校学习过写作。它们只是这样的一些故事:有关生命、死亡,以及被告知的命运。这其中,大部分的故事讲的是穷人家可怜的孩子如何战胜邪恶,赢取公主,即使公主的父亲并不喜欢这样。在故事中,美德、勇气和诚实必将得到回到,邪恶终究会被打败。即使有时候好人会死去,甚至魔法都无法让他死而复生,但坏人总是会受到惩罚。菲利普将这些故事整理在一起。他很聪明,没有去修饰或美化故事,而是在忠于原版的基础上重新讲述,只是在一些细节上做些调整,以增强阅读的趣味性。他在每篇故事的结尾都做了附注,内容是其他人对这个故事的阐释,以及他的反应。有时,他会用“废话”来评论这些阐释——尤其是涉及到荣格博士和他的追随者的时候,但这并不会造成什么麻烦,因为菲利普重述的故事非常动人。他特别会整合故事中的对话,让其既有现代感又不失经典特色,除此之外,还很有趣。这让整个故事更让人信服,不管这个故事有多么天马行空。这本书唯一的问题就是里面所选的故事太少了。很多人都希望他应该重新讲述更多的故事,比如“Clever Elsie”,但菲利普和他的出版社知道,让读者自己去阅读或重述更多的故事,是一种明智的做法。但每个人确实希望,有一天他能在重述更多的故事。

至少我喜欢

前一阵子,因为这套《格林童话》,豆瓣上有了关于编辑与译者的对话——我只是一个旁观者——因为在我的心里,我以为在我真正读到这套因为美丽的封面而心仪已久的《格林童话》之前,我是没有资格说什么的。在真正读完之后,至少我是非常喜欢。我必须说,当初除了被这封面吸引,同时也为了那句“以清澈如水的语句……”我一向讨厌繁复华丽的语言,这是个性所致,何况,我以为童话就是要简单而有趣,太多的修饰反而弄巧成拙。我不清楚译者的翻译究竟是怎样,但我手中的《格林童话》的重述我是没有办法不喜欢的,即便是在阅读那个争论帖中让我觉得匪夷所思的那句“他望着她,就像是有纱布从他的眼睛里落下来,因为他认出了自己心爱的妻子。”当时看编辑所列举的所有例句时,只有这一句让我感觉顿失颜色,因为一条纱布从眼睛里落下来实在是不合常理无法想象。但是,在真正读完整套《格林童话》最后这个名为《池中女妖》的故事后,我倒觉得这样一种翻译,反而更能体现出被水妖虏获的男孩认出自己妻子的惊喜——这样一句莫名其妙的翻译放在语境中的时候就显现出了它真正忠于原作的力量。对于童话的理解,作者菲利普·普尔曼在《金鸟》后的复述中讲到了自己的理解。《金鸟》是一个被世人赋予了太多相关象征和隐喻的格林童话故事,譬如说国王花园里的金苹果象征“真相的碎片”,金鸟象征着“小王子的灵魂”、金马象征着“小王子的内在力量”等等等等,不一而足。但是,作者却说其更同意童话只是碰巧呈现出“可被解读”的形貌——“对故事进行各种巧言令色、异想天开的解释,真不如心无旁骛地观赏烟火绽放时那些美丽的、令人身心愉悦的图案。”而这也正是,尽管作者发现诸多童话的“不够完美”之处,如情节不够缜密,或者出场人物形象太过单薄等等,但他仍然忠于他所翻阅的诸多版本而并没有因为自己被公认的出色的表述方式故作聪明做出各种改动。基于作者的这种认识,所以他似乎也更为欣赏古时讲述故事的人们所运用的质朴却并不粗糙的语言,从而来展现这些本来就简单朴素的故事。当然,在童话的重述过程中,作者因为有着非常强大的叙事力量,所以很多时候也会技痒,试图做出一个与童话本身风格契合的延伸,当然,他并不会喧宾夺主,而是将自己的见解和想法都一并放进“附注”中。就像第三十个故事《千匹皮》,作者在附注中就说到“如果让我继续将格林的版本写下去,我会……”作者用千余字来续写这个故事,而这个故事就这样呈现出了一个充满血腥乱伦的恐怖景象——然而,即便这个结尾让我们感觉如此不适,却又不得不承认这样一来,整个故事的情节才更为完整和饱满。当然,作者说了,这一切也都是受思特拉帕罗拉版本的影响。(我因为这个,对思特拉帕罗拉版本也充满兴趣)其实,菲利普·普尔曼版本的《格林童话》收录的五十则都是我们所熟悉的,吸引我们的是普尔曼澄净的语言重述,除此之外,最能吸引我的恰是简单的“附注”部分。在这里,普尔曼告诉我们这个故事的类型及来源和相似的故事,而我更喜欢读的是他关于本篇童话的理解,他让我可以有一个新的视角来看我自以为烂熟于心并且完全理解的童话,他让我看到自己分明就是那只井底的青蛙,呵呵。无论如何,这个版本,这样的翻译,是我最喜欢的《格林童话》。(或者也是因为其中收录的是19世纪原版精美的插画)

普尔曼说格林童话

在过去的两百多年时间里,对于绝大多数西方读者和作家而言,格林兄弟的《儿童与家庭童话集》(Kinder-und Hausmärchen)这本书,简直就是一切西方童话故事的来源和开端,是最伟大的民间故事搜罗宝库。它被译为多得不得了的各种语言,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播,是所有我们觉得独一无二的童话故事的老祖宗。毫无疑问,即使格林兄弟没有搜集这些童话故事,也会有其他人自觉担负起这项重任。实际上,就算是在那个年代,也已经有不少人在做着与格林兄弟相似的事情了。19世纪初的德国,拥有无与伦比、蓬勃向上的活力与爆发力,在那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期里,无论是法律、历史还是语言学方面的学者们,都在探究、争论着同一个根本问题: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德国,光有那些神圣罗马帝国遗留下来的碎石瓦砾——超过三百个各自独立的国家,不同的王国、封邑、大公国、公国、伯爵领、侯爵领、选区、主教辖区……如果是这样的境况,德语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格林兄弟的生平倒也称不上是有多么起眼。雅各布•格林(1785—1863)和威廉•格林(1786—1859),他们是菲利普•威廉•格林——这位在黑森公国的哈瑙市担任律师的、生意繁荣兴旺的先生,和他的妻子多萝西娅最大的两个儿子(准确点说,是顺利成年的、最大的两个儿子:实际上的大儿子弗里德里希•赫尔曼•乔治•格林,仅出生三个月就夭折了。菲利普先后有过九个孩子,成年的只有六个)。在一所循新教加尔文主义的教会学校里,格林兄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们在学习上显得勤勉、聪明又认真,希望能够跟父亲一样,从事法律方面的工作——如果没出什么意外的话,这条道路显然能让他们兄弟两人扬名立万、衣食无忧。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796年,当律师的父亲猝死。突如其来的悲剧,对这个有六个孩子的大家庭而言,意味着今后将不得不依靠母亲家亲戚们的接济来勉强度日。格林兄弟的舅妈海莉薇•齐默——这位卡塞尔王宫里的侍女帮雅各布和威廉兄弟在一所Lyzeum 里找到了两个插班位置。几年后,兄弟两人均以优异成绩毕业,进入马堡大学学习。因为缺钱,两人的大学生活过得十分拮据。在马堡大学学习期间,两兄弟受到了弗里德里希•卡尔•冯•萨维尼教授不小的影响。这位教授认为,法理这种东西,并非先天即有,而是个人在对语言和历史的学习、了解之中,自然而然得来的。因此,法理不应凌驾于后两者之上,恰恰相反,后两者才是法理存在的根本。这一理念使格林兄弟放弃了最初打算进修法律专业的计划,转而学习语言学。通过导师冯•萨维尼教授及其妻子库尼贡德•布伦塔诺的关系,兄弟俩结识了师母的兄弟克莱门斯•布伦塔诺和阿希姆•冯•阿尼姆先生(他娶了师母库尼贡德•布伦塔诺的妹妹、作家贝蒂娜•布伦塔诺为妻)。这个五人小团体所关注的首要问题之一,就是德国民间传说。他们对于民间传说这一主题的热爱,直接催生了由冯•阿尼姆和贝蒂娜•布伦塔诺所共同编撰的《少年魔号》(Des Knaben Wunderhorn)一书。这是套立志于搜集全部民间童谣和童诗的书,第一卷于1805年出版,当即就成了畅销书。受小团体影响,格林兄弟自然也对民间传说产生了兴趣。但这一兴趣也绝非盲从,而是有所批判地接受布伦塔诺等人关于民间传说研究的方法论。1809年,雅各布•格林曾给威廉•格林写了一封长信,信中提到自己对布伦塔诺、冯•阿尼姆夫妇处理民间传说原始素材方法的不赞同:他们擅自修改原始素材,根据自己的想法,对原始文本进行增删、调整,以使其更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有趣的是,多年以后,格林兄弟(尤其是威廉•格林)也因为对《儿童与家庭童话集》一书中所载原始素材进行删改而受到类似的批评。无论如何,在如上种种因素作用之下,格林兄弟开始搜集、整理并出版童话故事集——这并非一起孤立事件,而是由那一时代大势影响下所产生的历史必然。他们所搜集的原始素材,主要来自口头记录和典籍查找。唯一没能做到的,是亲自走到乡间,采访田舍村落间的农夫野妇,并逐词记录下他们所讲的故事——格林兄弟书中的一些故事是直接从其它书或文献中摘抄过来的;书中两则最为优秀的故事,《渔夫和他的妻子》和《杜松树》的来源,出自画家菲利普•奥托•龙格 主动寄给他们的一封亲笔信。因为龙格的信是用低地德语方言写的,格林兄弟唯一做的事情,就是将故事改写为标准德语,再编进书里。不过,大部分故事还是来自口头记录——采访对象主要是从事不同职业的中产阶级人士,其中包括家族朋友。多尔特欣•维尔特小姐——这些采访对象中的一位,最终成为了威廉•格林的妻子。时间毕竟已过去两百多年,现如今已很难判断,当年那些口头记录转化为文字的准确度究竟有多少。还好,这点细节也没有那么要紧,毕竟,在录音记录手段诞生之前,所有的民间故事和民谣搜集工作,都是这么做下来的。最关键的,还是他们的童话故事集所独具的活力和韵味。并不止那本童话故事集,在其它许多方面,格林兄弟也为语言学和文字学作出了卓绝且持久的贡献。由雅各布•格林所提出的“格林定律 ”,准确概括了日耳曼语系 漫长演变过程中的发音变化规律;除此之外,兄弟二人还共同修编了首部《德语大词典》。1837年,格林兄弟遭遇了或许称得上是他们一生中最为戏剧化的事件:雅各布•格林、威廉•格林,与其他五位著名的大学教授一道,联名拒绝向汉诺威国王——恩斯特•奥古斯特一世 效忠,因为这位新任国王让知识分子界万众期待的君主立宪计划胎死腹中了。结果,国王为了报复,强令取消了他们在大学里的职务,包括雅各布•格林在内的三位教授还被驱逐出境。在一番颠沛流离之后,格林兄弟受到普鲁士国王邀请,前往柏林大学任教。尽管二人一生经历丰富、建树颇多,《儿童与家庭童话集》仍是他们最广为人知的成就。《儿童与家庭童话集》首版出版于1812年,随后又陆续推出了六个修订本(威廉负责了大部分的修订工作)。直到1857年,两人才推出了第七版、也是最终的一个修订版。此时《儿童与家庭童话集》已是家喻户晓、人手一本了,能跟它分庭抗礼的童话故事书,大概仅有流行多年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这两本书可算是人类有史以来所出版过最受重视、最具影响力的民间故事集了。以出版顺序纵观这七个版本的格林童话,随着19世纪漫长时光缓缓前进的步伐,不止书中搜集的童话故事数量逐步增多,童话内容本身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经威廉之手,这些童话普遍变得比初版中更为丰富、饱满。原本简陋的内容渐渐详尽,行文措辞偶尔显得有些过于书面化……无论如何,总体来说,第七版的内容到底还是比首版结集时更为可靠了。旨在研究文学、民俗学、那一时代的文化氛围及政治环境的学者们,以及推崇弗洛伊德学说、荣格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女权主义、后现代主义……乃至各种其它主张的理论家们,都可以在这210则故事中为他们所着眼的课题掘出丰富的养料。这里,我将一些个人认为相当实用且有趣的相关参考书籍及文献搜集起来,列在了这则自序后面的“参考资料”一栏中——毫无疑问,这些资料对我的阅读和重述,起到了或许连我自己都没意识到的重要影响。当然,我的主要关注点,始终都放在这些故事的故事性上。在这本书中,我全力以赴,扫除了一切可能让故事不能流畅表述的障碍,力图使最终讲述出来的童话故事,读起来精到漂亮、听起来妙趣横生。我无意将它们整个儿搬到现代场景中去,也无意加入个人诠释,或者强行改变原文特有的行文韵律——唯一想做的,不过是成功完成一次行云流水的重述而已。在这一过程当中,我始终以如下问题来引领自己落笔的方向:“如果我是在某人那里听到这个故事,受了打动,想要讲给另一个人听,我会如何去讲?”我对故事所作的任何修改,都是为了使故事在表述时显得更为流畅、自然。有时,我会觉得情节上也有必要进行改进,在这种情况下,我要么直接在文中改动一二,要么在每篇故事文末的附注中,加入较大的一段“改进主张”(一个典型的例子,便是《千匹皮》这篇:在我看来,该篇的原本其实尚未完成)。


 格林童话I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