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次散场 忘记了忧伤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108042118
作者:李皖
页数:294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一九五一年夏天。西南军区战斗文工团来到二郎山,慰问进藏修路部队。男高音歌唱演员孙蘸白,想起他非常喜欢的时乐濛创作的《盼望红军快回家》,他想给这支歌曲填上解放军修建青藏公路的新词。创作员洛水很快把词拿出来了,叫做《歌唱二郎山》。配着时乐濛的曲,孙蘸白只觉得词与曲结合十分妥帖。他练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使登台,一唱便成功,台下掌声经久不息。孙蘸白一连唱了三遍,才勉强能够谢幕。但仍有战士感到不过瘾,站起来高喊:“再唱一遍!再唱一遍!” 慰问团继续西进,继续为二郎山修路部队演出。当慰问团返回时,这首歌已插上了翅膀,传遍全国。如今,在四川二郎山,山石上刻下了《歌唱二郎山》词曲,成了旅游景点。 军歌,体现了一种新的歌曲美学,它来自解放区,追溯起来。至少从红军时期就开始了。这不是中国民歌原本的血统,粗略捋一捋,它的祖宗是学堂乐歌,来自二十世纪初的西式学堂;更远来自西欧各国和日本歌曲,在清末新军训练中被改编;在适应中国水土和现实的过程中,又重新汇入中国血液。经由沈心工、李叔同、黄自、聂耳、冼星海、贺绿汀等歌曲大家,这种新传统一路铺洒开来。中国近代的西化开明风,到二三十年代的激进革命风,到三四十年代文艺政治功能化的急风,歌曲历史中,实存在一条隐伏而强劲的脉络。 到延安“鲁艺”时期,“革命的”、“大众文艺的”新的歌曲美学已经在思想教化、政权统治的沐浴中生根、坐大,成为解放区的新型美学,彻底颠覆了原来流行在大城市的旧上海流行音乐。新的歌曲美学是合唱的艺术,是革命的大众文艺,往往,它用进行曲式表现革命队伍的一往无前,用雄壮昂扬的旋律表现革命人的高昂斗志,用整齐洪亮的台唱表现革命队伍的团结一心。 大众文艺是怎样变成革命的大众文艺的?一个最通行的方式是,将民间流行了上百年的老调子换上时新的革命化的歌词,更改变它的节奏,将原本消极的调子变得明亮,由此形成健康、明朗、境界开阔、充满希望憧憬的新调。 这样的创作非常普遍,仅举一例:《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是蒙古族作曲家美丽其格于一九五二年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结业时的作品,歌曲中有一句歌词:“要是有人来问我,这是什么地方?我就骄傲地告诉他,这是我的家乡。” 歌词中“我的家乡”。指科尔沁草原,一九二八年美丽其格就出生在这里。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在科尔沁草原发起寻找民间艺人的活动,找到四位极具代表性的老艺人,其中有一位是美丽其格找到的,就是马头琴大师色拉西。跟着色拉西老师,美丽其格学会了拉马头琴。

前言

作为急吼吼的现代人,我一直遗憾,历史写作远远落后于时代。这辈子要想看到这辈子的历史。得等到下辈子,或下几辈子。显然,人的命没那么长,等到下辈子是难以想象的。所以,这辈子的历史是看不到的。    当然,我们可以从其他途径,读到关于这一辈子——新闻、资讯、日记、文学、纪录片……但这跟历史,究竟不同。历史希望有一个整体的观照;同时是沉淀的,有深度,此种深度与人类整体的深度是同等的,或者说,为人类整体的深度提供新的量度、新的延续;它坚固,不易碎,能给入以豁然开朗、洞若观火、坚固稳定的眼光。    多少出于这原因,我在仓促之中接下这个活计,写一部六十年来的中国歌曲简史。我写的这部历史,也是我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从一九四九年起,一直写到我搁笔时的眼下,二○○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李鸿章在同治十一年五月十五日(公历一八七二年六月二十日)的这个感慨,道明了中国近两百年来剧烈动荡的现实。这是世界连成一体后,发生在中国这个局部的景观。身在其中,如置身汪洋中的小船,四周狂风骇浪不息,内心无片刻安定。因短短一生的脆弱无常,我们或许夸大了这激变的程度。写下这六十年的歌曲历史,思接远古和当代,从这一小小局部,我似乎看到了一点内部的景象,那在四海翻腾、五洲震荡的云水风雷下面,来历分明、绵绵不息的母体的延续。抚今思昔,遂心有所定,心有所安。    李皖    二○一二年三月二十一日星期三

后记

“六十年三地歌”系列,最先是二○○九年五至六月间完成的电视脚本。之后,在二○○九年国庆节期间,由它作脚本拍出的十集同名电视纪录片在深圳卫视首播。再之后,电视脚本改成了系列文章,于二○一○年十一月至二○一二年五月在《读书>杂志连载。    事情缘起于二○○九年五月一日,央视制片人肖同庆给我打了个电话,之后发来信函,约我写一个《六十年三地歌》的本子。题目已经现成,内容也相对固定——回顾一九四九年至二○○九年的中国歌曲,对照大陆、台湾、香港三地,分十集,每集三十分钟,“二○○九年九月中旬在中央电视台专业频道和深圳卫视同时播出”。    隧信发来的大纲,是邓康延和苏拉拟的,大致是:    第一集:解放·离岛1949—1952    第二集:建设·起步1953—1957    第三集:大跃进·新经济1958—1961    第四集:复兴·复制1962—1965    第五集:文革·龙腾1966—1971    第六集:东风吹·南风软1972—1976    第七集:思想解放·海峡潮生1977~1984    第八集:新长征·大投资1985~1991    第九集:市场回声·多元碰撞1992~2000    第十集:新世纪·大交融2001~2009    拿到订单,感到棘手。脚本催得急,六月初就要交稿。按这个约定,真要如期完成。素材必须是头脑中基本现成的。但对照这样一个框架,我头脑中现成并与它对应的东西并不多。而且,这个大纲,偏重政治史格局,与我感受到的音乐史的格局不大一样,音乐史上不可漏提的人物、事件和歌曲,照这个大纲,有一些装不进去。    我在脑中大致捋了捋,依照新的思路,拿出了新十集的提纲,与肖制片沟通了几个来回。五月十六日,在肖同庆安排下,我赴京与摄制组人员——导演门欣熙。顾问金兆钧、李广平等一搞了个神仙会,听取他们对提纲的意见。次日回武汉,开始动手写。    五月二十日完成第一集;六月十九日,交出最后一稿。写作,交稿,——从第一篇到第十篇,刚好一个月。    一个月完成这样的工程,作业量之大难以想象。截稿期紧迫,慌不择路,只能往便捷的路径上走。我不是专职作家,平时在武汉负责一家报纸业务。社务编务繁忙,写作完全在每天下班后进行。回想起来,写作过程似是个拼贴游戏,好在之前我有过些积累,写过不少乐评,能拿来的,就直接拿来用。    最艰苦的还不是写作本身,而是写作过程中各方力量的牵扯。电视制作是个集体活计,投资人、制片人、导演,甚至潜在的、并不会出场的那些一电视台、电视审片人、政治当局,都各自形成一方势力,左右着这电视片的方向。我预想到了这局面,也明白状况。他们的思考,甚至已形成我自己思考的一部分。二○○九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这电视片,本就是这时间节点上的一朵水花。    但观点和立场冲突,之尖锐,之折磨,还是差一点让我放弃。有一次我放话说,我现在就退出,谁有想法谁干。但最终没有退。制片人肖同庆自始至终力挺,给了我充分的自由和完成它的勇气,写到后来渐入佳境,孤独自成。    官方电视台,大众影像,国庆志庆,这三者决定了该电视片的大局。在我,—个脚本制作者,必须把握这个大局,同时不失去我的个人判断。这段历史我是经历者,虽然一个一九六六年出生的人,说自己也经历了一九五0和一九六。年代,若不怕口气大扇掉了舌头,也必属于无自知之明、不自量力。但我还是要说,即使对于我未出生、刚出生的那二十年,我也是经历者,我有我经历的方式。所以,我希望这六十年歌曲史,虽然诉诸大众,持主流观念,但写出的,也是我自己的切身感受。    另外,我是一个音乐本体论者。在我看来,音乐虽与一切历史相交,却有它自己的历史。音乐自身是一个本体。在时间和空间中盘旋逶迤,延绵不绝,有它自己的逻辑和命运。这是写任何音乐史时,作者能把握的唯一正确的立场。我本着这个立场,虽作各种政治、经济、社会、舆情的考量,却不愿失却音乐史的本意。当时我边写,制片方边看,肖同庆一再地在旁敲边鼓:编年体为主、编年体为主。不是纯音乐史,社会风尚切入。三地比较,啊切切,切切,切切。    一厢希望着弱化纯音乐色彩,一厢希望着尽可能多点儿音乐眼光。“既通俗又深刻”,这是那些优秀的电视工作者追求的,现在也成为写这电视脚本的追求。我像个握着方向盘的人,在大街小巷左冲右突,车上的人,街上的人,街巷的路况,都参与了这车子的行驶。我全神贯注,耳朵、眼睛保持开放,一方面尽量保证着安全,一方面全速把车子开向远方。    开工不久,肖同庆说,每集字数五千字左右,正正好。开始,我差不多还能控制;到第三、四集。已经兼顾不上;再到第七、八、九、十集,四个轮子撒开不管了,不是不想守约,而是五千字的篇幅,任我怎么绞尽脑汁,都安排不下。    纪录片拍完,肖同庆说,脚本的内容,体现了百分之三十吧。    此后,这脚本开始体眠,沉睡在电脑里。只在二○○九年末,借着年度回顾,我把第七集和最后一集,“摇滚中国”和“民谣,民谣”的内容补齐。总题既然叫“六十年(一九四九———二○○九)”,这二○○九年,就不能只写一半,丢掉了另一半。    又过了些日子。夏天,我将这脚本形式稍改,变成史稿的样子。夏秋之交,发给了《读书)编辑吴彬。    现在,这稿子变成了一本书。所有上面提到的人,都接受我的致意吧,即使那些曾与我冲突的,最后,你们的力量、想法,也通过我,转化成这书稿的一部分,你们都是这书稿的潜在作者。    还应该感谢,所有的歌曲作者、演唱者、制作人、发行人、传播者、听歌人;感谢那些出现在资料来源中的作者,或未出现在资料来源中,许多我们并不知道名字的作者。“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那句话是这么说吧,不当大话。体会它的本意,这是个确然的结论。这部歌曲史的作者当然是我。但千头万绪、波澜壮阔的创造、经历、感受、记录。只是通过一个叫“李皖”的名字,汇集到了这里。    特别感谢何蜀先生,关于“文革”歌曲一段,非常感激也非常惭愧,它基本上是你的研究成果。我只是一个冒名者。    感谢蒋涛,“多少次散场,忘记了忧伤”,这成书阶段才决定的书名。来自于你的灵感。当然还不应该忽略了,在新浪微博上,网友Angelitawang、大常1982、尤静渡、十一2661138650、九角、动物世界音乐公社……小少、曹雪、锥弥、金兆钧、陈梦钱、赵胜国、朝颜暮色、需找失去的和声、夜游神游月、来日犹可追、耳班、西城闲步、蘓省、建蓉、燃指尖、李平子安、李青、尔冬尘、海派猪头201l、韩松落等贡献的智慧。关于书名,你们的意见并非不好,只是未被相中。    本书结集时,另收入我在二○○四年三月和二○○九年八月的文字两篇,《风雅颂和艺术的业余精神——概论台湾校园民歌》与《中国是什么:歌曲中的线索》。这两篇文字并非“六十年三地歌”的组成部分,却刚好作为补充。使之相对完整。    书稿既成。遗憾无尽。决然掩卷,愧怍彷徨。显然,这是一部无比粗陋的歌史。好在事情终有人讲起,不至于沉寂无声。    二○一二年五月二十五日星期五,东湖边

内容概要

李皖、职业投入,业余写作。著育《回到歌唱》、《者有心》、《民谣流域》、《倾听就是歌唱》、《我听到子幸福》、《五年顺流两下》、《人间、地狱和天堂之歌》等书,。在《读书》杂志开有专栏。曾任华语音乐传媒大奖第二、三、四届评审团主席。

书籍目录



六十年三地歌之一:解放(1949-1956)
六十年三地歌之二:民歌嘹亮(1957-1966)
六十年三地歌之三:红太阳(1966-1976)
六十年三地歌之四:花样年华(1966-1980)
六十年三地歌之五:解冻之春(1978-1985)
六十年三地歌之六:西北风,东南风(1986-1989)
六十年三地歌之七:摇滚中国(1989-2009)
六十年三地歌之八:都市忧郁(1989-1994)
六十年三地歌之九:偶像的力量(1994-2009)
六十年三地歌之十:民谣,民谣(1994-2009)
附录
风雅颂和艺术的业余精神——概论台湾校园民歌
中国是什么:歌曲中的线索

编辑推荐

《多少次散场 忘记了忧伤:六十年三地歌》由李皖编著,作为急吼吼的现代人,我一直遗憾,历史写作远远落后于时代。这辈子要想看到这辈子的历史。得等到下辈子,或下几辈子。显然,人的命没那么长,等到下辈子是难以想象的。所以,这辈子的历史是看不到的。当然,我们可以从其他途径,读到关于这一辈子——新闻、资讯、日记、文学、纪录片……但这跟历史,究竟不同。历史希望有一个整体的观照;同时是沉淀的,有深度,此种深度与人类整体的深度是同等的,或者说,为人类整体的深度提供新的量度、新的延续;它坚固,不易碎,能给入以豁然开朗、洞若观火、坚固稳定的眼光。

作者简介

本书的十篇文章标题分别为:1解放、2民歌嘹亮、3红太阳、4花样年华、5解冻之春、6西北风,东南风、7摇滚中国、8都市忧郁、9偶像的力量、10民谣,民谣。这些文章系统梳理并呈现了自1949年至2009年六十年间,大陆、香港、台湾三地的中国流行歌曲生态样貌,涉及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中的流派、歌手、创作者、有代表性的曲目,以及这些歌曲背后的故事和它们传达的社会背景、时代精神。


 多少次散场 忘记了忧伤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五月的鲜花》(原载《读书》2000年第一期 ) 文/李皖那一年十六岁。 校园里栽下的不到两年的竹子,逢着三四月的连阴雨,细细的竹笋一节一节拔起来。然后是晴天,也就是说夏天到了。到处是阳光,在人们的渴望中扑下来的天上地上脸上桌子上无处不在的阳光,天很深很蓝,云朵又大又湿,连一向显得古旧的青色教学楼,也显示出一点亮色。好像是为了什么节日,学校里开始飘荡起歌声。当时才放过电影《城南旧事》不久,有一次从操场上打球回来,听到同班的女生唱“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于是,那一排白衣裳、蓝裙子、十五岁青果子般的少女——这走进教室撞入眼帘的第一景象,便永远地留在了脑子里:从此,“圣洁”这个字眼永远具有了特别鲜活的想象力,每逢碰到这个词,我就想起一大群白衣少女齐唱《送别》的情景。不,这些还不是主要的。最主要的是,一个人的灵魂醒了。十六岁之前和十六岁之后有什么区别吗?不仅有,而且,简直是天壤之别。 人的判断力和感觉力确实得益于一些神秘的变化。以我自己的经验,我知道在某种年龄让你懂得某种艺术,几乎是绝无可能。由此我一直怀疑一些神童,特别是音乐神童,当他(她)能把勃拉姆斯、甚至贝多芬弹得像模像样时,我怀疑这是不是仅仅是记忆力或模仿力在作怪,而不是真正地有所感悟。当然,莫扎特是另一回事,尤其莫扎特早年的曲子是另一回事。也许我是常人,所以不能懂得真正的天才是怎样的。我对音乐的兴趣很早就种下了,在我童年的时候,唱歌——甚至比说话还要多。我是一个沉默的孩子,一直是。但那些我热爱的歌曲所给予我的感受,顶多也就是喜欢而已。欣赏力的巨变是在十七岁以后,在我步行从家走往学校的途中,总能听到远处的高音喇叭传来的一些声音——歌或者音乐,它们在风中忽大忽小、忽远忽近、时有时无,有时,我的灵魂突然地就被扯疼了,不,应该说是狂飞到了高空,这个时候就有一股力量从身体的不知什么地方升起,要应和,要叫,要喊,要唱,但是这一切都不够,就是把全世界的喉管都拿出来了也不够,通常我并不出声,但灵魂中已是一片轰鸣,我不由张了张嘴,喊出了永远喊不出、也永远听不见的一种声音。那是些什么音乐?那是些什么歌?我不知道,从来也没有想过要知道;而当我今天想要知道的时候,已永远永远不可能知道。也许它们是些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颗新鲜的心,在几百个百年中的这一年,再次被碰响。确实,这乐声就像人一样,从不知什么地方来,从风里穿过,又在风里消失;又像是风本身,一直在大地飘荡,无声无息,忽然碰到了一串风铃,发出了哗啦啦的一阵响。我们注视到风铃,什么也没看见。风铃慢慢地复归于宁静,一切好像从来没有发生。那是一九八二年,我十六岁。那一年我刚上高中,在徐州一中高一(三)班。我下面要说的这件事实际上是一九八三年,是第二学期,所以说是五月,是阳光,是又一年的夏天来临。班里新换了班主任,叫李连军,是教外语的,却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和音乐爱好者。那时,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都是很脸熟的,偶尔出现一个新面孔,印象便很深,而李连军的印象就更深——约三十岁,白,微胖,连着几天的下午六点,那人准时出现在操场的单双杠上,先是双手吊杠做两腿上举,然后是在双杠上前后摆荡、一垂一起,做悬空的仰卧起坐。有一次我去玩双杠,站旁边看他玩,暗想他腹肌真好,他就过来跟我说话,用英语说话;这令我很窘,因为我的英语总是开不了口的。其实这个时候他已知道我是他的学生,是高一(三)班的班长。李连军的字是那种很想“转(zhuǎi)”却“转”不好的字,没有一笔是直的,像他的身材一样,是软的,有点儿肉(形容词),有一天他就用这种字把《五月的鲜花》词谱写到了黑板上,就是女同学齐唱李叔同后的那两天。当时,我的灵魂一下子就被扯疼了,这是第一次被一首明明确确的歌所扯动,所以我记得非常非常清楚。我完全可以说,那是一次神秘的经历:好像是自己心里的歌被别人发现,好像是一直藏在记忆里的声音被别人碰响。内部的嘴巴张开了,我跟大家一起唱起来,但所有的人只为我一个人而歌唱。“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了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曾,顽强地抗战不歇。”那一瞬间发生了什么?这是我永远也不会知晓的秘密。我所知的只是,那神秘的一瞬间,成为我探究这首歌曲的一个永恒的契机,它使我时常地想起这首歌,并将它加诸于我的经验一层层剥开——隐秘的大门一重重开启,我走进去,再走进去,直到今天。我想,所谓似曾相识的感受,从来都不会是偶然的吧,它们一定关乎记忆,或由此及彼的联想或通;由于我们一般觉察不到,所以音乐的似曾相识,便往往给我们极其强烈而震撼的神秘的体验。《五月的鲜花》响起的时候,它曾给予我无比强烈的似曾相识的感受,好像这首歌一直会唱似的,再次唱起只不过是从时间的深海中捞起那份泛黄的久远的记忆。为什么会是这样?后来我发现它的谱:1 76 55 | 06 54 32 1 | 1 ……这起首的一句,刚好就是C大调下行音阶的一个变形,它稍稍改变了一下节奏,在“5”这里延宕了一下,又接下去把这列音阶继续唱完。这使它袅娜而伸展,这使它详细而陌生,而这就是全部的机密——源自我们最最相熟的曲调,因为巧妙的变化而使我们辨不出那原有的形态。有谁想过“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就是我们从开蒙识谱唱起、并在一生中暗唱最多遍的17654321吗?没有,从来没有。而接下去的另外三句,继续隐藏着这列音阶的片段并成为乐句中的关键字句:“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中隐藏着21765(“志士的鲜血”句);“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中隐藏着671和176(“为了挽救这垂危的”句);“他们曾顽强地抗战不歇”隐藏着432和321(“他们曾”和“战不歇”句);全都是音阶的下行或上行!它们就这样修改了记忆,制造了记忆,裹挟了记忆,带来似曾相识的感觉,那实际上是既存在、又不存在,既现实、又虚幻的若即若离的记忆!那记忆啊!一下子就把我曾经经历的一切综合了,覆盖了。几乎在一秒钟会聚了一生:我少年任意游荡的田野,万木复苏的春天,集体扫墓的薄雾的清晨,云龙山,烈士塔,这些童年的景象,一瞬间涌入了脑海——“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再没有什么声音比这一句的众声齐唱更能带给我无边的原野和无边的鲜花的想象。而这也是有迹可寻。因为它是C调音阶的变形,所以它极为舒缓,而音乐上的舒缓,正与视觉上的广阔相通。电子音乐中用不变的长音表现茫茫宇宙的幻觉,正是这种舒缓与广阔相互交融的极端一例。更何况是人生的合唱,进一步讲声音的厚、泛音的宽这些声音的尺度化成了空间的尺度;后来的电子音乐也变相而夸张的印证了同一原理,当一种长音裹挟着杂质、噪音、混响等毛边组织时,它的宽广会更有效,或者是它的不变中含有察觉不到的变化时,它的宇宙奇想的作用力几乎使人灵魂出窍,达到可知而不可知、可触而不可触的狂想症知觉状态的极限。“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我是在这歌诞生许多许多年之后才第一次听到它,但听到它的感觉,却像是这歌刚刚诞生,仅为我这一代人而诞生,每一次想到这个事实,我都会被自己的讶异绊动一下。《五月的鲜花》是一首创作于战争年代(三十或四十年代)的歌,但它却有一种在和平中追忆的调子,很多年之后去追忆从前的调子,所以没有了硝烟,没有了血腥,没有了刀光剑影,只剩下了一望无际的鲜花、一望无际的田野、一望无际的绚烂,一望无际的、追念的人:后来者怀着像这片鲜花一样一望无际的无限的缅怀,去追忆那些为了民族的延续献出自己生命的过去了的逝者。“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多么平常而又触目的形象!在同一片土地上,过去的时间过去了,过去的血迹消失了,现在是鲜花,一大群孩子结队而来,白衣胜雪——他们是幸福的,他们是和平的,他们是洁白的,他们是宁静的,他们是甜蜜的而对过去怀着纯静的敬仰而这纯静中还包含着一些些的无知。“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一种战争之后的寂静、动荡之后的和平、浩劫之后的安定如春天清冽的大气般充塞了天地,也充塞了人的心。但这却是在战争中诞生的。每逢听到它,那些天蒙蒙亮的清晨、清晨中行进的长长的少先队列、郁郁苍苍的青山、山麓上的纪念碑,一下子就会涌上我的眼睛。扫墓结束了,田野里会多一些白色的孩子,山坡上会多一些白色的孩子,从山脚通向山顶的石阶上会多一些白色的孩子,他们嬉戏,也许会在嬉戏中玩一些行军、打仗、冲锋的游戏,但这是很多很多年后,很多很多年后;很多很多年前一个战争中的人写了一首歌,给很多很多年后和平年代的人们听,却恰如和平年代人们的心境,这真是一个奇迹,这真是一个奇迹!所以我要在这里写一些作者的名字,我是说是曲作者的名字,因为那心境主要由曲子带来,他的名字叫——阎述诗。你可能会问:阎述诗是谁?请原谅我的孤陋无知,我所知道的唯一事实就是:阎述诗是《五月的鲜花》的曲作者。而这曲作者的天成妙手还远不止前面说到的那些,它们几乎渗透了细节。比如,最突出的一例是,在怀念的、悠扬的、悲伤的咏唱之后,曲调渐渐升至歌曲的最高音,而它恰好出现在“抗战不歇”上面(1332-|1— 0)。这也是歌曲的最强音,她的渐入高昂不仅将人们带入了高歌,而且2、1长达二拍和三拍的高音拖音,把前面经由两次休止、两次低徊方始获得的一份激昂,笔直地、敞开的、脱缰地、痛快地倾泻、作结。这结局的强悍、壮阔和威武不屈,使得以哀悼而起的思绪,随着心绪的升腾渐至壮怀激烈的情绪;使得这歌曲既哀悼,又激昂;既感伤,又英武;既柔婉,又坚硬;我们就在一种柔情万缕的婉约抒情中,不知不觉走进英雄主义的襟怀。于是,一九八三年的五月成为永远的五月,一九八三年的五月就是所有的五月。那一年班里来了位新班主任,他用他不好看的字体把一首《五月的鲜花》誊写在黑板上,窗外正是初夏,阳光很亮很黄,是下午四五点钟的阳光,所以它愈加加深了颜色,变成一种深黄,变得好看而不照眼,而教室里则开始增加了暗色,暗藏一丝冷意。孩子们坐在半暗的光线中唱着,有一个孩子就是我,他不知道他的生命正在发生着一些微妙的改变,他不知道今天的我正在写着这篇文章,他不知道两年之后他会考上上海一所大学,而这第一次的离开竟成为永远的离开。从此,除了数年偶尔一次探望父母,他永远地离开了那座他生活了十九年,住着他十九年间结识的所有亲人、朋友、师长,埋葬着也储存着他童年、少年无数个旧日时光的城市。十三年后,我在长江中游最大的城市做记者,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正在办公室里打电脑,来了一个电话,是北京的,声音很陌生,寒暄之后,竟是阔别十年的我中学时的同桌。他告诉我:我们的一个老师去世了。“你可能不记得了,就是分文科班前带过我们班的李老师。”是的,这个时代,一切变化的太大了,变得像不是同一个人,变得像不是同一个世间,我的同学居然都怀疑我记不起我中学时的某一位老师。 李老师?除了李连军,哪有什么李老师? 但竟然就是李老师!在我所有的老师中,李连军是最年轻的——小我十岁的表弟前两年从徐州一中考进武汉大学,每个星期到我家打牙祭,我们还时时提起李连军,提起时常常笑,他笑是因为好玩,我笑是因为喜欢,所以,虽然阔别十多年,这几年李连军倒像更近了。我没有告诉同桌,我去年底刚好还给李连军写过一封信,这么多年来这是唯一的一封,但是没收到回音。现在我知道了,就在那封信到达前几个月,我的老师死了。李连军一直就很爱锻炼,很爱打乒乓球,他是在下午四五点钟与学生打乒乓球时,突然的心肌梗塞,死掉的。 死亡的时间只有几分钟,没有征兆。李连军的爱人听到这个消息,当场从家中楼上跳下,坠楼身亡,撇下还在上中学的儿子。 这一切都令人震惊。 我震惊的还不是这死的突然,更震惊我的,是我万没想到在这样的时代,还会有这样决绝的、有情有意义无反顾的爱情。 以下的一个星期,我在心里一遍遍仰望想象中的那壮烈的情景,子夜浅睡以不同方向梦回昔日的校园。我只剩下了仰望,作为活着的人,我失去了一切评判,只剩下了仰望。同时我像所有的俗人一样,后悔在十年间竟没有与李老师见上一面——探亲的日子虽少,但总还未至于无。又过了两年,大概正准备吃晚饭,偶然地,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久违的《五月的鲜花》,相识了这么多年,这还是第一次从媒体——电视、广播或唱片磁带上听到它;是山东电视台选送的,居然就以徐州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为实景地拍摄,正是在那里,留下了我童年、少年每一个清明节的记忆。打开时已经是后半段,是尾声,站着把它看完,家人俱在,我没有落泪。 转者附《五月的鲜花》(光未然词)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曾顽强地抗战不歇。如今的东北已沦亡了四年,我们天天在痛苦中熬煎!失掉自由也失掉了饭碗,屈辱地忍受那无情的皮鞭!敌人的铁蹄越过了长城,中原大地依然歌舞升平;“亲善”!“睦邻”!啊!卑污的投降!忘掉了国家更忘掉了我们!再也忍不住满腔的愤怒,我们期待着这一声怒吼;吼声惊起这不幸的一群,被压迫者一齐挥动拳头!(副歌)震天的吼声惊起这不幸的一群,被压迫者一齐挥动拳头!
  •     这是去年年底出版一本关于流行音乐的新书。书的副标题是——六十年三地歌。如果你是个乐迷,不论哪个年代的歌都能哼上那么一段,又热衷于了解这些作品的创作背景、年代变迁的话,这本书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书的定价有些小贵,55元。但是里面是全彩页印刷,文字也是下了功夫的,而不是简单的罗列。对于喜欢这本书的人,它值这个价钱。作者李皖对我来说是个完全陌生的作者。那天在书店晃悠,被此书的名字和配色吸引住了(看,表面文章还是很重要的),拿起来随便翻了翻,恰巧看到了陈升的《拥挤的乐园》的专辑封面,唔,看看他是怎么评价陈升的——“有整整二十年的时间,不管是大陆,也不管是港台,有一位民谣歌手的声音一直陪伴着我们,从没离开过,这就是陈升。”“陈升的人格及其这种人格所形成的歌曲的风格,很难描述,他把痴心和洒脱、泼皮和优雅、愤怒和宽容、冷峻和幽默、憨实和狡黠、庞杂和纯一这样似乎对立的面合为一体,总体透出来的却是一股人性醇厚”的温暖,一股寄情于野的放达。”“从一九九八年发表第一张专辑,至二零零九年,陈升已经出了十八张专辑,越至年长,其创作力越旺盛。时代精神的崩塌造成了时代人物的沉默,同一代歌手曲尽词穷,陈升却愈加蓬勃起来。他神秘的中年创作力或许就来源于崩塌。此时的陈升一副无所谓、混不吝、老嬉皮的表情,潇洒的姿态似乎活出了人生的所有界限。”短短的几段话,把陈升的特质刻画的淋漓尽致,这个乐评人靠谱!当即决定买下此书。记得上班后的第一个六月,兜里没有几毛钱,还是买了去青岛的火车票,到青岛音乐厅听陈升的演唱会。他就那样穿着人字拖、白T恤和热带图案短裤上场了,吹吹口琴,跟乐队插科打诨,本来要唱首新专辑里的歌的,唱了两句就冲着乐队挥手喊停,说跟今晚的气氛不搭调,还是唱《牡丹亭外》吧。超可爱的老顽童,看似玩世不恭,可他的歌偏偏又那么温暖人心。在安可曲《summer》的大合唱中,我溜出了音乐厅,不忍与他告别。让一切停留在那儿就好。扯远了。这本书是三联的读书书系中的一本,同一系列的书有江若水的《古典诗的现代性》,也斯的《在柏林走路》,唐晓峰的《人文地理随笔》等,都是书友们交口称赞的佳作。作者李皖, 毕业于复旦大学,职业报人,业余写作。著有《我听到了幸福》(也是读书书系中的一本)、《回到歌唱》、《人间、地狱和天堂之歌》等书。在《读书》杂志开有专栏。曾任华语音乐传媒大奖第二、三、四届评审团主席。纵览作者的创作经历,这是一位深谙流行乐坛潮起潮落的乐评人,他完全有资格梳理两岸三地这六十年来的音乐历程。书的脉络是由作品的时间串起来的,一、1949-1956——解放建国初期的歌曲多为献礼之作,歌颂祖国是最大的主题。代表作有《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歌唱祖国》等。二、1957-1966——民歌嘹亮这一时期的作品有后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著名小夜曲”的《草原之夜》,有众多献礼题材影片的主题曲、插曲:《九九艳阳天》、《蝴蝶泉边》,有民歌改编的《赞歌》、《乌苏里船歌》……雷振邦、刘炽是这一时代的佼佼者。刘炽更是堪称那个时代的旋律之王,《让我们荡起双桨》、《我的祖国》、《英雄赞歌》、《怀念战友》都是他作的曲!特别是这首《怀念战友》,包括刘欢、刀郎都曾翻唱过,无论词还是曲都优美隽永,在我的私人听歌体验中绝对位列TOP10。三、1966-1976——红太阳“那是一个红色海洋的时代,那是一个个人崇拜的时代”这一时期的主旋律是《东方红》(集体作词,陕西民歌原曲),地位仅次于东方红的颂歌是《大海航行靠舵手》。语录歌、毛主席诗词歌,把毛主席语录、诗词谱曲变成歌曲传唱。劫夫是语录歌的发明者,也是语录歌最大的作曲家。他的命运却最终因为政治走向了幻灭。样板戏,《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被并成为八个“艺术样板戏”。汪曾祺曾参与了《沙家浜》等唱词的创作。四、1966-1980——花样年华一个靡靡之音进入了饱经文革沧桑的大陆——邓丽君登场。同时风行的歌手还有凤飞飞和欧阳菲菲、姜育恒、许冠杰。幕后的创作者则首推刘家昌。五、1978-1985——解冻之春王酩是这个时期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作曲家,他以影视插曲为载体,写出了《妹妹找哥泪花流》《绒花》《知音》《难忘今宵》等一批让人心醉的抒情歌曲。这个嗓子犹如“莎士比亚”的上海人,哑着喉咙试唱自己的歌曲,总是未曾开口泪先流。他的音乐充满真情,他总是先感动了自己。这些歌曲的演唱者李谷一,其独特的气声演绎也给这些作品贴上了标签,无人能超越。六、1986-1989——西北风、东南风这是个大事特别多的年份。崔健登场。《一无所有》、《信天游》、《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吹来了阵阵西北风、东南风。七、1989-2009——摇滚中国崔健、黑豹、唐朝、何勇、张楚、盘古、痛仰、窦唯、汪峰、许巍、左小祖咒……李皖认为,中国摇滚乐之火已经转暗,但是,正是这转暗中,它从一个异常的状态,转向了正常的状态。精深的艺术深层景观,在不具有轰动效应的情况下日渐形成,这是那个贫瘠的年代不可想象的。摇滚乐究竟解放了什么——从一个曾经是铁板一块的集体主义思想中,我,独立之人格,浴火重生。看到第七篇章时,想起了最近看的一部纪录片《寻找小糖人》,罗德里格斯,一个美国歌手,其音乐成就堪比鲍勃迪伦,可是他在美国籍籍无名,他的唱片在美国只卖出了6张,但是,在巴西,他的音乐却成了圣经,引发了自我意识的觉醒。我们的摇滚乐虽然没有真正的沸腾过,就像李皖说的,他把经历了文革时代的人们从铁板一块的集体主义思想中解放了出来,找到了那个叫做“我”的独立人格。这就是音乐的力量。八、1989-1994——都市忧郁这段时期大家都太熟悉了,应该算中国流行乐的黄金时代。李宗盛、周华健、张宇、张雨生、黄大炜、林忆莲、张信哲、优客李林、彭佳慧。。。。其中,林志炫(从优客李林中单飞)和彭佳慧又藉由刚刚结束的<我是歌手>重回大家的视线。九、1994-2009——偶像的力量王菲、张惠妹、周杰伦、孙燕姿、五月天。。。这是一个偶像丛生的时代,大浪淘沙,让人记住的少之又少。十、1994-2009——民谣,民谣这一部分是本书的重中之重,民谣,作为一种生命力最为强劲的音乐形式,扎根于生活的土壤,向我们展现了不同的个人生活和个人体验。从早期以高晓松老狼叶蓓为代表的校园民谣,到后来的李春波、艾敬,抒发个人情怀的民谣蔚然成风。朴树、胡吗个、水木年华、锦绣二重唱、南方二重唱、李寿全、黄舒骏、李宗盛、阿牛、熊天平、蔡健雅、林强、潘越云、陈建年、周云蓬、小河、万晓利、李志、钟立风、陈升……民谣与普通的流行歌曲不同,往往具有极强的人文色彩,歌手的另一个角色是诗人。这些作品不是速食品,虽不会大红,却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民谣的潮流,向来不是什么新潮流,它一直在底下流淌,一直都长流不息。流行音乐已死梳理完这六十年的音乐历程,作者的结论是明显的:流行音乐已死。当音乐变成娱乐,歌手没有了。当音乐变成彩铃,歌曲没有了。从这六十年的音乐沉浮中,我们不难看出两岸三地的历史变迁,音乐是人精神的折射,如果音乐已死,那人的魂灵呢?

精彩短评 (总计64条)

  •     李皖的史料性图书。不错
  •     这些文章。。。。。。也能出书。。。。。。。
  •     一路梳理一路听
  •     图书馆,死气沉沉的音乐史教科书中吹过了一阵清风。
  •     想起阿辉伯曾经想做的毕业论文
  •     跟反调一起看的,还多HU补的
  •     流行音乐史,比什么中国音乐史里面讲的一首歌没听过靠谱多了。
  •     还不错,且浅且简,所以读起来飞快。不过价格略坑
  •     内容是六十年三地音乐史,不要被小清新的书名给骗了。没想到杜德伟竟是张露的女儿~
  •     在《读书》上一篇一篇读完的,思路很清晰,不是简单的叙述三地的歌曲发展,而是联系在一起
  •     六十年华语音乐发展脉络。彩印,但价格稍贵。仅存一本签名本。
  •     作者通过回顾1949——2009年这60年,大陆和港台两岸三地流行的歌曲,让我们重温了那段岁月,回味那些酸甜苦辣,有些是觉知的,有些是未曾觉知的,总之都感到亲切,哪怕是勾起我们流出苦涩泪水的往事。作者的行文是学术的,同时又有很强的可读性,本书可谓填补了这一方面的学术空白。本书部分章节曾在去年《读书》上连载,但对这段特别的历史感兴趣的读者,不买书不足以尽兴。
  •     喜欢作者写崔健那个时期,想必是深受影响。后面的时代越写越乱,想必是因为时代音乐本身也越来越乱了。
  •     文字好,书做得也漂亮
  •     在一期《读书》上偶然翻见讲文化大革命歌曲那章,迫不急待在手机上下载电子版连夜读完。从偶像颂歌到造偶像唱歌,六十年来两岸三地的政治社会,精神生活的变迁都在音乐中得到反射,竟无一遗漏。全书最精彩的当是前三章,一些湮没无名的老辈音乐人的故事得以重现,他们苦心孤诣的歌曲最终被时光洗去政治色彩,因旋律优美长唱不衰,这才是音乐的力量,是千古流传的民族音乐的力量。作者在此亦用情最多,写到网络歌曲,偶像歌曲,作者笔下亦渐感无力,音乐再不是人们最重要的精神力量,也再没有能让人热血沸腾或热泪盈眶的音乐了。私以为,乐评最为考验笔力,作者有用寥寥数语尽现音乐神韵的笔力,敢批敢赞,不缺幽默,哭哭笑笑读完整书,酣畅淋漓后是无尽的失落,大历史和小青春都随着老歌远去了。
  •     平实的语言记述着过往岁月中伴随我们长大的歌唱的历史。潮起潮落,有的成了过眼云烟,有的成为永不泯灭的记忆。这边散场,那边又鸣锣起鼓。多少次散场,忘记了忧伤。历史的车轮就是这样滚滚前行,等不及你我激情喝彩或是含泪忧伤。
  •     在《读书》看过这本书的很多章节,很有意思,介绍了许多歌里歌外的故事,唯一的遗憾是对我大学时代以来的歌曲剖析还不够过瘾
  •     作为一个KTV唱歌只会唱甜蜜蜜的歌痴,刷这本粗糙的流行音乐简史还是蛮有收获。音乐会比新闻更真实地记录时代。于是强迫症犯,在虾米对应建了十个歌单……
  •     李皖的文笔自不用说。在坚持音乐本体论的前提下来看待音乐史与社会史的相互作用
  •     该说的原先已说过,现在就剩叨叨。
  •     名为两岸三地六十年音乐史,其实按照内容比例,大陆六成台湾三成,香港一成,并且港台部分侧重大陆传播引进史。犹如豆瓣标注结集,局部处处精彩,整体散乱拼凑。前三十年大陆音乐资料价值强。末章五星,因为那才不是作者自己强行搜罗为文。数百张唱片封面加一星。
  •     原价卖五十五,可是就那么小本,有点失望。不过内容还是不错的,总的来说是本好书
  •     充满情感,文笔亦佳,信息量极大,正是我喜欢的书
  •     多少次散场,淡淡的忧伤。<五朵金花>竟然是在那样的背景下拍的;摇滚一章对现在国内摇滚的评价很中肯;偶像一章简直就是80后的成长经历啊;民谣一章写得真好。值得一读。
  •     用音乐倾听彼此。
  •     里面提到崔健92北展演唱会,他用红布蒙住眼睛唱《一块红布》时,台下人自动掏出打火机点亮。这难道是现在摇青去LH看摇滚大咖时,必然会颤微微的点开打火机的起源么。。。。T v T
  •     多少次散场 忘记了忧伤,非常适合此刻的出现,用音乐记录时代的变迁,那些耳熟能详,街头巷尾传唱的歌曲一代代一首首的变化,告诉我一切都会过去,那鼎盛一时又怎样,一辈子平凡又怎样
  •     非常棒,作者的涉猎值得逐一聆听。
  •     勾起已经淡忘的记忆,陷入无限的回味
  •     三地之中,关于香港的叙述稍显单薄,些些美中不足。封面照片出自郑中基的专辑《戒情人》。
  •     很好的华语音乐知识入门书,可惜篇幅不够容纳这么多信息,只能走马观花式的梳理一遍,假若不是友人送我,这个定价我也觉得略贵呐。
  •     关于这本书有个故事。只能是大概的了解,之后想去看看和之相关的《读库》。
  •     其实这本才是李皖入门吧
  •     完整的编年体记录 文字流畅 但鲜有打动人的篇章
  •     中国流行音乐简史,必须收藏
  •     与风格无关,好音乐应该象一剂镇静剂,使人安静直至麻醉。
  •     利用假期把这本书看完,惊奇自己对各个年代的歌都有共鸣,对那些歌者、创作者抱有深深的尊敬,对自己的音乐历程完全没有遗憾。感谢@李皖 的这本小结。
  •     很扎实啊
  •     1022:多少次散场 忘记了忧伤(命题作文,肯定写不好。写不好怎么办,就抄吧,所以前面几段都是复制黏贴,到了九十年代,比较熟悉了,却夹带了很多私货,内地摇滚和台湾民谣的篇幅实在太长了,而且这些歌手和乐队都只是小圈子里火。)
  •     资料堆砌式巡礼,不及高中时读过的《五月的鲜花》,音乐与人生交映更有共鸣感。-----------70年代前的歌曲都在政治需要和审美需要之间挣扎,在党性和人性间纠结。对岸还是一股旧时代靡靡之音,这边红旗猎猎战音锵锵。偶尔从红色硬歌的裂缝中流泻出的一首《草原之夜》是如此地珍贵。
  •     六十年悠悠岁月,音乐一路相伴,几乎每个相应年代的人都能回味到甜美的歌谣。
  •     喜歡這種梳理和作者的文筆。對封面設計不太理解,看書中配圖知道是鄭中基的《戒情人》專輯封面,不知是神馬含義。
  •     很有文化的一本书,通过两岸三地不同阶段流行歌曲风格与内容的变化,揭示了背后的历史变迁,作者通过记录流行音乐的变化来记录他曾经历过并正在经历的历史。文采很好,又有深度。
  •     书的封面也是莫名其妙
  •     里面的资料和文字内容别具一格,可以算是发烧级别的。赞!
  •     看的《读书》连载版。祝贺出版,翻了,很精美。
  •     私认为,很多值得一写的唱片并没有写进去,不过写了可能出版不了了吧……
  •     以為線索 不能拿學術著作的標準要求 標準化和活力本也大多此消彼長。李皖的文字非常好 因為感覺好。
  •     学习了!
  •     性价比极其低,居然定价这么高
  •     内容很详细 彩页 关于专辑的彩图封面很翔实
  •     作者用独特的视角来描述两岸三地的音乐,不一样的感觉
  •      相当完整的脉络 多有一些这样的书就好了
  •     在方所翻完了,如果只说书名应该永远不会看这本书吧…
  •     2014-07-07
  •     看了后记才知道,这本书原来是一部电视纪录片《六十年三地歌》的脚本,很想找来看呢。
  •     了解现代大陆流行歌曲的历史
  •     资料挺丰富,一些评价也很有意思。但整体来看,作为著史还是缺了学术味,看到结尾,原来是为纪录片写的脚本,也无怪更像随笔了。以及,名字实在是……太轻佻了……
  •     写得太出彩了,值得一读再读。
  •     内容丰富,从解放一直到现在的歌曲介绍,通过歌曲表现一个时代的人们的生活、精神追求,大部分是在讲述,有时是讲一位歌手的风格和职业生涯,有时是讲述一个时代的故事,并且总结很精准又很深刻。里边还有很多图片。
  •     副标题叫六十年三地歌,一看就是选题过大【不好意思我是烟酒僧
  •     写的真好,李皖是少有的能从文化-历史层面,着眼于整体分析流行音乐的评论家。
  •     在《读书》上看完的连载
  •     后半部分明显应付公事 草草收尾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