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书记历

出版日期:2014-10
ISBN:9787101104568
作者:陈晓维 编
页数:353页

内容概要

陈子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现代文学研究专家,著有《发现的愉悦》《看张及其他》等,编有《知堂集外文》等。
许定铭,香港作家、藏书家,著有《醉书随笔》等。
谢其章,作家、藏书家,著有《创刊号风景》《搜书记》《书蠹艳异录》等。
止庵,学者、作家,《周作人自编集》校订者,《张爱玲全集》编者,著有《周作人传》《茶店说书》《惜别》等。
傅月庵,台湾作家、出版人,台北茉莉二手书店执行总监,著有《生涯一蠹鱼》《书人行脚》等。
赵国忠,藏书家,著有《聚书脞谈录》《春明读书记》等。
臧伟强,收藏家。
艾俊川,媒体人,古典文献学者,著有《文中象外》等。
胡文辉,学者、媒体人,著有《陈寅恪诗笺释》《现代学林点将录》《拟管锥编》等。
史航,著名编剧,中央戏剧学院教师。
高山杉,学者,就职于中国社科院哲学所,著有《佛书料简》等。
陈晓维,本书编者,著有《好书之徒》、《书贩列传》(将出)等。
林冠中,香港藏书家。
胡同,布衣书局老板。
陈逸华,台湾九歌出版社资深编辑。
……

书籍目录

序   陈子善
长醉书乡不愿醒  许定铭
买书记憾  谭宗远
海王村书肆之忆 谢其章
冷摊夺魂记  柯卫东
藏周著日译本记 止庵
潘家园旧书摊忆往  韩智冬
念想  傅月庵
我的买书琐忆  胡桂林
拾到的知堂遗物  赵龙江
寻访老版本  赵国忠
我的题识本题赠本集藏  臧伟强
近人诗词文献拾零  罗星昊
不至异国,当得异书 艾俊川
买残书  王洪刚
扬州访书记  何家干
淘书六记  龚晏邦
再访海伊书镇  白撞雨
摆花街上旧书香  胡文辉
凌晨四点  马征
买书家  戴芒
海外搜书记  林百川
这些我以前不买的书  史航
我和《述学》的缘分  海上散木
我买书的那点事  方韶毅
南京图书一老伯  林冠中
淘书寄乐,聚书随缘  叶寻
我淘到的一些东方学旧书和旧刊 高山杉
寻沈记  陈晓维
六十吨  胡同
我的OED情结  周运
中行门下客  舒罕
昆明访书记  戴新伟
九十一天的访书行脚  陈逸华
淘书十年记  常青田
寻找朱偰的十年 励俊
访书散记  顾铮
买旧书的回忆  刘聪
收藏小记  赵胥

编后记  陈晓维

作者简介

两岸三地39位爱书人精心结撰,钩沉书林掌故,叙说当日传奇,全景展现三十年来国人搜求古旧书之面貌。
编辑特别推荐:
★ 近年少见的有趣有料的重头书话著作,由两岸三地39位爱书人精心结撰,多数文章未曾发表,是第一次与读者见面。
★ 不仅内容引人入胜,兼具趣味性与史料价值,而且装帧精良,体现当今对图书之美的追求,并附16幅精美彩插,特具收藏价值。
39位爱书人围绕私人买书史这一主题,展开“各自表述”。39位作者中,既有闻名海内的藏书大佬,也有深藏不露的民间高人,既有学者、编剧、媒体人,也有旧书店老板、公务员、自由职业者……涉及线装、新文学、签名本、近代诗词、非正式出版物等各项专藏,从琉璃厂、潘家园、上海文庙,到海外淘书、旧书网站、拍卖场,既是相互独立的私人买书小史,又不经意间相互呼应、穿插,构成1978年以降两代爱书人的“集体回忆”,全景展现三十年来国人买古旧书的面貌。


 买书记历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路过潘家园里的一间老房子,抬头咔嚓了一张相片发给朋友:你生日快到了,你猜,我在哪儿,给你买了啥?望着那传统雕梁画栋的天花板局部,估计微信那头的她真是愣住了:这是什么包装纸吗?好看呐,这是给我买巧克力?不禁笑起来,妹子就是烂漫。我掂量着左手拿着的黄铜马驹,这小东西,估计也没啥文物价值,就是个心意。我转悠琉璃厂和潘家园的时候,早已错过了黄金时代,但作为一个初级书痴,多少还是能够有所获的。琉璃厂那次,书没怎么淘换到,摸进了一家老物件店铺,老太太极富耐心地和我们介绍那些其实八九十年代还算常见的“上世纪古董”,比如,小时候还经常偷偷去摸零食的所谓老上海饼干桶。我和亚宝笑笑,挑了一些文革时期的徽章出来。而潘家园的独自游荡就更无甚惊奇了,因为一摊一摊地找品相好的旧书不得,只好买起了小人书,这一买不要紧,大概是几家摊主发现了我这个外地口音的傻妞好忽悠,纷纷吆喝我去看,却之不恭又着实心痒,买了一书包的回来。这种时候是不大会记得我妈的教育的:这种以前几毛钱的东西脏兮兮的你买这么多!讲到小人书就总想起南京街头那些偶尔出现的小摊子,以及上海小朱书屋的老板,他们都是诚诚恳恳的模样,都常劝我多带一些像我这样喜欢老旧书刊的朋友去,有时候光顾他们也并非出于迫切的购买需要,只是那种空间会突然将你与喧闹繁复的街景切割开来,这就是编者陈晓维及众多读书人真正喜欢的瞬间。尽管网购的有利与无情的确已不值得反复被争议,但就书店的物理性质本身而言,它有意无意营造的沉浸式体验始终是很难被虚拟模式替代的。不过网络购物也有一些快活的经历,你能结识到远距离的书友,能从异域他乡之人手中获得寻觅已久的书。书中,刘聪在《买旧书的回忆》里,讲诉了他在现实中索求爱书不得,转身竟在网上得到对方垂青的因缘,真真有种莫名的幽默与罗曼蒂克。于是我也会在换LP的时候了解到书友的环球之旅行程,也会知道一个准妈妈从前是多么资深的愤青,更不用说那些真心且长久爱书的朋友会一直默默去逛实体书店,会细细翻阅那些即将蒙尘的书柜,会珍爱每一本心头的好书,也会在遇到知己时舍得割爱相赠。读书是令自己愈发不狭隘的过程,对本书的微词可能也源于部分篇目执着于收藏的不解,自己是更类似史航老师的态度吧,如果一件事物是美的,是好的,比起按在手底不肯抽出,我宁可它一路漂流被更多的人读。当然,对于北大图书馆当废纸一般卖藏书的行为,依旧感觉震惊与心痛。愿咱们都能在指尖与纸面上,汲取精神的力量。
  •     曾经和一个朋友关于纸质书、电子书有过讨论。她坚定地认为纸质书将来就灭绝了,就像曾经的竹简一样;而我认为无论时代怎样发展,纸质书总有一席之地。很高兴看到这么多人持有同样的看法~~买书仅为兴趣,现在还变成先在图书馆看完,觉得实在很棒才会买下来,而且向来喜欢看新书。很佩服作者们凌晨起床去鬼市淘旧书的兴致和毅力。自以为,藏书最大的魅力不仅在于曾经主人们的印记,更在于读者的兴趣。以下是看完此书后,最能够引起我兴趣的书本们:1、《东归随笔》(曾仲鸣)2、《侠隐记》、《续侠隐记》、《小侠隐记》(伍光建)3、《茶馆的舞台艺术》、《骆驼祥子的舞台艺术》、《推销员之死的舞台艺术》(北京人艺)4、《华北前线》、《中国的新生》(詹姆斯 贝特兰)5、《扬子前线》(费雷达 阿特丽)6、《新西行漫记》(班威廉、克兰尔)7、《中国》Emil Schulthess有意思的是,林百川的《海外搜书记》讲到,起初在ebay上买中国旧书很便宜的,纯属捡漏;现在海外书店都说“a sudden and strong demand for them has arisen in China and we are getting many requests and our stock is dwindling……”看来旧时光已然过去,但旧书的时光却远远未结束。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许它没有,不许你不去——读罢此书,收获良多的同时发现原来爱好淘旧书的同类真的不少。在我看来那篇【六十吨】的分量还真重,因为我可能很快就会操此行业了。
  •     书该叫《淘书记历》才是,不好读
  •     各大家购书心得,受益匪浅
  •     该书是2014年10月出版,应该是系列丛书园田雅集之一。关注此丛书。写买书写淘书,其实就是写自己的人生往事回忆,其中读起来有人情、有趣事、有书气、还有历史和其中的变迁。诸多的种种都是人生中值得品味的,似也浸入了淡淡的油墨之香。
  •     特别喜欢《六十吨》
  •     看爱书人的回忆,感觉非常亲切
  •     最宜在床榻、马桶处阅读,标准的闲书
  •     如果是读书人的买书经历就好了
  •     书林中人所叙诸历,和此中一二在孔网拍场上也曾交过手,读来真是敲髓知味
  •     从读书到藏书,看似雅了,实际俗了。
  •     ,
  •     全是北上广的淘书记忆。。。。。。。
  •     还会挑几篇读读,但已是半放弃,也许是韦力先生的《失书记•得书记》太有趣了,反衬之下,落差太大……
  •     风格差异很大,有的很喜欢,有的毫无感觉,还不如自己买的书好。看来我重书的品质,其次才是买书的体验,在乎的则是书的价格,并不是个理想的买书人。
  •     书人书话,冷暖自知。
  •     “还有一个自始至终一语不发,只是隔段时间就去趟门口,打一顿一个正在吃苹果的三四岁小孩儿,使其发出的哭声一直保持不断”
  •     包装精美,内容大部分太学术专业,青云直上。
  •     书的乐趣
  •     一口气读完,各种有关书的贪婪和迷醉,痴情和幻梦,也是醉了!
  •     读几篇还好,多了就有些腻。因为作者都算是同一个时代的人(估计他们之间都认识),大部分经历都差不多,无非是潘家园琉璃厂到中华书店。不过看了之后,感触还是很多。向文化人致敬。
  •     艾俊川和韩智东文章最为精妙,其他文章趋于记书流水账,胡同《六十吨》以“六十吨书”为嘘头,未免虚浮。常青田《淘书十年记》有两处讹误,一P307上海最大的旧书集散地是文庙旧书市场。当时是每逢周六日两天开放。二308-309吉祥混沌(馄饨)。
  •     刚开始看觉得没劲,因为书中的大师们都是淘的专业古旧书。书名一条条的罗列,没听过。作者一个个,不知道。看着看着,就看出趣味来了。我不是在个中专业,所以当娱乐性质一读。作为喜欢书的人,看完这本书,真是大开眼界。原来书和人,还有这样一个我完全不了解的世界。无论是在北京、上海或者香港、台湾淘书,还是美国、英国、日本人,无论是孔夫子旧书网,还是上国外网站上买书,都是第一次了解。对于像疯狂拥挤的早市更是闻所未闻。羡慕他们有这样的经历。
  •     零散挑了四成感兴趣的篇目读了,确实不是所有文章都值得读,有些文章还是显得作者略有矫作,甚至有些腐儒气息,但无论怎么说,藏书家们是值得尊重的。买书卖书藏书的故事一代一代,说的是书,但书后终究是人,引用后记谢其章的一句话“向旧时光投去最后的一撇以示诀别”
  •     怕是再过些年头,就见不到那光景了。
  •     怎么没有书评呢?这里的作者主要的几位都见过,都是旧书行里尖儿!喜欢这里的氛围,这里还保持着传统中的那种人情味,对书的尊重。看完之后我在孔夫子的购物车里又多了一堆东西。
  •     热闹。有凑数的。
  •     八九十年代淘旧书的故事
  •     装帧赞
  •     大好!未见好书如好色者也,哈哈!
  •     还成
  •     布面书皮,柔滑纸张,羌脊装订,装帧满分。语言温热,带读书人一片赤诚,寄文化之魂。全彩书影难得,抚之不禁小确幸涌溢心间。几篇交易流水账目,显得脱线,与整体风格不在同一频道。
  •     还是喜欢这种一人一篇的集子
  •     出彩的大概不超过5篇,可能藏书这个话题于我还是太遥远,有点硬着头皮读完。
  •     周作人真是神一样的存在
  •     里面的淘书记忆,所淘之书,离我辈甚远,时时感叹生我太晚,只能艳羡。
  •     水平不一。口水文章不少。
  •     标记了八篇,多一星给装帧
  •     看完之后忽然好喜欢旧书。
  •     希望以后多认识几个出版社的朋友……这样的书就不用自己买了
  •     四星+。新书,幸甚,愉悦之极。看他人淘书挑书醉书迷书自有一番趣味。藏书是一回事,追名逐利是另一回事,我喜欢的不过是其中的爱书之心,亲近之感油然而生。回头联想到熟识书店一家家倒掉,以后又去什么地方挑书呢?余生也晚,只堪怀想了。版本可读,暗红不喜,错别字偶有。如此。
  •     文章们角度众多,有只收藏特定种类书的,也有海纳百川类型;有旧书摊捡漏的,也有海外网站拾遗;有凌晨逛鬼市的书贩子,也有一次性买60吨的书商…读来颇有趣味,种种形态,都是电子书永远替代不了的情感,真正的“长醉书乡不愿醒”!
  •     5月19日读完,知道此书是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央视一套的一个读书节目,白岩松主持,介绍颁发2014年度好书奖,这本《买书记历》入围了人文社科类书籍的前30名,最终虽未拿奖我却一眼相中了它,因是陈晓维编的。书中收录了39位藏书家、爱书人、贩书人的文章,好些人的书我都买过,像是止庵、谢其章、傅月庵等。这段时间最喜欢读的就是这些冷摊负手对残书的文章。
  •     没有预期的那么好看,因为无趣。
  •     书的品质很不错,装帧满满的中华书局风格,还没看出版社就能猜到,书的内容很能勾起一种“长卧书乡不愿醒”的情怀,唯独价格着实高了点,原价55,第一次去新华书店没舍得下手,第二次咬咬牙才拿下
  •     装帧加分,有几篇很不错。
  •     #2016119#
  •     读完,对于收藏会有点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之感
  •     这书布面精装,内容都是淘书文字,好些人的搜书专题都是望尘莫及的,看看过把瘾,不少作者都是有交往的书友,可以增加对他们的了解。
  •     挺无聊的 文笔也差
  •     很有趣的“记历”,各人视角专题不同,但对书的爱却是同样的。有几篇能让人笑出声,当短篇小品想必也是佳作的。再说此书,布面精装,色稳调沉,不浮躁不花哨,如此设计,真真惹人心喜。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