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薄的故乡

出版日期:2015-5
ISBN:9787562489963
作者:王小帅
页数:288页

内容概要

中国独立电影先锋导演。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导演之一。
生于1966年。自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26岁的王小帅自编自导了他的首部长片《冬春的日子》(1993年),该片成为中国独立电影开篇作之一,并于次年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收藏。此后,王小帅凭借其强烈的个人色彩与人文关怀、坚持不懈的独立创作精神,成为中国“第六代”导演中享誉国际的标签式人物。2001年,他凭借《十七岁的单车》斩获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银熊奖。2005年,电影《青红》又令他成为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奖的获得者,该片也首次把“三线建设”带入观众视野。近年来,他相继导演了电影《左右》、《日照重庆》、《我11》,并于2010年获得法国文化艺术骑士勋章。一直到最新作品《闯入者》,王小帅仍坚持不走随波逐流的创作路线,在保持一脉相承的创作风格的同时,一方面力求电影语言的创新,另一方面敏锐捕捉时代脉搏。
2014年,新作《闯入者》作为唯一一部华语影片入围第71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王小帅也因此成就了第六代导演中的首位“大满贯”。

书籍目录


镜中无光
湖边青年
城域边缘
电影中的乡愁
父亲
母亲
信件、日记、剧本
附录:王小帅父母回忆“三线”

作者简介

先锋导演王小帅的私人笔记,无故乡时代的故乡情结,献给所有回不去故乡的人们。
苏童、杜琪峰、刘小东、高圆圆推荐珍藏
█ 编辑推荐
★ 柏林银熊奖、戛纳评审团奖得主王小帅的“三线”记忆
★ 《青红》《我11》《闯入者》创作背后的真实故事
◆模糊的回忆、幸存的老照片、儿时的画 、家书、剧照、几经手改的文稿,订成一本私人笔记。
◆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迁徙流变,勾画出一代人的集体遭遇:一群没有 故乡的人仅以留存的记忆碎片。
█ 媒体评论与名人推荐
他用电影的方式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态度,带给未来以无穷希望。
——美国《商业周刊》“亚洲之星”称号授予评语
作为1990年代出现的大陆新一代导演的代表人物,王小帅的作品令人印象深刻。”
——《法国世界报》
王小帅透过镜头,描绘人在不同地域间的移动流离,从乡村到城市、自中国到西方,显现出他对中国社会变迁改貌的厚实观察。”
——第14届台北电影节
我看过这部电影《十七岁的单车》并非常喜欢这部电影,我想他的确受到了《温别尔托·D》的一些影响。我觉得巴赞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理论,他们对于长镜头的倡导,帮中国导演挣脱了社会主义文化所倡导的那些美学作品,《十七岁的单车》就是其中之一。
——达德利·安德鲁(美国影评人)
尽管该片情节缓慢,但却让人始终全神贯注。导演王小帅将会让自己的导演之路更加开阔,因为这部影片证明,他是一个让任何人都能信任的导演。”
——雷·本内(戛纳影评人)
█ 内容简介
导演王小帅一直说不清自己是哪里人。在上海出生4个月后,他跟随父母来到贵阳“支援三线”,13岁因父亲工作调动迁到武汉,15岁考上央美附中来到北京,23岁北影毕业后分配到福建,两年后无片可拍的他逃离体制,开始他的“北漂”和独立电影创作生涯。
从《青红》到《我11》、《闯入者》,他一遍遍在光影中回望他的童年所在地贵阳,作为一个“三线子弟”,他对讲述和发现这段历史有着无法释怀的责任感。
但这本《薄薄的故乡》却无关宏观历史。这本书中的文字、无意中幸存下来的老照片、儿时的素描、父母的家书等,装订而成的,是一个无故乡的人的精神故乡,是一个四口之家颠沛流离的命运。与其说它是在向读者讲述,不如说它是作者的私人笔记——在撰写整理这本笔记的过程中,他让自己沉浸到往事中,他发现自己不免絮叨,更加发现回忆的不可靠;他意外地找到以为早已丢失的照片和画,惊喜地知晓了一直好奇的谜底。
现在这本笔记已经完成,如一部最终剪辑而成影片,不再私有。


 薄薄的故乡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我:以前在北京的时候去参加过一个王小帅和娄烨对谈的沙龙活动,当时日照重庆刚下映,就问了王小帅一个问题,说为什么重庆的人都一口京片子?我:王小帅说,这个电影,其实本来是没有一个明确的地域指向的。但是山东日照和重庆的政府都给了钱,也提供了拍摄场地,所以他们算是投资方了,片名就用了两个城市的名字。本来打算拍的剧本片名叫《家乐福事件》,但家乐福不给钱……我:昨晚讲到青红这部片的时候王小帅还耿耿于怀,当时专门去找了飞鸽自行车想要拉点赞助,结果别人不赞助他。他说我从不拒绝广告植入啊,我缺钱哪,但是明显都没有商家要植入……上一部电影闯入者又亏了……我:他觉得这个排片的问题无法解决,中国必须靠扶植专门的艺术院线来解决,就是艺术院线放所谓的文艺片,普通院线大片啊烂片啊谁爱上谁上。因为政府靠不住啊,政府不可能像法国政府啊那些国家一样支持他们这种“独立”导演的,政府的力量是用在扶植百团大战这种主旋律电影上的。我:没有分级制让家长对孩子该不该看电影不知所措,没有艺术院线(或者还有其他小众的比如B级片,cult片的院线……)把观众骗进电影院,就是对观众的不尊重。比如聂隐娘这部电影,因为前期宣传的误导,很多院线经理以为是一部武侠大片,所以最高给了18%排片量,很多普通观众被骗进来了,走也不是,坐也不是,因为和对电影本身的期待不符,这不是骗人嘛,放在几年前这是要喊退票的。我:当然也有人说分级制度啊,分类院线啊,还是得依靠整个国家的政治生态改变,这些就会自然而然就达成了……否则怎么呼吁都没办法啊。我:在日本的时候去过一种电影院,就是买一张门票就能在里面呆一整天的,去过一个专门放各种日本cult片的影院,去看了一整天的铁男系列……那种体验,真是杠杠的,头昏脑涨的,但是超爽,虽然也听不大懂台词……我:日本还有专门放色情片的电影院……最近的一部日本电影《0.5毫米》里面就有关于这种电影院的情节我:哦,是去年的电影。去年两部安藤樱主演的电影,百元之恋和0.5毫米,都挺好的。我:这种类型的日本女性形象,真的让人特别舒服。而且日本的这类电影绝不说教,但是又直指社会的另一面,如果韩国人来拍,就是大阵仗的阴暗面,但日本人拍起来就是常态,但常态里有让人觉得这个社会要腐烂下去的部分。0.5毫米和NHK的一些纪录片结合起来看,日本社会里出现的孤独死现象,还有老年人的性需求问题,都是很值得讨论的部分。谁说中国又没有这样的问题呢,只是我们看不到罢了。我:日本人特别会将性这个话题摆到台面上,而且没有一点咋咋呼呼的样子我:以前看过一个纪录片,讲的日本出现的一种看护士,专门为老年人和身心残障者提供性发泄的服务……大部分时候是用手的,当然也不排除现实中出现的其他更进一步的服务……这种服务是人道的呢,还是近似于提供性服务呢?她们是看护人员呢还是仅仅只是性服务者或者说妓女呢?当时给我深深的思考……我觉得还是需要有一个限度的,但是注意到这点的日本人很值得赞赏。忽略了或者刻意回避了不代表问题不存在。我:有一个问题是,如果我们真的身心障碍者这些人看做是和我们平等的个体的话,他们是否具有获得性快感的权利。用罗尔斯的试图抵消一切运气的影响的“公平的正义”的观点,这些特殊个体由于先天的缘故,也许永远无法获得伴侣获取性快感和安慰,那本身也是对身心的一种折磨,并且心理学已经验证由于缺乏性上的满足和发泄,个体会导致和造成心理障碍。但是当我们把这个问题放置到中国的现实环境中的时候会发觉,连身心正常的人的性满足都是一个问题……比如家庭分离的农民工群体,我不是指这些人就该为他们提供性服务,而是指,为什么城市的发展或者说国家的发展一定要造成很大一个群体个体家庭的破裂和分离呢?好大的问题,还是指向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这个元主题上了。另外,大部分人只注意到男性,女性呢?她们有么?还是说在男权社会里,女性仍旧是被压抑的,甚至是内生的压抑。
  •     人们总喜欢对一些人成名之后的经历紧追不舍,每一个细节都恨不得放大几十倍来抠捏推拿,至于他们早年的成长、蛰伏时期的颠沛迷茫,却鲜有问津。不排除为了配合市场和话题营销,他们早期青涩的心路历程被精心挑选出最具戏剧张力的一部分,作为对现今光鲜生活的映照,但那些不过是吉光片羽罢了,剩下的未被选中的,却是他们生命中“沉默的大多数”。从这个角度看,《薄薄的故乡》讲述的更多是王小帅早年生活中不为人知的“暗区”,也是自称无根的他的一部寻根之作。这些看似闲散的不那么目的明确的文字,是他最初最容易掏出心窝时留下的体己话。书中的王小帅,可能和你我一样大,也可能和我们的爹一样大,遵循着这些文字胡乱生长的痕迹,玩味或品嚼,总能发现一点儿当年的甚至是现在的自己的影子。王小帅说自己是一个没有故乡的人。他在上海出生,幼年跟着父母从贵阳搬到武汉,在北影读完大学去了福建,在福建待了两年后决定流浪北京。流浪这个词听上去文艺、浪漫而又轻狂,但这也意味着不再有一个安全长久的庇护所,没有了体制内的档案与户口,父母不在身边自不必说,死党有了正式女朋友之后早年那个聊天喝酒的小天地也不复存在。1992年,王小帅26岁,他睡10元一个铺位的招待所,偷偷蹭剧组美术的床,辗转了一个又一个不知名的旅社,生存的念头压制着拍电影的想法,意识到自己差点习惯了机械地思考明天去哪儿找免费的床铺后,那种二十代(20-29岁)年轻人特有的对“明天做什么”的迷茫和不确定在脑内四散。他在书里写下自己的疑问和呐喊:你必须做点什么!我是干什么的?我想干什么?于是乎,在没有投资和摄影师的情况下,他说服了胶片厂保留一些几近停产的大卷,用一开就拖拉机似的哗哗响的摄影机——他就这么开始拍电影了。他用平淡的叙事告诉我们他“三线”苦哈哈的日子。因为对福州的陌生和对北京的不舍,他在心里重复着那些不属于他的、陌生的、总是空无一人的地方。似乎场地的辗转也好过自己和自己做伴,像他的电影一样:1998年的《扁担·姑娘》、2001年《十七岁的单车》,外乡人来到大城市里生存一样需要抱团取暖,喜怒哀乐平淡是真但是又透着一股文艺青年的细腻情怀。现在的二十代也许会用上“辗转”一词,不过交通的便利和相对富足的条件,让这些年轻人在城市与城市间短暂地迁徙,没有了那份过于拮据的生存压力。但是同样的,年轻人对于生存、对于未来在何处落脚这一终极哲学问题的思考依旧横亘在心间。于是迷茫过的,和正在迷茫着的,看着小帅的文字,总能想起点儿什么。
  •     最初买这本书,是去年为第一次做论文的准备,后来发现任务量巨大,《闯入者》仅占二十分之一的篇幅,于是也便一直搁置,近日终于读完。起初,对于第六代的印象,停留在概念性的词汇上,「边缘」「地下」「独立」「被禁」等等。却原来,他们有着如此鲜活而独特的生命体验。这一代人,终归是幸运的,所经的苦难并未大到改变命运,转而变成了创作与精神的财富。生于60年代中期,文革的阵痛于懵懂的他们,不过《我11》里边遥远的枪声」目睹的武斗」父母街坊隐晦的言语」与从未唱出的后半句革命歌曲。正青春时候,是八十年代理想主义的黄金时代,在最纯粹的大学中徜徉,政治与诗歌,占据着生活的全部。物质与金钱,并未像如今一样,腐蚀着一切。89后,社会一头扎进商业化的浪潮中,他们却背道而行,以叛逆之姿登上舞台。这是属于他们的一代,世纪末的狂欢与恐慌」潜伏与思考,坚持着特立独行的一切;03年,中国电影拖着沉重的躯壳,告别了国营体制这一名存实亡的圈套,转身走上市场化的康庄大道,于他们来说,似乎却是一条更艰难而未知吉凶的道路。王小帅的独特,更关乎其独特的生命历程,三线的回忆」流散的轨迹」无根的漂泊」天南海北的乡愁,填充着他薄薄的故乡。有太多的共鸣,对大鱼的恐惧,坐火车的体验,沿东湖骑行的肆意,无处寄放的乡愁,对尘埃落定的抗拒;也有太多的警醒,那样痛苦而煎熬地对未来的思索,我似乎并未有过,那样决绝的背道而驰,是我一直幻想却从未拥有的勇气。似乎总在随波逐流,如温水里的青蛙,明知波澜四起,却无所为的等待着既定的命运。可是,你不去抗争,又有谁会为你的命运负责呢?而又有多少人,是在不断的优秀里走向了平庸。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冬春的日子,刘小东,喻红。解禁。同学娄烨。打四星是给舒服的装帧和无处不在的手写体。
  •     故乡,听上去是一个温暖的地方。她承载了我们的成长经历和对过去的时光的追忆。而王小帅薄薄的故乡可能是对过去那个时代的人和事的感怀。尤其是三线建设时期,从他电影中的乡愁中就能看得出来。对于三线建设,我是没有概念的。比较有感同身受的是艺考这件事,毕竟央美是每一个学画画的艺考生都梦想去的地方。想起当年备考的时光,怎一个惨字了得。好吧,也算是一段充实的经历。地铁上断断续续看完的,书的颜还是很赞的,标注的设计也很有味道。喜欢书中的手绘插图,还有电影中的乡愁那一章
  •     终于是读完,或者说观赏完了王小帅导演的《薄薄的故乡》。镜头与文字的力量都被他发挥得淋漓尽致,即使这本书的本意并不是炫技。记忆很深的一句话是,"我们知道在新的市场化、商业化之后我们'应该'做什么,但心里的声音却一直告诉自己,真正想做的是什么"。衷心的希望,他一直是王小帅。
  •     帅哥
  •     记忆
  •     真实真挚真切。我们都一样,漂泊着故乡也是薄薄的。
  •     据说是年度最美的图书,封面和内页设计都很别致。适度的留白,又勾引起读者说话的欲望。故乡,是个年轻时想逃离,临老了又想归去的地方。现代人的痛楚是,并没有一个故乡可以等你回去。天翻地覆的时代,被撕扯的人,痛感是剧烈的,那点过去的温情,是否足以疗愈?
  •     看后回忆了自己的模糊童年和悲催的少年,有想写下来的冲动。
  •     那么多手写批注。不得不说,作家王小帅也是那么厉害。三线建设始终贯穿王小帅的作品中,无论是电影还是自传。电影足够精彩,自传更让人刮目相看。
  •     比贾樟柯浅了一点,然而回忆很有味道。
  •     边看边哭
  •     感觉自己有很多与作者相似的经历。关于狗,关于童年~
  •     装帧设计非常有创意!读着读着就像看导演电影里的旁白,王小帅和贾樟柯的文笔我都觉得喜欢。写父亲的那一部分特别精彩。
  •     在旧天堂书店种草的一本至少外表上让我很有欲望去读的书。因为已经很多年没有认真读完一本纸质书了,所以从开始读到真正读完竟然耗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也正因为读书时间拉的太长,导致很多内容都没有深刻的印象。而且书并不是以时间线为主脉络写的,所以我常常困惑于书里的情节发生在什么时间点,前因后果又是什么。但是整体阅读还是挺舒服的,虽然没经历过那个时代,但画面感很强的感觉读到的文字都变成了一幅幅图片和片段。另外种草王小帅的电影,准备屯起来看了。
  •     回想着自己义无反顾地奔向中国地图上最偏远的那个省份,那个之前几乎没在意过的城市,以为电影的大门会为一个年轻的大学生敞开,而现实是,你几乎用生命跟自己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如今没人能够拯救你了,学校跟你的关系结束了,朋友也都一样年轻迷茫,这天下只剩这么一个幼稚无知的大傻子了。在那个深夜,我咒骂着自己的愚蠢。但这不是最后,生命和世界都还没有结束,明天天还会亮,你还要离开这个旅店,在街上寻找下一个可能免费的床铺,你必须做点什么!我是干什么的?我想干什么?
  •     对三线生活的描述还有80年代的回忆最有价值
  •     还可以,了解了不少那个年代的故事。一句话,经历就是资本,经历也可能直接影响一个人将来走上怎样的道路。此外,我其实并不是很喜欢这种加入手写的设计,时常还需要把书换个角度,有点麻烦。
  •     虽然很多都很私人,但三线建设的背景处处都在。我们家也是军工厂,支边的时候祖父母辈从河北搬到包头,集体生活和筒子楼,走在街上谁都认识谁,你同学的爸妈过年可能跟你三姨做一张麻将桌上打着牌。喜欢他背景里那个时代,喜欢他让这个时代从他的电影和书里面透出来。但我还没有爱上此书的设计… 也不喜欢那种手写批注的方式。
  •     几十年前的只言片语星星点点竟能通过一层荧幕纸轻轻捅破,故乡虽薄,经不起考证和辩解,但记忆永恒,
  •     这是小帅的童年回忆,为什么对三线的记忆这么痴迷,从这个里可以看出一些,书籍设计装帧下了不少功夫,还有不少手写资料和照片
  •     然而事实是,还没有看过王小帅的一部电影!
  •     阅读体验棒,王导字写的好看。
  •     百分之七十是冲设计买的 了解了一个被忽视的历史事件 错别字不少 还需要多校对
  •     薄薄的书皮 薄薄的故乡 到底是人造就历史还是历史塑造人呢?说不清楚。
  •     感受到文本上的“力”与“感”;有一个疑惑是,那么多回忆录都如此相似,但那种最具决定性的不同又在哪里呢?
  •     王小帅也算导演里面文笔能看的了,没贾樟柯好。第六代导演普遍存在“故土认同”情节的迷惑和渴望,生存的那个年代风格造就了他们的电影风格,这是他们那一代在电影上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弱势又在于,他们太束缚在那个年代,无法跳出内心给自己定下的条条框框。
  •     住过很多地方,却不知何处是故乡。
  •     很亲切的类似物回忆录的书物,特别是武汉部分,倍感家乡亲切。版面字体等设计都很特别,让人更有共鸣了。
  •     朋友推荐我看的。这本书特别有设计感。书中的内容也让人唏嘘,透过王小帅一家的起起伏伏,三线建设这段尘封的历史在我脑海里有了模糊的印象。
  •     设计好看,王小帅的个人回忆录
  •     我们都是没有故乡的人…
  •     自18岁离开家乡起,故乡对于我们而言也都是薄薄的一层,或许比王小帅的要真实厚重,但其实在十年后回头看,也已经模糊不堪。成年后在异乡定居,甚而组成家庭,故乡的含义变得更加难以捉摸。这是整整一代人的生存方式。因而读这本书的时候竟产生了无尽的共鸣,对现实也只有无奈叹息了。
  •     从这里出发,再去理解王小帅电影。
  •     几乎贯穿每部作品的老三线记忆,在这里得到解答。
  •     第六代导演里,大概贾樟柯和王小帅文字都是挺不错的。如今中国,谁又不是异乡人呢?谁又还能回到薄薄的故乡呢?及,将修改的地方直接印在书里,反而有种亲切感呢。
  •     总结而言这本书是王小帅个人回忆录。我手上的这本居然还有大导演的亲笔签名。曾经和盼盼聊过,说到他的电影总喜欢从小人物身上映射大时代。这本书就讲述了他对“三线”题材电影的情怀。着重介绍了三线三部曲《青红》~~《我11》~~《闯入者》~~看完这本书可以重温一下电影。
  •     才开始读,关于小帅回忆中的故乡,一个没有故乡的人写的故乡,让我慢慢开始拾起关于故乡的回忆,我害怕如果不回忆会不会真的忘记点点滴滴儿时关于故乡的回忆。。。。。
  •     没有故乡的人写的故乡的书
  •     三线。父母。时代
  •     适度的设计
  •     很多地方感同身受
  •     内容和装帧排版都好看,真切诚挚也不乏灵气的自叙,讲述成长故事和创作经历,只单论文字力量也是够的,非常动人。涂改手迹和诸多照片非常好。
  •     铅字,笔记和涂黑存在于一张纸上,和闯入者中“现在”中层累“过去”的手法是一样的。只是父亲和母亲两个章节中不少内容和前面重复了,是拓写
  •     几气呵成,王小帅的童年经历和我相仿,同在国家一声令下的大三线工程长大,在厂矿车间和各地方言中了解社会,辗转流离,竟不知自己故乡究竟在哪。有意思的是,合上书的一刻,音响中适时传来了王杰的《回家》,多久没听过的歌了。
  •     喜欢这种接地气又不俗气的表述,王小帅的电影只看过《闯入者》,看了这书也就能理解为什么他会如此执着于三线建设题材了。导演就是展现人生经历寻求大众共鸣的群类啊。
  •     有很多之前断断续续看到的访谈的内容,很喜欢,了解王小帅的一个途径
  •     今晚读了《镜中无光》,已经爱不释卷。看到很多和王导幼时相似的经历,以及我之前看过《青红》对王导的喜欢,决定今晚把他直接读完!
  •     导演的心路历程,电影作品的跋
  •     【时间是有刻度的】。在小帅的文字中仿佛看到了我那三产的家乡,想到了我那被时代摆布,才华无处安放,渐渐归于庸常的父母。我们都是故乡的异乡人。
  •     有故事、有情怀、对生活有深刻体会的导演拍出来的作品都不会差。(装帧好丑,我到底看的是书还是草稿纸哇-_-||)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