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政治的变奏

出版日期:2014-9-1
ISBN:978720812504X
作者:汪晖
页数:254页

内容概要

汪晖   江苏扬州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著有《反抗绝望》、《死火重温》、《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东西之间的“西藏问题”》等,若干著作与论文被翻译为英文、日文、韩文、意大利文及西班牙文等。2013 年,荣膺意大利卢卡•帕西奥利奖(Luca Pacioli Prize)。

书籍目录

目 录
自序
研究篇
文化与政治的变奏
——战争、革命与1910年代的“思想战”
序论 “觉悟”的时代
一 从“文明冲突”到“文明调和”
1. 事件与历史
2. 对欧洲战争的民族主义回应
3. 超民族国家的构想、文明冲突论与以种族为核心的民族主义
二 洪宪帝制、政体危机与“新旧思想”问题
1. 共和危机、权力配置与国家传统
2. “国家主义”与“政治主义”的区分
3. 两种国家概念:文明国家与民族国家
4. “思想战”与“东西文明”二元论
三 调和论与20世纪新(旧)文明
1. 19世纪政治模式的衰落
2. 19世纪经济制度的危机
3.“新旧文明”之辩证
什么是“五四”文化运动的政治?
——关于“五四”的答问
一 “五四”为新的政治提供了哪些前提?
二 文化运动产生出新的政治
三 “觉悟”问题
文献篇
接续主义 杜亚泉
大战争与中国 杜亚泉
论思想战 杜亚泉
欧亚两洲未来之大战争 章锡琛
一九一六年 陈独秀
吾人最后之觉悟 陈独秀
我之爱国主义 陈独秀
欧洲战争与青年之觉悟 刘文典
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 杜亚泉
战后东西文明之调和 杜亚泉
欧洲最近思潮与吾人之觉悟 章士钊
庶民的胜利 李大钊
劳工神圣 蔡元培
欧战以后的政治 陶孟和
Bolshevism的胜利 李大钊
大战终结后国人之觉悟如何 杜亚泉

作者简介

出版说明
今年适逢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一百周年,这不仅是一场影响了现代历史进程的战争,而且是一个激发了中国思想启蒙的契机。从此以后,中国与世界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并进入了自身政治社会、思想文化变革的新阶段。为纪念这一重要的近代史、思想史节点,清华大学汪晖教授将其讨论一战与中国、五四与民国等议题的文章、访谈汇辑成册,并遴选了20世纪初期刊载于《东方杂志》、《新青年》等的相关“思想战”文献十六篇附入本书,文献的编选原则上以初刊文字为本,并参考了《杜亚泉文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陈独秀著作选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等著作。希望本书有助于提升并深化我们对这段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在新的视野与方法中通向历史文本的“再发现”与“再解读”。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年8月20日
……………………………………………………………………………………
本书是有关“一战与中国”这一思想史议题的专题研究,共分研究篇与文献篇两部分。研究篇由思想史研究专家汪晖教授的《文化与政治的变奏》和《什么是“五四”文化运动的政治?》两则文章组成;文献篇则收录了《东方杂志》、《新青年》有关一战、文明、中国等等问题的论争。本书有史有 论,有 理有据,从一个较为新颖的角度解读了“一战”对于中国现代政治文化、思想史等的深远意义。
…………………………………………………………………………
过去二十年,学术界对于晚清的兴趣水涨船高,而对“五四”文化运动的评价日趋低迷,理由是“五四”时期的各种观念和尝试在晚清已经萌芽,很难以此为一个历史的新起点。然而,从“一战”与“思想战”的关系来看,“五四”文化运动代表着民国建立后一个重要的转折期,任何对此后历史变迁和思想发展的讨论都需要考虑这一“思想战”的后果。
这一“思想战”将对中国道路的思考从对欧洲文明的学习以及东西差异的比较,扩展为对欧洲危机的认识,以及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对中国未来的探寻。不但新文化运动者倡导的互助、和平、大同、科学、劳工神圣和庶民的胜利代表了一种对普遍性的向往,而且杜亚泉、梁启超、梁漱溟对中国文明的再认识也并未局限于文明差异的框架,恰恰相反,他们不约而同地将对中国传统的再认识与对人类普遍道路的思考关联起来。
——汪晖
…………………………………………………………………………
封面图片:
上: 一战期间,法国元帅霞飞视察罗马尼亚军队
或者 1916年7月爱尔兰皇家步枪联队集结索姆河
下:1913年2月1日,法国L’Illustration关于中华民国成立之初的报道图片


 文化与政治的变奏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6条)

  •     以一戰餘震來解釋五四知識人為何以「文化」來處理「政治」,很有啟發
  •     共和危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要回应的对象。(p117)给我理解康有为多了一个维度,而不仅仅只是因为他是所谓“保皇派”而直接扣帽。思想史的阅读中,人物的体认不仅应当放到一个长时段中(经世与救亡),也要结合关键的历史节点(共和危机),如此才少一些偏狭。
  •     精彩的论述。。。揭橥“新文化运动”之外的“五四文化运动”风貌。
  •     用逻辑驱动材料的能力。如臂使指,值得学习。
  •     依靠《东方杂志》重读“五四”之作
  •     一篇论文也可以成为一本书的节奏。。
  •     日光之下无新事,一百年前争论不休的问题,今天依然还是争论不休。
  •     汪晖将《东方杂志》放回到五四的视野中,重新理解一战和欧洲范本幻灭对于中国思想界的决定性影响;共和政治下的主权焦虑和失望情绪弥漫,逐渐催生了政治关切向社会的转向与疗救。五四的意义终究在于政治争论最终转向“生活理想”的争论,在这一决定性时刻,政治迎回了它更为丰厚的古典意涵。这两个洞察值得深入。问题处理明快,论述尚浅,用了一本书只处理了一篇文章就能处理完的问题。
  •     书,三星半吧,半颗星给问题意识。
  •     文化是巨变的力量,是创造政治的力量
  •     汪晖新著《文化与政治的变奏:一战和中国的“思想战”》.一战百年,回顾历史,探寻21世纪的中国道路与人类和平的方向。
  •     现在似乎开始流行出论文单行本了?汪晖对杜亚泉和《东方杂志》的解读,展现了五四时期与《新青年》不同的另一种思路,接续主义,大亚细亚主义,文明调和论。像汪晖说的,虽然《东方杂志》对于世界局势和中国困境的描述很完备,但无法回答由谁来“调整新旧势力以形成新势力”,从而陷于一种“无主体的方法论循环”。
  •     3.5.讨论是有的,问题也是有的,但怎么和一战密切联系起来的?还是就这么一搭?
  •     文化(文明)的争论吸纳了对于(国家)政治的讨论,意味着政治超出国家、整体、党派范畴弥散于社会、家庭、教育等领域之中。历史与政治关系中侧重保守主义一派,然后以上述观点论证五四运动的历史地位,雄心之大,构思之巧,不得不击节而叹——至于是否确实与史实相符,是否与近代史研究脉络相符合/修正,有待方家之论。
  •     有见地。#2016使劲读#057
  •     cultural turn!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反思西方不证自明的先进性,并且开始思考被作为等同于国家的政治的文化性问题。
  •     在当下,披着儒家外衣的自由主义者以“古典”“传统”的名义否定五四运动的政治和文化意义,左派/共产党人如何更巧妙地回应这股借尸还魂的思潮以捍卫共和国的政治根基…
  •     共和危机下的一次救亡运动。
  •     汪晖对于五四运动的一篇论文,内容是关于五四运动期间,中国思想界对于欧洲一战不同的评价展开。汪晖通过梳理《东方杂志》和《新青年》杂志中相关问题的论战,对于民国肇造时期,政治和文化建国问题展开的讨论。应该说,汪晖的观察是敏锐的,但是总觉得他通过杂志上文章的论战来讨论政治议题,总觉得是隔靴搔痒。杜亚泉是站在传统政治立场上,强调政治统合的价值和意义,而陈独秀的现代政治立场,让他对于传统政治的抨击,必然导致现实政治的失能。应该说,如果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强调政治的杜亚泉和强调现代性的陈独秀确实存在某种政治-哲学的论争,不过无论是文化还是政治,都是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现代化的改变还是社会经济基础的改变,文化与政治的变迁只是基础改变的表征。很显然,汪晖的左派只是文化左派,而不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和社会经济。
  •     用时4h(未看书末所附文献),值得反复重看以更好把握。答问部分周展安显然一直未能理解什么叫“历史脉络”,再三提出同类的抽象问题。汪老师的不断强调是对“什么是历史感”的很好解释。
  •     一篇论文一本书。。。。读了论文版
  •     《现代中国思想兴起》第四卷p1299~1303的大型扩写和《旧邦新造》导言的大型脚注……
  •     接下来是不是要研究五四与文革的隐秘线索,哈哈
  •     "用器物、制度与观念的演进描述五四将晚清以降的变革置于直线发展的脉络种,没有真正把握五四文化转向种所蕴含的转向含义"。重读
  •     作为主体的前两篇看完了。考察五四前的文化论争,尤其是杜亚泉。用汪老师本人的两句话来评论吧,“文化是强烈自主的力量,是创造政治的力量”“它们终结了此前形成的历史范式, 在它们之后发生的一切不再是历史的自然延续, 而是这一新事件所开创的范式的序列性展开。”
  •     汪这本书写得有些执拗。对以往关于五四地位的论述针砭精准,探讨五四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这确是慧眼。然后对《东方杂志》关于一战后国内关于新旧文明的论争进行分析,提出五四是一个新旧的断裂点,也是颇有道理。汪的意思是,资本主义加民族国家加议会政治加社会达尔文主义是一套被一战“做旧”的文明,而左翼的追求平等的大众的劳工的民本的和谐的是即将兴起的新文明。五四的口号是民主而非自由印证了这一点。这就有些偏颇了,一战后到二战前,这种新旧文明的调和论调或许还是一种吊人胃口的预言,但若从二战后到世纪末的历史来衡量,这种调和论与历史的终结论一样显得操之过急。因此,五四在巴黎和会之后及中共诞生、国民党改组的历史时段内具备的意义,并不能直接推延至现代并保持效用。意义这个东西,只要其影响没消失,就可能会发生变化。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