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出版社:黑龙江北方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531730606
作者:孙武
页数:473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注释] ①下政攻城:下政,下策。语出《孙子兵法·谋攻第三》:“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意思是说,凡是用兵打仗,上策是以智取胜,次策是运用外交手段取胜,再次策是以兵对兵取胜,最下策才是攻打城池。强攻城池,是不得已才采取的办法。所以说,攻城是“下政”。 ②若:假如、如果。③主:主动。有主,处于主动地位。 ④汉末:东汉末年,此处具体指汉安帝元初元年(114年)。 ⑤羌:中国西部地区古代民族。 ⑥遮虞诩于陈仓崤谷:遮,阻挡、围困。虞诩,东汉安帝时曾任武都(今甘肃成县西北)郡太守。陈仓崤谷,在今陕西省宝鸡市西南。 ⑦宣言:扬言。请兵,向朝廷请求援兵。 ⑧须到乃发:一定要等候援兵来到后,方可进军。 ⑨分抄旁县:分散到近帝的县抄掠财物。 进道:赶路。⑧兼行:兼程,以加倍的速度赶路。 日倍增之:每日以翻倍的数目增加。 惑之以人事:用人为的假象迷惑对方。 [译文] 《孙子兵法》说:“攻城是最下策。”如果去强攻坚城,就可能自招失败或灭亡。敌人既已占居有利地形,就不能去同他争夺这块地盘;况且敌人还居于主动地位,而力量又占优势。敌人既是居于主动地位,如果不是对他有利。是不会离开驻地来向我进攻的;敌人既是在力量上占优势,除非我方能够综合运用天时地利人和等条件,就难以取胜。东汉末年,羌人首领统率数千兵马,将武都太军虞诩的部队围困在陈仓崤谷中。虞诩便让部队停止前进,同时扬言要请求朝廷派援兵来,而且一定要等援兵到来后再进军。羌人听到这个消息后(认为援军一时到不了),便将部众分散到近旁各县去抄掠财物。虞诩便乘羌兵分散之机,日夜进军,每昼夜以加倍的速度行军百余里。又令军士在驻军做饭时,同时做两个灶,并使灶的数目每天增加一倍。羌人误以为援军已陆续到达,便不敢追逼攻击,结果虞诩大破羌兵。虞诩扬言要等候援军到后再进军,就是故意让羌人误以为可以利用援军到来之前的空隙分兵抄掠,用利诱的办法将其调开;他不分昼夜地急行军,就是要争取时间,出其不意,置敌于困境;而加倍修灶,就是用人为的假象迷惑敌人,使之误以为援军已陆续到达。

内容概要

作者:(春秋)孙武

书籍目录

《三十六计》 总 说 原文注译 按语注译 第一套胜战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原文注译 按语注译 传世典故 用计锦囊 第二计 围魏救赵 原文注译 按语注译 传世典故 用计锦囊 第三计 借刀杀人 原文注译 按语注译 传世典故 用计锦囊 第四计 以逸待劳 原文注译 按语注译 传世典故 用计锦囊 第五计 趁火打劫 原文注译 按语注译 传世典故 第六计 声东击西 用计锦囊 原文注译 按语注译 传世典故 用计锦囊 第二套敌战计 第七计 无中生有 原文注译 按语注译 传世典故 用计锦囊 第八计 暗度陈仓 原文注译 按语注译 传世典故 用计锦囊 第九计 隔岸观火 原文注译 按语注译 传世典故 用计锦囊 第十计 笑里藏刀 原文注译 按语泣泽 传世典故 用计锦囊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原文注译 按语注译 传世典故 用计锦囊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原文注译 按语注译 传世典故 用计锦囊 第三套攻战计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原文注译 按语注译 传世典故 用计锦囊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原文注译 按语注译 传世典故 用计锦囊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原文注译 按语注译 传世典故 用计锦囊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原文注译 按语注译 传世典故 用计锦囊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原文注译 按语注译 传世典故 用计锦囊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原文注译 按语注译 传世典故 用计锦囊 第四套混战计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原文注译 按语注译 传世典故 用计锦囊 第二十计 浑水摸鱼 原文注译 按语注译 传世典故 用计锦囊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原文注译 按语注译 传世典故 …… 第五套并战计 第六套败战计 《孙子兵法》

编辑推荐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中华国学经典读本: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将《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作了全面解读,配上插图和解说,还原经典的传统记忆,并做释例分析,再现著名战例的金戈铁马。选字注音,标注生僻字、异读字的正确读法。


 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