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好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年8月1日
ISBN:9787872080798
作者:柯裕棻

内容概要

1968年生于台湾,处女座,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大众传播艺术博士,现任教于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专攻大众文化研究,研究主题为电视文化与消费社会。曾获中国时报人间副刊文学奖、华航旅行文学奖、台北文学奖。著有散文集《青春无法归类》、《恍惚的幔板》、《甜美的刹那》,小说集《冰箱》,对谈录《批荆的连蛄》等。常发表评论、散文或书评于台湾《联合报》、《中国时报》、《ELLE》、《电脑家庭》、《联合文学》、《诚品好读》等杂志和报纸的文艺版面。负责撰写的专栏有:中国时报人间副刊“三少四壮”、联合报副刊“文化胭腊”、联合文学“逃逸路线”。
29岁时拿过两个文学奖,不算早。因为太热爱自由,所以有点散漫。阅读是生活里的重要内容,比较喜欢小说。可以喝点酒,不过更爱喝茶。喜欢摇滚乐。对不经意的小事物非常敏感……

作者简介

这是一本集结柯裕棻过去在《联合报》“文化胭脂”专栏、《人间副刊》专栏、《联合文学》“逃逸路线”专栏等的文章、博客文章以及其他一些新作的文集。这是一位具有现代感的读书女子对于单身生活、现实生活的种种意见?或论理或抒情,或反省或嘲讽?或提醒或感动,文字细腻、风趣、深刻。可以看到作者以女性角度来观察社会的许多现象,包括身边朋友、瘦身一事、看美国影集等,柯裕棻用她最锐利的观察角度,来告诉读者他的内心,有感动、厌恶、讽刺甚至到搞笑了。
三十多岁的单身女人,人生的困扰很多,多半与婚姻无关。除了忧国忧民之外,我们的困扰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体重、工作、钱——或者花钱。过了三十岁,一切的起伏都趋于稳定,即使遭逢打击也不致捶胸顿足,顶多是自暴自弃化悲愤为食量,托希望于工作。当然,我们也担心各种关系,人际、家庭与我。这是三十岁以后的能耐:即搞理论,也搞笑。


 我很好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3条)

  •     去年书展买的这本书,作为一个前图书编辑,难免会有一点职业后遗症,看到这样装帧的书,实在不忍心不收,原谅我那时并不知道柯裕棻是何许人也。蓝紫色的文件袋包装,煞有其事地印着邮戳,打开之后除了这本10万字的小书,还有一本和书同样封面的笔记本。原本不指望这是一本多么好的书,10万字,没听过名字的作者,专栏杂文的合集……无论哪一点,我都看不出有什么可以让我发现惊喜的所在。所以,买来半年多,它只是安静地躺在我的书架里而已。这次要不是去南京泡汤,需要带一本不重的小书在路上解闷,我想我还想不起它来。翻开第一页,是毛尖写的序,好吧,因为这篇序文,我居然就这样爱上了毛尖。我很好,我很好。这样无奈的自喃里,还有着洒脱,有着勇气,在这个社会的关系里,见招拆招。拿着梦想和人生对赌,或者有个未来,或者一无所有。这是一个怎样的女子呵!喜欢这本书,喜欢柯裕棻,喜欢毛尖,只是因为,在我的身体里,还有着相似的勇气和力量。推荐给所有的大女孩,小女孩和不大不小的女孩子们。只愿你们,都很好。
  •     正在读的一本超出自己年龄却又深受吸引的书。遇见未来的自己 确切地是遇见期望中未来的自己,单身也好,双身也好,能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就很好。
  •     台湾的女性劳动者比率非常高,可是经济独立、适婚年龄却单身的女性总是会被贴上一些标签,例如“眼光太高”或“太任性”、“太爱玩”,仿佛没有结婚一定数思想不纯正引起的偏差行为。如果有人任性乱花钱,恐怕是因为工作真的太累了,不花钱出口气,实在不行。在工作中找到了的自我,是不是真如励志书籍所言,更完整更坚强,还是其实只是更无法相信他人,更斤斤计较,更不安更茫然。职场如战场,普通日子里实在难以确认同时在场子里玩的所有人是否都真心以待。既然不能确认,也就无法信任。久了之后,终于变成谁也无法真心相待。日子越难过,生存的条件越严苛,人的焦虑和猜忌也就越多了。工作的可怕之处在于,它会成为唯一之必要。它会吞食全部的时间以及其他活动的可能,使得生活其他活动的必要性减至最低,终至消弭。一旦服从工作的独占特质,迟早会变成工作狂或忧郁症。经常活在被打分数的阴影里,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我告诉她说读书其实不累也不痛苦,令人难过的部分恐怕是制式化的知识评量,因为这种方式迫使人必须带着某种生产的心态读书和思考,因而失去了读书的意义,知识也因此转化为工具。牛角尖一旦钻进去,深不可测。现在我连看广告满档的《电视冠军》和《抢救贫穷大作战》都会掉泪,即使这种节目每隔几分钟就进广告打断情绪,而且哭点非常公式化,我还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进入状况,不胜唏嘘。现代生活真是个反魔咒,将一切魔魅除尽,使之纳入常规,平淡无奇。烈火青春。这是一群踩着风火轮的哪吒。我们活的很兴奋,梦想仿佛伸手可及。这个城池屹立于梦想的残骸之上,我们踩着青春的灰烬过活。哪吒从风火轮上摔下来,发现满脚都是水泡。因此你说,那年代好亮,我们曾经有过无限的可能,来改造这个社会。我们仿佛拆了一些东西,可是它们是怎么重建的,我们既不知道也没参与。牌仿佛重洗了,可是玩牌的也还是同样那些人。因此我说,那年代是拆除是清洗是推翻是掏空是解放,它的光芒犀利如闪电。可是它也重组建构,以一种迅雷的速度和密云的姿态,严严的在我们为电光所盲之际进行修补。可是自己的过去被他人记得,而且以他人的观点诠释,却是一点澄清的办法也没有。往事的回味像飘渺无踪的味道,人人嗅得,却说不清。日常无意义的对话堆砌起爱情的想象与期盼他的那些故事表面不动声色,然而爱情的存在或幻灭就在这些饮食起居的对话中完成。(雷蒙德•卡佛)如此,为絮叨的日常生活找到了许多理由。爱情是流动婉转的概念,它可以承载沉重的欲念和深切的期盼,灵的升华或肉的沉沦都以它为因或果。……。在语言里它什么都是,说它是什么,它就是。如此,我们时时为爱情命名。我不知道哪来的勇气,对于这恍惚的概念寄予厚望。不论之后所伴随的是怎样石破天惊的变化,我始终笃信它封存记忆的能力,以及它超越人世铁则的可能。它力量如此巨大使人在瞬间变心或者一见钟情;它使人心烦气躁,也使人别无所求;它如此无边,可是我仍相信我可以为它命名。我如此鲜明的记得它当年的起承转合,独独忘记光阴已经荏苒。……。这时空的迷惑让我想起朱天心的《古都》,那故事诉说时空的虚妄却在火样的文字里对抗沧海桑田。是怎样一种对纯粹的渴求,使得人希望以自己肉身的消逝成为他人不灭的记忆?可是一个凄美的故事总需要一个活口来诉说给世人听,这个残存的活口不会有壮烈的余生,他或她会需要吃饭睡觉洗澡刷牙上班,现实里还有无数的明天,活着的每一天。就这么回事,无所谓美丽或纯粹。也许没有了永恒终点的虚妄追求,幸福就在毫发指尖。痛的时候呼喊的总是无指涉意义的语气词,……,语言系统精细的结构因此经历幽微泯灭的瞬间。……。痛起来的时候,整个人虾弓着,瘫软了,成了一个完整的痛的符号,意义的开始与终止都包含在躯体里。人心远比一个表面明亮可喜的小故事更崎岖更蜿蜒,人心里有说不尽的百转千回。以前从不在意心在哪里,现在它变成了石块,压的死紧,痛起来了才知道,胸口就像被碾过那样痛。面对痛苦,语言的缺口如此深阔,我无言,临渊叹息。究竟是什么理由促使人生中已经不再联络的人们兴起一丝念头要重修旧好。二十岁的时候觉得一切都天长地久。不知道有一天,我会改变对自我和他人的期待,我会有不同的双眼;不知道有一天,梦想会随着自己而改变。我会发现那种生活形态平淡无奇,稍有摩擦就难以维系,像一块轻飘飘的塑料板,没有足够的质量,稳住人生的波浪。未见此花树时,花树与我同归于寂。见着花树时,人与花的颜色便一时明白起来。王阳明语。一个男子说,他喜欢呛红辣椒,从事创意,养两只猫。单单只是这样我就觉得跟他如同孪生。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喜欢呛红辣椒这个猛烈的乐团,我无法分析他们的音乐,他们的歌声使我莫名其妙的悲伤,我甚至连歌词唱些什么都只是模模糊糊,因为他们以艰深隐晦闻名。也许是旋律吧,或是其他的什么。其他的,什,么。例如,曲子中间突然出现一段小喇叭,或者一段吉他,与前后无关,一个意外的段落,天外飞来的节奏,给了曲子特殊的生命。那样的片刻,我会很想哭,希望自己从来没有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我是我自己的结果。人生四处充满了如此难言的片段。研究生的日子一不小心就会过分简单,起床,早餐,读书,午餐,读书,晚餐,洗澡,读书,写论文,焦虑,睡觉,焦虑。间或穿插图书馆,超市,咖啡屋。除了上课之外,一个研究生完全不需要开口说话。没有课的时候,没有事就没有话。日子简单的像一条倾斜的线,往内心软弱的方向滑去。长久以往,生命里其他的人逐渐遭到驱逐。因为在一个满脑子只有抽象事物的人眼中,身边实质存在的个体都太过密实而无法超越,难以理解。恐惧如影随形,人生之中重大的烦忧都是抽象的思考和飘渺的未来。……。虽然日子依旧持续春去秋来,可是因为从来没有明确的起点和结束,记忆中开始独处的那一天已经过去许久,未来总是尚未发生,人则是活在一点一点的片刻里,与过往熟悉的秩序脱节。人像是偏离轨道的小星体,不知不觉就独自走上了一条偏僻的路径,两旁的风景越来越陌生,诸事俱寂。这样走上一阵子,就再也没办法回头进入原有的秩序,再也不能习惯喧闹和群体。最后,一种奇特的孤独会环绕着你,你从未如此深切感到自我的存在,因为他人都不再重要,你只剩下自己。一个人脱离了所属的社会关系,在异乡又生不了根,身边也容不下任何人,房门一关,整个世界排拒在外。离开家乡时,还是个年轻的孩子,七年之间丝毫不觉得自己曾经沧海桑田。直到回到家乡才发现,七年原来是这样翻天覆地的长度,有这样一去不回的意义。我的人生经验是不断往内探求的过程,仿佛借由知识将自己压缩成一个密度极大但是体积极小的黑洞。窗外阳光刺眼,它的温暖非常嘲讽,它若是更亮一点我的眼泪就要掉了。明明是黑洞却要装成太阳,我没有多余的气力再去关心另一个人。……,我在盥洗室的镜子里看见自己的脸,左颊一道粉笔灰像不在场的眼泪。常常有人问我为什么选择单身。我想,如果情势使得每段感情都分手了结,一个人自然就单身了,非常简单。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读博士有焦虑...一个人也不错...
  •     万般无聊时,惟有读书高。嗯,不错!
  •     速速读完,摘抄一句,位于最后一篇的最后一段:常有人问我为何选择单身,我想,如果情势使得每段感情都分手了结,一个人自然就单身了,非常简单。
  •     没有冒尖说得好
  •     同青春无法归类
  •     这个三十来岁的独身女子用一种很小资的语调讲述自己生命中的种种经历与对未来的种种想象,带点让人发笑的小幽默论述让人深思的话题。
  •     还行,有点小小资,印象深的有两段话:”一个人活着,没多少围着圆桌大吃大喝的机会,不生小孩不坐月子没老公不开伙不补身子,其实很难为了米酒忧心忡忡“以及末了的末了”如果情势使得每段感情都分手了结,一个人自然就单身了,非常简单。“
  •     随性..随意..只是没想过不结婚~还是向往当地球停电一小时时,我的丈夫搂着我跟孩子讲故事.....
  •     有点意思~略矫情~很快就看完了~
  •     我很好,就是有点自我,有点自恋...其实是相当自恋.
  •     钻石王老五VS大龄女青年?脑子挖特勒啊!人口学告诉我们大龄未婚男性是诱发鸡奸,强奸等社会不稳定案件的高危人群好不好!大龄未婚女青年都在各行各业兢兢业业组织生产拉动消费好不好!再把“我很好”当成摆姿态的有色眼镜病患者去死一万遍好么!
  •     和毛尖的行文风格很不同,竟然会有人说她俩像twins?
  •     如果过往堆起来在我脚边,我大概会头也不回,拼命振翅飞向未来。不后悔的过每一天。送给小芳的生日礼物,她竟然很喜欢。
  •     多年前度过的一本书
  •     我忧心的事项不外乎自己可能一事无成,视为毕生事业的理想可能只是个愚行。
  •     小柯老师,青春无法归类在大陆的出版品。自称布尔乔亚的她有着一颗永远长不大的童心。看似一切都不在乎,这也行,那也行,其实小柯老师心中在乎的东西挺多。
  •     精心的包装真的很让我抓狂。对不起那是我的问题。把白页本儿和蓝封皮扔了以后,把书脊挒破以后,我还是细细地读完了。布尔乔亚柯小姐,您现在过得好吗。
  •     豆瓣评价很多人说序写得好,我倒觉得序写得很捧杀。我只是没有想到见其人之后,而拜倒在其石榴裙下。她真的很好很可爱。最共鸣的末篇《行路难》,待我毕业后再看一遍,是为马克。
  •     如果不疼爱自己,怎能轻易说出,我很好!
  •     首先本书的宣传文案极其坑爹 跟书的内容完全不搭界 这本书总是让我想起日本直子那本书 一个人住第5年 接着是一个人住第9年 如果继续一个人住下去 如果继续画下去 会怎么样呢
  •     我是我自己的结果........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就是她把许多我一直懵懵懂懂地东西让我终于明白
  •     旧书mark.其实最入心的还是行路难。
  •     我不是一个人啊,原来
  •     呛红辣椒
  •     好好的书,,包装成这个样子。。。
  •     绝对不是想象中苦逼的大龄剩女的抱怨,而是一本关于一个人生活的书。
  •     果然 人还是对爱比对自己 更有领悟。
  •     有一天,我半夜起来呕了,吐得不省人事的。。。。同学为了博士论文,头发掉了一半。。。。。
  •     看完《寻路中国》之后有一种吃撑了的感觉,想找一本容易消化的看。不过倒是有点出乎我意料。评分怎么这么低,心思这么细腻剔透,又这么诚实,文笔又这么不错!虽然有时不免流露出学术女的气质,但是细节来说还是不少诚挚得感人的。
  •     台湾出版时书名是《脂粉论》,引到内地改成《我很好》,副标题是“单身女性真正意义上的私家书”,改得矫情了,而且这本书其实跟大龄单身女没什么关系的。 倒是觉得是处女座女性的思考。很奇怪,很多不信星座的人都是他们自己星座的典型呢。
  •     发现单身的人都有一个共性,享受孤独的同时又对孤独生畏,接着期待以理性剖析孤独这件事来善待孤独……
  •     单身女性真正意义上的私家书?!没感觉
  •     对于作者对学术的坚持是敬佩的,在电脑前追赶论文的模样经常出现,但就文字本身,较刘瑜的风趣还稍显枯燥。学政治的并不就意味着死板吧。
  •     我知女人心。
  •     丰澹的小格局,很有格调。知识分子的物质生活。处女座的深敏的洞察力,纤毫的触觉。装帧按语太坑,没眼看。
  •     那个用肉身和世界短兵相接的女子……
  •     作为女性学者对自身境况的反思,融情,包括世俗观念,教育影响,有笑有泪,很多感同身受的东西给了我解答。
  •     上完一学期柯老师的课,再读此书。老师你没有在课堂上放飞自我啊
  •     书的开头有些枯燥.学术名词的堆砌让文章读来索然无味.且不少文章无中心思想,作者只是一味的记录与感慨. 书的后半部分倒是收录了不少好的文章.在谈到关于钱,关于自己的方面,作者有几篇文章观点犀利且独到,学术理论能被通俗地应用于生活事例之中,不愧是电视文化与消费文化的专业学者. 评价的一颗星是专门给书中的最后一篇文章<行路难>.留学在外,作者对于心灵的描写与感悟,深深为读者所触动. 七年的龙宫探索伴随着巨大的孤独,最后又将是怎么样的一个转身,让独身的自己重新融入这个社会?
  •     喜欢里面的《青春无法分类》还有《往事只能回味》,这两篇文章是整本书里我认为最好的。
  •     每每靜不下心來,就去看這本書的最後一篇。
  •     一本被出版社坑了的书,如果可以打一百分,我一定毫不犹豫的打,以拉高它的平均分;作者的背景跟刘瑜极其相似,台湾人,文字只有更雅致,同样写一个人的生活和工作,刘瑜看的过程不断的轻笑出声;柯,看看要停下来想想,哦,我们都是这样啊
  •     就这样吧,同事说很好看挺感同身受的,我大约是已经浸淫此类文章太多年了已经麻木了
  •     对“父权主义”的体重问题和星座的“大众文化”最感兴趣,哈哈。
  •     碎碎念,缺了一份大气。
  •     快速翻完,專欄文。行路難。
  •     以前rx在她小组里贴过行路难,我用打印机打出来,折起来放口袋里,走到哪儿都看一段。我的打印机是针式的,印出来又慢也不够清楚,就一直懒得占单位便宜打印东西。行路难是少有的几篇。。。
  •     怎么说呢?她说到你心里去。你知道的。
  •     所谓的个人经历全部辐射到一个更大的黑洞,更悲惨的世界。
  •     还好,就是坚强自主的女子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