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9
ISBN:9787549538560
作者:(俄罗斯)娜杰日达·曼德施塔姆
页数:453页

内容概要

娜杰日达•曼德施塔姆(1899—1980)俄罗斯著名诗人曼德施塔姆的妻子,作家,翻译家。1899年10月30日生于萨拉托夫,娘家姓哈津娜。1919年5月1日与曼德施塔姆相识于基辅一家咖啡馆,三年后二人结婚。经历了二十年代中后期的短暂平静之后,娜杰日达不得不面对丈夫的两次 被捕。这位被丈夫称为“黑暗岁月的同志”的妻子,仅与丈夫共同生活了十六年,其中的最后四年还是在流放地度过的。六十年代初,娜杰日达开始撰写关于丈夫、关于那个恐怖时代的回忆录,即七十年代相继成书的“回忆录三部曲”《回忆录》、《第二本书》和《第三本书》。1980年12月29日,娜杰日达卒于莫斯科。“娜杰日达”在俄语中意为“希望”。
刘文飞,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员、俄罗斯文学研究室主任,文学博士,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翻译家协会理事,中国社科院长城学者,享受政府特贴专家,《世界文学》《外国文学》《译林》《俄罗斯文艺》等杂志编委,北京大学、黑龙江大学等十余所高校特聘或客座教授,美国耶鲁大学富布赖特学者,俄罗斯利哈乔夫奖获得者。主要著作有《二十世纪俄语诗史》《诗歌漂流瓶》《墙里墙外》《阅读普希金》《布罗茨基传》《伊阿诺斯,或双头鹰》《别样的风景》等十余部,主要译著有《普希金诗选》《俄罗斯文化史》《俄罗斯侨民文学史》《抒情诗的呼吸》《俄国文学史》等三十余部,另编有《普希金全集》《诗与思文丛》《陀思妥耶夫斯基全集》《苏联文学反思》等丛书或文集,发表论文百余篇。

书籍目录

目 录
中译本序/刘文飞
俄文版序/尼•潘琴科
文明的儿子/约•布罗茨基
娜杰日达•曼德施塔姆/约•布罗茨基
五月之夜
抄 家
晨 思
第二轮
菜篮子
门 路
社会舆论
探监
理论与实践
聚会和送别
另一边
非理性
同名人
巧克力
跳 楼
切尔登
错 觉
职业和疾病
“里面”
赫里斯托夫雷奇
谁之罪
“副官”
奇迹之实质
前往目的地
别杀人
俄国革命之女性
传送带
金翅雀的故乡
医生和疾病
委屈的房东

奇迹之源
两个截然相反的人
两种声音
毁灭之路
投 降
价值重估
劳 作
嚅动和絮语
书和笔记本
组 诗
双重枝桠
沃罗涅日的最后一冬
颂 诗
金科玉律
我的“希望”
“附加的一天”
比萨拉比亚马车
幻 想
只读一本书的读者
科里亚•吉洪诺夫
书 架
我们的文献
意大利
社会结构
不需要
大地和尘世因素
档案和声音
旧与新
警察维纳斯
偶然性
电 工
别墅客
狼饱肚子靠腿勤
晚会和奶牛
老 友
非党的塔尼娅
诗歌爱好者
暗 淡
日常生活一幕
自杀者
新生活的使者
最后的牧歌
纺织工人
什克洛夫斯基一家
马里纳小树林
同 谋
妈妈送小姐来萨马基哈疗养
五一节
古戈夫娜
陷 阱
索菲伊卡的小窗口
死亡日期
还有一个故事

作者简介

或许,娜杰日达•曼德施塔姆的回忆录(就我所读过的部分而言)因此才让我感到最为准确(瓦西里萨•格奥尔基耶夫娜说:“全都是事实”),最为愤怒,因为它不仅是关于时代的,而且也源自时代,源自时代的血液,同等份地源自你所遭受的痛苦和你所造成的痛苦,源自你所敌视的特征和众人皆有的特征……
——俄文版序者 尼•潘琴科
她的几部回忆录不仅仅、不单单是回忆录,因为,对隐秘的诗歌创作的洞悉,对诸多历史事件的沉思,各种评判(尽管并非总是公正的)所具的“力量和愤怒”(她自己的用语),以及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同步对比手法,这一切足以使娜杰日达•雅科夫列夫娜的书位列近二十年内最优秀的俄国文学作品。
——巴黎YCMA-PRESS1982年俄文版编者
丰富独特的叙事内容与音乐的结构和政论的风格相互交织,使曼德施塔姆夫人的这部书成了一部“不止于”回忆录的文学作品,一部富有史诗韵味的特殊时代的编年史。……深刻的心理描写与书中不时穿插进来的哲理思考和抒情文字相互呼应,共同交织成一种起伏跌宕、浑然天成的有机文体。
——中文版序者 刘文飞
这两本回忆录当然是阅读曼德施塔姆诗歌的指南,但是其意义不仅于此。任何一个诗人,无论他写作了多少作品,从实际的或统计学的角度看,他在他的诗中所表现出的至多是他生活真实的十分之一。……奥西普•曼德施塔姆遗孀的回忆录正好涵盖了其余的十分之九。这些回忆录驱走了黑暗,填补了空白,矫正了误解。其总体效果接近于一次复活逝者的行为,那害死诗人、比诗人存在得更久并仍继续存在、更为普遍的一切,也在这些书页中得到再现。由于这些材料的致命力量,诗人的遗孀在处理这些成分时如拆卸炸弹一般小心。由于这样的精心,由于这部伟大的散文是用曼德施塔姆的诗歌、用他的死亡过程和他的生命质量写成的,因此,一位哪怕没有读过曼德施塔姆任何一句诗的人也能立即明白,这些文字再现的确实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仅凭那朝向他的恶所具有的数量和能量。
——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布罗茨基


 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4条)

  •     诗人安娜·阿赫玛托娃认为,在二十世纪的俄国诗人所写的自传中,有两本最为出色:一本是帕斯捷尔纳克的《安全证书》,另外一本是曼德施塔姆的《时代的喧嚣》。阿赫玛托娃原本想自己也写一本自传,但是已有的两本自传如此优秀,竟然使其有些担心自己这部“未完成自传”,会显得像个“脏孩子、老实巴交的女人、灰姑娘”。女诗人因此放弃了写作的计划,只留下片段的回忆性文字。其实说《时代的喧嚣》是曼德施塔姆的自传多少有些牵强,1925年诗人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不过才三十四岁,而且这些篇幅短小,思维跳跃,结构灵活,缺乏普通传记连贯性的文字,更近于“诗人的散文”。如果非要说诗人曼德施塔姆有一部传记,那就是由他的遗孀娜杰日达·曼德施塔姆完成的回忆录。很难想象文学会以这样的面目出现。由去世诗人的遗孀完成的“遗孀文学”——很显然,这不是一个正统的文学分类,与其说这个特殊的称呼源自对回忆录文学的敬意,倒不如说源自对过往的那个多灾多难的世纪的反讽。文学家的遗孀听着更像是一种职业,而且是一项高危职业。用诗人布罗茨基给娜杰日达写的悼词里面的话说,在她八十一年的岁月里,娜杰日达有十九年是当代最伟大俄国诗人奥西普·曼德施塔姆的妻子,有四十二年是他的遗孀,剩下的岁月,孤苦无依,居无定所,在漂泊与驱逐的惊吓中度过余生。支撑她活下去的只有去世丈夫的诗歌,她选择了保存诗歌最为安全的方式,那就是在无数个寒冷的夜晚,默默背诵一切,无论是散文还是诗歌,因为“一切落在纸上的东西都是危险的”,只有自己的记忆才是可靠的。娜杰日达与诗人曼德施塔姆1919年相识时,后者已经是一位俄国著名诗人,与古米廖夫、阿赫玛托娃一起并列为阿克梅诗派的三驾马车。娜杰日达当时还是一位年轻的女画家,他们随后相爱结婚,对时代的风云变幻缺乏感知。婚姻给她带来的只有短暂的欢悦,在他们十几年的婚姻生涯里,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流亡途中,先是两个人,诗人去世后又变成一个孤独而瘦小的身影。曼德施塔姆的一生是不幸的:他在苏联内战时期的先后被红白两方当俘虏关押,三十年代时又两次被捕,长期流放,他生性敏感脆弱,几次自杀。给他带来一系列祸端的应该是他在1933年写下的一首诗,因为那首诗中描述了“克里姆林宫的山民”,“他粗壮的手指,像蛆虫一样肥”,“螳螂般的大眼睛”等等,被认为是影射斯大林,诗人遭致流放。此次事件轰动一时,还因为在诗人流亡期间,斯大林主动给另外一位作家帕斯捷尔纳克打电话,询问曼德施塔姆是不是一位大师,还责怪帕斯捷尔纳克为何不去找作家组织:“如果我是以为诗人,我的一位诗人朋友落难了,我会拼了老命去帮他。”娜杰日达在回忆录中写到了这个细节,但是并责怪之意,对她而言,诗人的命运早已注定,就算没有那首诗,还会有其他的诗歌。也许不在于诗歌的缘故,而在于诗人和时代的格格不入。开篇我们提到这本回忆录时,我一直都在说,现如今我们很难想象文学会以这样的一种面目出现,这已经不是一本回忆录所能承载的重量,她书写下的记忆已经成了一个生活在二十世纪俄国艺术家生存状况的纪实报告。除了对诗人曼德施塔姆命运多舛的人生以回顾和梳理,娜杰日达已经从诗人的遗孀变成了一个时代的见证人。她看到了艺术在残暴统治下如何的苟延残喘的延续,也看到了更多艺术家在这种高压的氛围中噤若寒蝉。而那些敢于用艺术和写作对抗时代暴政的人几乎都消失了,自杀或流放,他们掐住了诗歌的脖子。娜杰日达在回忆录中提到,曼德施塔姆跟阿赫玛托娃说过一句话:诗歌就是权力。这是诗人的逻辑,在别人眼里,权力就是特权、房屋、荣誉等安逸的生活,可是在曼德施塔姆的世界里,他顽固地坚持自我,他的逻辑是这样的:“既然他们因为诗而杀人,这就意味着他们对诗还有一份尊重和热爱,这就意味着他们怕诗,这也就意味着诗是一种权力。”娜杰日达在回忆录中几次提到这个细节,就是因为在这种自杀式的行为中,她从偶然中看到一种必然,无论是阿赫玛托娃,还是曼德施塔姆,他们早就做好了自杀的准备,死亡是一种练习,而这种练习就如同诗歌写作一样的自然,而且具有一种紧迫性。娜杰日达写到:“身边的一切都在逼人自杀,如孤独、隔绝和与我们对立的时代。孤独并非你缺少朋友,我们始终有很多朋友,而是指你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这个社会听不见各种警告,闭着眼睛继续行走在可怕的自相残杀的道路上,并裹挟着每一个人和所有的人。”没有人是可以幸免的,每个人都能感觉到自己的舌头被割掉了一样,说话变得越来越艰难。那是一个失语的时代,所有的写作都变得面目模糊,所有的话语也都变成了时代的隐喻,更不要说诗人的诗歌。而诗人的死亡事件促使了他的遗孀,一个原本的画家成为了诗人的代言者。用布罗茨基的话说,一位诗人的遗孀,因为诗人之死最终成为了一位作家,“并非因为本世纪俄国所发生的一切,更像是对本世纪俄国所发生一切的抗拒”。书写最终代替了黑暗中默默的吟诵,而且这种书写完成了一种写作的转变:从诗歌转向了散文,从回忆录写作转向了历史写作。这本回忆录当然不只是阅读曼德施塔姆的诗歌指南,更多的意义指向了一个黑暗时代里,艺术家们如何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意识,并不惜用记忆对抗时代的愚昧与虚妄。思郁2013-10-26书书名: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作者:【俄】娜杰日达·曼德施塔姆著译者:刘文飞译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9月第一版定价:58.00元
  •     都读这样的书,感到浑身寒冷,冷到不能自拔。就像骨髓里填满了冰渣。这些血与泪是多么可怕,要是降临在我们身上,我们会如何?俄罗斯的苦难要我们都记住。记忆就是冰上的血迹,鲜艳而凛冽。相比较,我们的生活太平庸了,可我们敢面对那样的时代吗?只希望它别再出现吧。曼夫人坚持了下来。我替她哭。
  •     醉虾是怎样制成的?——读《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江弱水  细沙似的恐怖。黑橡胶似的寂静。契卡人员头脑中一管无形手枪的不测风云。眼睛那受惊的漩涡。心脏承受不了的重负。身体稍一用力就会感到疲惫,连说话和散步都觉得累。耳朵警觉地朝向门口停下来的汽车和夜间启动的电梯,害怕突如其来的不速之客。但客人还是会来,那些襟怀坦荡的密探,大喇喇地戳在你家门口,或大摇大摆地坐到你家中,问你最近都写了什么东西,能不能给他抄一遍?“这里有几段啊?什么也看不清楚,瞧这笔迹!瞧,我写字多棒!”密探说来就来,从不敲门。你必须对他的问题一一作出回答,否则等于给了他任意编造的借口,麻烦可大了。“告密者们变得越来越放肆,越来越无耻。”  这就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斯大林治下的苏联。娜杰日达•曼德施塔姆(1899-1980)是俄国著名诗人曼德施塔姆的遗孀。丈夫两次被捕,1937年12月死于海参崴的集中营。妻子活下来,六十年代初开始撰写关于那个恐怖时代的回忆录,七十年代相继写成三部曲,《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刘文飞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9月出版)是其第一部,也是最重要的一部。此书如此令人震撼,在我的阅读经验中,无论是反映那个时代的广度,还是反思那个时代的深度,无能出其右。  以前读茨维塔耶娃的传记,觉得她十七年的侨民生活,特别是在巴黎贫民窟中的生活,简直是嚼不完的苦涩的艾蒿。现在,读了曼德斯塔姆夫人的回忆录,就觉得茨维塔耶娃简直是身在福中了,因为物质上固然贫乏,精神上却很安全。安全感是仅次于阳光与水与食物的必需品,平常不感到可贵,甚至不觉其存在。所以,当别尔嘉耶夫1922年被驱逐,乘船渡过波罗的海的苏维埃边境,那份安全感失而复得,他不禁特地记上一笔(见《自我认知》第十章)。在娜杰日达·曼德斯塔姆的笔下,人人自危的气氛笼罩始终,令人窒息,隔不了几页便有脑袋像蒲公英一样飞出去。“当恐惧和绝对无解的难题在大地上堆积,普通的存在问题便会退居次席。”(《大地和尘世因素》)以至于作者写到:“试想一下,我们也可以拥有这样一种伴着心碎、丑闻和离婚的普通生活!世上总有一些疯子,他们不知道这就是正常的人类生活,不知道应该全力以赴地追求这样的生活。为了这样的悲喜剧是值得付出一切的!”(《菜篮子》)怪不得当革命弄瘸了日常生活的腿之后,日瓦戈医生会感叹普希金写得好:“如今我的理想是家庭主妇,/我的愿望是平静的生活,/还有一大砂锅汤。”而拉拉会说:“如果时间倒流,如果在某个远方,世界的尽头,我们家窗口的灯奇迹般地亮了,照亮了帕沙书桌上的书,我大概爬也要爬到那儿去。”  生计无着,丧家狗一样没有个窝,连一张像样的书桌都没有。茨维塔耶娃写诗赞颂她在巴黎稳固的书桌,这对曼德斯塔姆来说简直是奢侈,他偶尔才能借用一下别人家的餐桌写下他头脑中形成的诗篇。茨维塔耶娃1939年回国后没有住处,她向作协书记法捷耶夫求告,却连一个平方都不给。曼德斯塔姆更窘困,被作家组织捆绑了二十年,没有作协的许可,就连一片面包屑都得不到。阿赫玛托娃情况也好不了多少,她在大饥荒时代的贫穷,曾令目击者失声惊叫。因为“对俄国文学作出贡献,却无法在苏联文学中找到位置”,三十五岁的阿赫玛托娃“老太太”不得不领取每个月七十卢布的“养老金”。曼德斯塔姆发放的则是“退休金”。也不算冤枉他,因为他衰老得太厉害,四十出头就被唤作“老头子”,在集中营里五十多岁,看上去倒有七十左右了。  这就是俄罗斯白银时代的三位最杰出诗人的命运。别尔嘉耶夫说:俄国革命同样是俄国知识分子的终结。革命永远是忘恩负义的。俄国革命黑着良心对待俄国知识分子,对他们进行迫害,使他们沉入深渊,并不顾念他们为革命作过准备。它把整个俄罗斯文化都抛入深渊,实际上,后者一直是反对历史上的政权的。(《自我认知》第九章)  的确,正如金雁在《倒转红轮》自序中所说的,俄语的“知识分子”(интеллигенция)一词,原意就是指“思想反对派”、“心灵反对派”,是指那些“把不认同现存制度、质疑官方教义作为终身目标”的人,与专制制度存在天然的“离心力”。在沙皇统治下,知识分子的优秀人士不断遭监禁,被流放,但比起斯大林政权对知识分子的虐杀,旧制度却显得仁慈许多。回忆录中有很多地方都提到,沙皇的监狱远没有新时代的黑暗。“有些人熟悉沙皇时期的监狱,那时的监狱也绝无人道可言,可蹲过沙皇监狱的那些人却证实了我的一个猜测,即当时的被捕者要健康得多,他们的心理也保持得更好,远胜过如今。”(《错觉》)这也证明别尔嘉耶夫所言不虚:“契卡的监狱十分艰苦,革命监狱的纪律要比旧制度监狱的纪律更为冷酷。我们处在就监狱里不曾有过的绝对隔离状态中。”沙皇流放人犯不会牵扯到家人,但斯大林用的是斩草除根的灭门法。政治犯的孩子也会集中到特设的地方,被视为将来的替父复仇者,其命运不问可知。对流放者而言,更可怕的是民众的冷漠,连看都不看一眼,因为对囚犯们表示怜悯已经不被允许,遑论施舍。而在沙俄时代,十二月党人是在民众崇敬的眼光里踏上冰雪历程的。斯大林切断了整个俄罗斯文化的根。  但是,娜杰日达的这本回忆录,不仅仅是为保存记忆,给一代高贵的、才华横溢的知识分子怎样在国家使用的暴力、谎言和杀戮面前被毁灭提供一份备忘录,也就是说,不仅仅具有反映那个时代的广度及真实度,此书真正非凡的价值在于反思那个时代的深度。娜杰日达将夹叙夹议的写法贯穿始终,她总是在描述场景与事件之后,加以精到的评点和细致的剖析,使理性与感性高度统一,有着赫尔岑《往事与沉思》式的凝重风格和透视历史的犀利眼光。在冷静地记述非人间的苦难的正文空白处,眉批一样散布着振聋发聩的警世与醒世之语,直钻入我们的骨髓里去。  在书中,作者一再追问:面对斯大林的暴政,为什么苏联人民,特别是知识分子,都逆来顺受,表现出惊人的自制力?我们善于在夜间被抄家、亲人被逮捕之后赶去上班,在单位面带一如既往的微笑。我们必须微笑。左右我们的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是对自己亲朋好友的担忧,以及一种特殊的苏维埃礼仪规则。”(《另一边》)  娜杰日达认为,当一切都被剥夺,什么都不再剩下,就应该哀嚎出来,因为沉默是真正的反人类罪。可是为什么,我们竟然丧失了哀嚎的能力?作者将这种普遍的失语称之为“嗜睡症”和“心理瘟疫”。在三十年代苏维埃国家宣传机器的轰鸣声中,苏联人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心理盲目水平,完全丧失了现实感,对身边每天发生的精神与肉体的酷掠视而不见,害怕交往也失去了交往能力,人人躲进自己的角落,将自由的权力让渡给统治者。知识分子没有能坚守独立性,娜杰日达说,其“自我毁灭”,乃“共同犯罪”!  醉虾是怎样制成的?作者冷静而痛切地一再指出:是全体人民被“革命”、“历史”与“进步”这些大词儿忽悠和裹挟了去。“关于历史决定论的布道使我们丧失了意志和自由判断。”(《非理性》)这是一种新宗教,其核心教义认为,世界上存在着某种颠扑不破的真理,一旦掌握,就可以根据我们的意志改变历史的方向,打造未来的天堂。于是,当一种思想被视为科学,而所谓科学上升为宗教,人人都被这一宏大愿景烧灼了血与神经:信徒们不仅相信他们未来的胜利,而且还坚信他们将造福全人类,他们的世界观中有一种独特的完整性和有机性,足以构成一个最大的诱惑。前一个时代就曾体现出对这一目的的渴望,渴望从一个思想抽取出关于世间万物的所有解释,一劳永逸地将一切带入和谐。正因为如此,人们才心甘情愿地弄瞎自己的眼睛,盲目地紧跟领袖,不允许自己将理论与现实作比,并进而对自己行为的后果作出评判。正因为如此,现实感逐渐丧失殆尽,要知道,只有重新获得现实感,才有可能找到始初的理论错误。还要过上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才能计算我们究竟为这个理论错误付出了多大的代价,我们才能验证,“我们的大地抵得上十个天国”,这句话是否能当真。付出天国,我们是否真的就能获得大地?(《毁灭之路》)  前不久我曾为文介绍过爱德蒙·威尔逊(Edmund Wilson)的《到芬兰车站》,这位美国二十世纪最著名的文人,虽然对历史的决定论的圣物崇拜有所警惕,但也深陷于对这种历史解释的力量的迷恋。历史成了他的心魔。所以,我们不难理解,三十年代的苏联,何以人人都生怕置身于“革命”的壮举之外,生怕“历史”的伟业没有自己的份。最近读到法国小说家奥利维埃·罗兰(Olivier Rolin)的《纸老虎》,写1968年巴黎学生风暴的故事;也读到野夫的《身边的江湖》,其中一个写知青去缅甸参加解放全人类的伟大事业最终却沦为武装贩毒者的故事,令我印象深刻。那都是去创造历史。人类至今还是结绳记事的,1789、1848、1871、1917、1949、1968、1989……都是历史的绳索上打的结。参与打结的人有福了。  但是,大写的历史是以小写的人为原料的。当听到曼德施塔姆的死讯时,法捷耶夫举杯祝愿诗人的魂灵安息:“他们杀了一位大诗人。”曼德施塔姆夫人说,这句话若是翻译成苏维埃语言就是:“砍树总得飞木屑。”杀人,然后用历史必然性为自己开脱。而人,只是物,是螺丝钉,铺路石,是木屑。斯大林治下的残酷现实,让诗人曼德施塔姆想起埃及和亚述的建造者们,“它们宣称它们的事业与人无关,它们需要利用人,就像利用砖石、水泥一样,利用人来建设,而不是为了人。”在这个意义上,以人为本乃是一种理想的归位。  我们已经走出了大历史,进入了小时代。但是我们应该庆幸,对正常的人类生活求之而不得的曼德施塔姆夫妇也会为我们庆幸:时代小一点,苦难少一点。2013-11-21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你干吗认为你一定要幸福呢?
  •     只有这对夫妻这样的人,才配称为战斗民族
  •     #201707#《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广西师大2013.9)。新年假期里读,很不合时宜。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禁书”真的不一定好。布罗茨基将这部书吹捧得太过了。相类的题材,同样的女性手笔,郑念的《上海生死劫》强之千百倍。
  •     多看送的书,拖了这么久总算看完了。看的时候背脊发凉,心惊胆战。人类真的经历过这样的一个时代吗?他们是怎么活下来的,怎么还保有自己的思想?
  •     读这本书的头尾之间,都觉得我将要抑郁了。一座人性恶的陈列馆。40.
  •     即使在Kindle上阅读也太过沉重
  •     从除夕到年十三,终于读完了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这是对苏俄二三十年代最恐怖、最黑暗的岁月的历史证词,也是对俄国诗人、真正的知识分子曼德施塔姆、阿赫玛托娃等人的文学记忆。看这本书,就好像看我们自己。
  •     乱世不能造就天才,反而将其扼杀。
  •     斯大林主义造成的不仅仅是整个社会的停滞,而是潜入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斯大林主义。
  •     沉重的回忆录,不只是事件回忆,更多的是对那个荒谬疯狂世界的反思。残酷的时代裹挟了每个人的命运,“恶经过发展,必将走向荒谬和自戕”、“淳朴的真理却总是那些自己不愿作恶的人才能听见”。句句掷地有声,充满哲学的冷静和智慧。
  •     好,没的说。
  •     所谓遗孀文学,无非就是流水账文学罢了,窝还是去看穆齐尔的把妹日记算了
  •     “苏联遗孀”竟致成为一个壮观的群体。恐惧与饥饿被无数细节具象化,几乎形成密不透风的压抑。不请自来讨诗的陌生人,与诗人夫妇相似的漂泊避难、零落尘世的手稿,诗人不停息嚅动的双唇,最后,携带死亡讯息的包裹,真相追索中留下的只影单形。阿克梅派的诗人,是苏联政权天然的敌人吧,哪里有什么历史必然性,哪里有革命的人间天堂,一切都比不过脚下的土地和具体而微的人的命运。利己主义的成功学啊,诗人学得太晚了。
  •     拿到书的第一印象是确实像一座纪念碑 书的厚重不仅仅是量上的更是那个时代遗存者的精神 那一个国家那一代的人回忆也是这个国家的回忆 想要抹去是没有用的 总会有人不知好歹的忆起 即便只是一小撮人 恶是不会代替好的 这个时代的人应该保存一种乐观精神
  •     堪称不朽的写作,值得每一个人阅读。
  •     “奥·曼做得对,他及时地死去了。”
  •     这本书竟能让自己反观成长和周围的生活。
  •     娜杰日达•曼德施塔姆和奥西普•曼德施塔姆
  •     见证诗人之死的帝国遗孀们
  •     已经精读了两遍,依然不愿放手。这是一部描写苦难的书,但又绝不是血泪之书。它不是那种以煽情为主旨的控诉之书,它也不是那种以贩卖悲惨经历为卖点的自恋之作。这位老妇人以一种少见的冷峻和骄矜的笔触回忆了自己深爱的丈夫,以至于那些诗一般的想像力无处不在。
  •     刚开始并不是我预期的阅读体验。后来就。。。1、同样精彩的布罗茨基悼文,提出什么样的爱情不会沦为“普普通通的摩擦”。2、回忆录中思考她的国家的亚述本质等等,就是阿伦特《平凡的邪恶》,一切遭遇似乎都在互为论证。3、冷峻的哀伤是最大的哀伤。。。会再写更长的读书笔记。
  •     斯大林大清洗时代的见证。有冷峻的控诉,更有作为知识分子的自省。愤怒没有遮蔽反倒强化了思辨的力量。曼夫人没有愧对苦难。翻译很好。
  •     曼,为了你,我能对抗世间的一切苦难
  •     凛冽的文字
  •     绝望的土地,诗人遗孀冷静的回忆,不遮掩不卑屈不哭嚎。比什么章诒和不知道高到哪里去
  •     纳博科夫不愿评价受过苦难的作家写出的作品,曼德尔施塔姆这样苦的我更不敢评价了。对俄罗斯白银时代了解不深,无数个人名鲜有几个认识的,读到OM去世那里就读不下去了。
  •     看这本书的时候,已经隐约觉得,我的下场不会比曼德尔施塔姆更好。
  •     面对血腥的刽子手,要哀嚎,不要沉默,因为这哀嚎里有着作为一个人的尊严与根基。
  •     最难能可贵的是俄国知识分子渊源流传下来的这种”智性“(加着良心的理性)的反思传统。读得很慢,读得很苦
  •     几年来读过最好的书,认识的最伟大的女性!
  •     以不明确的死亡作结,她在听了各种传闻和故事之后希望自己的丈夫是最早死掉的那个——“没有什么能比缓慢的死亡更为可怕”。各种人物的名字都出现了,罗曼罗兰只是职业的“人道主义者”,他们关心整个人类,但关注个人命运了么?
  •     此类书籍无非是讲述在专制政权下遭受迫害的故事,看多了,也觉得乏味。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书,操盘不错,还常常缺货,读了之后,还是觉得翻译的东西,毕竟字句上味同嚼蜡。
  •     在他死后,她又带着他们的琐碎回忆,活了很久很久。
  •     那个苦难的二十世纪俄罗斯大地
  •     最可贵的是,他们从不避讳自我的退缩。或许是人性的真实。
  •     翻译太精妙。说理也自然、透辟、入木三分。
  •     引人入胜的一本回忆录,完全当做前苏小说看
  •     十星推荐。熬了一天一夜看完。 死亡的跳跃 哀嚎护送, 什么也没有 除了一句承诺。
  •     沉重。好书。推荐。
  •     年轻的国家,史无前例的实验,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每一次杀戮都会得到辩护,理由便是,人们正在建设一个将不再有暴力的世界,为了那前所未有的“新世界”所有的牺牲都是值得的。没有人注意到,目的如何被用来证明手段。
  •     刘文飞三个字,便是译本的保证书。
  •     见证了历史,并且记录了下来,更重要的是还冷眼省查发生的事件、人类的情感。写到诗人作诗的过程,思想形成的过程(不大懂)。第一次被捕和第二次被捕的写法不一样,或者是情感不一样。第一次满是思考,第二次似乎充满绝望的平静。
  •     斯大林政治大清洗年代知识分子际遇、选择和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
  •     曼德施塔姆夫人的回忆录不避讳自己为了改善丈夫和自己流放境遇而与莫斯科所做的某些"妥协"——当然不是出卖良心的那种.曼德施塔姆甚至后来还在流放中给史达林写了一首颂诗.我们当然不能责备夫妻俩.因为"有罪的人已经够多,而且那些人手里还沾了血".共产圈的作家无非与当局合作当狗,或者被流放外省,每日为钱奔波.曼德施塔姆夫妻选择后者,颠沛流离,两次流放,最终丈夫被处决.妻子依然苟活于这个悲惨而荒诞的国度."娜杰日达"可是"希望"的意思呀——在这无望之地.
  •     很厚重的回忆录。令人惊讶的是,对于亡夫和自己曾经遭受的苦难和迫害,曼德施塔姆夫人一点都不煽情,而是非常冷静去地叙述和议论。还令人震撼的是,这本回忆录几乎每张纸上都有已经死去或将要死去的人名——那是多么恐怖的年代......
  •     曼德施塔姆夫人无疑是很厉害的,可是如果把这本书当做是以诗人遗孀的身份写的关于诗人的回忆录,并不能说好。书里过多着墨作者本人对大清洗时代的回忆,关于诗人的描写不多,很难让人在读完后能对诗人有更深的了解,不过这也跟我没有读过诗人的作品有关。
  •     纵身一跳,我又置身理性。 命运并非一种神秘的外在力量,而是人的内在储备和时代的基本倾向这两者精确演绎出的结果。 诗人无法无动于衷地面对善和恶,他们从来都不会说:存在即合理。 什么是知识分子?他将一个人对于诗歌的态度作为一个关键特征提了出来。诗歌唤醒人们,塑造他们的意识。知识分子阶层的生成,如今就伴随着对诗歌的空前爱好。 我在漂泊中遇到过各种各样的人,与任何人交往都比与那些所谓苏联知识分子精英们的交往更为轻松,再说,这些精英也不愿与我来往。
  •     奥斯维辛之后是否诗歌就是野蛮了?不,恰恰是诗歌以及诗歌背后的人的光辉,是抵制野蛮和极权的最崇高方式。
  •     远超我的预期,是一部不可错过的回忆录
  •     传送 http://vdisk.微博.com/s/uhycuSBFYxXr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