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不是个人

出版日期:2016-3
ISBN:9787020112307
作者:[意] 普里莫·莱维
页数:200页

内容概要

普里莫·莱维(1919-1987),意大利化学家,也被誉为意大利国宝级作家。他是奥斯维辛幸存者,第174517号囚犯,也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知识分子,备受索尔·贝娄、菲利普·罗斯、卡尔维诺、安伯托·艾柯等文学大师的推崇。
1947年,莱维出版第一部回忆奥斯维辛经历的作品《 这是不是个人》时,卡尔维诺为他撰写书评,直至该书于1958年推出修订版,莱维终获文坛认可,迄今为止这本书已被翻成四十多种语言。
1945年,在奥斯维辛经历了11个月的折磨,从奥斯维辛集中营返回家中后,莱维继续从事工业化学的职业。凭《这是不是个人》《终战》这两部作品成为世界级作家后,莱维专事写作,相继创作《缓刑时刻》《其他人的悲剧》《元素周期表》和《被淹没和被拯救的》等。
1987年4月11日,莱维从都灵寓所跳楼身亡,官方推断原因为自杀。
译者简介:
沈萼梅 (1940- ),浙江慈溪人,1958年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2011年,因其“在中国传播意大利文化所作出的贡献”,获意大利政府颁发的“仁惠之星”爵士勋章。主要译著有《玫瑰的名字》《无辜者》《罗马故事》 《火》《鄙视》《利比亚沙漠》《罗马女人》《常青藤》《时光匆匆老去》等。2011年,《玫瑰的名字》中译本获意大利驻华使馆颁发的年度最佳翻译奖。

书籍目录

见证的艺术——普里莫·莱维如何幸存 1
作者前言 1
旅途 1
在深渊之底 11
启示 28
医务室 33
我们的长夜 48
劳动 57
快乐的一天 64
这里的善与恶 71
被淹没和被拯救的 80
化学考试 94
尤利西斯之歌 102
夏天里的事情 110
1944年10月 117
克劳斯 125
“那三个人去实验室” 130
最后一名 139
十天的遭遇 145
普里莫·莱维年表 169

作者简介

“最优秀的人都在集中营里丧命,最糟糕的人却幸存了下来 。”——詹姆斯·伍德《见证的艺术》
一个幸存者的羞愧,对法西斯暴政的非凡见证
如何在地狱保持尊严、不认同兽性的权力
20世纪反思法西斯的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畅销70年 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
法国《世界报》 “二十世纪的一百本书”
《这是不是个人》是普里莫 ·莱维描写奥斯维辛经历的回忆录,也是奠定其文学地位的处女作。
1944年底,在加入那不勒斯的一支反法西斯游击队后不久,莱维被捕,他选择承认自己是犹太人,避过了被立即枪决的命运,却开始了集中营长达 11个月的地狱梦魇。
莱维用冷静又克制的文字记录了集中营对欧洲犹太人肉体和精神双重的残暴迫害,更深邃地描述了法西斯暴政的本质——法西斯用平庸、仪式化和冷漠的暴力,完全抹杀“另一群人”的尊严和意志,让其仅剩下一副勉力求生的躯壳;更是利用人性的“灰色地带”,用权力腐蚀囚犯的尊严,导致其在或多或少的程度上服膺于这种暴力。
莱维直面了这种对人性的玷污,同时也回顾了自己和集中营难友们的抗争、软弱和尊严。
集中营等级分明的内部环境也是人类社会的缩影——有向权力臣服者;有因为单纯无私而受难者;还有只求利用规则无辜自保的大多数人。莱维全盘拓宽了人类的道德限度——他的著作成为诸多哲学家(伊曼努尔 ·列维纳斯、乔治·阿甘本等)反思暴力和生存的起点和参考文献。
莱维相信,正因为人类发明了奥斯维辛,每个人的生存都是有愧的;但这并不能让我们取消正义和邪恶的界限。我们仍要保留拒绝认同邪恶的最后的权力,肩负起对人性、对他人无限的责任。


 这是不是个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奥斯维辛三号集中营生还者回忆录,这么荒诞至极的事情,竟然真的存在过。然而,那些溃败的德国人最终还是“获胜”了,作者在获得自由40年之后死于“奥斯维辛”,选择了自杀。1. 与《神曲》的奇妙呼应作者与一个十七岁的小勤杂工(在集中营里属于高等职位)在去打菜汤的路上,为了多点时间不干活,故意绕远,开始了一段久违的愉快行程,久违地觉得“自己是这么带劲”,竟然想起了尤利西斯之歌:你们想想自己源自何等民族;父母生你们,不是要你们苟安,如禽兽,而是要你们德智是尚。—— 《地狱篇》26.118-120当作者无意识地回忆并吟诵起描述尤利西斯的这段诗文,无论是他自己,还是小勤杂工,都感觉到这些诗句与他们休戚相关,与所有处于痛苦中的人休戚相关。尽管与上学期对尤利西斯的解读关联不大,但是当久违的闲适到来,作者作为人类的灵性部分便开始觉醒,从已然泯灭人性的冻土层中萌发出人性的新芽。2. 关于人类局限性的讨论每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迟早会发现,完美的幸福是无法实现的,不过,很少有人会停下来逆向思考:完全的不幸也是不存在的。阻碍实现完美的幸福和完全的不幸这两个截然相反的极端状态的缘由,却有着相似的本质,都取决于我们人类的局限性,它乃是一切时空的无限之敌。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迷失自己的事情是不常发生的,因为通常人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且他的人生道路上的起伏是与其邻人的命运连接在一起的,因此,某人无限地飞黄腾达,而某人持续的下滑一再失败,直到最后毁灭,都属于例外现象。另外,每个人一般都拥有精神、体力,以及金钱上的储备,面对一桩灾祸或生活中的极度困难的概率较小。再加上缓减灾祸和困难的另一个明显工具是法律,从道义上来看则是内心的法则。然而在集中营中,一切大为不同,每个人都是绝对的、极度的孤独:“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都要夺过来。”(《路加福音》 19:26)最终活下来的人只有特殊技能者,此外就是特别残忍的人,凶狠有没人性的人。“最优秀的人都在集中营里丧命,最糟糕的人却幸存了下来 。”3. 触动我的细节在集中营解放前夕党卫军对所有人进行了“筛选”:被选中的人继续活下去,保持原样;另外一批人送入炉子,最后的几天生命能和双倍菜汤。齐格勒属于后者,在他伸出饭盒领到正常分量的菜汤之后,然后还带在那里等着。分汤的人不知道他判处死亡,一把推开他。但是他还是卑微地坚持还要一份:他正是要进炉子的人,大家都看见了,他的确有领取双份的权利。当他领到双份的菜汤之后,就平静地走到铺位吃了起来。
  •     (文汇改题为《苦难与人性的坚持》)“奥斯维辛”这个词,在如今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里都可能指向人类的野蛮本性,而其幸存者普利莫•莱维在《这是不是个人》这部成名作中却说,他并不相信这样想当然的推论,即:“当一切文明的上层建筑被取消时,人从根本上来说是野蛮的、自私的、愚蠢的。”在他看来,“唯一的结论是,当人类面临身体的生理需要和痛苦的折磨,许多习俗和社会本性都无所适从”。这种无所适从从进入集中营就开始了,最早的表现是语言的缺乏:在被剥光衣服、剃光头发、取消名字之后,“我们头一次意识到,我们的语言缺乏能用来表达所蒙受的这种侮辱的词语”。紧接着,社会性自我开始消弭,因为“没有和同类的亲密关系”,人就“忘却了尊严和判断能力”,“只剩下痛苦和需要”。与此同时,毫无道理的规定、暴力,日常的死亡和限循环的音乐协同合作“泯灭我们作为人的意识”。直至终于,在求生意志之下,新的道德律如菌丝滋长出来:偷窃,偷懒,欺骗,倒卖,而且“在被征服者中间,同样形成了一种对立和仇恨的局面”。但是,无所适从的习俗并没有因此绝迹,反而像雪花和寒风一样无孔不入:洗脸、洗澡明明是纯粹浪费体力,施泰因洛夫却用生命坚持这一行将灭绝的仪式,因为“为了活下去,就得努力维护文明的生活方式,至少得保住文明的结构和形式,这是很重要的”;在“已毫无意义说什么明天”的死亡营,克劳斯用手势比划着说“对不起”,“想为他那一锹泥巴向我道歉”,并为“我”几近戏弄的故事庄重地“发誓和祝福”;走在抬菜汤的路上,仅仅因为一个小时的“自由”,“我”忍不住吟诵起《尤利西斯之歌》,并且坚持要小勤杂工让听完,即使明天可能就会死;还有民工洛伦佐,他纯粹出于善良而不求回报的馈赠和帮助,让“我没有忘却我自己是个人”;……普利莫确实是个出色的叙述者,他以一种灵活的姿态穿梭在苦难和对苦难的反省之间,让读者既不至于因对苦难本身习惯而产生麻木,也不会因亲历者的咆哮而失去冷静的判断。作为他的处女作,这种写法可能部分出于自我保护的潜意识,但更可能是出于一种有意识的责任感:“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许多人或多或少会有意识地认为‘凡是外国人都是敌人’……当未曾表达的教条成为一种推理的重要前提时,其所产生的连锁反应的极端,就是死亡集中营。”对苦难本身的叙述是值得致敬的,但更让人敬佩的是超越苦难本身,对人性底色上的普遍痼疾进行反省的力量。“奥斯维辛”之所以能够被纪念,被反省,是因为被迫害者是“化学家”、“企业家”、“官员”,是原本属于“人”的个体被突然投入“非人”地狱又奇迹生还后书写的苦难记录。那么,从未享受过“人”之待遇的个体,或者,如果苦难持续过久以至被当成理所当然,这些连“无所适从”都感觉不到的被迫害者,如何去书写他的苦难,或者从更根本上意识到自己所身处的苦难呢?黑奴的故事已讲到白烂,那非白种人和动物一起放在笼子里巡回展览的历史呢?一百年前关于“女性是否有人格”的大讨论呢?“他们是无名的普通群体,不断地被更新,又总是相同的非人的群体,他们默默地列队行走着,辛苦劳累着,他们身上神圣的生命火花熄灭了,他们的身体已经透支到无力真正忍受苦难了。很难称呼他们是活人,很难把他们的死称作是死。……如若沉默者没有故事,唯一宽阔的路就是沉沦之路”。这些没有故事的沉默者,有些正在被拯救,有些已经被淹没,还有一些在拯救和淹没的边缘徘徊。是谁决定了下一个受难者?又是谁决定了下一个获救者?难道,撒旦也掷骰子吗?
  •     文/吴情关于大屠杀,我们可以列出一个长长的书单,包括《现代性与大屠杀》、《反抗平庸之“恶”》、《第三帝国的灭亡》以及著名的新闻报道《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等。不过,认识大屠杀,阐释大屠杀,远非仅仅通过学者的研究专著可以全部完成,我们还不能遗漏幸存者的回忆录。幸存者的意义在于,他们是大屠杀暴行中的幸运儿,是奥斯维辛的见证人,是历史的眼睛;可如果没有这些眼睛,没有这些眼睛的凝视和注目,历史往往容易流于抽象与真空。《这是不是个人》,意大利当代著名化学家、文学家、奥斯维辛集中营中的第174517号囚犯普里莫·莱维(Primo Levi)著。与其他集中营幸存者撰写回忆录讲求细节真实不同,莱维不注重描绘事情发生当时的各种情景和所思所想,而是从当下介入,思考行为背后的动机、倾向、逻辑和文化,比如在卡尔比车站被二等兵抽打,他不解道,“怎么能不带愤怒地殴打一个人呢?”犯规才被惩罚,严重犯规也不能殴打的信条被临时剥夺;人性服从于国家机器,此时,再怎么憎恶执行惩罚的个人终究无济于事。当理性被剥夺,人性被压抑,有无集中营,被小写的“人”其实都早已死亡。一九一九年,普里莫·莱维出生于意大利都灵一户家境殷实的犹太中产阶级家族,族人众多。有看似懒惰实则悠闲的祖父母,也有敢于突破门第观念疯狂爱恋的伯父,及威严待人的祖母。在《元素周期表》这本亦小说亦回忆录的书中,莱维细致地勾勒了大家族中族人的各式样貌,人与化学元素在某种程度上对应,有种莫名的喜剧效果。然而,成年时,意大利政府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大肆对外扩张,后更是与德意志帝国结盟,颁布种族法案,掀起反犹主义浪潮。原本从事化学专业以谋得生存的计划被意外打乱,有序的生活自此开始在风波中撕裂崩解。逃离极权政治的日子里,莱维加入了游击队,正式“成为‘正义和自由’属下的一个分支”。尽管游击队中某些成员加入其中的原因并非常人想象的那么崇高,但这个集体仍较为团结,乐于为光明的事业前后奔忙。不幸的是,一九四三年十二月十三日,莱维意外被捕,次年被送往奥斯维辛集中营。在集中营的日子里,莱维被饥饿、寒冷、死亡、辱骂和鞭打牢牢包围,见识过高尚如天使的人,也领教过冷酷如恶魔的人。弱肉强食的丛林社会,强者方能生存,弱者面临淘汰;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生存难题先于伦理道德时,一切道义和原则都被检验。关于奥斯维辛,关于大屠杀,我们这些未曾经验过的人,究竟能说些什么呢?阿多诺断言,奥斯维辛之后,写诗就是野蛮。其实,写回忆录又何尝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意味着再次经历,经历人间炼狱,经历心灵悲怆,经历对人性的质问和对制度的怀疑,经历身为人类的耻辱,因为,“最优秀的人都在集中营丧命,最糟糕的人却幸存下来”。最后,索性一股脑否定自己。一九八七年四月十一日,饱受忧郁症困扰的莱维离开人世。他来过,他存在,他不是寓言。莱维以是人类一员为耻,也耻于回忆。他很少发怒,也很少控诉,他的声音却让世界动容。奥斯维辛之后,我们需要的仍是沟通、理解和反思,而非基于恐惧和战栗的排斥与敌对。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一名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者的回忆录:法西斯暴政之下人的处境如何?文明消失殆尽的情况下人还是否能称之为人?人性与兽性淋漓尽致的展现。极力推荐。
  •     444,我们之间如此多的巧合,只觉得理所当然。久别重逢,连亲近都是老友之感,无奈方式和性格只得相爱相杀。从一开始我就逃避的问题一点点扩大,只怪那时心性未熟,现今,说什么都迟。只得心口的一根刺。
  •     杀人者是人,施加或承受不公正的人是人。毫无顾忌地与尸体同睡一个铺位者不是人。等着邻近的人最后死去,以便能夺走他四分之一份面包的人,尽管没有他的过错,却是最没有思想的人,是最粗鲁的卑鄙小人和最残忍的施虐的人。
  •     文学性较差了点,不过对于从奥斯维辛幸存者来说,有什么比鲜血淋漓的事实、行尸走肉般的躯壳更能令人震惊的呢?
  •     欧洲版的《夹边沟纪事》,不要问我为什么会看这样的书,只有洞悉最黑暗的人性,才会愈加珍视并尊重善良的微光,在残酷的生不如死的境况下,每个人都会面临“这是不是一个人”的抉择,钦佩高贵灵魂的洁身自爱,对选择兽性的他们愤怒之余还有悲悯。
  •     读这本书,要让自己尽量想象置身奥斯维辛的情景。一些对人之为人的反思值得反复阅读和思考。
  •     笔触冷静、克制、细腻。作为读者,几次我都不忍读下去。有奥斯维辛的地方,就没有上帝。
  •     二战
  •     “‘难友们,我是最后一名了。’……可是什么也没有发生。”
  •     黄梅天,差不多是每晚十二点后读上半小时。在那样的情境下生存下来是件难以想象的事。
  •     完成度很高。一处编校错误,第167页“路透社”不应该加书名号的。
  •     活在当下是莫过于迫切和实际的事情。佩服莱维能够在泯灭人性的集中营生存下来,哪怕他认为这是苟活。他因法西斯丧心病狂的发明而发出耻于为人的呐喊。
  •     纳粹最好看的书!
  •     致敬莱维。近期刷的第四本也是最后一本莱维的作品,却也是他的第一本作品。几本回忆录运用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风格。实在是化学家里文采最好的。以原文的一段话作为这个系列的结束吧“人应该有活下去的意志,而为了活下去,就得努力维护文明的生活方式,至少得保住文明的结构和形式”
  •     只是苟延残喘,思考的能量都没了。又怎知是不是个人。 翻译的不大好。
  •     愿世界和平。
  •     读的很慢,描述的场景让我生理性的排斥,太艰难,以至于有活着的欲望都是巨大的勇气
  •     不知道是不是喝多了咖啡,还是内容太震惊,读得过程中,一直不由控制地颤抖。我想在有生之年,多读多看,多体会。如果人生是个过程的话,我愿意体味每一分钟。作为人,像人一样存在。
  •     继《辛德勒名单》后的第一部看的关于集中营内部真实生活的书,《辛德勒名单》也许有夸张有杜撰,这个确是真实存在和发生的事情,实在让人看的不大舒服。
  •     震撼
  •     我们不相信想当然的轻易的推论:当一切文明的上层建筑被取消时,人从根本上来说是野蛮的、自私的、愚蠢的,因此就认为“囚犯”只不过是无所顾忌的人。我们反倒认为,就这个问题,唯一的结论是:当人类面临身体的生理需要和痛苦的折磨,许多习俗和社会本性都无所适从。
  •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不停在想:一个人,究竟得需要多么大的勇气才能把这非人的苦难进行回忆并书写下来!
  •     在走向那似乎注定的结局前,莱维留下几本宝贵的回忆录,关于奥斯维辛的记忆与思考,《这是不是个人》并非剖析最透彻的一本,但无疑是具体的,集中营中生存与死亡,野蛮与文明的脆弱界限,通过无数个体命运得以呈现,伴随作者冷静克制的笔触,愈显压抑。奥斯维辛不止是犹太民族的疮口,也是人类文明之殇
  •     “奥斯维辛的经历对于我来说,是涤荡了我所接受过的任何宗教上的教育和修养……有奥斯维辛,就不能有上帝的存在。”整本书中,作者都相当克制。
  •     从艺术角度来讲,本书不如《休战》。很多地方翻译得不好,显得生硬,甚至有碍于理解。但内容仍很吸引人,整本书最精彩的当属最后十天,以及简洁快速的收尾。莱维力求公正,集中营里他没有见过的不会随意付诸笔端。我发现的一点是,在本书中,莱维的语言和情绪与后来的作品相比,更为激烈。
  •     难以想象的恐怖
  •     一部沉重的纪实作品,不敢谬论。比起文学作品,更应该被列为珍贵史料。
  •     我不能想象走出集中营之后的那四十几年莱维是怎么过的。
  •     
  •     这本书使人思考这么一个问题:肉体和精神是什么关系?人和畜生有什么区别?一本引人思考的书。
  •     第154页的“弗劳赖因”和“弗劳”是不是 Fräulein 和 Frau?很多德语部分有错误,没有被校正。
  •     奥斯维辛真的太恐怖……无法理解种族主义……同样生而为人……太可怕了
  •     整本书给我印象最深,最震撼的是作者对集中营将人变为机器的描述。4.5分
  •     看集中营的故事,这是目前看过最好的。
  •     莱维那种平静的叙事语气读来反而更令人悲伤。
  •     3.5
  •     值得收藏的一本书
  •     换我可能早就自杀了吧
  •     1943年12月13日在意大利山里当游击队被保安队抓住,自认犹太人1944年1月被关进佛索利集中营,德军人不带愤怒情绪的打人,2月跋涉5天转运到奥斯维辛下车就分流,赤裸剃头站在冷水里淋浴跑过雪地左臂刺上号码。三种人政红刑绿犹星,保持做人尊严或只干活如空壳的同伴们,扛铸铁被砸伤住病房,乐队重复德谣12首列队进出没齿不忘,规定繁琐执行严酷但没有人性,巡房名字打叉者死。雪泥地抬枕木不堪其重,集中营是强加给犹太人的日耳曼社会结构的无限期存在方式;考进化工组,夏天空袭来临,德民工异样眼光和丢面包看他们争抢。十月,淘汰+饥寒来临,裸体集中跑过雪地被筛选死亡卡片者吃双份;十一月被选进实验室成为专业人员被女员工嫌弃;被绞死的起义者:我是最后一个;1945年1月得了猩红热,两万多人撤离全死,挺过最后濒死十天。
  •     人性在暴力恐惧面前几乎全军覆没!
  •     這本書對於去過Auschwitz 聽過長達4小時講解的人而言 微不足道。KL的生活才是慘絕人寰 反襯這本勞動營親歷者的敘述是如此貧乏。另,這本書一點都體現不出人民文學出版社出品,排版設計 校對以及德語的輸入 既然有人可以翻譯成中文意思 為什麼不對出版的德語負責呢 好幾處都不嚴謹 甚至有一處P16 腳註Arbeitslager 注成 Albeitslager 就是及其低級的錯誤 其餘ä ö ü可以寫成ae, oe, ue都懶得去計較
  •     进而想看《元素周期表》了;看看人类的极端生存,为生命的尊严所哭。
  •     跟伊姆雷的回忆有些相像,但伊姆雷的表面平淡透露的更多是刚烈——莱维则是柔软和顽强。可能奥斯维辛的烙印深到可以刻入每一个经历者的灵魂里——就像书中的人们都做相同主题的梦。
  •     可以列入每个人必读书目的那种list吧。思想深度在后面的作品中据说是更高,创作的手法在《元素周期表》大放异彩,但是这部处女作更接近很清晰,也更让人难过。
  •     读到德军撤走、囚犯获得自由那一刻长舒一口气,停下片刻:心终于不用再受折磨,他人只因不幸便承受的悲惨与绝望,为何没发生在我身上;作为人类共同体中的一员,打在他们脸上的耳光,也像打在我脸上;想告慰他们在天之灵的,不止当年的德国人,如果他们曾想告慰的话。···这是最富盛名的处女作,然而在我心中《再度觉醒》地位更重,写纯粹的苦难难,写死里逃生后重返人间的幸存更难。《再度觉醒》中,从兽一般的浑噩里再次苏醒的人,小心翼翼地确证自己活着,确证自己又获得了尊严,读来除了眼泪,还是眼泪。这眼泪比读《这是不是个人》的眼泪更复杂。
  •     为什么有的人可以闭着眼走一辈子,而有的人却要睁着眼目睹所有的悲剧。最浓重的最残忍的,让人不敢眨眼的悲剧。每每从夜半惊醒,感受自己身体与空气的疏离,感到自己处于深渊之底。
  •     当俄国人来临,德国人慌忙离开,奥斯维辛变得空荡荡,集中营的世界和集中营精神逐渐瓦解破灭,那些幸存的病号们互相帮助,曾经离开的人性逐渐返回到个人身上,他们开始逐渐重新成为一个人了。可是,德国人的离开,奥斯维辛的瓦解却并不代表悲剧的终结。也许这本书最令人难过的地方反而在黎明开启的时刻
  •     2016年已读056:莱维关于奥斯维辛的处女作,与后来的《被淹没的与被拯救的》相比,这本书的思辨尚不够深入与成熟。他以克制的书写揭露了集中营中虽生犹死、生不如死的生活,通过极端情境之下每一个个体的人性与兽性的博弈,展现在善与文明的缺席中,当生活只剩下痛苦与匮乏,人性可以沦落到何等自私、野蛮的地步,而即便如牲畜般遭受肉体与精神的双重奴役与毁灭,也总有些人身上尚有人性的微光闪烁,以自己的形式做着无望、微弱的挣扎与反抗。
  •     莱维以冷静客观的笔触描述了集中营的生活,这是他的灾难,也是同在集中营的千千万万人的灾难。我们总该记住些什么,为从上世纪灾难中走过来的每个人。
  •     对太苦痛的事情总是觉得太遥远啊,所以好难感同身受很难痛彻心扉…“最优秀的人在集中营里丧命,最糟糕的人却幸存下来”。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