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梁庄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1
ISBN:9787508643571
作者:梁鸿
页数:270页

内容概要

梁鸿,1973年出生。文学博士,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教授。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乡土文学与乡土中国关系研究。非虚构文学作品有:《出梁庄记》《中国在梁庄》;学术著作有《黄花苔与皂角树——中原五作家论》《新启蒙话语建构:〈受活〉与1990年代的文学与社会》《外省笔记:20世纪河南文学》《灵光的消逝:当代文学叙事美学的嬗变》;学术对话有《巫婆的红筷子——作家与文学博士对话录》。曾在《南方文坛》《当代作家评论》等核心学术期刊杂志发表论文四十余篇,数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转载。曾获“《南方文坛》优秀论文奖(2011、2009)”、“《当代作家评论》奖(2008)”。
《中国在梁庄》获“2010年度人民文学奖”、“新浪2010年度十大好书”、“新京报2010年度文学类好书”、“《亚洲周刊》2010年度非虚构类十大好书”、“第七届文津图书奖”、“第二届朱自清散文奖”等。
因《出梁庄记》获第十一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首届青年作家、批评家主题峰会“年度作家”、“首届非虚构大奖•文学奖”。《南方人物周刊》2013年度“中国娇子青年领袖”。
2012年,入选中国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我的故乡是梁庄
梦回穰县
迷失
往事
生存镜像
第二章 蓬勃的“废墟”村庄
废墟
平地掘三尺
黑色淤流
河岸
河的终结
第三章 救救孩子
梁庄小学
王家少年
芝婶
五奶奶
第四章 离乡青年
毅志
菊秀
春梅
义哥
生命之后
第五章 成年闰土
清立
昆生
姜疙瘩
清道哥
第六章 被围困的乡村政治
政治
老支书
现任村支书
县委书记
第七章 “新道德”之忧
明太爷
灵兰
老道义
焕嫂子
巧玉
赵嫂
第八章 何处是故乡
泥淖
被遗忘的人
新生
文化茶馆
再见,故乡!
后记
附录 艰难的“重返”
获奖情况

作者简介

村庄的溃散使乡村人成为没有故乡的人,没有根、没有回忆、没有精神的指引和归宿。它意味着,孩童失去了最初的文化启蒙,失去了被言传身教的机会和体会温暖健康人生的机会;它也意味着,那些已经成为民族性格的独特品质正在消失,因为它们失去了最基本的存在地。
村庄,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民族的子宫,它的温暖、营养的多少,它的整体机能的健康,决定着一个孩子将来身体的健康度、情感的丰富度与智慧的高度。
作者多年深入乡村,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家乡的每一寸土地,用自己的眼睛记录了一个乡村的变迁史。在平静的讲述下,乡村中国正在惊心动魄地沦陷。
农村留守儿童的无望,农民养老、教育、医疗的缺失,农村自然环境的破坏,农村家庭的裂变,农民“性福”的危机,新农村建设的留于“形式”……当代中国农民的生存现状在作者的笔下一一显现出来:王家少年强奸了八十二岁的老太;昆生把自己的家安在了墓地里;二伯父死后即使火化了,也要把骨灰在棺材里撒成人形……通过这些真实的“个人史”,村庄的过去与现在、村庄所经历的欢乐与痛苦、村庄所承受的悲伤,都将慢慢地浮出历史的地表,我们会由此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
揭开社会温情的面纱,让你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乡村!
在附录“艰难的‘重返’”中,作者梁鸿首度追寻当年重返梁庄的原因、意义和当时写作中的困顿。在这篇文章中,梁鸿反思“梁庄”里描述的荒凉而又倔强的生命个体:“不管乡村的生存条件如何恶劣,没有哪一个生命和场景完全绝望,即使被侵犯的天真而又迟钝的小黑女儿,在经历过那样的黑暗之后,她依然在成长,生命仍然在蓬勃。活下去,就是一种对抗。” 梁鸿探寻“梁庄”写作中的真实限度:“我冒险塑造一种‘真实’氛围把读者带入梁庄,是因为我想让读者感知到‘梁庄’是活生生的人和活生生的现实,它不是与你无关,而是与你息息相关,在同一时空之中。” 梁鸿追问“我”是谁?“我”是一个旁观者?一个行动者?还是一个写作者、一个思考者?……
也许最终所有的叩问都没有答案,但是,有真切的怀疑、思考和问题意识,对于任何一个妄图寻找精神存在的人来说,都是一种幸福。
附赠精美小册子《我们能否理解故乡?》,编者选摘了部分重点知名媒体的评论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学术文章,以便读者更加全面透彻地了解“梁庄”。
不曾认识梁庄,或许我们就不曾认识乡村;不曾认识乡村,何以认识中国?乡土中国如中国的缩影,乡土中国“病”了,城市中国的繁荣最终只能是幻影。


 中国在梁庄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0条)

  •     梁庄,这个中国无数相似村庄之一,并无特殊之处,但是它是中国村庄兴衰的一个缩影。梁庄,不仅仅是一个村庄的名字,在作者看来更是家园乡土情感的代名词,人无论走的多远,爬的有多高,都无法摒弃他的根,叶落归根叶落归根,从孩提到暮年,从起点到终点,一切都是轮回。
  •     这是我所熟悉的生活。作为一个农村孩子,既然还能在这个年纪有时间来读这样的一本书,并且还能写下三五百字,也就意味着,他基本已经离开土地多年。当然,很快也就五谷不分,不知稼穑了。虽然,他偶尔会炫耀自己的农耕技巧,但就本质而言,农耕已经离他有点远,最多也就是个田园梦,而已。这也同时意味着,与梁鸿一样,我们这样的一群人,对城市是陌生的,对农村同样如此。这是一群夹生人。这群人,在城市文明面前,战战兢兢,在农村文明面前,若即若离。更何况,又面临一个农村逐渐被城市文化所侵袭,那些通过高考等各种形式离开农村的人的乡愁遍地的一种状态。这是他们,最大的文化困境。当然,困境归困境。几乎没有人会去直面此种惨淡的人生。这也是梁鸿的梁庄系列的有价值之处。能够用五个月的时间,利用寒暑假,做最直接的访谈、调研,这不仅是一种离开书斋,亲近大地,更是对于自身的书写和追寻。中国这代的人文学者,或者对舶来知识感兴趣,训练了一整套的学术黑话。或者已经开始鄙薄对帝王家谱的研究,而转而对前辈学人在大时代的命运长吁短叹。甚而或者忙于钩沉如烟往事。这些兴趣点都在于,将自身的价值当作是某种附属品,而少去反观自身。梁鸿也在前言中自陈此种心迹,“每天教书,高谈阔论,夜以继日地写着言不及义的文章”……这种情形的下一步,可能会沦为学术工蚁,当然,也有一个稍微诗意的名称,叫做“青椒”。在庞大的学术体系和派系之下,稍有不慎,永无翻身之日。其实,身边有那么多有意义的事情要做啊。比如梁鸿。
  •     两个月前,就是招远命案那会儿,一微信公众号推送了一篇文章,名为《中国在招远》,文章用情之深,让我不禁期盼起《中国在梁庄》。更早之前,其实也不过大半年,应用文写作老师也推荐过这本书,而在紧接其后的演讲环节里,我恰恰做了一次名为《故乡》的演讲。那时,我不知道别人是如何看待故乡这个话题的,我只知道,虽然仅仅离家几个月,我心中对故乡却是千言万语,难以言表。我在认同、排斥中挣扎,找不到出路。我的家在江南小城中,与梁庄可谓千差万别。可是当离开这座小城,去往更大的城市之后,再归来的心情其实就和作者重归梁庄的心情差不多。我知道,这本书更多讨论的是中国农村的现状,而恰恰是故乡这样的地位赋予了它特殊的意义。出乎我意料的是,作者没有把它写成一本社会学书,相反,正如她自己所说,她愿意去探索一些边界。事实上,就我而言,作者是十分成功的。她将重回故乡的一系列心里经过都表述出来,以及一些探索与追寻。“我是谁?‘我’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人。逃离、界定、视而不见、廉价的乡愁、沾沾自喜的回归、洋洋得意的时尚、大而无当的现代等,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风景的塑造者。”这句话几乎就是对于我最好的写照。其实很多时候,我向往的都是一种“生活在别处”的状态,而这恰恰意味着,我缺乏直面生活的能力,自然,我也缺乏直面自己的能力。最近我就在努力去过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于是渐渐发现,我的家乡竟是如此可爱,除了依旧无法适应的“人本主义”。我又同时预感到,未来我或许会十分排斥归来,除非不得已。家乡的人与事或许是与我的过去遥相呼应甚至惺惺相惜的,然而在接受一种截然不同且更为自由的环境后,这样封闭的生活就是难以为继的了。家乡很美,却只是景美。“当故乡以整体的、回忆的方式在心灵中存在,我想回来的欲望就非常强烈,对它的爱也是完整的。”其实就是这样的。所谓“乡关何处”,在我看来也并非无家可归,这就好比,为什么越美丽的东西越不可碰,因为它的美丽只存于心间。而我,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宁愿多多承受思乡之苦,也不想高频率地回家。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感性认知
  •     一个乡村的变迁。
  •     描述的农村真实,细致,真实的让人感到可怕,农村的城镇化现状,值得一读
  •     透过一座村庄观察这个中国农村面貌,不仅失之片面,而且略显肤浅。作者虽然客观地描述了现今农村、农民的生存状况,但并没有深刻揭示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源。是不敢说,还是……!
  •      久闻《中国在梁庄》反响很好,初读,诧异梁鸿是位女作家,无怪得会在再版续中说明自己文笔的生涩。最近在《深夜食堂》中看到了一篇旅行在集市的文章,感叹大千世界,纷繁异色。旅行在集市是篇随笔,出自非专业男作家,写书来的文章自然也真实而随性。电视各类节目中,乡村县城的影子总是充斥着荒诞和低俗,再悲惨的人生轨迹和命运起伏总带有几分戏剧的夸张和刻意的设计。观者带着居高临下的点评甚至是鄙夷,不真实、不亲近、不理解、不同情。一直在思考却缺乏支持的立场而心虚,而梁鸿让我明白了几分。读书可以让人看见这个社会,理解人们的行为。正直的人能让这个世界更安全,社会能更有效率的运转。行业之间的相互攻击,各司其职中产生的仇恨,企图推出体制作为挡箭牌,这张盾确是千疮百孔。上行下效+简单粗暴是这个时代最大的问题。
  •     整体上是在平铺直叙地讲故事。作者尽力带入自己却反而更显出隔膜之深,少有的思辨部分又有些刻意和流于肤浅。
  •     纪实类,可读性比较高。乡土中国就一直没看下去,先把熊培云的那本看一下。
  •     这是一本需要用河南方言读的书。和大多数读者的感受一样,中国当下急需的,不光是发现问题,最重要的是找到解决问题的那把钥匙。面对这个满目疮痍的现代化国家,抒情和旁观都只是隔靴搔痒。药在哪里?
  •     我的故乡 就受不了作者文字中时时透露的悲悯
  •     是先读了《出梁庄记》才知道作者的,后来就买回了这一本《中国在梁庄》。读这两本书间隔了很长时间,作者说她写这两本书也隔了一些时间,不过,我们的顺序是相反的。当然,不影响我的读书。说实话,小时候,小学的时候,我似乎就有着一个梦想或是理想,就是写一本书,名字叫做《后海子村的变迁》,因为那时候新的大队部成立了,我们去参观了,我的心很激动,就想着以后村子怎么怎么变化了。可是,长大后再看当年的新大队部,什么呀,就是几间房子吗,何况也没了。但是,近些年每次回老家,总觉得有太多的人不在了,一种是真的不在了,一种是人还健在但已经不在这里了,搬走了。作者的村庄也是如此。所以,在读书的时候,特别有感觉,总觉得是说自己身边的人。读这一本书,很有感触。Now, 23:07, October 11th, 2016。
  •     作为一个对农村有一定了解的人这书确实没什么,作者只是哀叹没有提出任何建设性的意见。
  •     乡村纪实。全面而细致地展示了乡村风貌,乡村群众、干部关系,乡村文化与经济。有人文精神。熟人笔下的具体而微人与事。
  •     很清楚我的故乡不是梁庄这样典型的中国北方乡村。很清楚我的家庭不是我那个故乡中的典型家庭。在双重边缘化的人生经历基础上,我原本以为我会进入不了本书的情感世界,但我还是比不看它时看到了更多,也印证了更多我记忆中模糊的猜想。这本书让我更迷茫,因为我的身份证上的客观信息证明我属于其中的世界,但我的心理认同却离它太远。我想更多地了解它在内的这个世界,而我浮萍般的阅历确只允许我的了解在旁观的范围内穿行。
  •     一个村庄里的人情冷暖
  •     文笔太烂,内容也很肤浅。在故乡的农民面前,作者笔下有一种难以掩饰的优越感,面对日趋衰微的乡村,作者又表现出一种所谓的忧愁,总之是文人的无病呻吟。
  •     细谨。
  •     很多地方有似曾相识之感,我也是农村的孩子。我也经历过那些落后造成的苦难!我以农村为豪,我的乡土情怀将一世长伴我!无论走到何处,我的心里永远恋着故乡地里一抔土!
  •     看了很久才看完,父辈走出农村,我走入城市
  •     由这种从人,政治,文化,经济描写具体案例的故乡人家。表现出对故乡有一种欲言而止的不满,不满而引发对故乡的深思,是什么改变着故乡。对散文手法部分我不喜欢,那些纪实部分写得很折磨人心。
  •     更喜欢作者最后的反思,人与过去难以完全切割,谁知道哪代人就是最后一批具有乡土情结的人。
  •     rang县的人民已经习惯留守二字了,里面有文采的农村青年日记让人印象深刻;不过农村问题真的有解吗?
  •     作者虽然没有建设性意见,但是提出的见解非常深刻。乡村建设学派虽实干了,不也是失败了吗?作者是文学家不是社会学家,语言带感情是必然的。好看,打四星,有些问题讨论的太浅。
  •     三星半,最后的附录拔高了半星。不知当做口述史的记录来读和对待是否更恰当一些呢
  •     中国的乡土社会土崩瓦解,留下一个个巨大的断裂和黑洞。能开发的乡村与小城镇在疯狂着,其余没有“价值”的都被快速抛弃掉了……
  •     看到结尾,忍不住哭了,几乎是哭着看完的后记。中国人都已经没有了传统意义上的故乡,作为城市的移居一代,对生长的故土已然陌生,但也并没有在这个城市获得特别大的归属感。即便从小到大没有挪过窝的中国人,又有几个还能完整地找回小时候的世界。。。
  •     乡村从来都不是乌托邦的世外桃源,黑暗、混乱、纠纷、和睦、互助多样化元素交织,才是真正的TA。社会的文化其实就是习惯的累积,而被迫卷入时代大齿轮下的乡村是否还能守护好社会秩序,或者尽快建立起新的秩序?
  •     还不错,跟我生活、认识和变化的乡村差不多。给即将逝去的传统农村留给写照
  •     既采用了采访的形式,也渗透的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感情。算是真正改变了我对于乡村题材的态度。有人用社会学的学术要求来批判作者过于主观,但实际上作者是以文学工作者自居的,旨在探寻的东西除了学术上的结论,更多是情感的内核。
  •     意料外的好看,真实带你去体验梁庄里每个人的故事,从小县城出来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笔触相比蔡崇达的皮囊要好得多,平静的叙述,不需要回响。
  •     与我的家乡状况很相似。农村老人带孩子似乎成了义务,老人老去时候的卑微感与无奈,中学就辍学或者没上到高中就打工的还是很多。包括我的父母也把照顾孩子的孩子为孩子代家里大多负担视为己任,我试图说服他们让孩子自立你代替不了他的成长,我爸总是说农村都是这样啊。很少人会关注或谈及情感心理。很多观念不是我能改变的,当然家乡还是有很多城市没有的亲切、乡情等等,故乡无疑是我一生的眷念,同时每每回去一次再想起来都是“回不去的故乡”
  •     还是想多了解自己的国家一点,也确实多了解了一点。这本不同于呈现数据的报告形式,作者更着眼于个体的境遇,但在努力呈现乡村面貌的同时,因为自身与农村的亲密关系,无法克制地走向了乡土抒情的方向,不够理智,也没能以小见大。
  •     纪实文学,展现新时代下农村的真实面貌
  •     我也来自乡村,广州的郊区,这里工业化程度很高,村子的格局也跟着改变不少。从这本书上看到了许多熟悉的影子。
  •     展现的是一幅生动的当代中国乡村画卷、怀念的是那再也回不去故乡和童年、思索的是进步与阵痛交合的现实、叩问的是未来中国乡村的命运发展、、、
  •     一个河南农村的崩坏与衰退。有的村庄崩坏伴随着文化重塑,有的村庄崩坏了就是崩坏了。
  •     沒有想像的那麼好,但是它記錄了農村。這很重要。
  •     写得真实,也是我所看到的,但是也止于抒情,引发一阵感慨而已。挖的不够深,中间家长里短般的故事实在是不想看。
  •     心痛又如何……
  •     补课
  •     中國在梁莊,梁莊又在中國的哪兒?
  •     1.如果说<乡土中国>是从“社会结构”走进乡土,那么<中国在梁庄>是从"人物情感"走进了乡下。感情虽是作者个人的,但几代人的家长里短,搏命生存常有共通之处。看着口述纪录的大白话土话像是跳进生活的波涛暗流中,我能感到生活的温度和水分,这是我的保存。2.全书除了情感面向,鲜有的试图剖析现实的章节显得有些突兀。第六章“乡村政治”和第七章“乡村道德”精彩。三星半。
  •     结束顶多加个后记就好,没必要多添那么多的访谈
  •     虽然作者不愿意承认,但我还是想给他一个社会学的标签。在这里读懂中国。毕竟每个人的生活圈还是太狭窄了,不要说上下五千年,就我们现在的中国,谁又能了解多少。
  •     好像故乡还是昨天的事,却距离我们已经很远,等你再回来的时候,有些东西变了,有些人变了,也有些东西是不会改变的。
  •     中国确实在梁庄,南方的乡村现状和梁庄差不多,人的生存,家庭的分离,孩子的教育,环境的污染……外婆的村庄,还因森林的破坏发生过两次泥石流,死了好几个人。不过,本书看似包含了很多问题,实则停于表面,白描的内容,散文的叙述,有点矫情,有点流于表面。
  •     一开始读的时候未免被作者惆怅多情的视角惊异,像是青春期姑娘的日记,连刻着初恋名字的柳树都要感伤一番,倒不像是一个受过成熟训练的文学博士的非虚构作品。但慢慢读着代入感不由得就来了,开始懂得这样真诚坦率得惊人的写作的好。梁鸿懂那些在孤独寂寞中生长出阴暗心理的少年,也懂那些压抑欲望的留守女人,这些在道德感高于一切的农村人看来却是微不足道。乡村家庭结构的溃散,求学风气的衰微,芝麻官的腐败,还有劳劳碌碌却毫无方向的农村青年,简直让人触目惊心。青壮年外出打工,留下老人孩子,隔代教育,孩子沉溺游戏,教育失败,孩子外出打工,依然被压榨欺凌毫无上升机会,简直是个死循环。乡土中国对局外人来说是生机勃勃的诗意,真的看见掩藏其中的肮脏混乱和困顿,却意识到历朝历代的底层社会皆是如此,也只有感到心痛不已,却无可奈何。
  •     读完此书,作者以旁观者的身份,通过当事人的口述为我们展现了北方中原农村的景象,作者后记谈到如何书写的问题,个人以为其实只要真实地记录每个人的经历就可以了,读者自然会作出自己的判断。
  •     忸怩无趣
  •     裸露的泥泞一样的真实,还要纠缠整个中国很久很久。
  •     书中的故事很亲切。如果多点思辨就更好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