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市民的自白

出版日期:2015-11
ISBN:9787544750906
作者:[匈] 马洛伊·山多尔
页数:503页

内容概要

马洛伊·山多尔其人——
他出生于奥匈帝国的贵族家庭,然而一生困顿颠沛,流亡四十一年,客死异乡。他是二十世纪匈牙利文坛巨匠,一生笔耕不辍,著有五十六部作品,死后被追赠匈牙利文学最高荣誉“科舒特奖”。他亦是二十世纪历史的记录者、省思者和孤独的斗士。他的一生追求自由、公义,坚 持独立、高尚的精神人格。
他质朴的文字蕴藏着千军万马,情感磅礴而表达节制。他写婚姻与家庭的关系,友情与爱情的辩证,阶级和文化的攻守,冷静的叙述下暗流汹涌。德国文学批评界说他与茨威格齐名,另有批评家将他与托马斯•曼,穆齐尔,卡夫卡并列。因为他,二十世纪文坛大师被重新排序。
他是马洛伊·山多尔。

作者简介

* 再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东欧新兴市民阶层的生活全景
* 勾勒欧洲大陆当时动荡不安、复杂激进的岁月影像
* 跨越世纪,纵横欧陆,一部大时代的百科全书
【堪比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的杰作,自匈牙利文移译的首部中文译本 】
它兴起于匈牙利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它是包括贵族、名流、资 本家、银行家、中产者和破落贵族等在内的特殊社会阶层,它就是小说里的“市民阶层”。
这是一个“市民”的自白,这是一曲唱给布尔乔亚最后的挽歌,这是一幅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东欧新兴市民阶层的生活画卷,这是一段颠沛流离、孤独决绝的流亡岁月。
《一个市民的自白》是一部自传体小说,生动记录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东欧市民阶层的生活与思想,作者通过个人透视社会,通过一个家族的故事刻画出市民阶层的生活画卷,同时回顾了自己在欧洲大陆的流浪岁月。
作为马洛伊•山多尔的代表作,从文学艺术的水准上来说,《一个市民的自白》完全可以与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和托马斯•曼的《布登勃洛克一家》媲美。
关于《一个市民的自白》……
1934至1935年,马洛伊完成了他的代表作——分为两部的自传体小说《一个市民的自白》。书里有名有姓的人物多达上百个,从皇帝到女佣,从亲友到邻里,从文人、政客到情人、路人、妓女……马洛伊从德国、法国、英国、瑞士等西欧国家,写到东欧的布达佩斯,各地人文历史宛然在目,无数历史人物呼之欲出,可谓一部大时代的百科全书。
令人遗憾的是,马洛伊于1936年官司惹身,他当年的一位神父教师以毁誉罪将他送上法庭,另外他的几位亲戚也对书中披露的一些细节感到不满,因此,马洛伊被迫销毁了第一版,支付了神父一笔可观的赔款,并对该书进行了大幅度的删减。
然而,《一个市民的自白》实际上不止两部。2013年,作为马洛伊的遗稿在箱底压了多年的《我想要沉默》被意外发现并编辑出版,这部书便是马洛伊曾在日记中提到的《一个市民的自白》的第三部。而马洛伊于1949年创作的又一部重要作品《土地,土地……!》应该是《一个市民的自白》的第四部,这部回忆录讲述了他在流亡初期的生活。
假如,有过一位作家,其生活方式、世界观、道德及信仰本身等所有的一切就代表着文学,那么毫无疑问,这个人就是马洛伊•山多尔。在他的文字里,可以找到生命的意义;在他的语言中,可以窥见个体与群体的有机秩序,体现了整个民族的全部努力和面貌。
——匈牙利文学评论家 普莫卡奇•贝拉
二十世纪的文学……收到了一位新的大师死后赠予的礼物。他会跟奥地利作家约瑟夫•罗斯(Joseph Roth)、茨威格(Stephen Zweig)和穆齐尔(Robert Musil)齐名,甚至与受到膜拜的伟大作家,托马斯•曼和卡夫卡,属于同一等级。他就是马洛伊。
——德国《时代周报》
(马洛伊)拥有珍贵、令人喜悦的稟赋,有幸读到他的作品,实在令人感激。
——英国《苏格兰人报》
(马洛伊)重新被文学界发现,值得全世界同声欢庆……重新发现马洛伊,就像在阁楼上发现一幅古老的大师画作。
——英国《星期日电讯报》
(马洛伊是)匈牙利浪漫主义文学伟大一代的合法后代。
——匈牙利诗人 尤若夫•阿蒂拉


 一个市民的自白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人们总把旅行与阅读相提并论,互相作为本体和喻体。对大多数人来说,走过一座城市或是读过一本书,多年以后,回想起那些城市的街道、桥与河岸,以及书里的情节,总是与特定的感觉相互联系;当我们的脑海里又浮现出这些来自于过去时光的场景,当时自身的感受也随之被唤醒,两者紧紧相连,密不可分。在《一个市民的自白》中,关于在此期间发生了太多故事与转变(表面的和深层的那些转变,尤其是对于一个迷茫、困惑、浪荡,一度酗酒成性的年轻人来说)的柏林时期,诗人写道:“在所有亲历了那些岁月的人们心里,‘柏林的忧郁’是永恒的记忆。”而后初到巴黎,对柏林的不舍与感激放大了在诗人眼中这座城市的混乱肮脏、那里人们的傲慢自负;他写道:“在柏林,每天都会‘发生什么’。在巴黎,什么都没发生……”;“在刚到巴黎的那几周,我就已经明白,我就是饿死在法国人眼前,他们连肩膀都不会耸一下,连一杯水也不会递给我。”(马尔克斯在《霍乱时期的爱情》里有过类似的表述)在妻子大病初愈后他们来到佛罗伦萨,佛罗伦萨突如其来的春天让诗人心潮澎湃:“这种美,我做梦都未曾梦见过,感动得我热泪盈眶……我浑身颤栗,脊背窜凉,瑟瑟发抖……我突然理解了佛罗伦萨。突然之间,那些山丘、河流、架在水上的桥梁、楼阁,以及教堂、绘画和雕塑都有了意义。”经过在意大利、以佛罗伦萨为大本营的几个月的旅行之后(“由于我既没有钱,也没有事,所以待在哪座城市都无所谓”),诗人与妻子一起回到巴黎。在意大利的“无忧无虑”的时光确实对诗人起到了治愈作用——第二次来到巴黎,诗人开始发现这座城市的人情味与它的美丽:“在巴黎,我不记得有哪个晚上我们感到无聊……慢慢地,这座城市开始变得迷人起来……她将我诱到怀抱里,像一个旧日知己,不再放我走开。”我清晰地看到一个过程,一种身体状态和更重要的精神状态的改变;在阅读过程中,我本能地、潜意识地根据诗人的描述来赋予这些特定时期下的城市以颜色。柏林在我的脑海里呈现严谨与无序相互混合的黑白灰色调;巴黎带给我褐色、暗黄色和以及之后的明亮而柔和的米黄色;佛罗伦萨则带给我粉色,无可争议。佛罗伦萨带给诗人的这种强烈得令人窒息的déjà vu,让诗人想起家乡,“心里怀着封冻的乡情”。我这么认为:一个人总能发现一个城市,或仅仅是一个地点,一座广场、一条街或是一家咖啡馆,能让自己想起家乡,哪怕这两者没有丝毫的相似之处……那是一种灵魂深处的似曾相识;私自以为这种似曾相识也属于诗人在前面提到过的“秘密”,是它所包含的一小部分:“那个让我不能成为别人、只能成为自己的‘秘密’。”这个“秘密”,我理解为是每个人心底最真实的自我的反映,它的形式有很多种,可能是一种精神气质、一种观念、一种隐秘的信仰,甚至可能只是几幅似曾相识的场景和画面……关于“秘密”这样一种概念,诗人还写道:“这个秘密的揭秘,通常被称为‘艺术’。”读到这一句时,我恍然大悟。艺术家们——画家、舞蹈家、音乐家、作家们等,往往将那些最能与自己的“秘密”相似、甚至相符合的元素投入到自己的作品里;创作过程中,他们感受到精神上的极度愉悦,创作的流畅使他们心潮澎湃、喘不过气来;偶尔或有瓶颈,但毫无疑问会最终回归。许多作家都是这样,在写作中重获了童年、青年时代以及那许多只可意会的梦境般的景象。但是,尽管如此,一个人也无法通过艺术创作完整、清晰地进行自我表达。最深处的那些具有朦胧特性的东西,一旦成为拥有表面形式的艺术,就必定会有所改变;更不用说这些艺术作品经过他人的眼睛和大脑,又不知会发生多少种变化;就好像一片有蒸汽的沼泽,一条河流从这里发源,伸展出无数条的支流。不过,作家们或许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创作出这些东西——说到底,有谁真正了解自己?——而这又往往是一种紧迫感:种种经历逐渐累积沉淀,直到某个特定的时刻,他们再也无法忍受下去了,他们渴望一种释放;同时,他们又感受到那股来自内心深处和四面八方的压力,感到“受强迫”而进行创作,似乎有一项命定的使命要去完成,并且自己负全部责任;可是,出于某种不可告人的直觉,作家们深深地知道,自己不能也不可能将这个隐秘的“自我”完全展示在世人面前……他们痛苦不堪,却又心甘情愿。创作的过程,很大程度上也是发现自己的过程……很多时候作家无法知道的是,自己作品的读者们如何分享他的喜悦、分担他的痛苦,如何与他一同重新经历生活——读者获得的体验,无论如何也是一种难得的馈赠。山多尔,他能将那许多常人感觉难以描绘的复杂感受或是状态,以一种无比清晰却又略带朦胧的形式付诸笔端,并同时赋予它们诗意……
  •     在读第二部分的时候,我常常想起《布达佩斯大饭店》,想到那句经典的台词:“那个世界早在他进入之前就已经消逝了,只不过他极为优雅地维持了那个幻象。”显然,“那个世界”指的是欧洲,战前的欧洲。海明威《流动的盛宴》里的欧洲,茨威格《昨日的世界》里的欧洲。所有这些人描述它的方式,仿佛欧洲是一个业已逝去的人类所能拥有的最美好的精神家园,梦想家的天堂。人们尊重知识和文化,年轻人聚集在咖啡馆里日夜不分地讨论文学和艺术。“市民”阶层有点像我们现在所说的布尔乔亚。有一定的资产使他们能体面地生活,也有对精神世界的追求。马洛伊·山多尔笔下的父亲就是一个理想的“市民”代表。他写到他的死:平静,郑重,充满尊严。在病床上打理好一切,不给生者增添哪怕一点麻烦,一个真正的绅士。贵族,作为一种品格,从来不与血统和资产有必然联系。[我们家对书籍抱着虔诚的态度,关注每本新书,而且有一本‘藏书目录’那是一个麻布封皮的硬皮本,里面记下了每本借出去的书的名字。在当时,一位市民阶层的女士一旦感到无聊,既不打牌,也不去电影院或咖啡馆,而是取出一本书阅读。我毫不夸张地说,在我们那座小城里,书籍对于世纪末的市民来说,就像面包一样必不可少。]这样的年代我们也曾有过。人们朴素而虔诚地信仰书籍,文学,知识。90年代的畅销书可以是米兰·昆德拉,今天的畅销书,则是王后雄、俞敏洪、张悟本。从未见过反智主义像今天一样盛行,人们更愿意相信道听途说而不愿意花时间去学习最基本的知识。各领域的科普都进行得非常艰难。“民科”甚至可以成为一种职业。电视上的养生专家 ,文化学者,都是绝佳的喜剧演员,用信誓旦旦的口吻说出最荒谬的话语。我不想简单地下结论说这是一个粗鄙的时代,但许多人确实对知识缺少基本的尊重。面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缺乏一种谦逊的学习心态。当有人表达他们不能理解的观点,用了他们没听过的词语,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这个东西我没见过,我要想办法弄懂,而是:装什么逼。这也许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自我保护,继续维持现有的状态,蜗居在既有的、熟悉的壳里。[我所出生的那个阶层,它的文化层次在最后二十年里令人震惊地坠落,文明人的需求岌岌可危。我所学习并笃信的思想,日复一日地像一钱不值的破烂被扔进垃圾堆;从众本能的恐怖统治,笼罩在昔日文明的辽阔领域之上。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不仅已对精神的伟大造化不屑一顾,而且还把它跟日常人和市井精神的风格相对立。能够显著、有效地影响我们这个时代的思想,充满了绝望;我对同时代大众的庸俗品位、娱乐与需求感到不屑,我对他们的道德观持怀疑态度,那些完全满足大众欲望的当代技术与称雄的野心,在我看来都是悲剧。]不止一次,我在电影院里,听到有人用周围人都听得到的声音说:“这拍的什么鬼东西啊,谁看得懂啊。”通常都是一些叙事节奏慢的,不够抓人眼球的,不同于好莱坞“大片”范式的影片。这么做显然不是说给自己听的,而是为了期盼别人的认同,希望通过别人来确认:有问题的不是我,不是我的知识水平不够理解不了。有问题的是这个电影,是外部世界。他们的语气里有一种显而易见的愤怒,人感受到挫败之时的愤怒。最近有一个教授说得很直接:“看不懂就回去惭愧、回去学习,有什么脸在这儿喊‘看不懂’?你在告诉全世界你的低能、弱智和愚蠢吗?”这当然不是说每个人都需要看懂艺术电影,这种愿景显然不切实际。愚蠢不是看不懂艺术电影,而是以看不懂为荣。“随着时光流逝,我们变得更愚蠢了,不光更愚蠢了,同时我们更自以为是了。”关注社会事件,却被网络热搜和意见领袖牵着鼻子走。在一本系统的、成体系的大部头和140字的只言片语里,人们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我们向来有相信“高手在民间”的传统。再加上对“官方”“正统”日益增长的怀疑和不信任,使得许多人相信“野路子”才是最好的,自学成才才是最棒的。人们不再追捧学院派的古板和高不可攀,转而追随“接地气”的公知。民众喜欢的故事是大学辍学却能创业成功,自闭症儿童画出天才画作,没受过教育的农妇写出最有想象力的诗歌。一方面这样的传奇故事让人觉得成功没那么难,别人可以,我也可以。另一方面,这也是对“权威”的潜意识抵抗。[只要我还能写下一个字,我就会见证:见证曾有过这样的一个时代,生活过这样几代人,他们蔑视本能,高唱理性的凯歌,他们相信精神的抵御力能够遏制芸芸众生的死亡欲望……是的,我耳闻目睹了欧洲……我就像一名从惨败的战役中幸存的讲述者语调沉重地说:我想要记住,我想要沉默。]在第一次古斯塔夫带着Zero穿过边境的时候他仍能骄傲地宣称:“在野蛮的屠宰场上还是存在文明的微光的。”第二次他就用自己的生命证明了最后一点光亮也已经不复存在。这也很容易让人想到北岛那句著名的“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和马洛伊·山多尔一样,北岛也是时代的证人。在散文集《蓝房子》里,他描绘了更多和他一样的见证者的群像。这些人当然都曾是最狂热、最纯粹的梦想家,后来呢?更多的人选择走出那些疯狂的梦境,和生活和解。他们把“以后”,“有机会”挂在嘴边,认为庸庸碌碌的今天是在为将来“赎身”。可也许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这一天永远也不会到来了。[我写作,因为我有话想讲出来;我写作,因为这种“生活方式”适合我的性格和精神境界;因为作家的表述能够达到最高层次的、永远无法通过生活事件传递的生命感受;因为这种生命感受也不可成为作家的目标,他必须否定它,必须将这一切抢救下来并藏到一个封闭的形式里,在那里,作品本身也有了生命,无须从周围世界汲养,也不需要亲属和信徒、成功和反响。]我很喜欢的一个比喻:世界是一棵倒长的树,我们走不同的路,都有到达的可能。但你总得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入口,对吗?因此《一个市民的自白》最令我感动的不是一个人内心暗潮和时代浪潮的暗合,而是一个作家对自己命运的确认和担荷。每个人的一生中或许都有一个时刻,你终于意识到自己来到这个世上想要做什么,适合做什么,应该、必须做些什么。这个时刻可能来得早,可能来的晚,也可能永远不来。李白写“天生我材必有用”。真的吗?用到何处去?要回答这个问题要对自我有多深的了解,对自己的力量有多少的信任,以及持续地付出,哪怕看不到任何结果。最后希望每个能看到这里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命运”。:)
  •     零散地记了几条读书笔记:“一名符腾堡的德国学生对歌德的一行诗所产生的内心情感,跟我或我在考绍和佩斯学校的同学心里唤起的共鸣是一样的。”(225页)山多尔是最早意识到自己是”欧洲人“,而不仅仅是“奥匈帝国”“匈牙利”或“中欧”子民的知识分子之一。这句话直接击中的我内心:这两年中与一位台湾朋友相处的时间很长,我们之间的友情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大部分大陆和台湾人归根到底还是有很大的(传统)文化认同感的,我们之间的关系可以把民族大义、家国情怀这些表面上冠冕堂皇,实际上可以等同于Bullshit的东西抛之脑后。这句话之于大中华文明圈的人,可以改成“一名高雄的TW学生对苏轼的一行诗所产生的内心情感,跟我或我在郴州和北京学校的同学心里唤起的共鸣是一样的。”值得警惕的一点是,某些人将这种纯粹的文化认同感包上一层民族主义(共产主义)的外衣强加到弱势的一方。文化认同一定就要带来身份认同吗?"生命在懵懂中悄然流逝,说不出的话语、我们当时的举止、沉默与恐惧,这些就是生命,真实的生命。" (90页)“那条从世界通向我们自己的道路,漫长而坎坷,充满了这样折磨人的歧途,我们只在很久之后才懂得它的意义与意味。”(88页)作为一名作家,山多尔可能从没想过要用笔记录大时代变迁,记录家国兴衰。他只是敏锐的捕捉到了自己生命中一个个难以让人察觉的瞬间,顺便也记录下了他住过的楼道、经过的街道、坐过的咖啡馆“发生的一些什么”。对市井生活的白描和慢镜头,有一点让我联想起《金瓶梅》。“家乡只有一个,那个讲匈牙利语的地方。和文字命运相系的人不可能有别的家乡,只有母语。”(408页)和我一样,家乡只有那个讲郴州伐的地方。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马洛伊山多尔的自传,一个自由游走的灵魂,一个为写作而生的人生
  •     对一个时代一个阶层一种生活方式的回忆。永远在路上的不安的作家,厌倦了德国的秩序法国的节俭英国的保守最后同时在布达与佩斯之间生活的流浪者。山多尔的大段独白有时令人感到窒息,但或许只有在缠绕的文字之间我们才会被卷入那份记忆之中。
  •     他像谁?我想起了王国维!
  •     这会是最好的自传,让自己忍不住会多次阅读的自传。仅此一部。不好自传类的文字,却爱上这个。同时,也颠覆了自传那陈规式的叙述。庆幸,得读!
  •     一个喋喋不休谈论自己“有所保留”“保卫孤独”“诗人尊严”的人,还真是大大的坦诚啊。可不要说像普鲁斯特。细腻法完全不一样。
  •     8月份读的最好的书。
  •     《一个市民的自白》更像是马洛伊·山多尔的自白,写作是他与自身孤独共处的生活方式,遁入生活的逃亡,怯懦的退隐。 “我满脑子里装的都是文学,敏感而高傲;我猜想在世界的后面隐藏着比现实更复杂的奇迹。”
  •     译者颇诚恳。从烛烬和独白里漂流过来,膜拜马洛伊的博学。
  •     写是写得好,可是读起来就是觉得寡淡,是真的不放盐的寡淡,不是什么鲜味。
  •     【2016第22本书】我喜欢山多尔的作品,读完才想起曾经读普鲁斯特时知悉的“娓娓道来”有多么生动和直击心灵。一直以来我的读书偏好都围绕一个问题,即“好作品的标准是什么?”以前的我一定不喜欢这样的自白作品,作为作家的他们只是写出了现实发生的事情,作品本身并不涉及构思和意图,全凭经历是否独特。如此,何来创作的好坏?这个问题我仍疑惑,但必须承认我的口味已经开始向写实的作品倾斜。
  •     迄今为止读了三本马洛伊·山多尔,理解他的两个关键词一是“流亡”,一是“阶层”。或许还可以再添上一个“高贵”。他不是思想阔大深刻的作家,也完全不认为他可以与卡夫卡比肩。好处是:历史、社会、人性,多微妙幽深之处他都能精确优美地表达出来,读起来有一种婉曲而又激昂的诗意。
  •     爱与黑暗的故事,佩索阿和他的里斯本
  •     不記得了
  •     慢慢看很有味道 但是烛烬冲击力太强了
  •     迷上山多尔了。这本自传体小说我是当散文来读的,个人观感比《烛烬》还要好看。读它的时候,总是会想起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他们都是走过天崩地陷大时代的最敏感的人。但与茨威格,本书更像一个青年的漫游与成长。特别喜欢山多尔的蔫幽默
  •     2017(7/300)
  •     在你没成熟没经济独立还很慌张之前,此类书不用读。
  •     总觉得跟《逆流》有点像。
  •     将将读完余先生翻的这本 才发觉译者就是精神世界里的匠人 门外汉琢磨到 译者的功底不只局限在对原作者母语的领悟力和文字雕琢上 还得把一个国家的历史变迁 地理形态 城市布局甚至国民信仰变化的细节查个透彻 没被这些零碎磨完耐性的已非常人 其中高水准又没匠气的 想来就是个会喘气的X国优质大百科全书阿
  •     若说自由,我只服作者,如果罗拉也站在自己角度写日记就好了,很想知道罗拉面对这样的丈夫是怎样的心情
  •     看得真难过,漫长的难过。
  •     “读书是我表达生命的一种可能。”
  •     写作对马洛伊而言是宿命,是逃不掉的传染病。他认为作家应该专注观察生活,但尽量不要投身进去,否则就会迷失自我。生活这种不可靠的原始素材始终都只是泥土,作家必须用自己的方式将其剥离,使自己的表述能够达到最高层次的,永远无法通过生活事件传递的生命感受,作品本身因此获得独立的生命。
  •     追忆那个有尊贵市民的年代。
  •     很私人,越读越觉得繁琐。
  •     透过别人的眼去看自己看不到的时代,传记给人的力量缓慢、有力。一个最后的布尔乔亚、及他眼中的喜乐人间。
  •     #有时候我惊诧地意识到,在灵魂里和品味上,我觉得自己是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根本不像二十五岁。#从十月末读到十二月初,太久太久了
  •     稀里糊涂的看完 这个市民阶级有点儿让我想到 影视剧里的上海滩 或许阶级革命 也是让思想 道德 社交艺术的流失
  •     市民阶层
  •     好。
  •     与前几本小说比起来,这部自传体的长篇仿佛“密度”没那么大,时间不再被浓缩至一个瞬间、一整个夜晚或"xxx发生之前"这样的范畴(那些相对短暂的时间跨度背后当然也都有着某种洪流般的流逝感),而是随着“我”的市民视角扫过了欧洲诸国。作者生活里的众多人物,都曾以某种方式,出现在他的其他小说中,几乎一眼就能认出。“我”后来意识到,“作家们孤独地活着,好像在一座茔窟里,匿影藏形,惶惑不安。所谓的“文学生活”,看起来不过是争吵、不安全感和世代的忌妒。我们全都生活在这么小、这么拥挤的地盘上,所有人都啃同样薄片的面包。在这里能“得到”什么呢?”然而“只要我还能写下一个字,我就会见证:见证曾有过这样的一个时代,生活过这样几代人,他们蔑视本能,高唱理性的凯歌,他们相信精神的抵御力能够遏制芸芸众生的死亡欲望。”
  •     两天不到的时间读完,很流畅。烛尽的偶然相遇,到自白,莫名对他的文字那么受用。孤独,自由,精神贵族,流浪,那么强大又脆弱的心灵,在每一个文字后跳出来,栩栩如生。
  •     同时学了《追似》的啰嗦和细微精确。越读三观越和作者相和,然而总的看下来还是觉得少了点味道。作者的人生一直有个“逃离”的主题,从14岁直到人生末尾都躁动不安,而他也花费大笔墨尝试从家族基因和外在影响追根溯源,形成了独特的价值判断。与其说其灵魂无瑕,不如说他真诚吧。
  •     没有最初的惊艳,匈牙利的罗曼蒂克消亡史,对德国英国法国的描写有趣。
  •     这是首次接触马洛伊·山多尔的作品,印象深刻。
  •     一个异常清醒、早慧、理性的人。却又是理想主义者,浪漫主义者。性格决定命运,所有人都死在他前面,这是最大的悲剧,所以他才决定那样结束生命吧。
  •     深深为其文字力量所震撼
  •     我想要记住,我想要沉默。
  •     真是天才。最喜欢第一部的第四章。
  •     一个人成年以后尽可能地能呕吐出的真相,即使污秽不堪到触目惊心,但在读者内心却可以激起强烈的回响。写作与作家的关系,一面是深度的自我剖析,另一面是萃取的精华,总是比作者本身更有智慧。人不可能描述好除了自己以外的人,看起来杂乱的就是作者年轻时的心境,一会儿一个想法是年轻人特有的权利~
  •     最后一页真是精彩。“根本不存在其他的自由,只有爱和顺从的自由。”
  •     我把它当成一部自传或者回忆录来读,对世纪交接帝国的全景展示让人想起《追忆似水年华》和《布登勃洛克一家》,对流亡生活的记述让人想起卡内蒂的自传三部曲。期待剩余本书2部中译本的到来
  •     城市的街道其实太拥挤,不足以整夜话人生。一个市民的自白,原来就贵在,还有话要说。山多尔、普鲁斯特、曹雪芹,于我而言,都是一副重叠的少年肖像。
  •     初读细碎模糊、云里雾里,继续读下去方感觉到文字的惊叹之处。那些生活和记忆在山多尔笔下栩栩如生,匈牙利市民家庭楼宅里隐秘的生活,某个盛夏午后王储被刺杀消息传来时巨大沉默的刹那,战败后忧郁又荒诞的柏林气质,与流光溢彩不同的另一个凡俗又浓郁的巴黎,跨越海峡的英伦如“关在笼中的高贵野兽”,无与伦比的画面感,他如一个隐匿的在场者,观察着欧洲城市和民族的秘密,那是血缘的秘密、传统的秘密、文明的秘密,读来只得惊叹不已。山多尔是个了不起的作者呀,他带给读者一整个逝去的黄金世界。
  •     觉得,能读到这本书的自己,好幸运啊
  •     独白都是个人化的 如果个人化的精神足以引发大众的共鸣 那么他即是时代精神
  •     有多喜欢呢?回国后想立马买一本纸质版的放书架里。果然马洛伊在剖白自己的精神世界时比较有意思。有人会抨击说他阶层观念太深,但我觉得他珍重的倒不是身份地位的不同以及锦衣玉食,只是阶层背后应有的精神,贵族精神也好其实精神也好,总之“蔑视本能,高唱理性的凯歌”。后记评价得很到位,“句句犀利,睿智警世”。感觉挖掘到一颗中欧宝石。
  •     一个月二十天,连着看了三本马洛伊山多尔的书,是不是应该又有勇气捡起追忆似水年华继续下去呢?
  •     好的作者内心得多强大又脆弱。
  •     因烛烬而读,自然流畅,信手拈来,如在昨日。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