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脑袋里的怪东西

出版日期:2016-2
ISBN:9787208135509
作者:[土耳其] 奥尔罕·帕慕克
页数:539页

内容概要

奥尔罕•帕慕克(Orhan Pamuk, 1952—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当代欧洲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生于伊斯坦布尔,自幼学画,大学主修建筑,后从文。200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称:“在探索他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错的新象征。”他的作品已经被译为60多种语言出版。

书籍目录

目 录
第一章(1982 年6 月17 日,星期四)
麦夫鲁特和拉伊哈
私奔不易
第二章(1994 年3 月30 日,星期三)
二十五年里麦夫鲁特在每个冬天的夜晚
放开卖钵扎的人
第三章(1968 年9 月—1982 年6 月)
1.
麦夫鲁特在村里时
这个世界要是说话,会说些什么?
2.

城市尽头的山头
3.
在一块空地上盖房子的有魄力的人
啊呀,我的孩子,你被伊斯坦布尔吓着了
4.
麦夫鲁特开始小贩生涯
你没资格摆架子
5.
阿塔图尔克男子高中
良好的教育可以消除贫富差距
6.
初中和政治
明天不上学
7.埃雅扎尔电影院
生死攸关的一件事
7.
杜特泰佩清真寺的高度
难道那里有人生活吗?
8.
奈丽曼.
让城市成为城市的东西
9.
在清真寺墙上张贴共产党海报的后果
保佑突厥人
10.
杜特泰佩和库尔泰佩之间的战争
我们是中立的
11.
从村里娶姑娘
我的女儿不出售
12.
麦夫鲁特的小胡子
契地皮的主人
13.
麦夫鲁特坠入爱河
这样的不期而遇只会是天意
14.
麦夫鲁特离家出走
要是明天在街上看见,你能认出她来吗?
15.
如何写情书
从你眼睛里射出的魔力之箭
16.
麦夫鲁特服兵役的日子
这里是你的家吗?
17.
军事政变
工业园区墓地
18.
麦夫鲁特和拉伊哈
私奔殊非易事
第四章(1982 年6 月—1994 年3 月)
1.
麦夫鲁特和拉伊哈结婚
有死亡才能将我们分开
2.
麦夫鲁特的冰激凌生意
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
3.
麦夫鲁特和拉伊哈的婚礼
卖酸奶人当中的可怜人是卖钵扎的
4.
鹰嘴豆饭
不干不净的食物更好吃
5.
麦夫鲁特当爸爸了
千万别下车
6.
萨米哈的私奔
人为什么活在世上
7.
第二个女儿
他的人生仿佛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一件事情
8.
资本主义与传统
麦夫鲁特的安乐窝
9.
加齐街区
我们将躲藏在这里
10.
擦去城市的灰尘
我的真主,哪来的这么些脏东西啊?
11.
不见媒婆的女孩们
我们顺道拜访一下
12.
在塔尔拉巴什
世上最幸福的男人
13.
苏莱曼挑起事端
到底有没有这回事?
14.
麦夫鲁特在另外一个角落
明天一早我就去把它要回来
15.
先生阁下
我遭遇了不公
16.
宾博快餐店
千万别让人亏待你
17.
员工们的阴谋
你什么也别管
18.
在宾博的最后日子里
两万只羊
第五章(1994 年3 月—2002 年9 月)
1.
连襟钵扎店
一件光荣的爱国之举
2.
和两个女人待在一家小店里
别的电表别的人家
3.
费尔哈特的电力爱情
咱们离开这里吧
4.
孩子是一样神圣的东西
让我去死,你和萨米哈结婚
5.
麦夫鲁特当停车场管理员
又愧疚又困惑
6.
拉伊哈之后
如果你哭,谁也不能跟你生气
7.
用电消费的记忆
苏莱曼遇到麻烦事
8.
麦夫鲁特在最远的街区
狗只对异己号叫
9.
整垮夜总会
难道对吗?
10.
麦夫鲁特在警察局
我的一生都是在这些街道上度过的
11.
内心的意愿和口头的意愿
法特玛还在上学
12.
菲夫齐耶私奔
让他俩都来亲吻我的手
13.
麦夫鲁特孑然一身
两人彼此这么合适
14.
新街区,旧相识
这是一样的东西吗?
15.
麦夫鲁特和萨米哈
那些信是写给你的
16.

我们谨言慎行
第六章 (2009 年 4 月 15 日,星期三)
十二层的公寓楼
城市的外快是你应得的
第七章 (2012 年 10 月 25 日,星期四).
一座城市的外形和面貌
只有行走时,我才能思考
人物索引
大事记

作者简介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我的名字叫红》《伊斯坦布尔》作者奥尔罕•帕慕克 蛰伏六年动情写就 全球60个语种正在流行。
◆斩获诺奖之后还能写出自己的最佳作品,帕慕克就是这样的大师。——《独立报》
◆让一千万人聚集在伊斯坦布尔的东西是生计、利益和账单,但只有一样东西支撑着这茫茫人海中的人们,那就是爱。
◆嘈杂腐败而又日新月异的城市史诗,天真、正派又卑微的街边小贩的人生传奇。
《我脑袋里的怪东西》是一个讲述钵扎小贩麦夫鲁特的人生、 冒险、幻想和他的朋友们的故事,同时也是一幅通过众人视角描绘的 1969—2012年间伊斯坦布尔生活的画卷。
在麦夫鲁特还是一个生活在安纳托利亚中部穷山村少年的时候,他就不住地幻想自己未来的生活会是怎样。
十二岁时他辗转来到“世界的中心”——伊斯坦布尔打拼,立刻被那些老城消逝、新城待建的景象所吸引。他继承了父亲的事业,在土耳其的街道上贩卖钵扎。他与那些在城市繁华外荒凉处的居民一样,渴望致富。但是运气似乎永远都不追随他,他看着亲戚们在伊斯坦布尔暴富并定居;而自己却花了三年时间给一位仅在婚礼上有过一面之缘的女孩儿写情书,最后却阴差阳错地和那女孩儿的姐姐私奔。麦夫鲁特人到中年,在伊斯坦布尔的街巷里做过许多营生,酸奶小贩、鹰嘴豆鸡肉饭小贩、停车场管理员……
他珍惜自己的家人和妻子,可工作失意、生活窘迫仍不断挤压着他。无论如何,他仍然夜复一夜,漫步在伊斯坦布尔街头,一边卖钵扎,思念自己的真爱,一边琢磨着脑袋里冒出的一个又一个怪怪的东西,这些念头让他自感与众不同。他,一个没钱没地位的钵扎贩子,既属于这个大都市,又在头脑中不停地寻找着另一种生活。


 我脑袋里的怪东西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2条)

  •     小说开头就是麦夫鲁特在苏莱曼的帮助下抢走歪脖子的女儿,虽然麦夫鲁特喜欢的是小女儿萨米哈,但是却在苏莱曼的小阴谋下抢错了二女儿拉伊哈。而几年后,麦夫鲁特的好友费尔哈特也跟萨米哈私奔,再几十年后,麦夫鲁特的女儿菲夫奇耶也跟人私奔了。一开始我不明白,难道在土耳其私奔是一种风俗?没钱的穷人看中了哪家的女儿,要是觉得自己根本付不起昂贵的聘金,干脆就一抢了之,当然,前提似乎还必须要有女孩的同意,也就是说他们私底下应该已经串通好了,而私奔之后,父亲就没能力自己找到孩子,连报警的心思也没有,而是应该坐等他们回来亲自己的手,以示尊敬,说白了就是避免村里的邻居们的嘲讽。私奔究竟是不是他们的风俗我不知道,但是如果这种行为在中国大行其道,可以肯定的是由丈母娘挺起来的房价肯定会回落。麦夫鲁特虽然在火车上发现抢错人了,却没有勇气说出来,也许知道错误根本无法弥补,只能将错就错,但是这个错误贯穿了整本小说,甚至最终得出最爱的还是拉伊哈这个结论,这可以理解为日久生情,当然,更重要的还是拉伊哈的个人品质,一个接受了事实和爱情,靠刺绣贴补家用,每天为丈夫准备要卖的鹰嘴饭和钵扎还得照顾丈夫和两个女儿的女人,还有充满女性真实的嫉妒,就是后面因私自堕胎而死这个情节安排虽然合情合理,但是显然是帕慕克为了麦夫鲁特和萨米哈发生后面的故事扫清障碍罢了。说回麦夫鲁特这个人物,我并不觉得他有多么正直或者讨人喜欢,卖钵扎,明知钵扎是含酒精的却必须向所有客户谎称是不含酒精,在当宾博快餐店的经理时,得知员工偷偷赚取外快时却默不作声,只是在心里挣扎了一段时间,虽然其中还是有拉伊哈要求他不许告诉老板,以免被员工反诬而受到伤害。明明一开始喜欢的是萨米哈,为她的眼睛写了三年情书,大部分时间都不敢承认,却在连襟钵扎店里的镜子里偷瞄萨米哈。虽然在他手推车被政府没收后托关系能够随便选一辆其他的推车带回去,他考虑到了也许还有其他跟他一样的人也在寻找自己的那辆推车而不忍心随便挑一辆替代这种情节上表现出了一定的正直,但是我还是苛刻地认为,麦夫鲁特和其他人没有太大的差别,和因萨米哈和费尔哈特私奔而愤怒不已的苏莱曼,和虽然有了漂亮的萨米哈在电力公司上班却想着赚取黑钱和寻找神秘情人的费尔哈特,都没有什么太大差别,所有这一切的行为只能是出于私心,只是每个人私心所在的位置不一样而已。一直都喜欢帕慕克的叙述方式,设置悬念的方式,比如开头的悬念,让人继续往下读的欲望,以及涉及到每个人物最终命运的时候那么一句话的剧透。小说的结构很漂亮,使得这样平凡的故事变得出彩许多,叙述过程中还穿插了个人独白的片段,这种表现手法近年来在电影电视剧倒是越来越流行,从第三人称不时转化为第一人称,对于正在发生的事情可以有一个比上帝视角更深入的视角,从不同的人物眼里洞察它,也为小说增色不少。整本书读来,不时会穿插一些政变、军事、载有两万只羊的沉船以及宗教等等涉及宽广的社会问题,也展现了土耳其几十年来的变迁,这个也许是帕慕克希望小说承载的东西,我却有时一扫而过,仅仅关注了人物的发展。而贯穿整本书的除了开头出现的那个私奔谬误外,还有麦夫鲁特作为钵扎小贩的人生,每次读到钵扎,我就不禁思考这是什么味道,甜有多甜,酸又有多酸,和啤酒一样度数的酒精浓度,这种饮料喝起来味道如何,现在去土耳其是否还能品尝到。阅读的过程不时听到楼下还有卖豆花和其他小吃的小贩吆喝着经过,在竞争和卫生要求越来越苛刻的今天,这些小贩总有一天都将成为历史。也许任何时代都有它自身的怪异,生活本身仅仅只会是一种存在,它从来就不该纠结对错,它只有真实,没有谬误。小说的后半段明显没有前半段写的好,以至于整本读完,回味感略微不足。但这也是真实的表现,帕慕克并没有刻意将麦夫鲁特的人生写得糟糕得如何,而是真实而真挚地叙述下来了。
  •     在奥尔罕•帕慕克的许多作品中,都有着厚重的文化积淀和庞杂的历史变迁,字里行间都浸润着他对故土的热爱,这也成为他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不管时代和故事有何不同,都可从中窥见他的历史观和他对土耳其现状的影射。《我脑袋里的怪东西》也沿袭了这一特点,同时又涵盖了很多元素,历史文化、爱情故事、对社会现状和底层人民生活状态的描述、多视角的叙事方式,它们一起构成了伊斯坦布尔几十年的变化。从钵扎小贩麦夫鲁特的人生中,帕慕克绘出的是1969-2012年间伊斯坦布尔的生活画卷与社会现实。这个城市在他笔下变得特别生动鲜活,它不是冷冰冰的钢筋水泥,也不是我们无暇顾及的生活幕布,这个城市甚至被拟人化了,它像麦夫鲁特的朋友,随着麦夫鲁特年龄的增长,它也在悄悄成长和变化。在这二十五年中,大多数房子从三层洋房变为高层公寓楼、鹅卵石路面变成柏油路、钵扎被更便捷的饮料所取代,从前夜间的叫卖声成为回响在时空中的声音。麦夫鲁特晚上出去贩卖钵扎时总怕碰到野狗,这些野狗总是做出一副要攻击他的样子,甚至让他一度放弃了晚上的营生,但到书的结尾时,它们根本没理会他,仿佛麦夫鲁特是它们的同类,这个意向很有意思,像是城市与麦夫鲁特的互动,意味着他真正融入了这个城市。对麦夫鲁特这个人物的塑造,帕慕克也是推进得润物细无声。从伊始,帕慕克就提醒读者麦夫鲁特的善良和稚气,在看着他一路在伊斯坦布尔的生活时这种感受越来越深,他在面对诱惑、面对别人给予的一些“方便”时,仍然选择走自己的坎坷的道路,这种决定有时甚至显得笨拙,但也因此让人产生想亲近他的感觉,看他在伊斯坦布尔的夜晚,在大街上叫卖钵扎,这于他而言,也是与内心对话的时间。在这本书中,帕慕克还有很多对自我认知的思考,耐人寻味,比如内心的意愿和口头的意愿、个人的观点和官方的观点,这其实就是真实所想与表达内容的不统一,我们也经常会在这两者中间摇摆,可以看到麦夫鲁特在最后找到了平衡。这类的思考也丰富了整个故事的层次。另外,书中涉及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包括库尔德人长久以来遭受的严酷对待、战争和政治骚动带来的动荡不安、城市的扩张和中产阶级的壮大、猖獗的腐败以及巨大的贫富差距,这些问题仍然影响着如今的伊斯坦布尔。帕慕克对当时女性生活状态的描摹也值得一提,村庄里的年轻女子无法受到良好的教育,也不能掌控自己的生活与结婚的对象,书中几个女性形象很有层层递进的感觉,维蒂哈最是循规蹈矩,她的两个妹妹拉伊哈和萨米哈都是与人私奔,而萨米哈的形象最为反叛,在有未婚夫的情况下与麦夫鲁特的好友费尔哈特在一起,其实费尔哈特于她如同一个逃生口,她想逃离被桎梏被安排的命运,然而婚后的生活并不如人意,她的思想应和了时代的变化,但终究没办法完全改变命运,现实与梦想的距离在她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及至麦夫鲁特的大女儿,她上了大学,选择了想要一起生活的人,并到别处安家,这是帕慕克营造的希望。往近了看,是个人的精神世界与生活的样子,往远了看,是一座城市的变迁,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部非常迷人的小说。
  •     胡艳丽/文这是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罕·帕慕克,暌违六年之后一部自我突破的长篇巨著。在这本书中,他冲破了自身旧有的创作限制,首次将目光从中产阶级身上移至游走在城市边缘的底层民众,通过实地采访众多街头小贩、餐馆打工者,了解他们半个世纪以来的迁移、奋斗史,用底层民众的视角,以虚构的笔法重现了伊斯坦布尔从1969—2012年间的真实城市变迁史。全书以街头小贩麦夫鲁特的故事为主线,牵扯起三代人爱怨纠结、枝蔓缠绕的命运之网,在他们的命运遭际背后是伊斯坦布尔徐徐展开的城市发展变迁图谱。麦夫鲁特从12岁起来到伊斯坦布尔,一边上学,一边子承父业跟随父亲学习如何做一名街头小贩。40年间,他穿街过巷叫卖钵扎、酸奶、冰激凌、鹰嘴豆饭,还当过兵、贴过标语,做过餐厅经理、当过收费员,在关系复杂、爱怨交织的亲友中间小心游走,躲避孤独寻找温暖。书中的很多场景很适合用黑白相机一一拍照,串成一条长长的、缓缓的时光走廊:从鹅卵石的路面到柏油马路,从低矮的房屋渐变到高层公寓楼,从光秃秃的山头,到雨后春笋般长出的一夜屋,曾经的沿街叫卖声、曾经传统的手工艺渐渐退出了城市,一个个新兴的行当时尚、简洁、光影迷离。在一座遍地是机会的城市里,勤劳、隐忍、坚持,其实未必能给人带来好运气,但懦弱、胆小、缺乏主见和谋划,一定会成为致富的绊脚石。那些能够在转型变迁的社会中突破命运魔咒的成功者通常都有着独特的生存技能,可惜麦夫鲁特并不具备。面对纷繁变化的世界,麦夫鲁特有太多不明白的事情,他真正明白的便是钵扎这种传统饮料,正在被各种新型酒水、饮料代替。在越来越高的城市楼宇,越来越逼仄的生活环境中,它终会淹没在城市的纷繁万象、泯灭于人们的记忆当中。麦夫鲁特的身影,很多中国读者都会觉得熟悉,他像极了我们的父辈,固执、坚忍,头脑不灵光,在转型变革的社会中艰难求生。他是一代人记忆的底色,我们会想起逝去的慢时光,想起那些与我们渐行渐远的传统民间小吃、传统民间技艺,还有那些正在远离我们,曾经贴着土地行走的纯朴、憨厚的老乡们。本书的标题为《我脑袋里的怪东西》,这些怪东西始终在主人公麦夫鲁特的大脑中奔跑。他少时看着食物在锅里翻滚,感觉是被地狱之火烧炙的怪物在疯狂翻滚;长大时在暗夜中叫卖钵扎,他感觉周围的事物都会变形,一个个张牙舞爪,想要将他吞噬。他惧怕黑暗,但在遭遇人生变故时,他又需要用黑暗来消解心中的创伤,积蓄平复的力量。他将那些可怖的真实归集为头脑中的怪东西,以至真实与荒诞在他心中模糊了界限。书中没有明言这种“怪东西”究竟为何物,它们有时是一种意象,有时是一种孤独,有时是一种恐惧,有时又是一种不甘、反抗。它们生于麦夫鲁特的脑袋里,很难诉诸文字,也难与人共享,只能成为自己与城市、孤独、黑暗相处的一种方式。我总以为这种怪东西并不怪,它们其实是麦夫鲁特在城市的边缘艰难求生,在缺少安全感、缺少爱、缺少关怀的情况下,自然生出来的对世界的想象,也是城市的面貌在他大脑中留下的投影。一座城市的变迁史是无数个人命运变迁的合集,在城市的大变迁中也必然裹挟着无数小人物命运的起承转合。帕慕克笔下的伊斯坦布尔,会令中国的读者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在中国近几十年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无数城市上演了类似的故事,来自农村的迁移者,游走在城市的边缘,他们有缘见证城市的变迁,但并非每一个人都有机会融入社会发展的洪流。社会资源的不公平、世俗的偏见,让他们饱尝了悲辛,也帮助他们生出了与这个世界或抗衡或和解的智慧。当然更多时候,他们都在抗衡与和解之间犹疑徘徊。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流动的城市、推进的历史和漂浮在其中沉静的麦夫鲁特,一切都在往前奔跑将他甩得远远的,他却在黑夜里挑着钵扎等着拉伊哈。
  •     在这世界上,我最爱拉伊哈了。
  •     小人物面对时代的变迁既伤感又无力,而这也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
  •     哎,读的人挺伤心的,读完有时间再写点感想吧
  •     “身处城市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也可能感到孤独,但是让城市成为城市的东西,也恰恰是这种能够在人群中隐藏自己头脑里的怪念头的可能”从村庄人群的迁徙纵观整个伊斯坦布尔的发展,家族和爱是恒久不变的主题。前半段描写太平庸,总觉得枯燥乏味,但随着故事的发展却被深深地吸引。地名根本记不住&伊斯兰国家女性真悲哀&宗教的意义在于给无助的人一种寄托
  •     这是我读过的帕慕克最打动我的一部长篇小说
  •     伊斯坦布尔是一定要去的,善良的品质是一定要有的,喜欢的人是一定要保护的。
  •     一人一世若遇上周遭天翻地覆之变,是幸是不幸?想固守的而不能,只得随波而流,夜里片刻钵扎叫卖,才是真正快乐之时吧。
  •     ”从哈桑伯父家走回自家的路上,麦弗鲁特发现了远处城市的璀璨灯火,天鹅绒般的夜空和伊斯坦布尔的霓虹灯。有时,藏蓝色星空中的一颗星星引起他的注意。父亲在不停的唠叨,用大手牵着他,他则幻想着它们正朝着那颗星星走去。有时,远处的城市一点也看不见,从周围山坡上成千上万的窗户里折射出的暗橙色灯光,给麦弗鲁特展现出一个远比他认识的更为耀眼的世界。有时,附近山坡上的灯光淹没在浓雾中,麦弗鲁特就会在愈发浓厚的雾气里听到狗叫声。“
  •     众多写给城市的情书之中,这一本最温暖。
  •     麦夫鲁特的一生,伊斯坦布尔的变迁。
  •     别忘掉初心 别亵渎了善良。保留着未得到的美好 心存着对现世的感激。时光匆匆流去 才知枕边人最真。
  •     帕慕克最好读的作品,底层人的生活
  •     2017第11本,看到麦夫鲁特在书本最后说,最爱的是拉伊哈时真是又哭又笑。小人物的命运什么时候都不是自己能主宰的,只能做到忠于自己地活。
  •     平凡人的琐碎生活
  •     发展中国家有很多共同点
  •     包含了一個男人由成長至成熟的人生經歷,以及他對家庭生活、婚姻生活、城市生活的理解。
  •     时间总是能改变一切,直到我们发现其实自己什么都不明白,但即便如此,依然有人挑着扁担去做他认为正确的事。倒不是因为他是个智者,只是时间无论怎样改变了这个世界,都改变不了他
  •     麦夫鲁特的人生几十年 见证了整个伊斯坦布尔甚至土耳其的变革 就像钵扎的命运一样 麦夫鲁特也经历了人生的兴衰起落 让人唏嘘
  •     纵然城市会变 人心会变 只有他对她的爱没有变
  •     那些区县,街巷,山川河流名称在外人看来拗口又陌生,大概只有真正在伊斯坦布尔生活过的人才能沉浸在这本书里,与作者一同呼吸熟悉的钵扎气息,但又不能否认身边就有麦夫鲁特这样勤劳善良的存在。
  •     变动的社会,变迁的城市,内涵却是其中不变的人。
  •     阅读《斯通纳》对平凡人生琐碎文字的承受红线,在此书面前被完全击溃。可笑的益处是,看这本书时我度过了三段蜗牛睡眠app超过90分总评的瞌睡。我记得上一本令我如此痛苦的是《二手时间》,都是老太太的裹脚布。喜欢斯通纳是因为其人性光点反比环境有亮暖:智慧又真诚。而麦夫鲁特就是个傻窝囊废,我能找到的优点也只有长得好和JJ大。天,这本书竟把我对他人的标准提拔到如此高度:器大的帅哥绝非好评首选项。我讨厌这个事后诸葛亮的弱男人,情智双商两全无;我也不喜欢这个故事,两点明明可以直接连点成线,却偏要反向绕地球一圈相关联。看到那么多我不能理解的高评分,好吧,一本书让我看的如此嗜睡又难受,至少从感情渲染上不是烂书。另,我很想吃Boza,感觉会跟印度的Kheer一样美味,因为上学期吃到的鹰嘴豆炒饭炸鸡配咖喱超好吃!
  •     取代百年孤独成为我最爱的小说。 城市生长史。 但更多的是麦夫鲁特的人生,孤独。
  •      在现代化进程里,一个小贩成长、努力生活的文学作品,在伊斯坦布尔一夜屋生活的小贩关于爱情的选择,责任,坚持,以及一些不同寻常的想法,对我们现在的生活有很大的启示。
  •     纸张间体验伊斯坦布尔的过去与现在
  •     很难读完,但很值得一看
  •     要是我抢婚抢错人了,我会怎么办。。。
  •     城市给麦夫鲁特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人和城市共同变化。爱情可能会萌芽于美丽的外貌,但永恒产生于朝朝暮暮的陪伴。
  •     伊斯坦布尔的城市化发展史,小人物与时代,都是大事件。
  •     意外的好读,600页很快就结束了
  •     走过了麦夫鲁特这个钵扎小贩的大半生,也随着麦夫鲁特见证了伊斯坦布尔的这座城市变迁。
  •     小人物见证城市的变迁。钵扎随着时代变迁逐渐消失在街头,一般百姓在历史和城市进步面前总会显得有点无奈。看完小说觉得最可贵的就是麦夫鲁特的善良没有改变。也是这份善良让他在命运面前选择了逆来顺受和拉伊哈结婚。 拖了半个多月看完这本小说,确实很棒!没有想到最终麦夫鲁特也和萨米哈在一起了
  •     细腻的描写了居住在伊斯坦布尔城市和乡村生活的人们的生活琐事,关于爱情的热忱,对新生活的向往,对已经发生的事情的宽容和接纳,嫉妒心和猜忌以及对那些快速变化的街道,建筑,赚钱行当和人心,都刻画的非常具体。然而所有运转的东西都离不开一个俗套却隽永的主题:爱。因为爱,贫穷的爸爸努力坚持维生不让家人发现自己的困窘,即使再苦再难。妻子体谅丈夫的不易,靠自己的努力在赚一份功劳,爸爸原谅私奔的孩子……可是貌似都是所有的孩子,在年少无知的时候总是做一堆伤人心的坏事,反而到了年老的时候从更年轻的人那里获得相同的回馈。一切都还是守恒的,不是么?
  •     好多年前有一阵,因为诺贝尔,书店里摆满了我的名字是红,心里就觉得有点腻歪,一直没有看,最近偶尔被这个名字所吸引看完这本,有冲动补完作者所有作品
  •     一开始对这种多角度叙述并不习惯好像又回到了当初看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时的困顿感。这本书从一开始的私奔所勾起的阅读欲望随着时间的回溯反而一点点消磨殆尽。但整个故事在麦夫鲁特结婚生女的那段重新给人一种生气。(这也是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一段)那种普通人的琐碎而平凡的日常反倒让人有种朴实的满足感,读着这样的文字有时候是种“危险”的事情,因为它让人在不自觉中会生出这样的念头:即使这样度过这一生,好像也是件不错的事情。
  •     一开始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 我以为是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 然后构筑出来的新世界 读了之后 才发现是伊斯兰教的局部生活的投影 第一感触就是 人家十几岁就结婚 30多岁竟然就老了 感觉他们人的寿命太过急促 3个男人 3个姐妹 情感交织 里面不像中国的一些文学 非得分出好人坏人 其实人性不就是没有纯黑纯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光明面与阴暗面 最后 男主虽然与萨米哈 结婚 但依然深深爱着拉伊哈 忽然觉得拉伊哈是比自己玫瑰般美丽的妹妹幸福多了
  •     帕慕克的小说,哪怕再厚,都有轻盈的气质,我想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每个人都出来说再加上作者全知视角的叙述方式,当然,关键是每个人说得是那么恰如其分,那么有画面感。麦夫鲁特和拉伊哈的爱情当然让人动容,但作为故事背景的大家庭以及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的变迁,也让人着迷。麦夫鲁特叫卖钵扎的声音,让我想起小时候听到的“麻花馓子芝麻糖芝麻条”,那也是一个非常高兴的小贩。帕慕克让钵扎的叫卖声继续了下来,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消费习惯的变化,我小时候听过的声音是真的消失了。对我而言,读小说的好处就在于此,它可以让我突然想起生活里曾经很有印象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悄然逝去的东西,于是想着,原来一路走过来,其实我也看过了风景。
  •     一见钟情并为之倾心的,并不一定是合适的,爱,只有在一起很长时间之后,才能懂的。阴差阳错,能找到真爱,麦夫鲁特是幸运的。时间无法回头,只能往前走,带走了很多东西,但总有人在坚持着那些古老而美好的事物。脑袋里理应装满怪东西,里面有爱,有对生活的无限幻想。
  •     不算很喜欢,但有些细节很有趣
  •     难以忘记麦夫鲁特在伊斯坦布尔街头的一声声“钵——扎——”,不单为着生计,还因了对家、故土、旧时光、思维的充分自由,他爱上走街串巷。这其后的,才真是生活的曼妙处啊。异域城市的群像固然吸引人,然而它映照出的一颗单纯善良的、在城市与人心之年月嬗变中始终光洁通透的心更让人动容。值得自己更深体会的东西有两者:一是思考之中,才有生活之外;二是用来洗濯历史与人心尘埃的,总会是满蘸的爱。
  •     可惜,一個城市的外形和面貌,比人心變得更快。
  •     长篇小说要了解历史和宗教
  •     有点悲伤,看完后很想去麦夫鲁特走过的地方去看看。
  •     在豆瓣榜单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才意识到春节的时候把它给看了。真是非常长非常长的小说,看完产生了对伊斯坦布尔已经十万分了解的错觉。
  •     麦夫特鲁,小贩的一生,见证着伊斯坦布尔的城市发展。政变,战争,驱逐希腊人,在麦夫特鲁生活的世界中同步着。他属于善良的旧时代人。厚厚的书,厚厚的人生,奇幻有魔力的伊斯坦布尔。
  •     絮絮叨叨,拉拉杂杂,跟红相差太远。故事性不强,对话式行文真不喜欢。
  •     三代人和伊斯坦布尔的变迁史。 土耳其老好人在伊斯坦布尔。 还是斯通纳好一点。
  •     每个人的青春期和每个城市的改变在同一时代似乎超越地点而相似.逝去的是传统时间和记忆.不变的是诚实孤独和内心的执着.麦夫鲁特和拉伊哈的爱情诠释了真正的爱是理解支持与陪伴.
  •     好长。一开始觉得非常有意思,但是越往后看的越累。书名是什么意思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