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大融通》书评

出版日期:2016-10
ISBN:9787508653831
作者:[美] 爱德华·威尔逊
页数:480页

其实想看问题的答案

查理芒格曾说过学习各学科的基本原理很重要,成功将它们应用,成功、财富这类副产品自会到来。看本书,是为了学习融贯不同学科的基本知识、思想或原理,希望能掌握此方法,节省时间,并很好地指导自己学习、应用。如作者所言,本书的目的是提出重要的问题-我们应该,也能够建立融通,“追求知识上的融通,利用统一的知识系统辨识未探索的真实领域”,给人指明方向;而自己看本书的目的,则是想获得问题的答案-具体的融通知识、方法或途径,学习之并指导实践。想要的和作者能给的并不相同。《知识大融通》,以及许多西方作家的书籍,内容中包含了多种观点的批判、比较与优化,而对于自己的观点讲解得松散,对缺乏相关领域知识、经验的读者来说缺乏吸引力。其实可以将书分成两部分(甚至是出两本书),一部分专注于自己想表达的,系统传达自己的观点;另一部分则是分析比较,突出作品的优势、与其他观点的联系等。书中涉及的方面过于广博,自己已有的知识面太狭窄,经历不丰富,关注点也没那么高远,看起来兴味乏然。

融会贯通,方能行稳致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研究表明,18世纪知识更新周期为80年左右;19世纪缩短为30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则缩短为5年;在当代,知识更新的周期已经缩短为2年左右,甚至更短。以摩尔定律为驱动力的知识更新速度更加频繁,更加快速。知识的快速更新导致知识门类大幅增加,产生了大量边缘化的学科知识,以往单纯的术业有专攻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知识快速更新的事实。比如,物理学家也要掌握计算机技术,用来计算或者建模或者推演,也正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之意。特别是当代社会,人人都在谈创新,人人都想通过创新来创业。那创业是什么?我相信一句话,那就是: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排列组合就是创新。认真研究各种专利、创新,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这些专利、创新都是一种组合方式,比如按摩功能和椅子功能相结合的按摩椅、房屋与汽车相组合的房车、红糖和姜相组合的红糖姜茶、电脑和手机相结合的智能手机,等等等等。正是有了千奇百怪的组合,才有了我们绚丽多彩的精彩世界,才有了日益现代化的现代文明。那么,为什么有人能够作出正确的组合,而大部分人不能?究其根本,就在于知识的融会贯通。掌握知识相对简单,运用知识却是很难,综合运用、融会贯通更是难上加难。但是,正因为难,所以能够实现融会贯通的人才显得弥足珍贵。号称“当代达尔文”“知识的巨人”“社会生物学之父”的国际生物学界翘楚,演化生物学先驱,蚂蚁研究权威,殿堂级科学大师爱德华•威尔逊先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撰写的《知识大融通》不但将科技知识融会贯通,更是跨越科学与人文的鸿沟,自如穿梭于物理学、人类学、心理学、哲学、宗教、伦理与艺术等各领域间,颠覆常识、打破壁垒,生动地推演了人类知识谱系的进化历程,展现融通为各学科带来的革命性突破,描绘了一幅激动人心的未来知识蓝图。据称,爱德华•威尔逊堪称继承牛顿、爱因斯坦和理查德•费曼以来的开创性道路,引领当代社会踏上了一段跨越科学与人文的非凡旅程,帮助所有人类实现知识的融通。书中的内容极其庞杂,但读起来令人心有所得,并感慨爱德华•威尔逊先生的睿智与才华。在他眼中,任何学科的可以相互贯通,相互支撑,相互推进的。特别是基础学科,比如数学、物理学、化学及天文学,无所谓谁落在后面,也无所谓谁走在前面并对后者施以援手。数学、物理学、化学和天文学共同构成了一个知识体系,就像希腊文化一样,只能作为一个完美的整体而被理解。书中的见解极为深刻,读来令人恍然大悟。比如爱德华•威尔逊对科学革命的认识。他认为科学革命源自三个首要条件,也就是进化舞台上的三项幸运的事件。一是最佳的心智具有无止境的好奇心和创造欲望。二是人与生俱来的能顾把宇宙的基本性质加以抽象化的能力。三是数学在自然科学中不合理地有效。其中在第二条中,爱德华•威尔逊认为我们在新石器时代的祖先已经具备了抽象化的能力,并一度超过了求生的需求。在1600年到1900年的三个世纪中,人类开启了科技的新纪元,但人类大脑并无法经由基因进化,而在这么短暂的时间内得以改良。细细思索,虽想反击,但却找不出任何谬误。以上只是本书内容冰山之一角,爱德华•威尔逊以其独特的视角、广博的学识和深邃的思考,利用科学的方式统一所有的知识,找出了各学科之间的连接点和共通点,进而找到知识的共通共融之处,,打造了统一的共融的知识体系。称其为里程碑式的著作,毫不过分。本书不但总结了过往知识的融通,更指出了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将成为人类认识自身与世界的一个新起点启迪性、指导性非常强。融通,关乎创新,关乎人类历史,更关乎人类未来。学习并理解《知识大融通》,势在必行,更是人类行稳致远的方法所在。

融通之后,是谦卑

作者打破学科的疆界,通过对一个个事例的细致分析,在人类所有的知识领域中自如地穿梭。但美中不足是书中只点出了一些可能的路径,缺少一种宏观俯瞰的视野,没能更进一步去试着构建一个知识的融通模型。如果作者的线性贯穿思维能与肯·威尔伯的整合心理学模型相结合,或许能更好勾勒出一幅人类知识的全景图。“化约主义”是书中较为重要的一个概念,作者称之为“科学最锐利的工具”,“它会把自然现象拆解成自然的成分”。以巫师阿玛林果的梦中绘画为例,我们将“巫师梦中绘画”这一现象化约为如下成分:亚马逊河流域的族群世代交替(进化时空):进化生物学;亚马逊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生态时间):生态学;秘鲁巫师的整体形象(社会时间):文化、宗教;秘鲁巫师的大脑与梦境(有机体时间):认知心理学、有机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神经细胞放电过程(生化时间):生物化学;分子与原子(物理时空):物理学;巫师使用的迷幻剂:化学、宗教;画中蛇的意象:进化心理学、进化生物学;蛇神的意象:历史、文化、宗教。从中我们甚至可以看到,许多学科并非并列的疆域,而是同一现象在不同时空尺度下不同的阐释方式。在这纵横融通的过程中,我们的对于现象的认识会显得更为立体。作者作为一位科学家,显然秉持着科学主义的观点,坚定地信仰科学的诠释力。在后面的章节中,便以自然科学为起点,通过对“文明来自遗传本性”、“行为受到外遗传法则的指引”、“人性遵循进化原理”、“创新是一种生物过程”等一系列观点的论述,将文化、人性、社科、艺术、伦理与宗教这些传统意义上的“文科”内容逐项解构并贯穿,以求完成知识的大融通。然而,融通何为?进化何为?人类何为?在最后一章,作者更是以对意义的追问完成了整个融通之路的升华。他将对于伦理的重视放到了基本原则的位置。我们“有文化,有不可确知的智能潜力”,但同时又受到生物学的限制,“容易被少量的毒物和豌豆般大小的子弹所摧毁。生命期很短,情绪很脆弱。身心依赖其他地球生物”,进化的需求与环境的限制要求我们必须殖民太空,“若想殖民太空则需要大量的补给线”,因此,我们“正开始深深为大自然和所有其他物种的损失感到懊悔”。所以,在知识大融通的最后,我们将真正学会谦卑。

总体逻辑来说不适合大多数来读

从古至今的讲述着知识从何而来,要归向何处把各个门类的知识千古至今的东西拿出来讲述一遍,然后在穿插交错的解释他们之间的秘密,最重要的是那种科学的解释了什么叫做科学,不同的角度来定义学科以及那些时代的伟人们在他们那个时代下做出很多的总结。科技的进步全部都是一步一步在前人的总结的基础上不断累积的结果,每一步小小的进步都添加了太多的智力上的投入,产出真的不多才构成了每个阶段都有的东西。总结了人类从之前的历史中知识的建立和构成渠道,再到后来我们作为人应该如何去面对这些知识上的交汇和融通,不过总体来说比较繁杂,而且主线不是太明显,对不轻易读科普类的文章时,应该花费更多的耐心慢慢看,慢慢理解其中说的东西,要明白这些原本就在那里,而且在国外累积起来的知识体系,对我们来说有借鉴意义,但总体逻辑来说不适合大多数来读。

未来生存法则:打破认知堡垒

三个月前,谷歌AlphaGo围棋人工智能大战韩国棋手李世石。4 : 1 ,AlphaGo 赢,那无疑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关键时刻。人类还剩多少优势可言?当时我正跟物理学家李淼在一起,我们俩有个共识——1. 未来,靠知识驱动的商业,将成为创业的主流。2. 只有那些不断超越科学和人文的壁垒,融通这两种文化的人,才能站在价值链顶端。技术不断推进,认知壁垒,会是未来限制人的唯一壁垒。问题来了,认知壁垒怎么打破?今天给大家推荐《知识大融通》。这本书从一个侧面,呈现了人类认知成长的路径和次第。它可以成为一个人一生读书潜在的逻辑指南,帮你轻松理解自然、科学、人文和艺术的内在联系。打个比方,这本书就是人类整个知识谱系的一个进度条,不但提示安装流程,还提示安装进度。认知进化大推演不得不说,《知识大融通》是一部整合人类所有的知识体系的野心之作,它帮我们推演了——1. 科学和人文是同一台纺织机编织出来的。2. 纯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物理、化学、生物学渐次发展。3. 大脑是一部计算机,负责计算我们祖先需要的生存和繁衍策略。4. 人类思维和情感是大脑活动的产物。5. 人把对他人和环境的认识发现规则化、制度化之后,文化就产生了。6. 文化和大脑一同演化。7.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人类形成部族、伴侣、联盟关系的趋势。8.经济学探究基于人类真正的偏好和选择的策略。9.文学来自于对普遍生死问题的关切,比如亲缘、危险和竞争。10.艺术依赖寻找最佳形式的原始眼光,以及我们视觉系统的一系列偏见。11.道德来自使人类可以和谐共处更好生存而产生的同情心和内化准则。12.一切创新都是生物过程,它必将发生。这是自牛顿以来的自然哲学家和科学家开始营造的终极理论之梦,威尔逊走得最远。最重要的不是结论本身,而是作者的推演过程。分到极致,是时候融通了启蒙运动之后,人类的认知拓展飞速分化。学术、思想、科学,甚至艺术和运动上的进展,统统体现为越来越细的分科。像达·芬奇那样的横跨科学、艺术、哲学领域的通人几乎绝迹了。直到二三十年前,一批非典型的科学家和思想家开始倡导用“第三种文化”打破纯粹人文和科学分野,寻找洞察世界的新途径。爱德华·O·威尔逊是其中视野最开阔的知识巨人,《知识大融通》把不同学科的现象和理论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单一、连贯的解释体系。科学与人文,甚至艺术本就是同根生长,最终都将汇聚融合。洞悉这个世界的真相,唯一的障碍就是认知障碍。威尔逊的前瞻性在于,他在十几年前就预言了人类将迎来跨学科的知识融合,现在,这个时候到了。而且,他最牛的地方是找到了各个学科之间的连接点,在《知识大融通》里为你重演进化路径。著、译、校豪华天团对我这样一个文科生来说,威尔逊是大神级的人物。想当年,他那本巨著《社会生物学》,对我的影响巨大。他第一次提出了“社会生物学”的学科范畴,在探讨生物进化与文化进化的交叉问题上走在了最前沿,理论的解释力之强,从此开启了我关注进化论,阅读生物学的极大热情。可惜这书的中文版当时只印了 4000 套,翻译还被人各种吐槽,如今它已经断版了。不过现在看来,《社会生物学》只是威尔逊这盘大棋的中间成果,他要干的是《知识大融通》这个更宏大的工程。这本书,涉及到非常庞杂的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知识,对翻译者自身知识素养要求非常高。这一次出版方选择了《知识大融通》的台湾译本。译者是哈佛大学生物物理博士梁锦鋆。还专门由台湾大学教授、世界科学院 2013 年化学奖得主牟中原和台大哲学系教授、国学大师傅佩荣共同校对。充分保证了这本书中文版的知识品质和文字美感。说实话,内地的出版业,一本书很少有这么豪华的译校天团。围棋人机大战之前,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向大众解释说:“无论最终结果是什么,赢家都是人类。”其实,我知道,赢家只是懂得融通的那部分人类。

知识融通为何成为大势所趋

文/郑渝川在美国科学家爱德华•威尔逊看来,在信息爆炸、知识过载的时代,要谨防科学发展失却伦理规范和导向,避免在技术创新和大潮中丢弃人类最为宝贵的品质和道德,同样也要防止抛弃科学,因为困惑而拥抱神秘主义甚至重归蒙昧。长期以来,在普通人眼里,科学界实现的重大突破、太空探索中的重要成就,跟奥运会和世界杯的赛事一样,能够带来足够的兴奋,却同样带有强烈的未知性,显得跟人们的生活毫无关系。对于多数人而言,离开学校教育体系的那一天,就是毕生跟科学断绝关系的开始。可叹的是,艺术、人文同样被认为隔绝于普通人的生活之外。甚至而言,不在少数的专家、精英,仅仅服膺于经济理性和科学理性,品质、美学、道德、伦理似乎是不重要的,文学和艺术除非创造产值,否则也是百无一用。被誉为当代达尔文的国际生物学界翘楚、演化生物学先驱、曾两度获得普林策奖的科学家爱德华•威尔逊在进入21世纪之后,提出了“知识大融通”的概念,致力于搭建科学与人文之间的桥梁。爱德华•威尔逊本人的学术成就,就包括创建社会生物学这一全新学科,这就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产物。生物科学的研究进展已经逼近再现人类的进化历程,揭示意识之谜等难题,越是如此,像爱德华•威尔逊这样的科学家就越担心,如果仅仅注重实用性,将科学和技术界定为带来更高产能的工具,就越可能上演类似浮士德与魔鬼交易式的危险选择。他也指出,现代人类的基因,很可能已经凝聚着近代以来工业时代污染、战争等负面作用力的危险后果,尽管生物科学的快速发展特别是DNA解码计划有助于帮助人类更为清楚的了解自身的遗传特征,找出让人体变得更加强大、人的寿命更加长久的技术性方法,改变物种的结构和智能,但因为缺失伦理考量,不仅前述负面作用力将可能悄悄累积,以危险的形式呈现后果,而且将出现更大的伦理影响。比如,人可以对自己和后代进行哪些修改,怎样的修改才是合乎社会共同利益、不至于造成社会危机的?此外,还要注意的是,对于生命的演化前景、地球的未来,人们特别是许多科学家往往持有一种危险的盲目乐观,相信正如此前科学界和企业界一次又一次解决人类社会危机那样,环境、能源等方面的问题和危机会在彻底爆发前找出不带来严重后果的解决方案——因为这样的盲目乐观,人们当下就会对于环境和能源等问题采取漠视态度。爱德华•威尔逊所著的《知识大融通:21世纪的科学与人文》一书,为读者带来了里程碑式的知识融通叙述。在这本书中,他以自己最为擅长的生物学为桥梁,跨越科学与人文的鸿沟,在伦理与艺术、哲学与宗教、人类学、心理学、物理学、数学及新兴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科学等学科、领域之间穿梭,引导读者以全新的方式去看待正在走向高度融合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爱德华•威尔逊指出,寻求知识的融通,不仅将重整日渐瓦解的人文学科,重新掀起人们对于非功利性的艺术、人文、道德的热情,而且也将焕发日渐机械化、技术工具化的科学的意义。事实上,无论是环保问题、区域贫困、人口增长并因此带来的资源短缺、堕胎,乃至地缘冲突、种族纠纷、意识形态纠葛,都需要自然科学知识与社会科学、人文知识的融通,才可能寻求有意义的解决方案。近代以来,具体而言是启蒙运动、工业革命以来,科学与人文的界限日渐明晰,而科学之中学科划分愈加细化,但早在启蒙运动初期,孔多塞、培根等哲学家、科学家就曾生发出知识融通的梦想。社会科学在近现代的迅速发展,正得益于自然科学方法的引入。值得一提的是,培根和笛卡尔等人对于人类处境、困境的理解,以及为此开出的走出困境的药方,都在于实现知识融通,来建构不偏不倚的智慧。


 知识大融通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